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7日,據伊朗英語新聞電視臺(PressTV)報道,伊朗、俄羅斯以及阿塞拜疆三國首腦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三方會談,商討南北運輸走廊(NSTC)項目的最後細節,預計項目完成後能在歐洲和東南亞之間建立起更快更有效的貿易連通。
伊朗英語新聞電視臺(PressTV)報道
綠點部分為新路線
巴庫峰會結束時,三位首腦在一份聯合聲明中宣布,他們將采取必需的措施,達成NSTC項目並利用它創造經濟機會。
“我們會把重點放在總長為7200千米的南北運輸走廊項目上。”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個項目的目的是給印度、伊朗等國家提供向北歐和西歐運輸貨物提供最好的機會。”
目前,印度通過海上運輸與俄羅斯進行貿易往來。從聖彼得堡出發的貨物需要經過整個歐洲西部和蘇伊士運河,花費40天左右才能到達孟買,而新路線可以讓兩國貿易不再經過蘇伊士運河,可減少14天時間。
NSTC還能和絲綢之路,以及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相連,屆時可以連通整個中亞和歐洲地區。
絲綢之路
9月6日晚7點35分,中國隊將坐鎮福地沈陽迎戰伊朗隊,這是國足在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12強賽中的首個主場。
這支伊朗隊的保障工作做得十分到位。據下榻的酒店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對住宿、餐飲方面要求很高。酒店原來為其準備的純凈水並沒有達到要求,後來酒店又另外緊急采購了30箱礦泉水。
而國足面對伊朗的歷史戰績可以用“慘淡”兩個字形容。 伊朗男足曾先後四次殺入到世界杯決賽圈,分別是1978年的阿根廷世界杯、1998年的法國世界杯、2006年的德國世界杯和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目前,伊朗隊世界排名第39位,高居亞洲第一,而國足位列第78位,從中也可見兩隊實力之差距。
好在對中國隊有利的一點是,此番不僅是主場作戰,還是在福地沈陽。
2001年十強賽國足把主場放在沈陽,3-0完勝阿聯酋、2-0擊敗烏茲別克、1-0力克阿曼、3-0輕取卡塔爾,四場全勝且不失一球。最令人難忘的還是2001年10月7日,國足以 1-0力克阿曼,提前兩輪圓了世界杯夢想。值得一提的是,在兩隊此前世預賽的四場較量中,中國隊的唯一一勝就是在沈陽取得的。
上輪做客面對苦主韓國,國足在0-3落後的情況下兩分鐘內連追兩球,甚至還有機會扳平比分,但單以結果而論,沒能從客場帶走分數,開局不能算很成功。因此次戰伊朗,國足若有失則出線形勢堪憂。
目前,在中國隊所處的12強賽A組中,伊朗、韓國、烏茲別克三強均首戰告捷,國足因凈勝球關系暫居第四,敘利亞和卡塔爾分居五、六。
據俄羅斯衛星網7日報道,美國政府今年1月因很久以前未能執行的軍事協議償付給伊朗17億美元現金,並且這筆款項是用外幣支付的。
報道稱,美國財政部解釋稱,該舉動緣於“美國和國際制裁的效果”,制裁導致伊朗被孤立於世界銀行體系之外。
美國總統奧巴馬(資料圖)
該筆款項與本應於1970年代末進行的交易有關。德黑蘭出資購買武器,華盛頓收了錢,但由於伊朗爆發革命而一直沒有采取進一步措施。
據悉,奧巴馬政府在今年1月17日表示,將向伊朗補償17億美元,但當時並未透露將以何種形式在何時進行。
路透援引知情人士,沙特已經在阿爾及爾舉行的OPEC會議之前向伊朗提出石油生產提議——若伊朗同意將產量凍結在當前360萬桶/日水平,沙特將準備減產。
三位知情消息人士向路透表示,在下周阿爾及利亞產油國會議之前,沙特阿拉伯已經提出一項重大讓步,如果伊朗同意對其今年產量設限,沙特願意降低自己的石油產量。消息人士向路透表示,這項提議是在這個月提出,伊朗方面尚未接受或拒絕。
消息人士稱,沙特阿拉伯準備將石油產量降至今年初的較低水準,以換取伊朗將石油產量凍結在當前水平;伊朗目前每日原油產量為360萬桶。
消息公布後油價快速上漲,布倫特原油轉漲1.26%,報48.25美元/桶。
WTI原油漲0.3% ,報46.44美元/桶。
據俄羅斯衛星網消息,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日前在評論美國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會時表示,"特朗普和希拉里之間的選擇是壞與更壞的選擇"。
據新華社24日報道,魯哈尼23日在一次由伊朗國家電視臺轉播的講話中,首次對本次美國總統選舉公開發表看法。他說:“你們看了美國選舉辯論嗎?聽見他們說什麽了嗎?他們相互指責、嘲笑。我們的國家需要這樣的民主?需要這樣的選舉?”
“看,美國說自己有超過200年的民主歷史,舉行了50次總統選舉。但是,看看這個國家,哪里還有道德?”魯哈尼表示。
據悉,今年的美國總統選舉中,民主黨候選人、前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和共和黨候選人、房地產大亨唐納德·特朗普被美國民眾評為“最不受歡迎”的候選人。兩人的選戰充斥著揭短抹黑戰術。
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伊美斷絕外交關系。過去十多年里,雙方又因伊朗核計劃爭鋒相對、勢如水火。作為“溫和派”的魯哈尼就任伊朗總統後,伊美關系出現緩和。
美國國會參議院1日通過決議,將即將到期的《對伊朗制裁法案》有效期延長10年,至2026年年底。
據新華社報道,這份延長《對伊朗制裁法案》的決議在國會參議院中以99票贊同,0票反對獲得通過。該延長方案已於上月在眾議院通過,下一步將需要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生效。
此前,美國總統奧巴馬依照其權限將對伊朗制裁延長了一年。中新社報道稱,據白宮公布的奧巴馬信件:“與伊朗的關系還沒有恢複正常……為此,1979年11月14日宣布的制裁措施應在2016年11月14日後繼續”。
奧巴馬曾依照其權限將對伊朗制裁延長了一年
白宮發言人歐內斯特1日說,奧巴馬將會研究國會通過的法案,再做決定。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說:“鑒於伊朗堅持在中東擴展其勢力範圍,並展示出令人擔憂的侵略模式,保留這些制裁是非常重要的。”
根據這項法案,在美國設有機構的外國公司如在伊朗進行投資,尤其是投資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氣領域,將受到美國制裁。同時,該法案禁止美國與支持伊朗核計劃的國家進行民用核合作,並呼籲外國政府及銀行從伊朗轉移資產。
據日本共同社8日報道,日本外相岸田文雄7日在東京的飯倉公館與伊朗外長紮里夫舉行會談,安倍表示,為推動美國等6國與伊朗去年7月達成的核問題協議得到切實履行,日本將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提供約205萬歐元的援助。
由於日伊已簽署投資協定,雙方外長確認了將為促進日企進軍伊朗展開合作。
12月7日,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右)和伊朗外長紮里夫在東京舉行聯合記者會。(圖:共同社)
岸田文雄在會談後的聯合記者會上表示:“繼續遵守(限制伊朗核開發的)核協議十分重要。”紮里夫也回應稱:“將從所有方面履行核協議。”他還表示有意利用日元貸款建設火力發電站等加強經濟合作。
報道稱,日本政府對伊朗核協議給予肯定,通過解除對伊制裁並簽署投資協定等一直積極推動改善關系,首相安倍晉三也表示有意首次訪問伊朗。
2015年9月27日,安倍與伊朗總統魯哈尼舉行首腦會談(資料圖)
此前經過艱難談判,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於去年7月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根據協議,伊朗將限制其核計劃,而國際社會將解除對伊朗制裁。
上周,伊朗達成了以166億美元向波音公司購買80架噴氣式飛機的協議。該協議是解除制裁後伊朗在經濟上獲得的最大戰利品之一。今日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伊朗官員又提供了有關該協議的最新細節,稱通過在特朗普就職前與波音簽訂協議,將有較好的機會抵擋住美國政府中持批評意見人士的壓力。
伊朗官員表示,他們有信心為飛機購買獲得融資,並警告說,如果特朗普或美國國會試圖破壞該交易,伊朗將力爭追回損失。
伊朗國有航空公司伊朗航空(Iran Air)首席執行官Farhad Parvaresh周日告訴記者,波音公司和伊朗航空都願意快些達成交易,幸運的是這在新政府上臺前發生了,雙方都做出了承諾,合約中對違反承諾的情況或在處理這些情況時萬一發生的不可抗力做出了說明。
目前還沒有資金易手。然而,上周伊朗官員在德黑蘭發表的強硬講話,凸顯了特朗普11月8日贏得大選後,圍繞該波音飛機交易以及關於伊朗與西方公司之間其它幾項商業協議的新問題。
在12月11日,伊朗航空同美國波音公司在伊朗首都德黑蘭簽訂協議,波音向伊朗出售80架飛機,其中包括50架波音737,及15架波音777-300,15架波音777X,總價值超過160億美元,首批飛機將在2018年交付,所有飛機將在未來10年期內交付完畢。
受長期制裁導致零部件短缺影響,伊朗民航業更新客機需求非常迫切。
由於市場不景氣,包括波音、空客等在內的飛機制造商的訂單大大縮水,不得不以較大折扣向潛在大客戶出售飛機。
據人民網報道,伊朗政府25日宣布,將以“半價”購買80架波音公司生產的全新客機。據悉,這筆交易市場總額高達166億美元,但伊朗方面只需支付這筆款項的50%左右即可拿到新飛機。
路透社稱,由於現在全球民航市場不景氣,波音為搶占商機,決定給伊朗這個“大優惠”。本月早些時候,波音公司宣布,因訂單不足,該公司決定減少波音777客機產量。因此,該公司急需伊朗方面的訂單。
波音與空客兩家公司都與伊朗簽訂了民航客機購銷合同。空客方面合同金額為200億美元左右(100架民航客機)。空客已宣布,伊朗實際付款額不會超過100億美元。換句話說,歐洲也給伊朗打了五折。
除波音空客生產的幹線客機外,伊朗還將從歐洲購買20架支線客機。自美國在2015年解除對伊朗制裁後,升級本國老舊的民航客機成了伊朗的當務之急。不過,美當選總統特朗普威脅要恢複對伊朗制裁。
對於伊朗的改革派而言,他們長久以來依賴的一位元老級人物的去世,將令他們與保守派的博弈更加艱難。
伊朗官方電視臺日前宣布,該國前總統、開國元勛阿克巴爾•哈什米•拉夫桑賈尼(Akbar Hashemi Rafsanjani)8日在德黑蘭去世,享年82歲。
這位在伊朗被視為關鍵時刻“救星”的精明政治家的去世,對伊朗社會形成了巨大的沖擊。必須要提到的背景是,伊朗將在今年進行大選,該國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的接班人也懸而未決,拉夫桑賈尼在這個敏感時間點去世,可能進一步加劇該國改革派和強硬派之間的權力鬥爭。
如今伊朗改革派面臨的權力真空,讓市場經濟改革、與美國的關系,伊朗核問題等一系列事關這個古老文明國度的政治與經濟話題,都將在2017年這個關鍵時刻迎來更大的不確定性,也為2017年地緣政治的動蕩埋下了伏筆。
平衡力量
拉夫桑賈尼在1979年伊朗革命中發揮了核心作用,自上世紀80年代起在伊朗政壇占據顯赫位置,1989年~1997年間擔任伊朗總統,是反對強硬保守勢力的重要人物。
他被認為是一名實用主義者和中間派,在經濟上傾向自由主義,在政治上傾向威權主義,他認為無論伊朗落入極端強硬派的手中還是極端改革派的手中,都將處於危險之中。
近些年來,伊朗改革派得到了拉夫桑賈尼的諸多支持,2013年,拉夫桑賈尼被取消了總統競選資格,他轉而支持老朋友、溫和派的魯哈尼,幫助後者贏得了大選,並在去年的議會選舉補選中,幫助與魯哈尼結盟的改革和溫和派人士獲得勝利。
他還和伊朗北部什葉派聖城庫姆的神職人員以及保守派力量保持一貫的聯系,從而使得強硬派很難形成對抗溫和派的強大力量。
目前伊朗第一代領導人物年齡漸長,伊朗政治家們正在挑選該國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最終的接班人,此前很多伊朗人認為,盡管拉夫桑賈尼年齡比今年77歲的哈梅內伊還大,但他的健康狀況一直很好,可以阻止該國最高精神領袖接班人之位落入強硬派手中。然而,現在拉夫桑賈尼的去世令伊朗政壇充滿變數。
背後人物
拉夫桑賈尼在伊朗頗具爭議,他和哈梅內伊在伊朗公眾面前的形象大相徑庭,批評人士指責他腐敗,在政治上手段嚴酷,而後者則被認為是窮人的捍衛者。
拉夫桑賈尼1934年生於伊朗南部省份克爾曼一個名為巴哈爾曼的小村莊,據其家庭成員稱,他自小就沒有把自己當做農民,14歲時他離家進入庫姆神學院學習,獲得什葉派宗教神職人員頭銜,在那里他了解到了霍梅尼的思想,1956年後開始追隨霍梅尼從事反對巴列維國王的政治活動,多次被捕入獄。
霍梅尼曾說:“只要哈什米(拉夫桑賈尼的名字)還活著,革命就活著。”
1979年伊朗革命勝利後,拉夫桑賈尼當選為伊斯蘭革命委員會成員,同年他和哈梅內伊共同創辦伊斯蘭共和黨,成為該黨主要領導人之一。之後,他先後擔任了伊朗議會議長、武裝部隊總司令、伊朗總統、伊朗專家會議主席等職。
拉夫桑賈尼被視為伊朗很多關鍵時刻的背後人物,在1980年~1988年進行的兩伊戰爭的最後階段,拉夫桑賈尼被任命為伊朗武裝部隊代理總司令,外界普遍認為,他是那個勸說德黑蘭領導層接受了聯合國結束戰鬥決議的人。
1989年拉夫桑賈尼支持哈梅內伊成為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很多分析認為,當時拉夫桑賈尼錯判形勢,認為以後他仍可以繼續做背後人物。
魯哈尼連任變數增加
拉夫桑賈尼和哈梅內伊之間存在諸多分歧。對內,拉夫桑賈尼倡導實用主義,推動開放市場經濟,對外,他推動不再視美國為死敵的外交政策。而哈梅內伊則仍然拒絕接受和美國關系正常化的任何行動,認為伊朗不需要追隨西方式的經濟發展。
“沒有人能相信發生了這種事情,這個國家中希望改革的人們是損失最大的人。”和拉夫桑賈尼家族關系親近的一名政治家說,“改革派將會懷念他的。”
不少觀察家認為,他的去世在伊朗尋求政治改革、向西方開放經濟和文化的溫和派中造成了難以填補的真空。他參與了上世紀80年代伊朗和美國的秘密談判,這些會談是拉夫桑賈尼尋找的修補德黑蘭和華盛頓關系的方法之一。而如今,一旦強硬派成為哈梅內伊的接班人,伊美關系將面臨又一次考驗。
拉夫桑賈尼還參與了伊朗核計劃,但他也支持魯哈尼同伊朗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進行談判,限制核能力,以換取掣肘伊朗經濟的國際制裁的放松。就在上個月,他還呼籲國際投資者投資伊朗。
有西方媒體評論稱,魯哈尼和前總統哈塔米(Mohammad Khatami)都得到了拉夫桑賈尼的庇護,今年魯哈尼將尋求連任。2013年,魯哈尼在拉夫桑賈尼的支持下得以建立聯盟贏得選舉勝利,很多後者的支持者進入內閣,同樣在拉夫桑賈尼的支持和鼓勵下,伊朗成功同伊核問題六國達成協議。然而,拉夫桑賈尼去世後,魯哈尼要獲得和4年前同樣水平的支持將會很困難。
“他是魯哈尼依賴的一個重要力量。”德黑蘭大學教授馬蘭迪(Mohammad Marandi)說,“很多人為魯哈尼工作是因為拉夫桑賈尼,後者的去世令總統的地位複雜化,也使其連任充滿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