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幫我看清這個世界

作為資深四眼仔、近視、散光、老花樣樣齊,去年仲要搵香港眼聖林順潮醫生驗眼,配眼鏡是人生大事。尊貴視力是香港鋪王鄧成波的生意,佢公子創辦,我老表又是鄧成波的左右手,因此配眼鏡這些人生大事,一定要搵信得過,靠得住嘅幫手。德國蔡司Zeiss,貴就一定貴,先不看價錢表,整個Progressive Lenses驗眼配鏡體驗好冇嘢講,成皮嘢戴上去,幫我看清楚這個世界,好處是令焦點漸進地適應轉變,可以保持清晰視力。



那如何看清這個世界?未來20年,又是個怎樣的世界?

 

日前提及,現在我們的所有教育,都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但是我要問的是,未來的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今天的小學生真正在人生的頂峰,最需要小學所教的能力,是什麼時候?其實不是U Grad的時候,而是35歲的時候,這一輩子他在職業最頂峰的時候,最需要運用到一些:從小到大學習的人際技能。所以今天所講的人才,是要適應他35歲,也就是2040年的社會,而不是適應1618歲時候的人才。

2040年的職業環境應該是怎麼樣的?

在過去20年間,在資訊時代的很多重要工作,在未來20年會極大程度的被電腦所取代,Google Deepmind AlphaGo令我們看到人工智能A.I.的恐怖,而到那個時候,所有做這些工作的人都有可能失業。比如現在很多人都趨之若鶩的交易員、iBank,五年、十年之後,這個職位就會越來越少,如果你沒有別的技能,會非常尷尬。原本僅靠知識和邏輯工作的人,基本逐漸就會被電腦所替代,越來越貶值,而那些只有人能做的工作,才能夠真正的做起來。計算可以被電腦完成,但是創意不能。

邏輯分析能力是資訊時代的核心,而概念時代是什麼呢?是高概念化、高感性的人才。

香港發三師、如果在80, 90年代,可能家長們會建議兒女們選擇公務員、銀行、法律、會計師和土木工程師。因為一技藏身,有一個組織,有一個單位,有一個技能藏身最安全。近些年,家長會鼓勵孩子們去讀國際貿易、金融和電腦工程。但是在2040年,社會中最核心、最優秀的一群人,在我看來,一定是人文和科技交融的職業,這種職業,才是未來的大趨勢。



在我看來,未來你給孩子最大的傷害,莫過於在所有需要做最重要決定的時候不讓他做,小學不讓他做,大學不讓做,老婆不讓他挑,房子不讓他選,工作幫他找好了。於是到他35歲那年,真正面臨他的職業變化的時候,你什麼都不懂,而他一次都沒有做過選擇。

所以在今天,一個真正比較恰當的人生態度,是適應比規劃更重要,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們,定一個三到五年的計畫,就足夠了,然後有極強的跨界整合的能力,保持好奇,擁抱變化,在恰當的時候,可以創造自己喜歡的事業。

未來的孩子不可能不換工作,他這一世人,一定會至少換57份工作,而且換23個行業。香港最佳CEO莊偉忠先生,一生換了16間公司,其實不僅公司命短,行業的命運也如此。一輩子在一個公司,一個行業會變得越來越難,這個時候,如果我們還教孩子在大學期間,做好一個專業,你覺得是不是有可能是對他詛咒,還是害他呢。

從上個世紀1997年開始,香港人的平均幸福感和快樂,就沒什麼明顯上升,甚至有未來幾年還會下降這一點我想不用給資料,大家已經有感覺。

更多蔡司Progressive Lenses的詳情可Click入以下連結瞭解更多:
https://goo.gl/OM9TSd
https://goo.gl/wO2lAs



除咗要看清這個世界,還要看清楚前路。又要到廣告時間,我地玩車嘅,駕駛對每個人都是一項真正挑戰,因為司機視野會直接影響車子的安全性,配戴蔡司的DriveSafe鏡片,除咗可以在駕駛時減少高達64%眩光,並且增加了43%中距離視看區域和14%遠距離視看區域,在駕駛時可以擁有更寬闊的視野,追尾食塵都零舍爽。





https://www.facebook.com/zeisshongkong/photos/a.683684845026896.1073741828.683670988361615/993219194073458/?type=3&theater

http://www.zeiss.com.hk/vision-care/en_hk/spectacle-lenses-from-zeiss/drivesafe-lenses.html#how-you-benefi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900

幫我看清這個世界(二)


今年國際地理雜誌攝影大賽得主是一個香港人袁斯樂Kelvin,睇佢個樣最多13歲,原來佢已經有19!假以時日,一定成為未來之星。

Kelvin是浸大環境保育學系二年級學生,日前憑住兩張攝於飛鵝山的夜景及雲海相片,分別奪得「2015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青少年組冠軍及佳作。佢因為一次驚鴻一瞥的美景,讓他發掘出攝影之美。以眼睛所及,攝下觸動人心的美景;佢啱啱在大角咀奧海城個展覽。

細路你天賦異,第一時間捉你去驗眼啦,睇下你對眼點構造。

細路你仲讀緊書,我們看看什麼是教育?Education是怎麼來的。這個單詞是蘇格拉底發明出來的,是三個詞根的拼寫,前面那個E是向外的意思,duce是引導,tion”是名詞,引導出來。所謂的教育,就是把一個人的內心,真正引導出來,幫助他成長成自己的樣子。普通人家的孩子,他們面臨的環境和競爭,會遠遠超出我們這一代人的經驗可以理解的範疇。未來是一個高度關聯、無孔不入的智能世界。以往依靠智商和經驗的工作崗位,早晚會被電腦和機器人替代。

細路你有冇聽過Ansel Adams? 亞當斯是美國攝影師,生於三藩市。他以拍攝黑白風光作品見長,其中最著名的是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系列。冇?唔緊要,你有冇聽過那個專呃日本妹除衫比佢影相的Jimmy Ming Shum? 佢都係港仔,而家紅遍中、港、日。你睇下佢,搞完日本妹連我偶像譚玉瑛姐姐都敢搞。






我們從小到大所受的教育,不是為了成為一個社會機器的螺絲釘,而是為了leadingout,讓我心裡那個最好的自己,走出來。教育應該是傾聽孩子的聲音,幫助他成為他自己,幫助他在未來生活中,找到他要的幸福。

未來的世界是一個怎麼樣的世界,今天的細路到那個時候在追求怎麼樣的生活?有沒有可能其實每一個細路都沒有輸在起跑線上,而未來其實是一場游泳比賽呢?我們努力讓他拼命往一個起跑線上奔跑,但是其實未來就不需要跑步,只需要走路。

資訊時代向概念時代推進的時候,那些原本僅靠知識和邏輯工作的人,基本逐漸就會被電腦所替代,越來越貶值,而那些只有人能做的工作,才能夠真正的做起來。計算可以被電腦完成,但是創意不能。

2016年的時候支那蝗蟲的平均GDP到八千美金,2025年中美的GDP就會接近,2040年就會持平。這個資料這麼重要?因為在經濟學上,有一個很重要的現象發現,3000美金是一個國家開始現代化的界限,意味著一個國家和民族掙脫了貧困,開始過得小康和幸福,所以中國大概是2008年的時候過了小康8000美金也是經濟學上公認的一個拐點,在這個點之後,幸福和經濟收益,沒有顯著的正相關,也就是說再過一兩年,我們不管怎麼賺錢,都不會過得更加幸福。我們的幸福感,不會隨著我們的收入開始上升了。你睇下而家的香港?幸福嗎?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的需要層次分成3個:底層的生存、中間的社交和高層的自我實現。人的主要需求,是出現在1418歲這段時間,他的需求會慢慢固化下來,細路你剛好Pass左。

90後完全不一樣,90後有沒有安全的感受?沒有。

90後早就被爸爸媽媽、爺爺麻嘛嘛、哥哥姐姐六人天團天天關注,認同感已經爆棚了。所以90後就呈現出強烈的自我實現需求,雖然有一點稚嫩,但他們去追求個人成長和存在感,是歷史趨勢,與外界的環境完全符合。

現在的教育,符合這個年代嗎?就你對於孩子的教育,真正能夠讓他們勝任這麼一個年代嗎?勝任這麼一個理性減退、概念增加,專業、行業、職業都迅速變化,真正追求幸福,而不是追求成功的年代,目前的教育系統勝任嗎?

未來世界的主人翁,需要什麼教育?
第一個從理性到感性。未來有六種技能:設計感、講故事的能力、整合事物的能力、還有你需要會玩,你需要找到意義感。有品位,會講故事,能跨界,有人味兒,會玩,而且自己的追求。

第二個就是從規劃到創造。我們總是希望未來被計畫、規劃、設定,父母親希望孩子能夠很早就定下來,不要動,入高盛、去大摩、去HSBC。在今天,一個真正比較恰當的人生態度,是適應比規劃更重要,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們,定一個三到五年的計畫,就足夠了,然後有極強的跨界整合的能力,保持好奇,擁抱變化,在恰當的時候,可以創造自己喜歡的事業。

第三一定要擁有幸福的能力。在一個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的世界,一定要讓你的孩子有一個幸福的能力。所謂幸福是有意義的快樂。工作雖然不是最成功,但一定是更加幸福,因為在今天這個網路時代,沒有一個人看到自己是最成功的。

如果一個家長、一個老師,相信未來是善良的,那麼他就教孩子們,去打開可能性,去創造可能,去嘗試更多,去體驗精彩,影多D相。但如果一個家長和老師相信,未來是灰暗的,就會教孩子保護自己,開始死讀書,熬過那些考試,找一份安穩的工作,做一個老老實實又平庸的人。


Kelvin的地盤:


早前Kelvin 亦到蔡司Zeiss作視力測試,想了解更多可Click:https://goo.gl/88lqnK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050

奉佑生:創業看清本質,方能無知無畏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14/160326.shtml

奉佑生:創業看清本質,方能無知無畏
麻策 麻策

奉佑生:創業看清本質,方能無知無畏

如果你能抽絲剝繭找到你真正內心所堅持的東西去做,可能“無知者無畏”就對了。

i黑馬訊(麻策)12月14日消息,由創業黑馬主辦、摩比神奇冠名的2016年創業黑馬社群大會今日在京舉行。映客創始人兼CEO奉佑生獲獎“年度十大創業家”,並發表了極速演講。

奉佑生獲獎理由:作為一個互聯網老兵,他憑借做音樂播放軟件10年以上的經驗,2015年殺入視頻直播領域,開創了一個全民直播的新時代。如今,他的公司用戶和收入齊飛,在最短的時間里成為一只新晉獨角獸。

以下為經i黑馬編輯的奉佑生演講節選:

感謝黑馬頒給我這個獎項。

極速演講有點難了,因為我不善言辭。

給我的課題是:創業是個最困難的挑戰嗎?我的希望提的詞是“看清本質”。

因為創業者從做人、做事,包括你做的產品,最重要的是你能看清什麽本質。包括投資者投我們,也是看清我們做人的本質。我的投資人周亞輝投我的時候,連我人都沒見過,錢就打給我了,這也是一種信任。

當我們去做產品的時候,面臨困難是對未來六個月、一年的無知和不可琢磨、不可預判,這是最難判斷的,因為你不知道前面的困難有多少,有多少坑,有多少巨頭,對手從什麽角度跟你競爭。

這個時候,如果你能抽絲剝繭找到你真正內心所堅持的東西去做,可能“無知者無畏”就對了。

謝謝!

創業挑戰 音樂軟件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672

【宏觀】一文看清2017年的經濟大趨勢!五個方面深度分析,錢該往哪兒投?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1328&summary=

【宏觀】一文看清2017年的經濟大趨勢!五個方面深度分析,錢該往哪兒投?
satine
2017-01-09



2016年,全球經濟依然飽受動蕩之苦,資產荒、資產泡沫與負利率在全球市場普遍共存。基於此,年內IMF三次調低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幅度高達0.5個百分點,從3.6%降至3.1%。

在步履蹣跚的整體複蘇中,如果要盤點2016年全球經濟的最大“亮點”,則非“黑天鵝”事件層出不窮莫屬。從年初的全球金融市場異動,到英國公投脫歐成為定局,再到年末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加上時不時“敲邊鼓”的法國恐怖襲擊、歐洲難民危機、土耳其政變等地緣政治沖突,都不斷沖擊著脆弱的全球經濟體系。

“四面楚歌”之下,中國2016年前三季度6.7%的GDP增速還算符合預期。不過,失控的一二線城市房價走勢、人民幣匯率兌美元的持續貶值等問題,讓中國的經濟前景同樣布滿荊棘。

在充滿各種不確定性的2017年伊始,新財富聯手騰訊理財通對主流機構投資者進行深度調查,並結合各大券商研究機構的報告,對2017年經濟走勢進行預判。

變量當道:大寫的“不確定性”

在金融危機爆發8年之後,全球經濟複蘇仍不穩定,增長持續低迷。展望2017年的全球經濟,IMF強調了複蘇的不穩定性,呼籲各國要依靠一切政策杠桿——貨幣、財政和結構性改革來提振增長前景。

分區域來看,盡管特朗普上臺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都帶來極大的變量,但他施政綱領的核心是減稅、擴大基建投資規模,這些政策都有望推高2017年美國GDP增速。此外,提高貿易壁壘、制造業回遷等措施也有利於美國經濟複蘇,IMF預計美國在2017年GDP的增速為2.2%,低於全球經濟整體3.4%的增幅(圖1)。



跟美國享受“特朗普效應”不同,剛剛在動蕩中度過2016年的歐盟,則可能迎來更加艱難的一年,持續加大的政治風險或阻礙歐盟經濟的複蘇步伐。繼英國脫歐之後,意大利2016年12月初的修憲公投最終失敗,“親歐”的意大利總理倫齊黯然辭職。修憲公投的失敗,是英國脫歐之後歐盟幾十年來努力追求“歐洲一體化”進程所遭遇的又一大重挫。

困擾希臘多年的債務危機偶爾出來戳痛歐盟成員國日漸脆弱的神經,中東數百萬難民湧入歐盟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再加上歐盟各國經濟複蘇緩慢,民怨沸騰,反歐盟情緒蔓延有愈演愈烈之勢。民粹主義、保守主義的崛起,使得德國、法國和荷蘭在2017年的大選將進一步考驗歐盟的凝聚力,2017年的歐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分裂危機。

陷入長期通縮的日本經濟,盡管在“安倍經濟學”推行初期取得顯著效果,但整體而言2016年日本經濟依然保持低迷。由於日元兌美元在2016年大幅上漲,持續處於高位的日元導致日本出口持續疲軟,從而弱化了消費和投資對經濟帶來的促進作用。日本政府預計2017年的GDP增速為1.5%,高於IMF0.6%的預測值,人口問題和沈重的債務將成為制約日本經濟長期增長的最大因素。

相較而言,新興市場國家在2017年將有望快速複蘇。受大宗商品和油價暴跌等影響,俄羅斯經濟在陷入兩年的衰退後逐漸企穩。得益於大宗商品價格企穩,2017年俄羅斯經濟增速有望進一步回升。逐漸擺脫高通脹的巴西在新任政府的領導下,也將逐漸走出經濟萎縮的局面。而印度將借助勞動力優勢,繼續領跑新興市場國家。

中國經濟:L型底部進行時

在2016年全球動蕩的格局下,中國經濟還保持著穩定的增長,2016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增速繼續維持6.7%,總體上符合市場預期。展望2017年,市場普遍認為在總體缺乏新增長點的背景下,中國經濟走勢將繼續處於L型走勢的底部。IMF表示中國將繼續促使經濟擺脫對投資的依賴,並向消費和服務導向轉型,短期內增長放緩是在為一個更可持續的長期增長打基礎,預計2017年中國GDP增速維持在6.2%(表1)。



招商證券預計,中國經濟將繼續處於長周期的底部,經濟仍有下行風險,但供給側改革的深入推進將有助於壓縮下跌空間。2017年中國經濟增速雖在下滑,但經濟增長質量正在提高。國內經濟積極因素增多,結構性改革提速、貨幣政策更加保守、需求水平回穩而企業盈利維持正增長態勢。這種轉變將有助於改變國內資產荒的不利局面,推動資金回流實體經濟,為中期經濟回暖積蓄能量。

在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看來,2017年中國經濟將會“二次探底”,但回調幅度不深,全年增速將維持在6.5%左右,“中國經濟正在構築去產能和去庫存的雙底,或許離增速換擋的底部已經不遠了”。

受全球經濟改善有限及“反全球化”傾向、貿易保護主義氛圍濃厚等因素影響,中信證券認為中國在2017年的進出口將維持負增長。在內需上,消費增速難有提高,制造業投資將逐步企穩,但房地產投資受調控影響將再次回調,短期內基建投資仍將是穩增長的重要力量。

宏觀政策方面,鑒於真實利率已經在經濟再通脹(尤其是房價上行)後明顯下降,中金公司認為短期內貨幣政策可能沒有寬松的空間。這一方面是由於2015年以來貨幣和財政寬松的累計效應足以使經濟在短期內維持相對穩健的增長;另一方面是短期通脹的走勢也不支持貨幣政策繼續寬松。2017年財政政策仍將在穩增長中發揮主要作用,但政策組合可能更著重於提振消費需求,而非投資支出。財政政策有望從減稅和增加補貼兩方面促進居民收入和消費增長,以及增加教育、醫療和扶貧等方面的公共支出。

特朗普效應的中國解讀

對中國而言,2017年經濟發展最大的外部不確定性,或許來自美國的候任總統特朗普。



以商人的身份晉升為美國候任總統的特朗普,其政府內閣成員大多身價不菲,逾350億美元的總身家被戲稱為美國有史以來的“最壕內閣”。財政部部長、商務部部長和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候選人均來自華爾街,教育部長是億萬富豪,而石油大亨、埃克森美孚CEO雷克斯·蒂勒森將出任國務卿。

除了“壕”之外,特朗普內閣成員的另一特點是強硬且保守。在國防和安全領域,特朗普準備起用的國防部長馬蒂斯、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弗林、國土安全部長凱利,均以強硬、保守著稱。中央情報局局長蓬佩奧是共和黨內激進派的骨幹,也是知名鷹派人物。以現有特朗普內閣班底的政策主張來看,奧巴馬在內政外交方面的多項政治遺產或將大打折扣甚至化為泡影,同時這也預示著特朗普政府上臺後將在內外政策上做出較大調整。

在競選階段,特朗普就提出就任後將宣布中國為匯率“操縱國”、對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所有商品征收45%的關稅、退出北美自貿協定和WTO等驚人言論。在成功當選美國總統後不久,宣稱以美國利益至上的特朗普就表示美國將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而TPP原本是奧巴馬就任期間大力鼓吹美國在政治和經濟上轉向亞洲戰略的主要成果。

然而,毫無從政經驗的特朗普帶來的不確定性,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並非只是負面的。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指出,特朗普的主要關註點在美國國內經濟,對外奉行孤立主義的外交政策,主張減少海外幹預,減少受全球責任的拖累,省下更多的資源用來發展美國自己。在亞太地區,除反對TPP外,他還要求日韓等盟國承擔自身防務費用與責任,對盟國的支持力度或有下降。因此,雖然中國在貿易方面將受損於特朗普的孤立主義政策,但在亞太地區的話語權和發展空間或有所擴大,地緣政治格局的改善將給中國經濟改革提供較好的外部環境。此外,特朗普的上臺在短期內將得黃金、美國國債等避險資產受寵,資本市場短期避險情緒回升,對風險資產不利。

盡管市場普遍預期,特朗普真正入主白宮後可能不會完全實施競選時的激進政策,但他的貿易主張與中國的摩擦將不可避免。目前的中美貿易中,美國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而中國則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高達3.51萬億元。任澤平認為,如果界定“中國是匯率操控國”和對中國進口商品征收高額關稅,對中國進出口貿易將是重大打擊,不過美國退出TPP和東亞戰略收縮將為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騰出空間,有利於中國在該地區的產業轉移和貿易增長。

而在申萬宏源研究所看來,特朗普的上臺可能會給中國帶來更多的積極因素,因為商人出身的特朗普自帶務實風格,如果他能夠真正引領美國將重心轉向經濟發展,或可形成示範效應,帶動其追隨者專註於經濟發展,對促進全球包括中國經濟均有積極影響。

房價短期見頂未來面臨調整

2016年中國經濟能保持平穩增長,火爆的房地產功不可沒,前9個月地產銷售面積同比增長近30%,但一二線城市房價和居民房貸增長過快等問題也日漸凸顯。

中國上一輪房地產放松政策始於2014年下半年,國務院於2015年3月提出“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到2016年央行下調首套房首付比以及財政部調整房地產交易環節的契稅等措施,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下,2016年國內房價,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的樓市量價齊升,地王頻現,房價不斷刷新歷史紀錄。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百城價格指數”顯示,以深圳樓市為例,2016年9月深圳新建住宅價格每平方米為5.5萬元,在2015年房價已大幅上漲的基礎上同比漲幅高達41.88%。

在此情形下,上海、深圳、南京、蘇州等20多個城市相繼在2016年10月前後出臺調控政策。對此,任澤平指出,國慶期間房地產調控政策密集出臺,2016年10-11月房地產銷量大幅回調,考慮到從銷量到投資的傳導時滯為6個月左右,房地產投資的回落可能要到2017年二季度前後。但是,預計這一輪房地產投資回調幅度可能不深,預計2017年房地產投資增速為1%-3%,主要原因是前期房地產投資增速主要受一二線城市推動以及三四線城市去庫存超預期。

市場機構普遍認同,在經歷2015-2016年的暴漲之後,2017年房地產市場將迎來調整,同時政府對房地產調控的政策導向將貫穿整個2017年。對於房價是否見頂,姜超表示,2016年房地產火爆的背後,是徹頭徹底的金融現象。在上一輪樓市高峰期的2013年,居民房貸占比為1/3,到了2016年貸款占比已超過50%。不過隨著“9·30”以來20余城市出臺限貸降杠桿政策,房地產短期已見頂。

新政實施之後,全國30大中城市的商品房交易面積迅速回落,同時持續向上的房價走勢得到抑制(圖2)。



而對於房價的未來走向,市場依然存在不同的聲音,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認為,高房價在嚴控之下或許還會繼續走高。現在的一線城市以及部分二線城市,房地產的供求仍然緊張,眾多二線城市盡管有限購、限貸,但是總體的限制還不是那麽嚴。從投機性購房的角度考慮,還是有一定的上漲空間。有限的土地供應,加上人口的湧入,在沒有大的金融收緊和宏觀動蕩下,2018年夏天之後,全國範圍內的房價或將再次普遍上漲,而一線城市房價甚至有翻一番的空間。

投資工具:股票仍當紅,互金來搶灘

雖然對於房價走勢的判斷不一,但對二級市場,眾多機構投資者的意見卻是驚人的一致。新財富和騰訊理財通聯合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房地產成為眾多機構投資者最不看好的行業之一,而醫藥、制造業、消費、環保和TMT則是機構投資者在2017年最看好的五大行業(圖3)。



此次調查同時顯示,盡管A股市場在2016年遭遇了暴風雨般的洗禮,但81.25%的投資者依然把股票作為2017年財富增值的第一選擇(圖4)。



對於2017年的A股市場走勢,申萬宏源指出,由於“資產荒”背景下超發的貨幣總要有蓄水池,當股市跌到足夠便宜,股市階段性性價比逐漸突出,仍可能吸引市場的增量資金。在當前時段,股市風險溢價已經回歸到歷史均值附近,配置價值逐步體現。新基建、核電、OLED、醫藥等高確定性的行業存在投資機遇。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同樣看好2017年的A股走勢,他指出,行情將從震蕩市演變為牛市。從全球橫向比較,A股估值歷史分位較低,滬港通和深港通擴寬海外資金進入A股市場,同時A股未來納入MSCI,海外資金加大A股配置是必然趨勢。從國內大類資產比較,過去1年多房價、大宗商品、債市均已上漲,而股指僅為2015年高位的60%左右,銀行理財、保險資金等已悄然加配權益資產。2017年的投資思路以價值股為底倉配置,國企改革、新興消費和信息技術等領域都存在投資機會。

除此以外,本次調查也顯示,互聯網理財獲得了11.61%投資者的認可,已經和債券並駕齊驅。盡管只有短短5年歷史,但依托移動互聯網的爆發,互聯網理財憑借其便利性迅速虜獲了人心,在一眾理財工具中脫穎而出。

2011年開始興起的P2P,掀起了一股新的互聯網金融熱潮,從第三方支付進入到實質性的金融業務。2013年6月,余額寶橫空出世,引發市場對互聯網理財的關註。及至2014年,隨著騰訊理財通等互聯網理財平臺的加入,互聯網理財市場被徹底引爆。

究其原因,眾多資產在5萬元以下的普通大眾的理財需求長期被傳統金融機構所忽視,而互聯網理財的簡單便捷與低門檻,催化了眾多80後、90後理財意識的覺醒,讓這一人群成為互聯網理財蓬勃發展的最大推動力。

新財富和騰訊理財通的聯合調查顯示,70後、80後、90後選擇互聯網理財的比例分別為8.0%、10.7%和23.1%。90後選擇互聯網理財的比重遠遠高於其他年齡段的人群,可見互聯網理財產品對年輕用戶有更大的吸引力(圖5)。隨著80後、90後人群逐漸成長為社會的中堅力量,互聯網理財在未來的發展空間可以想象。



以騰訊理財通為例,上線1年理財通累計用戶數為1000萬,之後用時10個月增長到2000萬,從2000萬用戶增長到3000萬則僅僅用時3個月。為了加快吸引80後、90後等潛在用戶,騰訊理財通在2016年春節前夕上線零錢理財功能,在1個月內便積累了1000萬用戶。截至2016年10月,騰訊理財通用戶總數已高達8000萬,資金保有量超千億。

艾瑞咨詢預測,在經過2014年的井噴式增長後,2016年參與互聯網理財用戶數達到4.4億人,資金規模27732.1億元。到2020年中國互聯網理財用戶規模將達到6萬億人,規模也將突破6.5億元(圖6)。行業規模的穩步提升意味著用戶對互聯網理財的熟悉程度達到高峰,標誌著互聯網將成為用戶理財的常規渠道。



(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新財富酷魚正在積極建立和讀者、合作夥伴的聯系,你想獲取更多有價值資訊嗎?你想成為我們網站的作者嗎?你對我們的網站的更新有什麽建議?請掃描以下二維碼聯系我們的主編(本微信號不洽談廣告投放事宜,加的時候請註明“新財富+您所在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361

鍾國斌:梁無看清現實

1 : GS(14)@2016-09-10 13:43:39

【本報訊】行政長官梁振英日前表示,在今次立法會選舉中,明顯反對他連任的候選人均落選。而一直反對梁振英連任的自由黨主席鍾國斌表示,梁振英有關的說法只是自我感覺良好,卻完全沒有看清楚現實情況,因為新當選的反梁議員比起現屆更多,又認為今次立法會選舉或會影響到下屆特首選舉。成功連任紡織及製衣界議員的自由黨主席鍾國斌,昨出席香港電台節目時表示,梁振英日前以「有啲好明顯反對我連任嘅議員都冇當選」,回應今次立法會選舉結果,鍾國斌認為梁振英只是自我感覺良好,卻沒有看清楚現實情況。


指李慧琼可任立會主席


鍾國斌解釋,於今次立法會選舉後,新一屆的議會內建制派少了3席,而反梁連任的議員比例則有所增加,今次選舉結果反映選民期望議會及社會都有改變,他估計今次立法會選舉結果,對於特首選舉選情會有一定影響。鍾又透露,該黨其中3名當選的議員,前日已應邀與梁振英會面。鍾形容會面氣氛良好,梁振英亦邀請他們往後多見面溝通。鍾國斌表示,歡迎梁振英的做法,又稱若果特首邀請他們對話溝通,自由黨不會拒絕,一定會派人出席。對於新一屆的立法會主席人選,鍾國斌認為由直選議員或超級區議會界別議員擔任比較合適,因為其認受性比起功能組別議員高。鍾直言,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是合適的人選,因為李慧琼個人形象不錯,於今屆超區選舉取得逾30萬票,又有議會經驗,亦是最大黨的主席。至於自由黨候任飲食界議員張宇人是否適合做立法會主席,鍾國斌則表示,以他了解張宇人本身對於做主席興趣不大。■記者莫劍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10/197664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437

一分鐘投資筆記:投資要看清本質

1 : GS(14)@2018-01-28 18:39:02

投資,要看清本質。看不清事件的本質,只看表象,容易被迷惑,從而作出錯誤決定及取態。例如,早前浸會大學普通話豁免試風波,部份傳媒的目光,只集中在學生會會長粗言辱罵語文中心教師,或是認為學生要求取消普通話能力的畢業要求,就代表拒絕學習普通話,都非常流於表面。假如換個角度看,以18歲作為大學入學年齡計,今年的大學一年級學生,大部份是1999年左右才出生,大約2005年開始讀小學,2011年讀中學。這個年頭,大部份學校已設有普通話科目,部份學校甚至推「普教中」,而且參與豁免試的人,本身對普通話理應有一定的掌握。結果,只有三成人通過浸大的普通話豁免試。三成合格率,代表着難度比合格率超過四成的CFA更低。浸大發言人更聲稱,過去的豁免率僅得一成。有這些資料比較後,你會否開始同情學生要求校方公開評分準則的怒火?甚至會否懷疑,校方設定的低合格率,背後是否有其他目的?又例如樓市,有些文章經常提到息口上升,樓價下跌,很合邏輯,但同樣流於表面。只要看過2005年至2008年的數據,當時最優惠利率由5厘升至金融海嘯前8厘,但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則由49.3,升至2008年最高的73.98,升幅有五成,就知道息口並非影響樓價升跌的主要因素。事實上,只要換個角度思考,政府「辣招」一撤,香港樓肯定再次成為北水的獵物。所以,真正影響樓價升跌的理由,似乎與樓宇供求,以及中國富豪的海外資產配置計劃等更有關係。投資很直接,只要看清本質,就容易取得回報。執拗於表面理據,被一些過激或過於美好的語言偽術迷惑蒙騙,無可避免要交學費。多訓練自己對社會時事的看法,不要流於表面,就會更容易看清事件的核心本質,投資眼光將會變得更精準,共勉。徐風
http://facebook.com/1min.investment/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26/202863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5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