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憂鬱星期一】誰發明了返工? 到肉插畫道盡心聲

1 : GS(14)@2016-07-12 03:22:14

賤人新世紀的〈如果一星期是男子〉,以不同相貌的男人比喻一周的七天,周一核突;周二三四面目模糊,周五六是男神級數,而周日就係blue blue地的文青。



最短恐怖故事大賽,「星期一」三個字肯定係全球打工仔票選冠軍。好驚,真心驚,星期日黃昏開始驚。「邊一個發明了返工」可能係周日最多人在Facebook用的tag。


網上有很多描繪這種心境的到肉插圖,幫大家表達對Happy Friday跟周末過去、周一來襲的恐懼與恨意。香港插畫師都喜歡畫這類插畫,例如Cliffy就形容星期一「比萬聖節更似萬聖節」;Hello Wong就認為世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星期一與星期日;賤人新世紀就把一星期以不同男人作比喻,星期五、六是陽光、野性靚仔,而星期一就是不知廉恥,騷擾你正常生活的核突佬,貼切到呢!
Nothing Serious就把迎接星期一的生理同心理狀態描繪出來:不安、焦躁、想射波又唔願瞓,憂鬱滿瀉;爵爵&貓叔就恨不得化身為武士把星期一恨恨殺掉;Plastic Thing就把周一睡過頭的頹廢造型畫出,女神周一,慘變麻甩。捱到星期一夜晚,文地貓放大殘酷,告訴你你還有星期二三四五要捱。每幅圖都令人好有共鳴,看罷笑完之後……真係喊出來。嗚呀!記者:葉青霞



爵爵&貓叔想化身武士把星期一殺掉,打工仔最大願望莫過於此。

星期一的恐怖程度在Cliffy眼中「比萬聖節更似萬聖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711/196894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311

【動畫】筷子係大禹發明? 夾菜傳菜畀人有禁忌

1 : GS(14)@2016-10-19 05:50:20

日本人的禮儀非常多,要小心不要犯錯。



我們每天吃飯都會用到筷子,關於如何才是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曾經在坊間牽起過熱烈的討論,但你知道有多少關於筷子的故事?坊間相傳幾個有關筷子的來源,其中一個就是與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有關。故事發生在大禹治水期間,由於大禹忙於治水,經常忘記吃飯。有次他實在飢餓難忍,決定架起火鍋煮食,不過火鍋實在太熱的關係,他一直都無法用手將肉片夾起。故此他便隨手將身邊的樹枝折成一半,成為「筷子」的雛型。



筷子本來名為「箸」,相傳因為「箸」音與「住」的發音相似,當時迷信的漁民最怕船抛锚停住,要住在船上,因此改名為「快」,久而久之,「筷子」便誕生了。但由於日本並沒有同音的煩惱,故直至現在,依舊使用「箸」為筷子的名稱。儘管日本跟中國都同樣使用筷子,但是彼此筷子造型已經大有不同。例如中國筷子比日本筷子長身,因為中國人多數使用大圓桌,長身筷子便較易為客人分菜。由於日本為海產國家,日本筷子頭較為尖銳,有助他們將魚刺給挑出來。日本跟中國都為傳統的禮儀大國,有其獨特用筷子的文化,你又知道幾多呢?敲筷:等開飯無聊時,有人會用筷子敲打飯碗解悶,但原來這是從前乞丐為了吸引注目才做的事情。刺筷:即使無法夾起食物時,亦不能刺穿食物,應盡量夾起。夾菜:在中國而言,夾菜給對方是一種關愛的行為;但日本人注重衞生,食物多數是一人份,因此切忌向他們作出分菜的行為。筷子傳食物:日本人遺體火化後,家屬會以筷子夾取火化的骨頭,另一家屬用筷子接着,如此傳到最後放入骨灰罈中,因此這個動作出現在飯桌上是極不吉利的。記者:李泳烔攝影:周旭文


日本筷子較中國筷子短,較易控制,比較適合初學者使用。

無論在日本還是中國,刺穿食物都是非常無禮的行為,亦名為刺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19/198052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729

Wall Bed 由美國人發明

1 : GS(14)@2018-01-28 14:38:10

【明報專訊】壁牀(Wall Bed)最先是由美國人William Lawrence Murphy在1900年左右發明;至今,這種家俬也是在美國最流行。而Murphy的彈弓和框架等零部件,亦獲得多個國家的家俬廠採用。

不過,美國的居住環境不算太擠迫,當地的Wall Bed並沒有和書桌或梳化整合在一起。反而,法國和意大利在幾年前率先出現這些新款Wall Bed,令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家俬業者得到啟發。

法國意大利整合成家俬組合

截至目前,王挺及陳家和已累積投資了1000餘萬元。稍後在內地開設旗艦店時,還需要再作投資。雖然暫時仍處於投資期,但兩人對這門生意充滿信心,相信今年下半年就可以錄得營運盈利,未來5年更會有極大增長,因為香港和內地大城市的新樓盤都趨向「納米化」。

王挺表示,在香港,他們將公司取名為「窩居」,以發揮其形象化和容易記憶的效果。在深圳,他們的公司稱為一代宗師家具有限公司,因為相傳魯班先師是中國工匠的始祖,故以一代宗師為名,有效法魯班的意思。

自家團隊設計 符亞洲人需要

該公司雖然主打Wall Bed,但亦有意逐步引入其他種類的慳位家俬。據悉,有些歐洲家俬品牌就正在和該公司商討合作,其中一個品牌的方案,就是將電視機隱藏於約6吋的假天花之內,使用遙控器控制升降即可。

該公司希望,在每一種慳位家俬的領域,都可以取得龍頭品牌的代理權,採用其關鍵零部件;該公司深圳研發團隊負責家俬整體設計,以確保尺寸和使用習慣符合中國人和亞洲人的需要。

[行銷攻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535&issue=201801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347

【而我不知道...】瑞士糖真係瑞士發明?瑞士人:我以為來自德國

1 : GS(14)@2018-02-13 03:32:09

記者街頭訪問瑞士人,發現他們都不清楚瑞士糖起源自瑞士。

一click免費下載《籽想去東京》旅遊指南:http://bit.ly/2rSv4c4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又到新年,全盒必見的瑞士糖,味道和外型都不讓大家陌生。不過,瑞士糖的起源,是否真的來自瑞士?這問題每年都考起不少人的好奇心。原來,瑞士糖的而且確是由瑞士人發明。瑞士商人 Philippe Suchard本是糖果師出身,他1826年開設朱古力廠,直到1883年,全瑞士有一半的朱古力都是由他的工廠出產。怎料第一次世界大戰大輻影響朱古力的出口銷量,他當機立斷轉向糖果界發展,發明了甜得來有嚼勁的瑞士糖,風靡整個歐洲。


從瑞士購入的瑞士糖,除了原味,還有熱帶水果和無糖選擇。

瑞士的瑞士糖包裝是從兩邊扭開,不同於香港四四方方的版本。



1973年,瑞士糖打入亞洲市場,銷情竟比歐洲更為理想。到1993年,瑞士糖被卡夫收購,後來再易手予美國箭牌,廠房的地點亦因而一再改變。香港的瑞士糖曾經在天津製造,現在轉了在泰國生產。原產地瑞士的瑞士糖,工廠也不再設於瑞士,反而在旁邊的法國,即是現今再找不到真正瑞士製造的瑞士糖。記者:陳海利攝影:鄭明川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212/203026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3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