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嘉行傳媒半年凈利潤8465萬 跑贏A股上市公司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8-29/1143129.html

每經影視記者 牟璇

每經編輯 杜蔚

盡管剛剛下映的電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口碑遭遇崩陷,但電視劇版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無論從口碑還是關註度還是實現了爆款效應,劇中演員楊冪、迪麗熱巴、張彬彬等知名度暴漲。

▲劇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而這家新三板公司西安嘉行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行傳媒”)不僅頂著楊冪參股的光環,迪麗熱巴、張彬彬也是該公司旗下藝人,且嘉行傳媒近來資本動作頻頻,因此這家公司的動向也受到大眾關註。

從嘉行傳媒近期公布的2017年半年報來看,上半年公司實現今年營業收入與凈利潤雙雙上漲,且藝人經紀的收入增長成為公司業績向好的主要因素。其中,嘉行傳媒8465.46萬元的上半年凈利潤也較不少A股上市公司例如唐德影視、長城影視、華錄百納等披露的上半年業績預告或者快報都更勝一籌

上半年凈利潤增五成 藝人經紀成增長主力

新三板掛牌公司嘉行傳媒近期公布2017年半年報,實現營業收入1.37億元,同比增長23.74%;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465.46萬元,同比增長53.25%;毛利率70.25%;基本每股收益4.46元。

▲嘉行傳媒2017年半年度報告截圖

從上述業績水平來看,嘉行傳媒上半年營收與凈利潤齊漲,在整體影視大環境較上一年有所回落的背景下,這個業績表現還是較為突出。並且對比A股上市影視公司發布的上半年業績情況來看,嘉行傳媒的凈利潤也超出了一些影視上市公司。例如,唐德影視(預告上半年盈利5700萬元~6800萬元)、長城影視(上半年歸母凈利潤6490.97萬元)、華錄百納(預計上半年盈利5485.31萬元~8227.97萬元)、北京文化(上半年歸母凈利潤3865.74萬元)。相較而言,嘉行傳媒的凈利潤高於上述上市公司。

而助推嘉行傳媒業績的主要增長源來自於藝人經紀收入,增長了2398萬元,公司稱主要因藝人知名度隨上年度影視劇熱度提升而提升,致使今年藝人代言、活動及影視經紀簽約數量及簽約單價均有增加。

對此,嘉行傳媒聯合創始人、負責資本市場事務合夥人李娟向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表示,
上半年藝人經濟的增長跟藝人本身的成長有關,我們對藝人還是相對穩健的路線,很多經紀公司會給藝人開很高定價,但我們不會這樣做,我們會從挑選最好的項目、提供最好的服務出發。目前公司有將近30位藝人,迪麗熱巴、張彬彬等第一梯隊的藝人整體上了個臺階。而上半年電影電視劇的制作收入也相對穩定。

▲嘉行傳媒出品的劇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是開年現象級大劇

對樂視系欠款 正在積極溝通

實際上,嘉行傳媒一直以來備受關註,無論是頂著楊冪參股的明星光環,還是短期暴漲的估值,都足以是資本圈的一個神話。

2015年8月,楊冪和她的經紀團隊組成的嘉行傳媒借殼西安同大,成為新三板掛牌公司,當時估值僅為2.5億元。但今年3月,A股上市公司完美世界旗下基金出資5億元入股嘉行傳媒、合計取得嘉行傳媒10%股份時,嘉行傳媒的估值就飆升到了50億元。且完美世界該項投資還遭到了浙江證監局例行問詢,且問題就集中在嘉行傳媒50億元估值的合理性上。

▲嘉行傳媒出品的電影《逆時營救》收獲2億元票房(CBO中國票房/圖)

另一方面從嘉行傳媒半年報來看,應收賬款金額較大,成為一大風險。據公告顯示,6月30日,應收賬款賬面價值1.19億元,占總資產13.27%。嘉行傳媒稱公司影視作品的發行時間與期末應收賬款余額的大小有較強關系。需要提到的是,此前,樂視系曾出現在24家新三板公司應收賬款名單中,其中涉及金額最大的是嘉行傳媒,2016年嘉行傳媒年報顯示對西藏樂視網的應收賬款達到7680萬元。嘉行傳媒將對樂視系的欠款采取如何舉動?李娟表示:“雙方正在積極溝通,管理層對此事持樂觀態度。”

與此同時,有關公司今後的發展,對於此前一直關註的是否會啟動IPO,李娟也向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表示:“我沒有說過2018年會準備IPO,IPO始終是我們的考量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我們重點還是放在影視劇制作、藝人、影遊互動、衍生品等公司業務層面,至於是否IPO要看市場變化,我們也並不是迫切需要IPO。對於我本人此前外界傳聞的辭職謠言也並不屬實,我原本在公司就主要負責對外戰略合作跟投融資,現在我依然是公司董事,還在負責這些業務,之前是兼任董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180

嘉行傳媒半年凈利潤8465萬 跑贏A股上市公司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8-29/1143129.html

每經影視記者 牟璇

每經編輯 杜蔚

盡管剛剛下映的電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口碑遭遇崩陷,但電視劇版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無論從口碑還是關註度還是實現了爆款效應,劇中演員楊冪、迪麗熱巴、張彬彬等知名度暴漲。

▲劇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而這家新三板公司西安嘉行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行傳媒”)不僅頂著楊冪參股的光環,迪麗熱巴、張彬彬也是該公司旗下藝人,且嘉行傳媒近來資本動作頻頻,因此這家公司的動向也受到大眾關註。

從嘉行傳媒近期公布的2017年半年報來看,上半年公司實現今年營業收入與凈利潤雙雙上漲,且藝人經紀的收入增長成為公司業績向好的主要因素。其中,嘉行傳媒8465.46萬元的上半年凈利潤也較不少A股上市公司例如唐德影視、長城影視、華錄百納等披露的上半年業績預告或者快報都更勝一籌

上半年凈利潤增五成 藝人經紀成增長主力

新三板掛牌公司嘉行傳媒近期公布2017年半年報,實現營業收入1.37億元,同比增長23.74%;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465.46萬元,同比增長53.25%;毛利率70.25%;基本每股收益4.46元。

▲嘉行傳媒2017年半年度報告截圖

從上述業績水平來看,嘉行傳媒上半年營收與凈利潤齊漲,在整體影視大環境較上一年有所回落的背景下,這個業績表現還是較為突出。並且對比A股上市影視公司發布的上半年業績情況來看,嘉行傳媒的凈利潤也超出了一些影視上市公司。例如,唐德影視(預告上半年盈利5700萬元~6800萬元)、長城影視(上半年歸母凈利潤6490.97萬元)、華錄百納(預計上半年盈利5485.31萬元~8227.97萬元)、北京文化(上半年歸母凈利潤3865.74萬元)。相較而言,嘉行傳媒的凈利潤高於上述上市公司。

而助推嘉行傳媒業績的主要增長源來自於藝人經紀收入,增長了2398萬元,公司稱主要因藝人知名度隨上年度影視劇熱度提升而提升,致使今年藝人代言、活動及影視經紀簽約數量及簽約單價均有增加。

對此,嘉行傳媒聯合創始人、負責資本市場事務合夥人李娟向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表示,
上半年藝人經濟的增長跟藝人本身的成長有關,我們對藝人還是相對穩健的路線,很多經紀公司會給藝人開很高定價,但我們不會這樣做,我們會從挑選最好的項目、提供最好的服務出發。目前公司有將近30位藝人,迪麗熱巴、張彬彬等第一梯隊的藝人整體上了個臺階。而上半年電影電視劇的制作收入也相對穩定。

▲嘉行傳媒出品的劇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是開年現象級大劇

對樂視系欠款 正在積極溝通

實際上,嘉行傳媒一直以來備受關註,無論是頂著楊冪參股的明星光環,還是短期暴漲的估值,都足以是資本圈的一個神話。

2015年8月,楊冪和她的經紀團隊組成的嘉行傳媒借殼西安同大,成為新三板掛牌公司,當時估值僅為2.5億元。但今年3月,A股上市公司完美世界旗下基金出資5億元入股嘉行傳媒、合計取得嘉行傳媒10%股份時,嘉行傳媒的估值就飆升到了50億元。且完美世界該項投資還遭到了浙江證監局例行問詢,且問題就集中在嘉行傳媒50億元估值的合理性上。

▲嘉行傳媒出品的電影《逆時營救》收獲2億元票房(CBO中國票房/圖)

另一方面從嘉行傳媒半年報來看,應收賬款金額較大,成為一大風險。據公告顯示,6月30日,應收賬款賬面價值1.19億元,占總資產13.27%。嘉行傳媒稱公司影視作品的發行時間與期末應收賬款余額的大小有較強關系。需要提到的是,此前,樂視系曾出現在24家新三板公司應收賬款名單中,其中涉及金額最大的是嘉行傳媒,2016年嘉行傳媒年報顯示對西藏樂視網的應收賬款達到7680萬元。嘉行傳媒將對樂視系的欠款采取如何舉動?李娟表示:“雙方正在積極溝通,管理層對此事持樂觀態度。”

與此同時,有關公司今後的發展,對於此前一直關註的是否會啟動IPO,李娟也向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表示:“我沒有說過2018年會準備IPO,IPO始終是我們的考量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我們重點還是放在影視劇制作、藝人、影遊互動、衍生品等公司業務層面,至於是否IPO要看市場變化,我們也並不是迫切需要IPO。對於我本人此前外界傳聞的辭職謠言也並不屬實,我原本在公司就主要負責對外戰略合作跟投融資,現在我依然是公司董事,還在負責這些業務,之前是兼任董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186

證監會:公募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遠遠跑贏同期大盤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表示,近年來部分有退市風險、估值嚴重偏離基本面的上市公司,個人投資者的數量卻持續增加,投資者因此虧損嚴重,出現“賺了指數虧了錢”的聲音。而另一方面,近20年來,作為個人和家庭理財金融工具的主要對象,公募基金依托專業優勢,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行業發展成效明顯。

對於有中小投資者抱怨市場賺錢效應不好,但公募基金發展20周年為投資者創造了可觀回報。高莉表示近年來,我們關註到一些新情況,有的很令人擔憂,部分有退市風險、估值嚴重偏離基本面的上市公司,個人投資者的數量卻持續增加,投資者因此虧損嚴重,出現“賺了指數虧了錢”的聲音。我們理解這些投資者的心情。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公募基金為投資者創造了顯著的回報。近20年來,作為個人和家庭理財金融工具的主要對象,公募基金依托專業優勢,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行業發展成效明顯,相信投資者能夠從中得到一些借鑒。

高莉介紹,從投資回報看,截至2017年底,公募基金行業累計分紅1.71萬億元,其中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為16.5%,超過同期上證綜指平均漲幅8.8個百分點,也就是說遠遠跑贏了大盤。債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為7.2%,超出現行三年定期存款利率4.5個百分點。同時,基金管理公司受托管理基本養老金、企業年金、社保基金等各類養老金1.5萬億元,在養老金境內投資管理人的市場份額占比超過50%,總體上實現良好收益,以社保基金為例,2001—2016年實現年化收益率8.4%,2017年收益率在9%左右。

從產品種類看,公募基金管理人和產品數量穩步增長,產品多元化發展,努力滿足投資者資產配置多樣化需求。截至2017年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13家,其他公募基金管理人14家,管理資產合計達11.6萬億元。公募基金產品數量達到4841只,範圍涵蓋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商品期貨基金和ETF基金。同時,養老目標基金、FOF基金等以價值投資為理念、倡導獲取長期穩定收益的新產品逐步推出,使得公募基金產品體系更加精細化,範圍更廣泛,有利於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促使公募基金行業邁入資產配置的新時代。

從對外開放看,截至2017年底,共設立了45家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有24家基金管理公司設立了香港子公司,部分基金管理公司在歐洲等地區設立了分支機構。經中國證監會批準的在內地公開銷售的香港互認基金產品11只,經香港證監會認可的在香港公開銷售的內地互認基金產品50只,基金業初步形成雙向開放的市場競爭格局。

從法制建設看,公募基金行業建立了較為先進和完善的監督管理法規體系。1997年國務院頒布《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2003年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2013年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實施,與此相配套的公募基金法律法規及自律規則有210多項,包括《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管理辦法》《證券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辦法》《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公平交易制度指導意見》等,對公募基金投資運作、銷售管理、信息披露管理等進行了明確的細化規定,確立了風險自擔的產品設計和銷售規範、強制托管制度、每日估值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公平交易制度以及嚴格的監管執法體制,推動公募基金成為投資者保護更為充分的行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184

券商自營盤盈虧探秘:弱市之下誰跑贏了大盤?

正在披露中的券商中報里,自營業務收益出現了有趣的分化。買股還是買債,決定了上半年券商自營盤的不同結局。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已披露中報的19家上市券商中,第一創業、華西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中信建投等10家自營收益同比飄紅,而國信證券、興業證券、國元證券等則自營收益同比較大幅度下跌,走出了冰火兩重天的分化。這種分化還表現在,踩中債券階段小牛者自營收益可觀,而重倉權益的則可能出現較大回撤。

弱市之下謀生存,券商也半推半就地加快了業務結構的調整,表現在自營上是除了傳統的固收和權益類投資力求押準市場周期波動,具備業務資質和資本金優勢的券商也已開始增加多元化投資策略,開啟了衍生品交易等非方向性的轉型。

自營兩重天

大勢低迷,自營業務越發成為劃分上半年券商業績好壞的“關鍵分子”,與收入的走向呈現出越來越大的正相關。

有證券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目前,行業研究通常是用投資收益與公允價值兩個科目相加,來比較各大券商自營的投資收益。但是投資收益科目里,大部分是金融工具持有期間的收益,相當於股息和利息的收入,體現不了券商主動管理能力。

更細節一點看,在老會計準則下,行業研究會以公允價值變動(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中的公允價值變動+利潤表里的公允價值變動)來更為客觀地衡量券商自營的主動管理能力。而新的會計準則下,則以利潤表中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其他綜合收益各項公允價值變動之和,作為整體公允價值的考量。

以中報披露來看,目前中信證券、興業證券、中信建投等A+H股上市券商均采用了新的會計準則,而這也導致了各家報表出現數據分化。

在此背景下,記者統計了各大券商的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並計算出自營投資收益率,以求更為客觀地比較上市券商自營賺錢功力。

數據顯示,截至記者發稿,已發布中報的19家上市券商中,第一創業、華西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中信建投等10家自營收益同比飄紅,而國信證券、興業證券、國元證券等則自營收益同比較大幅度下跌,走出了冰火兩重天的趨勢。

跟2017年上半年相比,大部分券商自營收益率並不那麽好看,國信證券、財通證券、興業證券、浙商證券等12家均出現了收益率不同程度下滑。

中信證券自營業務上半年拔得頭籌,實現收入53.3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8.33%。而同期中信證券總的營業收入共計199.93億元,也就是說中信證券每入賬四元其中一元就來自自營收入。按中信證券披露,上半年“證券投資業務”貢獻收入47.41億元,同比增長50.65%。而同期經紀業務雖總體收入51.08億元,量多過證券投資業務,但同比卻下滑1.45%。

緊隨其後的另一家百億級券商——國泰君安自營收益和凈利潤同時出現下滑。國泰君安上半年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40.09億元,同比下滑15.71%。自營投資收益為30.77億元,同比下滑了18.99%。

國信證券與興業證券則屬於大中券商陣營中自營收益跌幅居前者。國信證券上半年投資與交易業務共實現營業收入-2.40億元,同比下降了147.84%。數據顯示,國信證券上半年自營盤規模已縮水逾三成,跌至約440億元。

去年同期依靠投資業務業績亮眼的興業證券,今年也遭遇了同樣的情況。興業證券上半年自營收益約10.0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41.09%,主要系公司證券投資業務收入下滑。為破局,興業證券已加大債券配置,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同比增厚約三成,6月末達到了312.18億元。

弱市謀求多元化

“上半年股債開始分化,部分券商在上半年降低權益類配置、提高非權益類的配置,踩準了市場周期,自營收益就很可觀。但也有券商上半年的非權益類配置倉位不夠,或者甚至提高了權益類的倉位,按照上半年的行情走勢,自營收益就會差一點。”東興證券非銀研究員向第一財經表示。

這一觀點也得到自營業務人士的認同。某券商自營內部人士透露,公司自營收入在上半年出現大幅下滑,最主要原因就是權益類倉位較重,一度出現較大的回撤。“上半年行業里有券商自營收入大漲,一方面是因為去年自營收入基數低,另一方面是上半年債券收益不錯,增加了非權益配置的自營盤收入增幅就更加明顯。”

但值得註意的是,在憑借自營收入助力而實現業績增長的券商中,押準市場波動並不是唯一的策略。

以中信證券為例,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99.92億元,同比增長6.94%;歸母凈利潤55.65億元,同比增長12.96%,繼續在行業內領跑。具體業務方面,證券投資業務實現收入47.41億元,同比增長50.65%,自營業務成為業績增長最大驅動力。

衍生品交易和債券配置,是助推中信證券自營收入大漲的主要原因。中報顯示,中信證券自營權益類證券及證券衍生品占凈資本比重,從年初的33.23%降低至31.78%,但非權益類占比從124.35%增長至172.5%。此外,在公司上半年公允價值變動收益32.39億元中,交易型金融資產虧損45.62億元,而衍生金融工具收益高達62.08億元。

“非方向性的自營投資是大的趨勢,持倉集中、股票偏好明顯等自營投資,慢慢不再會是行業主流。”東興證券研究員表示,以往券商自營呈現了明顯的方向性投資風格,即行情好則自營好、業績更好,市場差則自營差、業績更差。但目前很多大券商開始加強非方向性投資,比如利用場外期權業務和資本金優勢進行自營投資,減少市場周期波動對自營收益的沖擊和影響。

中信證券在中報里也強調,上半年股票自營業務根據市場變化,強化了倉位管理,嚴格管理市場風險,將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盡量控制在較低範圍。同時另類投資業務積極應對市場變化,靈活運用各種金融工具和衍生品進行風險管理,開拓多市場多元化的投資策略,有效分散了投資風險,克服了市場下跌帶來的不利影響。

上半年為數不多的凈利潤正增長的券商中,申萬宏源亦是受益於自營收入增長。中報顯示,申萬宏源投資收益與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合計實現21.66億元,同比增加5.86億元、增長37.06%。從收入結構上看,投資收益與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合計占比35.66%,同比增加了9.59個百分點。

“2018年上半年,公司投資交易業務繼續推進傳統自營向綜合交易、協同服務的戰略目標轉型。在可交換債券和ABS投資、策略多元化投資、大類資產配置組合、場外衍生品等方面進行了戰略布局。固定收益類投資把握市場變化,通過多品種交易增厚收益,增加低風險業務收入。積極籌備跨境業務、上交所場內期權做市業務、場外期權二級交易商資格備案和一級交易商申請、滬倫通業務資格準備各項工作。”申萬宏源在中報里稱。

東興證券研究員預計,未來券商自營將更多采用非方向性的投資,規模和杠桿都會出現齊升的趨勢。但這種轉型對券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資本金充足、具備高效的投研體系和交易能力等。相比而言,具備業務資質和資本金優勢的大券商將具備明顯優勢,中小券商自營表現可能會出現進一步分化。(第一財經記者尹婧霏對本文亦有貢獻)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蘇蔓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807

使費差別大 指數跑贏對沖基金 英之見 - 基金經理黃國英(Alex Wong)的博客

1 : GS(14)@2012-03-27 22:17:51

http://blog.yahoo.com/_QV5MGN2N5 ... ticles/608951/index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465

樓市把脈:領匯股價跑贏住宅價格

1 : GS(14)@2012-05-05 14:43:4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308993
無論閣下對領匯( 823)有如何想法,包括有不少商戶因加租而要搬遷甚至結業,但其股價的確硬淨,某程度是有抗跌能力。上述可從以下角度了解,數據來自網站包括 Yahoo! Finance等:
( A)相比其他在港上市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簡稱房託)股價表現,領匯全勝,若純用股價上落由 2007年尾起計算至今(即非用招股價為基礎),賺了 70%,其他如越秀( 405)增 34%、泓富( 808) 10%、陽光( 435) 2%、而下降的有富豪( 1881)之 18%和冠君( 2778)的 20%。
( B)相比普及的長實( 001)、新地( 016)和恒生指數的表現,領匯亦勝出,因同期長實下降了 28%、新地則是負 35%,而恒指亦減 28%。
( C)相比股價波幅(風險之量度),領匯屬中等,比冠君、越秀及富豪的股價波幅低,但高於陽光,與泓富的相約,而長實、新地及恒指之波幅亦低於領匯。
( D)派息方面,一般而言可比其他房託低,但亦不遜色於普及股票。
但和實物比較又如何呢?若由 2008年尾計算至今年初:( 1)與私人住宅的面積大細分類比較,領匯股價升了 118%, A類小型單位 69%、 B類小中型單位 56%、 C類中型單位 49%、 D類大中型單位 42%、 E類大型單位 47%。
( 2)與寫字樓及商舖比較,以整體寫字樓市場計平均價格升 67%,整體商舖市場則為 100%。
( 3)與太古城比較這裏以同期呎價變動計算,太古城約有 57%增長。
假若有閒資,但又不足夠買樓,可以考慮房託。(註:筆者持有房託股票)

鍾維傑
「地產得」獨立房地產分析網站
2 : Sunny^_^(11601)@2012-05-05 21:05:40

馬後炮囉.有早知就冇黑衣啦
3 : idsdown(1658)@2012-05-05 23:45:16

2樓提及
馬後炮囉.有早知就冇黑衣啦


x2

股市跌時, 領滙分分鐘變領野添啦, 多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165

同學喝采 腦癱少年跑贏自己

1 : GS(14)@2012-06-04 23:08:3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20604/16394259

有志者,事竟成。伍德拉姆因天生缺陷,本來獲准不須參加學校運動會,但他決意挑戰自己,於是報名參加400米田徑賽事。雖然起步不久就大落後,但他在烈日下一步一步努力走來(圖),不是要贏人,而是要贏自己。
「其實賽事期間,多次也想過放棄……」伍德拉姆坦言,挑戰殊不容易,但教練不斷在旁鼓勵他走下去。在場不少同學被他的堅毅感動,加入打氣,邊拍手邊說加油,令他很驚訝:「真的了不起和令人鼓舞」。
英國《星期日郵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686

野兔跑贏保特

1 : GS(14)@2012-07-07 17:35:4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20706/16489408
倫敦奧運本月27日揭幕,各國運動員日夜苦練,希望奪金之餘,還刷新紀錄,但英國廣播公司( BBC)一項研究指,假如動物可參與奧運,人類肯定無望奪獎,因為動物在短跑、舉重、跳遠和跳水都遠勝人類,而其中野兔的「爆炸力」最為驚人,跑100米只需5.58秒(圖),比起牙買加百米飛人保特( Usain Bolt)的世界紀錄9.58秒快得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116

麥嘉華筆記:未來10年股票跑贏債券

1 : GS(14)@2012-10-23 00:55:0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1022/18046123
早前曾提到,我的債券投資中,包括一些較冷門的哈薩克銀行債券。隨着債券表現跑贏股票,兩者的差距更是1994年以來最大,所以,對於環球高息債券價格能否進一步大升,我現時抱持非常審慎的態度。
看一看我的資產組合,股票和債券各佔四分之一,而後者主要是新興市場債券,有不同的到期日,貨幣單位也各不相同。假如金融市場在未來半年急速走下坡,我不排除會減持債券投資比重,同時增持股票。
環球政府債券勢轉弱
記得在亞洲金融風暴於1997至1998年期間爆發之前,我大部份資金投資於債券市場,因為我相信利率趨跌。當金融風暴席捲亞洲後,新興市場股市慘跌,而像這樣的大跌市在2003和2009年再次出現,於是我便趁低價增持亞洲股票和地產物業。
債券市場經歷了長達31年的大牛市,我認為股市可望在未來10年內迎頭趕上,反過來跑贏債市,理由是利率有可能見底回升,這將會打壓債券價格。最近,美國國庫債券的沽盤淨張數便創下歷來最高紀錄。
為此,我預期環球政府債券將會進一步轉弱,而這股跌浪恐怕會波及評級較低的債券。讓人關注的是,過去幾年,互惠基金投資者減持美股之餘,卻把資金轉投到各類型債券基金。在之前的五年裏,散戶從股票基金提走的資金多達5300億美元,而投進債券基金的熱錢則超過1萬億美元。
雖然債券前景矇矓,可是我尚未決定完全離棄新興市場的高息債券,因為美國聯儲局實行零息政策,使到退休人士和公積基金的收入減少了一大截。為了提升回報,公積基金可能會繼續增持高息債券,這起碼有助在短期內托住高息債券價格。
今年6月和7月,我解釋過希臘、法國、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股市跌得太深,偏低的估值具有一定吸引力。自此至今,整個歐洲股市已累計反彈15%至30%。期間,我吸納了法國電訊、意大利電訊、ENI以及一些瑞士藍籌股和保險股。當時我提到,歐洲高息股和高息公司債券會在未來10年跑贏美國國庫債券。
中國股市有機會見底
上月討論到中國內地經濟放緩的問題時,指出韓國和台灣出口數據,較內地公佈的數據更能反映實況。基於亞洲出口主要輸往其他新興市場,環球經濟現階段難望顯著擴張。在2000至2012年,帶動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正是新興經濟體。
面對中國及其他新興經濟減速,環球經濟增長速度和企業盈利恐未容太過樂觀,理論上這將會不利股價。然而,眼見歐洲股市在壞消息滿天飛的環境下仍能不跌反升,中國股市也有機會快將找到底部。
麥嘉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747

鄭家華:財爺想跑贏諾貝爾

1 : GS(14)@2013-03-01 01:25:29

http://news.on.cc/cnt/finance/20 ... 0228_00842_001.html
【on.cc 東方互動 專訊】 東方產經「搜財奴」專欄作者鄭家華:昨日財爺曾俊華宣讀作為梁班子的第一份財政預算案。再次印證,不單只香港地產市道,未必影響港股的恆生指數,就是其他香港本土政經事務,也未必能左右港股走向。事實上,整份預算案理論上只有兩個部分算得上是與香港金融界相關。第一,是提供更多稅務優惠,希望推廣更多基金管理公司和股權基金,成為區內領先資金管理中心;第二,港府再發行新一批價值近100億元的iBond,希望能為部分市民對沖通脹壓力。
這些雞毛蒜皮般的事情,當然不及環球大局、資金狀況和資金流向,對港股升跌,更有決定性。例如日圓上周五突然轉強,令人猜疑是否有借日圓買股票,做套息交易的對沖基金平倉?還是大家太擔心,意大利大選後無主導政黨的政治亂局,會令歐債危機重燃?霎時之間,很難說清。又或者,會否有人擔心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印鈔國,真的想退市?雖然,我猜度聯儲局放風退市,是擺姿態扮謹慎多於一切,但撇除這個不談,亦有不少人擔心懸而未決的所謂財政懸崖,會令投資者退卻。其實,當中「自動削支」(Sequestration)一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相信也愛莫能助。
坊間很多人以為,美國會於3月1日開始自動削赤,但事實並非如此。真正的死線,是在3月27日。原來,理論上3月1日確實是整個自動機制開始的頭一天,但因為各部門早就為此作準備,並在過去數月已減慢現金支出。所以,某些較重要的服務,個別部門還是可以用半冬眠狀態,提供多幾個星期的基本服務。但到3月27日,政府內一個稱為「持續決議」(Continuing Resoulution)的可自決資金,卻會用盡。到時,美國政府各主要部門,就真的要熄燈關門了!
雖然最終民主和共和兩黨怎麼都會把新方案談妥,但因年初奧巴馬連任後氣勢如虹,令共和黨人在年初延後財政懸崖談判中毫無得益。這趟最新的談判,他們自然會背水一戰,盡量爭取自己的好處,令過程的轉折特別多。這亦配合「神七」預測,3月恆指有可能跌近、甚至乎跌破22,000點的估計。昨早開市前,恆指牛熊證街貨的分布形勢,亦持續暗示大市會下調至此水平。以周二恆指收市(22,500點水平)上下五百點計,牛證街貨量約相等於5,500多張期指好倉,而熊證街貨則完全欠奉。
一句題外話,財爺提議再注資150億元予關愛基金,加上其原有50億元資金,盼透過投資每年錄得10億元收益,回報為5%。若記憶沒錯,諾貝爾基金在2002至2012年的平均回報只介乎1.5%至2%。財爺要關愛基金每年跑5%表現,它豈不是要打低一眾諾貝爾名人。
申銀萬國聯席董事 鄭家華(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3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