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年】民建聯前黨員:決定留英真好彩
1 :
GS(14)@2017-06-22 07:37:45【本報訊】家與國的夢,不結束。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當香港前途塵埃落定,當天安門坦克輾毀僅餘的憧憬,我城湧現了無數「浪子」。他們漂洋過海,離棄自己的家,奔向別人的國。英國國旗在會展徐徐落下之後,20年來,「浪子」還沒有停下來。根據保安局資料估計,每年平均有超過7,000名香港人移民海外。《蘋果》分別在香港、英國、德國,尋找他鄉的故事,試圖解答,為何他們不再留戀這個家。其中居於英國的民建聯前黨員表示,雖然心繫香港,但稱「決定留英真係好彩」。記者:潘柏林特約記者:林景輝 陳嘉琳戀殖情意結,由97至現在都沒有消散過。這邊廂,不少港人渴求歸英;那邊廂在英國的港人又會如何自處?90年代赴英升學的黃忠民(Kenneth)說:「當年決定留英真係好彩。」他仍然心繫香港,但朋友卻對他說:「香港唔同咗,唔好返嚟。」
Kenneth的父親是退休公務員,六四事件後獲居英權。他因而早於90年代前赴英倫升學,畢業後覓得移民法律顧問工作,順理成章留下,並在英國建立家庭。
對黨員私心感失望
居於倫敦的Kenneth,工作時面對不少移民個案,令他有不少體會。多年來,中港移民都是「找水泡」、「多一個選擇」;由於獲取居英權後,同時有機會在歐洲工作,因此申請移民,都是為生活條件而走,而大多移民個案申請成功後就返港工作。1999年Kenneth曾經返港,並加入民建聯。當時他認為香港回歸後,難免與中國建立關係,若從事政治工作,應尋找最有資源、與中方關係良好的政黨。當時較少年輕人加入民建聯,「當年主流是民主黨」,他的決定曾經在其朋友圈子引起一輪哄動。但當他加入民建聯後,才發現與自己的期望有落差,「嗰個黨比較烏合之眾,(黨員)包括學術界、地區、工會背景」,不同人要求的目標不一,難以有共識。令他更失望的,是黨員的私心:「有人純為個人利益及前途出發,有人非為香港未來做事。」
Kenneth認為黨前主席曾鈺成表現出色,惟現時部份黨內明星當時仍未入黨,「中途加入,表現令人吃驚,唔知點解上到位」。4、5年後,Kenneth便淡出,「冇交會費,唔知算唔算退黨?」回想當年,Kenneth是因個人選擇赴英,及後經歷2003年沙士及7.1大遊行,朋友間亦未有大量移民,「回歸後6、7年,當時(政治)仲算開放」。但情況近年有所改變,他有一些曾赴英國或加拿大留學的朋友,開始思考「香港是否想留低嘅地方?」轉捩點是2014年的傘運,他們都認為香港已撕裂,社會衝突更多,社會變得兩極化,令他們擔心下一代是否仍可學習到正確價值觀,「唔係好想留喺香港」,要考慮移民。他仍覺得自己是香港人,感覺尤以來英後更深。他仍擔心,回歸20年法治政制停滯,已非當年想像的香港,「鄧小平對港人承諾『馬照跑、舞照跳』,中國還記得嗎?」他直言當年決定留英「真係好彩」,雖一直想念香港,但自傘運後,朋友均說「香港唔同咗,唔好返嚟」。他現希望將香港議題帶到英國以至海外,令外國不會因中國崛起而淡忘香港。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1/20063064
民建聯區議員:顧問屬虛銜
1 :
GS(14)@2017-06-25 09:57:21【自己批錢畀自己】審計署早前揭發有區議會審議撥款時「自己批畀自己」,葵青區議會行政及財務委員會昨開會討論改善方案,包括建議區議會秘書處提醒議員申報在涉事團體或組織擔任的職位,倘議員申報職位後,在討論有關議程時該議員會被視作棄權。
葵青區資源傾斜
審計署亦批評區議會現行的兩層申報機制中「其他可供申報利益」指引不清晰,民建聯梁偉文提出,有部份職位如顧問、名譽會長等,僅屬虛銜,「顧問係顧而不問」,認為毋須申報。街工黃潤達稱,「可能做顧問都會提供意見,有利益衝突」,建議任何與申請撥款團體有關係的議員均須申報並須避席。黃潤達稱,現時葵青區議會資源傾斜於部份地區團體,更有不少區議員擔任該些團體的職務,建議限制區議員可擔任地區團體職位的數目,以及團體每個年度可申請撥款的上限。葵青民政事務專員羅應祺回應指,民政總署現正研究修訂有關指引,強調指引將會更公開清晰,承諾會提供渠道予地區團體得悉區議會將舉辦的活動。■記者趙雅婷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3/20066114
頭文字的玩飄移!紅跑有民建聯加持?
1 :
GS(14)@2017-07-29 03:30:18常言「高手在民間」,看來所言非虛。網民King Hong Chan在「馬路的事討論區」facebook群組上載短片,片中一架沒載客、貼有民建聯車身廣告的紅色市區的士,晚間在一滿佈雨水的迴旋處路面「表演」飄移,至少在迴旋處繞一圈才離開。上載片段的網民留言笑稱:「紅跑車手話,我已經搽咗愛膚堅喇喎!#真喺高手在民間」,但並無標明何時何地拍攝。有網民和應指該紅色市區的士是「真正紅跑」;有人引用本地樂隊太極《紅色跑車》的歌詞:「紅色的跑車像是帶着神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28/20104533
政治分餅仔 民建聯自由黨成贏家建制新丁敗選有官做
1 :
GS(14)@2017-08-02 05:47:39■自由黨陳浩濂獲任財庫局副局。資料圖片
【本報訊】特首林鄭月娥今次委任的副局長和政治助理中,8人來自不同的建制派組織和背景,包括民建聯、自由黨、教聯會、民主思路、前特首董建華的團結香港基金,其中4人均在選舉中落敗,如今卻「敗部復活」。學者指,這貫徹當權者透過副局和政助向自己友分餅仔的傳統,同時令這些建制派組織日後不但透過選舉參政作招徠,也可標榜即使選舉落敗,也可透過相關組織升官發財。記者:姚國雄
昨日公佈的副局和政助名單中,民建聯和自由黨是大贏家,民建聯陳百里、徐英偉,兩人由政助「坐正」做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和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連同料稍後公佈任政務司司長政助的中西區區議員蕭嘉怡,以及現為民政事務局局長的劉江華,民建聯有4人在問責團隊。上屆打着「ABC(Anyone But CY)」旗幟的自由黨,隨着梁振英不連任亦與政府關係修好,該黨山頂區區議員陳浩濂獲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青年團主席符傳富則獲任運輸及房屋局政助。陳、符分別於去年立法會選舉及2013年油尖旺京士柏區議會補選中落敗。自由黨黨魁鍾國斌昨透露,曾向林鄭推薦4名黨員,最終兩人跑出。獲任教育局副局的蔡若蓮曾於去年立法會教育界選舉敗於葉建源;曾在新世界集團工作、28歲的最年輕政助張曼莉落腳創新及科技局,她亦曾在前年區選落敗,當時報稱獨立人士的她獲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等建制派支持參選。已加入行會的湯家驊,其創立的智庫民主思路亦有人升官,該組織理事馮海容獲任商經局政助,她是醫管局新界東醫院聯網前總監馮康的女兒。在特首選舉前「擁抱」祝福林鄭月娥的前特首董建華,其創立的團結香港基金也獲分餅仔,其研究員楊寶蓮獲任財庫局的政助,楊在政壇未見活躍,曾是2003年十優狀元。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形容,今次委任的名單可分為「公務員過渡至問責官員」及「分餅仔」兩類,建制派不同組織如民建聯、自由黨、民主思路、團結香港基金變成另類升官跑道、加入政府的階梯,「變咗係加入佢哋組織嘅一個吸引,佢哋(建制派組織)可以話畀人知『入我哋組織想做官?係可以㗎!』雖然N個人入去,先會有一、兩個做到官……但佢哋會攞呢樣嘢嚟做招徠」。
學者嘲是問責制傳統
今次共有4名選舉中落敗人士升官發財,馬嶽笑言委任敗選人士「係問責制嘅傳統」,「咁會令想上位嘅政治人,如果佢想行選舉嗰條路行唔通嘅時候,就可以透過呢個(副局、政助)任命制度入去(政府)。蔡若蓮嘅問題係比較嚴重,因為係教育界一人一票嘅選舉,佢係低票落選,證明教師認為呢個並唔可以代表教育界,又好似劉江華,佢係喺超過100萬人投票嘅制度中輸咗」。據知林鄭新政府招攬無綫電視首席記者吳璟儁、港台《城市論壇》主持人蘇敬恆加入任政助,但由於審查需時,兩人未在首輪名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802/20109137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