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央行加入全球寬松陣營 下一步降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967

本文原載騰訊財經,授權華爾街見聞發布。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花旗集團分析師認為,除了降準以外,中國人民銀行還將在本月某個時候降息25個基點。

1月份中國制造業PMI回落至49.8%,兩年以來首次低於榮枯線,也弱於市場預期。而上周中國股市創下一年以來最大周跌幅。同時,去年GDP增長創下1991年以來新低。

德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張智威稱,“我們預計數據還會繼續走弱,迫使政府采取更多寬松措施。”

彭博經濟學家Tom Orlik周日發表報告稱,“綜合起來將,1月份的初步跡象顯示中國經濟增長緩慢走向惡化,隨著A股牛市失去動能,央行做好了進一步寬松的準備。”彭博預計一季度央行將再次降息。

之前有外媒報道,在一系列表現黯淡的經濟數據浮出水面以後,現在市場廣泛預計中國央行將追隨全球其他央行的步伐采取寬松措施。

最 新發布的兩份采購經理人報告顯示,中國的制造業活動有所收縮。政府報告顯示,官方的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為49.8點,創下兩年多以來的最低水平;而據匯 豐銀行公布的報告顯示,其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為49.7點,連續第二個月低於50點。而據上周末公布的其他數據顯示,1月份中國服務業的增長也下降 至一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花旗集團經濟學家在最近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采購經理人指數為中國人民銀行在第一季度中廣泛降準50個基點敞開了一扇窗。報告還補充道,中國人民銀行最新一輪的廣泛降準就是在2011年底被低於50點的采購經理人指數觸發的。

花 旗集團分析師認為,除了降準以外,中國人民銀行還將在本月某個時候降息25個基點,原因是在通脹率下降的形勢下,實際資本成本正在上升。消費者物價指數的 同比增幅正處在五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通縮壓力導致企業的借債成本上升。在周一的市場上,七天回購利率(用於衡量銀行間融資的指標)一度短暫突破5%。

以下為2015年以來全球主要央行降息、寬松一覽:

2月3日

澳洲聯儲如期宣布降息25個基點,至2.25%。

1月30日

丹麥暫停發售國內和海外債券,以阻止外匯流入並保持丹麥克朗兌歐元在窄幅區間內。

俄羅斯央行意外降息200個基點至15%,並預計俄羅斯通脹率將下降,因經濟活動較低。

1月29日

丹麥央行將存款利率從-0.35%下調至-0.5%,這是該行十日內第三次降低。

1月22日

歐洲央行宣布每月實施600億債券購買計劃,將從3月份開始購買國債,購買計劃持續到2016年9月,QE總規模將達到空前的1.14萬億歐元。

丹麥央行宣布將存款利率從-0.2%降至-0.35%,維持貸款利率在0.05%不變。這是丹麥央行一周內的第二次降息。

1月21日

加拿大央行宣布將指標利率從1%降至0.75%,結束自1950年代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利率穩定期,央行自2010年9月以來一直將利率保持在1%不變。央行還大幅下調了未來一年的通脹和成長預估。

1月20日

土耳其央行將基準一周回購利率下調50個基點,至7.75%;隔夜貸款利率和隔夜拆借利率維持不變,分別為11.25%和7.5%。

1月19日

丹麥央行於非議息日意外宣布將存款利率從-0.05%降至-0.2%,貸款利率從0.2%降至0.05%,刷新歷史低位。

1月15日

瑞士央行意外宣布放棄歐元兌瑞郎1.20的匯率下限,並將3個月期Libor目標區間下調到-1.25%至-0.25%;將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75%。

埃及央行意外宣布降息,將基準利率從9.25%下調50個基點到8.75%,將隔夜貸款利率從10.25%下調50個基點到9.75%。

印度央行為刺激經濟增長而意外降息,將回購利率削減25個基點,至7.75%,為一年來首次降息,因有跡象表明該國通貨膨脹已經放緩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783

3月2日起滬港通加入沽空機制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454

香港交易所18日發出通知,自3月2日起,投資者將可以通過滬港通沽空在上海上市的股票。

在相關交易規則方面,港交所對沽空價格和數量均作了限制。通過滬港通進行的沽空交易,不能進行無擔保沽空,沽空盤輸入價不得低於最新成交價,每支沽空股份賣出量每日限額1%,10個交易日累計不可超過5%。

設置這些規則目前主要是為了防止股票價格過度波動,因為賣空者若是把價格設得太低,賣出量又較大的話,很可能造成標的股票價格瞬間劇烈下跌。

除此之外,港交所還會對沽空量較大的投資者進行監督,以防止違規交易造成股價劇烈異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865

3月2日起滬港通加入沽空機制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454

香港交易所18日發出通知,自3月2日起,投資者將可以通過滬港通沽空在上海上市的股票。

在相關交易規則方面,港交所對沽空價格和數量均作了限制。通過滬港通進行的沽空交易,不能進行無擔保沽空,沽空盤輸入價不得低於最新成交價,每支沽空股份賣出量每日限額1%,10個交易日累計不可超過5%。

設置這些規則目前主要是為了防止股票價格過度波動,因為賣空者若是把價格設得太低,賣出量又較大的話,很可能造成標的股票價格瞬間劇烈下跌。

除此之外,港交所還會對沽空量較大的投資者進行監督,以防止違規交易造成股價劇烈異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892

澳財長將晤樓繼偉 是否加入亞投行宣布在即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3/4591363.html

澳財長將晤樓繼偉 是否加入亞投行宣布在即

一財網 李興仁 2015-03-27 15:25:00

澳大利亞財政部長科曼3月27日下午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他將在當天會晤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澳大利亞是否決定申請成為亞投行創始國的決定宣布在即。

澳大利亞財政部長科曼3月27日下午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他將在當天會晤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澳大利亞是否決定申請成為亞投行創始國的決定宣布在即。

科曼在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籌建亞投行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倡議,對此澳大利亞表示歡迎也非常樂意成為亞投行的一份子,官方決定宣布在即。

“你不會等待太久了。”他說。

澳大利亞也對這個多邊機構如何治理等因素表達了關切,科曼稱,很高興兩國官員就相關議題展開了坦誠的討論。

澳大利亞國庫部長喬·霍基3月25日表示,澳大利亞將盡最大努力在3月31日最後期限前就是否加入亞投行作出決定。有英國媒體援引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的話表示,該國與中國就亞投行如何治理適中保持溝通,決策會在“幾天內”作出。

目前,已經有36個國家申請成為亞投行創始國,最新加入的是韓國和土耳其。日本的態度依然不明,表示仍在審慎觀望。

編輯:李興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466

韓國決定申請加入亞投行 申請國已達37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3/4590981.html

韓國決定申請加入亞投行 申請國已達37個

一財網 一財網綜合 2015-03-26 22:53:00

據韓媒報道,韓國企劃財政部於當地時間26日發布公報稱,韓國政府經有關部門之間的協商後決定加入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並已向中方以書面形式通知此事。

據韓媒報道,韓國企劃財政部於當地時間26日發布公報稱,韓國政府經有關部門之間的協商後決定加入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並已向中方以書面形式通知此事。

韓國企劃財政部在公報中指出,在獲得現有的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的同意之後,韓國也將獲得意向創始成員國的地位。預計有關各方在6月內完成亞投行章程的談判並簽署章程後,韓國處理國會的批準程序,然後正式成為亞投行成員國。

另據韓聯社報道,韓國企劃財政部在聲明中稱,加入亞投行的決定是基於國家利益最優化的考慮而做出的。

中國已經成為韓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最大進口來源國、最大海外投資對象國。中韓雙邊貿易額超過了韓美、韓日、韓歐貿易額的總和。此前中韓自貿區的實質性談判也宣告結束,韓國正在為了在未來幾年之內成為世界範圍內一個重要的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而不斷努力。

報道稱,一位不願具名的韓國企劃財政部官員表示,加入亞投行僅僅是個開始,真正的挑戰在於韓國如何在即將到來的決定各自地位的投票權重的爭奪戰中獲取一席之地。

亞投行是由中國倡導、專為亞洲量身打造的基礎設施開發性機構,總部將設在北京。2014年10月,中國、印度等21個亞投行首批意向創始成員國簽署了《籌建亞投行備忘錄》。

在過去的十天里,關於亞投行的消息不絕於耳。在英國率先宣布加入亞投行後,法國、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多國紛紛表態同意加入。盡管美國從一開始就阻撓各個盟友國家不要加入,但最終還是被這些國家拋棄了。

至此,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已達到37個,分別是:

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文萊、柬埔寨、約旦、哈薩克斯坦、科威特、老撾、馬爾代夫、馬來西亞、蒙古國、緬甸、尼泊爾、新西蘭、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卡塔爾、沙特阿拉伯、新加坡、斯里蘭卡、塔吉克斯坦、泰國、烏茲別克斯坦、越南、法國、德國、意大利、英國、盧森堡、瑞士、奧地利、土耳其、韓國。

(綜合中國新聞網、人民網等)

編輯:李燕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472

中國會否加入14國瘋狂印鈔大賽?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812

中國會否加入14國瘋狂印鈔大賽?
作者:hnmxy

近期,歐洲、日本進一步增加貨幣供應量,以加快經濟複蘇步伐。中國央行最近一段時間也接連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利率,頻頻使出各種創新工具向市場提供流動性。據此,有推測稱,中國將跟風歐日,參與印鈔大賽。

歐洲如今正開足馬力印鈔。歐洲央行3月9日正式開始購買區域內各國國債,全面開啟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該計劃包括每月購買共計600億歐元的國債和其他債券,這一政策還將持續18個月直至2016年9月。此次量化寬松計劃購買債券的有效期為2至30年。

業內人士分析,一年多來,歐洲央行采取的寬松貨幣政策措施並未改變歐元區經濟低迷的狀況,目前歐元區經濟增長率低,通脹率持續下降,多個國家陷入通縮局面,歐洲央行不得不開動印鈔機,在公開市場上購買歐元區成員國政府債券,以進一步增加貨幣供應量,從而推動物價上漲和刺激經濟複蘇。

日本央行3月中旬也決定,繼續維持既定規模的量化寬松政策,保持每年購入80萬億日元的國債,以此向市場提供足夠的流動性。

今年迄今為止,至少有10多個國家已加入“戰局”,包括歐洲的瑞典、丹麥、波蘭、瑞士、以色列、俄羅斯;亞洲的土耳其、印度、印度尼西亞、泰國;美洲的加拿大、秘魯及澳洲都或多或少地降息,而韓國日前的降息更讓亞洲國家感到意外。

去年底至今,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國鐵路貨運年率驟降9.1%;中國3月匯豐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預覽值降至49.2,為近11個月來低點,不及前值50.7和預期值50.5,顯示中國制造業活動在萎縮。此外,中國就業分項指數降至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平。

今年1月份消費者物價和生產者物價雙雙降至五年來最低位,兩度降息未顯著壓低融資成本。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宏觀研究主管章俊表示:“美國在本輪擴張期發揮主導作用,強勢周期會更強,歐洲、日本和新興市場比之前陷入泥沼更深、擺脫越慢,這進一步會推高美元。此時人民幣持續軟盯住美元,也會對中國出口造成很大壓力。”

正如李克強總理在正在進行的“兩會”上表示:“如果遇到更大困難,我們會出手的。”

去年,當PSL(抵押補充貸款)、再貸款、定向降準等工具頻繁出現時,市場紛紛認為此乃“中國版QE”。然而,中國社科院結構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劍峰稱,中國版QE的說法不準確。

“目前,我國非常規貨幣政策與西方QE在背景、經濟狀況、貨幣工具是否用盡等方面存在重大差異。西方QE是在經濟狀況差、貨幣工具已用盡的情況下進行的;且不限制具體使用領域,只是壓低普通融資基準利率,讓市場來選擇。一方面西方QE是大量的貨幣投放,另一方面,是美聯儲直接大量購買不良資產。”

值得註意的是,美聯儲QE從2008年伊始便不限於購買國債,而是大量收購“有毒資產”,即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MBS(住房抵押貸款證券),QE1結束時便一共購買了1.25萬億美元的MBS。光就可購債務的體量而言,這在中國就是不現實的。

“中國四大行購買國債的需求量很大,即使中國推出QE購債,也或面臨無債可買的狀況。此外,美聯儲購債多是想壓低債券利差,但中國國債市場不存在供需不平衡的狀態。”有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

自中國央行此輪降息以來,利率市場反而走高,且人民幣貶值,市場人士擔心進一步降息會加速貨幣貶值和資本外流。

不過,有觀點認為,央行下一步的關鍵舉措仍是降準和降息,相較於西方央行,上述兩大工具在中國的空間很大。

“在此背景下(通縮壓力),今年內央行還有必要繼續推出二次降息、四次降準,以促使貨幣政策回歸中性。”瑞穗證劵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

章俊也認為:“目前全球央行再寬松、零利率、負利率比比皆是,中國降息空間很大,未來降息或將成為常態。”

近日,財政部批複3萬億存量債務置換,其中1萬億額度已經批複到各省財政廳。

根據2013年的審計報告,地方全口徑債務規模約18萬億元,其中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規模(第一類債務)為10.9萬億元。

雖然最新數據尚未公布,但根據2014年基建投資11萬億元的總規模估算,目前預計全口徑地方債務規模至少擴張了6-8萬億元,即達到約26萬億元,其中第一類債務規模約15萬億元。

因此,對應2015年需償還的地方政府第一類債務規模可能達到2.5萬億元左右。鑒於貸款項目可展期,目前已批複的1萬億元債務置換額度,將顯著降低地方政府的債務負擔,降低因地方債務違約引發系統性風險的概率。

債務置換本質上是債務重組,並不是中國版QE,與貨幣政策沒有直接關系。這里,需要重新審視一個問題——政府的債務管理是否影響市場利率和非政府部門的融資條件。

全球金融危機之前,主流的貨幣政策框架是央行通過調控短期利率影響中長期利率,其基本假設是不同期限的金融資產的可替代性強。

最近幾年,美聯儲等央行的量化寬松(QE)是在短期利率接近零的情況下,央行通過購買長期國債來降低期限溢價或者說風險溢價,其理論基礎是不同期限的金融資產的可替代性不是那麽強。

按照這個邏輯,在同等的貨幣條件下,政府的債務的期限結構影響收益率曲線,進而影響非政府部門的融資條件。這次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重組可以說是一個財政影響融資條件的例子。

當然,這次財政操作不僅是債務期限的調整,還涉及利率的降低,也就是債務償還負擔的降低,在客觀上起到放松貨幣的效果。

在金融周期的下半場,銀行信貸和非政府部門杠桿率高企,信貸所帶來的實體經濟部門利息負擔沈重,實體部門需要更多資金還本付息。

政府用債券替換銀行貸款,降低了實體部門的利息成本,以及與此相關的貨幣需求,同時政府債券是安全性和流動性高的資產,意味著流動性資產供給增加。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當前工具使用量比以前是放大了,但是整個中國經濟,特別是以GDP衡量的話,也比以前大得多。

所以,這些工具加在一起,總體看,就是信貸擴張的速度或貨幣供應總量擴張的速度比名義GDP擴張總量的速度可能高2至3個百分點,這種量的掌握是相當穩健的,也大幅度低於經濟刺激計劃時期的擴張幅度。

寬松貨幣政策雖然能暫時刺激經濟,但不能治愈經濟的病根。

荷蘭合作銀行亞太區金融市場研究部主管埃夫里分析,中國經濟目前面臨債務高企、通縮等風險,這些問題是系統性的,而不是周期性的,所以單純依靠貨幣政策不能有效解決,只是能暫時緩解短期的經濟不適。

“新常態下穩健的貨幣政策,既要支持經濟增長,也要促進結構改革。太過寬松的政策對結構改革是不利的。”周小川說。

周小川曾將貨幣政策分為五大範疇:寬松的貨幣政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從緊的貨幣政策。他指出,這五個範疇從文字上說,覆蓋的面較大。在每一個範疇里,向左向右都可以有靈活性的調整,但是從一個提法換到另一個提法,這個臺階比較大的。

在當前“三期疊加”的經濟新常態下,專家認為,貨幣政策的走向是相對中性偏寬松的,下一步根據經濟發展情況,會進行松緊適度的定向調控,也有可能進一步適度寬松,但不會大幅度寬松。央行表示,2015年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註重松緊適度,適時適度預調微調。

“經濟增長不能靠貨幣作為主要推動力,但松緊適度的貨幣政策能夠起到穩定器作用,最終讓實體經濟的有效需求發揮更大作用。”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認為。

多位經濟學家近期表示,當前全球寬松盛行,且美國對於人民幣貶值的指責等政治壓力日漸淡去,因此人民幣應順勢而為,利用這波強美元周期適度貶值。

然而,在人民幣兌新興市場貨幣升值的背景下,再一味盯住美元,會使得中國出口受到較大打擊。

正如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所提出的,要增加人民幣匯率雙方浮動彈性、強調今年要保證6%的出口增速,可見中國可能會階段性地利用人民幣浮動,如用下調人民幣中間價這一“壓力測試”來試探市場,而在必要之時出手確保人民幣不出現大幅貶值。

近日,央行副行長易綱在“兩會”期間也作出表態:“人民幣不會進入貶值大軍,因為從基本面看,中國仍具備維持人民幣匯率合理均衡的基礎。”他認為,人民幣將進入雙向波動。從長期看,人民幣將是一個穩定的貨幣。此外,人民幣國際化、資本項目可兌換都是水到渠成的過程。

此外,歐元區QE在3月9日正式推行,每月購債規模達600億歐元,且日本央行的QQE(質化和量化寬松)仍在進行,這些流動性不會都停留在國內,而是會向全球範圍內的其他經濟體溢出。

而放眼全球,目前中國經濟整體相對穩健、不確定性較低,因此很有可能成為這部分熱錢流入的目的地。這將有效對沖之前的套利套匯資本流出,從而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有效支撐。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高玉偉認為,鑒於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物價漲幅水平偏低,未來中國貨幣政策宜適度趨松。

未來幾個月的貨幣政策調控,一方面,要避免貨幣供給增速進一步下降,為投資增長創造良好融資環境,特別是保障國家重點項目資金到位;另一方面,要尋求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給實體經濟減輕利息負擔。此外,還要關註資產價格走勢,防止泡沫化。

來源:bwchinese 中文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690

中國會否加入14國瘋狂印鈔大賽?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812

中國會否加入14國瘋狂印鈔大賽?
作者:hnmxy

近期,歐洲、日本進一步增加貨幣供應量,以加快經濟複蘇步伐。中國央行最近一段時間也接連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利率,頻頻使出各種創新工具向市場提供流動性。據此,有推測稱,中國將跟風歐日,參與印鈔大賽。

歐洲如今正開足馬力印鈔。歐洲央行3月9日正式開始購買區域內各國國債,全面開啟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該計劃包括每月購買共計600億歐元的國債和其他債券,這一政策還將持續18個月直至2016年9月。此次量化寬松計劃購買債券的有效期為2至30年。

業內人士分析,一年多來,歐洲央行采取的寬松貨幣政策措施並未改變歐元區經濟低迷的狀況,目前歐元區經濟增長率低,通脹率持續下降,多個國家陷入通縮局面,歐洲央行不得不開動印鈔機,在公開市場上購買歐元區成員國政府債券,以進一步增加貨幣供應量,從而推動物價上漲和刺激經濟複蘇。

日本央行3月中旬也決定,繼續維持既定規模的量化寬松政策,保持每年購入80萬億日元的國債,以此向市場提供足夠的流動性。

今年迄今為止,至少有10多個國家已加入“戰局”,包括歐洲的瑞典、丹麥、波蘭、瑞士、以色列、俄羅斯;亞洲的土耳其、印度、印度尼西亞、泰國;美洲的加拿大、秘魯及澳洲都或多或少地降息,而韓國日前的降息更讓亞洲國家感到意外。

去年底至今,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國鐵路貨運年率驟降9.1%;中國3月匯豐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預覽值降至49.2,為近11個月來低點,不及前值50.7和預期值50.5,顯示中國制造業活動在萎縮。此外,中國就業分項指數降至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平。

今年1月份消費者物價和生產者物價雙雙降至五年來最低位,兩度降息未顯著壓低融資成本。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宏觀研究主管章俊表示:“美國在本輪擴張期發揮主導作用,強勢周期會更強,歐洲、日本和新興市場比之前陷入泥沼更深、擺脫越慢,這進一步會推高美元。此時人民幣持續軟盯住美元,也會對中國出口造成很大壓力。”

正如李克強總理在正在進行的“兩會”上表示:“如果遇到更大困難,我們會出手的。”

去年,當PSL(抵押補充貸款)、再貸款、定向降準等工具頻繁出現時,市場紛紛認為此乃“中國版QE”。然而,中國社科院結構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劍峰稱,中國版QE的說法不準確。

“目前,我國非常規貨幣政策與西方QE在背景、經濟狀況、貨幣工具是否用盡等方面存在重大差異。西方QE是在經濟狀況差、貨幣工具已用盡的情況下進行的;且不限制具體使用領域,只是壓低普通融資基準利率,讓市場來選擇。一方面西方QE是大量的貨幣投放,另一方面,是美聯儲直接大量購買不良資產。”

值得註意的是,美聯儲QE從2008年伊始便不限於購買國債,而是大量收購“有毒資產”,即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MBS(住房抵押貸款證券),QE1結束時便一共購買了1.25萬億美元的MBS。光就可購債務的體量而言,這在中國就是不現實的。

“中國四大行購買國債的需求量很大,即使中國推出QE購債,也或面臨無債可買的狀況。此外,美聯儲購債多是想壓低債券利差,但中國國債市場不存在供需不平衡的狀態。”有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

自中國央行此輪降息以來,利率市場反而走高,且人民幣貶值,市場人士擔心進一步降息會加速貨幣貶值和資本外流。

不過,有觀點認為,央行下一步的關鍵舉措仍是降準和降息,相較於西方央行,上述兩大工具在中國的空間很大。

“在此背景下(通縮壓力),今年內央行還有必要繼續推出二次降息、四次降準,以促使貨幣政策回歸中性。”瑞穗證劵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

章俊也認為:“目前全球央行再寬松、零利率、負利率比比皆是,中國降息空間很大,未來降息或將成為常態。”

近日,財政部批複3萬億存量債務置換,其中1萬億額度已經批複到各省財政廳。

根據2013年的審計報告,地方全口徑債務規模約18萬億元,其中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規模(第一類債務)為10.9萬億元。

雖然最新數據尚未公布,但根據2014年基建投資11萬億元的總規模估算,目前預計全口徑地方債務規模至少擴張了6-8萬億元,即達到約26萬億元,其中第一類債務規模約15萬億元。

因此,對應2015年需償還的地方政府第一類債務規模可能達到2.5萬億元左右。鑒於貸款項目可展期,目前已批複的1萬億元債務置換額度,將顯著降低地方政府的債務負擔,降低因地方債務違約引發系統性風險的概率。

債務置換本質上是債務重組,並不是中國版QE,與貨幣政策沒有直接關系。這里,需要重新審視一個問題——政府的債務管理是否影響市場利率和非政府部門的融資條件。

全球金融危機之前,主流的貨幣政策框架是央行通過調控短期利率影響中長期利率,其基本假設是不同期限的金融資產的可替代性強。

最近幾年,美聯儲等央行的量化寬松(QE)是在短期利率接近零的情況下,央行通過購買長期國債來降低期限溢價或者說風險溢價,其理論基礎是不同期限的金融資產的可替代性不是那麽強。

按照這個邏輯,在同等的貨幣條件下,政府的債務的期限結構影響收益率曲線,進而影響非政府部門的融資條件。這次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重組可以說是一個財政影響融資條件的例子。

當然,這次財政操作不僅是債務期限的調整,還涉及利率的降低,也就是債務償還負擔的降低,在客觀上起到放松貨幣的效果。

在金融周期的下半場,銀行信貸和非政府部門杠桿率高企,信貸所帶來的實體經濟部門利息負擔沈重,實體部門需要更多資金還本付息。

政府用債券替換銀行貸款,降低了實體部門的利息成本,以及與此相關的貨幣需求,同時政府債券是安全性和流動性高的資產,意味著流動性資產供給增加。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當前工具使用量比以前是放大了,但是整個中國經濟,特別是以GDP衡量的話,也比以前大得多。

所以,這些工具加在一起,總體看,就是信貸擴張的速度或貨幣供應總量擴張的速度比名義GDP擴張總量的速度可能高2至3個百分點,這種量的掌握是相當穩健的,也大幅度低於經濟刺激計劃時期的擴張幅度。

寬松貨幣政策雖然能暫時刺激經濟,但不能治愈經濟的病根。

荷蘭合作銀行亞太區金融市場研究部主管埃夫里分析,中國經濟目前面臨債務高企、通縮等風險,這些問題是系統性的,而不是周期性的,所以單純依靠貨幣政策不能有效解決,只是能暫時緩解短期的經濟不適。

“新常態下穩健的貨幣政策,既要支持經濟增長,也要促進結構改革。太過寬松的政策對結構改革是不利的。”周小川說。

周小川曾將貨幣政策分為五大範疇:寬松的貨幣政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從緊的貨幣政策。他指出,這五個範疇從文字上說,覆蓋的面較大。在每一個範疇里,向左向右都可以有靈活性的調整,但是從一個提法換到另一個提法,這個臺階比較大的。

在當前“三期疊加”的經濟新常態下,專家認為,貨幣政策的走向是相對中性偏寬松的,下一步根據經濟發展情況,會進行松緊適度的定向調控,也有可能進一步適度寬松,但不會大幅度寬松。央行表示,2015年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註重松緊適度,適時適度預調微調。

“經濟增長不能靠貨幣作為主要推動力,但松緊適度的貨幣政策能夠起到穩定器作用,最終讓實體經濟的有效需求發揮更大作用。”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認為。

多位經濟學家近期表示,當前全球寬松盛行,且美國對於人民幣貶值的指責等政治壓力日漸淡去,因此人民幣應順勢而為,利用這波強美元周期適度貶值。

然而,在人民幣兌新興市場貨幣升值的背景下,再一味盯住美元,會使得中國出口受到較大打擊。

正如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所提出的,要增加人民幣匯率雙方浮動彈性、強調今年要保證6%的出口增速,可見中國可能會階段性地利用人民幣浮動,如用下調人民幣中間價這一“壓力測試”來試探市場,而在必要之時出手確保人民幣不出現大幅貶值。

近日,央行副行長易綱在“兩會”期間也作出表態:“人民幣不會進入貶值大軍,因為從基本面看,中國仍具備維持人民幣匯率合理均衡的基礎。”他認為,人民幣將進入雙向波動。從長期看,人民幣將是一個穩定的貨幣。此外,人民幣國際化、資本項目可兌換都是水到渠成的過程。

此外,歐元區QE在3月9日正式推行,每月購債規模達600億歐元,且日本央行的QQE(質化和量化寬松)仍在進行,這些流動性不會都停留在國內,而是會向全球範圍內的其他經濟體溢出。

而放眼全球,目前中國經濟整體相對穩健、不確定性較低,因此很有可能成為這部分熱錢流入的目的地。這將有效對沖之前的套利套匯資本流出,從而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有效支撐。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高玉偉認為,鑒於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物價漲幅水平偏低,未來中國貨幣政策宜適度趨松。

未來幾個月的貨幣政策調控,一方面,要避免貨幣供給增速進一步下降,為投資增長創造良好融資環境,特別是保障國家重點項目資金到位;另一方面,要尋求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給實體經濟減輕利息負擔。此外,還要關註資產價格走勢,防止泡沫化。

來源:bwchinese 中文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691

台灣加入亞投行 機會、代價全解析

2015-04-06  TCW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創始國申請期限為三月底,總統馬英九在截止日前,決定提出申請。

台灣決定加入亞投行,馬政府卻沒有官員告訴民眾,台灣參加的機會與成本是什麼?

亞投行是中國在二○一三年十月主導成立,目的在投資「一帶一路」(編按:涵蓋四十四億人口、六十六國、二十一兆美元投資機會的地區)的基礎建設;在中國宣布今年三月底前提出申請,才能成為創始會員國的時間表下,連日來,英、德、法等歐洲強國,俄羅斯、巴西等金磚四國,就連遠在北歐的丹麥,都申請加入會員,累計至三月三十日,已有四十七國申請。

潛在商機大涵蓋66國基礎建設大餅

台灣加入亞投行的機會是什麼?「在商言商,不加入就沒門票。」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認為,這張門票,是指亞投行未來將主導以「一帶一路」為主的亞洲基礎建設計畫。

以亞銀的運作模式為例,亞銀對會員國提供資金貸款及技術援助,會員國的橋樑、港口、鐵路等公共工程的投標、設計、執行,必須會員國才能參與;台灣是亞銀創始國,早年南北高速公路、石化工業的建設資金,都來自亞銀,台灣經濟起飛後,由借款國變為捐款國。

英、德、法等歐洲國家相繼表態加入亞投行,打的正是亞洲基礎建設大餅的算盤。

另外,「為資金找出路,」中研院院士胡勝正認為,台灣外匯存底高達四千多億美元,超額儲蓄有新台幣一兆八千億元(編按:超額儲蓄指一國的儲蓄減投資,意指游資),國際資產也有新台幣一兆四千三百億元,參與亞投行,進而取得參與中亞經濟建設的機會,就是一個資金的去處。

亞投行商機大,但台灣能拿到多少利益?成本又是什麼?

李淳認為,台灣公共工程的國際化程度有限,在這塊亞洲建設大餅下,台灣究竟能拿到多少利益?划不划算?需要好好計算,他認為,台灣如果只當個「低調的出資者」,就不要奢望有什麼國際經濟的機會,他更認為,如果重點又被放在抗議名稱上,這筆錢,不如拿去協助廠商拓展海外市場。

入會代價高光名稱問題就將吵不停

加入亞投行,一定要面對「名稱問題」,胡勝正說,台灣加入亞投行最佳模式是,美國不反對,中國不反對,台灣又能以主權地位參加,但,此種情況「困難重重」,因為,中國一定會反對。

台灣過去加入國際組織的名稱,有三種模式:一是APEC模式「Chinese Taipei」,是國家名稱;二是WTO模式「台澎金馬」,是經濟體模式;三是亞銀模式「Taipei,China」,這名稱是香港回歸中國後,亞銀以逗號中間無空格的方式,來突顯台灣跟香港的不同,香港是Hong Kong, China。亞銀模式,台灣抗議迄今,成為每回官員出席亞銀年會的主要戲碼。

「亞銀模式,台灣很難接受,」交通大學財務金融所教授葉銀華說,「中國何曾在任何國際場合,支持台灣加入任何一個經貿組織?」更何況,這是一個由中國主導的國際組織,光是名稱問題,台灣內部必須先有共識,否則,又是一場內耗空轉,代價更高。

台灣想加入亞投行等國際組織,我們的戰略是什麼?

官員立場變欠缺加入國際組織戰略

據了解,早在去年亞銀、APEC年會上,亞投行就是熱門話題,中國在會場上積極鼓勵各國參與,但台灣反應冷淡,認為這是中美爭奪世界主導權,台灣是「局外人」的財經官員大有人在。

相較韓國,國內很早就討論是否加入亞投行,雖然美國公開反對,韓國內部仍有自己定見,甚至提出將亞投行總部設在韓國的條件交換,最後,韓國也在三月底前提出申請。

反觀台灣,短短幾個月時間,由冷轉熱,態度大轉彎,三大財經首長紛紛表態支持加入亞投行,「這是在趕流行,沒有審慎評估,」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說。

「凸顯(官員)對國家戰略不清楚,」台經院顧問黃崇哲說,考慮是否參加亞投行,應就參與目的、資源、對象詳細思考,包括國內已經日益衰退的公共建設營造業發展,及對兩岸發展有何影響,都要用更高的視野,擬訂戰略。

胡勝正坦承,「參加不一定有機會,」但是,「不參加完全沒機會。」 因為只要參加國際組織,就會有國際經濟的「能見度」。他舉例,像去年緬甸開放外資銀行設立分行,金管會核准三家銀行赴緬甸設分行,但榜單出爐,第一批九張執照,沒有台灣,因為緬甸認為台灣沒貢獻。

「我們能變隱形人嗎?」他說,不參加國際事務,台灣能力會更弱,多邊談判,台灣需要更多經驗,亞投行是中國主導的第一個多邊組織,未來還有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RCEP(東南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台灣都要面對,累積更多國際談判的能力。

【延伸閱讀】台灣在國際金融組織的角色被中國排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434

Ninebot加入小米系生態鏈,收購平衡車鼻祖Segway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15/149625.html

黑馬說:2015年4月15日,Ninebot(納恩博)對外宣布加入小米生態鏈,獲得小米科技領投的8000萬美元A輪融資,並對全球自平衡車開創者Segway(賽格威)進行全資收購。
 
Ninebot CEO高祿峰表示,4月1日,Ninebot已經與Segway完成《股權購買協議》的簽署。協議生效後,Segway將成為Ninebot的全資子公司。
 
\文 | 本刊記者 余一
 
Segway成立於2001年,是全球領先的個人電動交通設備提供商。它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智能自動平衡的交通工具。借助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的契機進入中國。
 
據了解,Segway已申請專利75項,其中包括PCT國際專利2項,44個發明專利、14個實用新型專利和17個外觀專利,進實審專利7個,已授權專利31個,包括3個發明專利,13個實用新型專利和17個外觀專利。
 
收購後,Ninebot不僅獲得Segway旗下三大產品系列近十款產品的所有權,行業400多項核心專利,還將獲得segway人才、生產線,全球經銷商網絡和供應商體系。
 
Ninebot在本次發布會上並未透露此次收購金額。
 
Segway此前幾輪融資金額總額度超過1.5億美元。A輪融資僅8000萬美金的Ninebot能夠收購Segway,恐怕與投資方小米科技、紅杉資本、順為基金和華山資本的支持密切相關。
 
雷軍表示,他十年前就曾在新浪博客寫過文章推薦過segway,此次Ninebot收購Segway,小米進行了全力支持。這也是小米生態鏈進軍海外的重要一步。
 
對於強強聯合後的Ninebot下一步要怎麽走的問題,高祿峰稱,要通過平衡車改變大眾5公里內短交通需求。而雷軍認為除了對短交通方式的變革外,希望平衡車還能成為酷且好玩的成年人玩具。
 
平衡車市場在過去十年中,一直被認為是極客且小眾的市場,即便是Segway全球銷量也僅有1萬臺左右。其中產品定位問題、政策問題、電池續航和安全性問題是制約平衡車市場擴大的重要障礙。
 
加入小米系,在擅長營銷的小米加持下,Ninebot在大眾市場的營銷上將有巨大提升,但是國內不允許平衡車上路的政策以及電池續航問題和安全性問題的隱憂仍在。Ninebot通過加入小米生態鏈和收購Segway獲得了平衡車市場的領頭人地位,接下來當務之急應該是拓寬市場邊界,從小眾邁向大眾。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余一,由i黑馬編輯,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zzyyanan聯系,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034

蘇寧眾籌加入戰局,眾籌平臺誰是最後贏家?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17/149640.html

黑馬說:眾籌是當下炙手可熱的領域,也成為巨頭們發力競爭的焦點之一。當互聯網金融的大風刮來,誰也不想落在別人後面。這不,原本做電商的蘇寧也加入了戰局,推出了旗下的眾籌平臺——蘇寧眾籌。這場群雄逐鹿的好戲,才剛剛開始。

\文 | 本刊記者 崔婧
編輯 | 王冀

 
眾籌之風越刮越勁,BAT、京東、蘇寧似乎都許下一個共同願望——與眾籌走得更近一些。
 
最新的消息是,4月16日,蘇寧雲商旗下的蘇寧眾籌正式上線,首期共計24個項目,包括公益眾籌、實物眾籌、權益眾籌、農業眾籌等多個版塊。此外,蘇寧眾籌還整合蘇寧金融、PPTV兩大體系的資源,推出足球寶、影視劇制作等新興的收益型眾籌項目。
 
蘇寧眾籌將金融(收益)和產品(實物)兩者結合,對於認籌者來說,即便不是產品的實際需求者,但只要看好產品的市場前景,也能獲得相應的投資收益。對於項目發起者來說,在眾籌期間,可以充分聽取用戶和市場的反饋,以利於後續改進產品。蘇寧定義的眾籌,不僅是實物類眾籌,而是開發更多結合用戶生活、興趣的金融型眾籌,即玩即賺錢。

業內人士分析,蘇寧可以利用的優勢有:其一,整合蘇寧農村電商資源,匹配農業生產和城市農產品消費的供需;其二,整合蘇寧傳統業務體系資源,蘇寧畢竟在3C家電領域打拼了20多年,與行業供應商長期合作為蘇寧眾籌挖掘優質項目提供了基礎;其三,蘇寧擁有1600家實體門店,可以實現在線上平臺、線下實體門店同步開展眾籌。
 
然而,蘇寧並不是眾籌的先行者,其表現如何還有待市場檢驗。有句老話,互聯網時代,快魚吃慢魚永遠是不可更改的商業法則。
 
兩年前,淘寶眾籌就開始試水。那年“雙12”,淘寶試探性地推出了眾籌平臺“淘星願”,立足點是幫助明星實現願望,由明星發起項目,粉絲參與完成。
 
此後,淘星願延伸出了“淘寶眾籌”,向淘寶的普通賣家開放報名。2014年3月底,“淘星願”和“淘寶眾籌”合並成為“淘寶星願”,發起的項目擴展至音樂、公益、書籍等更多類目。4個月後,“淘寶星願”又改回“淘寶眾籌”。

由此可見,光名字這事,就讓淘寶糾結了許久。這兩年的淘寶眾籌基本是在迷茫中摸索前行。

2014年4月,百度金融也推出了“眾籌”頻道,一開始打算從影視作品眾籌入手,以“百度錢包”為樞紐,打通愛奇藝、PPS、大數據、百度糯米等資源,將“視頻用戶”轉變為“眾籌用戶”,打通“互聯網-金融-電影”的生態圈,實現大生態的閉環運營。

與此同時,其他眾籌項目也在百度眾籌平臺陸續登場。當時百度透露,“百度眾籌”將主打“集團作戰”,要搶占的是“國內第一互聯網眾籌平臺”。

流量是百度的拿手好戲,再加上百度貼吧——用戶UGC內容多,流量大,娛樂明星也多。憑借這些,百度可以利用大數據、大流量和網民需求的精準定位,實現大眾籌資。
雖然阿里、百度在眾籌市場布局較早,但是發展並不快。在項目數量和融資額度上稍遜於京東眾籌。

2014年7月上線的京東眾籌,在上線不到5個月的時間內,融資額度就達到1.22億元,占行業總融資額的45%,尤其是在2014年12月,平臺融資額更是占到行業總額的90%。

事實上,淘寶眾籌有著自己的資源優勢,如強大的電商渠道、完全閉環的金融服務、海量的用戶數據……上2015年,淘寶眾籌終於開始全面發力。截至今年4月,淘寶眾籌共有1000個項目,參與人數超過150萬,單個項目最高眾籌金額超過1600萬元,累積眾籌金額超過2億元,其中科技類項目的眾籌金額占到總額的90%。

目前看來,京東眾籌和淘寶眾籌處在領先位置,這兩家平臺的交易總量可占到行業總成交量90%。

當然,除了從眾籌的角度比較,還要看各平臺打造的眾籌生態圈是否強硬、與其他業務板塊的連接是否融洽,以及是否能為初創企業提供更有效的資源等等。此外,誰的業務模式和風控方法更能保證投資人利益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核點。

現在,國內眾籌市場還處於培育期,還在探索盈利模式。除了眾籌平臺自身的發展以外,監管政策及法律的出臺才能促使眾籌行業的發展更加明朗化。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崔婧,編輯王冀,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zzyyanan聯系,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