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國泰金啟動三引擎 攻上寶座 金控評比》財務績效、海外布局 富邦金、中信金較勁

2016-02-22  TWM

台灣金融管理學會與《今周刊》共同舉辦「金控公司整體經營績效評比」結果發表。海外布局大洗牌,亞洲盃成績單影響二○一五年金控評比甚深。

二○一五年金控公司整體經營績效評比結果出爐,三大民營金控依舊盤踞前三名,去年獲利再創新高的國泰金控,勇奪冠軍寶座,證明大樹在風雨中更禁得起考驗。而富邦金控與中信金控名列第二、三名,三強競爭激烈。此外,玉山金控急起直追,每年名次都在躍升中,給前三名帶來極大威脅。

台灣金融管理學會與《今周刊》共同舉辦「金控公司整體經營績效評比」堂堂邁入第十屆,此次研究主持人|| 實踐大學講座教授沈中華指出,整體而言,這次整個評比的特色在於,一五年是金管會鼓勵金控業者跨出台灣市場、打亞洲盃的起始年,使得「打亞洲盃」成為金控評比的一大焦點,這次也是特別將金控海外策略績效拉高評分權重。

勝出理由

策略績效占優勢 拉開距離與一四年較大的不同是,第一名與第二名的排名互換。沈中華分析,今年國泰金之所以勇奪冠軍寶座,主因「較強的更加領先」,尤其是「策略績效」占優勢,包括海外與國內策略的得分較高。

國泰金在「海外策略」的得分上遙遙領先,拉開差距,這表示國泰金在海外分支機構的布局上做得較好,也較為完整。

另外,國泰金在「國內策略」的得分也遠高於富邦金,這表示國泰金在國內資產配置較佳,也就是資產移往高獲利的方向上做得較好。因此,反映在整體表現上,「國泰金的分數從一三年起,逐年追近富邦金,終於在一五年一舉超越。」沈中華說。

更進一步分析,國泰金之所以在「策略績效指標」上表現優異,主要是因為國泰金旗下的國泰世華銀行一五年手續費收入大躍進。

此外,在消費金融部分,也因為好市多 (COSTCO) 聯名卡、亞洲萬里通聯名卡兩張王牌信用卡助威,讓長年穩坐信用卡發卡王龍頭的中信銀備感壓力。

而傳統信用卡業務受法令限制,循環利率調降,獲利難以再成長,銀行業紛紛轉往「新興支付」市場前進,包括導入手機信用卡,以及增加提供行動支付服務店家數量,預料今年戰火將更加激烈。

反映趨勢

靈活調整商品 大勢所趨

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彭金隆指出,今年調查結果也反映出一重要趨勢,就是在壽險業成長力道有限的情況下,業者須更靈活調整商品結構,例如銷售理財型商品,以提升新契約保單的價值。

「過去四年,我們一直提醒自己不能自滿於過去的領先,」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接受《今周刊》專訪時指出,一五年是國泰金關鍵的一年,不僅金控、人壽、銀行、證券獲利創成立以來的新高,這證明國泰人壽五十周年之後進行的登峰計畫、打亞洲盃策略終於開始收成。

「若沒有決心與紀律,改革就無法達成目標!」李長庚說,為了更積極回應外在環境的改變,這幾年國泰金大幅調整組織結構、營運模式,連海外布局作法都與過去不同。

他舉例,十幾年前國泰金剛成立時,是以壽險搭配銀行的雙引擎策略運作,發揮最大的綜效,但這幾年積極從雙引擎邁入三引擎,發展資產管理業務是最重要關鍵。

一四年,國泰人壽買下美國康利資產管理公司一○○%股權,建構起國際化的資產管理團隊,打造獲利第三個引擎,其中,委託國泰投資帳戶代操的「MIT多元收益組合」,目前資產規模高達三五五億元,這也呼應政府鼓勵進口替代的政策。

「雖然資產管理是固定收益,無法像保險與銀行快速衝高獲利,但卻是延長壽險與銀行價值鏈的利器!」李長庚表示。

不過,這次的評比中也浮現一些隱憂。

義守大學財金系教授李建興就提出提醒,中國經濟成長走緩,造成中國布局較積極的金控有潛在損失的現象。例如這次調查中,有六家壽險公司在一五年第三季綜合損益表上,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合計一九○○億元,這些將反映在未來的海外策略績效評比上。

牽動排名

留意中國、匯率、利率影響至於向來靠股市成交量吃飯的證券業務,過去幾年持續受到證所稅影響,甚至證所稅廢除後成交量也沒有明顯回溫現象,只能靠去年滬港通政策開放所帶動的陸股大漲效應「撐盤」,未來金控業者如何透過集團資源挹注、拉高證券業務的槓桿效應,將是今年觀察的重點。

展望今年,金融市場四起的硝煙味,都是緊密牽動金控評比排名的最大關鍵因素,並可能影響來年的「財務績效」指標成績。

例如,過往銀行在海外獲利表現亮麗,但這個現象在去年完全改觀。由於中國經濟持續下行,金融業在中國市場的投資風險快速攀升,考驗台灣各家銀行在授信風險的控管能力。

另外,匯率風險因素也大幅提高,尤其是人民幣貶值,使台灣的銀行對客戶銷售、以及自行投資的TRF (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 出現重大虧損,不只客戶遭到重創,更因為客戶倒帳,或是回頭與銀行協商而導致銀行重大的虧損;中國的銀行體系放款品質惡化,同樣使得近年大量增持中國資產的台灣各大銀行,面臨不小損失。

其次是利率的影響,尤其台灣在去年下半年央行兩次合計降息一碼 (○.二五個百分點) 後,經濟表現依舊疲弱,預估今年上半年仍有進一步降息空間,將衝擊銀行業淨利差(NIM)。

根據外資法人所進行的敏感性分析,新台幣利率每調降一碼,台灣的金融股淨利將會受到一.五%至九%不等的影響。

換言之,今年金融市場詭譎多變,在在可能影響金控業的經營績效,加上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股市、高收益債券等投資商品評價下挫,金控淨值恐縮水,已連續三年獲利大豐收的金控業,經營挑戰性升高。這不僅考驗金控業者經營能力,也勢必衝擊過去傳統的獲利模式,誰能夠快速提升風險控管能力,可能才是未來的贏家,至於今年誰能勝出,外界都拭目以待。

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表示,過去四年集團再造,帶動了整個金控創新的動力。

金控經營績效評比說明

由台灣金融管理學會、《今周刊》主辦,三一研究院與台灣競爭力論壇協辦的金控評比,已邁入第10年,今年評比對象為國內16家金控公司(其中臺灣金控由財政部百分之百持股,故未有公司治理分數,不列入總評比),針對「財務績效(過去指標)、經營品質(目前指標)、國內策略績效(未來指標)、海外策略績效(未來指標)以及公司治理(目前指標)」五大構面比較,提供市場進一步了解各家金控公司的長處與特色的參考。

2015年因應近年金融體系的發展與策略改變,金控前往海外拓展的成效愈來愈重要,「打亞洲盃」成為金控經營的重心,本評比也特別將「金控海外策略」納入評分項目之一,針對金控子產業公司在中國、亞洲區以及其他區域給分。

在國內策略績效評比部分,計算方法與往年相同,2014年時將國內與海外策略層級拉高,與財務績效、經營品質及公司治理並列,整體經營績效模型架構變為「五大構面」,但2015年將金融科技(FinTech)業務發展納入國內策略績效評比。

撰文 / 梁任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48

都是脫歐惹的禍?卡梅倫在戰後英國首相評比中排倒數第三

14日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一項由學者發起的研究顯示,剛剛卸任的英國前首相卡梅倫,因英國脫歐一事,被評為二戰以來英國倒數第三差的首相。

日前,利茲大學向全英國82名研究1945年以後英國歷史及政治的學者發起了這項研究,他們對二戰結束以後的13位英國首相進行評價。

其中9成學者認為,公投脫歐問題是卡梅倫最大的失敗。其中一名學者更形容卡梅倫的失敗,僅次於1782年的時任首相諾斯爵士失去對美國的統治權。

6月27日,卡梅倫發表辭職聲明

研究顯示,在戰後13名英國首相中,卡梅倫僅僅優於1963年至1964年時任保守黨首相亞力克·道格拉斯·霍姆,以及1955年至1957年時任保守黨首相安東尼·埃登。

學者們還對排名後五位的首相在社會、經濟、外交和英國在世界扮演的角色、政黨、民主等方面的影響進行評價,不幸的是,卡梅倫是唯一一位在各方面都得到負面評價的首相。

另外,這份榜單中,1945年至1951年執政的工黨首相克萊門特·阿特利被評為最佳首相,緊隨其後的是1979年至1990年掌權的保守黨首相撒切爾夫人,排名第3的是1997年至2007年的工黨首相托尼·布萊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846

私募評比”五花八門” 亂象有望迎來監管約束

經過兩年的蓬勃發展,私募基金規模在2016年10月超越公募。然而頗為尷尬的是,私募行業目前依然沒有一個公開、透明、完整的科學評價體系,導致目前私募基金評價業務方面亂象叢生,各類評比五花八門。

不過,《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註意到,這一現象即將迎來自律監管部門的約束。中國基金業協會秘書長賈紅波在“2017國際視野下的創新與資本論壇”上發表講話表示,接下來將采取系列措施完善自律規範,遏制私募基金評價亂象,規範行業發展。

私募基金評價亂象叢生

基金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底,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17433家。已備案私募基金46505只,認繳規模10.24萬億元,實繳規模7.89萬億元。而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12月31日,公募基金資產凈值規模合計9.17萬億元,份額規模合計8.86億份。

盡管行業規模已經實現了歷史性飛躍,但私募基金評價業務的完善速度卻遠沒跟上規模擴張的步伐。

“對比公募基金的評價業務,私募基金評價開展的比較晚,評價機構不多,商業模式不成熟。此外,私募基金評價業務還面臨著數據不全、覆蓋面不廣、分類標準不統一等難題。”賈紅波表示。

另外記者也註意到,從2015年以來,包括媒體、第三方財富機構等舉辦了名目繁多的私募基金評比。在記者的朋友圈中,時常可見私募管理人轉發相關拉票鏈接,請朋友圈好友幫忙投票。

“其實有時候我們自己都沒去仔細探究過這個評選是不是科學。主要是現在私募監管很嚴,公開宣傳不能做,但大家都想做出一個品牌。參加評比如果獲獎,其實也是一種增信的方式。”上海一家老牌私募的市場部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據賈紅波介紹,目前私募基金評價業務主要存在3方面亂象。

首先是部分評比的高收費增加了行業負擔。“部分機構或組織以頒獎、排名為噱頭,向機構索要費用或者各種利益。以評價為誘餌,吸引機構參加活動,增加自身知名度。”賈紅波稱。

另外,目前私募基金的估值標準不統一,分類標準不統一,與此相對應的是,很多私募基金評價標準不公開、不透明,評價的隨意性比較強。這也直接導致部分機構熱衷於各種評獎、排名,以此來進行自我增信,擾亂了行業秩序。

值得註意的是,賈紅波最後還指出,部分評價缺乏獨立性,存在私益沖突之嫌。一些機構或組織在做評價的同時,積極拓展自己的母基金業務。“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存在利益沖突,有的甚至暗中打壓競爭對手。”

“這就是強調防火墻要做好,現在相對規範的第三方機構,銷售和評價、管理業務是單獨分開為兩個公司的。銷售和評價之所以不分開,是因為要通過評價來找到好的基金。”上海愛方財富總經理莊正向記者表示,按照目前的監管的思路,把3個業務都分開,在防範利益沖突方面會有更有效,可能也是受監管層歡迎的。

監管約束有望完善

“沒有科學的私募評價體系,如同缺乏行業的好壞分辨標準,市場容易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評價體系能夠對私募機構形成正向引導,讓市場自發地優勝劣汰。”賈紅波表示,建立具有行業公信力的私募評價體系,可以把過去神秘、分散、難以獲取的私募信息變成簡潔明了的評價結果,能夠提高公眾對私募的理解和信任,有利於行業長期健康發展。

前述私募市場部負責人也表示,如果能有一套相對固定、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也節省了私募奔波於各類評比中的精力和成本。“現在私募行業內部是越來越規範了,外界對我們的評價標準卻還是無章可循。如果有一個科學的評價體系,機構投資者和高凈值個人挑選私募時候的盡調成本也會降低,對雙方都是好事。”該負責人稱。

就基金業協會目前的設想來看,賈紅波表示,基金業協會作為行業自律組織,自身不會搞評級,但將推進基金評價業務自律規範,將私募基金評價納入到基金評價規範體系中去,為私募基金評價行業定規立制。

此外,基金業協會下一步也將牽頭若幹優秀的私募機構和評價組織,彌補私募評價中的若幹理論和實踐空白,探索建立私募基金的估值標準、分類標準、評價體系指引等,為行業提供公共產品。

“大體原則是,私募評價的樣本要足夠大,業績指標的時間長度要足夠長而且可驗證,評價方法要向協會報備並在協會官網上公示。”賈紅波稱。

另外,賈紅波強調,私募評價不搞壟斷,鼓勵市場化競爭,同時落實行業自律準則。“對於優秀的私募基金評價組織,協會宣傳推廣其好的做法。對於那些要挾機構、買賣排名等違法違規經營的評價組織,我們要采取自律措施。”

最後,基金業協會也鼓勵增加社會責任ESG(環境、社會及治理Environment, Social andGovernance)評價指標。“增加社會責任ESG評價指標,就是希望私募機構不僅要考慮傳統的業績規模指標,還要分析ESG等非財務元素,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實現可持續發展。”賈紅波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8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