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乜野係 Full set A/C? (一) 自言自語 - WYJimmy

http://wyjimmy.blogspot.hk/2008/03/full-set-ac.html
相信不少會計求職者, 都見過登報或網上招聘請會計, 都要求FULL SET A/C, 究竟咩叫FULL SET A/C 呢? 我嘗試用自己有限知識, 由淺入深講起, 有錯請各方同業指教為要。

A. 完全簡單型 Trading

聲明: 請各位資深同業不要以HKAS18 Revenue 角度去睇以下例子, 我作此例子只方便新手明白, 未必會符合最新Accounting Standard, 尢其cost 及expenses 的term 解說方面, 到最後有需要解釋HKAS18 Revenue 或有關 Accounting Standard 時, 我會再詳細講清楚, 請勿見怪

要先由公司類型講起, 如最容易做的公司咁計, 就係一買一賣的TRADING (貿易) 公司, 這些公司特性 (Characteristic), 是接到單 (Sales Order)後, 才安排採購, 安排出貨, 再連同發票 (Sales Invoice) 送到客戶 (Customer) 手上。 其間, 公司運作盡量不牽涉任何存貨 (Inventory), 所有會計項目交易 (Transaction) , 只會出現 sales, purchases, inward/outward freight, expenses (如salary, stationery), 或有一個bank a/c 收錢, 付錢 (假設全現金交易)。

咁呢類公司所謂full set a/c, 其實 balance sheet( 以後會用B/S 代表), 只有bank a/c 及capital, 以及retain earning 幾項。

而 income statement (前身為 profit & loss a/c, 以後用 P&L 代表)的trading 部分, 只有 sales 減 purchase 再減所有 direct cost 如 freight , 得出gross profit(以後簡稱 GP), 減完其餘支出 (expense, 以後簡稱 exp), 得出純利 net profit (以後簡稱NP)。

B 賒賬記賬 (A/R, A/P)

咁客仔幫趁耐左, 冇奶油咁笨唔同你講賒數; 又正如你同供應商買野熟左, 又冇理由唔傾賒數 咁雙方就會傾數期(technical 一d 叫信貸條款, Credit terms), 如我比你拎貨後 30 天至付款, 咁行內叫OA 30日(Open Account), 即唔理對方用任何方法, 總之30日後付款比我。

咁你做既客仔多, 就要記賬入簿(電腦)啦, 呢個就係記入應收賬(Accounts Receivable, 以後叫 A/R)啦, 亦即係你地讀書果時既Trade Debtor。

同樣, 你都賒左人地(供應商, Vendor)數 , 咁又係另一盤賬, 叫應付賬(Accounts Payable, 以後叫 A/P), 亦即係你地讀書果時既Trade Creditor。


A/R, A/P 是記錄個別客戶, 供應商的相關買賣, 收/付款記錄, 當中可能包括退貨(Returns)/折扣(Discount)等, 而其餘會計科目, 如bank, expenses 等, 則記錄在總賬(General Ledger, 以後簡稱 G/L) 中。

由於會計系統是Double Entry 制, 有入便內出, 為使所有G/L 的期末結餘 (Closing Balance)都可平到數, 所有A/R, 及A/P 的期未總數, 都會放在G/L 一個Control Account中, 將所有Closing Balance 的數目記錄在試算表 (Trial Balance, 叫後簡稱 T/B), 借方 (Debit)總和與貸方 (Credit) 總和相同, 咁就叫平到數, 再如你讀書時一樣, 將 T/B 相應項目, 分別填入 P&L (Income Statement) 及 B/S, 整個過程就是叫FULL-SET A/C。

當然所謂FULL-SET, 其實就是整個過程中, 涉及記賬, 以及連帶相關的工作, 你都要識做, 如你找數, 會安排付款, 你要識開支票 (Cheque), 複雜少少如bills payment, L/C 等我唔在呢個階段講住 , 而正常你可能要做番傳票 (Voucher), 記錄你今次Double Entry 的 Transaction, 以及定時檢討A/R 賬, 客戶是否欠數過期不付, 你要與業務部(SALES)或老闆, 研究收款的方法, 如出Collection Letter/打電話, 都是日常的full set 會計工作之一。


下次講下trade debtor / creditor, 以及accrual and prepayment 分別, Non-current assets 的入賬及折舊計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825

乜野係 Full set A/C? (二) 自言自語 - WYJimmy

http://wyjimmy.blogspot.hk/2008/03/full-set-ac_30.html
C. ACCURAL & PREPAYMENT 與 A/R, A/P 分別

作為商業會計, 所有費用, 一般都是用ACCRUAL BASIS (當期所有費用, 應在當期記入賬), 很少按CASH BASIS (即要付款時才記入當期費用) 去做, 是一般小型公司的會計, 要達至快而方便, 部分不太重要, 或不常出現的賬目, 用CASH BASIS 入賬, 如一般雜項費用。 而常見如租金, 水電差餉等, 都會用ACCURAL BASIS 入賬.. 當期應付, 但未真正已付款的費用, 則須要預計或預估, 以達至賬目在當期公平反映, 這便是ACCRUED EXPENSES (B/S 的Current Liabilities)。

同樣, 不應在當期發生的費用, 但要預先墊付, 則為PREPAYMENT, 常見如汽車保險/牌費等 (B/S 的Current Assets)。至於費用應該如何在期內反映, 則須按實際情況, 由會計的專業及經驗來自行判斷。

ACCURAL& PREPAYMENT 與 A/R, A/P 分別在於, A/R, A/P 是一般泛指Trade Debtor/Creditor (如非指明A/R - Other), ACCURAL & PREPAYMENT 其實都同樣是Debtor / Creditor, 但不屬於與公司正常營運進銷(sales & purchase), 所以不會放入A/R, A/P 賬目。

ACCURAL & PREPAYMENT 一般各自用一個會計科目記錄, 如有個別需要, 會計可以按實際再分類。(補充, 實際在Accounting Standard, Accrual & Prepayment 是受 HKAS37 管核, 類型與Trade Payable, Receivable 完全不同, 大家想深入研究, 可以參見香港會計師公會網頁的handbook中HKAS37 『Provision, Contingent liabilities and assets』)

D. Non-current assets 及 depreciation / amortization

Depreciation (折舊)

有時公司有需要購入一些生財工具, 去協助甚至直接供公司營運, 如電腦, 便是常見的例子, 業務員也要用電話去為公司接生意, 所以這些我們稱之為公司固定資產 (Fixed Assets, FA)。

最近數年香港會計準則, 跟隨國際會計基準(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IAS)改變, 所有資產只分流動與非流動(Non-Current), 固定資產很顯然需要非流動之資產(Non-Current Assets)。有關 Non-Current Assets 至少可以用 6 個以上Accounting Standard (HKAS16,40,36,38,20,23及HKFRS5), 但不是有興趣看這貼的版友想看(十分冗長, 有機會再逐一介紹)。

簡單講, 你購入一樣東西, 其壽命可以用超過一個會計年度, 你就當佢做固定資產, 每年按佢壽命年期, 攤分在本年度應分配的損耗, 這方法我們稱為折舊 (Depreciation)。

(2008補充: 有讀者send email 問, 究竟什麼才應入fixed asset, 有時有些傢俬都只是數十元, 但可能用到三幾年, 有時有些東西都不算便宜, 但很快便報銷, 究竟什麼時候, 什麼準則去決定入賬?

首先你要考慮該些物品對於賬內的重要性, 很快報銷的(一年內), 一定不能入fixed assets, 至於數十元的椅子, 你便是視乎購買類近物品的頻密次數, 我個人主張太少數目不入固定資產, 而你們規劃應以公司的資產總值及生意額去衡量, 因為固定資產其實正規要每項表列及各自折舊, 如果你覺得值得為數十元, 每年甚至每個月拿出來計一下折舊, 雖只是excel copy, 但太多項都夠你頭痛了, 那時你便會曉得怎決定是否入 fixed assets)

商業會計的折舊, 跟你們讀書時沒大分別, 我經驗中最常見也只是 Straight line method(直線法), 即你固定資產購入價, 減去估計的剩餘值(通常是0), 除以可用年期, 如你買一部電腦 5000, 可用為4年, 每年折舊便是 1250, 有關入賬方式請參閱你的教科書, 商業會計做法一樣, 亦當然有時有需要用Reducing Balance (曲線法), 而某些國家因為賬稅合一, 以前甚至會Sum of Dight, 這也是在會計學原理時您們學過。

留意, 如一件固定資產, 用開直線法, 請不要隨意轉其他計算方法, 雖HKAS 8 (Change in A/C policy and estimate)容許, 但以前相關的要重計! 所以除非是非常必要充份理由, 一般Auditor 都唔會接受你咁做。

Amortization

Amortization(攤分)Amortization 主要是針對無形資產 (Intangible Asset, 有關無形資產定義, 請參考 HKAS38 - Intangible Asset) , 您們常見的無形資產主要是Trademark, Brandname, 或 Goodwill (信譽), 它們同樣是非流動資產, 大部分按應用/議定年期進行攤分, 當期應攤分部分, 如折舊一樣, 直接在費用賬中入賬。

留心, brandname, goodwill 等是不能自制出來, 需真正由其他人手上購入 (Acquitistion)要注意是, 按新會計準則HKAS27, Goodwill 是不能攤分的, 因購入公司出現的 Goodwill, 按HKAS36-Impairment of Assets (資產貶值), 須每年做impairment test, 決定是否出現貶值, 做法可按香港會計師公司網頁 e-handbook 所述處理, 或者聯絡您的Auditor。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826

乜野係 Full set A/C? (三) 自言自語 - WYJimmy

http://wyjimmy.blogspot.hk/2008/04/full-set-ac.html
(三) Invertories 及audit 工作簡介

E INVENTORY存貨

TRADING 公司, 一般都要針對一買對一賣, 但隨著公司營運成熟, 有時會存貨出現。

而我見過公司存貨形式林林種種, 常見有以下例子:

1. 因需要, 寄存貨品待賣
2. 別人寄賣 (Consignment)
3. 趁市價低購入, 高價賣出
4. 購入供售出, 但有剩, 留待下次再售
5. 來料給其他工廠加工
6. 退貨等

商業會計來說, 有存貨便要小心, 因在Trading A/C涉及影嚮元素多了, 存貨有多入計入本月相關銷售, 直接影嚮利潤。最好的方法, 當然是清楚記錄存貨的出入紀錄, 尤其出貨時, 該出貨數量是跟那一張公司發票的單, 須與發票所載數量相符, 以做到purchase matching sales 之效果, 小心避免 understated/overstated "COST OF SALES" (虛減/虛增銷售成本) 。

而付款給供應商前, 要確保入倉紀錄齊全, 證明公司有收過相關貨品; 及定時要檢閱公司的存貨, 如定期抽查。

auditor 對公司曾有存貨出入紀錄特別敏感, 對於auditor 來說是高風險地帶(High Risk Area), 所以準備紀錄要相當小心, 有關對 auditor 工作情況下面會有詳述。

很多公司都要求full-set 會計有處理存貨經驗, 因為存貨是公司其中一命脈, 我覺得如許可, 真的花多時間心神管理好存貨/購貨, 絕對有助你財務報表提高更大的準繩度。

而在報表方面, 是在"COST OF SALES"項內反映本期所用的存貨量, 利用期初(OPENING STOCK) 比對期末(CLOSING STOCK), 再加入本期購貨實數計出來。

F 對 Auditor 的工作 (初步介紹)

讀書時, Auditor 只會為你公司盤數表達意見(form opinion), 你公司賬目是否達至真實與公平 (truth and fairness / true and fair view), 現實的執業會計師又是否這樣呢?

究竟乜野係會計師(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CPA), 又何謂執業會計師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Practising)呢?

其實以上兩者在考試與學歷是沒有分別的, 正如Solicitor(事務律師) 及 Barrister(大律師)一樣, 兩者也是須持有 LLB (法學學士) 及PCLL(執業證書), 但只是功能上不同。根據香港會計師公司規定, 原則上會計師(CPA)是需要通過QP及FPE 考試, 或同等認可學歷及經驗(相關見"會計進修途徑 - 以HKICPA 為目標計"), 而執業會計師要求是, 當中有四年認可審計(Auditing)經驗, 方可註冊成為執業會計師。

執業會計師在商業會計一般稱謂為, Auditor, CPA firm, 會計師樓等等... 實則佢地做既野, 與讀書有少少出入, 審計工作Auditing 範疇分為Control Audit 及 Verification Audit, 其實兩者也是會同時做, 不一定要揀一, 一般中小企需要的是Verification Audit比重較大, 大約是將你的賬目紀錄, 抽樣驗證, 以進行特定的auditing 程序為主。

在下一篇我會再簡略介紹我們商業會計, 在準備audit 前的基本工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827

如何輔助老闆處理危機? 自言自語 - WYJimmy

http://wyjimmy.blogspot.hk/2012/08/blog-post.html
上海正在刮颱風, 在酒店沒事做, 可以打發文章了; 最近網上版友對發展局長陳茂波能力質疑, 在此我不作多評論, 反正每個人看法不同, 但想就這件事, 與大家討論日常我們做管理或輔導首長工作, 以及危機管理, 或當我事後孔明吧。


我立場是: 仍然覺佢公關團隊問題較多, 或者佢身邊的人能力不夠。


冷靜是成功決策的根源


我立論是, 我與您之間智慧不會真是差太遠, 世上有幾多個愛因斯坦? 往往做決定或危機管理, 在乎決策人夠唔夠冷靜。


用我工作環境為例, 我們輔助老板做決定, 都有少少心理輔導, 不是要你挑釁老細權力與智慧, 人在危急, 總有糊塗的時候, 我們當「阿二位」, 除管理眾多下屬, 如何設立分層問責外, 最重要係老細面臨危機時, 如何安撫他, 令他放輕鬆, 再用下屬角度導向他作出一個理性決定, 這一點是很重要。


如果一個常人在理性冷靜時, 通常會採取一個全盤及有理智的應變方法, 明顯我見到今次事有點「見招拆招」感覺, 甚至出現"前後不一致", 明顯係被迫急跳牆, 其實都跟過一些大人物工作, 他們一樣有這個情況, 只是他們團隊能力強, 處理得宜, 怎樣處理, 其實便是"處理"老闆的心理狀態。


應當「心理輔導員」


一年前, 在這家公司, 我的老闆有差不多同樣危機, 情況甚至更壞, 初時, 我其實並沒有向他具體提案, 只是第一時間安慰他, 引開他對事件注意一會, 談些不著邊際的事, 看到他心情稍好一點, 便將全盤建議, 圖文並茂向他解說, 最後及時拆解這個管理危機, 甚至做到比預測好的結果... 有時其實老闆自己是想到怎做是最好, 只不過未夠冷靜, 畢竟老闆也是人, 沒有完美, 我們做輔助的, 應主力幫他心理做調節, 最後讓他做一個明智的決定。


大家可以質疑陳茂波局長的能力, 因為他是問責高官, 向市民負責, 我們是他「老闆」, 有權向他批評, 但我在管理多年經驗, 只是覺得是他團隊出現問題, 可能政府那邊根本沒有人幫他, 他始終不是公務員出身, 入政府一定有"「人才之患」, 較其他政務官升任難做, 做市民有包容的心也不是太多人做到。


結論: 多聽不同人意見, 作最好的決定


大家日後做管理, 可以用此為借鏡, 任何事要保持鎮定, 如老闆表現焦急, 不要默不作聲, 甚至一起在急, 因為這對事情沒有幫助,應嘗試引導他。


當然也要老闆肯納言, 用人唯才是用, 人才不能分出身或階層, 我表哥梅老很清楚, 我什麼階層的朋友都會有, 我並不求他們對我有什麼「關照」及「助益」(梅老算過我只會當別人「貴人」, 我沒有「貴人」,哈! 命運!), 但有時與不同人做朋友及交流, 除拓闊眼界外, 也能發掘人才, 我有位朋友只有中三程度, 但他也是我「智慧型」朋友之一, 出身好如名牌, 有保證但未必實用, 應該每一樣人才用一些, 多聽一些, 才是職場致勝之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830

管理會計(Management A/C) 系列 (一) - 解說篇 自言自語 - WYJimmy

http://wyjimmy.blogspot.hk/2009/02/management-ac.html
緒言

這系列我盡量講比一d 認識較淺的同學/朋友, 溫故知新, 所以都唔會用太技術的字眼, 而且這不是一本書, 唔可能講得太詳盡, 以及包羅萬有, 要旨係想讀者略明白係管理會計『management a/c 』是什麼一回事, 以及我一些工作經驗分享, 如果大家睇唔明, 或者我有咩講錯, 不妨多點提出。如留言或email 我([email protected])。

第一篇『解說篇』會解說一下咩叫management a/c, 同我地日常做的會計有什麼關係?

第二篇『分類篇』會解說一下, 唔同行業的management a/c 的簡單介紹, 我會以建築, 製衣兩大行業的job costing 做例, 講下佢地功用(job profit and loss), 演說一下如何用 financial a/c reconcile (對照) 去 management a/c, 亦會講下咩叫內部轉移定價 (Transfer pricing)。

第三篇『表現比較篇』(performance measurement):會試下解說如何設定部門表現比較方法(divisional performance accounting), 如何將股東的投資 (capital investment) 加入。

第四篇『創價篇』會講下, management a/c 點去幫助公司產品定價, 包括少少市場學及策略管理學的基本知識。

最後一部分(可能要兩篇)『投資定向篇』會講如何做決定(Decision making), 要包括可量化因素(Quantitative factor), 如投資決定(investment appraisal)的簡單概說,亦會介紹所謂『可行性評估』(feasibility studying) ,除左賺蝕以後, 有d 咩其他因素, 如流動資金, 行業內競爭及前景,甚至公司的品牌價值(Band Equity)等不可量化因素(Qualitative factor) 都要考慮。


解說引言

大家雖統稱『會計』,但工種甚多,連審計(audit)已分內審(internal), 外審(external), 甚至廠審, 入面仲有環境與道德審核(Ethical and Enviornmental Auditing), 其他稅務, 財務管理, 上市報表專門等, 五花八門。但最多人做的, 都係full set a/c, 其實在較早前都談及過有咩要做, 不贅。

所謂Full set a/c 定義非常是闊, 可圈可點, 但請人要求得full set a/c , 當然希望你一個人, 一腳踢, 咁一個人可以做得哂, 其實即係公司都唔係話太大間, 亦正是我們佔總勞動人口 70% 的SME (Small-Medium Enterprise)。

何謂『管理會計』Management A/C?

咁究竟成日聽人講, 話我做financial a/c, 或做management a/c, 咁full set 咪要兩份都做哂? financial a/c 大家都知係開下票, 收下數對下數, 出下報表, 最多都係對下auditor, 問banker 拎statement 做bank rec, 咁management a/c 究竟做d 乜? 個名好嚇人下喎!?

其實所謂 management a/c, 簡單d 講就係management (管理層, 如你老細), 要睇既accounts, 就係management account囉。即係平時你老細話, 想要d 咩figure (information) 睇, 你prepare 比佢果d 就係, 根本有咩複雜的一回事????

簡單講, 平日你地用software gen 出黎的financial report, 如果你老細睇慣覺得ok, 就算係management a/c report, 而交比auditor 的, 便是financial a/c report, 兩者可能係同一樣野來。

但你老細可能會要求加入多d 數, 如公司明明係自置物業, 可能夾硬叫你當入幾錢租(事實冇租可納), 或者甚至計番investment return 入數, 呢d 大家都明白, 行規叫"出唔到數", 但一般做法都係照入, 到交數比auditor 時(financial a/c 最後用途), 就out 番佢出黎, 或者加個reconcliation statement 扣番走佢.... 以上就係最簡單的 management a/c 做法。

其 management a/c 亦包括其他種類, 常見如salesman, product line performance 比較(在第三篇會有介紹), 以及成本分析(在第二篇介紹), 這亦都係老闆們常要到的數據, 但一般會計同業都係跟番上手點做, 自己照做, 真係management a/c 的奧義, 就係取決大家就地取材的能力, 當中亦包括 presentation。

但management account presentation 做得好與否, 就係你有幾利便你老細所需要的資料, 呢d 根本冇咩準則, 但要訣一定要concise(清晰)及 appropriate(合適), 算你好醒, 做到成份上市公司annual report咁大份, 但你老細入面都搵唔到佢要既野, 或者要搵好耐, 咁你份report再details 都係廢....

所以management a/c 最高境界係 - 一針見血!

即係, 冇關係既野, 唔該唔好出現,常見問題如show off 你識d 乜定理, 或某學者講過乜, 太深奧了! 你老板唔係大學教授, 佢地冇興趣睇呢d。

另外, 好多人做projection 的figure(預估的數值) 去到仙位, 我想問番你, 乜你咁叻連幾多仙都估到? 但估多估少幾仙, 對你老板做決定有咩關係? 唔通你公司賣咸脆花生? 賺多蝕多兩個仙會叫影嚮你公司盤生意決定? (significance)

Salesman Report - Bad example    
   
   
      Jan     Feb     Mar     Total amount     Perfectage
陳大文     HK$456,213.37     HK$547,456.04     HK$421,120.03     HK$1,424,789.45     32.971%
李小強     HK$562,484.34     HK$674,981.21     HK$519,216.31     HK$1,756,681.86     40.652%
張中正     HK$364,970.70     HK$437,964.84     HK$336,896.03     HK$1,139,831.56     26.377%
合計:     HK$1,383,668.41     HK$1,660,402.09     HK$1,277,232.37     HK$4,321,302.87    
百分比     32.020%     38.424%     29.557%    
   

   
   
   
   
   
缺點:     (1). 格式不一致, 不雅觀 (2). 小數位太長, 無意義, (3) 忽中忽英 (4) 欠缺解說    

呢d 我地稱之為雜訊 (Noise), 太多雜訊會影嚮到你management a/c 報表的質素, 因為, 你浪費左你老板的時間。後果係, 唔好問點解你咁耐人工都冇咩加, 因為management 覺得你唔helpful!

Salesman Report - good example
(HK'000)     Jan     Feb     Mar     Total     %
T.M. Chan     456     547     421     1,425     33.0%
S.K. Lee     562     675     519     1,757     40.7%
C. C. Cheung     365     438     337     1,140     26.4%
Total     1,384     1,660     1,277     4,321    

   
   
   
   
   
Note:    
   
   
   
   
1. March is our slack season.    
   
2. C.C. Cheung is our part time sales.    


所以呢個又係management a/c 另一難處, 幾時至show 仙位? 幾時show 到千位('000), 甚至 百萬位(m), 真係要睇公司本身, 但你唔好傻到, 你公司sales volume 幾多百萬, 單價(unit price) 你唔計到仙位呀? 咁結果就會差好遠勒!

書本與現實的分野

咁之但係, 點解平時我地上堂(AAT/PBE 也好, degree都好), 點解咁多野要讀既?

其實 management account 唔一定要讀過好多至識做, 這可以解釋有d 朋友會計學歷唔高, 但可以跟到個老細咁耐, 人工咁好? 因為大家相處耐, 有默契, 會計知老細要d 乜, 老細唔講, 自己醒目搵定d 料比佢(呢個都要同佢對公司有清楚, 即係有幾多熟有關), 因為佢都唔讀得多, 所以都只係表達一d 好事實的數據, 而老細明白自己要分析的東西都係在腦中, 時時唔同, 太多唔同presentation 亦未必岩佢脾胃。

所以在以前, 時有聞LCCI higher 的老會計可以做經理, 幾皮野人工, 但一齊都俱往矣,因為普及教育程度提高,你老板都可能係有學歷,受個系統訓練的人,加上現今社會講求分工化,專門化,太片面的數據已不能令新一代的你,突圍而出。

由於management a/c 實在太空泛,所以書本/學術,是會在常用的方向,如產品定價, 投資決定, 內部表現比較等幾方面, 幫助我們平日應付老板常要既野, 而正如management a/c 並不如 financial a/c 有特定格式去跟從, 所以部分朋友學習上係特別困難。不過, 書本都有唔少參考的表達方法(presentation), 去幫助你去傳達呢d 資訊比老板們睇,但始終每老板要求唔同,所以管理會計最後都要按番老板的習慣, 公司文化, 行業習慣性去設計一d 報表, 下一篇開始我會比一d 例子大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831

管理會計(Management A/C) 系列 (二) – 預算篇 自言自語 - WYJimmy

http://wyjimmy.blogspot.hk/2009/06/management-ac.html
前言

在第一篇管理會計出後,相比講升學,或其他full set a/c 話題,似乎反應都唔算好,追問番好友原因,佢話我講得太深,因我的長期blog 友,多數係在讀AAT或文憑的學生,除應付考試外,一般做野都唔會做到咁複雜,就算部分資深的老友,好多都已是會計師,甚至是教書,咁佢地真係冇必要由LCCI higher 或AAT paper 3 level 既野再睇一次。

所以我自己都有少少唔想寫落去,同埋,大部分會計朋友都一定比我更熟,自己是有點點『獻醜』倒不如『藏拙』吧!反正都冇人追我稿,即係需求低,不如節省大家看的時間吧。

但個人做事總唔想有頭無尾?咁唯有寫多一個會計界常見的詞語-預算(Budget)便算了,是否再寫下去,就按需要決定吧。

以下講緊係兩堂以上既野,所以會詳細少少,有興趣的可以分段去睇,唔必要一下子睇哂,慢慢睇,慢慢消化,有興趣而唔明可以問,或者指教在下都可以。

何謂『預算』(budget)?

其實每天我們都身處Budget之中,例如你早午餐一般情況會食幾錢度,每日搭車等等,你會budget到每日,每星期,每月的洗費,再對照番你既收入,去決定可以洗多d?抑或洗少d,今個月比幾多錢伯母,或可以買d咩比女朋友(通常係碌咭!因為正常你係買唔起!XD)亦即係我地所謂的『量入為出』,而目的是去達到『收支平衡』。

一個人要預算,同樣,一間公司涉及更多唔同人運作,變數會更加大,例如你收入唔係穩定,你要應付既環境變化(成本)會更多方面,如賠償等,其他可控制的東西,你更加需要有預算去準備,所以budget應該盡量有多D人參與,唔好個會計同老細兩個坐係度『閉門造車』,咁會失去事實的效用。

預算並不一定指金錢上,你行動上都可以是預算,如你打算去邊,打算做什麼,與什麼人吃飯,往往這亦會與你金錢上的有關,所以預算主力視乎我地打算做些什麼,行動與所需金錢是式式相關。


Source from: Mr. George Brown, Edinburgh Napier University

『預算』的用處

傳統上,budget是給老板們『心中有數』,等佢地預知未來大約要洗d咩錢,做d咩野,檢視手上籌碼,作為未來的資源分配計劃(resource allocation planning)。

預算亦可以搵出管理問題,例如點解會成日out budget,要找出是公司既問題,抑或係人既問題,從此知左問題後,可以容易搵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同樣,透過budget與實際結果比對,可以作為管理層表現(Performance measurement)及獎勵(Remuneration System)之評審標準,鼓勵他們做得更好。

預算(Budget)與預測(Forecast)

好多人都攪唔楚呢兩個字分別,我大致用自己所知解一解。

預算(Budget)係按一個期間,如年度(Annual Budget),季度(Quarterly Budget),甚至按月按日等去做,但所設定的budget figure是不會變,因為這只是一抽預計數字,或者是你們(公司)所期望一堆數字,作用是為這一刻規劃未來資源,以及事後參考,常見政府的預算案,政府果年定左洗咁多就咁多,好少會改,就算改都係政治因素 (Political factor)?如曾特首視民望如浮雲後被政治壓力團體炮轟一輪,最後都係改到唔知似乜一樣…..

預測(Forecast)就不然,如七天天氣報告,尋日話星期六會好天,天文台會按實際情況改變預測,如有颱風改方向迫近,咁星期六天氣可能變壞,咁係會改既。

在會計來講,Forecast 又有人稱 Rolling Budget,即係隨時按情況會郁,以應付變化特多的環境及因素,常用有如Sales forecast,舉個例,在上年九月雷曼爆鑊前,很多公司的Sales forecast相信跟年頭所做的已相當不同了,這是forecast的好處。而唔好處當然係成日改,亦好難做比較,因為已經變哂。

預算與預測實用情況

由此可見,對於變數大的figure如sales,我們一般是不會做period budget,budgeted sales 只會在考試上見到,因為經濟氣候變化太快,很多美帝國大公司與你簽了約,都可以在經濟不景時,不停地找你碴子,企圖退貨,甚至不找數,你budget一段期間的數有什麼用? 難道有張新的大單,有利可圖而你不接嗎?

一般來說,sales 與 cash flow 這些每期不同的東東,所以需要定時去改變,以使更貼近現實,我們是會做forecast 多,在後面我們介紹如何去做一個sales 或 cash forecast,談不上正統(什麼是正統?),但我趨向簡單實用,你們可以按情況而變成合適你的設定,而budget 來說,一般我們會做一些Fixed nature一點的, 如G & A Budget (General administration expenses budget)

『增長』與『按需要』的預算

以上兩者有點似你地讀書既Incremental budgeting 或Zero-based budgeting (ZBB),但強調並非完全一樣,只係類似的東東,大家只需要用正常通識,即係common sense去理解就得,唔必要睇番書。

由於只係預算是估估下的東西,在中小企層面我唔認為需要太費周章,因為我們需要講成本與時間效益,但所有budget 都要有一個assumption出來,換句話講:你點估個數出來,咁『增長式預算』就係最原始,最簡單做法,例如人工,因為這世界我地有通脹(inflation),今年公司合共人工要10萬,老板話平均預算會加10%,變左你要預算下年同事人工變成11萬。

以上就係assumption了,係有根有據,你係根據以往既人工支出,再加上一個可靠既變數,如老板話加10%,其實你已經做左出年人工既預算。

『按需要預算』係再進化少少,同Zero budget果樣係類似,我想你地考慮個G&A budget,究竟仲有冇果類野存在,簡單講,公司有10個人,上年人工10萬(假設人人一樣1萬,方便解說),老細話下年加人工10%,但裁兩個人走,咁下年個預算就唔係11萬,而係8x1萬x1.1=8.8萬。

點解會話類似ZBB?其實你地要諗多D 野,上面提過,做budget 唔只係會計同老板既事,其實運作部分都要比一d意見,所謂叫『交budget』,佢地提出有咩洗費,大家在制定時諗下係咪真係必需,由於某d洗費,係方便某d同事做少少野,但對於公司係一個大負擔,咁作為會計同老板,應該諗一諗有冇更好的替代品?而唔應該同事話要洗,我地只係做paper work,搬番落個budget度就算。

制budget 的技巧

而做budget亦無謂攪得太複雜,分得太細,試過有北京同事交G&A budget比我,廁紙用幾多又一行,清潔費又一行,這正是我第一篇講既資訊雜訊(noise),因為管理會計係比老板做決策decision making,你放太多細項目入面,只會加長佢地審閱既時間及精神,減弱左你報表既效用,所以盡可能將一d大類既費用項歸類,你可以在後面的附註講下你base on 些什麼去計出來。

第二點在第一篇都提過,但有需要再重覆,真是無必要估到小數後兩位,我亦唔信你估到咁準,更唔相信一個分類總數的幾蚊幾毫幾仙會影嚮到一個管理的決定(unit price就不同,因為會乘大條數,咁會好顯著下)。

格式我覺得用番平時P&L,大家會方便比對及好睇一D,始終你會拎番個actual 出來做比較,當然最好都係先簡化平時你們的管理報表較好。

最後是要提醒一下,所有budget的數字都要有根有據,每一個數字你都要解到出來,唔係亂咁估,但世事無絕對,最可靠方法梗係同有關人仕一齊去估(因應佢地具備在某方面,比你有更好既資訊及認識),但現實社會往往事與願違,當同事冇咁得閒entertain你,而你老板多數都係不負責任,只要你交數,但乜都係你諗掂佢時,咁你真係只有降低個quality架勒,由同大家一齊去估,變左你去部門同事度拎一d資料,try your best estimation去估個數出來,可能既話,再拎去同有關同事傾,佢地通常都唔知咩黎,咁你地就睇情況,去執個老板想睇到既budget出來,再比建議佢。

Sales forecast

其實Sales forecast (銷售預測)是很難一概而論去解怎做,最準確做法是本身公司有良好銷售訂單系統(Sales ordering system),可以在早一點預知下期走貨的詳細資料,再預估出未來月份銷售的金額。

當然有些中小企對sales們是行銷售目標制,即係所謂要sales meet quota 或target,咁會計做forecast就要諗下在過往老細諗既數(佢地expect sales 可以做幾多出黎),同實則佢地跑到出黎既數差幾遠,例如七到八成咁計,咁你咪將下個月QUOTA數估做75% 囉?但會計人一般都係比較保守,revenue 我覺得可以估細DD,expenses 估大少少係冇問題,但過份保守會影嚮你報表既準確性及可觀性,所以呢d要你地自己去衡量點做係最fit。

如果真係又冇order system, 又冇quota 制,甚至你係零售業,咁最多你只能按淡旺季(seasonal effect)去估個sales,舉個例,上年一至六月的sales分別係 100k, 120k, 200k, 280k, 140k, 80k,今年頭三個月係70k, 85k, 145k, 你可以睇到今年大約係跌30%,而你公司好顯都係有一個淡旺季的效應,咁跟住四至六月,你唯有將上月同期既sales打番70%便算,反正係估架者。

但要玩再準確d,你就要睇番行業既銷售系數,甚至拎番一d經濟指數預測去做assumption,難度就唔係高,睇你有冇必要,同你要做到幾準囉?當然,越準既數,成本同時間都越高,只要你公司負擔得起吧!

Cash forecast

其實在我地做野黎講,cash forecast 反而係最重要,因為呢個係做我地會計或corp fin 做decision making,例如我地黎緊係咪要拖人數?同banker傾facility借錢,簡單d如攪下factoring (即係所謂同銀行賣單, 其實唔係真正的賣, 只係將張客單押比銀行,銀行再借筆錢出黎比你用,當客找數銀行會收左佢,扣番你手續費及利息),甚至我地要同客傾下早d還錢,或同供應商傾下遲少少找數,如唔肯,我地又要諗下可否做 invoice financing,甚至要同銀行傾medium term loan(如政府最近D SME loan)周轉,cash 對於公司來說係非常緊要。

要做一個好的cash forecast 係唔容易,準唔準主要睇你手上d 資料既質素,如是否update? 同埋你要預計埋客找數既pattern 以及之後你要比d 咩錢。

首先,你要有sales forecast,再要簡單分析,有幾多客會有幾時會找數,幾時你又要找數比邊個邊個,因為每間公司個情況都幾唔同,所以我用番textbook既例子比你睇一睇便算,有問題你地可以再問。



你地睇到,第二個月尾bank balance 係負數,即係唔夠錢找數,咁你一早知左,就要及早諗辦法比老細決定點攪勒!

總結

以上知識唔可能拎住出去,就可以解決哂所有中小企公司問題,因為大多數中小企管理系統較差,人力及各方資源都不足,所以真係冇乜邊個會計或文件系統係做得好。

管理層高估自己/公司能力,對同事作出過高要求,而忽視本身需要有關,要明白你老細想你地做好盤數之餘,當然更想你買埋早餐奶茶咖啡,總務人事船務秘書一腳踢,亦唔可能出太多人工請專材,仲要係穩定既人材返來,個個會計做三個月半年就走,你接手返黎既野唔係蘇州屎已經係執身彩,仲想攪好以上呢d野?好像有點痴人說夢吧!

我覺得,以上既野,你地有個概念就夠,有時我明白唔係你地唔識做,係公司情況唔容許你地去做,不過點都好,你自己識做就夠,萬一遇到個老細好,你做落d鑊氣野又攪掂哂,不妨真係幫老板諗諗佢,為自己同為公司增值,其實世界上僱主同員工唔係冇雙贏,只係比較上,天下烏鴉一樣黑,與其外面d老板古靈精怪,你遇到個好d,你留低係度做好d,老板楂既資訊好一d,管理改善一d,公司競爭能力又大一d,最後你同老板都可以搵多d,呢個係事實,所以書與各位共勉之。

預算做得好與否,或者有冇效用,真係要睇管理層的支持度有幾多,預算這工作亦關連到全公司的資訊數據(文件)系統,唔一定話要setup 一個貴貴ERP至做得到,最主要係睇你老細與同事有幾合作吧!所以做得唔好不用強求,盡能力便算,夾硬去推樣野出黎,得罪全世界,最後你老細都係要炒你!歷史告訴過我們:戊戌維新中的康有為及梁啟超,光緒便是一個活生生例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832

管理會計(三)-「轉移定價」(Transfer pricing) 自言自語 - WYJimmy

http://wyjimmy.blogspot.hk/2010/06/transfer-pricing.html

前言

又係被各位讀者們email 催稿了 (未殺上催已給足面子,攪串我老友個場就無謂了),我呢個blog 變左季刊咁(三個月一篇),相比老齋半個月至少三篇,我呢度睇怕都可以執笠了。咁我努力d 寫多d 管理會計上既東西啦,都係果句,我都係隨心打及學緊野,冇點正式research 過至做,有咩寫錯寫漏,請各行家私下通知聲,另有問題討論,可以email [email protected],因為我睇唔到呢度既回應,謝謝。

引言

從前, 企業營運架構簡單, 內部資源及材料統一運用, 計成本亦都變得簡單, 但隨著現代化企業分工精細, 部門運作獨立(Decentralization)及自主(Divisional autonomy) 如因為方便運作而需要在部門間調配資源, 因考慮『發送部門』(下稱『發送』)在採購, 處理及倉存也引起一定工序,單純只以材料成本(Variable cost / Marginal cost)計算給『收貨部門』(下稱『收貨』),會對『發送部門』造成不公平。


tp-1
圖例一 「轉移定價」的利益衡突

舉例說, 部門甲需要某原料A 1000件, 部門乙因為大量採購(如每次 50000)以及運送上給予方便(如自行安排收貨) 而獲得貿易折扣(trade discount 即係訂多D 有著數) 本來 10蚊件可以減到 8蚊, 這樣用 8 蚊賣給部門甲, 可能對部門乙構成不公平。

但如果賣 10蚊, 在部門甲心諗不如出去市場自己買? 因為長久後可以為『部門甲』製造信貸紀錄,不過這樣對整個企業(group prospect) 未必有利 明明公司唔駛 10蚊買返來, 點解又要比$10 ? 而部門乙亦未必即時用得哂自己原料A 的存貨,重複貨物積存,造成管理企業資金上問題,資源未能有效運作。作為上層管理者必須要解決,所以『管理會計』便是需要有以上『管理』的考慮。

「轉移定價」四大法則

作為管理會計, 當然應以集團整體利益考慮合適的內部「轉移定價」,主要都係用Cost-plus (成本遞增法)market price (市場價參考)厘定, 亦會有negotiate price (協調價格) 至於幾時用邊個, 就會按以下四大法則:

法則一 如物品有售賣市場, 市場是成熟及完全開放(perfect market) 應以市場價格(market value)交易, 留意完全開放即係你去邊度買都咁既價錢, 並唔會有咩優惠, 做個比喻, 你去買份「信報」度度都係七蚊,個個都送紙巾, 除左舊報紙, 你唔可能用六蚊買到, 這便是經濟學上perfect market perfect competition 任何人都唔會有額外利潤, 只可以跟市場利潤決定, 所以『發送』賣給『收貨』部門應按市場價而定。而集團利益只係將存貨有效調配便達到目的。


tp-2


圖解二: 「轉移定價」四大法則

法則二及三:如物品沒有或不完全具備公開銷售市場, 所以並沒有市價可以參考,則要考慮『發送』供給『收貨』部門後, 是否影嚮『發送』部門生產條件 (constraint on production capacity)?

比方說, 『發送』與『收貨』兩部門自己都會售賣『物品甲』給外面賺取利潤, 如『發送』如果要提供『物品甲』給『收貨』賣, 變相『發送』部門要放棄自己盈利機會了。

如果咁樣, 法則二便應用了,『發送』部門的計價應以物品本身變動成本(marginal cost) 例如材料本身在外採購價錢, 以及所引起相關必需費用, 如運費等, 再加上因為供給『收貨』部門而放棄賺取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便是應計之「轉移定價」。

Optimal transfer price (OTP) = MC + OC

因為有AAT同學係度睇, 我又花多少少時間講下咩叫機會成本? 最基本經濟學上講你放棄呢個機會既最大成本,就係機會成本,比個市儈D例子, 男友甲請我去「香殺你拉」食buffet (可能麻麻地架咋..),唔好計我與男友甲感情發展與否的機會, 果一餐就當五舊水一位, 若你果晚要OT 咁個opportunity cost 就係五舊水! 好啦! 你話女仔去約會,著件靚衫,敷下mask 化下粧都要時間及錢? Sorry d 我地管理會計叫Sunk cost(又名『既出之物』) 因為靚衫,mask 化粧品你係唔係都買左架啦? not relevant to this dating!!!

所謂機會成本(Total opportunity cost) 有分Internal External External 就係指你生產佔用『發送』部門的放棄條件(capacity) 簡單講最大舊就係市值租金, 假設你租番來乜都唔做, 都可以轉租比人做倉收錢吧? 而家用左來生產材料給『收貨』部門, 咁即係你蝕左租比佢吧, 所以咪要加番囉?

同學最難明是Internal opportunity cost 睇書有什麼咩shadow price 其實唔係咩特別野, 簡單d 講, 因為企業資源唔會係無限, 當生產空間有限, 如果我唔做材料甲, 我都可以做材料乙, 亦都會有額外盈利供給『發送』部門, 但因為要供給『收貨』材料甲, 而放棄材料乙的額外盈利。

法則三很簡單, 假設『發送』唔駛考慮供貨問題, 長賣長有,供給『收貨』部門根本唔算放棄盈利機會, 所以只需要計變動成本(marginal cost) 如你買返來係$9 $9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在這裡是不存在。

至於法則四情況, 係指產品未有完全成熟的銷售市場(imperfect market) 可能係一d 好冷門的東西, 舉一個怪怪的例子,唔知大家屋企有冇睇過風水? 睇完師傅sell你擺個什麼什麼? 話高僧開過光好值錢架? 拿, d 係個師傅話值錢既,如果你拎番呢舊野賣比我,我一毫子都唔比仲要攆你出門口,因為我唔信, 但唔代表外面冇人要架喎?

d 就係product market imperfect了, 這類特徵係產品市場是很浮動(fluctuate) 很難去厘定到產品公平價值, 大家看書會話視乎情況, 但呢d 在實務上即係等於冇答過野, 大膽一點, 我會建議大家無計可施時, 用番法則二及三去定。

「轉移定價」三大功能

實務上, 決定是否採用或如何厘定內部(部分/同系公司)間的「轉移定價」, 會考慮因素不外乎三方面上的功能: (1)內部業績考核 (2)部門運作獨立自主化 (3)稅務優惠等三方面,來達至提升整體集團利益(Goal congruence)

(1) 內部業績考核 (Divisional performance measure)

公平的「轉移定價」計算機制, 可以容易比較是各部門實質業績,唔會有人啃哂d 豬頭骨, 但又有人坐享其成, 上層管理清晰地了解到各部門真正的效益, 從而對企業資源作出有效的計劃。

在實行時, 最理想係給各相關部門需要參予, 我們管理會計需要考慮各種情況, 如生產成本計算, 產品市場條件及趨勢等。

同樣地, 如配合獎勵員工計劃推行(reward system),更對有功績同學具鼓勵作用,可以有利企業整體前景發展。

(2) 部門運作獨立自主化 (Division autonomy)

按照前一段解釋,這更有助鼓勵部門間相互調配資源,良好的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以及成熟的「轉移定價」機制 (Transfer Pricing Mechanism) 能有效地令部門達至整體企業利益, 減低因為不公平而對實務運作的停滯。

良好的「轉移定價」機制, 可以讓部門決定是否接受其他部門offer ,自主地作出internal sell 抑或 external sell decision making,理論上集團中央管理層可抽出時間去做更重決定(書本上吹下水者,考PBE/QP 咪拎黎答下囉…)

(3) 稅務優惠 (Global taxation planning)

由於各地稅制不同, 很多公司都會利用設立世界上唔同公司, book d profit 去一些低稅率地區, 以往BVI (英屬處女島)便是一個例子,我可以用以下例子解比你地聽便明。


tp-3

圖例三 「轉移定價」的稅務優惠

!! 重申一句, 以上情況純粹係解個effect 你地睇, 而家唔work 架, 你地唔好拎去propose 比老細仲話係我教!!

由上面睇, 好顯而易見你將本來$20 利潤抽走了 $13 [$(18-10)+$(30-25)]去其他地方, 變左計香港稅的利潤只有$7 假設BVI 係一個比香港低稅率的地方(唔解咩黎啦) 咁正路企業係交少左稅既。

的確, 如果你相熟各地稅例, 稍花心思就可以用「轉移定價」, 做一套好既稅務計劃,但點做就唔好請教我(如有意付款請email: [email protected] XD) 最好去諮詢你地相關稅務顧問,世界沒免費午餐的,我只是教管理會計而已。

以上例子情況在香港稅例是不容許,按香港稅務條例第20條的反避稅條例, 任何海外人仕(公司)與本地貿易, 而兩者有密切關係,而該貿易安排是刻意使無利潤,或低於本來利潤(如上例),則會被假定海外公司收入來源是香港,該全部海外收入必需計算香港利得稅。

而香港稅務局都發出『稅務條例釋義及執行指引』第四十六篇 http://www.ird.gov.hk/eng/pdf/e_dipn46.pdf 入面appendiex亦有介紹五種可接受「轉移定價」的方法, 分別為:

(a) Comparable uncontrolled price (CUP) (即係我地講既market price 又稱arm’s length price)

(b) Cost plus method (上面提過, IRD 講明要reasonable)

(c) Resale price method (重售價格設定)

(d) Profit split method (利潤分拆法)

(e) Transactional net margin method (交易邊際利潤法)

入面都有詳細例子,因為這是稅務學的範疇,在此不贅。

總結

「轉移定價」(Transfer pricing) 連香港稅局都發出特別指引, 證明在現實已非常廣泛應用, 這除了是公開試(PBEACCAQP)常考的課題外,我以上所講係以公平公正去處理好管理會計事宜,達至公司取得最大效益,不過「轉移定價」技巧雖可幫你,也可害你,如果應用不善,如上面例子會令你陷入逃稅的嫌疑, 所以應用時,必需要清楚各地稅例規定,以及行業內如何應用習慣等。

另一個問題是涉及管理層面,凡由人執行的工作,便會有人性既問題,唔同部門都會存在唔同觀點,當然個個都想以自己利益做依歸,而作為上層管理,決定亦唔可能是非黑即白, 厘定「轉移定價」的標準亦唔可能單純係數字上考慮, 好簡單做個比如, 什麼是『集團最有利』? 現實上其實沒有標準答案。

此外, 在設定「轉移定價」的準則, 亦都要考慮很多其他因素, 內部的, 如『發送』部門的生產容積限制(constraint on production capacity) 盡量希望為企業計算出最大的邊際利潤(margin / contribution) 另外market price 如何決定? 因為世界上未必有絕對的perfect market market price 在現實上是浮動(你睇地股票的價格便知) 決定更準繩的market price 會涉及很多複雜的經濟學及市場理論 (Dr. Eugene Fama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所以如何厘定transfer pricing basis 都要考慮cost vs benefit – 不能太複雜亦不可太輕率。

另外, 在不同國家貨幣轉換, 會因為匯率變動而會令「轉移定價」設定出現頗大變數。最近「歐元風暴」中便可見一班, 由早幾個月歐元兌港元一對接近十一, 跌至最近一兌九, 這些匯率上的風險, 在管理會計人員制定「轉移定價」機制, 應去如何處理及回應? 這些都是值得討論的問題。

下次我會試下講公司項目投資的可行性評估(feasibility study)基本的常識,請多多支持。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834

爛賬的罪魁禍首 自言自語 - WYJimmy

http://wyjimmy.blogspot.hk/2011/09/blog-post.html
這陣子股市波動,很多企業都停了招聘,但年初勞工市場仍是暢旺,很多打工仔尤其是會計從業員都想過一過塘當肥魚,找個肥缺。筆者很多朋友也不例外,但最近與會計朋友聚會,不少剛轉職的朋友都寧願辭職再找,原來外面很多企業的會計賬目爛得可以。


何謂「爛賬」?其實撇不開以下三種︰


(1)埋數嚴重甩期


現在是9月初,原本現在是為8月份結賬(埋數),但往往可能還未做好5月份的賬,甚至更久。


上市公司要定期交數,因此這情況不會發生,不過在一些私營企業(Private Entity)就很常見。我見過不少公司數年來未有核數,到稅局追收財務報表才抱會計師的佛腳。


由於會計是後勤工種,不能為企業直接賺錢,老闆心態是用到盡,許多不是會計事務的也找會計去做,網上更有傳要幫老闆子女功課補習、接放學等。


辦公時間有限,要做些繁瑣而自己不熟悉的工作,事倍功半,更白花不少時間,這也是大部分香港會計從業要不停加班的原因。


其實會計員不蠢,誰也知老闆在搵自己笨,只是為碗飯而啞忍,忍無可忍就索性不幹了。


公司又不看重會計工作,請人慢慢來,最後結賬拖得便拖,新人來便要他一個月埋數個月賬,做不到一會又走了,這樣的賬不爛才怪。


另外,有些略懂皮毛的老闆要求多多,小企業又要會計做預算(budgeting)及預測(forecasting),但沒有投放合適資源在資訊系統,會計員在一個爛系統內左找右找,去東拼西湊出一個模樣,但內裏基礎都未攪好,質素當然欠奉。


最慘老闆根本不懂看,最後只放進recycle bin,或者根本不會按預算去做。事實上,有幾多預算老闆是會跟?會計捱更抵夜的精神白白浪費了,其他實務的事又怎會有質素?


(2)內賬空虛


有前輩稱這些企業老闆叫「古龍」,公司賬目一味靠估,只是看現金流及應收賬(街數)便算,賺蝕心知。如做100萬當有5個百分比,不用掌握太準確的賬目資訊,略略計下婆乸數便夠,或請位略懂簿記的數千元打雜一腳踢便算。


但現時營商變化大,企業邊際利潤已愈來愈低,中小企要生存就要不斷求變。競爭劇烈,在報價管理上需要較準確掌握內部資訊,簿記員開始不停做統計、問價等後加工序,入賬模式因為市場環境變化變得更複雜。


一般經驗不足的簿記員已較難掌握正確入賬方法,賬內的明細做得亂七八糟,最後換了幾代人,賬目根本亂到不能解釋。加上老闆對會計知識不多,無論採納什麼會計人才,始終做不好盤賬。


(3)會計系統太爛


針對小型企業,我最推崇的會計系統是試算表(如EXCEL),雖是手動,但只要設定得好,還是條理分明。不是說坊間的小型會計系統有問題,但市面上實在太多不懂會計的人設計會計系統,難聽點說只是一個資料庫管理,報表沒靈活性也算了,很多更是連總賬和應收應付也對不上。


此外,其技術支援服務熱線總是只聽到電腦人聲,或永遠沒有人聽電話(或是線路繁忙),又或軟件公司沒誠意解決問題(可能是系統老問題),這些也夠折磨會計人員了。


這往往都是前人或老闆不懂選擇系統,很多時還是熟人介紹使用的。最明顯以為貪便宜有着數,其實一套MYOB只是數千元,但也可以很好用。會計系統出問題,人員要用幾倍時間去做公司基本的要求,倒不如早點壯士斷臂。


短視成致命傷


近年香港經濟增長只是靠股靠樓,實體經濟已非常疲弱,鬥成本平已等於割喉大戰,血放盡企業便滅亡。成本結構當然要重整保持競爭力,但如果錯用資源, 當然是加速企業滅亡。


現代資訊發達,做好賬目已不只是要應付報稅及審計,聰明的企業決策人已很會利用賬目分析資訊。


作為管理決策的重要工具,會計人員擁有廣闊的商業知識,是企業發展的好夥伴,可惜香港的會計從業員太多,又是後勤工作者,不受重視。


最近筆者跟國內投資公司做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跟合夥人交流多了,事後她稱讚我們香港會計同業專業有水準,但當她知道我們的待遇後也只嘆了一句︰「香港太多人當會計了,香港的中小企也太短視,同樣的人才,國內的工資已開始追過香港了。」


怪不知很多人開始往外面發展,皆因外地及國內均很重視財務人員,但香港僱主們已在不知不覺間狠狠傷害了與會計夥記們的關係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837

投資失利男子跳橋自言「手風不順」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8/blog-post_17.html
投資失利男子跳橋自言「手風不順」 妻指有炒股

【明報專訊】「北水」窮等未至,坐上「股市過山車」的小股民擔驚受怕,昨日恒指又跌1153點,股市哀鴻遍野。一名有購買股票的男子,因「投資失利」,昨凌晨向親友透露死意後離家失蹤,警方幾經搜索,終發現事主危站在大角嘴海輝道天橋的外牆石壆上飲酒抽煙。擾攘個多小時後,事主突然向救援人員揮手,隨即向前踏步,滑前直墮20米下的機鐵路軌,雙腿骨折,幸送院急救情況穩定,未釀成輸錢輸命的悲慘結局。......

到底投資重要還是生命重要?投資為了什麼?如果連生命都沒有了,投資來幹嘛?

此文章首次在 2007-11-22 發表於「取之有道」。 

後記:

近期,止凡在blog內分享了一些有關借貸投資經驗的文章,引來熱烈討論,部份blog友更提醒我要注意風險。我非常感謝這些朋友,無論他們所用的言詞及語氣如何,我都收到當中的一個重要信息,即投資要小心,運用借貸時就更要加倍小心。

回看這篇轉載的報導,已經近七年了,期間不時都會有這類有關投資者損手出事的報導,多點轉載,提醒大家,這也不錯的。記得2007年內地股市熱騰騰,當時傳聞「北水」將會來港,使內地股市國際化,又使人民幣國際化之類,還記得滙控也一直爭取成為當中重點銀行。可是,時至今天,這事情還是沒有發生。

當時不少如報導中的男子都希望搭上這架「順風車」,全情投入地投資獲利一番。後來發生了什麼事情呢?相信大家還記得,總理認為內地股市及股民未成熟,亦開始出現股市泡沫,國家也未準備好,到2008年更遇上金融海嘯,這個「北水」就一直沒有來港了。

直到今年第一季,中央又再提起「沪港通」這東西了,加上近期的熱錢湧來香港,讓股市又再熱騰騰。香港也好,台灣也好,在大家正在享受股市大升浪之時,再次看看這類報導,的確有其警醒之處。

其實,這裡討論過很多注意投資風險,然而,不妨再次提醒大家一些重點。首先,不要「賭單邊」,面對投資,應該用一個計劃的角度來看待,而不是拿一個賭博的態度,非贏即輸,非賺即蝕,這並不可取。股市有升有跌,如果按一個投資計劃來操作,可把這些輸贏、賺蝕的概念都踼走。例如做一盤生意,總有投資目的,在什麼時候這盤生意需要什麼,需要人手?需要入貨?需要裝修?需要宣傳?需要擴充?需要什麼就投放資金到這地方,這些操作都不會是「估計」未來市況如何,而是針對這盤生意的發展及計劃需要。個人投資考慮都如此的話,「賭單邊」估錯市而出事的機會就不存在了。

另外,對於政策變動而出來的賺錢機會要小心,今天不少人都問「沪港通」如何賺錢,內地及香港兩地個股股價差異,如何從中獲利等問題。這類賺錢機會要了解清楚,不是說這類消息都一定是糖衣毒藥,只是不少人面對這類消息時,就會放下警覺心,比平時都更容易中招。

然而,一個政策推出來,市場不同級數的人都會有所理解,有些人是大戶的一份子,擁有頂尖科技,每天全職看緊大市,每分每秒在市場找尋賺錢機會。當你想到一個簡單直接的賺錢機會,這些大戶不會不知道,他們定必大賺,哪為何他們會賺剩一點給我們呢?他們賺的錢,我們賺的錢,都來自什麼地方呢?短時間的零和遊戲,人人都在賺,誰在賠呢?錢從何來?想不通的話,更要加倍小心。

再者,好像報導中的故事,這些政策話改就改,尤其是中國內地,很多政策都是國家領導人說了算,今天說一套,明天可以改,不相信的話可以看看歷史,做點研究分析。

最後,要避免報導中的慘劇,大家要記住,真的不幸地輸掉身家的話,大不了申請破產保護,幾年後又是一名好漢子,不用尋死的。對於生意人來說,破產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然而,作為打工仔上班一族,投資失利就好像天塌下來似的,破產也被看成是跟死沒多大分別。如果凡事思法開懷一點,就算最壞情況出現了,也不用了結生命,對比起生命,錢財始終只是身外物。

文 / 止凡,香港『取之有道』部落格主筆,多年來發表過許多的好文章、好提醒,擁有許多忠實讀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101

blog友自言貪勝不知輸 止凡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5/11/blog_19.html

八月工作坊之中,有一些參與者對自己過往的投資成績不太滿意,拿了自己過去三、四年的成績作了一個小結,檢查了自己失敗的原因。大家於今年看到了股市上的一個「小浪」,由大時代到小股災,一上一落,不少人心灰意冷。最重要還是要捉緊投資計劃的方針,小心心情被大市上落而影響。




Matthew:

本人對股票不是熟悉,只是2011年9月一次過買少少2800及2828。今年4月入市時買的股票至今倒蝕,反思是自己不了解行業趨勢。從2011年算到今天,回報也只有20%(扣除通脹接近零回報),請問如何改變自己貪勝不知輸的心態?


止凡回應:

你最後提到了「貪勝不知輸」,這證明你知道了問題所在。我常問一個問題,投資為的是什麼,大部份人都會回答為了回報,買會升的,買有回報的。其實投資是一個計劃,真正目的是助你財務自由。

要完成一個投資計劃,你所需要的是財務知識,所投資的東西亦是能助你完成計劃的,對投資項目的了解是其中一個重點。買了、跌了、輸了,這都不是計劃的概念,不如在投資之前,問清楚自己,為何要投資這項目?如何答案只是「它會升」,這不太可取,你應該要理解所投資東西的價值,它如何能助你完成計劃,每年為你帶來多少現金及盈利之類。

有了這個計劃的概念,你未必會繼續想著「賺蝕輸贏」等概念,試試看,希望blog文及著作幫到你,尤其是《財商有價》講投資心態的。


後記:

不少人會認為自己投資叻(或者不叻),又或者認為某君投資叻(或者不叻),這是基於什麼呢?依我觀察,這多是基於成績,回看某時某刻的操作,一段時間後,贏了就叻,輸了就不叻。曾經聽過不少身邊的朋友,每當談起股票時,就會討論很多股票號碼,某支曾經看中了但沒有買,後來股價大升,因而後悔,這令他自覺功力未夠,相反,某天買入了某股,股價大升,不停讚自己有眼光,投資了得。

記得曾經有一位長輩分享股票投資經驗,買入一支股票,之後股價大跌,他指自己當年一直沒有沽出,因為他有信念,相信它一定會回升,最後一直等,等到真的回升,帳面大賺五成。長輩大談結論,指買股票要有耐性,信自己,要堅持。整個討論之中,我沒有聽見長輩提過買入那股票的理由,亦沒有交代等待信心源自什麼。從語意間感覺他其實沒有多少概念那股票的內在價值如何,只是在「鬥長命」,最後鬥贏了而已。

很多時我們都會利用結果決定合理性,雖說結果很重要,但其實看其背後理念,有時比結果更重要。我曾經說過六合彩期期都有人中,社會上也累積了不少人靠它一夜發財,這是否就代表它是可行的發達之途呢?從結果看的話,中了六合彩就叻,不中就不叻。

對於投資,我也偏向了解分析背後的理念,尤其當我們研究一些成功人士的智慧時,他們的實際操作多已是過去式,但值得花時間研究的正是每個決定背後的理念,看其一套智慧的合理性,研究在今天環境下該如何應用這套智慧。

今天看見Matthew的問題,我會認為他應該檢查的方向並不是近年結果如何差勁,而是對投資的理解是否有誤,作投資決定時的想法有否優化空間,這比反思自己捉不捉得住行業趨勢這些問題更為重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9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