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澳改組內閣首現女防長

1 : GS(14)@2015-09-22 02:17:35

澳洲新總理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昨公佈內閣名單,成員由19人增至21人,連同留任的外長、衞生部長在內,一共委任5位女閣員,更出現史上首位女防長。他矢言要打造一個「21世紀政府及放眼未來的內閣」。獲委任為澳洲史上首位女防長的是51歲參議員佩恩(Marise Payne圖)。她上任後須處理增購武器,包括新潛艇、戰艦及戰機等軍備,亦要聯合美國在伊拉克和敍利亞打擊伊斯蘭國(IS)。此外,新內閣重設了遭前總理阿博特懸空的產業創新科學部長一職,又解除6位阿博特親信的職務,取而代之的是相對年輕且溫和的閣員,其中以新財長馬里森最為矚目,因這位前移民部長曾銳意打擊亞裔非法移民,未知能否解決澳洲的財赤問題。路透社/美聯社/德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921/193036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362

內閣總辭 馬拒批毛治國請假甩身台進入看守內閣狀態

1 : GS(14)@2016-01-19 22:41:13

■行政院昨午提內閣總辭,院長毛治國(中)與閣員合照後向媒體鞠躬。



台灣大選國民黨大敗,國民黨籍行政院長毛治國昨午率內閣集體總辭,但未獲總統馬英九批准。毛揆隨即以「請假」為名甩身,由副院長張善政代理行政院長職務。馬再次呼籲候任總統蔡英文接受多數黨組閣建議,但蔡仍拒絕。政府由此進入看守內閣狀態,至5月20日交接前將無所作為。馬已指示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成立交接小組,準備進行政權交接。



上周六大選投票結果出爐前,閣揆毛治國已搶先提出辭職,並強調「不接受慰留」,呼籲由多數黨組閣以建立憲政慣例。兩天來馬英九多次致電毛但毛拒接。由於預定內閣昨日下午要總辭,馬英九中午曾往毛的寓所探視但毛避而不見,馬只能向毛妻代轉慰勉之意,並請轉告毛在總辭批准前,要以大局為重,堅守崗位。



張善政暫代院長職

但毛治國顯然求退心切。昨日下午2時到行政院主持臨時院會,並如約提出內閣總辭,未獲總統馬英九批准。毛揆隨即以「請假」名義離崗;請假期間將由副院長張善政代理院長職務。儘管馬英九指示政府要繼續正常運作,內閣仍不可有看守心態,但分析認為台灣現政府實際已是看守內閣。蔡英文當選後馬英九曾致電祝賀,並直接提出希望任命「獲得多數立委支持的人」出任行政院長,但遭蔡以「避免造成政體混亂和權責不清」等拒絕,稱馬反應任命稱職的看守內閣。蔡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台灣朝野惡鬥多年,跨黨合作重點不在盡快組閣,因此她不可能在就職前提前組閣。



蔡英文拒提前組閣

馬英九昨上午接見美國政府特使、前副國務卿伯恩斯時,再次提到希望由立法院多數黨組閣的建議,「誠摯盼望蔡英文主席慎重考慮」,在此之前他不會批准行政院長毛治國請辭。有綠營人士指,馬英九拒准內閣總辭案,除毛揆請假外,內閣官員完全照舊,自此進入看守狀態,至5.20前或將無所作為。另外,馬英九昨指示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立即組成交接小組,依循法令與過去政黨輪替經驗等,與民進黨的交接小組進行政權交接。民進黨昨指,對馬設立交接小組表示尊重,他們也成立了相關交接工作小組,並由民進黨秘書長吳釗燮作為小組負責人。台灣《蘋果日報》



【點滴】




陳為廷退出時代力量

太陽花學運領袖陳為廷(圖),在大選期間為時代力量新竹市立委候選人邱顯智輔選,敗給民進黨柯建銘。昨日他突然在facebook宣佈退出時代力量,但未解釋原因,引起猜疑。有消息指也已收到徵兵單要服役,之後會赴美念書,淡出政治圈。




獨派台聯黨主席請辭

主張台獨的台灣團結聯盟在這次大選僅獲2.5%政黨票,立委全軍覆沒。為此台聯黨主席黃昆輝(圖)昨日宣佈,該黨此次大選遭受重大挫敗,「昆輝領導無方應負全責」,宣佈辭去黨主席。4年前立委選舉該黨得票僅次於國民黨、民進黨,是台灣第三大政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119/194579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557

看守內閣不能作重大決策

1 : GS(14)@2016-01-19 22:41:16

【話你知】「看守內閣」是指在憲政狀態下,當朝野政黨準備輪替之際,任何即將卸任的行政首長及官員所組成的執政團隊。看守內閣按規定不能再對重大政策做決定,並應維持政府正常運作,而新的重大政策是否施行,應由新政府決定。這種做法可避免即將卸任的內閣運用任內最後時刻,利用憲法上「殘餘價值」進行人事決定或重大決策,進而影響繼任者的執政權。台灣目前並無明確法制規定政權如何交接,蔡英文早前已表示,將在上任後盡速制訂相關交接條例。《蘋果》資料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119/194579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558

新政府5.20交接 內閣人選初定 蔡英文擬推林全任閣揆

1 : GS(14)@2016-03-15 16:07:46

■蔡英文本周擬公佈內閣名單,傳由林全(右)擔任新政府的行政院長。 資料圖片


台灣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將於5月20日就職,昨日傳出新政府首波內閣人選,黨智庫執行長林全將擔任新政府的行政院長;日前請辭桃園市副市長的邱太三則任法務部長;屏東縣前縣長曹啟鴻任農委會主委。另外,交通部長和部份政務委員人選也敲定。台灣媒體昨報道,現時離新舊政府交接只剩兩個月,蔡英文前日決定由林全擔任5.20後的行政院長,並在本周正式對外公佈後,由他以準閣揆的身份,即開始人事徵詢行動。報道稱,蔡與林已達成共識,並在前日初步敲定第一波內定人事:邱太三為法務部長、曹啟鴻為農委會主委、前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和社福領域的台大教授林萬億,則可望雙雙出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另有報道稱,對於交通部長人選,蔡屬意現任台北捷運公司董事長賀陳旦。


■台灣民眾期待首位華人女總統蔡英文開啟台灣新時代。 

傳犧牲高薪復出

據悉,自蔡英文在總統選舉勝出後,林全一直是新政府的熱門閣揆人選。林自八年前卸任公職後,現擔任新境界基金會執行長,還身兼若干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職銜,收入堪稱優厚,要他放棄現有不錯的薪水,再度投入政府工作,接受立法院的折騰,以及各方盯着檢視的壓力,台媒體形容,接任閣揆對林確實是個「犧牲」。蔡英文原本與林全約定以3月底為期,由蔡向外爭取既有團隊以外的人士,出掌新政府的第一任閣揆,但是在爭取幾位具體人選加入中央政府工作的過程中,都面臨意願上的困難,或是工作認知上的考慮,基於閣揆若不及早定案,可能影響後續部會首長人選早日做好執政準備的期程,蔡因此在前日回過頭找林託付重任。



邱太三或任法務部長

日前提出請辭的桃園市副市長邱太三將在本月底離職,消息證實他將出任新任法務部長,以全力推動司法改革工作。邱昨日向台灣《蘋果》證實,指蔡英文前日當面徵詢他出任法務部長,而他的態度是「總統如果需要我,我就努力去做。」而卸任屏東縣長的曹啟鴻也已經獲得徵詢、並同意出任農委會主委。台灣大學社工系教授林萬億昨也證實,日前接獲蔡英文的徵詢,確認將出任行政院政務委員,主要負責年金改革與長照等重要政策。但是否邀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加入年金改革委員會,目前還無法確定。民進黨發言人楊家俍表示,對於新政府的人事規劃,「如果有確認了,就會讓大家知道。」台灣《蘋果日報》/中央社



新內閣人選小檔案



林全(行政院長)

年齡:65歲學歷:輔仁大學經濟系畢業、政治大學財政學研究所碩士、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經濟學博士經歷:歷任政治大學財政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所長;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台灣大學兼任教授;台北市政府財政局局長;2000年陳水扁上台後,先後任行政院主計長、財政部部長




邱太三(法務部長)

年齡:59歲學歷: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經歷:執業律師、立法委員、民進黨法務政策小組召集人、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委、高雄市副市長、桃園市副市長




曹啟鴻(農委會主委)

年齡:68歲學歷:文化大學東語系畢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結業經歷:立法委員、民進黨副總召集人、立法院民進黨黨團幹事長、民進黨立法院教育文化政策小組召集人、屏東縣縣長




張景森(政務委員)

年齡:56歲學歷: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和博士經歷:為陳水扁嫡系人馬及重要經濟政策幕僚之一,曾為陳水扁撰寫、擬定「國土規劃草案」、「台北市政白皮書」等。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林萬億(政務委員)

年齡:64歲學歷: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工作組學士、碩士;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社會福利博士經歷:台北縣副縣長、民進黨智庫執行長、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賀陳旦(交通部長)

年齡:65歲學歷: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系學士,維吉尼亞大學都市計劃碩士經歷: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副處長、交通局長;交通部政務次長;中華電信董事長,現任台北捷運公司董事長



資料來源: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4/195285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002

台灣總統就職:「年輕人沒未來 國家必定沒未來」老男內閣解青年困境

1 : GS(14)@2016-05-21 19:00:58

■新內閣宣誓就職。 台灣《蘋果日報》


【本報訊】台灣正式迎來新時代,蔡英文昨上任總統並對內閣簽署任命令。蔡的就職演講強調「為年輕人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要改善台灣青年長久以來面對的低薪困境,「年輕人沒有未來,這個國家必定就沒有未來」。但反觀內閣成員平均年齡高達61歲,又只有4名女性閣員,被稱為「老男人內閣」,令人擔心她的青年政策是否能切合年輕人。記者:黃兆康





昨早9時20分,剛宣誓就職的台灣新任總統蔡英文簽署她任內第一份公文,任命行政院院長林全及其他新政府的內閣成員,同時在fb上直播簽署公文的情況。她隨後的就職演說就有不少篇幅聚焦於年輕人問題,「最重要的,我要特別強調,我們的年輕人處於低薪的處境,他們的人生,動彈不得,對於未來,充滿無奈與茫然」。她指不能再讓不友善的社會結構,阻礙台灣整體年輕人處境改善,而改變年輕人的處境,就等同改變國家的處境,「年輕人沒有未來,這個國家必定就沒有未來」,承諾新政府會立即展開行動,期許在未來任期內,從根本結構解決年輕人低薪問題。但是蔡英文組閣的成員平均年齡突破60歲,比起已經被形容為「千歲內閣」、但平均年齡只有56.4歲的馬英九內閣平均年齡還要大,讓人質疑這個「老男人內閣」是否有能力解決青年問題。對於蔡期許改善青年困境,在台灣民眾就指她的大方向很好,希望她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另外,身為台灣首個女總統,外界原本會期待她的內閣成員兩性比例得到平衡,但在40名閣員當中,只有4名女性,故今屆內閣成員被諷為最「資深、陽剛」的一屆。



就二二八事件成立和解委員會

除了承諾會改革年輕人低薪,蔡英文就職演講亦講述內政及外交的承諾,就着經濟發展,將追求能持續發展的新經濟模式,要達至「社會的公平及正義」;而在台灣原住民問題上,新政府會以道歉的態度面對,逐步推動自治,恢復語言文化;對「二二八事件」,蔡英文宣佈會成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三年內完成調查報告,以最誠懇與謹慎的態度,處理歷史,追求真正和解。台灣長久以來在國際上處弱勢,蔡亦指會積極參與國際經貿合作及規則制訂,維護全球的經濟秩序,並且融入重要的區域經貿體系。台灣媒體指,相較於選舉演說時的激昂,蔡英文的就職演說走冷靜風。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稱,今次的演說頗大篇幅是蔡英文親自撰寫,呈現誠實、穩健、冷靜的特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21/196215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911

特朗普用人唯親 經驗專才拒受招攬新內閣 無外交國安專家

1 : GS(14)@2016-11-11 08:07:15

【特朗普當選】共和黨的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隨即埋首組織內閣和新政府。消息指他極重視忠誠,主要職位都屬意由忠心功臣出任,但由於數百人才曾公開批評特朗普或拒絕為他工作,令外交國家安全團隊出現嚴重短板。特朗普前天當選翌日,沒有公開露面,而是在紐約特朗普大樓展開組織新政府工作。他和家人大選前集中競選,在選情不利時令競選人員不要分身在準備就任方面,現在要追上進度,在明年1月20日就職這72日內,提名數百人出任重要部門的高級職位,當中最急需先找重要國家安全職位人選。



■特朗普(左)到白宮和奧巴馬(右)磋商權力交接。美聯社

國務卿屬意眾院前議長

特朗普競選時很多共和黨高層都跟他保持距離,路透社引述消息,指主要職位都會留給不離不棄的功臣,其中國務卿屬意由眾議院前議長金里奇出任,另一選擇是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科克(Bob Corker)。紐約前市長朱利亞尼或將出任司法部長,阿拉巴馬州參議員塞申斯或任國防部長,國防情報局前局長弗林(Michael Flynn)或任國家安全顧問,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前主席羅杰斯(Mike Rogers)或任中央情報局局長,初選退選後支持他的黑人名醫卡森(Ben Carson)或任教育部長。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普利巴斯,在特朗普爆下流錄音醜聞觸發黨友割席後仍力撐他,料會獲委任白宮幕僚長一職,其副手斯派塞(Sean Spicer)可能出任白宮發言人,競選財務主任、高盛前銀行家姆欽或任財長。



■有藝術家構思出白宮在特朗普管治下,可能出現的淫亂場景。

特被指不宜當三軍統帥

這些要職雖已有眉目,但要找夠人出任外交國安副部長和以下負責實務官員,出現嚴重問題。多名新舊官員指有數百有經驗的共和黨國安專家,堅持特朗普不適合當三軍統帥,拒受招攬,令特朗普團隊想找20人空降國土安全部負責交接工作也有困難,新政府部長以下官員很可能由二線欠經驗人士出任。共和黨約有150名國安專家曾聯署公開信反特朗普,指他揚言恢復酷刑逼供,提出讓日韓擁核等立場不可接受,部份聯署人至今仍堅持不會為他工作,但部份說要看他在過渡期表現和提名高層人選,才決定是否加入新政府。有線新聞網絡指特朗普過渡團隊對招攬目標進行「忠誠測試」,連在社交網站曾公開批評他的人都會篩走。奧巴馬邀請特朗普昨到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商討交接事宜。特朗普交接團隊以他的競選口號「讓美國再次強大」作網站域名greatagain.gov。奧巴馬所用總統Twitter賬戶@POTUS亦將交給特朗普。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



緊貼選情 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11/1983025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986

美股聚焦特朗普內閣名單

1 : GS(14)@2016-11-16 05:07:38

【本報綜合報道】特朗普概念股撐起美股,道指上周累升5%,並創歷史新高。展望本周,市場聚焦白宮權力交接工作,以及特朗普內閣名單,以了解美國未來貿易及企業監管等政策方針轉變。數據方面,美國周二公佈10月零售銷售數字,周三公佈上月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及工業產出數據,而周四則發表10月消費物價指數(CPI)。企業業績方面, Home Depot、Target及沃爾瑪(Walmart)等零售股本周發放「成績表」。



耶倫周四出席聽證會

儲局動向方面,聯儲局主席耶倫周四出席參議院聯合經濟委員會聽證會,惟市場預料耶倫是次不會釋出下月加息訊息,她可能只會暗示最近經濟發展沒有脫離儲局計劃。道明證券策略師表示,特朗普政府上台將影響儲局貨幣政策制訂,耶倫現階段難以再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而進一步上調利率將為市場帶來風險。儲局副主席費希爾周二發表演講,紐約聯儲銀行杜德利及儲局理事布雷納德周四發表講話,而堪薩斯聯儲銀行行長喬治則於周五發表講話,四位官員今年在美國利率調整上具決策權。分析師認為,由於市場對美國大選結果表現正面,12月是儲局加息時機。「新債王」岡拉克更表示,若儲局下月不加息,以後就不用加息了。利率期貨市場上周五顯示,美國下月加息機會率為84%。對於美股未來走向,瑞銀股票和衍生產品策略師Julian Emanuel的標普500指數年底目標為2175點,標指上周累漲3.8%至2164點。另英倫銀行行長卡尼周四出席英國國會聽證會,市場料他將就決定延長年期一年回答議員問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4/198328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604

談判策略未達共識 恐再拖半年內閣分裂 英無脫歐藍圖

1 : GS(14)@2016-11-16 05:47:05

【英國脫歐】英國首相文翠珊承諾在明年3月底前啟動脫歐程序,但似乎難以如願。《泰晤士報》昨披露一份給政府的備忘,顯示內閣嚴重分裂,政府仍未能制訂全盤計劃,連與歐盟談判的策略都恐怕要多花半年才可取得共識,或一再拖慢脫歐進度。曝光文件日期是本月7日,題為《脫歐最新動態》,據指是顧問公司主動為內閣辦公室撰寫的評估報告。內容指出,政府不同部門各自制訂的應對脫歐方案多逾500個,數量多且方向各異,目前的公務員人手根本不足以在限時內整理所有方案,並綜合成一個「政府方案」,因此需增聘30,000名公務員。


文翠珊被指獨行獨斷

再者,各個部門制訂的脫歐方案都集中處理脫歐後可能出現的最壞局面,而忽略脫歐進程,如英國爭取條件的優先次序及談判技巧,「儘管高官之間的討論有所擴大,但仍未能就策略達成共識」。報告又批評文翠珊獨行獨斷,傾向「擅自作決定和處理細節」,這種處事作風恐怕不能持久。脫歐方案遲遲未能敲定,跟內閣成員對立有一定關係。文件指出,屬脫歐陣營的外相約翰遜、脫歐事務大臣戴德偉和國際貿易大臣霍理林,跟留歐陣營的財相夏文達和商務大臣祈國光,在脫歐策略上爭持不斷。財政部甚至刻意刁難,夏文達下周三公佈的秋季財政預算案,預計不會增加各部門招聘人手的預算開支,任由他們以現行預算完成脫歐程序。此外,鑑於日產汽車透露考慮在英國脫歐後將廠房撤出,而獲提出優厚條件挽留。報告預期各大企業未來亦會「用槍指向政府的頭」,以同類方式迫使英國政府保證企業業務不受脫歐不利因素影響,包括承諾在脫歐後尋求英國貨品繼續自由進出歐盟市場。首相府回應指對評估報告的內容不知情,又指備忘由個別人士為德勤會計師樓所做,非官方文件,稱「正集中處理脫歐工作,以達致成功」。《泰晤士報》確認報告由作者撰寫,未有受政府委託。運輸大臣紀嘉林亦指,見不到內閣有如報告所言般分裂。


明年啟動脫歐難度高

文翠珊上月宣佈在明年3月結束前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條約一旦啟動,英國就要正式就脫歐與歐盟談判。然而,英國高等法院早前裁定,政府須經國會通過才可啟動有關程序,而由於國會以留歐派議員佔多,政府如今又被揭未有脫歐藍圖,要趕及在來年啟動脫歐程序,似乎難度甚高。英國《泰晤士報》/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6/198352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792

內閣人選紛紛唱反調特朗普主張無人撐

1 : GS(14)@2017-01-14 12:25:25

國務卿提名人選蒂勒森



拉攏俄羅斯、反對伊朗裁核協議、在美墨邊境築圍牆、全球暖化是騙局,統統是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招牌政治主張,但令人意外的是,被他邀請出任國務卿的蒂勒森(Rex Tillerson)和擔任國防部長的馬蒂斯(James Mattis)等內閣人選,在過去一周參議院聽證會期間,一個接一個與他大唱反調,令他未上任就猶如孤家寡人。



有別於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惺惺相惜,蒂勒森直指普京威脅歐美安全,美國應「相應地展示武力」制衡,北約的盟友亦應對俄戒備。馬蒂斯批評普京「企圖分裂北約」,美國應與盟友合作,以外交、經濟和軍事手段抵禦。中央情報局局長人選龐比奧(Mike Pompeo)對俄亦見強硬,批評俄方明顯透過黑客干預大選,美國應嚴肅對待。


倡保留伊朗限核協議

在伊朗核問題上,特朗普揚言廢除前年達成的伊朗限核協議,但馬蒂斯儘管敵視伊朗並同意協議「不完美」,卻認為「美國一言既出,就應遵守及與盟友執行」;龐比奧亦支持保留協議。此外,蒂勒森認為美國應推動削減國內及全球核武,亦不同意日本可擁核武,與特朗普之前說法相左。以巴衝突方面,馬蒂斯主張以色列繼續以特拉維夫作首都、不遷都耶路撒冷,並支持以巴採取「兩國方案」,未像特朗普一面倒向以色列靠攏。另外,特朗普說全球暖化是騙局,蒂勒森卻認為美國應對全球暖化的風險採取行動。共和黨參議員科林斯認為,特朗普與團隊互相矛盾,反映他「希望兼聽不同觀點」,但可能導致訊息混亂。民主黨紐約州參議員舒默嘲諷指,特朗普的團隊「試圖劃清界線,向公眾顯示自己明白事理」。候任白宮新聞秘書斯派塞(Sean Spicer)認為,特朗普挑選內閣成員時,考慮的是他們的專業知識,而不是他們複述自己立場的能力,有信心「最終所有人都會奉行特朗普的議程和願景」。亦有分析認為,特朗普可能會受團隊影響,在部份議題轉向較溫和的立場,如他過去支持用酷刑逼供,但最近就曾讚賞馬蒂斯說在盤問用煙酒誘恐怖分子合作。


未上任民望已下跌

另外,調查指特朗普的民望蜜月期未上任已完結,他在大選後支持率一度由34%升至44%,現已回落至37%。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14/198963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597

讚內閣IQ高特朗普話典禮落雨都有嘢好

1 : GS(14)@2017-01-22 01:55:36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周四乘坐軍機抵達華府,迎接就任總統的大日子及一連三天的就職慶祝活動,他到阿靈頓國家公墓(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獻花圈,為就職慶典揭開序幕。特朗普終於學習了多點作為總統的禮儀,他乘坐的軍機在馬里蘭州安德魯斯空軍基地(Joint Base Andrews)降落,當他與妻子梅拉尼婭(Melania Trump)步出軍機時,向歡迎他的空軍軍官敬禮。特朗普的首項就職慶典公開活動,是下午到阿靈頓國家公墓獻花圈,接著出席林肯紀念堂( Lincoln Memorial)台階舉行歡迎音樂會及煙花匯演。兩小時的音樂會將公開讓市民參與,雖然不少著名歌手拒絕在音樂會上演出,但表演嘉賓仍有鄉謠歌手Toby Keith、騷靈歌手Sam Moore、演員莊威(Jon Voight)和The Piano Guys等。另一方面,白宮正迅速騰空以迎接新主人,白宮現任主人總統奧巴馬今天的日程表,除幕僚每日的簡報會和與副總統拜登共晉午餐外,空空如也。即將離任的國土安全部部長約翰遜(Jeh Johnson)說,他將穿著最喜愛的DHS外套,走到街上視察就職禮的保安安排。他接受MSNBC節目「Morning Joe」訪問時說,群眾聚集觀看就職禮的地區,將會被大型貨車和重型裝甲車重重包圍,確保任何未經授權的車輛無法進入。不過他強調未收過具體情報指就職禮有遇襲威脅。特朗普在華府與其內閣人選、國會共和黨領袖、就職禮官員和白宮團隊高層進行午宴,席間表示與眾議院議長瑞安相處愉快,並表示開如喜歡他。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21/199044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4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