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代誌大條 檢偵訊實驗團隊確認 翁啟惠賣股前知解盲失敗

2016-04-07  TNM

檢調偵辦浩鼎內線交易案又有重大進展!浩鼎實驗團隊在被檢調約談時證實,翁啟惠2月18日就知道解盲失敗的數據,隔天卻賣掉10張股票,涉嫌內線交易至為明確。此外,檢調追查外資借券放空浩鼎股票可能涉嫌不法,意外發現外資股東之一永豐商銀託管薩摩亞全球策略公司投資專戶,代表人竟是藍營大咖、前政務委員楊世緘。政壇人士認為,國民黨立委原本對浩鼎案炮火猛烈,最後卻突然熄火,可能與此有關。

士林地檢署偵辦浩鼎內線交易案,連日來馬不停蹄約談與解盲過程及賣股有關的人士,除了為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處理股票的三名證券營業員和銀行理專外,負責新藥實驗的團隊成員也被約談。檢調突襲式約談實驗團隊,成員猝不及防,有人證實,翁啟惠二月十八日就知道解盲失敗的數據,而非浩鼎對外宣稱的十九日傍晚前均沒有人知道解盲結果。

翁早知情 恐涉內線

知情人士透露,實驗團隊的證詞如果屬實,等於進一步咬死翁啟惠涉嫌內線交易。根據檢調取得的最新證詞,十八日浩鼎啟動解盲程序,翁啟惠第一時間就獲悉結果,浩鼎董事長張念慈向媒體指稱翁啟惠是十八日聽理專的建議,才決定賣股票的說法,似乎已被實驗團隊的證詞給戮破。

該人士說,十八日翁啟惠知道重大利空消息,十九日親自下單賣掉女兒翁郁琇名下的十張浩鼎股票,一來一往至少多賺了二百多萬元。根據《證券交易法》規定,知悉重大訊息後十八個小時內不得買賣股票,依實務見解,翁啟惠的行為就有內線交易之嫌,最少處三年以上徒刑。至於潤泰集團尹衍樑旗下公司在解盲前也賣股,但為時間在二、三個月前,比較沒有內線交易的問題。

檢調除了追查翁啟惠涉嫌內線交易外,也針對浩鼎股票借券放空部分是否涉嫌炒作及內線一併了解,特別是那些人借券放空了七千八百張浩鼎股票?是浩鼎本身的大股東?是真外資還是假外資?檢調已加緊腳步,透過國際洗錢防制組織艾格蒙調閱相關資料,只要資料一拿到手,就可以立刻分辨外資背後的真實身份,名單隨時會曝光。

目前檢調掌握二○一五年浩鼎兩大外資,股東資料,一是英屬維京群島商Alpha corporate Holding,二是永豐商銀託管薩摩亞全球策略公司投資專戶,持股各為五千七百多張及二千四百餘張,分別是浩鼎第三大及第六大股東,持股比例還在浩鼎總經理張念慈之上。經查「全球策略公司」的背景,竟是藍營大咖的公司,也就是說,投資浩鼎並非綠營的專利。

根據浩鼎二○一五年最新公開說明書記載,「永豐商銀託管薩摩亞全球策略公司投資專戶」代表人就是國民黨籍的前政務委員、經濟部次長、現任國策顧問楊世緘。

藍營大咖 投資浩鼎

在浩鼎的股東名冊上,從二〇一二年到今年,全球策略投資公司的股東名稱和持股比例一直在變動。從英屬蓋曼群島商GIobal Strategic Investment Inc.持有四千張,持股比例佔二點九三%,為第十大股東,當時並未揭露代表人;二〇一三年突然改成薩摩亞商,英文名稱仍為Global Strategic Investment Inc.,代表人則首次出現楊世緘的名字,持股三千六百九十七張;二〇一四年再更改為永豐商銀託管薩摩亞全球策略公司投資專戶,代表人仍是楊世緘,持股二三一八張。

本刊調查,楊世緘的這家公司,在台灣的工商登記名冊上,名稱也一直更換。一開始為蓋曼群島商全球策略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二〇〇一年三月在台核准成立,二〇〇二年三月變更為Global Strategic Investment Management Inc.,公司地址登記在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與連戰在大陸投資的「中盛公司台灣分公司,負責人都是楊世緘,也都設在菁茵荋公司隔壁。

不過,在二〇〇二年三月變更登記後不到半個月,這家公司又更名為英屬蓋曼群島全球策略投資管理顧問公司—台灣分公司,英文名稱未變,仍為Global Strategic Investment Management Inc.。本刊調查,此時這家公司曾向國發基金申請投資,經審核後國發基金決定挹注大筆資金,持股比例達百分之十九點三五。楊世緘成立的另一家「環訊創投」也曾獲得國發基金注資,持股占百分之十一點一。

獲國開金 竟轉外資

不過,獲得國發基金的投資後不久,全球策略投資台灣分公司隨即註銷公司登記,二〇〇三年十二月變更為全球策略創投公司,且股權狀況登記為「僑外資」,資本額為十七億,實收資本額四億三千九百萬,代表人為楊世緘,他也是這家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但從股東名冊看來,完全沒有國發基金挹注的影子,是否透過不斷更名及偽裝成外資,脫離政府掌控,將公產變私產,有待檢調釐清。

今年七十二歲的楊世緘,曾是藍營大將,台大電機系畢業不久便到美國西北大學繼續攻讀電機,拿下電機碩士及博士學位。學成歸國後到中科院擔任副研究員,五年後轉往行政院經建會,從基層一路升到經濟部次長,受到前副總統連戰、前行政院長蕭萬長及前經濟部長江丙坤拔擢。蕭萬長擔任行政院長期間曾重用他為政務委員,當時楊只有五十三歲。

楊世緘最令人驚嘆的背景,是他有個曾經擔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舅舅榮毅仁。榮毅仁是對岸知名的「赤色資本家」,不但是無錫首富,所主持的中信泰富集團在上海精華地段擁有多幢大樓,產業更跨紡織、高科技和地產,這也凸顯楊世緘兩岸政商人脈深厚。

由於浩鼎在解盲前一週至三月三十一日共有四千三百多張借券放空成交,市價高達二十二億元,解盲後借券成交量更是暴增,前一週就有八百三十一張,十九日解盲當天到二十五日暴增到一千六百六十四張,立委許智傑認為:「在解盲前大舉殺進,根本就是為了放空來牟利!」由於外界一度傳出有大股東借券放空,是否與藍營的公司有開,仍有待檢調追查釐清。

但股市借券亂象已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解盲後二月二十五日浩鼎股票被以議借方式,借走了六百四十張,其中一筆為五百三十張,明顯是法人透過借券賣空股票。離譜的是,五百三十張的借券,出借人只收百分之零點零一的利息,幾乎不用本錢,跟一般借券百分之八以上利息差距過大,等於變相鼓勵大股東左手借給右手,放空、炒作兩邊賺,利息又低,一般投資人只能望而興嘆。

浩鼎借券 疑雲重重

曾有媒髗報導,浩鼎檯面上的股東,因為不敢在眾目睽睽之下賣股票,只好把股票搬去金融機構信託,信託之後的股票,就可以透過借券方式,被法人、外資借去賣掉,但股什麼時候信託?在哪裡信託?只有內部人士才清楚,一連串的巧合令外界不得不懷疑,有禿鷹集團藉由借券的弊端,上下其手搞黑箱,掏空台灣股市。

浩鼎案隨著檢調偵辦的步驟,案情愈來愈明朗,翁啟惠解盲當天賣股行為已甚為明確,王於借券放空的大戶也呼之欲出,到時恐掀起更大的政治風暴。

回應

本刊透過中研院詢間院長翁啟惠是否在十八日即知悉浩鼎解肓失敗,但至截稿前仍末獲回應。另外,本刊致電楊世緘位於台北的公司,也無人回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654

熊市確認早抽身 楓葉資料室

來源: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2730484

2016年的第一篇文章,想不到自己會以淡友的身份發文。其實,我也是在16年第一週那意想不到的破底走勢後,才正式披上淡友戰衣,並於17日以沽空期指打響熊市第二波下跌浪的第一炮。

由於已確認今次熊市是大熊而非小熊,(大小熊之分,請參考是小休還是悠長假期),我很希望藉這篇文,在這關鍵時刻告訴讀者:「如果你的主力投資工具是股票,請及早抽身!」因為熊市大勢主力向下,撈股博反彈技術要求高,效果卻事倍功半,何苦費神又冒自傷荷包之險?加上若今次是08年那一等級的大熊,現水平的下跌空間還有很大,所以,一般投資者還是要忍一忍手,別輕言在市場公認的那個水平撈貨。

因為,儘管目前全世界都看淡後市,但我敢說大多數人卻低估了這一浪的威力。事實上,此刻整體的市場心態,跟08年那次熊市在第一波下跌浪後急速反彈再破底的一刻很相似,(請參考08年第三季度走勢)。例如①大多數人都認為,上一個跌浪(15年第三季)已是今次熊市的最大跌浪;②以價值投資論,現水平及以下是平貨區;③長線資金開始入市。另有是關鍵的④,市場或開始有資金鏈斷裂的跡象浮現,但未有人公開地將拼圖砌成大圖。

當然,資金鏈斷裂應該關係到某種危機的發生,到底黑天鵝是來自油價崩潰、人民幣貶值、還是加息週期啟動?我這個小散,自然是無能力給出一個宏大的精確答案;我只能以索羅斯的背痛作比喻,告訴大家我啟動了這個類似的自我保護系統。而新黑天鵝的來龍去脈,就留待媒體將來以說故事的方式為大家一一解構好了。

因為,我還是喜歡做一個在投資市場「揾食」的Trader(交易者),多於一個享受著書立說的說書人。未來的日子,我會逐步發文,說明一下在這個熊市中的發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860

【獨家】英特爾確認放棄部分移動芯片業務 將轉向高回報產品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9734.html

5月4日,英特爾公司通過書面回複向第一財經記者獨家確認,將取消Broxton系列處理器產品以及SoFIA系列部分產品。

“取消用於手機和平板電腦的Broxton產品,以及SoFIA3Gx/LTE/LTE2,將確保我們將資源轉向那些能帶來高回報並推動我們戰略的產品上。”英特爾表示。

最近,關於英特爾將取消Broxton、SoFIA產品的消息備受業界關註,上述兩種型號處理器存續,在一定程度上關系到英特爾如何處理手機、平板處理器業務。過去幾年,英特爾在上述領域投入巨大,但長期承受虧損。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此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認為,英特爾沒有完全放棄手機端業務,但可能放棄手機系統級芯片(SoC)業務,其仍向蘋果提供手機基帶芯片。而根據英特爾高管在不同場合的表態,其在可穿戴、VR、無人機等領域將繼續開展業務,甚至作為其戰略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悉,SoFIA芯片主要使用於廉價手機和平板,英特爾於2013年末公布了SoFIA芯片,並於2015年3月正式發售,英特爾公司一位產品經理去年曾表示,超過20家設備制造商計劃使用SoFIA芯片。

雖然英特爾取消了SoFIA系列部分產品,但未完全關閉SoFIA系列,英特爾的回應給出了取消具體型號。而本土芯片商瑞芯微日前指出,瑞芯微與英特爾合作的SoFIA3GR未受影響,該公司計劃加強對SoFIA3GR的投入,並認為在英特爾取消其他產品後,SoFIA3GR的重要性會得到凸顯。

最近,英特爾CEO科再奇通過書面文字較全面地總結了轉型戰略,其核心是把英特爾從一家PC公司轉型成為一家驅動雲計算和數以億計的智能、互聯計算設備公司。“雲和數據中心、物聯網、存儲和FPGA通過連接性緊密聯系在一起,並通過摩爾定律的經濟學效應得以進一步加強。”科再奇說。

在對第一財經記者的回應中,英特爾重申將繼續提升移動和PC業務盈利能力,而基於市場動態、競爭環境等多方面考量,將持續評估並優化其路線圖和項目,“我們會重新評估項目,進行必要調整,以確保與上述戰略更好地保持一致。”取消Broxton產品以及SoFIA3Gx/LTE/LTE2,是其對路線圖和項目優化的一部分。

業內普遍認為,這家占據PC處理器市場大部分份額的芯片商錯過了移動領域手機、平板市場的機遇,不過其並不甘心完全出局,Broxton和SoFIA是其扳回局面的希望所在。在過去兩年中,主要因對移動終端廠商的補貼,英特爾移動業務承受著巨大虧損。上月公布Q1財報時,英特爾宣布準備裁員1.2萬人。

2016年Q1財報顯示,構成英特爾營收主力、整合了PC和移動業務的客戶計算部門營收為75.49億美元,環比下滑14%,同比增長2%;承載英特爾轉型重點的數據中心、物聯網部門,2016Q1營收分別同比增長9%、22%,其非可變存儲解決方案集團營收同比下滑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173

埃及航空公司稱“確認找到殘骸”系翻譯錯誤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6396.html

埃及航空公司新聞中心5月19日表示,該公司此前發布的“確認已找到失聯客機殘骸”的信息系翻譯錯誤,目前仍無法確認海面漂浮物系埃及航空公司MS804航班客機的殘骸。

埃及航空公司新聞中心一名官員在電話中告訴記者:“埃及航空公司從未確認過MS804客機殘骸已找到,造成信息矛盾的原因是埃及航空公司新聞發布的英文翻譯錯誤。”

埃及當地時間5月19日淩晨,由巴黎飛往開羅的埃航MS804航班客機在地中海海域“從雷達上消失”,客機上共有56名乘客、3名安全人員和7名機組人員。埃及與希臘方面的調查團隊隨後前往客機失聯海域進行搜救。

5月19日晚,埃及航空公司在社交媒體臉譜的官方賬號上發布英文消息稱“確認已找到失聯客機殘骸”。希臘有關方面官員則隨後表示,無法確認搜救隊發現的海面漂浮物是MS804客機殘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185

【獨家】彭小峰確認參與賽維國內業務破產重組競標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7479.html

國內最大的矽片生產商之一---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賽維”)的多家子企業破產重組大幕徐徐拉開,創始人彭小峰有望借助此次重組,再返贛鄱大地並拿回掌舵權。

成長於江西安福的彭小峰,今天向第一財經記者獨家確認,自己“很想回家”,讓賽維運轉的更好是他本人最大的願望,因此投標了戰略重組。

賽維曾是國內最大的光伏生產、銷售企業之一,也曾是海外新能源IPO的最大一單創造者,產業鏈遍及多晶矽料、多晶矽單晶矽錠、矽片、電池、組件,並提供光伏系統、電力項目及解決方案。受到光伏行業市場及多晶矽價格大幅下跌的影響,業務一度發生很大變數。而在歷經 2011年、2012年持續虧損的低谷期之後,2013年國內光伏行業受益於新興光伏應用市場的崛起、國內相關政策強力扶持、供需關系修複等諸多利好因素,整體經營狀況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2014年,這家公司開始走上“複活”之路。當年4月5日,“賽維”註冊所在地的開曼法院正式批準了其聯合臨時清盤人具有就相關債務與債權人、股東達成“重組支持協議”的權力;同時還批準了賽維可以通過可轉債的方式,從公司第三大股東——恒瑞新能源處獲得1400萬美元“過渡期融資”,用以支付重組期間相關費用(債權人、股東的現金兌付需求,以及其他工作支出等)的權力。

不過,2015年11月18日,賽維再度宣布,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江西省新余市中級人民法院已受理新余市城東建設投資總公司、國家電網江西省電力公司贛西供電分公司(統稱為“申請人”)要求賽維旗下的四家國內子公司——江西賽維、賽維LDK高科技(新余)有限公司、江西賽維LDK光伏矽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賽維LDK太陽能多晶矽有限公司(下文統稱為“被申請人”)進行破產重整並向其支付到期借款、代墊工程款總計2.82億元、及到期應付電費5347.3487萬元的申請。

2015年11月17日,新余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布各被申請人的破產重整開始,並據破產法要求,指定由新余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組織成立的清算組為管理人,新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徐紹榮為管理人的負責人,江西姚建律師事務所負責破產重整的具體事務。

涉及破產重整的四家被申請人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分別於3月1日、3月2日召開,管理人就有關破產重整工作、債權人申報審核、債務人財產狀況等進行了報告,第二次債權人會議則會在6月召開。

現為光伏、運維及互聯網業務為一體的SPI董事長彭小峰,今天對第一財經記者也表示,“作為創始人,我經營了賽維十余年,確實希望重新回到賽維。目前賽維有多個股東,第一大股東是銀行,第二是我個人,第三大股東為恒瑞新能源。我個人來說非常希望賽維重整成功,我也有責任、有義務來把賽維運作好,衷心希望賽維可有新的活力。”但他也表示,現在報名賽維重組的投資人很多,“無論哪一家做,我也期待賽維重振輝煌,這是我最大的願望。”

值得註意的是,彭小峰重新回到賽維似乎已有先兆。

2015年11月13日,賽維宣布了總裁兼CEO佟興雪的辭職,公司董事長劉誌斌接任了他的一系列職務。佟興雪為賽維工作了9年之久,親身體驗了從初創到輝煌、陷入困境並逐步恢複元氣的全部過程。而劉誌斌在歡送佟興雪的時刻也曾強調“將迎接賽維持續重組”的這一挑戰。5天以後,賽維立刻宣布要進行國內債務的重整。佟興雪的離開,可能也恰恰預示著賽維全力準備迎接新的戰略投資人到來。

劉誌斌對於重組一事的評價是:“我們去年海外債務重組成功後,也要對國內債務進行重整,而國內債務的重整是賽維LDK徹底擺脫困境的現實選擇。”目前賽維的董事長、總裁兼CEO雖是劉誌斌一人,但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其本人是資方背景,他同時還是新余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新余國資“)的法人代表。新余國資又是恒瑞新能源的股東之一,也就是賽維的間接股東方,其在賽維低潮時發揮了重要的作用。2012年10月22日,賽維公告稱,與恒瑞新能源簽署股權購買協議,後者將以0.86美元/股的價格,購入占賽維發行在外股本約19.9%的股份,交易總額約2300萬美元。因此,資方在賽維的管理層角色,今年可能也將隨著新戰略投資人的到位,逐步退至幕後。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6月17日的第二次債權人會議上,並不會詳細公布具體的戰略投資人細節,而是將披露賽維可能進行的重組方案,並取得債權人的信任。同時第一財經記者也獲悉,需要重組的還不止上述四家企業,賽維位於南昌的子公司也會一同列入。目前,賽維的業務發展逐步走向健康,其矽片業務每天出貨達200萬片,已接近公司最好時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043

與自己的“敵人”聯盟?光線確認投資貓眼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9797.html

光線傳媒重金入股貓眼電影的消息落定。

5月27日,貓眼電影宣布獨立分拆順利完成,並引入新投資者進行了戰略重組。本次戰略重組中,光線傳媒成為貓眼重要股東,並將提供相應產業資源,支持貓眼加強上遊業務部署,打造“互聯網+”綜合娛樂平臺。

有意思的是,光線影業作為國內最大的電影投資和發行公司之一,而貓眼電影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在線電影購票平臺,在產業鏈外延的當下,兩家此前在中國電影市場上存在著一定的競爭關系。

按照此前流傳的版本,光線被曝光將投資貓眼電影,而新美大(美團與點評合並後的新公司)的CEO王興將加入光線傳媒董事會。

早在今年4月11日,光線傳媒曾發布重大事項停牌公告,稱正在籌劃重大對外投資項目,涉及的領域為互聯網及文化行業相關,公司投資金額預計在10億~20億人民幣之間。

就在同一天,美團大眾點評CEO王興通過內部郵件宣布,貓眼獨立拆分運營,原美團點評平臺事業群總裁鄭誌昊將接替因病休假的原貓眼CEO沈麗,成為新貓眼CEO。王興在郵件中透露,貓眼的目標是依托電影票務平臺和用戶社區,成為一家綜合電影公司,其中重點是發展電影上遊業務,打造貓眼娛樂媒體平臺。為實現這個戰略目標,貓眼需要加強發展電影上遊,通過資本運作,與行業資源深度對接。

貓眼電影方面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貓眼在線電影票銷售市場份額快速增長並持續保持市場第一,目前全國合作影院數量超過5200家,購票用戶超過1.2億,2015年實現交易額156億元。貓眼平臺合作的影片數量已經超過160部,其中深入參與投資、發行了30多部影片,包括《心花路放》、《港囧》、《美人魚》等票房冠軍,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貓眼此次重組完成後,新美大和光線傳媒作為重要股東將攜手支持貓眼發展。貓眼將會獲得光線傳媒的產業戰略資源支持,進一步提升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同時,貓眼將繼續獲得新美大在流量和業務上的全面支持。貓眼也將繼續為美團點評平臺提供最優質的電影購票及產業鏈相關服務,繼續確保用戶和商戶在新美大平臺享有最佳體驗。

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表示:“互聯網與電影娛樂產業的結合是發展趨勢,很高興此次與新美大合作,雙方在低調、務實等文化理念上高度一致。我們將持續註入各種資源,支持貓眼成為國內領先的‘互聯網+’綜合娛樂平臺。”

而新美大CEO王興表示:“新美大將繼續把貓眼和光線傳媒在文化娛樂的綜合優勢與美團-大眾點評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大數據平臺緊密結合,共同為中國的電影和文化娛樂行業貢獻更多力量。”

附王興、鄭誌昊內部信:

貓眼電影完成重大戰略重組

各位同事:

我向大家宣布一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消息:公司已與中國最大的民營傳媒娛樂集團光線傳媒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貓眼電影將引入光線傳媒作為重要股東,完成獨立分拆後的重大戰略重組。我們將和光線傳媒一起共同支持貓眼作為獨立公司的新發展,在文化娛樂產業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過去四年里,貓眼電影通過內部創新,從無到有,成長為中國電影在線票務領域的領先品牌。面對競爭高度激烈的市場,我們不斷求索,積極推動中國電影票線上化售賣的行業轉型,開創了多項產品體驗,為電影行業的蓬勃發展做出了貢獻。

光線傳媒是國內電影制作和發行的領導者,近年來成功運作了《美人魚》、《泰囧》、《致青春》等多部華語電影票房冠軍影片,培養發掘了眾多新人導演,引領了國內電影出品、營銷、發行體系的發展和變革。光線傳媒和貓眼電影此前曾有過多次深度和成功的合作,彼此有深入的了解,在“互聯網+文化娛樂”的發展理念上高度一致。

通過與光線傳媒的這次戰略合作,貓眼電影將獲得影視IP、動漫、藝人經紀等產業資源和業界領先的上遊產業運作能力,加速建設綜合性的文化娛樂線上平臺。新美大將繼續把貓眼和光線傳媒在文化娛樂的綜合優勢與美團-大眾點評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大數據平臺緊密結合,共同為中國的電影和文化娛樂行業貢獻更多力量。

作為立足於生活服務領域的一站式平臺,我們在過去幾年持續探索在電影、酒店旅遊、外賣等諸多領域的創新與發展,堅持通過科技的力量提升產業效率,為用戶和上下遊合作夥伴創造價值。經過四年的發展,我們很高興地看到,貓眼團隊在“T型”戰略中第一個借助資本力量揚帆出海。

2015年,我們提出了建平臺、建生態的目標,以更開放的心態,服務於互聯網+吃喝玩樂的全產業鏈。貓眼公司與光線傳媒的戰略合作是我們邁出的重要一步。未來,我們將繼續努力踐行互聯網+的遠大使命,搭建合作共贏的平臺和生態,向更多領域的產業鏈上下遊全面開放我們的服務能力,不斷把我們的用戶和商戶服務得更好。

祝賀貓眼團隊!讓我們既往不戀,縱情向前!

王興

 

新貓眼,新夢想

各位同事:

今天,我非常高興地告訴大家,貓眼公司獨立分拆已經順利完成,同時我們引入了光線傳媒作為重要股東,完成了對貓眼的戰略重組。新美大和光線傳媒將攜手支持貓眼發展,這是雙方共同布局文化娛樂產業的一次創新性合作。

感謝新美大平臺,讓我們在過去四年中獲得了快速成長。未來,新美大和光線傳媒將會成為貓眼獨立發展過程中的堅強後盾。光線傳媒是國內最優秀的綜合傳媒娛樂集團之一,成功運作了《美人魚》、《泰囧》、《致青春》等國內一流的電影作品。此次合作,我們將會獲得光線的產業資源支持,貓眼的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將會進一步提升。貓眼也將繼續為美團點評平臺提供最優質的電影購票及產業鏈相關服務,繼續確保用戶與合作夥伴在新美大平臺享有最佳體驗。

電影娛樂是絢爛的事業,我們需要排除紛繁的幹擾,踏踏實實做好每一件事:

1. 做能力:繼續加強技術、產品、運營和服務的平臺能力,這是我們持續發展的基礎。

2. 做服務:服務好我們的用戶,服務好我們的院線,服務好我們的片方夥伴,贏得更多信任。

3. 做價值:不斷提升用戶體驗、降低行業運作成本、提高行業運作效率,為用戶、合作夥伴和行業持續創造價值。

4. 做產業:圍繞產業鏈上下遊積極創新,推動互聯網和文化娛樂產業的深度融合。

為打造“互聯網+”綜合娛樂平臺,我們將按照“一縱一橫”戰略展開業務布局:

縱向深入產業鏈多個環節,拓展IP孵化、投資、制作、宣發等業務。

橫向加強四大平臺建設,包括交易平臺、大數據平臺、媒體信息平臺和營銷平臺。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新美大與光線兩位重要戰略股東支持下,未來的貓眼團隊將獨立運營,獨立展開資本運作,對電影相關產業鏈進行戰略布局,積極探索“互聯網+”文化娛樂的各種創新可能性。

“互聯網+”的興起、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和中國消費需求的升級,讓我們處在時代的浪尖。面對快速變化的市場和競爭,讓我們與新貓眼、新夢想,一起縱情向前!

一起奮鬥的貓眼人

鄭誌昊Peter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051

微軟確認將關閉芬蘭研發中心並裁員1350人

據新浪美股報道,微軟公司周一確認,將關閉在芬蘭Tampere的研發中心,並在該國裁員至多1350人。此舉是微軟5月份宣布的在智能手機業務領域裁員1850人計劃的一部分。

2014年,微軟以72億美元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但未能使該業務“起死回生”,微軟去年宣布了75億美元的減記,並裁掉了7800個職位。這意味著,微軟在手機部門的總減記已遠遠超過收購諾基亞業務的原始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201

千億雅虎確認48億賤賣,其實這些巨頭比它更慘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26/157657.shtml

千億雅虎確認48億賤賣,其實這些巨頭比它更慘
南七道 南七道

千億雅虎確認48億賤賣,其實這些巨頭比它更慘

除了雅虎,不少曾經改變行業、引領風潮的巨頭也因為各種原因走向了沒落。

美國最大電信公司Verizon今天確認收購曾經的門戶鼻祖雅虎,收購後雅虎將被整合入Verizon旗下的美國在線。在這宗收購案中,雅虎的出售價格只有48.3億美元,遠低於鼎盛時期1250億美元的市場價值。

雅虎的沒落不是毫無征兆。由於連續虧損,今年2月,雅虎宣布已經成立一個特別委員會,以進一步探索戰略替代方案。上周,雅虎公布其在第二季度虧損4.4億美元,同時稱董事會“在尋找戰略替代方案上取得巨大進展”。如果傳聞屬實,那麽雅虎現任CEO梅耶爾很可能已經做出了出售決定。

雅虎這家互聯網巨頭的今夕巨變,讓人唏噓。除了雅虎,不少曾經改變行業、引領風潮的巨頭也因為各種原因走向了沒落。

經營模式不明確:雅虎、盛大

645

20世紀90年代,雅虎曾是網民的首選目的地,從2000年到2006年,雅虎一直占據全球互聯網的頭把交椅,雅虎是1.0時代的巨人,抓住了互聯網初期,消費者閱讀習慣的改變,使雅虎成為全世界門戶網站的模板。直到現在,美國1/4的人每周至少閱讀一次雅虎的新聞和體育頻道,雅虎個人理財頻道在“千禧年一代”,即“80後”及其之後的一代人中非常熱門。

646

雅虎創始人楊致遠

但由於經營模式模糊不定,也一直沒有核心的公司文化作支撐,在移動終端和社交網絡潮流滾滾來襲時,雅虎的地位逐漸被Facebook、Twitter和谷歌等公司蠶食。雖然雅虎仍具備一定的用戶基礎和價值,還擁有數據分析公司Flurry,其在全球追蹤20億臺移動設備,超過80萬個App,深度掌握移動用戶行為。但雅虎已經像位老人慢慢走向黃昏,即使連換8任CEO,也無法改變現狀。

雅虎的情況跟我國曾經的網絡遊戲霸主盛大類似。在主業遊戲沒落之後,盛大經營模式逐漸模糊、轉型無效,再加上人事動蕩等多重因素,曾經的王者一步步跌下神壇。

647

盛大曾經是互聯網屆的傳奇。從1999年創立,到2004年登陸納斯達克,盛大僅僅用了五年時間。靠著獨家代理韓國網遊《傳奇》,盛大完成爆發;也正是憑借著這款遊戲超乎尋常的吸金能力,盛大遊戲得以邁入資本市場。之後,盛大盒子、盛大文學、糖果社區、酷六網等產業布局一一展開。

《傳奇》成就了盛大,但是不能一輩子保護盛大,在《傳奇》和《傳奇世界》之後,盛大幾乎就沒再出過一款堪稱佳作的產品,雖然後來也相繼推出了一些市場業績還算不錯的娛樂產品,但這些後續產品無法從本質上趕超傳奇系列,也幾乎奠定了盛大帝國的傾斜結局就此形成。

時過境遷,隨著手遊的崛起,網遊的沒落在所難免。之後,盛大也嘗試了不同領域的戰略計劃,比如進軍移動互聯網、雲計算、智能硬件設備等。然而這些新的項目嘗試了多年,至今都無法拿出一個可以比肩行業的成績。

作為以遊戲起家的盛大,在本身業務並不專長於其他領域的情況下,未專註某一領域而是以投機的方式跟風的方式,就已經成了典型的缺乏戰略方向的表現。這種只跟風不結合實際的戰略方式,致使了盛大的快速沒落。

沒能及時跟上浪潮:開心網

648

“科技企業唯一要保持的不變應該是改變”。這句話用在中國曾經的社交巨頭開心網身上尤為貼切。由於沒有及時跟上不斷變化的環境和潮流,開心網至今已經難以躋身一線互聯網社交領域。據曾經的非官方統計,在2013年上半年,包括開心網在內的社交網站,其活躍用戶人數已不足鼎盛期的1/10。

跟不上潮流,主要原因在於過分關註產品本身,忘了擡頭看四周的環境。開心網的輕管理主要表現在對於產品本身的過分迷信,“搶車位”和“買賣奴隸”火熱得一塌糊塗,使得主創團隊信心大增,立誌一門心思投入產品,兩耳不聞窗外事。關註產品並沒有錯,但一個公司的存在並不只是“生產機器”,還需要有其他方面的支持,比如營銷、廣告、商務、市場甚至財務。

開心網創始人兼CEO程炳皓是技術出身,這決定了他運營和管理公司的思維,重“技術”、輕管理。他太過專註產品本身,而對於其他很多重要環節不予理睬。早期的創業經歷使他過分自信以至於陷入個人英雄主義誤區,但單槍匹馬打天下其實是不適合這個時代的。

在人人網上市的同年,開心網的百度指數已經從80萬直降到10萬以下,每日用戶量的流失率超過60%,媒體對開心網的關註指數也在一個季度之內下降了七成。最終,半開放的新浪微博,超過了封閉的人人網和開心網。

領導決策失誤:諾基亞、惠普

649

提起手機,諾基亞或許是最讓人唏噓不已的一個,這個手機界曾經的大哥,慢慢走上了悲情的道路。2002年,發布的塞班系統,使得未來5年諾基亞在智能手機行業獨領風騷,然而2007年,蘋果的問世,安卓系統的興起,徹底改寫了智能手機的定義,智能手機迎來大屏觸摸時代,但諾基亞忽略了用戶需求,反應遲鈍、延誤時機,ios的異軍突起,安卓的不斷突破,終於使得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三分天下。當諾基亞反應過來,為時已晚。2013年,微軟71億美元收購市值曾達到千億的諾基亞。一代大哥最終還是走上了沒落之路。

不少老粉把諾基亞的沒落歸咎於兩任CEO的失誤,一位是康培凱,以為是埃洛普。2007年,當時iphone問世,超級機型推出緩慢,當時的CEO康培凱錯估了行業趨勢,低估了移動互聯網的顛覆性,決定依然使用塞班系統。當蘋果手機橫掃全球後,諾基亞終於醒悟,然後卻選擇了來自微軟的埃洛普出任CEO,在他帶領下,諾基亞智能手機使用了windows系統,而毅然放棄當時大有前景的安卓系統。兩次領導決策致使諾基亞日後轉身乏力,不得不走向失敗。

650

後PC時代,不少電腦品牌已經被平板和移動互聯網搞得七暈八素,惠普就是其中之一。2014年12月,惠普裁員34000人,如今,做了10多年全球PC之王的惠普放棄了PC業務,分拆成兩家公司:惠普企業公司和惠普公司。

營收慘淡,市場乏力,前景暗淡就是惠普現階段的寫照。而惠普的現狀與領導層錯誤的決策不無關系。2011年,惠普CEO李艾科宣布將放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並考慮出售其年營收達400億美元的個人電腦業務,錯過了移動互聯網大風口。當時IBM棄PC而去,而惠普則通過強化PC業務自救,最終錯失了轉型的大好戰機。

雅虎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096

第一財經獨家確認央行姚余棟將履職大成基金 年薪逾百萬

8月3日上午,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通過短信向第一財經記者確認,他將結束人民銀行職務,出任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他感恩人民銀行及領導、同事們和好友。

接近央行人士向第一財經透露,姚余棟離職後,金融所所長一職務暫由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陸磊兼任。目前,姚余棟正在進行離任審計程序,正式離職尚需時日,履新後薪水頗豐百萬以上。

姚余棟2015年1月履職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任職1年半以來主要研究方向為:養老金融、共享金融、全球流動性等。姚余棟劍橋大學經濟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經濟學專業經濟學博士,曾履職世界銀行咨詢顧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學家。

2005年4月-2009年1月姚余棟任黑龍江省招商局副局長,2009年2月-2009年11月黑龍江省商務廳副廳長、黨組成員。2009年11月-2011年11月姚余棟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二司副巡視員,2011年11月-2015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副司長。

大成基金成立於1998年,是中國證券市場最早的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大成基金的規模排名長期保持在業內前十名,不過2011年,大成基金因踩雷重慶啤酒,元氣大傷,很快跌出了前十名。隨後從總經理、首席投資官、股票投資部總監,再到其他核心投研人員的連續離任,大成基金的業績也是一落千丈,今年二季度,大成基金的規模為841.1億元,排名僅為第25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482

萬科公告確認中國恒大購買萬科A股股份

萬科8月4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截至8月4日,中國恒大通過其附屬公司在市場上收購 516,870,628股本公司A股股份,占本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約4.68%,總代價為人民幣9,110,220,389.30元。

附公告全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6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