📖 ZKIZ Archives


【七筆思議】【詩與胡說】迷信標籤與標題的年代

1 : GS(14)@2016-07-06 08:11:37

何韻詩在《蘋果日報》的專欄《詩與胡說》同大家闊別一段時間後,今日終於回歸,以後逢星期二會在《蘋果》娛樂即時新聞看到,之後會在星期三的《蘋果日報》刊出,大家記得留意喇。身處今年的七一遊行,無可否認感覺是怪異的,但也不只是人數多寡的問題,我嘗試說明。和明哥約好從維園出發,到達時人數明顯少得不正常,大家互望一眼,看得出心中共同的憂慮。起步後,我倆快步先抵達大愛的街站。從同一個位置觀看,對比近年最高峯2014年的人數,人流當然差很遠,但也說不上是最少。那年的51萬人,直到晚上七點多才見到龍尾,今年大概五點半已經到達。客觀地看,說只有維園那零落的兩個足球場的人,也是不止的,有些人從街上各處加入,目測總人流應該是14年的五六分之一吧。



■有些人從街上各處加入,目測今年總人流應該是14年的五六分之一吧。

■2014的51萬人,直到晚上七點多才見到龍尾,今年大概五點半已經到達。



很多人變得消極

數字是其次,倒是整體古怪氣氛令人不安。群眾中的年輕人明顯大幅度減少,眼看大多是二三十歲或以上的成年人。顯然,近年網上盛行的「遊行無用」、「和理非非無用」論述,在年輕人的社群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不認同遊行或非暴力路線的,其實也沒大不了,就各自進行自己覺得有用的方法。但在這裏,問題就來了:一些基於「遊行唔型」、「遊行無用」、「做咗會俾人笑」的壓力而卻步的年輕人,其實又不至於全部能轉型為激進行動派。真正的激進抗爭需要投入更大程度的犧牲、也需要付出,而很殘酷的現實就是,香港真的沒有那麼多願意用這種方法付出的人。兩面為難揀無可揀的狀況下,許多本來還有意欲發聲的人(不只是年輕人),索性甚麼都不做,去行街食飯好過。



網上世界趨狹窄

這就是香港此刻最真實又尷尬的局面:面對各種分裂和僵局,很多人都變得消極,不想再理了。坦白說,現在這個時候,要單憑「型唔型」以及別人眼光去決定自己應該如何運作,不如真的返屋企瞓覺好了。就以我為例,「港獨」、「左膠」、「激進」、「搞事」、「太溫和」甚至「建制」的字眼都被不同派別貼上了,令人啼笑皆非。真要回答,我會告訴你,這些標籤都是多餘的。香港人習慣把事情歸類,卻總是搞不懂,不是甚麼都能那麼膚淺地歸納於某一個類別之下。我就是我,是個獨立個體,沒有任何一個標籤派別可以代表我,這麼簡單的道理,真有那麼難懂嗎?獨立思考和判斷,真是這麼陌生的概念嗎?網上的世界,不只充滿標籤,更讓人人的世界觀越來越狹窄。前陣子Wall Street Journal的網站,推出一個「Blue Feed,Red Feed」功能,讓大家親自體驗網上世界的兩極。讀者點選了一個社會議題,畫面就會模擬兩個陣營的人會看到的新聞,並列出來。我分別試了Donald Trump及Hilary Clinton,結果是讓人吃驚的。同樣的新聞,在兩個派別的news feed中,完完全全是相反的語調,這邊覺得離譜過份的事情,在另一邊卻振振有詞。



不斷發酵博點擊

這就是我們現在身處的「現實」。根本就是以無限個被操控又自我的「現實」虛構而成。你有你的「真相」,我有我的「證據」,你不聽我,我也不信你,互不相讓下,每個人所看到的「真實」都只能變得越來越單一、片面。剩下就只有辱罵和指摘,甚少看到有建設的理性討論。網上平台和傳媒也一樣,以爭取點擊率(而不是以對錯)的方針,去預設系統及斷章取義;既然大家都只看標題,就拿一兩個soundbite無限放大,務求達到是非不斷發酵,讀者不斷回來點擊按讚的效果。真的以為自己能倖免?Think again。以我們人類僅有的智慧,加上各種致力發放Propaganda的平台,普羅大眾的思想被操控、情緒被操控,看來是無可避免的過程。友人說,看着現在的昏亂,世界根本已經進入第三次大戰,我認同。這個戰爭,不用槍炮、不用武力來壓制人民;這場戰爭嘗試潛入人們的生活,掌控你的社群,以思想上的腥風血雨來摧毀每個家園,比起真槍實彈的戰爭更是無孔不入,陰險恐怖。整天活在手機中,把屏幕上看到的「部份」視為「一切」的你,是時候想想如何反超越這個已經入侵我們全部的工具了。




詩與胡說

撰文:何韻詩野生菇一粒,活在娛樂圈邊境的自由人。從音樂起步,卻意外地透過創作與生活,看到生命的可能性。「希望」與「公義」就是自己的信仰。
fb連接http://www.facebook.com/hocchocc逢周三刋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706/196826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734

【Apple突襲】影片特效應用程式Clips 講廣東話加標題

1 : GS(14)@2017-03-23 06:52:13

Apple新發佈的紅色(PRODUCT)RED iPhone7/7 Plus同升級版iPad,其實一早就收到風,反而突然爆出的Apple新應用程式Clips就真係有少少驚喜。雖然驟眼睇,加入大量特效的Clips都幾似Instagram或Snapchat所提無的拍片/影相程式,兼提供到多段相片、影片合併玩法,不過講到最正都係Clips獨有的Live Titles功能,只要對住iPhone講想要的主題,App就會自動將語音內容變成文字標題加入影片之中,連打字的工夫都慳返,而且當中更對應埋廣東話!Clips另一特別是會自動辨認影片出現的人物(準確度有幾高就未知),會提議用家將影片透過iMessage同對方分享,比起其他同類應用程式強。想分享到社交平台都好方便,Clips製作完成後的影片可以簡單地分享到Facebook、Instagram、Twitter或YouTube。不過唔似紅色iPhone7/7 Plus咁快推出,官方資料話Clips要到4月先會以免費下載方式上架,兼且要升級到iOS10.3先得到!


Clips其中獨特之處是可用語音輸入影片標題,並支援廣東話輸入。

資料來源:Apple文:布偉倫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323/199667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537

七級偽術:一條標題 衝出國際

1 : GS(14)@2017-12-18 04:00:01

有人說記者最最不該錯,因為普通市民沒有你多門路,傾向相信你,若你有意無意誤導群眾,就是自毀專業長城。是以不可低估自己影響力,必須謹守崗位,萬勿大膽假設不求證,遇有疑問,務必複核再複核,記着你的外號叫「無冕皇帝」。但我會說公關更加不許錯,傳媒靠你提供資訊,了解貴公司使命、策略和業務;公司依賴你妙筆生花,把品牌故事說好,提昇形象,揚善隱瑕,反正沒有人全對,也沒有人全好,但準確性就很重要,事實都搞錯,是未做好宣傳先弄出公關災難。平日,細細碎碎的閃失,公關記者都犯唔少,不過應該無人會如英國地區報《Cambridge News》上周咁大鑊。上周,呢份唔講冇乜人識的小報紙,居然犯錯在頭版的頭條古仔。係,的確是頭版和頭條,是大到無倫的題,而且不是串錯一粒字母,而係全條題根本是無厘頭的「100PT SPLASH HEADING HERE」(呢度放100point超巨標題)。估計九成係layout上預了位,但標題未起好,設計師寫定喺度提醒編輯,點知就咁印咗出街!嘩,錯成咁,唔係一個人,係成team人鬼掩眼,事件一下子在Twitter上瘋傳,成為是日英國新聞業界一大笑話,人人話快啲去買番份珍藏。網民雖然係調侃的多,也有一兩位語重深長的說,他們唔覺得好好笑,因為咁嘅錯誤,完全反映咗業內困局,編採人手減到無可再減,先至蝦碌成咁!對《Cambridge News》來說,從來沒有咁多人識,咁算唔算衝出國際呢?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12/202417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441

有關採納公告的標題類別及題目

1 : GS(14)@2019-02-10 01:20:44

http://att.hkex.chinalaw.com/PDF ... c7cfdeaece517a5a2dc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0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