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除了樸槿惠閨蜜,躲在“簾子”背後的女人還不少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0857

11月4日,在韓國首爾青瓦臺總統府,韓國總統樸槿惠發表對國民講話。韓國總統樸槿惠4日在總統府青瓦臺發表對國民講話,對親信崔順實涉嫌幹政一事向國民道歉,並表示將最大限度協助檢方調查。(新華社/路透/圖)

崔順實放著正門不走,偏偏走後門,女人面前的那扇簾子本來已經撤去,但她還遮擋得嚴嚴實實。

在秦漢時,女人即便臨朝,並不需要掛什麽簾子遮擋。真正垂簾的,開始於武則天。

“知道”(nz_zhidao)告訴你,除了樸槿惠閨蜜,躲在“簾子”背後的女人還有哪些。

原本只關註長腿歐巴的韓國人,這幾天居然關心起了政治。樸槿惠閨蜜幹政事件,讓韓國民眾吃驚了。

11月12日,韓國還爆發自2008年以來最大規模的示威遊行。1500多個市民社會團體在首爾市中心舉行集會,譴責“親信幹政”事件,要求總統樸槿惠辭職並對此事負責。截至當日20時,主辦方估計有100萬名民眾參加集會,警方稱實際規模已達26萬人,超過2008年因反對進口存在瘋牛病隱患的美國牛肉而舉行示威的人數。

不過話說回來,要不是樸槿惠奉行獨身主義,又會有崔順實什麽事呢?樸槿惠是沒有可靠的親戚,才讓閨蜜有機可乘。崔順實及其家人也毫不客氣,利用與樸槿惠的關系,堂而皇之的成了她的“娘家人”,不但對國家施政方針指手畫腳,還坐享總統帶來的各種實惠。

其實,歷史上女人幹政的事情比比皆是,碰上強勢的娘家人,還會對皇帝屁股下的那把椅子虎視眈眈。

曾熱播的電視劇《羋月傳》,說的就是一個女人幹預政事的一生。“母後臨政,自秦宣太後始也”。女人,或者說皇帝老娘幹政的傳統,就是從她開始的。一旦獲得權力,為了使得權力持續鞏固,掌權人便會把權力分享給值得信賴的人。俗話說,肥水不流外人田,宣太後掌權,她的兩個弟弟魏冉、羋戎;兩個兒子公子悝、公子巿,迅速掌控了秦國方方面面的國政,成為當時最為強勢的新貴。四個新貴的財富堪比王室,使得秦國內只知有太後和四貴,不知還有一個秦昭襄王。

宣太後幹政長達四十年,他的兒子也真能忍。直到範雎出現,秦昭襄王才采納其建議,廢了太後,把四貴驅逐出了權力中樞。皇帝最後還是兵不血刃地奪回了大權,不過,宣太後幹政這一行為,還是給後世女人提供了模板。

最明顯的例證便是漢朝。從開國之初的呂後擅權,到王莽這個外戚篡漢奪權,再到東漢的外戚幹政,皇帝女人在王室和娘家人中間,作用非常微妙。女人幹預政事後只有兩種結果:要麽如呂後強勢人物一般,自己大權獨攬;要麽在政治運作中羸弱不堪,就像東漢後期那樣,女人一旦獲得權力,權力便迅速轉移到娘家人這邊的兄弟或侄子身上。人們比較熟知的霍去病、霍光等,都是響當當的外戚親貴。

或許你會覺得,能夠幹預政事的女人,自家強勢運作是關鍵。然而實際上,男權社會子嗣至上的觀念下,皇位的繼承必須是個帶把兒的男人。生個兒子,才是女人自己今後能否幹政的關鍵因素。所以,母憑子貴的意識深入人心,上至皇位更叠,下至一家之主爭奪,概莫能外。

《羋月傳》(影視劇照/圖)

在民間看來,垂簾聽政是女人幹政的標誌。從幹政再到臨朝聽政,這是一個從幕後走到臺前的漫長過程。秦宣太後雖然是幹政第一人,不過秦昭襄王“旦暮自請太後”的做法,還是表明她並不出面直接與朝臣議論國事,只是在後宮決斷。

在秦漢時,女人即便臨朝,並不需要掛什麽簾子遮擋。真正垂簾的,開始於武則天。《舊唐書·高宗紀下》載:“時帝風疹不能聽朝,政事皆決於天後。自誅上官儀後,上每視朝,天後垂簾於禦座後,政事大小皆預聞之,內外稱為二聖。”自此之後,女人若上朝,必須垂簾。

至於為何垂簾,跟儒家男女有別的觀念有關。自西漢開始的獨尊儒術,使得儒家觀念成為國家的正統,而儒家觀念的核心是人倫綱常的有序。若朝廷上隨便坐著女人不遮不擋,如此失序的行徑,又如何言教於民呢?因此那一扇簾子,是對人倫綱常和男女有別秩序的補救措施。那扇簾子是在昭告天下人,至高無上的權力擁有者必須是男性,女性若臨時代為行使,女性若要參與政治,必須得打上標簽。

宋時期,由於年幼皇帝不斷出現,所以後宮垂簾也很普遍。不過宋代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約束的機制,把後宮的權力限定在“臨時代為行政”的範圍內。

垂簾不斷,不過因垂簾而起的政治風波,卻不再像前朝那般腥風血雨。同時,宋時代官僚階層的權力與皇權不分伯仲,不殺大臣的規定,使得宋時代的朝臣敢說敢做,因此,即使有垂簾不合規矩的苗頭,也會隨時被大臣們掐滅。於是,宋時期雖然有皇太後,甚至太皇太後不時出來主持局面,但政治還算清明。糊塗事兒也並非沒有,比如王安石的變法,推行中最大的阻力便來自高太後,其子神宗死後,她立孫子哲宗繼位,自己以太皇太後的身份臨朝稱制,旋即把新法廢除。

關於女人幹政,明朝似乎是個特例,終明一朝二三百年,朝廷基本沒出現過強勢的女人。這源於明朝自始至終對女性幹政的警惕或者說厭惡。秦漢唐宋時代的皇帝選妃,都是從王公貴族和士族大家里挑選,因此很多女性身份本就高貴,受過良好的教育,對政事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幹政的幾率也就大大增加了。與前朝不同的是,明朝皇帝選妃是從民間海選,不少有幸選入後宮的,身份家世都很普通,沒有強勢的背景,從而杜絕了幹政的可能。

清朝有後宮不得幹政的規定,並且前幾任皇帝都嚴格執行。前期的孝莊太後最有機會也最有資格垂簾,但自始至終是輔政大臣在前,她處於後宮偶爾做重大決斷。直到慈禧的出現,中國迎來了歷史上最後的一次女人幹政。由於已是近代,慈禧做過的一切大眾都非常熟悉,紫禁城里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時刻,對中國近現代的發展走向影響深遠。

從一開始的不合理變成有限的合理,女人幹政本就是特殊情況。歷史上臨朝聽政的女性也不少,真正敢稱皇帝並且登上金鑾殿寶座的,只武則天一人。

對百姓而言,無論掌權者是男是女,都需叩頭。也因此,執政能力如何才至關重要。然而封建社會唯男人至上,女性無論能力如何,即使創造機會參與政事,也一律都是“幹預政事”。女性參與政事的渠道不通,所以通過特殊情況參與進來的女性,無論好與壞,都是另類。武則天能力很強,於是狄仁傑就從政治實際出發,忠心輔佐她;而駱賓王直接從封建正統道義出發,直罵她是“狐媚偏能惑主”——這些折射出古代女人即使有能力幹政,也需擔著千斤重擔。

當然,以不良居心幹政,或是自身脆弱被身旁人利用幹政的女性,也不在少數。東漢時期的竇太後在掌握權力後,大權分享給了自家兄弟,於是朝政一片昏暗,任人唯親、為所欲為。而北魏時期的靈太後更是擅權專斷、政事不懂、奢靡成風、大修佛寺,最終釀成了皇室和官僚階層兩千多人被殺的河陰之變。

如今時代不同了,女性地位日益提高,世界各國中女性參與政事的不在少數,很多還成為國家的一把手。由采取特殊手段的幹政,演變成光明正大的參政,彰顯著人性的進步。

然而,崔順實放著正門不走,偏偏走後門,女人面前的那扇簾子本來已經撤去,但她還遮擋的嚴嚴實實。這充分說明她一開始就是想利用親近權力的機會,為自己攫取利益,放在古代,這活脫脫一個肆無忌憚幹政的女人。

當男女平等參政的時候,“幹政”將不再有性別上的歧視。那扇“簾子”兩面的女人與政治,也就變成了人與政治。過去這簾子是標簽,是性別歧視的象征;如今這“簾子”,遮蔽著躲在暗處的特權和蠢蠢欲動的欲望。

號外號外!

2015年,“南周知道”app誕生,這是南方周末面對數字化轉型,重磅推出的一款新媒體產品。

深度!絕對原創,後臺解密

有料!嚴肅知識,八卦內幕

定制!為你而生,述你所想!

想要報題嗎?掃二維碼,馬上下載“南周知道”客戶端。

知道安卓版二維碼-豌豆莢

知道ios版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104

青瓦臺暗示:不會接受在野黨以推選總理“逼宮”樸槿惠

21日據韓聯社報道,韓國總統府青瓦臺發言人鄭然國21日就樸槿惠提議國會推薦總理人選表示,在野黨對此與總統有不同理解,另有要求,因形勢有變,還需要觀察。

報道稱,鄭然國還說,在野黨一直拒絕接受樸槿惠的提議,而且拋出各種說法。鄭然國的這番話被解讀為,若在野黨以樸槿惠下臺為前提推薦總理,樸槿惠將不予任命。因為樸槿惠曾表示,若在野黨不以下臺、縮短任期為前提推薦總理,將保障總理依憲執政,行使實權。

由於樸槿惠8日曾會見韓國國會議長丁世均時曾許諾“任命由國會推薦的人選擔任國務總理”,因此有輿論質疑樸槿惠出爾反爾。

鄭然國就此澄清稱,樸槿惠一貫認為應與在野黨對話緩解僵局。“需要觀察”是指,因在野黨的主張缺乏一貫性,只能等在野黨確定立場。

樸槿惠與國會議長丁世均(右)(圖:韓聯社)

11月2日,樸槿惠曾提名盧武鉉政府時期總統府政策室室長、國民大學教授金秉準為新任國務總理。但金秉準7日表示,若朝野和青瓦臺經協商敲定好的總理人選,其被提名人地位將被取代,自己不會成為絆腳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236

被指“共謀作案”後,樸槿惠方面拒絕接受韓檢方直接調查

韓國檢方20日發表了“親信門”的中間調查結果。檢方認定,樸槿惠總統具有與崔順實共謀犯罪的嫌疑。對此,樸槿惠的代理律師柳榮夏表示,對於檢方直接調查的要求將不予回應。

據韓聯社21日消息,柳榮夏20日表示,無法接受檢方在訴狀中寫入“樸槿惠直接介入三人的犯罪行為”等措辭,辯護人不會響應檢方的直接調查要求。

不過,他也表示,為了公正性,總統會接受客觀中立的獨立調查,並為此做好準備。

11月4日,樸槿惠表示將最大限度協助檢方調查。(圖:新華社)

另據KBS報道,韓國青瓦臺發言人鄭然國20日表示,檢方發布的中期調查結果並不屬實,只不過是無視客觀證據,通過反複的想象和猜測而建立的“空中樓閣”。總統樸槿惠被剝奪了憲法所保障的獲得公正調查和審判的權利,遭到不合理的政治攻擊,蒙受不白之冤。

鄭然國稱,青瓦臺認為檢方調查有失公正,並未保持政治中立,希望各方不要把未定論的嫌疑當真,或出現被政治利用的情況。

鄭然國強調,雖然總統已表態將於本周內接受調查,但檢方依舊倉促發表中期調查結果,絲毫不給總統解釋的機會。這將導致在今後對崔順實等人的審判過程中,總統毫無法律手段進行防禦。

11月20日,韓國檢方發表親信門調查結果。(圖:韓聯社)

據此前報道,韓國檢方特別調查本部原定於11月16日對樸槿惠進行“面對面”問詢,隨後“越過底線”推遲至17日。在律師柳榮夏的要求下,檢方表示問詢時間“最晚推遲至18日”。

而柳榮夏17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以自己需要更多準備時間為由,再度推遲了樸槿惠接受檢方問詢的時間。他說:“我將完成代理總統這一案件的準備工作,配合相關調查。因此,問詢可以在下周進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241

樸槿惠“親信門”再發酵 韓國檢方突擊檢查三星集團總部

據路透社消息,韓國檢方突擊檢查了三星集團的辦公室,原因是該公司卷入了韓國總統樸槿惠親信崔順實的幹政醜聞。韓國檢方已經對崔順實提起訴訟,並將樸槿惠列為共謀。

三星集團發言人證實,韓國檢方官員造訪了公司集團總部,但沒有提供更多細節。而三星集團旗下王牌子公司三星電子的總部已遭到韓國檢方的突擊檢查。

此前,韓聯社稱三星涉嫌向親信幕後幹政案當事人崔順實和其女兒鄭某的公司提供280萬歐元,檢方懷疑三星向總統親信送錢有謀利的對價性。據悉,這筆錢用於資助鄭某進行馬術訓練,檢方獲得了有關大韓馬術協會工作的資料,並計劃不日傳訊樸商鎮。三星還向疑由崔順實操控的兩家基金會出資204億韓元,在53家贊助成立基金會的韓企中出資最多。

目前,韓國首爾檢方尚未置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415

繼三星之後 樂天與SK集團因卷入樸槿惠“親信門”被突擊搜查

據韓聯社報道,隨著對總統親信幹政醜聞調查的深入,韓國檢方調查人員於當地時間24日突擊搜查了樂天集團和SK集團的總部辦公室。調查人員沒收了與免稅業務相關的計算機硬盤和文件。

另據中新網援引韓媒報道稱,樂天集團的發言人證實了上述消息,但沒有提供更多詳情。SK集團的發言人則表示,尚未掌握到有關此事的相關信息。

而此前三星集團發言人證實,韓國檢方官員造訪了公司集團總部,但沒有提供更多細節。三星集團旗下王牌子公司三星電子的總部已遭到韓國檢方的突擊檢查。

而據韓聯社報道,去年7月24日,樸槿惠邀請17名大企業集團總裁到青瓦臺共進午餐並座談,樸槿惠當時在正式活動場合上說“希望大企業成立基金會支持韓流擴散”。24-25日,樸槿惠又另外與三星、現代起亞汽車、LG、樂天等7名大企業總裁進行單獨面談。雖然面談具體內容尚未獲悉,但坊間猜測,樸槿惠席間可能請求財界人士為Mir財團和K體育財團的成立提供具體幫助。

Mir財團和K體育財團是韓國多家大企業共出資8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8億元)成立的基金會,樸槿惠親信幹政門的主角崔順實被指控涉嫌將該兩大基金會私有化。據報道稱,SK和樂天的分公司分別向基金會捐贈了111億韓元和49億韓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613

樸槿惠批準了,委托在野黨推薦親信門獨立檢察官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總統府青瓦臺24日表示,樸槿惠當天批準委托在野黨推薦親信門獨立檢察官人選。青瓦臺將於當天向國會發送委托書,正式請求在野黨推薦兩名人選。

22日,《任命獨立檢察官調查樸槿惠政府親信弄權幹政案的法案》獲得國務會議通過。23日,國會議長丁世均向樸槿惠發送了任命獨立檢察官請求書。

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和國民之黨須在受托5天內向樸槿惠推薦兩名人選,樸槿惠須在受薦3天內任命其中一人。

韓國檢方表示,樸槿惠最遲於29日前接受“面對面”調查

對此,韓國總統府青瓦臺發言人鄭然國23日就表示,相信在野黨推薦的人選能保持政治中立。至於樸槿惠是否會以獨立檢察官應保持政治中立為由不予任命的問題,鄭然國表示,按照現行法律法規,在野黨推薦兩名人選,樸槿惠須任命其中一人,並再次強調樸槿惠表明將接受獨立檢察官的調查。

同一天,正在調查總統親信門的檢方特別調查本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天通過總統辯護律師通知樸槿惠,最遲於29日前接受“面對面”調查,並在等青瓦臺做出回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691

樸槿惠支持率跌至4% 創韓國民選總統歷來最低

據韓國國際廣播電臺25日報道,韓國國會發起對樸槿惠總統的彈劾已成既定事實,民眾對總統的支持率跌至4%,創歷來最低紀錄。

據蓋洛普最近實施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樸槿惠的支持率較前一周下滑一個百分點,降至4%。這不僅是自樸槿惠就任以來的最低值,也是韓國民選總統歷來最低的支持率。與此相反,民眾對樸槿惠的不滿意度上升了3個百分點,達到93%,再創歷史新高。

樸槿惠總統支持率跌至4%

民調還顯示,民眾對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的支持率為34%,比上周上升3個百分點,第二在野黨國民之黨為16%,上升2個百分點,超過了執政黨新國家黨,在朝野政黨中排名第二位。

11月20日,韓國檢方起訴親信門3名關鍵涉案人崔順實、安鐘範、鄭虎成,並在起訴書中明文指出,崔順實安鐘範與“樸槿惠共謀”。樸槿惠律師對此表示強烈抗議,稱拒不接受檢方調查。

另據韓聯社報道,預計約有200萬韓國民眾將於26日下午6時在首爾光化門廣場舉行第五輪燭光集會,要求總統樸槿惠就親信門負責並下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826

韓執政黨不再力挺樸槿惠 黨派發言人也稱要彈劾總統

據KBS報道,在26日全國舉行第五輪燭光集會之際,韓總統所在的執政黨新國家黨發言人表示,將深刻地聽取民意,希望在野黨在本次定期國會會議期間必須履行總統彈劾案。

執政黨新國家黨出現內訌

據報道,新國家黨國會代表鄭鎮碩對下月2日和9日將進行彈劾總統表決一事表達了反對立場。他認為,這種政治行為難以獲得信任。

而新國家黨首席發言人則評論稱,青瓦臺和在野黨必須聽取首爾光化門廣場等地的國民吶喊聲。目前尚未找到能夠彌補國政空白和國家困境的明確方向,新國家黨對此負有重大責任,並請求國民給予原諒。政治界必須走出各自的利害關系,站在國民的立場打破陷入僵局的政局。

這位新國家黨發言人說,該黨出現內訌是事實,目前很難領導全國政局。因此,作為引導國政方向的在野黨的作用比任何時候都要重大。朝野政黨必須通過協商,迅速找出突破困局的方案,希望在野黨能夠做出負有責任的行動,在本次定期國會會議期間必須履行總統彈劾案

在野黨敦促樸槿惠總統自行下臺

據報道,韓國共同民主黨首席發言人當天表示,青瓦臺已被燭光包圍成“孤島”,總統支持率下跌至4%,總統必須認清200萬只燭光的含義。而且,下周將展開國政調查和特別檢查。青瓦臺即使固守其權利,也難以維持下去,總統立即下臺才是最佳方案。

韓民眾於上周舉行了第四輪燭光集會

此前,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鞭禹相虎24日宣布,將力爭在12月9日之前在國會全體會議上表決彈劾總統的決議草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964

“閨蜜幹政”醜聞進入關鍵時刻:樸槿惠被建議“有序下野”

最近,韓國總統樸槿惠很忙,忙著應對細節不斷被曝光的“閨蜜幹政”醜聞。

隨著越來越多醜聞細節不斷被證實,無論是樸槿惠本人、韓國朝野還是當地民眾的腳步也都深陷其中。一邊是韓國民眾通過更大規模的遊行,向樸槿惠抗議;另一邊,韓國在野黨、檢方,甚至部分執政黨議員也開始向樸槿惠施加壓力。

無論是對於要“守護國家政治穩定”的樸槿惠,還是“彈劾樸槿惠以維護國家正義”的在野黨和民眾來說,本周彈劾案的成功與否,將成為整個局勢的關鍵。

據韓國SBS電視臺報道,韓國三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國民之黨和正義黨達成協議,就樸槿惠彈劾一事達成一致,並開始草擬彈劾樸槿惠的決議案,並計劃在本月29日協商後擬定草案終稿,爭取在12月2日表決通過。

親信建議“有秩序下野”

本周,樸槿惠的彈劾事宜也進入了關鍵一周。

韓國的在野黨黨首通過各種方式,紛紛表達彈劾案通過的決心,並要求執政黨議員“為了反省醜聞所帶來的影響”,也參與到彈劾樸槿惠的隊伍中。

據韓國有關法律規定,要在國會通過彈劾案,需要全體議員的2/3,即200名議員同意才可通過。不過三大在野黨在內,再加上傾向在野黨的無黨派人士,在韓國國會的議席僅為171個議席,因此,還需要執政黨的29名議員投贊成票,才能通過彈劾案。

對此,作為執政黨內非樸槿惠親信派的代表人物,新國家黨前黨首金武星公開表示,將帶頭贊成彈劾樸槿惠,並不惜自己“放棄總統大選”,以換得樸槿惠的下臺和國家的穩定。包括京畿道知事南景弼(音譯)等多名非樸槿惠親信的執政黨要員紛紛宣布退黨,以推進彈劾案。

此前極力擁護樸槿惠,並反對樸槿惠退黨等主張的執政黨部分元老級人物,近日表示“贊成彈劾(樸槿惠)的執政黨議員遠沒有在野黨主張的‘60名’之多”;部分親信和參謀甚至表示,“相較於被彈劾,不如自己下野”。他們表示將勸告樸槿惠:“在彈劾不可避免的情況下,對民眾發表聲明,提出逐步退出總統職位的規劃,並有秩序提前下野。”

對此,韓國青瓦臺內部的一位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證實了上述看法,“雖然下野與否是總統決定的事情,內部的確也有參謀人員建議樸槿惠采取‘有秩序下野’的方式。”

這位人士也表示,樸槿惠正在思考下一步對策,不排除會再次對外發聲。而第一財經記者也發現,近日樸槿惠再次停止了所有政治活動,並不再主持國務會議。

此前,韓國前國會議長等政治界、宗教界元老更是直接給出了時刻表,稱“考慮到此後的政治日程,樸槿惠在明年4月以前下野比較合適”。他們甚至表示願意親自會見樸槿惠總統,以勸誡並表達看法。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韓國在野黨的議員則向第一財經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在現階段看來,樸槿惠被彈劾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據現在的分析,在執政黨非(樸槿惠)親信派表示參與彈劾進程的情況下,議席數超過200席幾乎是確切且可以預料到的事;雖說彈劾投票是不記名投票,不過如果真的發生了否決的情況,在野黨、執政黨將雙雙受到來自民眾的質疑,現有的混亂將更加劇。這對於已經幾近癱瘓的韓國政壇來說,誰都承受不起這種罵名。”他說道。

在他看來,“估計青瓦臺方面曾經認為,隨著時間的流逝,支持樸槿惠的保守人士將集聚;由於在野黨需要執政黨部分議員的支持來彈劾總統,因此會花費較長時間達成了一致,可能做出拖延的戰略。在(樸槿惠)拒絕下野的同時,在野黨會屢次變卦。這個預測,理論上是正確的。不過,樸槿惠政府似乎是小看了民眾的作用。正是民眾不斷地發出呼聲,使整個事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性質上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檢方或難以當面調查樸槿惠

本月26日,韓國首都首爾的初雪仍然未能擋住韓國民眾的示威遊行。當天晚上的遊行聚集了1500余個市民組織、150萬人次。若包括全韓各大城市的遊行規模,再次刷新了韓國憲政史上“反對樸槿惠”遊行的參加人數。

另外,韓國民調機構“蓋洛普韓國”本月25日公開的調查結果顯示,樸槿惠的支持率已經從前三周的5%跌至4%,創韓國總統同期支持率的新低。事實上,在民眾的遊行中,青瓦臺也似乎沒有閑著:樸槿惠政府仍然在推出一系列政策。

23日,韓日兩國在在首爾簽署了《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根據這份協定,韓國和日本不需要經過美國,即可互相交換包括朝核、導彈在內的軍事機密。韓國教育部在28日公開三種國定歷史教材樣本。而國定歷史教材,也是樸槿惠政府重點推進的政策之一,對於該教材,部分在野黨和市民團體人士則認為,該教科書嚴重失實,在近現代史方面有右傾之嫌。

與此同時,據韓聯社報道,樸槿惠於28日通過其辯護律師,向檢方表示“總統於29日無法接受當面受查”。此前,檢方曾將樸槿惠接受當面受查的“時限”定為本月29日。

檢方有關人士雖然多次表示“手中掌握樸槿惠幹政的有力證據”。甚至有一位檢察官稱:“當聽到有關錄音帶以後,我們都對樸槿惠的無能表示十分憤怒”。不過檢方人員也承認,獨立檢察官人選敲定在即,過了29日“時限”後,根據有關法律規定,檢方就難以當面調查樸槿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248

樸槿惠方面再次拒絕面對面調查 代理律師稱總統沒空

28日據韓國國際廣播電臺報道,樸槿惠總統的律師柳榮夏宣布,總統將拒絕檢方的面對面調查。

柳榮夏28日表示,不能接受檢方29日對總統進行面對面調查的要求,實感遺憾。他說,目前總統需要擬定能迅速轉變時局的方案,在29日之前還需要在國會推薦的兩位特別檢察官候選人中任命一位,在日程上較為困難。

柳榮夏還說,身為辯方律師,還要為27日檢方起訴的車恩澤和目前檢方正在進行調查的前經濟首席秘書趙源東的有關內容進行準備。

此前,檢方在20日起訴犯罪嫌疑人崔順實等人之際曾稱樸槿惠總統為共謀,隨後樸槿惠總統方面表示將不會接受檢方的直接調查。於是,檢方於23日向柳榮夏律師發送了希望在29日進行面對面調查的公文。

韓民眾12月繼續舉行燭光集會要求樸槿惠下臺

另據韓聯社消息,由1500多個公民社會團體聯合組成的“要求樸槿惠政權下臺的非常國民行動”方面於28日表示,計劃在12月的幾個周末繼續舉行大規模燭光集會,平日則在光化門舉行集會,並將一直抗議示威直到樸槿惠下臺。

韓國民眾26日在首爾光化門廣場舉行第五輪燭光集會,要求總統樸槿惠就親信門負責並下臺。主辦方估算全國共有190萬人參加集會,警方估算為33萬人。

11月26日,韓國民眾在首爾光化門廣場舉行第五輪燭光集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2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