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百佳城市分析:粵蘇數量最多 浙閩地級市全覆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29530.html
電商百佳城市分析:粵蘇數量最多 浙閩地級市全覆蓋
一財網 林小昭 2015-06-08 17:36:00
從覆蓋面來說,浙江和福建的覆蓋面最高,轄內所有的地級市都入圍電商百佳城市,這也說明這兩省電商發展程度最高。江蘇全省共13個地級市,其中12個入圍百佳城市,說明江蘇電商的發展程度也很高。
6月8日,阿里研究院發布2014年中國“電商百佳城市”榜單。根據“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發展指數(aEDI)”,阿里研究院排名形成2014年中國“電商百佳城市”榜單,深圳名列榜首,廣州和金華分列第二和第三位,第四到十位依次為杭州、中山、廈門、珠海、東莞、北京和蘇州。
這是繼去年之後,阿里研究院基於阿里巴巴平臺海量數據,第二次對全國近30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樣本的電子商務發展狀況進行全面分析。
從地理分布來看,“電商百佳城市”廣泛分布在31個省市區,主要集中在廣東、江蘇、浙江、福建和山東五省,合計占52%。其中,廣東和江蘇的“電商百佳城市”數量最多,各有12個,浙江11個,福建9個,山東8個。
粵蘇浙閩之所以入圍城市多,很大程度上與產業、產品結構有關。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包括浙江、福建、廣東等在內的省份,輕工業十分發達,而輕工業是比較容易在網絡上銷售的。而重化工業如鋼鐵、石化、汽車等產品是不適合在電商平臺銷售的。因此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省份,入圍的城市自然就比較少。
抽樣數據顯示,在各地淘寶村網店銷售額最高的商品是服裝,第二是家居,第三是鞋,第四到第十位依次是:箱包皮具、汽車用品、手機、床上用品、玩具、服飾配件和生活電器。而這些產品生產基地主要分布在廣東、浙江和福建等東南沿海省份。
從覆蓋面來說,浙江和福建的覆蓋面最高,轄內所有的地級市都入圍電商百佳城市,這也說明這兩省電商發展程度最高。江蘇全省共13個地級市,其中12個入圍百佳城市,說明江蘇電商的發展程度也很高。
浙江實現全覆蓋,這並不讓人感到意外。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浙江全省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約占全國的六分之一,網絡銷售額約占全國的五分之一,第三方網絡零售平臺和網店數約占全國的七分之一;全國約有80%的網絡零售、70%的跨境電商交易和60%的企業間電商交易依托浙江的電商平臺完成。
作為沿海山地最多、平原最少的省份,福建的電商百佳城市也實現了全覆蓋。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說,過去福建“八山一水一田”、自然地理條件比較差,現在電商恰恰可以克服過去的這些障礙。此外,福建當地濃厚的商業氛圍也十分重要,“過去福建人跑到全國各地做生意,把福建的輕工產品推到全國各地,現在這些人坐在家門口就可以做生意了。”
相比之下,廣東入圍的城市盡管達到了12個,位居全國榜首,但相比全省21個地級市而言,其覆蓋面不足六成,遠落後於浙閩蘇。廣東省綜合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彭澎分析,這跟廣東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有關。廣東珠三角和粵東西北差距很大,東西北大部分地方經濟發展都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報告顯示,廣東入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區和歷來商業意識十分濃厚的潮汕地區(汕頭、揭陽、潮州),廣大粵北、粵西地區幾無入圍。
值得註意的是,近兩年,縣域電商和跨境電商發展勢頭強勁,成為眾多城市電子商務的新增亮點。其中,縣域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城市有泉州、金華、臺州、溫州、嘉興、麗水和寧波等,其下轄縣或縣級市大部分都入圍2014年“電商百佳縣”。以泉州為例,下轄的7個縣全都入圍電商百佳縣,數量位居全國地級市之首。此外,金華、臺州和溫州各有6個。
隨著跨境電商的海外需求回暖、以及國務院、商務部等發布一系列促進政策,眾多城市將跨境電商列為重點方向。阿里研究院分析發現,全國外貿網商密度最高的城市是深圳,廣州和廈門緊隨其後,第四到十位依次為寧波、東莞、中山、佛山、杭州、溫州和青島,而這些城市均是我國外貿出口的傳統強市。
編輯:任紹敏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高速路運動”後遺癥爆發修了最長的路,欠了最多的債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243

過去十年間,中國修建了世界最長的高速公路。 (CFP/圖)
十年間,中國高速公路新增7萬多公里,通車總里程達11.195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但這些路是用數萬億的債務堆起來的,而2015年正是集中償還銀行債務之年。
高速公路該不該繼續收費的話題,再度被引爆。
2015年6月30日,《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訂稿面世。巨大的還債壓力之下,新的管理條例表示,收費還將繼續。
此前,《2014年全國收費公路統計公報》披露的巨虧數字為這份修訂稿的面世做了鋪墊。公報顯示,與2013年相比,全國收費公路債務余額超過38000億,凈增長了12.1%。其中,高速公路債務余額貢獻了九成以上。後者在2014年凈增3922.9億元,增長12.5%。
新條例的最大變化是政府還貸的收費公路不再規定具體收費期限,特許經營性質的收費公路則約定了30年的收費期限。同時還有例外——“投資規模大、回報周期長的高速公路,可以約定超過30年”。
消息一出,A股市場上高速公路概念的股票紛紛大漲。8月6日,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健在參加交通運輸部召開的條例修訂座談會時表示,該條例的修訂非常及時,將使企業和政府部門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障投資者和用路者正當利益。
用路一方則試圖用更細化的建議來壓縮成本。安吉汽車物流有限公司高級經理張文斐等人在前述座談會上稱,對政府收回的經營期屆滿的特許經營公路應當僅收取養護費用,而不應當與區域內政府收費公路中處於償債期的高速公路實行相同高收費標準。
更多無法到場的民眾則在網上發出疑問:壟斷的高速路行業為何巨虧,而且還需要無限延展的收費期限來償還債務?
現實倒逼“新條例”
河北全省政府還貸高速公路占收費高速公路里程的78.38%,全省收費公路全年虧損超百億。相較之下,在2014年收費公路上盈利3.9億元的廣東省,政府還貸路只占了5.4%。
交通運輸部公路運輸局副局長王太公開表示,收支缺口不斷拉大主要原因是債務規模擴大,導致還本付息支出大幅增加。去年債務余額為3.85萬億,年償還利息就達2310億元。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在債務壓力的倒逼下,早在新條例發布前,山東省有關部門就在交通運輸部領導調研期間,反映了交通建設的資金壓力問題,並建議交通部盡快修改和出臺新的《收費公路管理條例》。
2015年8月16日起,雲南26條高速通行費將調整,以面對嚴重的總體虧損。按照原定的新標準,調整幅度分別為客車上漲35.71%,貨車上漲21.25%。這引起了消費者代表在聽證會上的反彈,最終漲幅略為降低。
雲南省交通運輸廳對當地媒體《春城晚報》表示,由於雲南山區面積高達96%,高速公路造價高,相當於沿海和平原地區兩到三倍的建設成本。同時,雲南省高速公路處於全國公路網末梢,車流量較小,僅為全國平均車流量的59%左右。總體虧損似乎是一個必然的結局,2014年度,雲南省收費公路通行費虧損43.88億元。
不過,雲南省依然在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201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要接近4000公里,到2020年底突破6000公里。如果不調整收費,資金籌措將十分困難。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上,雲南省給自己的理由是,“如果不加快高速公路網建設,必將影響建設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以及加快邊疆民族地區發展,也無法滿足人民群眾出行需求。”
除了提高收費標準,就是延長收費時間。
山東近幾年正值還貸高峰期,每年還款超200億。與此同時,省內還在新建約2000公里高速,若停止收費,這些建設面臨停滯的危險。山東率先依據“統貸統還”的原則,將收費期限達到或超過15年的15條政府還貸高速公路延長收費。2013年12月27日,山東省政府印發了《關於同意延長菏澤至東明等15段高速公路收費期限的批複》,6條原定收費期不足15年的政府還貸高速公路一律延長至15年,9條收費期滿15年的政府還貸高速公路則再延期收費一年。
除山東外,新疆、江西、江蘇等省區在交通運輸部的新條例頒布前已至少對34條高速公路宣布了延長收費。
還有的省則“自己想辦法”。一般情況下,市場資本需要對可能的收益進行計算之後才會投入,而由政府負擔的項目往往因為各種發展目標或者計劃而不得不修建,隨後成為難以甩掉的“包袱”——車流小,支出大。
河北省交通投資集團一名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政府為了甩包袱,只能找到當地國企“接盤”,過程也是歷盡艱辛。某段市屬高速公路因車流不足,盈利能力偏弱,在出售了四五年後才終於賣出,受讓方是省屬國企河北省交通投資集團。不過直到交易完成後,高速公路的職工們還在領著市里發的工資,這意味著盡管路的產權已經移交,但是人員的移交尚未完成。
“這並不是什麽新鮮事兒,即便不出這個新條例,大家做的事情還是一樣的。”在他看來,按照“統貸統還”的原則,這些高速路一定會在實際操作中延期收費。按照舊的條例,“統貸統還”即指,只要該省內還有一條路還沒還清貸款,所有其他路不管還清、到期與否,都可以繼續收費。
河北省交通運輸廳的數據顯示,在全省的收費高速公路中,政府還貸高速公路4555.2公里,占收費高速公路里程的78.38%,全省收費公路全年虧損超百億。相較之下,在2014年收費公路上盈利3.9億元的廣東省,高速公路中政府還貸高速公路320.6公里,經營性高速公路5598.8公里,政府還貸路只占了5.4%。
建設要“適度超前”
另一個悖論是,越窮的地方越有修路的需求。這些地方的車流量小,難以收回修路的成本,遑論高收益。於是為“適度超前”埋單的,只能是各級政府。
2014年12月28日,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在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透露,預計2014年全年新增高速公路7450公里。2015年,中國的高速公路總里程無懸念地突破了11萬公里。
自2005年以來,中國高速公路新增7萬多公里,通車總里程達11.195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前述工作會議上,楊傳堂回應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高速公路建設是不是超前”的疑問,其表示,要繼續堅持適度超前的原則來謀劃,項目、政策、資金要“三個跟上”。
高速路連年巨虧的大多省份交通部門領導估計都要為落實這個指導精神而冒汗。
從2014年的公報來看,中國以高速公路為代表的收費公路債臺高築。自2011年開始,中國的高速公路進入了一個密集建設的高峰,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在2015年左右,中國的高速公路迎來了一個向銀行還款的高峰。
據交通運輸部官方介紹,收費公路的交通量一般由低向高逐漸增長,債務償還也具有前低後高的特點。銀行一般會給收費公路項目“建設期+1年左右”的寬限期,期內只付息,不還本。隨後,是一個3至5年的“車流量培育期”,期內車流量和通行費收入較低,故在此階段一般會與銀行約定較低的還本金額,以減小資金壓力。等培育期結束後,就會進入正常還債階段,還本付息支出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因此,在建設高峰期之後的5年左右,包括高速公路在內的收費公路就到了還債高峰期。
相對於財政資金,政府更願意以政府信用換取銀行的信貸資金來投資公路。數據顯示,在中國累計建設收費公路投資的6.15萬億元中,有4.27萬億元是銀行貸款為主的債務性資金,占累計投資總額的約七成。在2014年的總支出中,同樣有超過七成資金用於還本付息。
南方周末曾在2011年11月11日的《高速“窮途”——“市場路”,還是“政府路”?》中,報道了2011年下半年以來,陜西、雲南等省先後曝出高速公路因資金短缺而停工或半停工。建設投入資金過分依賴銀行信貸,貨幣政策一調整,全行業就面臨停擺。某省交通廳向省里反映,一條在建高速已欠款三十多億元,籌不到資金壓力太大,得到的答複是,“項目必須上,想當廳長的人多的是,排著隊!”
目前看來,龐大的資金壓力依然沒有得到緩解。盈利情況好的省份如安徽、廣東的高速公路公司,均已經邁出了轉型的步伐。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團旗下的皖通高速,擁有房地產、運輸乃至典當、小額貸款、融資租賃等金融服務。其2014年的典當業務占到了利潤比例的2%強。主營東莞市高速公路的廣東東莞控股的半年報顯示,其融資租賃業利潤占比更高,達到12%。深高速則將自己的產業延伸向了金融和地產,依托持有的收費站附近地塊,進行城市更新和開發。南方周末記者聯系深高速時,其表示正處在半年報發布前的緘默期,不便接受采訪。
地產和金融行業是高速公路公司最青睞的副業,僅以不同地域的上市公司情況來看,收費公路盈利狀況越好的地方,多元化的收入越容易實現;無奈的是,在收費公路虧損的地區,新生意玩不轉,舊生意也頗為艱難。
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教授趙堅向媒體表示,收費公路的模式只適用於收入水平較高、人口密集的地區,因為這類地區通過收取過路費可以實現收支平衡,而不適用於收入水平較低、人口密度低的中西部地區,因為這些地區收費公路收入有限,難以應付還貸需求。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在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著片面求發展而不顧債務堆積的問題,都要進行更大規模的高速公路建設,對於如何為巨額債務還本付息缺乏審慎的考慮。
不過另一個悖論是,越窮的地方越有修路的需求。這些地方的車流量小,難以收回修路的成本,遑論高收益。於是為“適度超前”埋單的,只能是各級政府。
奢侈品的“公共產品化”
公共產品並不是免費蛋糕,而交通部門至少得加一個面對公眾的價格聽證會環節。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過去三十多年來,各級地方政府奉為圭臬的發展秘訣。修多少路,決定了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也是地方政績考察的主要內容。
與此同時,修路也給官員帶來了更多的尋租機會。《人民日報》十年前的報道曾將高速公路比作“金山”,由於工程涉及金額巨大,在每公里動輒三四千萬造價的“金山”的建設中,十多位廳官因貪汙受賄落馬。在汽車還是罕有物的時期,高速公路也理所當然是“奢侈品”。
及至2014年,中國的機動車保有量達到2.64億輛,是十年前的兩倍多,承載機動車的高速路遍布全國。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賈元華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和房地產一樣,供給量大了,成本高了,修高速公路都能賺取暴利的年代已經不再了,“再賺就是溢價了”。
愛股說首席執行官鄒峻分析了該行業的綜合表現,他的結論是“行業的資產質量和盈利情況都不錯,營業收入連續上漲,現金流連續四個季度為正。行業的資產負債率從近54%降低到了51%多。可見高速公路的使用率提高了,國家節假日高速公路免費的政策並未影響到他們”。
盡管如此,能上市的高速公路公司擁有的往往是所有高速公路中最優質的資產,剩下的絕大多數高速公路,還是只能“靠車吃飯”。高速公路的價值與房地產類似,最重要的是地段——車流量不足,甚至員工的正常工資都會受到影響;車流量充裕、地勢平坦修建成本相對低的高速路,才是真正的“金牛”。
長期在湖南承包高速公路建設的一名施工商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拖欠施工款都是慣例了。除了農民工工資是為了“維持社會穩定”先行發放,其余的材料費、管理費等大額費用一般都得等到過年。這中間就需要大量墊付資金來周轉,類似的施工商也開始需要越來越強的資金實力。為了順利討回欠款,又不至於弄僵和高管局及下屬公司一方的關系,他們還必須“把握好催款的節奏”。“不是不願意給,應該確實是資金比較緊張。”這位施工商說。
高速公路修成之後,照例還需要保留養護工區,並定期支出養護費用。湖南交通運輸廳的數據顯示,養護經費支出13億多元,占全部支出的6.3%。
盡管盈利能力參差不齊,高速公路的準公共產品屬性卻無二致。
賈元華教授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在大家爭相為高速公路算賬,質疑壟斷為什麽還會有虧損等問題時,高速公路準公共產品的性質被忽視了。他說,機動車數量高速增長,甚至成為一些地區的家庭標配,客觀上使得高速公路這個上世紀90年代時的奢侈品早已被公共產品化。
“應該按照公共物品的方式來經營,政府有責任提供經濟、實惠、足量的服務,像地鐵和公交車一樣。”賈元華說。
不過,公共產品並不是免費蛋糕,而交通部門至少得加一個面對公眾的價格聽證會環節。
“高速路運動”後遺癥爆發修了最長的路,欠了最多的債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243

過去十年間,中國修建了世界最長的高速公路。 (CFP/圖)
十年間,中國高速公路新增7萬多公里,通車總里程達11.195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但這些路是用數萬億的債務堆起來的,而2015年正是集中償還銀行債務之年。
高速公路該不該繼續收費的話題,再度被引爆。
2015年6月30日,《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訂稿面世。巨大的還債壓力之下,新的管理條例表示,收費還將繼續。
此前,《2014年全國收費公路統計公報》披露的巨虧數字為這份修訂稿的面世做了鋪墊。公報顯示,與2013年相比,全國收費公路債務余額超過38000億,凈增長了12.1%。其中,高速公路債務余額貢獻了九成以上。後者在2014年凈增3922.9億元,增長12.5%。
新條例的最大變化是政府還貸的收費公路不再規定具體收費期限,特許經營性質的收費公路則約定了30年的收費期限。同時還有例外——“投資規模大、回報周期長的高速公路,可以約定超過30年”。
消息一出,A股市場上高速公路概念的股票紛紛大漲。8月6日,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健在參加交通運輸部召開的條例修訂座談會時表示,該條例的修訂非常及時,將使企業和政府部門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障投資者和用路者正當利益。
用路一方則試圖用更細化的建議來壓縮成本。安吉汽車物流有限公司高級經理張文斐等人在前述座談會上稱,對政府收回的經營期屆滿的特許經營公路應當僅收取養護費用,而不應當與區域內政府收費公路中處於償債期的高速公路實行相同高收費標準。
更多無法到場的民眾則在網上發出疑問:壟斷的高速路行業為何巨虧,而且還需要無限延展的收費期限來償還債務?
現實倒逼“新條例”
河北全省政府還貸高速公路占收費高速公路里程的78.38%,全省收費公路全年虧損超百億。相較之下,在2014年收費公路上盈利3.9億元的廣東省,政府還貸路只占了5.4%。
交通運輸部公路運輸局副局長王太公開表示,收支缺口不斷拉大主要原因是債務規模擴大,導致還本付息支出大幅增加。去年債務余額為3.85萬億,年償還利息就達2310億元。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在債務壓力的倒逼下,早在新條例發布前,山東省有關部門就在交通運輸部領導調研期間,反映了交通建設的資金壓力問題,並建議交通部盡快修改和出臺新的《收費公路管理條例》。
2015年8月16日起,雲南26條高速通行費將調整,以面對嚴重的總體虧損。按照原定的新標準,調整幅度分別為客車上漲35.71%,貨車上漲21.25%。這引起了消費者代表在聽證會上的反彈,最終漲幅略為降低。
雲南省交通運輸廳對當地媒體《春城晚報》表示,由於雲南山區面積高達96%,高速公路造價高,相當於沿海和平原地區兩到三倍的建設成本。同時,雲南省高速公路處於全國公路網末梢,車流量較小,僅為全國平均車流量的59%左右。總體虧損似乎是一個必然的結局,2014年度,雲南省收費公路通行費虧損43.88億元。
不過,雲南省依然在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201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要接近4000公里,到2020年底突破6000公里。如果不調整收費,資金籌措將十分困難。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上,雲南省給自己的理由是,“如果不加快高速公路網建設,必將影響建設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以及加快邊疆民族地區發展,也無法滿足人民群眾出行需求。”
除了提高收費標準,就是延長收費時間。
山東近幾年正值還貸高峰期,每年還款超200億。與此同時,省內還在新建約2000公里高速,若停止收費,這些建設面臨停滯的危險。山東率先依據“統貸統還”的原則,將收費期限達到或超過15年的15條政府還貸高速公路延長收費。2013年12月27日,山東省政府印發了《關於同意延長菏澤至東明等15段高速公路收費期限的批複》,6條原定收費期不足15年的政府還貸高速公路一律延長至15年,9條收費期滿15年的政府還貸高速公路則再延期收費一年。
除山東外,新疆、江西、江蘇等省區在交通運輸部的新條例頒布前已至少對34條高速公路宣布了延長收費。
還有的省則“自己想辦法”。一般情況下,市場資本需要對可能的收益進行計算之後才會投入,而由政府負擔的項目往往因為各種發展目標或者計劃而不得不修建,隨後成為難以甩掉的“包袱”——車流小,支出大。
河北省交通投資集團一名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政府為了甩包袱,只能找到當地國企“接盤”,過程也是歷盡艱辛。某段市屬高速公路因車流不足,盈利能力偏弱,在出售了四五年後才終於賣出,受讓方是省屬國企河北省交通投資集團。不過直到交易完成後,高速公路的職工們還在領著市里發的工資,這意味著盡管路的產權已經移交,但是人員的移交尚未完成。
“這並不是什麽新鮮事兒,即便不出這個新條例,大家做的事情還是一樣的。”在他看來,按照“統貸統還”的原則,這些高速路一定會在實際操作中延期收費。按照舊的條例,“統貸統還”即指,只要該省內還有一條路還沒還清貸款,所有其他路不管還清、到期與否,都可以繼續收費。
河北省交通運輸廳的數據顯示,在全省的收費高速公路中,政府還貸高速公路4555.2公里,占收費高速公路里程的78.38%,全省收費公路全年虧損超百億。相較之下,在2014年收費公路上盈利3.9億元的廣東省,高速公路中政府還貸高速公路320.6公里,經營性高速公路5598.8公里,政府還貸路只占了5.4%。
建設要“適度超前”
另一個悖論是,越窮的地方越有修路的需求。這些地方的車流量小,難以收回修路的成本,遑論高收益。於是為“適度超前”埋單的,只能是各級政府。
2014年12月28日,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在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透露,預計2014年全年新增高速公路7450公里。2015年,中國的高速公路總里程無懸念地突破了11萬公里。
自2005年以來,中國高速公路新增7萬多公里,通車總里程達11.195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前述工作會議上,楊傳堂回應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高速公路建設是不是超前”的疑問,其表示,要繼續堅持適度超前的原則來謀劃,項目、政策、資金要“三個跟上”。
高速路連年巨虧的大多省份交通部門領導估計都要為落實這個指導精神而冒汗。
從2014年的公報來看,中國以高速公路為代表的收費公路債臺高築。自2011年開始,中國的高速公路進入了一個密集建設的高峰,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在2015年左右,中國的高速公路迎來了一個向銀行還款的高峰。
據交通運輸部官方介紹,收費公路的交通量一般由低向高逐漸增長,債務償還也具有前低後高的特點。銀行一般會給收費公路項目“建設期+1年左右”的寬限期,期內只付息,不還本。隨後,是一個3至5年的“車流量培育期”,期內車流量和通行費收入較低,故在此階段一般會與銀行約定較低的還本金額,以減小資金壓力。等培育期結束後,就會進入正常還債階段,還本付息支出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因此,在建設高峰期之後的5年左右,包括高速公路在內的收費公路就到了還債高峰期。
相對於財政資金,政府更願意以政府信用換取銀行的信貸資金來投資公路。數據顯示,在中國累計建設收費公路投資的6.15萬億元中,有4.27萬億元是銀行貸款為主的債務性資金,占累計投資總額的約七成。在2014年的總支出中,同樣有超過七成資金用於還本付息。
南方周末曾在2011年11月11日的《高速“窮途”——“市場路”,還是“政府路”?》中,報道了2011年下半年以來,陜西、雲南等省先後曝出高速公路因資金短缺而停工或半停工。建設投入資金過分依賴銀行信貸,貨幣政策一調整,全行業就面臨停擺。某省交通廳向省里反映,一條在建高速已欠款三十多億元,籌不到資金壓力太大,得到的答複是,“項目必須上,想當廳長的人多的是,排著隊!”
目前看來,龐大的資金壓力依然沒有得到緩解。盈利情況好的省份如安徽、廣東的高速公路公司,均已經邁出了轉型的步伐。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團旗下的皖通高速,擁有房地產、運輸乃至典當、小額貸款、融資租賃等金融服務。其2014年的典當業務占到了利潤比例的2%強。主營東莞市高速公路的廣東東莞控股的半年報顯示,其融資租賃業利潤占比更高,達到12%。深高速則將自己的產業延伸向了金融和地產,依托持有的收費站附近地塊,進行城市更新和開發。南方周末記者聯系深高速時,其表示正處在半年報發布前的緘默期,不便接受采訪。
地產和金融行業是高速公路公司最青睞的副業,僅以不同地域的上市公司情況來看,收費公路盈利狀況越好的地方,多元化的收入越容易實現;無奈的是,在收費公路虧損的地區,新生意玩不轉,舊生意也頗為艱難。
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教授趙堅向媒體表示,收費公路的模式只適用於收入水平較高、人口密集的地區,因為這類地區通過收取過路費可以實現收支平衡,而不適用於收入水平較低、人口密度低的中西部地區,因為這些地區收費公路收入有限,難以應付還貸需求。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在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著片面求發展而不顧債務堆積的問題,都要進行更大規模的高速公路建設,對於如何為巨額債務還本付息缺乏審慎的考慮。
不過另一個悖論是,越窮的地方越有修路的需求。這些地方的車流量小,難以收回修路的成本,遑論高收益。於是為“適度超前”埋單的,只能是各級政府。
奢侈品的“公共產品化”
公共產品並不是免費蛋糕,而交通部門至少得加一個面對公眾的價格聽證會環節。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過去三十多年來,各級地方政府奉為圭臬的發展秘訣。修多少路,決定了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也是地方政績考察的主要內容。
與此同時,修路也給官員帶來了更多的尋租機會。《人民日報》十年前的報道曾將高速公路比作“金山”,由於工程涉及金額巨大,在每公里動輒三四千萬造價的“金山”的建設中,十多位廳官因貪汙受賄落馬。在汽車還是罕有物的時期,高速公路也理所當然是“奢侈品”。
及至2014年,中國的機動車保有量達到2.64億輛,是十年前的兩倍多,承載機動車的高速路遍布全國。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賈元華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和房地產一樣,供給量大了,成本高了,修高速公路都能賺取暴利的年代已經不再了,“再賺就是溢價了”。
愛股說首席執行官鄒峻分析了該行業的綜合表現,他的結論是“行業的資產質量和盈利情況都不錯,營業收入連續上漲,現金流連續四個季度為正。行業的資產負債率從近54%降低到了51%多。可見高速公路的使用率提高了,國家節假日高速公路免費的政策並未影響到他們”。
盡管如此,能上市的高速公路公司擁有的往往是所有高速公路中最優質的資產,剩下的絕大多數高速公路,還是只能“靠車吃飯”。高速公路的價值與房地產類似,最重要的是地段——車流量不足,甚至員工的正常工資都會受到影響;車流量充裕、地勢平坦修建成本相對低的高速路,才是真正的“金牛”。
長期在湖南承包高速公路建設的一名施工商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拖欠施工款都是慣例了。除了農民工工資是為了“維持社會穩定”先行發放,其余的材料費、管理費等大額費用一般都得等到過年。這中間就需要大量墊付資金來周轉,類似的施工商也開始需要越來越強的資金實力。為了順利討回欠款,又不至於弄僵和高管局及下屬公司一方的關系,他們還必須“把握好催款的節奏”。“不是不願意給,應該確實是資金比較緊張。”這位施工商說。
高速公路修成之後,照例還需要保留養護工區,並定期支出養護費用。湖南交通運輸廳的數據顯示,養護經費支出13億多元,占全部支出的6.3%。
盡管盈利能力參差不齊,高速公路的準公共產品屬性卻無二致。
賈元華教授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在大家爭相為高速公路算賬,質疑壟斷為什麽還會有虧損等問題時,高速公路準公共產品的性質被忽視了。他說,機動車數量高速增長,甚至成為一些地區的家庭標配,客觀上使得高速公路這個上世紀90年代時的奢侈品早已被公共產品化。
“應該按照公共物品的方式來經營,政府有責任提供經濟、實惠、足量的服務,像地鐵和公交車一樣。”賈元華說。
不過,公共產品並不是免費蛋糕,而交通部門至少得加一個面對公眾的價格聽證會環節。
堵住“贖身暗門” 我國擬規定貪汙受賄判死緩者最多減為無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6678.html
堵住“贖身暗門” 我國擬規定貪汙受賄判死緩者最多減為無期
一財網 秦夕雅 2015-08-25 11:29:00
若這一修改通過,無疑將加大對重大貪汙受賄犯罪的打擊力度。近些年來,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主要指保外就醫),成為部分罪犯、特別是貪官的“贖身暗門”。
8月2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十六次會議上,刑法修正案(九)三審稿仍在審議中。
新華社認證微博“新華視點”消息稱,在8月24日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增加規定,對犯貪汙、受賄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人民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可以同時決定在其死刑緩行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後,終身監禁,不得再減刑、假釋。
很顯然,若這一修改通過,無疑將加大對重大貪汙受賄犯罪的打擊力度。
近些年來,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主要指保外就醫),成為部分罪犯、特別是貪官的“贖身暗門”。
就死緩減刑而言,根據現行《刑法》規定:
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滿以後,減為無期徒刑;如果確有重大立功表現,二年期滿以後,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證屬實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執行死刑。
而緩期執行期滿後依法減為無期徒刑的,不能少於二十五年,緩期執行期滿後依法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於二十年。
這一規定意味著,在過去,貪汙受賄罪被判死緩者,至少將執行20年有期徒刑;而刑(九)三審稿則計劃將為這一減刑設定更為嚴厲的底線——無期。
有法學者分析,在當下,在經濟犯罪領域減少死刑適用的前提下,這一修改將強化對重大貪汙受賄犯罪的懲處力度;與全社會正在進行的反腐倡廉形成共振。
官員被判死緩後大幅減刑的報道屢見報端,引發輿論廣泛關註。
黑龍江省綏化市原市委書記馬德因受賄600余萬元被判死緩,現在司法部燕城監獄服刑。由於在服刑期間表現良好並獲嘉獎,2015年7月,北京市二中院裁定準予馬德減刑一年,這已是他第三次獲減刑,減刑至有期徒刑17年。馬德受賄賣官案被稱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查處的最大賣官案,牽涉官員260余名。
天門市原市委書記張二江因被時任湖北省委書記痛斥為“吹、賣、嫖、賭、貪”五毒俱全,人稱“五毒書記”。2002年張二江因犯有貪汙罪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但經過4次減刑,張二江獲得了6年1個月的減刑,並於2010年11月順利出獄。
據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2011年報道,中國在押犯每年至少有20%至30%獲得減刑,而官員獲減刑的比例則達到70%。
對於這一領域可能存在的“暗門”,2014年2月,中央政法委出臺關於嚴格規範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切實防止司法腐敗的指導意見:
意見要求,在刑法、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框架內,對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主要指保外就醫)從嚴規定實體條件,從嚴規範程序,從重追究違法違規辦理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法律、紀律責任。
編輯:劉展超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民營企業500強:聯想營收最高 華為納稅最多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489

2015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前十名榜單 (新浪財經網截圖/圖)
8月23日,2015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揭曉。
據榜單顯示,聯想控股以2895億的營收總額排名榜首,華為、蘇寧控股分別以2882億、2829億的總營收列二三位。山東魏橋、正威國際、沙鋼集團、大連萬達、華信能源、恒力集團、吉利控股進入前十。
值得註意的是,本次民營企業500強的入圍門檻由去年的91.22億元提升至95.09億元。收入總額達到146915.71億元,約占中國企業500強營收總額的四分之一,戶均293.83億元,增速比上年降低13.71個百分點,為11.20%。
本次共有4家企業營收突破2800億元大關,形成第一方陣,分別是聯想控股、華為、蘇寧控股、山東魏橋創業集團。
哪家納稅最多?帶動就業人數最多?
據榜單顯示,在稅收方面,民營企業500強納稅總額達到5727.51億元,比上年增長了20.72%,占全國稅收的比重為4.81%。納稅總額位居第一的是華為,為337億元;萬科和萬達納稅總額均超過兩百億,分別為288億元和274.2億元。
在就業方面,民營企業500強員工人數達751.28萬人,比上年增長1.8%,戶均達1.5萬人。其中,蘇寧控股集團已連續三年成為員工人數最多的民營企業,員工人數達18萬人。其次是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員工人數為177797人。
從行業來說,員工人數排在首位的房屋建築業有51家企業,從業人數達到187.57萬人,占民營企業500強員工總數的24.97%。民營企業500強就業人數位居前五的行業分別是:房屋建築業,零售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房地產業和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哪家最賺錢?
從各行業盈利能力來看,民營企業500強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等行業最賺錢,凈資產收益率超過20%;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化學纖維制造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等傳統行業風光不再,凈資產收益率不到10%。
同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中國企業500強”排行榜。前三位分別是中石化、中石油和國家電網,榜單前十名企業集中於能源、銀行、通訊、汽車等領域。
值得註意的是,2015中國企業500強中有293家國有企業、207家民營企業,分別占500家企業的58.6%和41.4%。
恒大冰泉全線調價最多達5成 直接挑戰怡寶、農夫價格段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3116.html
恒大冰泉全線調價最多達5成 直接挑戰怡寶、農夫價格段
一財網 陸琨倩 2015-09-09 16:00:00
“降價一定會有效果,但效果有多大,還要觀望。”記者了解到,目前以550毫升為例,怡寶、農夫山泉售價約2元,景田百歲山約2.5元。
經過一輪試水高端價格,恒大還是決定恒大冰泉要走“親民路”。
9月9日,恒大冰泉在廣州宣布,對旗下所有產品進行降價,主打產品500ml裝從此前的4元調整為2.5元,降價近4成。此外,350ml、1.25L、4L產品全國零售價也分別從此前的3.8元、6元、25元調整為2.5元、5元和 12.5元。最多降價幅度達5成。
恒大的降價其實早有苗頭,一位國內瓶裝水排名前三的企業相關負責人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恒大此前通過促銷等方式降價,350毫升的曾經賣到1.99元,而且已經試水了一段時間,估計有一定效果,所以想通過降價找到突破口。這樣,恒大在價格上就完全與國內的幾個主流品牌,農夫山泉、怡寶、景田位於同一個價格段,直接競爭。“降價一定會有效果,但效果有多大,還要觀望。”記者了解到,目前以550毫升為例,怡寶、農夫山泉售價約2元,景田百歲山約2.5元。
對於降價原因,恒大冰泉將原因歸結為要“讓利惠民”,該公司表示,作為恒大首個多元化產業,恒大冰泉面世後受產能所限去年曾一度脫銷,今年年產能已擴大到220萬噸,是前年首批年產能40萬噸的5.5倍。隨著產能和供應量的不斷擴大,“恒大目前有能力、有責任讓利惠民,實施全面調價,讓更多的老百姓能以更優惠的價格。”
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健康飲水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馬錦亞表認為,我國天然礦泉水的價格仍高於消費者普遍心理預期。但隨著消費者健康飲水理念的逐步形成,作為健康飲用水首選的天然礦泉水需求量必將隨之增大。
近兩個月價格調整試水的結果或許讓恒大冰泉比較滿意。據記者了解,恒大冰泉最近的銷售數據顯示,其7月實現銷售額7億元,創面市以來單月最高紀錄,遠超部分同類知名品牌1-2年的銷售總額,8月依然延續這一熱銷勢頭。
上述相關負責人推測,降價之後,恒大冰泉單件利潤會出現下降,估計不會再像往常那樣砸費用,這意味這對經營層面的壓力會更大。恒大冰泉此前在新三板掛出披露搞顯示,恒大礦泉光在2014年度,廣告采購總額就已經達到9.32億元,恒大冰泉在2013年年底上市,到2015年5月,不到兩年的時間內,恒大礦泉的廣告總額已經達到14.85億元。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瓶裝水的情況遠好於飲料整體表現,深圳景田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孟加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也透露,上半年該公司旗下的百歲山礦泉水出貨同比增加了20%,“盡管今年飲料行業整體運行情況有所放緩,但人們對健康的追求與日劇增,我們看到果汁、水及功能飲料的需求不減反增。”他當時便透露,目前在國內不斷尋找適合的水源,未來不排除以收購的方式進一步擴大產能。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半年LED企業兩成虧損 浙江虧損企業最多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9-29/950541.html
昨日(9月2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中國輕工業網了解到,國家統計局統計超過2600家企業數據,2015年上半年全國LED照明行業累計虧損企業數579家,虧損面為22.18%,高於全國輕工行業虧損面8.6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虧損面擴大了2.57個百分點,累計虧損額共計12.15億元。
每經記者 吳澤鵬
2015年的大半年間,國內LED照明行業並不好過。
昨日(9月2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中國輕工業網了解到,國家統計局統計超過2600家企業數據,2015年上半年全國LED照明行業累計虧損企業數579家,虧損面為22.18%,高於全國輕工行業虧損面8.6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虧損面擴大了2.57個百分點,累計虧損額共計12.15億元。
佛山照明燈具協會秘書長張華表示,LED行業今年上半年拿出這樣的數據並不丟人,“主要是大環境影響,這個數據比其他行業可能還要好看點。”
2610家企業虧了579家虧
昨日,中國輕工業網發布了由國家統計局等相關部門提供數據支持的2015上半年全國LED照明行業相關報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2015年上半年,全國照明行業累計虧損企業數達到579家,虧損面為22.18%,與去年同期相比,虧損面擴大了2.57個百分點,累計虧損額達到12.15億元,同比增長9.75%。
值得註意的是,此次列入統計的LED企業數量有2610家,同比去年增加了152家;去年上半年全國虧損企業約482家,今年虧損企業增加了97家。
“我覺得在這樣的經濟形勢下是還算正常的,這個數據比其他行業可能還要好看點。”張華告訴記者。經濟大環境不景氣,我國照明產業發展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從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財報來看,大部分產值都在增長,利潤總額也在增長,只是利潤增長率可能有影響。”張華表示,從整體上看,在579家虧損企業“憂”的數據下,依然不乏“喜”的存在。
據高工產研LED研究所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三年,LED行業年均增速達到了31%,2014年中國LED行業總產值規模達3445億元,“LED行業整體上來講,總量還是增長的,並且是高速增長,你想哪個行業有這麽好的增長?”此外,張華還表示,隨著我國LED應用範圍越來越廣,技術越來越成熟,前景將愈加明朗。
廣東虧損面連續上升
報告還指出,從虧損企業區域分布來看,虧損企業數最多的五個區域依次為浙江、廣東、江蘇、上海和福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前述5個省市之中,浙江省虧損企業最多,占比達到38.51%,廣東位居其次,占比近30%,二者合計占比超過68%,“這個實際上有一個緣由,我們國內的LED,其實也是學中國臺灣、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前期我們是跟著它們學,後期我們自己再創新發展。所以這兩個地方的LED企業會比較多。”張華解釋。
但據中國輕工網此前發布資料顯示,近年來,廣東照明行業累計虧損面呈逐年上升走勢。2014年,全國照明行業累計虧損面為13.65%,同比增長2.40%。廣東照明行業累計虧損面則為15.61%,同比增長4.33%。虧損面及增長速度均高於全國水平。而在全國照明行業虧損面保持穩定的2013年,廣東照明行業虧損面依然逆勢擴大。
據高工產研LED研究所統計數據,未來三年中國LED行業總產值規模增速或將降至23%,這意味著,年增長達不到平均增速、跟不上節奏的企業很可能在未來三年被清洗出局。“熬得過三年,你就是一條好漢。”高工LED董事長張小飛表示。
“一個行業成熟度提高的時候,它的集中度也會提高,行業會慢慢洗牌,當然不是說沒有了,只能說分工不一樣了。”張華告訴記者。
值得註意的是,照明產業出口額遠高於進口額。據統計局統計,今年1月~3月,全國照明行業完成累計出口額73.33億美元,同比增長29.40%,而進口額僅為1.16億美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台灣政治獻金管最多 各方都為難 以子之名捐款竟也違法 還得挨罰
2015-09-28 TWM
|
|
去年大選落幕至今,監察院竟還在查北市長柯文哲收受的政治獻金,甚至向內政部索取捐款者的生日,逐筆清查未滿二十歲的捐款人,如此曠時費工,全都因為《政治獻金法》管太多。
去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舉行的九合一大選,落幕都快滿一年了,監察院至今仍在追查台北市長柯文哲違法收取的政治獻金。導演洪淳修去年應邀到柯文哲競選辦公室座
談,當時他以剛出生兒子名義捐出出席費一千六百元,近期卻被監察院通知,未滿二十歲者不具投票權,依法不得捐政治獻金,可能挨罰捐款金額兩倍。 消息一出,輿論譁然,只因柯文哲早按規定在半年前將競選時的政治獻金申報完畢,監察院至今還在查,據媒體報導,原因竟是監察院花了兩個月逐筆清查捐款人生日。 原來申報表格中,捐款人僅須留姓名、電話、地址和身分證字號,乍看之下難以辨識年齡,監察院在彙整身分證資料以後,向內政部索取捐款者生日,再交由財產申報處一一比對,全都是因為《政治獻金法》當中規定不具投票權之人不得捐贈政治獻金。 捐款者、受贈方都覺得頭大經查,各民主國家對於政治獻金的個人捐款者,幾乎都無年齡等關乎人別的規定,僅美國禁止父母以子女名義捐款,但十八歲以下之未成年人可依其意願捐款,惟有台灣訂出年滿二十歲之本國公民,即「具有選舉權之人」的門檻。
如此規定,除了讓依法執行的監察院飽受罵名,也讓捐款者、受贈方都覺得頭大。《政治獻金法》第七條就洋洋灑灑列出十一種人不得捐贈,民眾很難在選戰熱烈氛
圍下、掏出鈔票支持前,逐條細查。因此,如前所述的導演可不是遭罰個案,另有大學生同樣收到監察院去函,只因去年選前捐款時,猶未滿二十歲。 個案層出不窮,即使是擔負查核責任的參選人,也很難從筆數龐大的小額捐款中,抓出不符資格的捐款者逐筆退還。 監察院副祕書長許海泉表示,若接受未成年人捐款,未能於法律規定期內返還或繳庫,就有可能被罰二十萬至一百萬元。不過,身為執行單位,他直言,現行《政治獻金法》「很嚴苛」,已建議修法改為「六萬至一百二十萬元罰鍰」。 「《政治獻金法》的規定若引發很大的爭議,就應該修法。」台大政治系教授王業立直言,現行法條規定如此,監察院僅是執行單位,卻搞得裡外不是人,顯然,法條有其檢討必要性。 個人政治獻金是公民表達好惡、影響或接觸政治人物的方式之一,民主國家多視捐贈政治獻金為公民權的行使,個人捐贈政治獻金的條件適度鬆綁,避免「管太嚴」才是民主趨勢。 撰文 / 陳柏樺 |
曝小米估值將被大幅下調 馬雲說首富責任最多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127/152966.shtml
導讀 : 壞消息不斷,當當網股票遭遇拋售潮,小米面臨估值被大幅下調,蘋果手機維修預約面臨一號難求的情況,馬雲說商人不是一個唯利是圖的群體,錢越多、責任越多、首富責任最多。
公眾號索賠風雲起,繼王健林,馬雲發怒之後,人人網站也維權了。壞消息不斷,當當網股票遭遇拋售潮,小米面臨估值被大幅下調。華為發布了高端機,售價2999元起,今日開始預約,你會搶訂嗎?另一方面,蘋果手機維修預約面臨一號難求的情況,想搶搶不到,只能花80元從黃牛那買了。
【行業動態】
1、小米面臨估值被大幅下調
11月27日消息,據外電報道,《福布斯》網站周四發表評論文章稱,對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小米,特別是該公司的估值來說,“站得越高,可能會摔得越狠。”
Edison Research高級分析師理查德·溫莎(Richard Windsor)表示,“除非小米能夠重新恢複真正增長,或者實質性的提升公司利潤率,否則這家公司就無法證明450億美元的估值是合理的。我預計小米的估值很快就將被大幅下調。”
2、百度聯合安聯高瓴也進軍互聯網保險
11月26日消息,百度、安聯保險、高瓴資本宣布,三方將聯合發起成立一家全新的互聯網保險公司,關註財產保險(P & C )保護、建築類財產保險等。
據媒體報道,百度並沒有針對金融產品設置專門的部門。目前,旗下的金融產品主要包括幾類:百度錢包、百度理財、百度與中信銀行聯手發起的直銷銀行,以及和安聯、高瓴資本發起的保險業務。
3、騰訊在南非推微信錢包服務無需銀行賬戶
11月26日消息,據科技網站VentureBeat報道,騰訊在南非推出了微信錢包服務,並表示使用微信錢包服務無需捆綁銀行賬號。騰訊數天前表示,它將首次向海外交易開放其移動支付服務。
為了在南非推微信錢包服務,騰訊與包括標準銀行在內的南非金融機構,以及包括SPAR、SPAR Tops和Cambridge Food Stores在內的零售商達成了合作協議。
4、人人網怒告微信公眾號造謠:索賠300萬
11月26日消息,北京芭莎星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微信公眾號“芭莎娛樂”因發布“人人網即將關閉”的消息,被人人網起訴索賠300萬元,據悉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將於12月21日開庭審理此案。
近期微信公眾號因造謠被起訴的事情並不少,11月16日上午,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起訴“頂尖企業家思維”微信公眾號冒用自己名義造謠,索賠1000萬元;而昨天阿里巴巴集團起訴今晚報社、福建省益紅大白毫茶葉有限公司,針對其在新媒體刊登不實內容的行為,要求對方停止侵權、賠禮道歉,並分別索賠人民幣1000萬元。
5、傳陸金所明年赴港IPO 最高融資50億美元
11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消息人士透露,中國P2P網貸平臺陸金所正計劃進行IPO(首次公開招股)。今年早些時候,投資者對陸金所的估值接近100億美元。
消息人士透露,陸金所已聯系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負責籌備該公司的IPO,而這一IPO可能於明年第二或第三季度完成,融資額最高將為50億美元。
6、當當網股票遭對沖基金拋售
11月26日晚間消息,財經網發表文章稱,當前對沖基金對當當網股票的信心有所下滑。第三季度,許多基金經理都拋空了所持當當股票。
最近幾個月,對沖基金對當當股票的信心有所下滑。截至第三季度末,在Insider Monkey所追蹤的對沖基金中,只有8家對沖基金仍看好當當股票,與第二季度相比下滑43%。
7、蘋果手機維修預約一號難求黃牛搶號80元轉賣
11月27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道,蘋果手機維修預約一號難求而在淘寶網搜索“蘋果預約”的服務,不少店家號稱,他們不僅可以輕易拿到上海蘋果直營店的維修名額,甚至還能拿到全國範圍內任意一個城市的蘋果直營店的維修預約名額。在上海地區,一次代預約服務的標價為80元。
【融資消息】
1、優才網獲新開普電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
2、悅好教育獲中科招商3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
3、第六感SenseLuxury墅假獲SIGChinaRock A輪融資
4、“壹號農場”獲得徽瑾創投(寶茂金融)2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
5、“暢途”獲得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本輪投資方為紅杉資本。
6、“錢升錢”獲得千萬級美金B輪融資,由元璟資本領投,A 輪投資方藍馳創投繼續跟投。
【大佬聲音】
馬雲:商人不是一個唯利是圖的群體,錢越多、責任越多、首富責任最多
近日,馬雲在出席湖北省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時談到首富不僅解決創造財富的問題,也是社會進步的積極推動者和參與者。現在我為商人驕傲,商人也好,企業家也好,是經濟發展的科學家,是稀缺資源。
【最賺錢公司】中石油、工商銀行賺錢最多,盛達礦業、安信信托最會賺錢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4462
2015年,中國上市公司哪家最賺錢?哪家又最能賺錢?我們依然采用2014年的統計方法:按金融與非金融領域進行劃分,因為金融企業主要是靠錢賺錢,而非金融企業則主要是通過產品銷售實現盈利,靠人掙錢。
依據愛股說網站所提供的財經數據,2015年非金融領域掙錢最多上市公司依然是中國石油,息稅前收益921.22億,比2014年同期下降超過50%;而最能掙錢的則是盛達礦業,以資產息稅前收益率51.98%拔得頭籌;金融領域賺錢最多的上市企業同樣是2014年冠軍工商銀行,以稅前利潤3639.02億保持了中國賺錢最多公司的王者風範;安信信托則以27.65%的資產收益率保持著金融領域最能賺錢公司的領導地位。
2015年曾號稱中國經濟轉型改革元年,但數據的背後卻折射出許多耐人尋味的訊息。
一是中國經濟整體遭遇寒流。且不論掙錢老大中石油由於外圍經濟因素,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引起的盈利下滑,就連最能賺錢的工商銀行,其盈利也僅比2014年同期微增18億元,增幅未達千分之五,這兩家企業非常典型地體現出中國傳統企業目前面臨的增長困境。
二是實體經濟金融化趨向越發顯著。以最能掙錢的盛達礦業為例,因為傳統礦業產品經營遭遇瓶頸,其積極介入銀行、租賃等金融領域,甚至涉獵風險極高的P2P互聯網金融,都折射出當代中國實體經營不易,不是做好產品深耕,而是積極參與屬於資本分配的金融領域,參與資本追逐遊戲,中國實體經濟虛擬化、泡沫化越發嚴重,這些應加以警惕,一旦經濟實體舍本求末過度發展金融業,金融危機也會為期不遠。
三是金融領域盈利能力明顯下滑,金融資產安全未來面臨嚴峻考驗。安信信托作為2014年最能賺錢的非銀行金融機構,2014年資產收益率是56.79%,而2015年只有27.65%,盈利能力跌幅足足超過一半,要知道,這可是在2015年上半年中國股市形勢一片大好,證券類理財產品供不應求情形下發生的,數據的背後非常值得發人深省:在防止實體經濟下滑的同時,金融行業卻也在醞釀危機。
數據的重要作用在於發現問題,以便解決問題,所幸2015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供給側改革思維,從制度層面逐步放開改革抑制,國家應已清醒認識當前經濟形勢的嚴峻複雜,雖然2015年沒有顯現全民預期的改革紅利,但預期未來註冊制改革將從根本上改觀中國資本市場面臨的困境,中國資本市場的春天即將到來。
(作者為愛股說財經網站首席執行官)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