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很差錢!低油價令委內瑞拉面臨120億美元大窟窿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730

雖然原油價格的下跌趨勢在近期有所企穩,但是對於原油產出國委內瑞拉經濟的幫助依然有限。根據美國銀行的分析,如果原油維持在目前水平的話,該國明年可能面臨120億美元的經常帳赤字。

由於油價的下跌,委內瑞拉的進口大幅削減,導致本國經濟出現明顯衰退,國內民眾應有的需求也無法得到滿足。委內瑞拉中央銀行和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統計顯示,今年1月至8月,委內瑞拉通貨膨脹累計達到39%,區區幾根胡蘿蔔就要花費19美元。

不過在這種情況之下,總統馬杜羅(Maduro)的支持率依然保持在30%左右。在精神領袖查韋斯光環之下,每十個人就有三個人支持馬杜羅著實令人感到驚訝。尤其是在委內瑞拉國內經濟陷入混亂和改革難以執行的大環境之下。

有分析師人士表示,在極端情況下,委內瑞拉可能被迫斷臂求生:尋找成本高昂的融資,進一步削減進口,甚至賣掉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Pdvsa)海外最大分公司Citgo(價值70-90億美元)。

此前哈佛大學經濟學家Carmen Reinhart 和Kenneth Rogoff則警告稱,幾乎可以確定,委內瑞拉外債將違約。這加劇了市場對委內瑞拉會違約的擔憂,本周該國2027年到期的國債遭到了總額達40億美元的拋售,致使收益率飆升至17.87%的五年新高。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025

油價下跌 中國又在在偷偷“抄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772

原油價格在過去幾個月的不斷下跌是近期市場一直津津樂道的話題,但是鮮有人意識到,在油價持續疲軟的同時,中國可能正在低價抄底原油。

根據彭博報道,數量龐大(觸及9個月高點)的巨型郵輪正在源源不斷的駛向中國港口,暗示全球第二大原油進口國正在利用低油價囤積原油。海事情報與刊物Fairplay的數據顯示上周六當天就有80艘平均運能為200萬桶原油的巨型郵輪駛向中國,而過去兩年平均每天向中國運油的郵輪數量僅為63艘。

Energy Aspects分析師Richard Mallinson表示,“中國有4100萬桶的商業及戰略原油儲備需求,新的儲油場地已經上線。在油價較低的情況下,中國逢低買入以充實石油儲備並不意外。”

根據中國海關的統計數據,今年前8個月中國累計進口原油2億噸,比去年同期增長8.4%,進口均價為每噸4796元,下跌0.8%。大宗商品信息提供商普氏能源資訊最新發布的對中國政府數據的分析顯示,中國石油需求在8月份達到一年來最高增長率。8月份石油需求為4119萬噸,即平均974萬桶/天,同比上升3.7%。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198

油價大跌 中石油赴南美“掃貨”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801

201409160856050025

趁著全球油價大跌,中國不遠萬里開赴拉丁美洲購買原油。

中石油稱,因為價格實惠,首次購買了哥倫比亞的原油。彭博社指出,這筆交易顯示從中東到拉美的產油國都在通過尋求亞洲客戶支撐石油銷售。

彭博匯編的數據顯示,2014年9月份,中國自沙特阿拉伯進口原油474萬噸,同比下降2.7%;自哥倫比亞進口同比上漲389.6%。其中,供應自哥倫比亞的原油價格平均價格在94.56美元/桶,而來自沙特的價格為102.30美元。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隨著美國石油產量創下近30年新高,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跌至了2010年以來的新低。與此同時,沙特、伊朗和伊拉克等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產量最大的幾個國家卻打起了價格戰。

在這樣的背景下,彭博社報道稱,數量龐大(觸及9個月高點)的巨型郵輪正在源源不斷的駛向中國港口,暗示全球第二大原油進口國正在利用低油價囤積原油。海事情報與刊物Fairplay的數據顯示上周六當天就有80艘平均運能為200萬桶原油的巨型郵輪駛向中國,而過去兩年平均每天向中國運油的郵輪數量僅為63艘。

根據中國海關的統計數據, 今年前8個月中國累計進口原油2億噸,比去年同期增長8.4%,進口均價為每噸4796元,下跌0.8%。大宗商品信息提供商普氏能源資訊最新發布的對中國政府數據的分析顯示,中國石油需求在8月份達到一年來最高增長率。8月份石油需求為4119萬噸,即平均974萬桶/天,同比上升3.7%。

Energy Aspects公司能有分析師 Virendra Chauhan在電話中告訴彭博社:

中國會尋找盡可能的最便宜的原油,無論來自哪里。我預計,會有更多的原油流向中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339

外強中幹?油價低迷令俄羅斯比前蘇聯更脆弱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817

20世紀80年代中期油價的下跌是蘇聯解體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由此所帶來的經濟停滯最終引發了布爾什維克退出西方政治舞臺。前俄羅斯總理蓋達爾在1985年9月曾公開表示,由於沙特並未在當時抑制油價下跌,導致蘇聯每年經濟損失超過200億美元,最終使得這個巨人崩盤。

壓垮蘇聯最後一根稻草的因素是國庫見底無法進口必須的糧食。即便將黃金儲備全部用於進口食物,長達兩年多的低油價也讓蘇聯政府入不敷出。蓋達爾對此則評價道,“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潰敗是一個很好的經驗教訓:任何政權如果以高油價最為立國之本的話,很有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分本瓦解。”

在普京15年的執政生涯中,經濟增長和高油價、高天然氣和貴金屬價格有著十分密切的關聯。可以說,普京的經濟發展方式和所謂的荷蘭病完全契合。(the Dutch disease是指一國特別是指中小國家經濟的某一初級產品部門異常繁榮而導致其他部門的衰落的現象。)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2000-2013年大宗商品超級上漲周期之中實際有效匯率上揚了130%掩蓋了所有的潛在問題。

chart1_3082202c

國際金融研究所俄羅斯負責人Lubomir Mitov則相信俄羅斯已經進入了一個“完美風暴”之中,最明顯的一個特征就是俄羅斯有錢人正在竭盡所能的將盧布兌換成國外貨幣。Mitov表示,“目前俄羅斯的經濟缺口已經高達GDP的3%。未來12個月俄羅斯面臨超過1500億美元的債務償還壓力,如果外匯儲備不足3300億美元的話,情況將十分危險。最好的情況就出現類似勃列日涅夫當權的時代,經濟陷入停滯,但是未出現崩潰。更糟糕的情況就難以預測。 ”

放眼望去,俄羅斯最好的工程師在為波音工作;俄羅斯的鐵路技術來自於德國,賴益成名的“蘇聯專家和技術”早已成為歷史。

至今為止,歷史學家對於80年代沙特為什麽放任油價下跌也沒有達成共識,但是有跡象表現,2014年的油價情況和當年十分相近。在過去幾個月中,油價已經出現了十分明顯的下跌,但是OPEC至今為止都未采取任何措施來提振油價。很顯然,對於沙特而言,即便油價在目前水平維持更長時間,該國的經濟狀況也足以安然度過。

而俄羅斯已經顯露出較為明顯的乏力跡象。過去數周市場不斷傳出俄羅斯央行拋售美元以控制盧布跌勢的消息。該國央行行長Elvira Nabiulina則認為需要考慮油價跌至60美元/桶的風險壓力。

能源出口一直是俄羅斯經濟的重要支柱,俄羅斯52%的財政收入來自石油、天然氣出口,它是俄羅斯最主要的外匯收入和預算資金來源。而俄羅斯今年的財政預算是以油價保持在每桶93美元制定的,而未來3年預算則是以油價每桶保持在約100美元制定的。因此,國際油價的持續下跌,無疑將直接打擊俄羅斯的經濟,導致石油和天然氣對於俄羅斯經濟增長的貢獻萎縮為近一半。

另外一個不利於普京的消息則是來源於西方國家的金融制裁。烏克蘭和俄羅斯地緣沖突導致俄羅斯金融和原油公司都受到了大量的限制和制裁。這一點和80年代有所不同,當時里根政府所帶動的軍備競賽嚴重拖累了蘇聯經濟。

俄羅斯盧克公司總裁Andrey Kuzyaev警告稱,“如果西方國家的制裁再繼續2-3年的話,整個俄羅斯的原油產能可能會被迫下降25%。高油價所帶來的福利已經結束了,這就是不得不面對的現狀。”

俄總理梅德韋傑則夫稱,這次是十多年來最困難的,國家處在危急關頭。一貫強硬的普京也不得不承認,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全球經濟可能會因此崩潰。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349

高盛下調油價預期 稱美國頁巖油影響力超過OPEC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880

高盛新近報告下調了WTI和布倫特原油期貨預期價格,認為美國頁巖油產量增加使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正在失去定價權,全球產油量增長超過需求增速。

高盛報告預計,明年第一季度,布倫特原油價格會降至每桶85美元,每桶油價較上次預期低15美元,WTI的預期價格由每桶90美元下調至75美元。

高盛認為,由於北美和OPEC產量加快增長,增速將超過需求的增幅,明年油價會因此下跌。而OPEC會失去作為頭號產油決定因素的影響力,美國的頁巖油會取而代之。

高盛報告稱,有信心明年全球石油市場供過於求的差距還會擴大,對美國頁巖油的生產規模和持續性更有信心,“相信WTI價格要跌至每桶75美元才會導致美國頁巖油生產的增長放緩”。

美國的產油量逼近30年來巔峰,美國能源部正準備草擬報告,考察放寬國內原油出口的限制對燃料價格可能有多大影響。

上周美國能源部長Ernest Moniz表示,面臨供應受幹擾的威脅,美國的產油量對全球供需平衡至關重要,會給全球原油價格上漲帶來緩沖。

上周傳出OPEC最大產油成員國沙特供應減少、產量卻增加的消息。上周五紐約市場WTI油價跌1.3%,創一年來最大跌幅,雖然上周四還大漲了2%,當周合計跌幅仍達到2.1%。倫敦市場布倫特原油上周跌幅收窄,僅跌0.03%。

石油,布倫特,WTI,頁巖油,OPEC

石油,布倫特,WTI,頁巖油,OPEC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598

油價再跌 俄羅斯就有大麻煩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890

原油價格的低迷已經成為了俄羅斯的一大難題,圍繞低油價對於俄羅斯經濟分析的討論也是層出不窮。那麽油價到底跌多少,俄羅斯就頂不住了呢?

布倫特原油價格距離2014年6月的高點115美元已經跌去了30美元。由於原油和天然氣出口占到了俄羅斯全部出口的重三分之二,因此低油價的破壞力不言而喻。

screen shot 2014-10-22 at 10.27.50

投行摩根士丹利預計,原油價格每下跌10美元,就意味著俄國出口將受到324億美元的影響(損失),大約占到該國GDP的1.6%(190億美元的財政收入)。如果按這一比例計算的話,2014年俄羅斯的GDP已經因為油價下跌而抹去了4.8%(600億美元的財政收入)。

screen shot 2014-10-22 at 10.28.13

以如今80美元/桶的價格估算,摩根士丹利認為2015年俄羅斯經濟將出現2%的萎縮(衰退),通脹率則將飆升至9%左右。

如果油價跌至50美元/桶的話,俄羅斯則可能面臨崩盤風險——那時的通脹率將達到13-15%;GDP則將出現6%的衰退。

摩根士丹利最後總結認為:俄羅斯經濟將陷入停滯。投資領域的不確定性,以及公共領域工資增長為零將給消費帶來巨大下行壓力。受到盧布貶值和進口限制,通脹水平將處於該國目標水平之上。資本外流則將導致外匯儲備進一步降低。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604

沙特放風?沙特石油公司CEO稱油價下跌只是暫時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903

路透報道,沙特基礎工業公司(一家國有石油公司)CEO Mohammed al-Mady表示原油價格可能還會下跌一年左右,但是從長期來看,人口增長所帶來的需求回暖將幫助油價重新走高。

al-Mady是在周日宣布公司第三季度業績報告之後向投資者做出上述表示的。作為原油大國,沙特並未在油價下跌之際直接采取幹預措施。國際原油市場的結構性供應過剩主要來自輕質原油。而這種過剩是由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利比亞和尼日利亞所驅動的,並非沙特。美國咨詢公司Foreign Reports總裁Nat Kern就表示,“對於沙特而言,在當前關口大幅減產無異於自殺。他們不會逆勢而行。他們可以選擇通過減產將油價穩定在每桶100美元左右,但需求仍是疲弱的。”分析人士認為,這就意味著,沙特減產將無助於解決輕質原油的過剩問題。沙特可能會利用各種機會,通過口頭方式來穩定或者幹預市場。

周末在海灣合作委員會財長會議上,科威特財長Anas al-Saleh則強調,“石油出口國必須做出全面的經濟改革。各國必須加強投資多元化的努力,以減少油價下跌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多元化對於石油國家來說並不是一個新鮮話題,但是過去幾個月油價快速的下跌使得這種緊迫性更為明顯。受到低油價因素的影響,一些海灣國家已經難以保持財政平衡。在科威特宣布減少對原油產品的財政補貼之後,阿曼也在考慮采取相同的措施。

“阿拉伯之春”後原油價格一直處於相對高位,這使得新政府有能力提供大量的財政補貼和投資項目。如今這些國家如果宣布放棄這些福祉的話,可能會影響到政局的穩定。

對此,IMF主席拉加德在財政會議上表示,“除了原油之外,海灣國家在其他方面的經濟增長依然強勁。基礎設施以及私人領域的投資表現良好。在幾十年的積累之後,海灣國家至少在短期應該保持此前的政策穩定。不過原油每下跌25美元將該區域內國家的GDP造成8%左右的影響,因此中期財政穩固將十分重要。”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611

俄羅斯最新預算草案:設定平衡油價為100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913

俄羅斯日報Vedomosti報道稱,俄羅斯2015-2017財年預算草案已在國家杜馬通過初次審議。該預算草案將未來三年預算平衡油價設定為每桶100美元。

俄羅斯國家杜馬是俄羅斯聯邦會議的下議院,上議院為聯邦委員會。

該報道稱,這份草案還預期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施加的制裁措施將在2015年撤銷,而俄羅斯經濟也將在明年加速。

然而,就現在看來,這些假設看起來是個妄想。

自6月中旬觸及今年新高以來,國際油價高位下挫,從當時的每桶115美元跌至今天的86美元。

chart__4__png

據華爾街見聞最新消息,北京時間27日晚9:12,WTI原油價格擴大跌幅至79.61美元/桶,為2012年6月以來最低。

QQ圖片20141027211244

高盛集團下調了2015年第一季度美國WTI原油預期至75美元/桶;下調2015年第一季度布倫特原油預期至85美元/桶。

摩根士丹利認為,油價持穩於每桶80美元一線的概率有45%。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多次解釋,國際油價之所以“熊態畢現”,是因為來自利比亞、伊拉克、俄羅斯和美國的供應總量激增。

俄羅斯原油和天然氣出口占到了該國出口的2/3。那麽,油價到底跌多少,俄羅斯就會頂不住了呢?

摩根士丹利預計,原油價格每下跌10美元,就意味著俄國出口將受到324億美元的影響(損失),大約占到該國GDP的1.6%(190億美元的財政收入)。

以上述比例計算,俄羅斯今年的GDP已經因為油價下跌而抹去了4.8%,約為600億美元的財政收入。

若以80美元/桶的價格估算,摩根士丹利認為,2015年俄羅斯經濟將萎縮2%,通脹率則將飆升至9%左右。

如果油價跌至50美元/桶的話,俄羅斯則可能面臨崩盤風險——屆時,該國通脹率將達到13-15%;GDP則將出現6%的衰退。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619

態度急轉 高盛為何突然看空油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918

油價在過去幾個月經歷了持續大跌,上周這波拋售潮達到頂峰,當時高盛還認為,原油價格跌的太快太多了。

華爾街見聞曾具體提到過高盛分析師團隊的點評

原油短期大幅走低主要原因是投資者持倉的調整,他們沒有預計到基本面會出現了如此變化。但是在我們看來,即便中長線看空油價的觀點是正確的,2015年也不應該是一個看衰油價的時間點。

作為大宗商品,油價的漲跌理應由現有的供求關系所影響,但是市場現在卻將未來的供求關系預期計入到了油價之中。

但是,一個星期後,高盛的態度來了個大轉變。在周一的報告中,高盛給出了看空油價的理由:

我們對2015年原油市場供給過多的觀點進一步強化,現在我們認為油價會在2015年進一步下滑。因為1)OPEC以及北美地區以外的原油產量增速將超過需求增速,這令原油市場供給過剩,2)美國頁巖油的規模和持續性正驅動全球成本曲線下移,3)OPEC將無法再在市場上呼風喚雨任意決定原油產量,美國的頁巖油會取而代之。

因此,高盛下調2015年1季度和下半年的WTI油價至75美元/桶,此前的預期是90美元。考慮到WTI與布油之間的差價預期為10美元,高盛對布油的預測從100美元下調到85美元。

高盛還稱,隨著供給過剩的情況在明年二季度達到頂峰,布油價格會跌至80美元/桶,WTI則低至70美元。

到了2016年,市場基本面趨於穩定,美國頁巖油增速一旦放緩,OPEC也會適度削減產量,高盛對長期油價的預測是WTI 80美元/桶,布油90美元/桶。

對於OPEC來說:

我們的預測也反映出,核心OPEC國家對市場的定價權正在流失。隨著頁巖產量超過OPEC的閑置產能,原油市場的定價驅動力正從主要產油國的產量轉移到美國頁巖油的邊際成本。

換句話說,沙特阿拉伯不能再控制原油的邊際產量,現在這一主導權旁落到美國頁巖油廠商手中。

原因顯而易見,政策市場的定價通常都是由那些能夠平衡市場意外缺口或盈余的產量所決定的,而不是由那些長期協議或預付款協議達成的價格決定的

而頁巖油所做的,就是擴大了現貨市場中未被協議鎖定住的原油規模

正如高盛所說,WTI油價需要降至75美元/桶以減緩美國頁巖油的增速,使之達到一個不破換長期協議價格的速度,這樣才不會打亂市場長期再投資的步伐。

Screen-Shot-2014-10-27-at-10.46.16

這實際上是一個周期循環的問題。

Screen-Shot-2014-10-27-at-10.48.31-590x263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622

普京的“榜樣”:油價暴跌致墨西哥調整財政預算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949

20140722putin

受國際油價暴跌的影響,墨西哥財政收入計劃面臨無法達標的風險,因此墨西哥已經準備好修改明年的聯邦預算案。

按原預算案的定義,81美元/桶的油價目標是“不可持續的”,而目前油價低迷,截至發稿時,布倫特油價每桶85.32美元,WTI原油價格每桶80.66美元。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一位墨西哥國會官員透露,墨西哥財政部長Luis Videgaray正在召集國會成員,討論需要削減多少財政預算的問題。

作為美洲第三大石油生產國,墨西哥對石油出口的依賴非常大。2013年石油出口的收入為427億美元,其聯邦預算中的1/3都來自石油收入。

今年6月以來,由於全球石油供給過剩,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美國頁巖油繁榮發展,多重因素致使油價接連大幅下跌,步入熊市。

墨西哥將財政預算可持續的平衡點設定為81美元/桶,而早些時候俄羅斯將這一目標設定為100美元/桶,那麽這是否意味著俄羅斯的財政預算已經撐不下去了呢?

此前華爾街見聞曾介紹,俄羅斯2015-2017財年預算草案已在國家杜馬通過初次審議。該預算草案將未來三年預算平衡油價設定為每桶100美元。

摩根士丹利預計,原油價格每下跌10美元,就意味著俄國出口將受到324億美元的影響(損失),大約占到該國GDP的1.6%(190億美元的財政收入)。如果按這一比例計算的話,2014年俄羅斯的GDP已經因為油價下跌而抹去了4.8%(600億美元的財政收入)。

以如今80美元/桶的價格估算,摩根士丹利認為2015年俄羅斯經濟將出現2%的萎縮(衰退),通脹率則將飆升至9%左右。

那麽問題來了,墨西哥調整財政預算是否會成為俄羅斯的“榜樣”?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7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