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現在都在討論油價暴跌,但眼下還有一個重要的變化無法忽視:美國國債正如火如荼。
美國長期國債(10年期國債和30年期國債)收益率自上周開始已經急劇下滑(價格上升)。當國債價格飆升,意味著投資者正瘋狂“避險”,因為美國國債被視為最安全的投資。
美國時間周五,30年期美債收益率下跌至2.76%,創下了2012年四季度來的最低水平。
10年期國債也不斷下探,周五跌至2.09%。
今年10月15日,市場曾經歷過瘋狂的一天:10年期美債收益率“閃崩”至最低1.86%,最終回複到2.14%。
與股票不同的是,債券市場火爆意味著收益率下跌,而股市火爆意味著收益率上升。
盡管股市通常最吸引眼球,但投資者越來越多關註債市,尤其是長期美債走強,意味著人們越來越擔憂經濟的短期前景。
“新債王”Jeff Gundlach不久前指出,歐洲國債收益率比美國國債明顯要低,美國國債收益率沒有理由上升。“對我來說無法想象,在西班牙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低於2%的背景下,美債收益率會上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近幾個月中國貿易順差逼近最高水平,同時在拋售美國國債,可外儲未見增加。今年第三季度末,中國外儲余額較上季度末減少約1000億美元。拋開數據真實性不論,也許是像官方解釋的那樣,外儲大減是美元匯率上漲引起的折算變化。也許中國在進行一些並未體現在統計公布數據中的采購,比如趁國際油價大跌之機囤積石油。
本周美國財政部發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10月中國大幅減持美債136億美元,持美債量創2013年2月新低,而當月美債第二大持有國日本增持6億美元美債。
同在本周公布的11月中國進出口數據顯示,當月中國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為544.7億美元,刷新歷史記錄。事實上,10月中國貿易順差454億美元的規模也已接近歷史高點。
一方面,中國的外貿收入持續猛增,同時大量拋售美債,另一方面,中國的外儲規模卻意外減少。10月公布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末,中國外匯儲備余額3.89萬億美元,環比上季度末下降約1000億美元,季度減少規模創十年新高。
中國外管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對此表示,外儲下降主要原因是美元匯率在國際市場上走強引起的匯率折算變化。他說:
“今年三季度,美元指數上升7.7%。我國外匯儲備里面,除了美元資產以外,還有其他一些非美元資產,需要折算成美元對外公布,美元升值就會導致非美元資產在折算成美元時金額減少。
但這些折算造成的余額變化只是賬面的估值變化,並不是實際的損失,也不會有實際的跨境資金流動。”
除了管濤提到的美元匯率因素,有西方分析人士猜測,可能是因為投機的熱錢正在撤出中國,也可能是中國利用國際油價暴跌的機會大舉購買石油。
星展集團(DBS Group)駐香港經濟學家Nathan Chow10月評論認為,外儲減少透露了熱錢外流的跡象,原因是8月的經濟數據不太好,使一些投資者感到擔憂。
今年10月下旬的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彭博報道稱,大批巨型油輪源源不斷駛向中國港口,數量觸及9個月來高點。僅10月18日當天就有80艘平均運能為200萬桶原油的巨型郵輪駛向中國,而過去兩年平均每天向中國運油的郵輪數量僅為63艘。普氏能源的數據顯示,10月中石油經新加坡向中東購買了45船原油,總量達到2100萬桶,創單月購買量最高記錄。
上月華爾街見聞文章也提到,三季度中國GDP年增長率降至近六年新低,原油進口量卻在反彈。三季度每月進口量2550萬公噸,將推動今年全年進口量創新高。上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稱,此前三個月,中國用作戰略儲備的石油庫存增加了3500萬桶。據上月彭博統計估算,假如國際油價保持目前水平,通過海路增加進口原油每年就會為中國節省將近200億美元。
管濤在解釋中國外儲減少時強調,今年年初,中國政府的工作報告中就提出的主要工作任務之一就是國際收支趨向基本平衡,外匯儲備增長放緩將會變成一種新常態。
中國外儲增長是否正式進入下行區域,還要看今年第四季度數據。不過,以上中國趁大宗商品跌價時增加采購的猜測可能無法在官方數據中找到答案。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近幾個月中國貿易順差逼近最高水平,同時在拋售美國國債,可外儲未見增加。今年第三季度末,中國外儲余額較上季度末減少約1000億美元。拋開數據真實性不論,也許是像官方解釋的那樣,外儲大減是美元匯率上漲引起的折算變化。也許中國在進行一些並未體現在統計公布數據中的采購,比如趁國際油價大跌之機囤積石油。
本周美國財政部發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10月中國大幅減持美債136億美元,持美債量創2013年2月新低,而當月美債第二大持有國日本增持6億美元美債。
同在本周公布的11月中國進出口數據顯示,當月中國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為544.7億美元,刷新歷史記錄。事實上,10月中國貿易順差454億美元的規模也已接近歷史高點。
一方面,中國的外貿收入持續猛增,同時大量拋售美債,另一方面,中國的外儲規模卻意外減少。10月公布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末,中國外匯儲備余額3.89萬億美元,環比上季度末下降約1000億美元,季度減少規模創十年新高。
中國外管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對此表示,外儲下降主要原因是美元匯率在國際市場上走強引起的匯率折算變化。他說:
“今年三季度,美元指數上升7.7%。我國外匯儲備里面,除了美元資產以外,還有其他一些非美元資產,需要折算成美元對外公布,美元升值就會導致非美元資產在折算成美元時金額減少。
但這些折算造成的余額變化只是賬面的估值變化,並不是實際的損失,也不會有實際的跨境資金流動。”
除了管濤提到的美元匯率因素,有西方分析人士猜測,可能是因為投機的熱錢正在撤出中國,也可能是中國利用國際油價暴跌的機會大舉購買石油。
星展集團(DBS Group)駐香港經濟學家Nathan Chow10月評論認為,外儲減少透露了熱錢外流的跡象,原因是8月的經濟數據不太好,使一些投資者感到擔憂。
今年10月下旬的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彭博報道稱,大批巨型油輪源源不斷駛向中國港口,數量觸及9個月來高點。僅10月18日當天就有80艘平均運能為200萬桶原油的巨型郵輪駛向中國,而過去兩年平均每天向中國運油的郵輪數量僅為63艘。普氏能源的數據顯示,10月中石油經新加坡向中東購買了45船原油,總量達到2100萬桶,創單月購買量最高記錄。
上月華爾街見聞文章也提到,三季度中國GDP年增長率降至近六年新低,原油進口量卻在反彈。三季度每月進口量2550萬公噸,將推動今年全年進口量創新高。上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稱,此前三個月,中國用作戰略儲備的石油庫存增加了3500萬桶。據上月彭博統計估算,假如國際油價保持目前水平,通過海路增加進口原油每年就會為中國節省將近200億美元。
管濤在解釋中國外儲減少時強調,今年年初,中國政府的工作報告中就提出的主要工作任務之一就是國際收支趨向基本平衡,外匯儲備增長放緩將會變成一種新常態。
中國外儲增長是否正式進入下行區域,還要看今年第四季度數據。不過,以上中國趁大宗商品跌價時增加采購的猜測可能無法在官方數據中找到答案。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二,美國三季度GDP年化環比大增5%,增速創11年新高,標普道指創盤中和收盤新高,道指首次收於18000點上方。10年期美債收益率暴漲10個基點。美油暴漲3.4%。美元盤中創八年新高。
標普500指數漲3.63點或0.17%,報2082.17點;道瓊斯工業指數漲64.73點或0.36%,報18024.17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16.00點或0.33%,報4765.42點。
有“恐慌指數”之稱的CBOE波動性指數(VIX)下跌2.95%,收14.80。
周二,美國GDP數據超預期,美股高開。美股全日呈震蕩格局,標普道指創盤中和收盤新高,標普最高達到2086.73點,道指首次收於18000點上方。不過,納指收跌,主要受醫療保健類股票拖累。
美國經濟數據方面,美國三季度GDP終值年化環比大增5%,增速創11年新高。美國11月核心PCE同比增1.4%,低於預期,距離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尚有距離。美國12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創近八年新高,達到93.6,預期指數也創近八年新高。美國11月新屋銷售總數年化43.8萬戶,不及預期的46萬戶,前值下修。受軍事和國防訂單拖累,美國11月耐用品訂單意外降0.7%,遠低於預期,四個月來第三次陷入萎縮。
美債收益率上漲,黃金下跌,WTI油價暴漲。美國GDP數據遠超預期,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路上行,收盤時暴漲10個基點,收報2.26%。2月份交割的紐約黃金期貨價格下跌0.2%,收於1177.9美元/盎司。美國經濟數據強勁、有報告稱中國對原油需求量增加,油價暴漲。2月交割的WTI油價收盤大漲3.4%,收報57.12美元/桶。布倫特2月原油期貨價格收盤上漲2.63%,報61.69美元/桶。昨日美油暴跌3.3%。
歐洲股市普遍上漲。英國三季度GDP終值同比增2.6%,不及預期的+3.0%,初值為+3.0%;經常帳逆差270億英鎊,多於預期的逆差232億英鎊。法國三季度GDP終值同比增0.4%,預期+0.4%,初值+0.4%;11月PPI同比降2%,前值從-1.4%修正為-1.2%。泛歐績優300指數收盤上漲0.4%,法國股市大漲1.4%。第二輪選舉中,希臘總統候選人迪馬斯未獲200票通過,無望當選希臘總統,增加了提前大選的可能,而極左派Syriza有可能贏得提前選舉。希臘股市下跌1.7%,10年期希臘國債收益率大漲18個基點,達到8.53%。受希臘政局影響,歐元下跌。受GDP和經常帳數據影響,英鎊下跌。
亞洲股市漲跌不一。A股低開後緩慢走高,但午後上升動能衰竭,收盤暴跌;創業板指盤中漲1.69%,收跌1.41%;滬深兩市成交量萎縮至6388億元,為12月2日以來首次跌破7000億元。板塊方面,銀行股開盤後重挫,海上絲路、粵港澳等權重股雲集的概念跌幅居前;證券、機場航運、醫療、計算機、通信設備出現明顯反彈,保險股午盤集體上漲,不過最後都回落。全天板塊輪動速度加速,最終只有酒類、視聽器材等少數上漲,銀行股收盤齊跌。恒指跌0.32%,內銀股重挫,招商局國際領跌藍籌。友邦保險漲1.8%,領漲藍籌。萬達商業香港IPO首日破發,跌幅一度超8%。
大宗商品市場走勢:
美債市場走勢:
外匯市場走勢:
隔夜全球市場收盤情況:
標普500指數漲0.17%;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漲0.36%;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0.33%。
歐洲泛歐績優300指數收盤上漲0.4%;英國富時100指數漲0.33%;德國DAX指數漲0.57%;法國CAC40指數漲1.42%。
日本股市休市,恒指跌0.32%,滬指暴跌3.03%。
富時環球指數漲0.45%;富時新興市場指數漲1.26%。
美元兌歐元上漲,美元兌日元上漲。
2月份交割的紐約黃金期貨價格下跌0.2%,收於1177.9美元/盎司。
2月交割的WTI油價收盤大漲3.4%,收報57.12美元/桶。
10年期美債收益率暴漲10個基點,收報2.26%。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在美聯儲2015年加息預期日益強化的背景之下,華爾街對於明年美債市場前景看法空前悲觀。根據彭博調查顯示,經濟學家預計明年美債收益率將出現2009年以來最為強勁的漲勢,而這意味著債券市場將會面臨明顯的拋售壓力。
事實上,對於2014年,市場參與者就普遍預期今年美債市場將出現下跌。然而盡管美聯儲結束了QE3,但是債市整體還是保持強勁。不過隨著美國經濟複蘇步伐越來越穩健,美債市場的回調風險正在加劇。
三菱東京UFJ首席經濟學家Chris Rupkey向彭博表示,“明年債市泡沫將終結。市場對於耶倫以及美聯儲的加息節點越來越近的事實置若罔聞。顯然,這次是市場錯了。”
在接受彭博調查的74位經濟學家中,Rupkey對於明年10年期美債收益率的預期最高——達到了3.6%,目前10年期美債收益率僅為2.25%。市場中值預期則為3.01%。2年期美債收益的中值預期為1.53%,30年期國債的收益預期中值為3.7%。
而期貨交易者對於美聯儲來年加息的力度則持有懷疑態度。美聯儲最新會議紀要顯示,聯儲官員對於2015年末利率預期為1.125%,但是期貨市場數據則顯示,交易者認為利率維持在1%以下的概率高達88%。
Janney Montgomery Scott LLC,固定收益首席策略師Guy LeBas的看法代表了一些交易員的態度。他表示,“長期美債的收益率短期會隨著經濟周期出現起伏,但是長期來看,收益率將穩步走低。預計2015年10年期美債收益率將為2.47%。”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隨著油價和股市的暴跌,全球資金瘋狂湧入以美債為主的國債避險,導致全球國債收益率暴跌。
周二,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驟降至2%以下,最低觸及1.889%,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降至0.288%;歐元區方面,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0.443%,法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0.720%。
花旗全球G10外匯策略師Steven Englander表示:“2015年開年,G3貨幣集團的10年期國債平均收益率跌至1%以下。這是前所未有的,即便在1930年代,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國債收益率都要高於現有水平。”(這里的G3是指美國、歐元區和日本)
Englander指出,這顯示出投資者對全球經濟缺乏信心,但很難說我們已經處於一場恐慌之中。
新債王Gundlach上周在接受《巴倫周刊》采訪時預計,如果油價跌至40美元,那麽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將降至1%水平。昨天,美油再度暴跌4%,已經跌破48美元,距40美元更近了一步。
下圖可以看出,美國國債市場正在重現去年十月市場暴跌時的景象: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國債市再次受到了成交下滑的困擾。
盡管投資者剛從假期回歸且交易意願不如平常,但債市價格卻在波動。全球主要國家國債收益率近日都跌至了歷史新低,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亦創超過兩年的新低。
據全球最大的交易商間經紀公司毅聯匯業,交易活動下降放大了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下行。該美國國債最大的交易商間平臺的數據顯示,周二美國國債交易活動較去年平均水平下降了11%。這或意味著較少的交易者推動國債價格出現了較大的變化。按理說,在原油價格大跌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會買入國債避險才是。
對此,瑞信利率策略師Ira Jersey周二在郵件中回應稱,這“是最基本的”影響因素,“但是在沒有什麽流動性的情況下,收益率的變化超過了”避險本應造成的變化。
周二, 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幅創2013年4月5日以來最大,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創下了2013年10月1日以來的最大跌幅。彭博社指出,昨日美債收益率的大跌與去年10月15日出現的閃崩不同,當時並無特別的原因造成收益率“自由落體”,而後又大幅反彈。
彭博社報道稱,伴隨著油價創下超過五年的新低,歐洲經濟顯示放緩跡象和希臘可能退出歐元區的擔憂,投資者湧入了美債。這將抑制通脹,減緩美聯儲今年加息的壓力。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三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1.95%,創2013年5月以來新低。緊縮預期下,長期利率走低並不正常。美聯儲可能面臨的最大難題在於,如果加息之後出現長短期息差擴大的情況,他們是否還應該“耐心”的對待加息?
過去八個交易日10年期美債收益率持續走低,周三更是跳空低開並跌破2%重要水平。上一次出現同樣的價格還是在2013年夏季的時候,當時有關結束QE的討論引發了市場的動蕩。
長期以來,國債收益率被視為反應通脹前景的重要指標。基於這個理由,美聯社似乎不會急於加息,尤其在目前實際通脹數據並不高的情況下。但是如果長期利率走低反應的是投資者湧入美元資產的話,由此所帶來的資產泡沫則可能要求美聯儲更早或者更為激進的加息。
後一種解讀方式並不常見,但是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在12月的講話中曾經指出,美國樓市泡沫出現的原因就是因為美聯儲在21世紀初在應對長期利率上的錯誤決策。
杜德利認為:
2004-2007年間,美聯儲幾乎在持續不斷的加息。17次加息後,利率從1%提升至5.25%。然而同期十年期美債收益率卻未見明顯上揚。息差收窄,股市節節高升。更為關鍵的是,房地產信貸未緊反松。事後來看,美聯儲理應采取更為激進的加息方式或者宏觀審慎措施控制泡沫。
有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Jon Hilsenrath據此表示:
按照杜德利的看法,美聯儲在未來加息的節奏上需要更為關註市場的反饋——如果美聯儲開始加息引發了市場的劇烈震蕩,出現類似2013年中的情況,那麽加息節奏可以緩慢。但是如果美聯儲加息之後市場反應平淡,甚至出現不應該有的情況,比如股市繼續走高,長期利率下行,那麽美聯儲必須更為激進的加息。
在今天剛公布的美聯儲12月會議紀要中可以看到,4月之前加息的概率十分有限。絕大多數與會者認為,“耐心”之說表示,委員會在未來幾次會議上不太可能加息。
部分委員會建議在核心通脹水平與當前近似的情況下仍開始加息。不過在那種情況下,需要對通脹在未來回升到2%有足夠信心。委員們同時認為,海外經濟形勢惡化可能會影響美國經濟活動和勞動力市場。油價繼續下跌、海外經濟持續疲軟,可能會負面影響全球金融市場。
美元上漲、油價下跌、外圍經濟不佳等諸多因素共同影響下,美聯儲如何解讀長期國債收益率的下行可能是三周後美聯儲決議上的新看點。
DoubleLine基金負責人、有著“債券之王稱號”的Gundlach在國債收益率前景上也有獨到的看法。
Gundlach表示:
每個人都在擔心,當美聯儲結束QE後,債市會發生什麽。答案就是,海外投資者的購買輕易取代了政府的購買,對市場提供了支持。而美國繼續的走強將會使得美國債券更具吸引力,海外投資者不僅僅可以獲得更高的利率,還能從貨幣轉換中獲利。
彭博社的調查中值顯示,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將於2015年年底達到3.24%。Gundlach則認為,如果油價繼續下跌(例如跌至40美元一桶),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可能從2014年的2.17%降至1.38%,為2012年來最低水平。Gundlach認為,2015年和2016年,美國GDP增長可能不及3%,因為美元走強損害了出口,而石油價格下降給能源行業帶來通縮、削減開支、減少雇員的壓力。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五,美國財政部發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11月中國減持美債23億美元,日本增持191億美元,中日持美債的差距縮至89億美元,日本超越中國成為美國第一大“債主”指日可待。
11月外資凈賣出美國國債48億美元,低於10月的凈買入5億美元。美債前三大持有國分別為中國、日本、比利時。其中,中國持有美債減少23億美元,達到1.2504萬億美元;日本持有美債大幅增加191億美元,達到1.2415萬億美元;比利時持有美債大幅減少124億美元,達到3357億美元。
回顧上月數據,10月中國大幅減持美債136億美元,持美債量創2013年2月新低。美債第二大持有國日本增持美債6億美元。
中國大幅減持美債,部分是由於人民幣升值,美債吸引力下降。據華爾街見聞網站報道,國際清算銀行(BIS)最新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末,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為126.16,連續7個月上漲並刷新歷史新高。
近幾個月,中國和日本持有美債量的差距在縮小。11月中日持美債的差距縮減到僅89億美元,日本超越中國成為美國第一大“債主”指日可待。
TIC報告還顯示,美國11月國際資本凈流出63億美元,10月數值從凈流入1784億美元修正為凈流入1795億美元。美國11月長期資本凈流入335億美元,10月為凈流出14億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在瑞士央行出人意料的決定結束瑞郎匯率上限並削減利率後,投資者避險情緒大漲。美債創下有史以來最好開年,而金價今日突破1290關口,創下四個半月新高。
因通脹預期下沈,3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達到了創紀錄的低位。因市場預計歐洲央行將在本周推出QE從而推低歐元區債券的收益率,投資者為了更高的收益率轉向美債。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觸及2013年以來最低。
投資公司Columbia Management Investment Advisers資深利率策略師Zach Pandl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美國國債市場受全球經濟發展影響。下周歐洲央行QE的前景和全球市場的波動都影響美國債市。投資者正質疑美國是否能保持獨立的繁榮。
今年以來,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降33個基點,創下1962年有記錄以來同期最大跌幅。
資產管理公司Gluskin Sheff & Associates首席經濟學家David Rosenberg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想都不要想就知道該投資哪里的固定收益產品。現在債市的動能真是令人驚嘆。
而全球最大的黃金ETF SPDR的黃金持倉大漲至4年多新高。SPDR的持倉在1月16日上漲1.9%,至730.89噸。這是自2010年5月25日以來最大漲幅。本周,該ETF上漲3.3%。黃金期貨本周創下18個月來最大漲幅。
經紀商R.J. O’Brien & Associates資深商品經紀Phil Streible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人們正激進的湧向黃金。歐洲的各種貨幣危機以及對歐元進一步下跌的擔憂讓許多投資者回歸了史上最古老的貨幣黃金。
今日現貨黃金價格突破1290關口,創下四個半月新高。二月交貨的黃金看漲期權(行權價為1300美元)在過去兩天內上漲了7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