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前財長Hardouvelis近日承認,在2012年夏季歐債危機最頂峰的時候,他向海外的匯豐銀行轉賬了45萬歐元,理由是「擔心國家出現崩潰」。
希臘目前的境況比市場預期的要更為危險。除了廣受希臘人喜愛的「比利時啤酒」和其他一些進口食品已經有價無市外,希臘政府也即將面臨「彈盡糧絕」的情況。在這國家前途不明的情況下,作為普通人感到恐慌也在清理之中。不過作為政府高官,Hardouvelis當年的做法看起來十分不合時宜。
據希臘媒體TOC報導,在成為聯合政府總理盧卡斯·帕帕季莫斯的核心智囊的前幾個月,Hardouvelis通過56筆交易向匯豐銀行轉移了45萬歐元的資產。Hardouvelis隨後在2014年擔任希臘財長。
Hardouvelis自己週一在接受希臘星空電台採訪時表示,
2012年6月的時候我和大多數希臘人一樣感到恐慌,因此我們都向海外轉移資產以規避風險。我那樣做完全是為了我的孩子,我十分害怕希臘最終走向崩潰。
新上任的希臘反貪局局長Panos Nikoloudis數天之前已經要求國會就Hardouvelis的行為進行調查。Nikoloudis指出,2011年Hardouvelis銀行賬戶實際情況超出了其稅收申報的規模,2012年向海外轉賬的時候,作為總理顧問的Hardouvelis也未向相關機構做出申報。
希臘政府則表示,Hardouvelis堅稱他的資金轉向了英國,但是實際地點是馬恩島。雖然馬恩到的確是英國的一部分,但是這也是全球七大離岸避稅天堂之一。
Hardouvelis否認了所有的指控,並宣稱所有的資金都是他和妻子的合法稅收收入。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稱,委內瑞拉央行正在與多家華爾街銀行討論將約15億美元的黃金進行互換交易,以此緩解這一OPEC成員國的經濟萎縮。
根據互換協議,委內瑞拉央行將拿出140萬金盎司的黃金換取現金,並在四年後有決定是否購回黃金的優先權。
目前這個OPEC成員國正在努力應對國內消費者物價激升、產品長期短缺以及低油價導致的經濟萎縮。這個協議將有助於馬杜羅(Nicolas Maduro)政府增加手中的硬通貨。
該消息人士透露,參與目前談判的至少有兩家金融機構,它們是美國銀行和瑞士信貸。但目前這兩家機構不予置評。
另一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目前正在展開相關工作,以期在4月底之前完成。」
這並非委內瑞拉第一次提出黃金互換計劃,華爾街見聞網站2013年曾提到,委內瑞拉央行計劃與高盛簽署一項互換交易協議:將委內瑞拉儲存於英國央行的145萬盎司(約18億美元)的國際黃金儲備與高盛交易,高盛支付美元。2020年協議到期後,委內瑞拉將美元還給高盛,高盛將黃金還給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超過90%的外匯來源於石油出口,大量國內基本商品依賴進口。時隔兩年,委內瑞拉仍未擺脫困境。
去年開始油價大跌,委內瑞拉的外匯收入大減,委內瑞拉不得不接受鄰國提出的緩解措施:以石油換衛生紙。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今年委內瑞拉的經濟將萎縮7%。而其通脹率,在去年12月份時就已高達69%,是全球通脹最嚴重的國家。
另據彭博社編制的2015年痛苦指數(misery index for 2015)顯示,預計委內瑞拉今年通脹高達78.5%,四倍於處在戰火中的烏克蘭。
本月委內瑞拉有10億歐元債券到期,4月還要支付近7億美元的票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裡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希臘危機以及中國股市驟跌的威力繼續擴散,全球市場已然一片哀嚎。 7月7日晚間,商品期貨市場幾乎全線暴跌。內盤中螺紋鋼1510下跌3.26%, 新甲醇1509下跌4.03%,豆粕1509下跌3.16%,多只品種出現跌停。
對於期貨市場出現的一致性下跌原因,華聞期貨認為,市場避險情緒明顯升溫,一方面中國股市持續下跌引發市場擔憂,同時希臘民眾投票反對債權人救助條款增加希臘退歐恐慌,中國和歐元區的經濟及需求不確定性同樣施壓大宗商品。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能夠支撐多頭的就是希臘債務危機引發的避險情緒,在貴金屬熊市中避險情緒是站不穩腳跟的,商品屬性占主導。避險情緒引發的行情基本上都是對應不同級別的頂部,現在類似2014年10月中旬左右。一旦避險情緒釋放完畢,風險解除,那就是瀑布式下跌。
國際市場方面,周二歐洲時段大宗商品連續第二個交易日全線下挫,其中LME鎳重挫超過6%,黃金跌破1160美元整數關口,刷新3個月新低;白銀則刷新7個月新低至15.20美元,跌幅超5%;銅價亦出現暴跌,跌幅超5%,原油繼續下跌超過3%。
7月6日,衡量能源、農產品、金屬等價格的彭博商品指數大跌2.2%,創下今年2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其中,鐵礦石價格已經連續八個交易日下跌,為近10個月以來最長下跌周期,市場普遍認為,鐵礦石市場已經再次步入熊市。今年二季度時,受冷落久時的鐵礦石曾一度出現大幅反彈,只可惜牛市來的快去的更快。
鐵礦石生產商紛紛增產以及來自中國的需求持續放緩,成為鐵礦石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據悉,中國港口鐵礦石的庫存已經出現明顯反彈,未來需求可能進一步下降。
此外,本周以來銅價已經累計重挫超過8%,創下近半年新低。本周一,市場上向來交易較為活躍的COMEX期貨銅7月合約價格從高於每磅2.60美元下跌3.5%至每磅2.538美元,創今年2月份以來的新低。
除需求波動影響銅價外,英國《金融時報》援引分析師評論稱,許多中國基金在做多股市的同時做空銅。
“過去三個星期在A股下挫的同時,銅價同時走低。滬指過去三周下跌近30%,迫使投資者從其他市場抽調資金保全A股,期銅最大空頭混沌投資已平掉期銅全部空倉。”該名分析師說道。
股市的不確定性也讓人民幣匯率承壓。
7月7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1166元,較前一交易日上漲6個基點。但上調中間價並沒有抑制住人民幣下跌的趨勢,收盤時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收於6.21,較昨日收盤6.2092貶值0.01%,創逾兩月新低。
離岸人民幣同樣明顯承壓,美國時段,離岸人民幣大幅走軟。美元/人民幣價格攀升突破6.2200。
業內人士分析稱,在中國央行采取行動向市場註入流動性的托市措施後,中國股市仍持續下滑,這令人民幣面臨一定的貶值壓力。
路透社援引外匯交易員分析稱,“國內股票市場劇烈波動還未看到解決的方法,現貨人民幣貶值壓力增加。此外希臘公投也引發國際市場動蕩,全球大部分市場風險都在加大,美元需求大幅增加。”
“在國內外金融風險增高的時期,管理當局更易傾向於維持匯率穩定而非任由匯率升貶,預計人民幣窄幅波動可能延續至9月底,直至經濟數據有力證明中國已走出增長低谷。從結售匯數據看,客戶的升貶值預期並不強烈,但貶值預期稍占上風。”廣發銀行金融市場部外匯主管黃毅說道。
除人民幣外,澳元、新西蘭元等大宗商品貨幣都在走低,韓元周二跌至近四個月低位。
|
||||||||||||||||||||||
澳門過度依賴大陸,當中央一開始反貪,賭客銳減,澳門立即陷入困境。賭廳由高峰期四百多間,急減一 半剩得二百多間,不論荷官還是疊碼仔,都面臨冇工開,仍在支撐的廳主也在苦苦經營,但客源一天天減少,欠數走佬的債仔一天天增加,整個賭業看不到明天,大 家互相埋怨。澳門博彩收入年年創新高的神話終破滅,逆轉連跌十五個月。沒有了一班土豪大客,最受影響的是專賭大錢的貴賓廳。水一退沒穿褲子的便現形,貴賓 廳連環爆煲,也揭露出賭廳多年來以高息吸引客人存款,再將存款借給賭客賺取利息的陋習,賭廳缺乏監管,當好景時問題不浮現,一遇危機,便環環相扣互相拖 累。本刊走訪澳門多個廳主、賭場從業員、債仔或賭廳存款人,詳細拆解澳門賭業危機,他們都是叫苦連天。本月中,永利酒店內的多金廳出事,財務總監挾走二十 億元,導致大批苦主示威。業界人士警告,多金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大家都擔心隨後會出現骨牌效應,澳門賭業有可能走向終極崩潰。 有人這樣說,澳門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因為當地賭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情況可能比回歸前的江湖廝殺更惡劣。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早前公布,八月份博彩 毛收入一百八十六億元,按年跌35.5%,低於澳門政府預計的界線二百億元。而今年首八個月博彩毛收入,累計為一千五百八十八億元,而賭收亦連續十五個月 下跌。賭業不景,首當其衝是專賭大錢的貴賓廳。少了內地豪賭客,貴賓廳生意大幅下跌。最高峰時,全澳門有四百多間賭廳,但由去年開始,很多撐不住而結業, 現在只剩下二百多間,澳門賭業,明顯已進入冰河時期。 向華強受牽連 賭廳連環爆煲,本月中輪到永利酒店內的多金賭廳出事,該廳發生懷疑虧空公款事件。據知該賭廳一名年約五十多歲、名叫MiMi的財務總監,被指涉嫌「穿櫃桶 底」,私下取走賭廳約二十億元後失去蹤影。這筆款項,有六億多是六十多名客人的存款,其餘是賭廳的資產。事件曝光後,大批客戶跑到該賭廳,希望能提取存款 和轉碼,但都不得要領,一班客戶都擔心存款會凍過水。上週四,大批苦主為了取回存款,先後到多個政府部門遞交請願信,又報警求助。「貴賓廳無法無天,詐騙 客戶存款。」他們帶齊橫額在永利酒店門外抗議,橫額更寫上向華強名字,他們除批評向華強不予理會外,也批評澳門政府對賭廳監察不力,未有協助苦主解決事 件。一班苦主都希望政府嚴格監管中介人(疊碼仔)業務及認真調查今次事件,並要求與永利及賭廳老闆對話,追討應得存款。 月息兩厘好吸引 其中一名六十歲苦主游先生,是退休人士,曾任職賭場公關。三月時,在朋友介紹下,得悉多金提供每月兩厘息存款回報,於是他向家人集資了三十萬,每月利息達 六千元,「諗住賺啲生活費同醫藥費。」直到八月,他一直也收到利息。他說出事後,每晚都失眠,力斥對方無人性,希望政府和永利負責承擔他損失。而五十七歲 做疊碼的田姐告訴記者,她二月時存了三百萬到賭廳,方便大陸和香港的朋友來賭錢,「筆錢係用間屋抵押出來嘅資本,每月需還款兩萬多,依家都唔知點算。」「 其實多金呢件事只係冰山一角,因為澳門大部分賭廳,都有變相收取客人存款,如果唔係邊有咁多錢周轉呀。所以未來日子,好可能陸續出現同類事件,又或者已經 發生咗,只係無人知。」據知,由於每月賺高息,很多存款人也知道是貪心出事,當有人捲款而逃後,不少人啞子吃黃連無法出聲,這次肯走出來抗議的多金苦主, 已算異數,但大部分仍是極不願容貌曝光。疊碼仔阿龍表示,澳門賭廳一向有收取客人存款的制度,雖然是零監管,但多年來不曾出事,想不到現在卻爆完又爆。 年利率三十六厘 阿龍表示,澳門不少賭廳為吸引客人存款,並利用存款再向賭客貸款,於是不惜開出月息一至三厘的優厚條件。如以三厘息計算,存入一百萬元,每月派息三萬,每 年就可有三十六萬利息,十分可觀,於是能吸引不少賭客和市民,甚至賭場職員都願意放棄銀行存款,將錢存入賭場。不過,阿龍卻認為存錢入賭廳,要承受相當高 的風險,但市好時人人這樣做,也沒有人去考慮風險。「幾年前澳門賭廳財源滾滾來,好多人覺得個賭廳咁大咁旺,點會走人數,所以就算好多賭廳疊碼仔,只係用 WhatsApp、WeChat來吸引人存款集資,好鬼兒戲,但都依然大把人信,而政府又唔會理。」一旦爆煲,集資人走佬,存款人才發現集資人並非真正廳 主,而賭廳也會否認與集資人有任何關係。「通常集資人都唔會係廳主,而係廳主身邊人,而集資時廳主又唔會出面否認,故所有人都相信是賭廳在進行集資,直至 中間人走佬,賭廳否認有責任,存款人先知瀨嘢。」而客人存入的款項,一般會成為賭廳中活躍放債人的流動資金,再轉借給其他賭客,務求賺取更高的利息,「所 以好多人以為存錢入賭廳好過癮,其實你呢頭入錢,轉頭已俾人攞去用。」阿龍又說,雖然這種做法已運作多年,一直都沒有出事,當集資人從貸款中獲得回報後, 立即再分派利息,整個遊戲便一直持續,也沒有人懷疑。直至內地打貪,高官賭客的資金鏈一斷,上游無水,集資人無利息可派,而借款人又紛紛走佬,或被「反 貪」凍結身家,集資人只得選擇走佬一途,這個音樂椅遊戲也宣布結束。 假身份開賭廳 早前曾接受本刊訪問,爆出賭業種種黑幕的賭廳廳主何大志認為,集資問題只是賭業危機其中一環,另一危機是,部分賭廳廳主只是「人頭」,代大陸人出面登記成 廳主持牌人,本身完全無財力,就像色情場所的「keeper」一樣,倘若大陸人出事失蹤,整個賭廳便「渣都無」。何大志指出,存錢進賭廳這種做法,也一直 發展得不太健康,如政府再不重視事件,會變成計時炸彈,「借人身份證都可以開賭廳,隨時出事,政府都應該注意,修訂法例。」何大志更認為,政府要加強對廳 主監管,不應任由他把責任推卸其他股東身上,「錢放喺賭廳內,如真係伙記出蠱惑,我哋(廳主)都必須負責,此乃信譽問題,牙齒當金使。」何又呼籲市民,不 應貪取高息擺錢入賭廳。「有啲細廳出到兩厘或以上,根本唔健康,唔使考慮。佢哋多數係吸納啲唔了解情況嘅內地人。」他又說很多細廳根本不夠資金,所以會將 客人的存款借給其他人,「當然最好個債仔輸清光,賭廳又賺利息又賺到數。」 廳主也是苦主 何大志本身經營的金麟廳,去年因種種問題結業,可算是這場賭廳結業風暴最早一批倒下者,他表示深受其害,就算賭廳結業後仍然麻煩纏身,包括澳博不肯向他兌 回賭廳滾存的泥碼,使他損失更加慘重。「澳博要我哋結業,逼我哋走,泥碼又唔退回俾我哋,咁樣啱嗎?呢啲錢(籌碼)就等如現金o架!」經營賭廳三十年,何 大志認為現時最難搞,除了客源減少外,如何收回欠款也是令人十分頭痛。「經濟好時,當然大部分人有借有還。但依家好多賭客唔還錢,即使簽了借據,但不少債 仔返回國內後賴賬,借據就失去效力,因為國內政府唔承認呢啲欠單。」他說其他國家也是這樣,很多都不承認欠單的合法性。「我試過有一個泰國客欠我錢,雖然 有借據,但泰國政府都唔理,合法途徑收唔到。」由於地頭不夠債仔熟,很多時派往外地收債的賭場職員,還反被債仔在當地挾持甚至恐嚇,完全無計。他希望賭場 的債務條例能夠國際化,澳門政府出面游說,讓其他國家能夠承認並聯合執法,以保障賭業的放債正規化。他說過去也存在走數問題,但有生意時,就可以利潤填回 爛賬,拉上補下。「例如一年賺五億,就用一億來填回欠債,大家股東分少啲,都叫維持到。」不過一旦賭客大減,就無法再維持了。 茶水要收錢 賭業不景氣,也反映在其他細節上,近日有賭場開始節省開支,連以前向所有人提供的免費茶水,也要取消。新葡京兩週前已停止提供免費茶水予沒有賭錢的客人, 記者曾向職員索取樽裝水,職員隨即問記者坐哪張枱,查看是否有「幫襯」下注,並說:「唔好意思,公司新政策,如果無下注賭錢,係唔會提供飲料。」據廳主透 露,澳博也向部分廳開刀,並發出通告,詳列客人和員工的食物收費表,咖啡一杯盛惠六十元,雖然賭客毋需付款,但成本算在廳主頭上,要向澳博找數。澳門多年 來一向標榜不炒荷官的,也因為近來市況太差,而要求荷官轉職。據悉,新葡京有部分荷官已被安排調到行政部工作,負責向客人推銷貴賓卡。如持續多月未能達 標,便要收警告信,收到三封以上有可能被炒魷,「咁樣搞,擺明要班荷官自己走啫!」疊碼仔阿龍說。記者上週向新葡京荷官查問,他們承認有同事被調到行政部 工作,甚至轉任保安。 廳主也要發窮惡 賭場職員難撈,廳主也想盡辦法收回昔日舊債,幾十萬欠款竟變成九千多萬,極其荒謬。本刊收到一個懷疑賭廳廳主發窮惡的投訴個案,年約四十歲的丁小姐,聲稱 十年前替集美集團主席林積的賭廳做疊碼仔拉客,其中一名客人簽了五十萬欠單後無力償還,事件最後亦不了了之,丁女之後也沒有再做疊碼,轉行其他職業,也沒 將此事放心上。今年八月,丁女與林積再碰頭,丁說林忽然再提起欠債五十萬客人一事,並叫職員拿出欠單,要丁女簽名「孭飛」。丁女看清楚欠單,銀碼竟然變成 九千多萬,「係客人欠錢,唔係我,點解要我簽?而且九千多萬點樣計出嚟?」丁女被嚇個半死,要求和林積當面對質,但被職員阻止,她更稱被人以黑社會方法恐 嚇。記者致電林積求證,他承認有向丁女追債,但堅稱只是追五十萬,並非對方聲稱九千多萬,還力斥丁女有精神問題。「欠債還錢,疊碼仔有責任孭起客人條 數。」至於對方指他用黑社會手法追債,他立即否認,「我點會做呢啲嘢,熟悉我嘅人都知我唔會用黑社會手段。」他又懷疑有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943
愛爾蘭6年從歐洲乞丐變歐洲矽谷 誰怕明星產業崩潰!2015-12-14 TCW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80
朱民糾正“崩潰說”:2016高頻波動新常態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3232.html朱民糾正“崩潰說”:2016高頻波動新常態一財網 周艾琳 2016-01-24 16:33:00IMF副總裁朱民在出席2016年冬季達沃斯論壇期間表示,加息和經濟放緩將帶來市場估值調整,大幅波動在所難免,但這並非崩盤,更多的是對市場信心的沖擊,畢竟全球仍有近3.4%的經濟增速。2015年以來,全球頻繁、短促、傳播極快的巨幅金融市場波動令人印象深刻,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測算,去年美股市場波動創下1929年以來的最高值,而這可能就是2016年的“新常態”了。 “經常性出現的大幅、短暫的波動會持續出現,並會成為2016年的新常態,(這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我們誰也無從知曉。”IMF副總裁朱民在出席2016年冬季達沃斯論壇期間表示,加息和經濟放緩將帶來市場估值調整,大幅波動在所難免,但這並非崩盤,更多的是對市場信心的沖擊,畢竟全球仍有近3.4%的經濟增速。 高頻波動將成2016新常態 去年8月末,美股出現2011年來罕見的恐慌性拋售(panic selling),因為大幅波動十分罕見,這在當時令紐交所的交易員們都詫異不已;然而這一情況在今年1月初再度重演。 那麽,如何衡量波動?“我們用金融市場單日波動的標準差來衡量一百天均值(one day variation per standard deviation against 100 days moving average),根據去年的分析,我們錄到了近百年來大類資產最大的波動。”朱民說道。 首當其沖的是美國標普500指數,“去年最高的波動幅度是5個標準差的移動,這是什麽概念?當市場出現一個移動就開始波動,2個就是巨大的波動,而5個移動是什麽概念?這是自1929年以來的最大波動。” 其次,朱民又以債券市場為例,“10年期債券市場收益率去年錄得的最大波動是8個標準差的波動,這是1962年以來的最大波動。” 再看外匯市場,“美元/日元錄得了4個標準差的大幅波動,這是1971年來的第二大波動,第一大波動是美元與黃金脫鉤(1971年);瑞士法郎對歐元錄得10個標準差的波動,這是歐元成立以來最大的市場波動。”去年1月,瑞士央行突然宣布放棄瑞郎對歐元掛鉤,瑞郎瞬間對全球主要貨幣大漲30%。 全球市場面臨價值重估 其實,當全球進入加息周期,而經濟增速無法跟上加息的步伐,市場便會面臨價值重估。朱民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指出,之所以市場會波動不斷,其背後主要有幾大原因。 首先,全球經濟的關系愈發緊密,溢出效應越來越強,任何地方的小波動都會引發全球波動,這是今天市場與10~15年前的不同點; 此外,過去50年的全球債務超級周期進入調整期,即此前全球靠不斷發債來維持,但隨著寬松貨幣政策逐步退出,市場在經濟下行過程中便會異常敏感,“去年全球金融市場加權平均回報率為0,整個資本市場處於下行軌道,市場脆弱性突出。” 具體而言,“利率水平開始上升,這意味著宏觀經濟向好、經濟複蘇,所以股市估值就不會變。但當前全球經濟增速並沒像利率水平所預期的那麽強烈,因此全球股市估值就開始全面大調整。”朱民分析稱。 面對上述情況,達沃斯論壇期間被多次提出的一問便是——美聯儲加息加錯了嗎?朱民對此表示:“從美國自身經濟而言,加息沒有錯,且加息幅度也非常有限,但加息對於全球而言卻傳遞了一個‘恐慌’信號——低利率時代結束了,利率只會上行,不會再下降了,這個信號結束了50年的債務周期。” 他表示,未來12個月,如果利率水平繼續上升,經濟增長不見起色,全球股市會繼續調整,“去年調整非常劇烈,今年會更劇烈。”他說。 加劇今年市場波動的主要原因便是不確定性增加,這部分體現為全球央行貨幣政策的分化和不可測性,以及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 在央行方面,朱民舉例稱:“歐央行一年前宣布寬松,股市大跌;同年10月其寬松爽約,股市應聲大跌;近期(1月22日)歐央行暗示將繼續寬松,股市又一次大漲。” “地緣政治可能會進一步發酵,轟炸會把ISIS組織(伊斯蘭國組織)打回去,但恐怖襲擊可能進一步醞釀;難民對歐盟的體制是一個巨大沖擊。”朱民認為,面對各種不確定性,市場將非常緊張,且利率在上行,估值再平衡,這一切都會加劇波動。 “崩潰”言之尚早 面對頻繁出現的波動和眾多不確定性,各種“金融危機來襲”的言論四散開來,包括投資大鱷索羅斯,這令市場的恐慌情緒進一步升溫,投資者的信心也被逐步侵蝕。然而,崩潰(meltdown)或世界末日真的是合適的措辭嗎? “我們仍保有3.4%的全球經濟增速,這遠遠不是蕭條,只是金融市場會頻繁波動,這將成為一種常態。”朱民強調。 他也坦言,在一場達沃斯分論壇上,主持人多次提及“崩潰”二字,而他當時堅持糾正這一說法,因為這並非是對全球經濟的正確形容詞。 IMF於1月19日發布了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WEO),估計全球經濟2015年增長3.1%,預計2016年和2017年的增長率分別為3.4%和3.6%,分別較去年10月發布WEO時下調0.2個百分點。 盡管IMF下調了預期,但IMF總裁拉加德在冬季達沃斯期間多次強調:“我們認為全球經濟增速將在2016年、2017年有所改善,好於2015年。” 之所以IMF預計未來兩年的全球增長仍將回升,這主要是因為目前處於經濟困境的國家(特別是巴西、俄羅斯和中東地區一些國家)的增長率預計將逐步改善,盡管這種預期中的不完全複蘇也可能因新的經濟或政治沖擊而受挫。 也有專家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指出,中國經濟基本面仍然良好,無需對於短期匯率、股市波動過度恐慌。此外,全球經濟並沒有2008年那麽糟糕,新興市場擁有更多外匯儲備和浮動匯率以應對危機,美國、歐洲、日本、英國、印度經濟都處在複蘇的通道,雖然沒有預期的那麽快速,但消費、投資、進出口各方面的數據實際比之前2~3年明顯改善。中國也可以從中受益。 不過,就算“世界末日”不會到來,但面對市場未來將頻繁出現的大幅波動,這對政府、企業、個人在應對方面都將是巨大的挑戰。 編輯:林潔琛
更多精彩內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281
中國經濟將崩潰?最後防線在銀行 習近平與金融禿鷹的世紀對決2016-02-08 TCW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066
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国家牛市 最后都崩溃了!http://www.xcf.cn/jrdd/201605/t20160505_771400.htm 最近一段时间,一二线城市房价狂飙,地王飞天,到处都是面粉贵过面包价的新闻。房价跳涨,卖家坐地涨价,多地开始出限价令。地产中介生意火爆,深圳 一90后女孩卖楼一单赚百万。报纸的图片新闻说,地产中介老板给女孩搬出小山似的现金发奖金,照片在网上流传。相片中一位年轻女孩儿手捧装有厚厚一摞现金 的托盘,表情腼腆,两位经理样的西装男子在其两侧拿着牌子,上写“业绩神话,一单税后收入100万”。许多地方一房难求,楼市之热已近乎疯癫。 市场的非理性繁荣不是独立和随机的,而是高度相关的。市场沸腾时,不成熟的投资者像羊群那样行动。现实生活中,个人对群体的情绪是难以抗拒的。看到朋友在泡沫投机中变得富有,你自然无法置身事外,这就是行为金融学中的动物精神。 去年此时,股市的杠杆牛市进入癫狂状态,卖方分析师“站在牛头上”鼓励卖房炒股,一个字:干!大盘要向万点进军。有人说台湾当年牛市指数涨了十几倍,现在才涨一倍多,还早得很,号召要“重仓赌国运”、“满仓赢未来”。鼓励融资炒股、卖房炒股。 那真是一段短暂而美好的时光,买什么涨什么,人人是股神,买什么涨什么,买股票像扔飞镖,人人都是百步穿杨的神枪手。监管层不断警告,一些上市 公司靠“讲故事”做市值管理,停牌编“热点题材”来“搞事”,所谓市值管理就是连手拉抬股价,市场结构性泡沫毋庸疑置。持续无节制地单边上涨后,“全都醉 了”,从繁荣到恐慌和绝望,所有沉迷其间的人都是梦魇般的。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一线城市的房价如果再这样疯涨下去可能,很可能会重蹈去年股市的覆辙。突然逆转、尾部风险爆发越来越是大概率事件,一个偶发 性因素就可能造成恐慌性离场的踩踏事件。许多高价楼盘已出现有价无市的情况,银行恐高贷款更谨慎,上海深圳等地的首付贷被喝停。以前交一两年社保就能买房 现在要延长至3—5年,深圳有些银行规定,月收入3万以上才能贷款买房。 要问一句,这样高收入群体有多少?购买力断流枯竭是迟早的事,当货币和信贷燃料熄火时,市场可能随时会逆转,目前慢镜头的失速和背离已经出现。 最近,领涨的一线城市中,深圳在过去一个月中新房成交骤降五成,动辄以千万计的高价房,成交出现高位失速,有价无市,无人接手。 无论是股市,还是楼市,市场癫狂时,有人喜欢把市场过热上升到“国家牛市”高度,绑架ZF让国家为市场背书,这十分危险。无论是当年的英国南海 泡沫、法国密西西比泡沫和著名的郁金香泡沫,都曾是著名的“国家牛市”,终极结果是全民陷入投机狂潮,引爆金融风险和社会问题。 最近有券商研究人士的测算说,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20亿平米的存量住宅房,如假定按照目前大约5万/平米的均价,对应市值约为100万亿人民 币,相当于半个美国或一个日本。日本在房地产泡沫加剧升腾的“尾部时刻”,1989年东京房价一年涨了60%,深圳过去一年的惊人表现可以与当年的东京有 得一拼。当时,全日本都疯了,人人都相信东京的房价“日不落”,“永不回头”,“是可以涨到天上去的”。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日本泡沫发酵的年代,媒体谨慎使用“泡沫”这一词汇,ZF、市场参与者、学界都强烈否认“经济泡沫化”。1989年新春前夕,野村证券甚至在 各大报刊上刊登广告和软文,驳斥“日本地价股价过高论”是“固执于托夫勒天动说的陈词滥调”,强调“必须替换为哥白尼的地动说”,学者赌咒发誓说“东京的 房价下跌,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因为“泡沫膨胀符合人们的愿望”,由于价格的上涨,多数人都是受益者。 获得高薪的人都想在东京投资一套房,这样就等于有效地给家庭总资产买了保险。” 日本人捍卫东京的房价就象今天中国人拱卫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一样,但泡沫破灭前是不会通知你。1991——2006年,日本主要大中城市的土地和房价下跌了68%。 经历了泡沫经济破灭后的日本经济,在复苏中超出了大多数国家的经验模式,即长期以房地产为单一动力源(600405,股吧)的经济增长繁荣衰竭之后,经济长期衰退而复苏无望,日本经济沦为廉价货币和房地产的牺牲品。 日本内阁反省说,这真是值得铭记的政策失误,泡沫经济破灭的损失超过了二战战败的损失。日本一位著名学者几年前在中国访问时,对比中日两国的房 地产市场与金融风险的问题时曾说过,以中国经济体量和房地产的规模而言,如果中国房地产出问题,其后果比当年的日本要恐怖得多。 “这几天,我屡次听到这样一个说法‘不要担心,ZF不会让房地产泡沫破!’当年日本人也是这样心怀侥幸地安慰自己的,现在看来,还有比这更让人担心的安慰吗?”“不要迷信ZF的力量,它不可能把宇宙都包裹起来。” 泡沫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即货币超发和信用膨胀。新世纪(002280,股吧)初以来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虚假繁荣最终把美国拖向不归路,巨大的史诗 般泡沫最终都将破裂。泡沫破裂的一条重要经济法则是市场过热、负债过度和杠杆失控带来的自我麻痹心理。美国人把房子当提款机,无度的消费建立在不靠谱的资 产膨化和信贷泡沫之上,这迷惑了一代人。他们认为土地总是有价值的,房价永远都会强劲上涨,房地产是所有投资中最安全的投资,最后所有人都付出了宿醉般的 痛苦。 当泡沫根植于巨大的杠杆基础之上时,泡沫一旦破裂将给整个系统带来毁灭性打击。本世纪初,美国的网络经济破灭,数万亿美元一夜蒸发,纳斯达克从 5000点跌到1500点。经济震荡时极端恐怖主义又引爆了第二颗炸弹——911事件,为了避免再次崩溃,随时可以“用直升机撒钱”的美联储储蓄创造了近 乎免费的资金洪流,让华盛顿沐浴在低通胀的阳光下。 繁荣滋生泡沫,泡沫滋养畸形的经济,并过度强化了杠杆的作用。2007年危机爆发前的证券化资产超过3万亿美元。美国人次贷危机后反省说,央行 行长应该是、但不幸很少有真正的国士,这是一种少见的物种。中央银行家们最容易做的事莫过于EASY MONEY—宽松的货币政策,既可让企业和金融市场兴奋,又可以取悦于白宫和国会山,减少短期痛苦,人人皆大欢喜。 就这样,美联储向没有信用担保的个人打开了保险箱,按照惯例,拥有稳定收入的家庭需要支付20%的首付款。而随着贷款标准进一步下降,持续的信 贷海量供给,不需要收入证明,连街头的流浪汉也可以包装成艺术家,随手签字就能贷款买下郊外的豪宅。在私人部门杠杆率急剧上升的同时,抵押支持债券、信用 违约互换等一系列复杂的金融创新工具滥用,让整个金融体系处在“死亡飞行”状态,这些金融衍生品既是福星又是祸害,最终过度的负债恢复其魔鬼的属性,成为 引爆全球性危机的一颗金融核弹。 繁荣的年代,华尔街每天都在为泡沫而兴奋,那些天才的、万能的巫师们将抵押贷款打包成魅力四射的证券化产品,房地产,汽车、信用卡,各种类型贷 款风险资产被分片切割,这使得银行可以保持前所未有的海量放贷水平。是啊,为什么不呢?有了问题就卖给华尔街,华尔街再打包出售给其它投资者。 本世纪初,华尔街在网络泡沫破灭时差点完蛋,但是新的房地产泡沫又让它活过来了。但是,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疯狂到极致,“审判日”来临时,恐慌 共识的汇聚和传递如洪水般摧毁整个乐观情绪,整个市场都会随之坍塌,面对巨额债务,流动性刹那间油尽灯枯,所有的政策工具最终都失灵了。 美国人还说过,在评估“本次与众不同”类型故事时,要从最广泛的视角来观察辨别。例如,如果一个人在2007年回望过去30年,会得出美国房价 从未下跌的结论,但进入 2008年市场开始了瀑布式的恐慌性下跌,这一结论就被证伪。从一个更广泛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查看美国更长期运行的经济数据,还是观察其他有着房价飙升 并最终崩盘的市场,我们都将发现美国并没有任何地方与世界其他市场有什么不同,要认识到房价疯涨后迟早会下跌”。 当下中国房地产市场普遍的自利语境下,经常听到一种自我安慰、自我麻痹的声音说,中国和当年的日本、美国的情况都不一样,这是自欺欺人的。人类 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伟大的国家”是通过钢筋混凝土的堆积“做大做强房地产”来实现的,也不存在一个独特的中国模式可以回避基本的经济规律。要相信历 史,历史是会不断重复的,人们会多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只要音乐还在继续,你就得起身接着跳舞,然而不知不觉间你会处于危险的境地。要认清泡沫的本质,所有 泡沫都终将破灭,所有疯狂终将烟消云散。 泡沫是不对称的,它的繁荣期较长,呈现渐进式扩张并不断强化,而衰退和破灭短暂而急促,因为它涉及高杠杆不稳定状态下的强制清盘。高杠杆是一个 危险的野兽,它的残酷性在于,它使市场变得十分脆弱,当最后趋势性逆转的临界点来临时,市场在相反方向上自我强化时,价格波动带来的暂时损失瞬间将变成资 本的永久性损失,此时你已无力脱身。资产价格是靠信心和预期维系的,当恐慌来临时,市场信心突然下降,信贷供给突然收缩等引发资产价格下跌,都将形成强烈 的负反馈螺旋,诱发自我强化式的债务—通缩效应。 泡沫经济的本质是人性的贪婪、杠杆的失控和货币的疯狂,每次循环往复的路径、过程和终极归宿也都一样,从来没有什么例外。在投资狂热阶段,既得 利益者以及掌控话语权的财经评论员、分析师、无脑媒体不断地鼓动你,他们信誓旦旦地向你保证,“这次与以往不一样”,“没有一座城市因高房价而衰弱”, “一线城市的房价将成为经济的最后一个安全点”。但是美国人的教训是“即使这些观点来自美联储,你也应该忽略它们,并保持警惕。”市场如果猛烈地上涨,离 公正的价格越来越远,最终会让高位恐慌性入场的追涨者抱憾终生。 长期以来,我们的房地产市场信息透明度不高,靠经济学的有效市场假说和理性预期假说在这个市场上做出正确的决策是困难的,因为这是一个合约不透 明、不完全、不完美的“柠檬市场”,裹挟太多的利益群体,并长时间为自利情结把持和主导。市场狂热时,深陷其间的媒体、学者和分析师们都鼓动你:“这次与 历史上任何一次都不一样”,信誓旦旦地向你保证“这次与众不同”。 市场早已失灵,但这些所谓的专业人士还在“有效市场理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广泛的共识”和“一致性行动”往往意味着危机的临近。罗伯特-席 勒在他的畅销书《动物精神》中说,各种泡沫,尤其是21世纪初发生的房地产价格的巨大泡沫,本质是动物精神的推动。现在我们越来越熟悉这种动物精神的要素 ——信心、腐败、货币幻觉以及海市蜃楼般的财富故事。所以,当你听到人们说“一个新时代将要来临时”,就应该要警惕了。历史的教训一再证明,这往往是非理 性疯狂的沸点。 (格隆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007
金融元老李和聲:世界經濟七年內大崩潰1 : GS(14)@2011-10-20 22:31:16幾有信用啊 http://timisnice.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_2958.html 2011年10月17日 - 信報 「佔領華爾街」運動遍地開花,全球開始反思西方行之經年的金融制度。入行70年、金融界元老李和聲,經歷1973年、1987年、1998年、2008年歷次股災,憑藉「誠信」屹立不倒。他批評西方所謂的「金融創新」都是騙人的把戲,形容時下金融產品複雜到「無人明」,「自己一世人都唔掂衍生產品」,他又預言五至七年內世界經濟秩序會大崩潰。「現時大戶做世界,大戶食細戶,散戶千萬不要亂投機」,這是他對小投資者的忠告。 「香港股市投機成分很高,期指是給人做世界的,恒指暴升暴跌一二千點,都是人為。如果深入研究,會發現裏面很多古怪。做世界有兩條財路,一是沽空,二是期指。我見得太多大戶做世界。」84歲的李和聲解釋自己鮮有接受訪問的苦衷,因為「講假話沒有意思,但吐真言又會得罪很多人」。 「金融創新?全是騙人」 「金融創新,是美其名,衍生工具我一世都不敢碰,因為我覺得這些全是騙人的。你可以笑我學問不夠,我真的弄不清楚。我曾經拿着文件請教一些著名律師,連他們都看不明白。衍生產品愈搞愈複雜,如果散戶沒有認識清楚就投入去,亂來就實死啦!」 李和聲1928年在上海出生,由於戰亂家道中落,十多歲在上海拜師「揸鍋鏟」,炒作公債、股票、期貨、金銀銅鐵、糧食……樣樣精通。「我14歲出來當學徒,17歲滿師畢業,19歲自己開店……23歲到香港」。 早在1946年,李和聲已創立順隆集團。來港後,目睹股市愈益興旺,認識了現時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父親李福樹,在遠東交易所做出市代表,1986年四會合併為香港聯合交易所,李和聲獲選為創會理事。 操盤出身的李和聲,對於現時整個金融制度看不慣。「這個年代太多騙人的伎倆,以前我們不須事事動用律師,甚至連合同都不需要,答應了人家就去實行。現在很多文件轉彎抹角,表面很規距,實則陷阱處處。有幾個人看得明白呢?」 講誠信 差點傾家蕩產 「以前我們講的是誠信兩個字,你可以話我老古董。」李和聲自嘲說。1987年股災,「誠信」兩個字幾乎令李和聲傾家蕩產,但也是這兩個字令他在風風雨雨中屹立不倒。 1987年10月,港交所破天荒休市、銀行關門,李和聲的客戶周轉不靈,拖欠的金額達10億,但在三天內,李和聲的證券行順隆需要交收約1億元。「當晚我們三位拍檔,加上各自的太太,召開了一個緊急會議。大家都說這麼大的風暴,無得救了。我獨排眾議,一票對五票。我說你們不拿,我自己拿出來。我沒有現金,惟有將股票賤賣給台灣合夥人,資產按給銀行,甚至連子女自住的物業也不放過。在兩個朋友的義助下,勉強湊夠數。」李和聲形容這是自己一生最大的考驗,損失了金錢,贏得了客戶的信賴。 「我一生都是以誠信待客作為原則,學師時已是如此。客人知道我們不會騙他們,即使大風大浪也不會出問題。很多都是長期客仔,甚至移民海外也要我們幫手投資,有一個客戶已經九十多歲了。」 「我小學都未畢業,但我有數十年的經驗。」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颳起前,當時股樓皆升,可是經歷了多次政治變遷,在行內打滾多年的李和聲意識到,在一片歌舞昇平的背後,國際大鱷一定會藉香港寬鬆的監管興風作浪,大風雨將來臨。 苦口婆心 政府當耳邊風 1996年11月27日,李和聲在行政長官候選人答問大會上質詢董建華、楊鐵樑、吳光正,「萬一97年有人故意製造金融動盪,你應該如何應付?」當時三位特首候選人都瞠目以對。 其實不單在公開場合,李和聲在私人場合也苦口婆心。「當時同香港主要的財金官員在福臨門食飯,強調當時金融制度有漏洞,提醒他們要提防。他們不懂也不相信,當我放屁。」 金融風暴終於來了。1997年10月28日,股市狂瀉千多點,恒指由1997年8月7日收市高位16673點跌至1998年8月13日收市的6660點,一年市值蒸發了60%。「大鱷做香港世界,在期指市場一時造好,一時造淡,鋪鋪得手,總共提了50億至100億美元。香港大孖沙輸了,所有香港人也輸了。」 1998年,政府被逼入市干預,李和聲的順隆被選為抗擊國際大鱷的少數證券行之一。「當時港府有大量儲備,無限額投入。在整個金融打大鱷的過程中,中央都很關注,我負責同張浚生(前新華社副社長)聯絡,當時北京則有朱鎔基(國務院總理)坐鎮。」 為了長治久安,李和聲當時提出三項建議,包括(一)財經官員成立專責小組全面研究將來的對策;(二)將期指結算由一月一次,改為三個月一次,一個月到期可以掉期至下月,全部現貨交收;(三)維持聯繫滙率,但容許一定浮動。 低處未算低 買金最好 14年過去了,在李和聲眼中香港的金融制度並無明顯改善。「我們以前同政府講,他們當我耳邊風,覺得我們老人家不懂。這麼多年,香港的制度都沒有太大改善,主要問題是過於縱容,他們覺得歐美訂出來的規則一定好。我覺得現時金融環境愈來愈不健康,愈來愈浮誇。」 對於未來全球經濟,這位見慣大風大浪的股壇老手顯得憂心忡忡。「未來一年美國會舉行大選,中國則是十八大換班,中美都會利用所有手段粉飾太平,一兩年內都不會出現大問題。不過,歐美國家先用未來錢,國家已空洞化,國民又不願勒緊褲頭,共度時艱。只是修修補補拖延,問題最終有日會掩蓋不住爆發,五至七年內全球經濟秩序會大崩潰。與以往歷次風暴局限於某一地區、某一行業不同,未來將出現全球性的特大風暴。」 「恒指二萬四千點跌至萬六,很多人都認為跌得很盡?萬六其實可以跌至一百七十點,以前股災,恒指都試過蒸發九成,這不足為奇。散戶起碼要留三成現金以備將來食飯之用」,李和聲呼籲散戶要常常警惕,應利用中美粉飾太平這一段時間退市。 全球經濟暗湧處處,他認為未來幾年黃金將是最佳的投資,「黃金比股票容易賺錢」。李和聲19歲時已在上海開了一間叫「生大永」的金舖,「假使我年輕幾年,我會在黃金上動腦筋,設計些投資工具給人炒黃金」,又說「很多國家一有錢就會買黃金,金價很難跌至1500美元以下,未來金價將在1500至2000之間波動,投資者可以炒波輻。」 2 : GS(14)@2011-10-20 22:32:00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48&p=1609015 文章由 價值人 » 週四 10月 20日, 2011年 5:40 pm 根本不用講, cds 有乜柒用 ??? :bbs21: :bbs21: :bbs21: 國家破產有保險公司賠得起咩 ??? :inv168_01: :inv168_01: :inv168_01: 保險原意係 independent events !!!!!!!!!! 乜可以保成個 segment 單邊做好唔死 eg land and commodity :bbs21: :bbs21: :bbs21: 又有人naive到信有保險賠得起 :bbs14: :bbs14: :bbs14: 我地炒期指可唔可以買CDS 保不死 :bbs21: :bbs21: :bbs21: ... 與其冇人賠得起, bank只能以伝統模式運作 i.e. stop all speculative credit in P1 market 文章由 Dr.Hunter » 週四 10月 20日, 2011年 9:00 pm 唔呃唔騙點賺大錢?點發達?高層的巨額人工/花紅係邊度出? 整個金融創新都係龐氏騙局。金融界高層唔知情咩?為咗巨額人工/花紅冇計喇,騙子都要做! 美國/日本/歐諸政府債務只會越滾越大,最後唯有齊齊破產銷債。 經濟唔會永遠走上坡路,只不過戰後70年的增長使多數人以為可以永遠增長落去。經濟一但長期走下坡就係世界性災難。 hunter 3 : GS(14)@2011-10-20 22:32:25 由 black-hawk » 週四 10月 20日, 2011年 9:35 pm 現在很多文件轉彎抹角,表面很規距,實則陷阱處處。有幾個人看得明白呢? <--- 呢個就係能跳制既精髓咯, 香港現在都面臨緊呢個大問題. 4 : 龍生(798)@2011-10-21 14:31:19 最慘同一句文字, 在律師, 國家, 官員口中,可以有很不一樣的解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3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