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威力如7公斤TNT炸藥

1 : GS(14)@2016-09-01 06:11:38

「襲擊者駕駛一輛三菱Delica客貨車,先撞擊使館的大門,衝入使館區行駛了50米後,轟然爆炸。」有當地執法人員對外媒稱,爆炸後襲擊者死無全屍,屍體碎片被炸飛至數十米外,令調查極困難。


使館職員接電話稱很忙

「實際上,爆炸的車上現在甚麼都沒有了。」調查人員說。爆炸威力之大,令牆身千瘡百孔,建築物樓內起火,濃煙從樓頂冒出數公里外都可看到。當地執法人員按建築物受損判斷,爆炸威力相當於6至7公斤的TNT炸藥爆炸。內地記者致電大使館,接電話的職員表示,使館方面「很忙,正處理很多事情,謝謝媒體關心」。職員告訴記者,中國外交部會針對此事的事實發佈消息,而外交部聲明則認定此為恐怖襲擊。爆炸發生後大批當地軍警和救護人員到場,封鎖調查並進行救援。為防不測,吉國把中國大使館和相鄰的美國大使館工作人員全部撤走。吉國衞生部表示,爆炸中受傷的三名使館當地職員為中度受傷,包括挫傷和腦震盪,他們平均18歲。路透社/俄羅斯衞星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31/197551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872

北韓核試 威力歷來最強稱可將核彈頭裝導彈發動攻擊

1 : GS(14)@2016-09-10 13:51:29

■金正恩不顧國際譴責,上任後積極研發及試驗核武。



北韓趁昨天68周年國慶,進行第五次核試,亦是今年第二次核試,威力是五次核試之中最強,並聲稱成功進行核彈頭爆炸試驗,令北韓有能力將核彈頭裝上戰略彈道導彈,核武兵器化達到「更高水平」。外界未能證實北韓說法是否屬實,但北韓核武威脅越來越大已無容否認,美韓日以至中國齊聲譴責北韓核試,卻對阻止北韓核武發展苦無良策。



多國氣象部門在本港時間昨早8時半左右,都錄得北韓今年1月曾進行核試的豐溪里核試場,發生人工地震,震源深度是零公里,相信是地下核爆引起。南韓指震級為黎克特制5級,估計爆炸當量為10至12千噸黃色炸藥,比上次北韓聲稱是「氫彈」大有進步,情報機關指這次核爆也不是氫彈。



當量超廣島原爆

美國地質勘察局則測得5.3級地震,美國核政策專家劉易斯甚至指以這數據估計,指當量達20至30千噸,已超越美軍二戰在日本廣島所投原子彈的15千噸,甚至長崎原爆的約20千噸。北韓朝中社在核爆後數小時公開聲明,指這次核試旨在「鑑定新研製的核彈頭威力」,「最終檢查和確認」北韓「已裝備的戰略彈道火箭能夠搭載的標準化、規格化的核彈頭的構造和動作特點、性能和威力」。聲明又稱「由於實現了核彈頭的標準化、規格化,北韓完全掌握多種核裂變物質的生產和應用技術,將任意按需要製造小型化、輕量化、多種化、打擊力更大的各種核彈頭,北韓核武兵器化完全達到了更高的水平」。北韓是否已實現核武小型化、可裝在導彈發動攻擊,專家指無法從地震數據得知,但肯定的是北韓領袖金正恩正積極研製核導彈,2011年上台後已試射33枚彈道導彈,遠多於父親金正日掌權17年的16枚,而且大力研發用潛艇和流動陸基平台發射,對日韓等鄰國威脅更大。南韓有議員披露,情報部門在閉門簡報仍認為北韓核武未小型化至可裝在彈道導彈,但進度比預期快。


朴槿惠斥加速自毀


北韓稱這次核試沒有洩漏輻射,俄羅斯也指其遠東區輻射水平沒上升,但中國和日本都加緊監測境內輻射水平。國際社會齊聲譴責北韓再核試。南韓總統朴槿惠指金正恩「瘋狂莽撞」,一再挑釁只會招來更多制裁和孤立,「加速自毀」。日本指「絕對不能接受」,美國總統奧巴馬指北韓將面對「嚴重後果」。國際原子能機構指北韓此舉令人「深感不安」,中國外交部表示堅決反對北韓核試,敦促北韓不再作令局勢惡化舉動,將向北韓駐北京大使正式抗議。不過南韓東國大學的北韓專家高有煥認為,北韓再次核試是要向國際社會展示,年初的國際制裁無法令北韓的核武和導彈計劃停下來,而制裁牌也差不多已盡出。北韓首都平壤觀看核試電視公佈的民眾,指「美帝」一定為核試震驚,稱北韓軍力進一步加強,不怕挑釁。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韓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10/1976635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463

曾淵滄專欄:北水威力勁過息魔

1 : GS(14)@2016-09-13 00:17:36

上星期五,恒指上破24000點,但高位往下滑,調整幅度達264點,最高位是24364,收市為24099,這是很明顯的殺熊證格局,殺完熊證就即時撤退,同一天,美股大跌,道指大跌394點,兩件事合在一起,更多人會擔心恒指也短期見頂。不過,我認為就算短期見頂也不該止賺,美股下跌的主因是有份量的人再大談「狼來了」,大談美國在9月可能會加息。前一陣子,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也講類似的話,也有相同的效果,美股下跌。看遠一點,美國加息預期升溫降溫的影響力比不上北水南下。在可預見的將來,支撐港股力量是北水南下,這包括因擔心人民幣貶值而南下的錢,也包括剛剛開放的內地保險公司的資金,這筆資金高達1.9萬億元。上周五,國壽(2628)股價上升4.14%,這項好消息才剛開始,4.14%的升幅仍未足以反映這項好消息。習近平的供給側改革發揮在航運、企業了,中國遠洋(1919)決定拆掉三艘仍在航行的船。拆船會帶來即時的虧損,但供給減少,未拆掉的船生意會好轉,所以可以當成好消息。近一段日子,賣現煤的兗州煤(1171)股價表現不錯,用的也是供給側改革的方法。近日,內地中型地產股幾乎全面反彈,加快回升的有越秀(123)、寶龍(1238)、綠景中國(095)、旭輝(884),其中綠景中國是買殼上市,炒作概念大,大股東手上有大量土地資產,必會注入上市公司,注入前,必設法先將股價炒高,才方便配股,降低大股東持股比例以注入資產換股份。曾淵滄財經評論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12/197678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723

專家:威力可比手榴彈

1 : GS(14)@2016-09-17 17:48:11

【本報訊】俊賢坊行人天橋底雜物起火燒着兩個石油氣罐發生爆炸,震碎附近大廈及幼兒園的玻璃窗。理工大學前機械工程系工程師盧覺強直指爆炸威力強大,但在戶外發生無人受傷,已算是不幸中之大幸;否則若石油氣罐是在單位內爆炸,後果不堪設想,威力足以摧毀單位,把冷氣機推跌落街。


大廈震動可能性不大


盧解釋,石油氣罐的罐身本身很厚及堅硬,爆炸時所產生的膨脹力相當巨大,罐內氣體會增至250倍體積才足以「逼爆個罐」,可想而知當時所釋放出來的氣流有多強大。他更指若石油氣罐是裝滿石油氣,爆炸力像手榴彈般強勁。盧認為今次火警爆炸事件沒造成人命傷亡,是不幸中之大幸,因一般玻璃窗受到0.7焦耳的外來壓力都會碎裂,故爆炸造成附近大廈、幼兒園及菜檔的玻璃窗爆裂並不稀奇。由於爆炸在戶外發生,爆炸所產生氣流得以四散,未有造成更大傷亡。對於有住戶指今次爆炸甚至令大廈震動,他則相信可能性不大,或只是住戶聽到爆炸聲,受玻璃碎裂後部份氣流入屋,影響感覺。■記者黎志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17/197732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427

自成一格:別低估Shy Tory的威力

1 : GS(14)@2016-11-11 08:09:26

無錯,越野兔今期都係講美國大選;過去一個月身在美國,基本上接觸美國的媒體以至社交平台,都是鋪天蓋地覺得希拉莉贏硬,特朗普無機會,臨選前幾日個股市仲提早升定慶祝,成件事個氣氛似層相識,就好似6月英國脫歐一樣,大家都太老定。有前輩覺得,2揀1一向是50/50,所以任何一邊贏都唔應該叫做黑天鵝,最多叫爆冷。到底今次結果係咪真係爆冷?越野兔覺得事情發展一早已經會係咁,只是大家被媒體及朋輩誤導太多。現今世代大家都會在互聯網上接收新資訊,你以為你知道的就是事情的所有,但好多時你所睇都只是隨你喜好口味,合心意先睇,慢慢地你個世界得番你啱聽的聲音,令你以為整個世界都係咁。身處民主黨的票倉加州,越野兔日日周圍問人揀特朗普定希拉莉,大部份民主黨人都話其實想要桑德斯,但二揀一的話勉為其難可能投希拉莉;相反,如果問到共和黨人,尤其是退伍軍人或者警察,都堅定不移的支持黨、支持特朗普,可能你問多幾句佢都講唔出點解,但總之就好堅定不移。證明了主流媒體或社交平台上睇到嘅希拉莉大勝,都係大家建構出自己想得到的結果,但現實投票的人遠遠多過所謂的主流意見;可能一直在郊區放牧的阿伯,根本就唔睇主流媒體又唔識玩facebook,但總之每一屆都要投畀共和黨囉。英國選舉中有個叫做「shy tory effect」,譯做中文可以叫做「怕醜的保守黨支持者效應」,曾經在1992年及2015年令英國保守黨在選舉大勝。民調睇唔到佢哋的意向,因「沉默的螺旋」效應,令到佢哋非主流意見唔夠膽講出嚟,於是不知不覺,呢一班怕醜的Tory就成功扭轉局勢,令特朗普爆冷跑出來。越野兔
https://www.facebook.com/Sailorrabbit/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1/1982956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036

智取大市:基數近零的威力

1 : GS(14)@2016-11-22 00:21:26

特朗普效應似乎逐漸淡化,濠賭股、手機設備股爆上,較大可能係市場期待基金年結嘜數交功課,與此同時喺美金急升情況下,呢兩個sector亦成為資金避難所,相信踏入11月下旬,呢兩個sector會繼續硬淨。承接上期講冠捷(903),產能、收入極高,盈利、市值極低,放血式削成本令季度業績虧轉盈,投資者投反對票,結果周五冠捷股價跌3%。不過,以下幾點值得留意。第一,業績反映大削成本,冠捷係能夠賺錢,年度市盈率變番只得6倍。要令呢間公司重返大公司行列,當然十分難,但由於基數超低,所以改善空間極高。第二,公司唯一執董係72歲嘅宣建生,一位老人家霸住咁大間公司嘅董事會,自然轉身、轉型慢。不過,既然宣建生年紀老邁,總有一日退下來搵人接管,既然董事會冇其他董事,冇接班人,睇嚟最終好大機會賣盤收場,公司有嘅係根基。第三,冠捷6月底現金加存款唔夠5億美金,長短計息負債加埋5.6億美金,削減成本後,上半年經營現金流2.37億美金,睇嚟好快變淨現金公司。財政健全其實有好有唔好,因會令賣盤逼切性減低。呢隻係長期備忘股,情況同百盛(3368)差唔多,但論潛力冠捷高得多。晉佳
http://www.fb.com/advanceguy1本欄逢周一、三、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21/198401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488

廣告經綸:直播的威力

1 : GS(14)@2017-04-28 00:53:26

今時今日的直播,不用電視機,不用大氣電波,只要有Facebook、有手機,想幾時就幾時,想播甚麼就播甚麼,其影響力之大,真的不能看輕。內地名嘴宋祖德,爆謝霆鋒和王菲已協議分手,為要力證那段消息的可信性,揚言如果爆料有錯,會直播自己食屎,更清清楚楚講明是400克的狗屎。雖感到食屎沒有甚麼好看,甚至令人不堪入目,但就是因為人人都可以直播,隨時隨地都可以直播,一時貪口爽也好,但求嘩眾取寵也好,不理你同不同意宋名嘴的宣傳技倆,起碼他是引起了話題及關注。連霆鋒也要冷冷的回應一句:「期待佢食畀我哋睇」。我相信,我們根本不大想看那個想起也令人噁心的畫面,其實最想看的,是他究竟會否找數,假如不打算找數,又如何收科。差不多同一日,在泰國有單令人毛骨悚然的新聞,報道一名男子因懷疑女友有外遇,將他的11個月女兒吊死,再自殺身亡,整個過程,在Facebook上直播。直播可以這麼用,也實在太可怕了吧!有人直播煮餸、直播音樂會、直播旅遊、跳舞、行街、食飯、睡覺......以至其他不同形式的直播。然而,如今網絡世界在乎快、即時、現場,所有東西都變得很立體,毋須轉述,沒有間接,你想看就看,不看隨時離場,給讚或嬲嬲豬,不怕手軟。在廣告及公關的世界裏,直播也變成了社交媒體的重要一環。要成功,一定要預先想清楚在直播的過程中,短至一分鐘也好,長至一小時也好,如何可以提高可觀性,從而提高品牌或個人的喜愛度。所謂即時,其實在直播之前,也要做大量準備,例如要採排、要度script、要考慮臨場反應及應變措施等。雖然直播可以達到推廣及宣傳之效,然而,如今直播更可以食屎、殺人、販賣色情,道德標準如何設定及切入,是個值得反思及審視的問題。文廸晞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27/200028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515

調查缺威力 最多損名聲

1 : GS(14)@2017-05-18 01:59:50

【本報訊】梁振英對UGL案十分上心,但凡任何傳媒及人士提及他認為不確的說話,輕則保留追究權利,重則對簿公堂;今次立會以呈請方式成立的專責委員會,至今未有特權法護身,缺乏威力但仍被梁死盯不放。而即使立法會最終有任何調查結果甚或譴責,最多只是構成壓力,影響名聲而已。2014年10月梁收UGL巨款事件由澳洲傳媒引爆,該傳媒向特首辦查詢回應卻遭梁發律師信,表明若刊登相關報道會保留採取法律行動權利。去年9月梁向《蘋果日報》發律師信,不滿社論指他涉貪;今年2月再向《蘋果》發信,指兩篇有關UGL事件指他涉貪報道失實。今年3月盛傳獲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前夕,議員梁繼昌談及UGL事件時稱梁正接受香港及外國稅局調查,即遭梁入稟控告誹謗。有民主派人士曾指,一直有來自北京的中間人問及對UGL案的看法,反映北京知道此事非簡單,也是梁的憂慮所在。■記者姚國雄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16/200229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205

智取大市:智能汽車的威力

1 : GS(14)@2017-05-18 02:13:06

股價,賣嘅係兩種事情,第一種係價值,第二種係希望。今時今日,港股市場裏面有價值嘅嘢,唔算少,但未來嘅銀行都係銀行,磚頭都係磚頭,銅鋁鋼繼續係銅鋁鋼,藍籌入面賣M巾的,相信未來的M巾都不會識飛。賣價值容易,賣希望的,喺港股市場確係稀有產物。淨係睇蘋果,33年前成功開發Macintosh,然後24年後再將Macintosh變到一部手機大小嘅iPhone,下一步竟然係開發汽車,將來會好似Model S咁幫你將汽車改做電動,再加上無人駕駛功能就算?定係整出一架汽車咁大、但威力比iPhone放大以幾何級倍數嘅機械怪物?蘋果份野心唔使畫出腸。智能汽車,未來似乎唔止係運載血肉之驅嘅死物,配有無人駕駛、電動、網絡連接,可以做到乜嘢?有可能係你喺室外一個步兵,有睇《火影忍者》嘅話,更貼切會係你嘅一個「影分身」。與其話佢係一部汽車,倒不如話佢係順便有汽車功能嘅機械人。由Macintosh變做iPhone需要廿幾年,?家iPhone都十周年,蘋果要成功將Apple Car推出以至普及化,相信仲有一段頗長時間,但電動、無人駕駛技術阻力不大,餘下政策阻力,歷史告訴我們阻力亦不會大,進度或比想像來得近。呢個機械人普及化嘅概念,蘋果係長線首選之一,至於其他概念股,小弟會更重視供應商如何捕捉機會,多過所謂嘅沽空報告。



晉佳
http://www.fb.com/advanceguy1本欄逢周一、三、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15/200212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342

圓方集:客戶數據威力之大

1 : GS(14)@2017-06-23 01:35:02

阿里最近和順豐速遞吵架了,爭的是客戶數據的擁有權。人類歷史上,有些東西的出現改變了社會:火種、紙張、蒸汽機、石油等等,最新是數據。今天,數據是全世界最值錢的資源,《經濟學人》報道,到2025年,全球各種電子平台一年所搜集的訊息將會超越180 zetta bytes(zetta是加21個0)。提到客戶數據,很多人想到廣告,這其實過時了,在今天人工智能(AI)的世代,數據更大的功能是用來訓練機器,使它變得更聰明。過往「聰明」是代表用邏輯去解決問題,今天整個因果關係更加直接,電腦掌握海量的數據後,可以用過往的經驗將問題和答案結合起來,關鍵在於「配對」而不是「分析」,這是為甚麼電腦的預測能力近年突飛猛進。城市人花在手機上網的時間越來越多:購買產品、搜尋資料、和朋友聊天。有沒有想到,我們其實是在賤賣我們的私人日記簿。想像一下這樣的一個新世界:你可以將你睡眠時的打鼾聲(醫療服務商包括藥廠感興趣),坐過甚麼交通工具(Uber和敵敵出行感興趣),食過甚麼食物(食評網站感興趣),眼球看過那些美女(名牌商感興趣)種種數據都斬件出賣,說不定是一很可觀的收入。作為消費者,我們至少應該知道電商究竟利用我們的數據賺了多少錢?


驚人收購除笨有精

數據是力量,亦牽動了很多互聯網公司驚人的收購。2014年的情人節,WhatsApp創始人Jan Korm晚餐時拿着一籃草莓造訪Facebook老闆朱克伯格的家,落實了總值193億(美元,下同)的歷史大收購,是私人企業收購史上最大金額。消息傳出後,投資界很多人質疑,甚至有WhatsApp用家也覺得明珠暗投,轉用其他短訊平台例如Line和Telegram。三年過後的今天,FB股價由當天的82元上升至執筆時的150元,升幅近一倍,而WhatsApp已經穩佔全球instant messaging首位,用戶超過10億。FB沒有參與WhatsApp日常運作。
FB收購WhatsApp,除看好生意前景,亦利用收購來消滅一個潛在競爭對手,當日成立5年的WhatsApp日均用戶是3.15億,是史上用戶增長最快速的公司,FB總用戶那陣不過是12億,將WhatsApp收歸麾下,是買了一個大安心。你能想像如果WhatsApp被Google收了,朱克伯格會是何等的寢食不安。2012年,FB用10億美金收購Instagram,Instagram當日僅是一家零收入擁有13名員工的公司,這項收購被視為是商管學上成功先發制人的案例。今天FB、Instagram和WhatsApp均獨立經營,大家可想像到他們共同擁有的用戶資訊是何等利害!



張宗永思博資本高級合夥人兼亞太區總裁本欄逢周一刊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19/200603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4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