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魔術師資產配置(2016年6月)

魔術師的資產配置比例已找到了某個平衡點,起碼這已經是連續第二個月能夠將誤差維持在0.1—0.2%的範圍之內(現在的股票:商品:REIT:債券及現金比例為37:2.9:24.9:35.2),基本上不需要做任何微調亦可接受,不過既然組合內部資金有調配需要,便順手搞一搞吧:
閱讀更多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029

魔術師資產配置(2016年5月結)

魔術師在2016年4月1日將所有投資組合reset一次,將各投資組合的起始價統一訂為港元$100,方便比較,各項投資組合表現如下:
閱讀更多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034

魔術師資產配置(2016年4月)

轉按和新工作都已搞定(見《關關難過關關過》),故魔術師亦可採取「較進取」策略,就係增持「每月收息系列」,令其帳面上可提供足夠每月供樓的支出:
  • 1/4/7/10月:HSBC HOLDINGS PLC. 8.125% Perpetual Subordinated Capital Securities (HSEA.NYSE)
  • 2/8月:置富產業信託(00778.HK)
  • 5/10月底(權充11月):越秀房產信託基金(00405.HK)
  • 3/6/9/12月:HSBC HOLDINGS PLC. 8.00% Series 2 Perpetual Subordinated Capital Securities (HSEB.NYSE)
當然,實際操作上港元現金充足的話,自然毋需動用以上組合去還款,繼續以股息再投資,複式滾存可也。
由於REIT又有增持,故需將本來之資產配置比例股票:商品:REIT:債券及現金由45:3:22:30微調改為37:3:25:35,資金主要從解散後的狗股基金再調配。
閱讀更多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044

魔術師資產配置(2016年3月)

2月尾股市開始反彈,金價升勢持續,加上魔術師亦為Deutsche Bk Contingent Cap Tr III Tr Pfd Secs (DTK.NYSE)投資失誤止蝕,故資產配置比例(股票:商品:REIT:債券及現金)2月結為46.6:3.3:7.2:42.9,偏離目標比例45:3:7:45甚遠。思前想後,決定實在不宜勉強在美帝市場尋找2/5/8/11月派息的證券來投資。雖然需要的資金比較多,而且面對股價波動較大、派息不定的風險,但以港股市場收2/5/8/11月息也一樣是可行的,而投資目標就係越秀房產信託基金(00405.HK)及剝削中剷(及堂家姐)、以邪制豬的置富產業信託(00778.HK),詳情請見《魔術師資產配置(2016年3月):收息的藝術》,及《魔術師資產配置(2016年3月):供足一世》。

既然REIT組合要負起部份每月收息的責任,那麼資產配置比例就要重新調較:
  • 債券及現金:第一梯隊是每月收息系列,最少要有足夠資產負責1/4/7/10月和3/6/9/12月派息;第二梯隊是備用現金,其餘資產可酌量調整。
  • REIT:第一梯隊是每月收息系列,最少要有足夠資產負責2/5/8/11月派息,其餘資產可酌量調整。其中,第二梯隊是蝗國及笨土REIT,第三梯隊是美帝REIT。經計算後,目標比例約為越秀房託:置富:領展:匯賢:REM:VNQ為30:40:16:8:3:3。
  • 商品:實金與ETF之比約為70:30。兩者皆可酌量調整。
  • 股票:第一梯隊為狗股基金(或將來之複式盈富基金),生活基金等項目,其餘以沉船基金酌量調整。


計完各組合內成員的分佈之後,就得出股票:商品:REIT:債券及現金最新目標配置比例為45:3:22:30。以100萬的股票組合來考慮,基本上本月就是做「元氣彈」,將股、金、現金通通匯入REIT項,以求取得比例平衡:

閱讀更多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046

宜信財富推機器人投顧 如何有效配置資產成關鍵

幾乎是在轉眼之間,剛剛起步的機器人理財顧問成為被追逐的風口,包括公募基金、互聯網金融平臺以及大型的財富管理公司等都在搶灘這一市場。

宜信財富近日在深圳推出了其資產全球化配置的機器人理財顧問─投米RA。據該公司介紹,投米RA利用移動互聯網、量化投資技術,幫助投資者進行全球跨區域、跨類別的資產配置。

宜信財富董事總經理、智能理財投米RA負責人王福星稱,該機器人投顧可以根據投資者風險偏好、風險承受能力、理財目標等形成評測風險指數,將用戶分為九個不同類別,每個類別對應一個資產配置模型。未來,隨著用戶數量增長,模型數量可能繼續增加。

機器人投顧的興起,最初是由於金融機構為了突破客戶群體瓶頸、提高效率。宜信財富創始人唐寧稱,美國的財富管理行業由於服務成本較高,十萬美元以下的客戶很難得到金融機構服務,因此形成“十萬美元困境”,直到近年才有所突破。

值得註意的是,央行條法司副司長劉向明表示,要劃清互聯網金融與科技金融的界限,科技金融不應直接從事金融業務,而是要與持牌機構合作。而互聯網金融的本質仍然是金融,風險屬性並沒有改變。

業內人士認為,篩選資產、進行組合配置,是機器人投顧工作內容的關鍵。由於中國用戶偏好固收類資產,配置還相對容易。但全球市場波動較大,加上技術剛剛起步,資產配置的有效性將是機器人投顧面臨的主要考驗。

宜信財富方面表示,其投米RA第一階段主要是配置美元資產,投資美國或其他發達地區的股票,美債,海外地產等市場;第二個階段才開始發展境內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246

該脫手還是撿便宜?必懂股匯債市策略 投資因應》黑天鵝來襲!資產配置關鍵8問

2016-07-04  TWM

英國脫歐已無懸念,全球央行政策不確定,恐慌情緒渲染,金融市場賣壓沉重, 投資人手中資產該何去何從?關鍵八問,一次釐清未來投資的機會與風險。

Q1英國脫歐造成全球股匯債市大震盪,我該如何檢視或調整手中資產?

A:三步驟理性檢視,切忌在市場恐慌時躁進。

英國脫離歐盟幾乎拍板定案,因未來變數太多且複雜,長期影響還須時間觀察;但就短期衝擊評估,英鎊與歐元第一時間已出現跳水式貶值,歐股也即刻重挫,亞股、美股都受到嚴重波及,足見「脫歐」所引發的災情,全球金融市場無一倖免。「但資金一定會轉往非歐洲區域,尋找投資機會,像美元資產及亞洲資產。」瑞銀投信投資部主管張繼文表示。

因此,在市場過度恐慌之際,投資人先不要急著殺出,加入「大賣空」行列;理性作法是透過三步驟,來評估自己手中資產該何去何從。

步驟一,檢視持股部位。由於短期市場避險需求強勁,全球股市「無差別」重挫,「若投資人持股比例偏高,可先降低持股水位,避免短線衝擊,待市場賣壓減輕,情緒性反應告一段落,再加碼超跌、優質標的。」保德信多元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宏正建議。

步驟二,釐清資產與歐洲貿易依存度關係。「全球股市跌過一輪後,與歐洲貿易依存度越低的市場,就有機會率先反彈。」張繼文說,包括美股、或整體經濟相對優異的亞洲資產。同樣地,如果屬於全球型投資標的,也要檢視歐洲部位投資比重,大於三成就要考慮適時轉換;若是歐洲相關資產則不用考慮,短期應優先減碼。

步驟三,盤點固定收益資產,美債、亞債可繼續持有。現階段市場呈現風險趨避狀態,全球債市、特別是美元計價債券,可望因脫歐結果短期受惠。「美債殖利率會因避險買盤流入而持續探底,以美元債為主的投資標的,像是美國及亞洲投資級美元債券,就可望受惠。」張繼文說,持有這類債券的投資人,就可續抱,不必貿然出場。

Q2歐洲市場跌慘了,現在可趁機進場撿便宜嗎?

A:歐洲資產不急著搶便宜,靜待歐洲央行新貨幣政策出爐再布局。

「根據《里斯本條約》,英國須在兩年內,與歐盟達成脫歐協議,兩年後將自動失去歐盟單一市場資格。」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表示,這意味未來英國不僅在對外貿易須重新談判,歐洲同時也將進入一段繁瑣、且為期不算短的重新調整期。簡單講,英國乃至歐洲政策的不確定,絕非短時間內可消除。

另外,英國脫歐成功,也點燃像荷蘭、法國等地「跟風效應」。「特別在歐債風暴,及近年難民議題皆有各自政經考量下,歐盟結構的不穩定,也將使歐洲、甚至全球本來就緩慢的景氣復甦力道,更增添阻力。」林啟超說,加上公投結果與市場預期差距太大,金融市場反應劇烈實屬必然。

在此情況下,英國及歐洲股市將成為眾矢之的,市場全面殺出風險性資產動作,將異常巨大。隨著「脫歐事件」後續發展,不確定因素蔓延,歐洲緊張情勢升溫,想要趁機撿便宜的投資人,現階段千萬別躁進。

第一金投信投資長高子敬指出,由於「脫歐」史無前例,市場無從依循,目前對經濟及金融市場衝擊的評估,多屬「臆測」階段,使投資人恐慌情緒高漲。未來一周,可先觀察市場負面情緒是否逐漸平息,以及脫歐所引發的政治效應如何演變,一旦開始淡化,就要回頭觀察美國聯準會政策動向與歐洲貨幣政策,若歐洲央行加強撒錢規模,擴大資金寬鬆程度,抑制市場風險,那麼才會看到較佳的投資機會,建議屆時仍以波段操作,掌握低進高出時機。

Q3 金融市場修正猛烈,哪些債券是防禦性較佳的選擇?

A:投資等級債較能對抗風暴;美國公債短線表現相對穩健。

「英國脫歐不是世界末日,但市場將會面臨猛烈修正,花二到三周時間回歸理性思考。」野村投信投資長周文森指出,目前研判,全球市場震盪會持續一個月,國際資金將持續湧入安全性資產。因此,短線最好的策略,就是鎖定美國政府公債或投資等級債,等市場恢復理性,再找時機切入股市。

不過,對投資屬性相對積極的人來說,英國脫歐後,歐洲高收債出現大量拋售潮,未來可觀察債信基本面是否惡化,若只是技術性賣壓,且市場並未出現進一步系統性風險,在歐洲央行不排除會延長公司債購債計畫之下,可留意大幅修正後的買進機會。

施羅德投信投資長陳朝燈指出,因應負利率環境,高息債依舊相當搶手;但因個別券種波動過大,挑選標的時,應先檢視債券組合內容,像通膨連結債券就值得注意;「現有兩種看法,一是通膨可能再起,另一是相對公債價格,抗通膨債更具投資吸引力,也可作為投資人布局時參考。」Q4 英鎊急貶,現在應該搶進、還是配置相對安全的貨幣?

A:英國挑戰才開始,英鎊當作觀察工具即可,配置仍以美元資產為主。

英國脫歐公投開票過程中,隨著脫歐與留歐票數拉開,一英鎊兌美元一度重挫一成,由投票結束時的一.五大幅貶值至一.三二;「面對未來諸多不確定,市場風險趨避需求增溫,資金大量湧入黃金、美元及日圓等傳統避險型資產,短線表現將較為強勢。」摩根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指出。

事實上,英國與歐洲貿易關係緊密、占整體出口比率接近五成;在英國前十大貿易出口國中,歐盟國家即有八個,出口金額占十大出口國約七成;進口方面,同樣來自歐盟國家的比率,也超過英國總體五成以上;宏利投信預估,一旦重啟談判,日後變數增多,明年英國及歐洲經濟成長率將下滑一%。

由於脫歐公投影響,將持續數年才能完全反映完畢,現階段市場只能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算一步。在未來前景仍不明朗下,投資人實不宜貿然進場撿英鎊;尤其,目前全球市場處於逆風位置,英國脫歐等於將市場推向更不利的一方,在局勢穩定前,將英鎊視為短期內最重要觀察工具即可,資產配置部分,還是以美元資產為主較安全。

Q5 目前美國最有可能的升息時間點?

A:今年聯準會升息機率低,主要國家央行政策是後續觀察重點。

「英國脫歐確定,將造成全球金融市場混亂,經濟成長也將受到影響,變得疲弱;英國經濟體甚至可能陷入衰退,拖累歐元區表現。因此今年底前,幾乎看不到美國聯準會升息的可能。」葉倫門生、保德信國際投資首席分析師普利文(John Praveen)表示。

林啟超則認為,英鎊隕落連帶拖累歐元,相較下,美元具強力支撐;這對傾向稍偏弱勢美元發展的聯準會來說,至少在第三季幾無升息可能。

「接下來,最應關注的焦點,已不是美國何時升息,而是英、美、日、歐央行對策。包括日本央行在先前日圓升破百圓之際,表示將與美、歐、英、瑞、加央行,持續以換匯交易,提供市場流動性。預期未來主要央行將釋出明顯利多政策。

在美國不升息,歐日持續寬鬆下,資金仍會找出路;配合市場跌深,也為長線資金製造不錯的進場時點。」林啟超表示。

Q6 下半年新興市場表現還能期待嗎?

A:全球波動風險仍在,聚焦新興亞洲高息資產,進可攻退可守。

由於全球資金轉投入避險資產需求高漲,造成新興市場股、匯市出現劇烈震盪,近期單一區域新興市場,包括新興亞洲、拉美、歐非中東及金磚四國,資金皆全面撤出。但仔細分析,脫歐事件對新興市場影響幅度,遠不及英國本身,真正重要的外部因素,還是原物料價格、中國經濟轉型及美國聯準會升息時程。除非英國脫歐,造成全球經濟大幅下滑,對新興市場基本面釀成災難,但目前評估,發生這樣的機率並不高。

其中,新興亞股評價面處於歷史長期底部,相較美股高於長期平均水準,投資價值更具吸引力,是未來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尤其,「短期市場波動難免,具息收保護的亞太高息股及新興亞債,在資金氾濫的微利環境下,有機會成為避險資金進駐的標的。」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表示。

另外,普利文也對拉丁美洲表達正面看法。「首先,巴西通膨率已開始下滑,未來央行有機會降息;其次,原物料價格明顯反彈,加上巴西參議院投票通過總統彈劾案,政治局勢相對穩定。」他表示,像墨西哥與美國經濟連動密切,若脫歐對美經濟衝擊有限,那麼受惠聯準會暫緩升息,拉美後勢有機會走出谷底。

Q7 全球經濟要看到哪些指標,才算化險為夷?

A:美國企業獲利成長、公債殖利率利差擴大、消費者信心攀升、中國經濟穩增長。

全球經濟火車頭美國,七月即將進入超級財報月,若企業獲利能繳出優於市場預期的成績,或許可稍微減緩現階段市場的不安情緒。「第一季美國企業獲利表現並不好,第二季數字不能再惡化下去,否則將是雪上加霜。」中國信託投信投資長林瑞瑤指出。

其次,目前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與兩年期公債殖利率利差幾乎貼近,「這代表全球經濟動能疲弱,至少要看到兩者差距在九十到一○○個基準點(一%),比較讓人安心,全球經濟也才有轉趨樂觀的可能。」國泰投信ETF團隊經理鄭立誠表示,消費者信心指數也是觀察重點之一。

美國密西根大學公布六月分消費者信心指數,從五月九四.七點降至九三.五點,也低於去年同期九六.一點,顯示美國經濟成長趨緩,已影響消費者信心;若能逐步攀升,對經濟基本面才能較正面解讀。

最後,是中國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站穩五十以上,代表企業活動持續擴張,且油價能維持每桶五十美元左右價格;只要美國企業獲利不衰退,中國經濟穩增長,油價不急跌,全球經濟就不至於太悲觀。

Q8 未來市場上最值得注意的投資風險?

脫歐衝擊蔓延,導致美國經濟衰退,而聯準會無計可施。

英國脫歐公投後,市場臆測,下一個接棒公投的國家,就是法國;換言之,歐洲政治情勢的演變,歐元區經濟與金融市場的困境,會導致何種意料之外的局面,將是未來投資市場上須提防的重點。

另外,歐洲各國也不排除有樣學樣,與歐盟重新協商一部分會員條件;中期來看,這種不確定性將對歐洲、乃至全球資產帶來龐大風險。

而為確保全球經濟復甦,避免脫歐恐懼籠罩金融市場,一般預期歐洲及日本央行將會進一步調降負利率,或擴大量化寬鬆規模,美國聯準會也將暫緩升息,使市場面臨更加寬鬆的資金環境。

「在此情況下,美元可能轉強,美國將會繼續承受輸入性通縮壓力,使通膨維持疲弱。」宏利資產管理首席經濟師葛琳(Megan Greene)指出,一旦英國脫歐影響蔓延至其他歐洲國家,就要小心美國經濟極可能步入衰退。屆時想要再透過量化寬鬆政策救經濟,在市場預期邊際效益遞減下,聯準會陷入無計可施窘境,將是未來最大風暴。

撰文 / 歐陽善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999

一站式資產配置系統上線 平安證券搶灘智能財富管理

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財富管理,正在全面席卷互聯網、第三方理財、券商等各類機構。日前,平安證券宣布,其自助一站式資產配置服務的智能資產配置系統正式上線。

平安證券稱,其智能資產配置系統運用了金融工程、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技術,通過專業的資產配置模型,給客高凈值客戶、機構投資者提供財富管理服務,為客戶資產配置作出合理的、個性化的建議。

在開展資產配置過程中,歐美市場流行 “五步法”,即信息收集、客戶定位、方案定制、產品配置以及執行跟蹤。平安證券表示,智能資產配置系統運用此方法幫助客戶完成資產配置,並運用集團脫敏大數據進行客戶精準了解,數據相比傳統的調查問卷更精準可靠。

平安證券還稱,該系統在國內券商中實現了客戶自助一站式資產配置服務平臺、運用量化資產配置模型面向客戶出具動態的個性化配置方案、使用大數據精準定位客戶需求,一籃子產品一鍵下單、使用智能機器人引導客戶完成資產配置全流程等五個第一。

近年來,為應對經紀業務轉型、迎接互聯網金融發展,平安證券確立了 “一站式互聯網理財平臺”的目標,目前已陸續推出APP、基於大數據選股的牛人牛股等移動互聯網產品。“開發、上線該系統,是希望提升公司服務觸點,為財富管理轉型奠定基礎。”平安證券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441

保險業半年變局:險資運用收益率下滑 另類投資配置“居首”

保險業上半年保費增長“戰果斐然”,與此相對應的是並不如意的投資成績。

7月28日,保監會上半年數據通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保險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8812.82億元,同比增長37.29%,增幅較上年同期上升18.02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受資本市場一季度急速下挫和費用上升影響,上半年保險業經營效益較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下降,但較一季度有所改善。預計利潤總額同比下降54.05%,降幅較一季度略有收窄;行業資金運用收益率2.47%,同比下降2.69個百分點。

同時,以另類投資為主的“其他投資”在這幾年的持續攀升之後,終於在今年上半年末一舉超越占比不斷下降的債券,成為了保險資產配置的第一大類別。

中短存續期產品新規後勁足

保費增勢延續,但結構化分化越發明顯。上半年保費總體增勢明顯,尤其是壽險業務高速增長,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1761.02億元,同比增長45.02%,增幅同比上升23.75個百分點。

其中,新單業務同比增長69.55%,增幅同比上升32.87個百分點。普通壽險和健康險業務大幅增長,分別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7504.41億元和2359.3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9.45%和89.37%。

更令人關註的是今年3月規範中短存續期產品新規實行後的影響。對此保監會統計信息部統計管理處調研員、副處長段海洲告訴《第一財經日報》:“3月份起新規開始實施,要求存續期限不滿1年的中短存續期產品立即停售,存續期限在1年以上且不滿3年的中短存續期產品的銷售規模在3年內按照總體限額的90%、70%、50%逐年縮減,3年後控制在總體限額的50%以內。新規出來之後,這類產品的規模呈現下降趨勢,上半年比一季度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從單一公司的數據來看,基本上也是較去年同期呈現負增長。”

單月數據顯示,4月份中資壽險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主要是萬能險)為974.7億元,相比於3月份的1844.1億元環比下降47%,部分險企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甚至出現零增長和負增長。

段海洲還分析:“目前,銀保渠道仍占五成,業務占比呈現回升態勢。”他強調:“當前資本市場情況下,中小保險公司產品的銷售規模在下降,目前來看各家公司大都符合監管規定。”

段海洲預計:“上半年,保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1055.86億元,同比減少1241.99億元,下降54.05%,降幅較1季度收窄1.24個百分點。截至上半年末,全國保險機構200家,較年初增加6家。其中,保險集團公司11家,保險公司163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22家,其他公司4家。”

“其他投資”首超債券成第一大配置

自從2012年保險資金運用範圍大幅放開後,另類投資占比就處於持續穩步上升的過程中。保監會數據顯示,以另類投資為主的“其他投資”在這幾年的持續攀升之後,終於在今年上半年末一舉超越占比不斷下降的債券,成為了保險資產配置的第一大類別。

針對另類投資,段海洲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投資端,整個上半年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低利率的環境下股市低迷,對投資有比較大的影響,包括銀行存款、債券等固收類的收益同比都在下降;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占比下降,保險公司也在調整自己的投資配置策略。而在另類投資部分,一些公司在積極尋找高收益產品,從數據上看是略有增加的。”

保監會上半年數據顯示,其他資產今年上半年末余額為4.3萬億元,在保險資金運用余額中占比34.22%,而債券余額則為4.21萬億元,占比33.49%。這也是其他資產首次超過傳統的資產配置“老大哥”債券,成為新晉的保險資金第一大配置品種。

廣發證券分析師曹恒乾表示,由於目前尚未披露其他投資的具體科目,但從其他幾項資產的界定來看,銀行存款、債券和股票基金基本是保險公司最傳統的配置,因此可以先將其他投資的增長當做保險公司對另類資產的配置。就目前的趨勢來看,其他投資的占比和配置情況正在逐步向上,這意味著另類投資規模也潛在增長。

從上市險企的財報披露來看,另類投資通常指傳統的股票、債券和現金之外的金融和實物資產,包括基礎設施債權計劃、股權投資計劃、不動產投資、理財產品、信托計劃等。

多名保險資管公司高管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一邊是低利率和資產慌,股債兩市均“不給力”;一邊是負債端穩步上漲的保費收入以及依舊不低的資金成本。秉承多元化配置的理念,另類投資無論在品種和收益率上都是不錯的選擇,也是投資重壓之下的必然選擇,之後也會成為保險資金持續青睞的對象。

保監會數據顯示,上半年保險公司實現資金運用收益2944.82億元,同比減少2160.30億元,下降42.32%。資金運用收益率2.47%,同比下降2.69個百分點。銀行存款和債券余額合計實現收益1428.92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26.19億元。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實現收益241.44億元,同比減少2612.10億元。

平安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繳文超表示,由於競爭以及費率逐步市場化因素的影響,保險公司的負債成本實際上是呈上升趨勢,而低利率的市場環境下債券的收益率曲線進一步平滑,保險資金將繼續尋求多元化投資渠道,固定收益轉另類和權益投資趨勢將繼續。

不過,另類投資也不可避免地面臨一些風險和挑戰。一名保險資管人士對本報表示,一方面低利率和資產荒對另類投資其實也有影響,優質、規模大的項目愈發成為稀缺資源;另一方面,一些收益較高的項目背後的風險也不容忽視。

因此,對於另類投資,一些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已在尋求轉型。泰康資產副總經理、基礎設施及不動產投資中心董事總經理李振蓬曾公開表示,自2006年以來,行業所做的保險資產債權投資計劃、“名股實債”股權投資計劃屬於高信用等級私募債類業務,這些業務在當時加杠桿的周期中,適應了投資人、融資主體和經濟發展的需求,獲得了迅速的發展和壯大。而在目前的去杠桿周期、風險逐漸暴露、高信用企業收緊債務融資、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傳統的債權融資產品生存空間收窄。

李振蓬表示,另類投資未來將由債權投資模式轉為股權投資模式,由看重主體信用轉為看重以專業資產管理能力為基礎的資產信用,由註重規模轉為註重質量效益,實現業務可持續性,增強盈利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560

中糧董事會獲國資委18項改革授權 涉資產配置等

據新華社消息,為推進中糧集團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工作,國務院國資委日前對集團董事會進行了18項授權,涉及資產配置、薪酬分配、市場化用人等多方面。

授權後,國資委將不再幹預企業的戰略和投資計劃,中糧集團可自主決定五年發展規劃和年度投資計劃。中長期發展戰略和規劃則由中糧研究決定後報國資委備案。董事會還可確定1至3個新業務領域,經國資委備案後在投資管理上視同主業對待。

在資產處置權方面,國資委授權包括:公司內部企業之間的產權無償劃轉;通過產權市場轉讓國有產權,子企業增資,公司及子企業重大資產處置事項;在法 律法規和國資監管規章規定的比例或數量範圍內,增減持上市公司股份事項;不涉及控股權變動的情況下,上市公司股份的協議受讓等。

在經理層的市場化選聘、考核和薪酬權上,中糧集團被授予了更加充分的自主權。如,可以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國資考核導向,對經理層實施個性化考核;市 場化選聘的職業經理人實施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可采取多種方式探索完善中長期激勵機制;自主決定職工工資分配,工資總額實行備案制等。

國資委逐步把部分出資人的權利,授權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行使,將依法應由企業自主經營決策的事項歸位於企業,被業界認為是資產監管機構向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授權的重要內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705

中國保監會就保險業資產配置與資產負債管理開展調研

為全面掌握保險業資產配置和資產負債管理工作情況,引導和推動行業加強資產負債管理,防範保險資產錯配風險,近日,中國保監會下發《關於開展保險業資產配置和資產負債管理調研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保險機構以及相關投資管理機構填報《2016年度保險業資產配置與資產負債管理調研問卷》。

此次調研範圍涵蓋了保險公司產品精算部、資產管理部、風險管理部、財務管理部等業務部門以及相關受托機構,主要內容包括七個方面。一是資產配置與資產負債管理工作架構、組織與流程;二是保險產品成本與價值分析;三是保險資產配置情況,包括戰略資產配置、動態資產配置和戰術資產配置的方法及工具,大類資產收益率和風險參數的設置,以及另類資產配置等;四是資產負債管理風險監控情況;五是資產負債管理的模型與工具;六是內部壓力測試的使用方法及應用情況;七是投資指引的制定、執行與投資績效考核情況。

通過此次調研,有利於摸清行業資產配置與資產負債管理現狀,評估行業風險管理能力,主動應對有關風險;有利於推動保險公司建立有效的資產負債管理組織體系,積極運用資產負債管理技術,強化部門之間信息的橫向溝通,推進資產負債管理的實施。下一步,保監會將繼續研究相關配套措施,推動保險公司加強資產負債管理,實現資產負債管理由軟約束向硬約束轉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7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