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深創投參投3D打印公司Formlabs 3000萬美元融資

4月23日,第一財經記者獲悉,來自美國波士頓的3D打印公司Formlabs宣布完成3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該次融資由Tyche Partners領投,深圳本土創投機構深創投參投, 目前Formlabs融資總額已經達到8500萬美元。

Formlabs方面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與深創投接洽有半年之久。此前1月份,Formlabs在中國創新之都、硬件天堂深圳設立了辦公室,這是這家公司在全球的第三個辦公室,前兩個分別位於美國波士頓和德國柏林。

公司創始人David Lakatos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是3D打印全球第二大市場,這是公司樂意讓中國投資商加入、在中國設立辦公室的原因,此次融資有助於公司在中國市場的發展。

3D打印火爆於2011年,但自從2014年起,行業顯現出趨冷跡象。行業風口不再,Formlabs將如何拓展市場?

在老牌3D打印廠3D Systems相比,Formlabs還非常年輕,由麻省理工大學幾個學生成立於2011年,旨在開發易於使用、大眾可負擔得起的臺式立體光刻3D打印機。Formlabs產品目前主要應用於教育、牙科、醫療保健和珠寶在內的各行各業。

“我們現在主要產品有臺式立體打印機,激光3D打印機,我們目前一共銷售了4萬臺打印機。”David Lakatos稱。

美國是3D打印最為成熟的市場,本土公司3D Systems有著30年悠久歷史,也是這一市場的龍頭企業,營收遠超同類公司。

“3D Systems創收很快,收入也很高,它已經有30多年歷史了。但他們的產品價格比較昂貴,我們專註於制造功能強大、大眾負擔得起的產品。我們的願景是除了專業人士外,更多人接觸到3D打印機。”David Lakatos稱。

David Lakatos同時表示,目前市場上在發貨和運輸途中的3D打印機中,Formlabs占了大多數。在過去的四年里,Formlabs營收保持了100%的複合增長率,這個增速還會維持下去,“我們要促進在全球市場的營銷和開拓。”

中國是Formlabs發力的重點市場,2018年1月Formlabs在中國設立辦公室,並宣布將四款常用打印樹脂材料的中國市場價格調低30%。“目前中國辦公室有6個員工,戰略融資也可以促進我們在中國市場的發展。”

第三方機構Wholes Associates的數據顯示, 3D打印機領域里,美國以35.9%的市場份額居全球第一;中國市場份額為10.6%,是全球僅此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

以Formlabs為代表的所有3D打印機從業者都面臨著一個問題,即行業有降溫趨勢。2011年和2012年是3D打印機最為火爆的時機,深圳華強北的商戶開始銷售形形色色的3D打印機,以3D打印機為主題的展會頻繁舉行。現在市場上已經很難見到3D打印機,這變成了一個小眾而專業的產品。

在David Lakatos看來,“3D打印有了20年的歷史了,近幾年才成為比較熱門的行業。行業比較火爆時,創業公司網站上往往會寫公司的目標是讓3D打印機出現在每個人生活中。這個目標並未實現,目前3D打印機更多是專業人士在使用。

David Lakatos認為,行業發展歷程會和計算機相似。“剛開始電腦很大,需要專門人員去操作,但現在電腦變得很小也很方便。我們的願景是3D打印機將不再僅是一個概念,所有人會把它當成一個輔助工具來使用,非專業人士也能從中受益。比如說耳塞,每個人耳道不一樣,定制耳塞就是一個很巨大的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920

默克爾的跑鞋,是怎麽用3D打印技術定制出來的

如果要給德國總理默克爾定制一雙跑鞋,你認為什麽樣的跑鞋適合她?

4月23日,在一年一度的漢諾威工博會舉辦之際,西門子CEO凱颯(Joe Kaeser)親手將一雙印有德國制造標誌的阿迪達斯白色定制款Ultra boost跑鞋送給默克爾。默克爾總理似乎特別喜歡這雙鞋。

制鞋業新趨勢

這雙鞋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鞋底擁有強大的3D打印技術。西門子CEO凱颯向默克爾解釋道:“3D打印技術引領了制鞋業的新趨勢,借助西門子的‘數字化雙胞胎’,制造業實現了由過去大批量生產到現在的小批量定制生產的轉變。”

這款跑鞋是由阿迪達斯位於巴伐利亞全新的速度工廠生產的。借助於西門子最新推出的工業雲平臺MindSphere,阿迪達斯速度工廠希望能夠滿足制鞋業的這一新趨勢。

事實上,不僅僅是跑鞋,德國制造業的很多產品都已經開始使用3D打印技術,比如飛機的發動機引擎、汽車零部件等等,只要是有定制化需求的產品,3D打印技術就會成為趨勢。

為了加速3D打印在全球制造業中的應用,西門子在漢諾威工博會上發起一個全新的增材制造網絡合作平臺,能夠滿足全球制造行業對於定制化設計、工程專業、數字工具以及3D打印的生產制造能力的需求。

西門子股份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何睿祺(Klaus Helmrich)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隨著創新周期變得越來越短,企業需要不斷地重新設計他們的產品,重新生產,創造新的業務。這就需要我們建立起一個網絡,把制造企業、工程企業、自動化技術方案提供商以及服務提供商整合到一個平臺上,共同創造全新的商業模式。”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目前已經有早期的合作夥伴加入到這一3D打印的網絡平臺中,開始應用基於西門子MindSphere工業雲平臺的軟件系統。其中包括3D打印行業領軍企業Stratasys,以及惠普公司等。

用數字化軟件賦能制造業是德國工業4.0轉型的重要一環。西門子CEO凱颯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到西門子“數字化雙胞胎”的概念——生產企業可以在制造第一個實體原型、建造產線和開始實際生產之前,先在虛擬環境中模擬設計,並測試複雜的產品。

“由軟件來幫助優化制造業的每一步流程和每項任務,無論是由人類或者機器來執行。如果一切在虛擬世界成功運轉,那麽結果就可以轉化到實體世界,轉化到機器,並且最終反饋給虛擬世界,形成閉環。”凱颯表示。

在“工業4.0的標桿工廠”——西門子安貝格電子工廠里,第一財經記者看到了一個高度自動化工廠的模型。德國總理默克爾也曾來到此地參觀;工廠每天都要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制造企業的代表團。這個智能化工廠建於30年前,從來料到分裝都依靠傳感器連接。建廠30年來,產量提升了13倍,但員工數量一直保持在1300名左右。

總部位於德國杜塞爾多夫的化工企業漢高也在積極投身全自動數字化工廠。漢高粘合劑業務亞太區總裁Michael Olosky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 “漢高與合作夥伴共同開發了一個叫做制造執行系統(MES)的軟件,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能夠通過大數據分析提高智能工廠的效率,從而降低成本。”這套解決方案目前已經在位於上海的漢高龍工廠的倉儲管理中使用。

工業4.0的概念是7年前在漢諾威工博會上首次提出的。核心是通過不同技術和要素融合,對工業進行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孕育出涵蓋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智能價值鏈,使靈活的個性化生產成為新標準,降低資源消耗,從而帶來生產的經濟效益顯著提升。

多重利好提振德國制造業

提到德國制造業,就不能不提機器人。在漢諾威工博會德國庫卡機器人的展臺上,兩臺機械臂正在合作完成開啤酒瓶、洗杯子、倒啤酒、最後送到顧客手上這一系列工作。盡管整個過程持續時間長達1分多鐘,但其精準性還是令人驚嘆。

庫卡機器人的展臺呈現的另一個重要趨勢是人工智能在數字工廠中的廣泛應用,以及機器學習和智能機器人將成為工人的通用工具。此外,工業輔助系統的應用,也將進一步減輕工人勞動負擔。

德國制造業今年發展勢頭良好。根據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VDMA)主席Carl Martin Welcker提供的數據,2017年德國工程領域產出增長3.9%,達2230億歐元,高於預期的3%。該協會預計,未來幾年工程領域產出增幅可能都將至少達到3%。

“該領域的景氣度非常好,成員企業情況也非常好。”Welcker表示,“今年開局十分成功。我們目前在重新評估預期值。”VDMA在此次的漢諾威工博會上公布了調整後的2018年工程領域產出預估,由原來的3%大幅上調至5%。

Welcker還表示,德國工程企業預計,像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等重要市場都會有強勁需求。美國的減稅政策將推動德國的工程訂單跳增。

美國總統特朗普去年宣布了對美國企業減稅的政策,這將利好歐洲企業。凱颯在今年3月的慕尼黑安全峰會上曾對特朗普的減稅政策表示贊賞。凱颯表示:“美國稅收政策的變化對於創造就業有積極影響。”不過,他否認贊同特朗普的其他政策。

根據特朗普的新政策,企業稅收將從原來的35%下降至21%。凱颯認為,只要是能夠促進就業的政策,就應該鼓勵,即使這樣的政策可能讓富人變得更富。西門子在美國擁有6.5萬員工,按照新的減稅政策,公司2018財年稅率可能位於27%至33%區間的低位。

今年的漢諾威工博會以“融合的工業——互聯協作”為主題。主辦方德意誌會展公司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道,今年工博會吸引了來自75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家參展商,展會核心關註人、機器和信息技術如何進一步融合協作。

中國是德國“工業4.0”最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本屆工博會期間,中德工業城市聯盟會議等將進一步促進“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的對接。而來自中國的參展商數量僅次於東道主德國,航天科工、華為、海爾等企業將亮相漢諾威工博會,展示中國制造業的發展能力和成果,進一步拓展國際合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988

人人造槍沒那麽容易,美國3D打印槍支合法化被緊急叫停

原本從8月1日開始,普通美國人就可以在家經由3D打印制造出槍支,且是執法部門無法追蹤的槍支。但美國聯邦法官拉斯尼克(Robert Lasnik)在前一日發布臨時限制令,阻止在網上下載3D打印槍支圖紙。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司法部同3D打印槍械組織“分布式防禦系統”(Defense Distributed)達成和解,允許該組織的創辦人威爾遜(Cody Wilson)在互聯網上公開3D打印槍械圖紙,並可以由公眾自由下載。

然而,不少安全專家擔心,3D打印制造出的塑料槍可能出現在公共場所,帶來安全隱患。目前,美國多個州已集體起訴聯邦政府,以阻止3D打印制槍圖紙出現在互聯網上。

多州緊急叫停

2013年,槍支愛好者威爾遜在網上公布了世界上第一支由3D打印技術制造的塑膠手槍圖紙,這支由威爾遜在家里使用3D打印機,用16個ABS塑料部件組裝成功的手槍被命名為“解放者”(Liberator),在裝上標準彈夾後,“解放者”完成了連發10次的射擊。當時“解放者”獲得“鬼影手槍”的綽號,因為它同美國的其他普通槍支不同,沒有序列號,執法部門無法追蹤。

之後,威爾遜將“解放者”的圖紙放到網上,所有人都可以免費下載,幾天內,“解放者”圖紙就獲得超過10萬次的下載。但一周後,美國國務院以他們違反國際武器出口管制條例為由要求把這份圖紙立即從網上移除。雖然威爾遜當時刪除了下載網頁,但卻在2015年提出控告美國聯邦政府,提出他發布3D打印槍械圖紙的行為應該受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和第二修正案的保護。

今年初,美國司法部與威爾遜和解,允許他在互聯網上公布3D打印槍械設計圖紙,之後“分布式防禦系統”的網頁重新開放,並在首頁寫道“可下載槍械的時代正在開始”。

然而,就在威爾遜的這份圖紙即將開放下載的一天前,來自華盛頓,紐約和馬薩諸塞州等美國8個州的檢察長向位於西雅圖的華盛頓州西區聯邦地區法庭提出訴訟,要求法院對特朗普政府和“分布式防禦系統”達成的協議頒布緊急禁令。

此外,來自加利福尼亞州,伊利諾伊州和弗吉尼亞州等20個州的檢察長在7月31日致信美國國務院和司法部,要求後者立即阻止3D打印槍支技術出現在網上。

最終,“分布式防禦系統”同意暫停公布圖紙,在9月公開聽證會的結果公布之前,他們不會在網上公布這項打印技術。

巨大隱患

3D打印槍支的主要爭議在於,雖然在美國多地都可以合法持槍,但3D手槍存在隱秘和不可追蹤的巨大隱患。

因為,美國公民購買普通槍支時必須經過登記,且購槍者要經過一定的安全背景審查,普通槍支內還必須帶有金屬原件,以便金屬探測器可以識別,但任何人都能在家制造的3D打印塑料手槍則讓這些追蹤方法全部失效。

此外,普通槍支全部都會帶有編號,槍支本身通常很難被輕易損壞,在涉及槍擊案等犯罪案件中,執法部門通常會從留在槍支上的信息去追查槍手,然而,軟塑膠制成的3D手槍則非常容易銷毀,相當於作案後一把火就能燒化掉全部證據。

不過,從一臺3D打印機中打印出一支手槍不像從打印文件那麽簡單,賓夕法尼亞州哈利斯伯格科技大學教授珀瑪(Charles Palmer)表示,打印槍支的3D打印機造價不菲,還要加上原材料的費用,買一把槍很可能比這些成本加一起要便宜。

據美國媒體的報道,用於打印3D槍支的專用打印機價格在5千美元~60萬美元之間,3D打印槍支的殺傷力還和使用的塑料材質質量有關。珀瑪還稱,在購買了全部原材料,並將所有模型都打印出來之後,最終造成一支有火力效能的槍支還需要組裝這些模型和零件的工程師技能。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盛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826

只需20小時 3D打印2500呎大屋

1 : GS(14)@2012-08-15 18:28:3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20815/16605008

建築業要步入黃昏了,未來房子大有可能用3D打印機建造,只要20小時就可以「印好」2,500平方呎大宅。美國南加州大學的科學家研究3D「結構打造」( Contour Crafting)技術(圖),用可移動起重架,將房子由牆壁線、以至電線和喉管等,逐「層」打印出來。科學家指出,相比起現時的建築方法,嶄新打印技術省時省錢,不但可在天災後迅速為災民提供容身之所,甚至可應用到太空探索,在月球以至火星上迅速建造出基地。
英國《每日郵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999

3D打印百合匙可開數百萬門鎖

1 : GS(14)@2014-09-01 18:05:19

開鎖今後變得更容易,因為外國工程師韋耶斯及霍勒利用自創電腦軟件Photobump及3D打印機,製造一條可開啟數百萬個門鎖的「百合匙」(圖),一匙在手就可行走天下。只要拍下門鎖照片,再提供門鎖深度等資料,就可用Photobump設計百合匙,再用3D打印機將它印出來。只要插入鑰匙,用鎚輕敲匙尾,邊敲邊扭就能開鎖。韋耶斯及霍勒強調製作這條百合匙,並非教賊人入屋爆竊,亦無意公開Photobump軟件,只是想警告世人傳統門鎖已不再安全,呼籲門鎖製造商製造電子鎖或其他更安全的門鎖。英國《獨立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901/188519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303

【科技籽】全球首部直印Instagram打印機

1 : GS(14)@2015-07-21 02:40:33

近年雲端技術盛行,不少文件或照片都不需要再打印出來,Canon近日推出全球第一部直接從instagram帳戶打印照片的打印機,未知能否再吸引到你,從投打印機的懷抱?
Canon這部新推出的打印機名為PIXMA MG3620,用家無需使用手提電腦,只要在智能電話或平板電腦安裝專用app,便能簡單將instagram照片打印出來;據稱諸如facebook、Twitter及Gmail等社交媒體及應用程式均能對應。這部打印機其餘功能,還包括有無線列印及雙面打印,機身並有黑、白、紅三色選擇,售價為$80美金(約為港幣624元)。記者:容逸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713/192173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487

3D打印海龜蛋 做「卧底」追蹤偷獵者

1 : GS(14)@2016-08-09 07:32:55

小海龜由蛋裡破殼而出,努力拼命游出大海求生,不過有人卻當海龜蛋是美食或者是催情劑。為了打擊偷獵行為,有組織利用3D打印技術,製造內藏GPS追蹤器的假海龜蛋,用來追蹤不法分子運送海龜蛋流程,希望成為守護海龜的「臥底」。在黑市每隻海龜蛋售約40至150港元,令不少偷獵者挺而走險非法捕獵海龜蛋。當中在太平洋海岸龜媽媽產卵的季節,海灘每晚可以有逾千隻蛋,如果沒人保護九成會被偷走。有保育組織正研發以3D打印技術打印一隻乒乓球般大小的假海龜蛋,內藏GPS追蹤器,以圖魚目混「蛋」,讓偷獵者偷蛋時一併偷去,那便可以追蹤運送流程、送到哪些黑市地點等,希望將不法分子一網打盡。不過由於海龜蛋剛生出來時蛋殼是軟軟的,假蛋質地、重量及大小也要一致,但同時又能藏下追蹤器及電池,一點也不容易。組織於是跟荷李活特技師及專門製造追蹤器的公司合作,希望未來可以在手機下載程式,隨時隨地追蹤,這項計劃已經成為美國打擊偷獵野生動物罪行行動一部份。其實偷獵者偷海龜蛋不只殺死小生命,還會影響海洋多樣化,因為海龜主要吃海草及海藻,少了海龜吃掉它們,就會急速繁殖。
Paso Pacifico/Digital Journal.com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09/197292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098

3D打印可降解植入物 骨折治療技術新突破

1 : GS(14)@2016-09-02 05:20:32

【明報專訊】3D打印技術近幾年大行其道,其中一大發展,就是應用於骨科治療,為患處「度身訂造」。生產力促進局近期亦研究出一套「3D骨科填料打印系統」,配合兩種可以被人體吸收的材料,可以因應患處,而靈活調配植入物的密度。這套系統已取得專利,並計劃在稍後時間進行臨牀測試。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劉焌陶

生產力促進局汽車及電子部醫療、光學及精密工程組首席顧問蘇文傑、顧問方文傑表示,因交通意外、從高處墮下、運動時的碰撞,甚至長者跌倒,通常這類病人的骨折處並沒有完全斷開,但因為有多塊碎骨已分離,所以骨折處會明顯「崩了一塊」(出現缺口)。

取代不鏽鋼和鈦金屬

以往治療這類「粉碎性骨折」意外,都是靠做手術先清走碎骨,然後在骨折處植入不銹鋼或鈦金屬,以填補缺口。近年,醫生都已經透過電腦掃描或X光來取得缺口處的立體圖像,以及利用3D打印機來打印金屬植入物。所以,這些金屬植入物的形狀已相當準確。然而,這做法的缺點是,不鏽鋼或鈦金屬乃外來物,不能降解或者被人體吸收。

而該局由2013年開始研究的「3D骨科填料打印系統」,則是混合「羥磷灰石」(Hydroxyaptite, HA)和「聚己內酯」(Polycaprolactone, PCL)兩種物料來製造植入物。這兩種物料已經獲證實,除了對人體生物兼容之外,還會慢慢地被人體吸收和排出。而骨折處新長出來的自生骨細胞,則會依附在這兩種物料製成的植入物之上,並逐漸取而代之。

模擬各骨骼密度 適用不同位置

可是,以往市場上的3D打印機絕大多數都是使用塑膠物料的,有些則使用樹脂、金屬等,並沒有使用HA和PCL作為物料的。因此,該局只好趁着「熱融擠壓成形」(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 FDM)3D打印技術的專利在幾年前到期,而自行研發及組裝一部使用HA和PCL作為物料的3D打印機。由於人體不同部位的骨骼密度都不大相同(例如,腿骨的密度就較手臂骨為高),所以這部3D打印機還必須能夠隨意調校HA和PCL的混合比例,以打印出不同密度的植入物,適用於不同的骨折位置。

已獲內地專利 擬臨牀測試

蘇文傑透露,該局以「採用HA及PCL兩種物料,即時調配比例,透過3D打印技術,來製造骨科植入物」,為「3D骨科填料打印系統」向內地申請專利,已於今年較早時候獲有關部門批出專利。該局還計劃,將來向美國、歐盟和日本等其他主要市場申請,將現有專利延伸到當地。

雖然整個研發計劃至今用了大約20萬元,但以那部原形3D打印機的零件成本來說,其實只需要2萬至3萬元。蘇文傑說,「這可說是一部高增值的醫療器械,其應用亦不需要太高技能,維修成本亦很低。」

由於一部3D打印機可以使用多年,故製作每件植入物的成本相當有限,相對於植入手術的費用,可說是微不足道。蘇文傑表示,希望在稍後時間開始臨牀測試,現正和本地兩間大學的醫學院以及一些獸醫聯絡。他估計,只需6至9個月,就可以完成動物的臨牀測試;而人體的臨牀測試則需要2至3年。兩種臨牀測試可以同時進行,亦可以分先後進行。他解釋,人體的臨牀測試需要較長時間,是因為在植入手術之後,還需要監察好一段時間。

合作港商可申請「投資研發回贈」

生產力促進局現時希望,申請「創新及科技基金」的資助,以及邀請有興趣的廠商參與投資,繼續發展這個項目。而項目的技術成果,則會授權給有關廠商使用,讓它們完成商品化。由於港商投資在這類由半官方機構進行的研發計劃,可以申請「投資研發現金回贈計劃」的資助,獲政府回贈四成的研發經費,故實際投資的金額不用太大。

蘇文傑表示,已生產過醫療器械的廠商,將會獲優先考慮。因為這類廠商在醫療器械的申請認證、品質控制和銷售網絡方面,已經有經驗,相對駕輕就熟。不過,該局亦會考慮和其他行業的廠商合作,例如傳統的五金廠和塑膠廠等。至於是與一家公司合作,還是與多家公司合作,該局亦抱開放態度。一般來說,該局希望將項目成果授權給超過一間公司使用,讓多些公司受惠。不過,以往亦曾經有個別項目的成果,只授權給一間公司使用。

[生意眼 企業管理]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677&issue=201609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104

2D玩到3D 打印耗材好賺

1 : GS(14)@2016-09-23 08:01:09

【明報專訊】生產噴墨打印機和激光打印機主要利潤其實源自銷售墨水盒和碳粉盒,因為這些打印耗材可以長賣長有。港商「天威」就是靠生產代用墨水盒和碳粉盒而賺個盆滿缽滿。近幾年,該公司更積極開拓噴墨打印的新用途,並進軍3D打印市場,希望複製2D打印市場的成功經驗。

明報記者、攝影 薛偉傑

天威控股有限公司主席賀良梅表示,該公司是在2014年開始有關3D打印的業務,之前已研發了有關技術兩年。他相信,3D打印市場的發展軌迹將會像2D打印市場般,即3D打印機長遠也會無利可圖,真正賺錢的是3D打印耗材。

為賣耗材 研發3D打印機

該公司之所以推出3D打印機,最終也是為了賣出3D打印耗材。該公司甚至還會向商業客戶提供3D打印服務,目的就是建立整套解決方案,來加強競爭力。因為內地很多細廠,甚至初創公司也可以推出3D打印機,但以整套解決方案來支援商業客戶,它們卻未必辦得到。

曾有一些公司和設計師想以3D打印工藝品,需要具金屬般的外觀質感;若真的採用3D金屬打印機,機價和物料成本都會非常昂貴。該公司就建議客戶,可以採用某些塑料來打印,之後再由人手上色,看起來好像金屬一般,但成本較廉宜。雖然該公司和內地的同行都是近年才涉足3D打印市場,但該公司生產2D打印耗材已經28年,對原材料的了解正是其強項。

運作寧靜 可通宵打印

賀良梅強調,該公司花了相當大的工夫來研究3D打印技術,正在內地申請的相關專利就超過150個,包括:玻璃打印平台及塗層、單噴頭多絲及膠絲檢測結構等。其中,該公司的3D打印機在寧靜度及玻璃打印平台的塗層技術上,就特別有優勢。

天威管理有限公司產品經理黃柏堅表示,該公司的中低價(零售價500美元或以下)FDM(熱融擠壓成形)3D打印機運作時的噪音約30至40分貝。他們曾經送給一間學校試用,讓老師在上課時開動該公司的3D打印機,結果全班學生沒有發覺。因此,該公司的3D打印機運作時的噪音不會影響上課。創客甚至可以在家中通宵打印其作品,而沒有噪音影響;相反,部分零售價要2000至3000美元的外國名牌的FDM 3D打印機,運作時的噪音卻達到50分貝或以上。

黃柏堅解釋,天威的3D打印機噪音較低,和其平台有關。雖然很多公司都是用玻璃來製造3D打印機的平台,但該公司研發重點在其溫度控制和塗層技術上。

該公司的3D打印機在打印時,會將其玻璃平台加熱至80至90度,令打印出來的耗材黏實平台,以減少震動。而當打印結束之後,玻璃平台的溫度下降至30至40度時,打印體較易分離。

配合不同耗材 精研玻璃平台

要達至上述效果,要以不同的塗層來配合不同的打印耗材,該公司的FDM 3D打印機大多數型號都可以打印ABS、TPU、PLA三種耗材。該公司會隨機提供兩片玻璃平台,一片供打印ABS和TPU時使用,另一片供打印PLA時使用,用戶只需按耗材來裝上適用的玻璃平台。

美國Amazon購入分銷

該公司有一部準工業級的FDM 3D打印機CoLiDo X3045 Pro,可以同時打印兩種顏色的耗材,最大打印體積為30cm x 30cm x 40cm,零售價要1999美元(約15,590港元),連美國Amazon也購入這個型號作分銷。黃柏堅表示,將來還會推出其升級版,可以同時打印3種甚至4種顏色的耗材。理論上,若能同時打印4種顏色的耗材,將可以達到「全彩」的效果。

[生意眼 企業管理]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582&issue=201609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635

低價金屬打印機 料顛覆市場

1 : GS(14)@2016-09-23 08:01:10

【明報專訊】現時能夠打印出金屬的3D打印機,都是採用激光燒結技術,售價普遍都要百多萬港元,即使是內地品牌和內地生產者,至少亦要60萬至70萬港元;耗材售價方面,以德國生產、適用於3D打印的不銹鋼粉為例,每公斤300歐元(約2604港元)。因此,金屬3D打印一直未能流行,只有飛機製造等少數行業才會在研發新產品時使用。

不用激光燒結 大減成本

賀良梅和黃柏堅透露,天威計劃在明年初推出一部可以打印出不銹鋼的FDM 3D打印機,相信有可能顛覆市場。天威的方案不用激光燒結技術,改用成本較低的FDM技術,該公司研發中的那部3D打印機會交替地噴出一層不銹鋼粉以及一層膠水,令兩者初步黏合在一起;之後,用戶還要將打印體放進一個高溫設備內烘焙,令膠水氣化,打印體內的不銹鋼粉才真正完成燒結和融合。這部可打印出不銹鋼的FDM 3D打印機預料只賣10餘萬港元。至於配合使用的不銹鋼粉,每公斤30多歐元。不過,這方案亦有缺點,就是多了一個工序及需要小心計算打印體的縮水問題。

擬推自家軟件教材 助3D打印普及化

賀良梅透露,該公司於2014年開始3D打印業務時,市場只限於內地,第一年的營業額只是數百萬港元,去年已增至2000多萬港元。今年,其3D打印業務已擴展至美國、英國、日本等多個國家,預料全年營業額可達到3000萬至5000萬港元。其中,內地、美國及其他地區各佔三分之一。

除了研發3D打印機,天威還於6月在珠海的「樂世界」商場開設了一家3D打印體驗店,讓公眾免費入場了解3D打印技術。該公司亦計劃開發自家的軟件及教材,以推廣3D設計及3D打印教學;並打算建立一個平台,讓不同人士和企業透過它來交易,以推動3D打印普及化。例如,設計師可以在平台上出售他的作品或3D設計圖,或者承接3D設計服務等。

[生意眼 企業管理]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752&issue=201609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6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