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週日致電美國總統奧巴馬,表示其退出對下任聯儲主席之一職的角逐。
薩默斯在電話後寫給奧巴馬的信件中說,「我不得不承認,我的進一步參選會引起更激烈的動盪,這對美聯儲、現任政府乃至於美國目前的經濟復甦都是不利的」。
奧巴馬在聲明中表示,他接受薩默斯的退出決定。奧巴馬將薩默斯形容為「我的團隊中一起經歷了最壞的經濟危機的重要成員」;「他的能力、智慧和領導力在挽救經濟、推動進步的過程中功勞巨大」。
美聯儲現任主席伯南克的任期將於2014年1月31日結束,他已表示無意再次連任。奧巴馬最早會在本月宣佈下任聯儲主席的提名。
薩默斯與耶倫此前同為下任美聯儲主席的熱門人選。在奧巴馬政府擔任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的薩默斯,曾被廣泛認為是下任美聯儲主席的強有力競爭者;但是來自自由和女性權利組織以及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的民主黨人的反對聲一直在增加。
薩默斯的退出意味著奧巴馬需要在其他潛在的候選者中任命下任聯儲主席,包括聯儲副主席珍妮特·耶倫、前任聯儲副主席唐納德·科恩,以及前任美國財長蒂莫西·蓋特納。
高盛蘇黎世分部接受蘇黎世勞工部門(AWA)的檢查,瑞士日報Tages-Anzeiger稱AWA 接到瑞士銀行聯合工會的舉報:高盛不遵守勞動法案,要求員工加班、不予支付加班費。AWA透露此次尋訪目的為了調查高盛內部是否涉嫌強制員工加班。
瑞士勞動法規定,僱員每週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5小時,允許一些行業延長到50小時。
AWA主要職責就是監督勞動法在各行各業的實際落實情況,他們也負責處理一些來自工會或僱員的舉報信息。
瑞士勞工部的此番行動很可能受了美銀實習生猝死倫敦慘案的影響。華爾街見聞此前有報導:2 1歲的美銀實習生Moritz Erhardt連續三天通宵加班後,猝死身亡。該事件引發渲染大波,部分媒體譴責金融行業「食人」加班制。
高盛在全球的辦公室均存在加班現象,程度各一,而FT稱高盛每星期都會統計員工的加班工時,然後做電子備份。
目前,AWA表示目前尚未公佈調查結果,舉報者銀行聯盟不願意透露更多細節,高盛拒絕回應此事。
下一任美聯儲主席是誰為何如此重要?耶倫擔任主席和其他人擔任的不同之處在哪?更進一步,美聯儲主席的工作是什麼?他或她擁有那些實際的權力?
眾所周知,美聯儲主席需要召開新聞發佈會,在國會發表證詞,並且也是管理金融系統的關鍵人物之一,但是在制定貨幣政策方面呢?這些貨幣政策將影響美國,甚至全球的經濟和金融。
Joe Gagnon曾在美聯儲工作了近20年,現在是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經濟學家。他解答了我們問題:
美聯儲主席實際做哪些工作?
主席的主要工作就是起草政策議案,並主持貨幣政策會議。
絕大多數重要貨幣政策都由FOMC決定。在FOMC會議上,所有的政策議案都由投票決定。主席僅擁有一票的權力。
主席主持這些會議,並觀察委員們對議題的態度。
僅此而已?
這是一項重要的權力!
主席決定這些議題,他擁有更大影響力。通過決定議題的方式,主席真的能夠影響FOMC的決定。如果委員在會議上提出其它的政策觀點,主席將對這些觀點進行挑選。他有權決定哪些政策議題可以讓FOMC進行投票。
格林斯潘召開FOMC會議的時候,他會首先發表演講,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委員們瞭解他的觀點。FOMC委員們也不希望與格林斯潘的觀點相差太多,而後者也會提出一些議題讓大家討論。
但是,伯南克不同。他更傾向於最後發表演講。他首先傾聽其它委員說些什麼,然後將不同的觀點歸納起來,最後再表達自己的觀點。
注意,格林斯潘和伯南克的演講都發生在投票前。
主席起草政策聲明,然後舉行投票。他能夠先起草一個令多數投票委員支持的議案,然後根據自己的觀點稍微修改這個議案。通過對議案不同程度的修改,他可以得到想要的支持票數。因此,這是主席的一個非常重要權力。
這跟國會通過一項法案相似,只不過起草法案的國會議員只有一個,對嗎?
很正確。但是,與國會不同的是,美聯儲的投票議題沒有修正案。因此,主席提供的議題只有兩種命運:通過或者否決。但是,如果投票反對,你可能也不會得到一個更好的結果。
耶倫是在美聯儲碰到自己一生所愛的。那是在1977年的一個午餐會上,一場旋風般的戀愛在不到一年的時間成就了一場閃婚。
在當時臨時在美聯儲研究部門工作的George Akerlof身上,耶倫不僅找到了靈魂伴侶,還遇到了志同道合且與自己不相上下的人。
這兩個人組成了現代經濟學歷史上都稱得上顯赫的夫妻檔。在有前景的研究上通力合作的同時,他們還各自掌握著日趨重要的職位,並且養育了一個繼承了兩人學術熱情的兒子。
耶倫如今已是美聯儲的二號人物,並且預計將贏得下一任美聯儲主席的提名。而如果最終獲得國會通過,她將成為美聯儲百年歷史上第一位女性主席。
耶倫與Akerlof互相扶持。耶倫幫助Akerlof專心學術,後者在2001年贏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而在此後的自我簡介中,Akerlof寫道:
我們不僅個性完美契合,而且在宏觀經濟學上有著完全的共識。我們唯一的分歧是她比我更支持自由貿易。
據路透對兩人履歷的整理,67歲的耶倫在1977年放棄了哈佛的教職進入美聯儲。當時是負責美聯儲國際金融部門的Ted Truman努力爭取耶倫加入。前者是耶倫在耶魯攻讀PhD時的教授。
而73歲的Akerlof年少成名,其早期的成名作「檸檬市場」在經濟學家裡為人稱道。他當時短暫在美聯儲工作了一年,剛剛離婚的他正要前往LSE任教。
他寫道,在遇到耶倫後,「我們決定很快結婚,這不僅是由於我們對於彼此的認同,也是由於現實的原因...如果我們想要避免分離,耶倫也需要在英國找份工作。」
耶倫隨後宣佈將追隨Akerlof前往LSE任教,Truman在接受路透採訪時回憶道:「我們當時非常失望,儘管我們對此非常理解,但我們花了很大功夫才吸引耶倫加入美聯儲。」
當然,最後耶倫仍然回到了美聯儲,只不過身份已經變成了美聯儲理事,成了Truman的七個老闆之一。
他們兩人在倫敦很快發現了問題,他們都不是英國人。兩年後,他們回到了伯克利,耶倫開始在商學院任教。
他們在學術上的研究也受益於彼此不同的風格。
當時被耶倫招聘,如今已出任伯克利Haas商學院執行院長的Andrew K. Rose認為:「Akerlof天馬行空,有更多的藝術家氣質以及創造力;而耶倫則更加腳踏實地、理性並且尊重常識。」
密歇根大學經濟學教授Jim Adams形容耶倫與Akerlof的關係時表示:「他們都異常的成熟,才能夠讓這樣兩個如此不同的人互相深愛。」
「Akerlof是一個極其有創造力的人。他從不害怕非正統與真正的智力探索。而耶倫則思考問題和其影響非常細緻。」
他們兩人合作的第一篇論文還是在耶倫在耶魯的導師James Tobin的力促下完成的。
耶倫在1994年回到美聯儲擔任理事,而Akerlof繼續執教,並開始在華盛頓和伯克利之間來回。當耶倫隨後進入總統克林頓的經濟顧問委員會後,Akerlof承擔起了照顧家庭和撫養兒子的職責,但他在耶倫白宮時期給了耶倫巨大的支持。
在1999年,兩人回到了伯克利,他們的兒子去了耶魯。耶倫在2004年被任命為舊金山聯儲主席,隨後在2010年被任命為美聯儲副主席。
Akerlof在2001年10月贏得了諾貝爾獎。在媒體報導中,他舉著和耶倫的合照。
這兩夫婦是如此的非同凡響,正如Rose所描述的:「有多少諾貝爾獎得主與配偶從事同樣的工作,卻名氣更小呢?」
彭博消息人士稱,美聯儲將擴大對大型銀行銀行現貨商品業務的審查,這些銀行將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等。
該消息人士稱,美聯儲正在審查所有使銀行參與商品市場的法律和監管條款。為了降低金融系統內的潛在風險,美聯儲7月份後對美國大型銀行商品業務的審查開始擴大。美聯儲7月份表示,它將重新考慮2003年批准花旗、摩根大通等美國大型銀行將業務擴展至原材料市場的決議。
美國法律禁止銀行從事非金融業務,除非它們得到了特殊豁免權。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在2008年轉變為銀行之前一直是美國兩家最大的證券公司。
1999年的一項法律也豁免了它們1997年9月30日之前存在的任何商品業務。
美聯儲可能會在解釋「豁免權」的時候縮小範圍,這可能限制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恰巧在1997年增加的商品業務。
美國大型銀行的一些商品業務活動可能被歸為單獨的「商業銀行」投資豁免權,但這些豁免權的期限僅為10年。Federal Financial Analytics的執行合夥人Karen Shaw Petrou稱,
美聯儲「正努力整頓豁免權,使之與商業銀行業務相符,並擴大它的適用範圍。」
在美聯儲審查美國大型銀行商品業務之際,美國的立法者和監管者也擔憂這些大銀行參與商品市場的擔憂。美國民主黨參議員Carl Levin稱:
「銀行參與商品市場和建立商品頭寸將引發許多問題。」
但是,美國的大型銀行也表達了反對。高盛CEO Lloyd C. Blankfein表示,現貨商品部門是其為客戶提供關鍵服務的「核心」。他稱:
「我們的現貨商品業務在市場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我們擁有好的信譽,是受監管的公司。如果我們退出現貨商品業務,這將對市場產生不利影響。」
另外,美國其它組織也表達了對銀行退出現貨商品業務的擔憂。美國商會(Chamber of Commerce)和波音公司在給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的信件中稱,如果美國大型銀行被迫退出商品業務,它們將面臨風險對沖方面的困難。美國商會稱,
如果大型銀行失去現貨商品交易對手的身份,那麼「我們管理風險的能力將嚴重受到影響」。
「我們很可能被迫用自己的資本來管理這些現貨商品庫存,我們對衝風險的選擇將會減少,成本也更加昂貴,並且風險對沖的效果也會降低。」
鴿派的波士頓聯儲主席羅森格倫(Eric Rosengren)表示,9月美聯儲沒有宣佈放緩QE是因為美國經濟增長低於預期,以及財政政策問題給經濟前景帶來的風險。
「如果美國財政問題不是那麼不確定,美國真實GDP數據和就業數據更加強勁,美聯儲應該在9月份就採取行動了。」Rosengren週三表示,他今年擁有投票權。
上個月FOMC會議美聯儲維持QE的決定震驚了投資者,在國會討論如何結束政府關門,以及是否提高債務上限時,美聯儲保持了貨幣刺激。
Rosengren表示,他「明確地強烈」支持美聯儲上個月的決定,「未來經濟前景依然面臨很大的下行風險,」如果經濟像官方預測的那樣增長,那麼「美聯儲將在未來幾年逐步放緩QE。」但是他也警告,「如果經濟出乎意料地放緩,我們可能將實施比現在預計的更大的刺激計劃。」
Rosengren同時還表示,美國政府預算問題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利率上升危及部分地區的經濟表現,這讓美聯儲保持了QE刺激。
至於美聯儲何時開始放緩QE,Rosengren稱,「我們需要看經濟數據,看它在未來3年內是否像我們所預期的那樣達到充分就業,是否達到2%的通脹目標。」
他強調,美聯儲的行動不是由華爾街想要我們做什麼或者我們應該做什麼來決定的。
如果政府關門持續,「很難計算對經濟的影響」,Rosengren表示,「我們將從私營部門獲得數據,但是如果我們無法獲得可靠的政府統計數據,那我們很難衡量現在的狀況。」
他表示,隨著美聯儲即將召開下一次會議,九十月份的數據將非常重要,如果無法獲得這些數據,那將很難要求改變刺激措施。
當地時間10月8日,一位白宮官員向媒體透露,奧巴馬將在美國當地時間週三下午3點、也就是北京時間週四凌晨宣佈提名耶倫(Janet Yellen)出任下一屆美聯儲主席。
如消息屬實,耶倫將成為史上第一位女性美聯儲主席。
不過,投資管理公司Trend Macrolytics LLC首席歐洲策略師Lorcan Roche Kelly還提到了一點:
耶倫不但會是首位女性美聯儲主席,而且會是最年長的就任者。
當然,年輕年長不是主要問題。在新「掌門人」明年2月正式登場以前,有必要回顧下這段QE退出過渡期裡19位美聯儲的決策官員持何種立場。
通過公開信息,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方法評估:這些高官的師承學派可能對他們的一些觀點和立場產生影響。
以下可見美銀美林歸納的美聯儲貨幣政策決策組織FOMC成員教育背景:
美國銀行分析認為,許多FOMC成員的分歧體現出「淡水」與「鹹水」經濟學派的區別。
從地理位置上說,也就是美國內陸學府與沿海學府的觀點差別。
淡水派來自芝加哥、明尼蘇達、羅徹斯特等大學。鹹水派的觀點在東海岸的麻省理工、普林斯頓、耶魯和西岸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更普遍。
類似的地域分佈傾向也出現在美聯儲地方聯儲身上:那些沿海的地方聯儲傾向於鹹水派,那些內陸聯儲更傾向淡水派。
淡水經濟學家強調市場效率、理性預期和政策無效性,而鹹水經濟學家觀察市場失靈、多重均衡和管理傾週期性需求所發揮的作用。
兩派對貨幣政策的一些關鍵分歧如下:
美國當地時間10月9日,奧巴馬宣佈提名現美聯儲副主席耶倫(Janet Yellen)出任下屆美聯儲主席。
其實,耶倫擔任美聯儲要職前,曾一度是學術界的活躍人士,而她的研究領域非常廣泛:廣告、失業、非婚生子都是她的涉獵範圍。WSJ收錄了耶倫的主要研究成果:
—耶倫在美聯儲擔任研究員的時候,曾經和William Adams聯合署名發表過一篇名為《什麼讓廣告盈利?》(What Makes Advertising Profitable?)的論文。其核心內容是一家公司是如何通過鎖定目標消費群體(滿足一定社會經濟條件的人群)來提升利潤空間;文章同時指出廣告有損社會福利,影響公共政策。論文結論是:廣告激發窮人消費慾望的同時,也引發富人的鄙視情緒,最終導致富人只覬覦窮人負擔不起的商品。如此斷層、炫耀型的消費模式,不是我們所倡導的。
—耶倫和其丈夫George Akerlof(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從社會學角度對效率工資理論做了大量的研究。效率工資理論研究的是工資標準跟生產效率之間的關係,也為自願性失業現象長久持續尋找原因。廣義上來說,該理論就是探討效率工資和失業率的關係。一僱主開給員工的工資高出市場平均薪資,勢必能激勵員工發奮工作。對於僱主來說,支付更高的工資可以減少營業額,同時降低培訓成本。雖然員工也能從中獲利,但這樣會造成其餘求職者失業。
點擊此處,查閱耶倫的研究報告。
—耶倫和丈夫還關注失業問題背後的社會現象。90年中期,他們開始研究美國非婚生子現象。他們把研究對象稱為《生育技術變革》(reproductive technology shock)。他們認為,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墮胎和避孕藥的普及打亂了原有的社會秩序,性、懷孕、婚姻被重新定義, 因而社會對未婚媽媽的歧視程度有所降低。他們用自己的調查結果來駁斥某些政策決定者的言論。當時,有政客認為社會福利會導致未婚媽媽現象的蔓延,力主削減給予未婚媽媽的補貼。而耶倫反駁說,削減社會福利「不會對非婚生子女的數量產生影響,只會讓現有靠接濟的非婚生子女生活陷入困境」。
如需瞭解更多內容,請點擊原文。
—兩人另外發展了經濟學範疇內的《罪與罰》,主要討論的是社區價值觀以及社區成員與警察的合作關係。他們認為,社區應該減少社會對犯罪行為的容忍程度,這比加大罪行和增加警務開支更有效。 他們同時認為,社會公平也很重要。94年,耶倫丈夫Akerlof接受WSJ的採訪時表示:市民對司法系統的認可程度對犯罪率有很大的影響,我們認為,如果市民認為司法系統存在不公正,他們會很快拒絕於政府合作,也會走向犯罪的道路。
據《今日美國》報導,美國總統奧巴馬當地時間10月9日正式提名珍妮特•耶倫(Janet L. Yellen)接替伯南克出任美聯儲主席。如果得到參議院認可,耶倫將成為美聯儲首位女主席。
耶倫在被提名後發表的簡短聲明中表示,自己並不急於退出刺激措施。她表示,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鞏固經濟復甦,還有太多美國人找不到工作,為了支付帳單和養家餬口而擔憂。
據新華網報導,耶倫1946年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區一個猶太家庭,擁有布朗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和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耶倫曾先後在哈佛大學、倫敦經濟政治學院和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教。她的研究領域側重於勞動力市場,對失業現象的成因和對策,對經濟衰退時期就業市場模式有著深入研究,是主張用貨幣刺激政策緩解失業的「鴿」派人物。
耶倫於2010年經奧巴馬提名出任美聯儲副主席至今。她曾在2004年至2010年擔任舊金山地區儲備銀行行長,並於1997年至1999年擔任克林頓政府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
當前,由於國會兩黨仍就財政和預算問題僵持不下,導致聯邦政府關閉超過一週,而美國債務上限大限也日益臨近,民主黨和共和黨正在就財政問題激烈論戰。《華爾街日報》報導認為,耶倫被提名意味著美聯儲短期內不大可能在寬鬆貨幣政策方面有任何異常動作。
報導稱,如果提名得到確認,耶倫面臨的首要挑戰將是如何在不傷害經濟的情況下收縮美聯儲的寬鬆貨幣政策。耶倫是美聯儲接近於零的利率政策和債券購買計劃的擁護者,在現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制定相關戰略的過程中與之有密切合作。
奧巴馬的前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耶倫的朋友克里斯蒂娜•羅默(Christina Romer)預計,耶倫領導下的美聯儲不會在短期內推出大膽的政策行動,耶倫是美聯儲當前政策的一位關鍵設計師,預計她上任後主要將延續已有政策。
據《新京報》報導,南開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教授、金融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戴金平表示,奧巴馬提名耶倫對於亞洲新興市場來說是利好消息。
戴金平稱,提名耶倫擔任下一屆美聯儲主席意味著QE政策推出進程將更為緩慢。從而緩解了如印尼等高風險的亞洲新興市場國家的資本壓力,給這些國家預留調整國內經濟秩序的時間,有助於國際資本回流亞洲新興市場國家。
而據《南方日報》報導,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陳惠華也表示「寬鬆貨幣政策有利於美國經濟的復甦,從而有利於中國加大對美出口,也對中國經濟繼續轉暖提供支撐」。
耶倫簡歷:
1971-1976年:哈佛大學經濟學系助理教授
1977-1978年:美聯儲理事會國際金融部經濟學家
1978-1980年:倫敦經濟及政治科學學院講師
1980年:加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1994-1997年:美聯儲理事
1997-1999年: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
1997-1999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經濟政策委員會主席
2004-2010年: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行長
2010年10月4日至今:美聯儲副主席
美銀美林的利率和外匯策略小組公佈10月份的調查顯示了一個有趣的結果,接受調查的基金經理們仍然認為美聯儲在12月份的FOMC會議上最有可能開始削減QE。
美銀美林10月4日-9日的調查顯示,在全球接受調查的80個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中,
37%認為美聯儲將於今年12月份開始削減QE;
31%認為美聯儲將於明年1月份開始削減QE;
25%認為美聯儲將於明年3月份開始削減QE。
但是,因為美國政府關門對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華爾街(包括美銀美林)的許多經濟學家都已經排除了美聯儲2014年前開始削減QE的可能。
上週,美銀美林經濟學家Ethan Harris調降了美國三季度和四季度的GDP增長預期,稱政府支出下降,以及政府關門導致僱員暫時離崗是重要原因。他還稱:
「雖然美聯儲仍有可能在12月份削減QE,但是美聯儲更有可能等到明年1月份開始行動。」
美銀美林的調查還顯示,做多美股成為最「擁擠」的交易,緊隨其後的是做空美債和做多美元/日元。
Harris稱:「實際上,美聯儲不可能會在10月29日-30日的FOMC會議上開始削減Q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