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專題籽】參加RoboCup日本教授 願望創造多啦A夢機械人

1 : GS(14)@2017-10-09 03:50:24

喜歡多啦A夢的南方英明教授,今年是RoboCup籌委會成員之一。小時候希望能有像多啦A夢的機械玩伴,長大後決心鑽研人形機械人。



【專題籽:一周突襲】在東京的千葉工業大學Chib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IT)裏,其高端機械人學系(Department of Advanced Robotics)產生了RoboCup勁旅CIT Brains。CIT Brains是2015年的小型人形機械人足球賽的冠軍和本屆球賽季軍,我們見識了CIT轄下的機械人研究室fuRo(Future Robotics Technology Center)許多的機械人作品,那裏的富山健教授還向我們解說電影漫畫中的機械人是否能成真。



在CIT Brains的研究室現場,我們遇上了另一位與RoboCup甚有淵源的學人、高端機械人學系南方英明教授(Hideaki Minakata)。南方英明很喜歡多啦A夢,甚至在學系的學員自我介紹網頁上,也宣稱自己「願望造成一隻像多啦A夢的機械人」。自2011年開始就參與籌辦RoboCup總決賽,今年更是人形機械人足球賽的負責人。賽事籌備期間,南方英明仍要應付日常的教務和研究,RoboCup完結後幾天,他就趕回校處理大學考試、批改試卷等,「在籌備名古屋RoboCup這幾個月,我整整瘦了10磅。」「2008年開始接觸RoboCup,那時尚未加入籌委會,主力指導學生。」那幾年RoboCup的備戰時段,南方英明就不時在CIT Brains的研究室與同學一起鑽研機械人足球員。其實不止足球,他對所有會步行的人形機械人都極有興趣。而這一切,原來與他對多啦A夢的熱愛有關。南方英明的父母退休前都是從事科研大學教員,工作很忙碌。他回憶說,小時候放學回到家,常常獨自一人,「那時候就已經很流行多啦A夢,我常常看它的卡通漫畫。亦常在想,如果自己也有一個像它一樣的機械玩伴,多好。」從前買下來的整套多啦A夢漫畫,今天仍在父母家中,「很喜歡它那善良溫良的性格,力量不大不用動粗,卻可以常常幫助人。」南方教授笑起來,就像一個卡通人物。小時候的他,大概把自己想像為大雄。



這是南方英明近年研發的步行裝置,未來他將會繼續研究如何應用在機械人上。

研發一隻會走路,可以幫助人類的機械人,就成為了南方英明往後的目標。大學時主修工程,在研究院時他開始鑽研機械的步行動作。至今天仍主力研究有關機械運動的課題。那天他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對像日本傳統竹馬(Takeuma)、可以裝在人的雙腿上的機械步行工具(leg extender exoskeleton),讓人們可隨時增加高度並靈活行動;而未來,他將繼續指導學生,研究能否把有關裝置應用在機械人上。製造模仿人類的人形機械人,從來不是易事,甚至有研究者覺得這樣是不切實際,「這個我也理解呀。但我想這真是一個情意結吧。若果不是像人類一樣,雙腳行走,那可不是我心中的多啦A夢啦。」


動漫機械人成真有幾難

日本動漫盛產機械人,然而南方英明教授和富山健教授均認為現階段的技術,還未足夠讓動漫中的機械人成真。當中起碼包括以下幾個原因:


1.人工智能 還未夠強

動漫裏的機械人,既能靈活走動,亦可以清楚理解人類說話的意思。「現在的人工智能機械人,要應付單一領域的工作,已經很厲害。但你看像多啦A夢,它要處理很複雜的事情,如洞察朋友的情緒和需要,不會曲解朋友的語言。現在我們的人工智能尚未達到這個程度呀。」南方英明教授表示。


2.震盪激烈 足以致命

在《超時空要塞》、《機動警察》中出現的巨型人形機械人,一身鋼鐵,孔武有力,身高幾層樓,在控制艙內的主角好不威風。不過富山健教授說:「這般巨大的機械人,行走、着地都會帶來劇烈震盪,控制員隨時喪命。要實現這種機械人,需使用很強的避震系統才可以啊。」


3.機械人…唔夠電

富山健教授亦看到動漫裏巨型機械人的電源問題。「要驅動這樣龐大的機械人,我們得要用馬力很大的摩打。但要為這樣的摩打供電,電源將會非常非常沉重,安裝了的機械人將難以走動啊。」



採訪:李寶怡攝影:潘志恆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4/2016109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314

【專題籽】青少年機械人世界盃奪冠 何南金靠師生「動手做」

1 : GS(14)@2017-10-09 03:55:04

佛教何南金中學從前是一所職業先修學校,到今天也絕非區內高材生首選。然而他們的機械人隊屢獲世界賽大獎,每一位隊員都是手工了得的機械人Maker。



【專題籽:一周突襲】屢次代表香港出戰青少年機械人世界盃(RoboCup Junior)世界總決賽的「佛教何南金中學」機械人研發隊,何以能夠設計出自己的機械人,多次於世界大賽奪得佳績?他們努力的成果,見證視為次等的「職業先修學校」教育傳統,在今日流行的STEM、Maker文化下成為優勢。與此同時,今屆賽事主席陸智聰先生談及香港搞科普活動的難處。從這兩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香港機械人科普教育的現況。



「何南金」機械人隊的負責老師李志宏(Tim Sir),帶領機械人隊已十多年。本科念化學,原是機械人門外漢。某年,有幾個學生熱衷製作機械人,找Tim Sir一起鑽研,「還記得當年和同學製作一套頗複雜的人形機械人。豈料打開包裝,全是日文。於是我們就用Google繙譯、親自電郵廠商,詢問各樣組裝問題。」那怕初期是土法煉鋼,師生們興致越來越濃,甚至動手設計機械人。整天在工場裏裁切鋁片、寫程式、做實驗,後來更在國際機械人比賽奪獎。2012年,他們在墨西哥主辦的RoboCup Junior總決賽,獲得舞蹈組的世界冠軍。Tim Sir說,他最高興的是同學的改變,「有一位同學,無心向學,放學煲煙交損友。猶幸他愛砌模型,我就讓他參加機械人隊。漸漸,他找到自己在工程方面的興趣,現在更於電力公司工作。」機械人隊成績優異,贏得海外參賽資格,把許多同學帶到從未踏足的巴西、墨西哥、德國、日本。2014年,他們在中國區賽事出線,取得資格到巴西參與總決賽,與全球青少年較量。然而巴西旅費高昂,人均成本高達4萬元,同學無法負擔。那年,Tim Sir與學校同事動用所有人脈找贊助。比賽在7月進行,到5月仍欠30萬元,「最後,我們聯絡上人稱『基金之父』的雷賢達先生,把狀況告之石鏡泉先生。他很有心,在報章專欄談及我們,向各界募捐。專欄出街那天,善長的反應奇佳,校長室電話響個不停。」那時,更有一位年邁老婆婆不曉得如何聯絡學校,熱心得把錢交給區議員轉交學校。這樣東拼西湊,同學最後成功到巴西出賽,亦贏到「最佳傳感器大獎」而歸。當年同學笑說,「阿Sir,快把錢還給阿婆啦。」勵志故事的大團圓結局,其實是靠一班師生一步一步走出來,一點也不容易。機械人隊的好成績,除了因為師生無比努力外,也跟他們早年作為一家「職先」有關。早年香港工業起飛,社會大量缺乏技術勞工,「學門手藝」是不錯的選擇,政府也成立了「職業先修學校」,着重應用技巧。然而,90年代工業凋零,經濟轉型,金工、木工等應用科目被視為陳舊過時。「工字無出頭」的想法在社會根深柢固,這類學校等同「飛仔學校」。於是政府希望職業培訓的重點由工藝轉向服務業、商業和高科技,鼓勵職先學校改革課程,又容許學校將「工業學校」和「職業先修」等字樣刪除。



2012年機械人隊出戰墨西哥的RoboCup Junior總決賽,奪得機械人舞蹈賽的冠軍。

陳國和老師從前教授金工、木工科,今天是校內機械人隊的負責老師。

使用的工具,不少購於創校初期的職先年代。這具鑽床,有近30年歷史。


職先+ STEM 基層學生的優勢

轉型後的「何南金」仍以招收成績較弱的基層學生為主。然而潮流起起落落,像從前的「鬥木佬」,今天尊稱Maker。近年香港政府要再工業化,強調紙上談兵是不足夠,要推動「動手做」的STEM學習(即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的跨學科實踐學習,方能迎上世界創科潮流。機械人活動,成為香港學校的熱門課外活動。這校的「職先」傳統,配合STEM學習,形成一種優勢。「當年的『職先』與今天講的STEM,有一種精神是相通的——就是鼓勵人落手落腳構建實物,解決生活問題。」另一位機械人隊負責老師陳國和說。事實上,當今的出色隊伍,不少都是學業成績不頂尖,擁有「工業中學」背景,它們會開辦應用科目,設特別室;相反,沒有相關設施的學校,那怕有心響應STEM風潮,就只能使用現成的套裝編寫程式,難以從零到一構建機械人。「何南金」機械人隊的發展故事,不只勵志,更讓我們看到,不合時宜或趨時,只是一線之差。



機械人設計繪圖

焊接電池

裁切金屬和膠片

採訪:李寶怡攝影:潘志恆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翟純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5/201611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341

「跟隨送遞機械人」減工人體力勞動

1 : GS(14)@2017-10-22 16:00:07

【明報專訊】香港物流及供應鏈管理應用技術研發中心(LSCM研發中心)早前舉行一年一度的LSCM物流高峰會,展出多個能夠提高生產力的解決方案。其中,由該中心自行研發的「自動跟隨送遞機械人」(圖),技術先進、成熟及用途廣泛。

簡單來說,這就是一個跟班機械人,最多可以運送200公斤的貨物,自動跟着前面的工人行走,可望大大減少工人體力勞動。機械人具有電腦視像功能,可以辨認工人制服上的圖案。它內置了激光雷達、紅外線和超聲波感應器、觸感感應器,以達到自動避障功能,確保不會撞傷人。這款機械人現正由物流倉庫、建築及社福行業、政府機構等試用。

[行銷新意思]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609&issue=201710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940

【唔係高達樣】中大研發線控機械人 空氣檢測/砌磚/雕刻瓣瓣掂

1 : GS(14)@2017-10-22 17:46:04

由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團隊開發的線控機械人。



說起機械人,大家都有很多幻想,不是如高達般十多米高周身武器,就如未來戰士般和真人似到十足十,其實在行內人眼中,機械人最重要是實用,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的團隊,最近就在環球資源移動電子展中展示它們研發的線控機械人,8條線控制着中間的雷射雕刻切割器移動,看似簡單,但其實比數米大的雷射切割器更輕巧之餘,可切割雕刻的範圍亦更大。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助理教授劉達銘博士表示:「線控機械人最大的優勢是輕便和移動距離比較長,傳統雷射切割機要對應1至2米物件已是龐然大物,用繩的話,10米或更大空間都可做到很好效果,不需要用很笨重的機械。」拉線亦不需要一定有大支架,可以活用場地周圍環境如柱子、天花板等等。劉教授亦指線控機械人可更換不同用途,今次示範的是雷射雕刻切割,之前也和建築學院合作,製作過可以砌磚的線控機械臂,也有研究用於空氣水平檢測。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助理教授劉達銘博士。

環球資源移動電子展於10月18日至10月21日在亞洲博覽館舉行,只供事前登記的業內人士參觀。

VR眼罩是場中主角之一,但這個Goovis私人影院眼罩不玩VR,主打OLED高清畫面和輕便性,能接駁手機和遊戲機,Amazon有售。(799美元,約6,200港元)

機械人團隊包括四位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學生,訪問過當中三位研究生,除了做機械人,學生畢業後出路廣泛,多從事鐵路和飛機工程。他們認為大眾對機械人或有誤解,英文「robot」其實只是智能機械的意思,一般來說有感應器感應環境,能對環境變化智能地作出反應已算是robot,但中文「機械人」往往令人覺得要有人樣有手腳才算,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吸塵機械人,另外汽車製造業也有廣泛使用到機械臂。劉教授的團隊表示希望為產品加入更多感應裝置功能,將來或能應用在建築等商業用途,日後大家說到機械人,就不要只想到高達,其實香港也有不少機械人專才。記者:司徒港燊攝影:張志孟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1020/201884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133

菜鳥機械人倉庫增效率

1 : GS(14)@2017-11-12 16:49:39

【明報專訊】中國最大型網購節日「雙十一」將至,龐大的貨運量對物流公司是相當大的挑戰。菜鳥物流今年3月在啟用了全國最大的無人搬運車(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機械人貨倉,通過近200個機械人,從幾千平方米貨倉中過千個貨架,送到倉務員前揀貨,比傳統依靠人力的貨倉效率快3倍,「雙十一」期間倉庫每日可處理100萬件貨品。

較傳統貨倉快3倍

該貨倉位於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主要負責香港、深圳的天貓超市貨件。菜鳥工作人員表示,使用機械人後,倉務員只需三天便可熟習運作。倉務員只需在操作屏幕上揀選貨品,機械人便會將貨架送到倉務員面前,相比以往一個倉務員一天走約70,000步只能揀貨 1000多件貨件,使用機械人後一個揀貨員一天只走約3,000步,揀貨數量更是原來的3倍。

機械人運送貨架 助倉務員揀貨

每個機械人可負重500公斤,由人工智能驅動,可自行決定行走路線,毋須人手調動,所以即使理貨台前相當繁忙,貨架也不會「撞車」。機械人甚至可以自行搭建倉庫,依照過去銷售紀錄,將客戶會一同購買的關聯貨品放在同一區域,例如牙膏和牙刷,以加快揀貨速度。倉庫內每個貨架高兩米,共可放置幾十萬件商品,主要是日用品、食品化妝品等輕型貨品。

今年「雙十一」前,菜鳥網絡將會在上海、天津、廣東、浙江、湖北等設置多個機械人倉庫,包括自動化流水線、AGV機器人、機械臂等設備,透過計算提升物流運行效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973&issue=201711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017

AR機械人Party Room 大人小孩皆宜

1 : GS(14)@2017-11-26 14:52:20

【明報專訊】港人出名怕悶,各種室內娛樂場、主題公園、有機農場、郊野公園等場地,都是為了滿足香港人喜歡「試新嘢」的性格。最近,有業者開設以機械人及遊戲為主題的派對房(Party Room),相信是全香港首個。

「環球鐵甲城」(Universal Iron City Limited)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黎永信表示,一向有自行研製仿真機械人及大型機械人,亦有為香港和內地公司製作仿真機械人,用於展覽宣傳等,以及教授製作機械人課程。約兩年前,希望在香港開設機械人主題的娛樂場地。但考慮到若要自行研製大批機械人,需要很多時間和資金,場地面積亦要相當大;加上若完全以機械人為主題,客戶群可能較狹窄,所以決定開設以機械人及遊戲為主題的派對房,並加入近年大行其道的「擴增實境」(AR)遊戲,助吸引一般消費者甚或家庭客入場。

自製裝置 仿Steve Jobs機械人

環球鐵甲城位於觀塘的樓上舖,面積約2000方呎,近日開始試業。除了有黎永信花費數十萬元自行研製、高度超過7呎的巨型機械人HugeBot外,還有幾個從內地廠商採購回來的迷你格鬥機械人,全部都可以體感操作。此外,場內有多款AR遊戲,小部分為黎永信自行設計,大部分屬採購回來。例如,玩家可以手執「空氣鎚」,追打投射在牆壁上的精靈、怪獸等目標。喜歡測試眼界與反應的玩家,可以拿上玩具長槍,玩AR打獵遊戲,射擊畫面各種猛獸等。

場內亦有一部以遊戲桿及按鈕操作的迷你街機,內置800多款遊戲,可雙人對打,充滿懷舊風味;另有迷你保齡球機。偏好坐定定的傳統機迷,或者喜歡「紮紮跳」的小朋友,都可能會找到喜歡的遊戲。

黎永信透露,迷你格鬥機械人、迷你街機及迷你保齡球遊戲機,都是直接向內地廠商採購,香港市面未必能找到,相信能給本地消費者新鮮感。他又稱,同時有實體機械人、AR遊戲以及懷舊遊戲的娛樂場地,在香港絕無僅有;加上派對房鄰近港鐵站、環境又不像一般機舖般複雜,相信散客、家庭客和公司客,應該都會對環球鐵甲城感興趣。

黎永信正在設計和製作多款遊戲裝置。例如,他從《新警察故事》楊采妮被掛上計時炸彈橋段取得靈感,設計了「計時詐彈」和「計時詐彈頸箍」,可以分別以聲響和電擊嚇人。不過,他不希望顧客被嚇怕,所以仍在收集試玩意見,修改設計後才推出。

另外,場內現時展出了他幾年前研製的一個仿真女機械人;黎永信稱,計劃陸續加入仿名人設計的機械人。第一炮將是蘋果公司共同創辦人Steve Jobs的仿真機械人。他向記者展示相片,該仿真機械人皮膚已製成,臉孔也大致神似。因為還有很多研製工作,例如如何和人互動,可以做出什麼表情、動作、對答等,加上剛開業,他要親自駐場,不能全部交給員工,料該仿真機械人約3個月後才能推出。

周五至周日 每兩小時120元

環球鐵甲城的收費,暫定在星期一至四,每人每兩小時100元;在星期五至日,每人每兩小時120元。若是包場,在星期一至四,每4小時收費為3600元;在星期五至日,每4小時4200元。

黎永信估計,來自團體包場的收入,將超過散客入場的收入;在周六日,有可能每日3節包場。平日非繁忙時間,則利用場地教授機械人製作課程。此外,亦可以收取加盟費,授權中港投資者開設加盟店。每間加盟店可以有自己的主題和館名。例如,「埃及館」內可以有蝎子王和獅身人面像的機械人。

商場洽合作 商場展出設備

據他透露,現時已獲包場要求,絕大部分預約時間是在12月。另外,現時有多個商場提出合作,請他將場內設備移師商場予商場顧客玩。他已和其中一個商場落實合作,將於1月公布詳情。

黎永信創辦環球鐵甲城希望能讓大眾能夠接觸實體機械人,所以他希望,不只是大公司和商場才找該公司合作,小公司和散客也會光顧。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楊柏賢

[行銷攻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383&issue=201711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512

程式開發出身 自學機械人知識

1 : GS(14)@2017-11-26 14:52:20

【明報專訊】黎永信大學時修讀電腦科學,畢業後曾從事IT工作,打工10多年,晉升至大公司的電腦部經理。2004年,他開始創業,先後成立多家公司,承接IT工程和軟件工作,以及自行開發玩具、教育機械人和嬰兒產品等,承接出口訂單。

他對高科技機械人產生興趣,源於2005年參觀日本愛知縣主辦的世界博覽會時,看到日本展出的仿真機械人。由2008年起,他開始自行鑽研仿真機械人涉及的各種技術,包括:機械和電子技術、人臉倒模、仿真皮膚、特技化妝、雕塑等。之後,他製作了一個仿真女機械人,以及自己的仿真機械人。

受曉治積曼主演的科幻電影《鐵甲鋼拳》(Real Steel)啓發,他在2014至2015年研製逾7呎高巨型互動機械人HugeBot。此外,他亦有為香港和內地公司製作仿真機械人,以及教授機械人製作課程。由於他對高科技機械人的興趣愈發濃厚,陸續賣出之前開設公司。

製仿真機械人 每部收數十萬元

據他透露,開設環球鐵甲城投資超過100萬元。構思在三四個月前已大致完整。但裝修、設計遊戲程式等,是近兩個月的事,他每日工作長達16小時,經常要在場內留宿,幸好獲得家人支持。

黎永信表示,當年賣出公司的價錢不錯,例如玩具公司等部分生意,若現在才賣出,價錢會差很多,而且他近幾年為香港或內地公司製作仿真機械人,每部也可以收取數十萬元,收入不成問題。

至於環球鐵甲城這類娛樂場地,他認為,在香港和內地應該會有需求。因為他看過深圳一個只有AR射擊遊戲的娛樂場地也但大排長龍。另「密室逃脫」場地,香港近幾年先後開設數十家,甚至東南亞和加拿大都有。因此,他相信,香港或內地會有些投資者有興趣,開設環球鐵甲城的加盟店。

[行銷攻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924&issue=201711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513

格鬥機械人 獲騰訊入股

1 : GS(14)@2018-01-15 02:29:13

【明報專訊】深圳市工匠社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兼市場總監勞伯滔表示,其小型機械人Ganker的特點是,在全身關節安裝了9個Servo Motor,其動作比較靈活,可以進行格鬥或避障等。

用戶除了可以用手機App控制Ganker之外,亦可以透過穿上特製手套來體感控制它的動作。Ganker的零售價約2580元人民幣,體感控制手套的售價亦相若。下一步,該公司還會推出一套外骨骼控制器,用戶只要將後者穿在雙臂上,就可以控制Ganker的雙臂動作。工匠社是由數名內地工程師創辦,後來聘請數名香港工程師和幾名外國工程師,組成多元文化的研發團隊。2017年底,公司獲得騰訊入股數千萬元人民幣。

[企業創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439&issue=201801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6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