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牛大力土茯苓豬骨湯 春分化痰止咳去水腫
1 :
GS(14)@2017-03-22 00:32:00牛大力土茯苓豬骨湯,活絡筋骨之餘,亦有利尿去水腫之效。
老闆娘譚月嫦(曾太)平日喜歡教一班街坊煲靚湯。
【飲食籽:廿四節氣】1964年開業的老店「天然椰子號」,除鮮椰子產品、招牌醬料均受街坊歡迎之外,其多年前引入的湯料及食材,亦吸引不少愛煲湯之人。老闆娘譚月嫦(曾太)平日喜歡教一班街坊煲靚湯,食材附有不少介紹牌仔,寫滿不同食材的功效,方便大家「執料」。而於未來四個節氣,曾太會教大家煲一些特色湯水,看節氣養生。春分為廿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其氣候變化大,氣溫不穩定且多雨。此時,曾太推介牛大力土茯苓豬骨湯,論及其功效,她指:「牛大力對於濕疹、化痰止咳、活絡筋骨都挺有效;至於土茯苓就有去濕,利尿及去水腫之效。」她續指,於湯水中加入豬骨,亦可令其口感較清潤。湯水做法十分簡單,首先以清水沖淨牛大力與土茯苓,其後將豬骨汆水,撈起備用。之後便可將所有材料一併放入煲內,滾起後冚蓋,煲大概兩小時。對於湯水的各種配搭,曾太不時有主意,若不想食肉的話,她建議豬骨可以椰子水或椰子取代,令湯水更清甜。「牛大力與土茯苓,不單可煲成鹹湯,亦可以煲成甜的,如加入腰果、糖冬瓜等,就可煲到一個蔗汁的效果。」
牛大力土茯苓豬骨湯(3至4人份量)
【食材】牛大力 10錢土茯苓 10錢豬骨 一至兩塊水 約8碗
【做法】①湯水做法十分簡單,首先以清水沖淨牛大力與土茯苓。②其後將豬骨汆水,撈起備用。③之後便可將所有材料一併放入煲內。④當見到土茯苓煲至呈半透明狀,滾起後冚蓋,煲大概兩小時便行。
天然椰子號北角馬寶道46號地下
記者:湯珮然攝影:許先煜編輯:梁浩維美術:利英豪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320/19961404
【科技籽】拳擊教練試玩減壓拳擊球 「太大力有機會受傷」
1 :
GS(14)@2017-12-05 01:11:23富德拳館陳啟聰師傅,打拳多年還得過不少世界級賽事獎項,今天會同大家試玩減壓球。
【科技籽:新G測試】仲記得多年前巴士阿叔金句嗎?「正所謂你有壓力,我有壓力!」如果長期鬱在心中,除時鬱出病來!近年市場上興起一些減壓產品,以往多是「練練、按按」的壓力球;最近有些針對上班族的產品,例如月前的「Big Enter」,是一個以USB連接電腦的外置Enter掣,你每次按輸入時可以大大力出氣,最新又有一個「Dr. Pro解憂拳擊球」,直情讓你在辦公桌上出拳發洩。
Dr. Pro解憂拳擊球由四大部件組成,如果想玩,還需自行組裝;首先要用跟機的氣泵,將皮球吹漲,再將它擰上金屬彈弓及巨大吸盤之上,然後你就可以放在平滑的枱面上玩了。這樣打拳到底能否減壓?記者走訪了「富德拳館」教練陳啟聰師傅,師傅曾取得2007年哈薩克總統盃54公斤 WMC金腰帶、2013年亞洲拳王爭霸賽57公斤金腰帶及2014年WFK57公斤金腰帶,「打拳其實真的能將情緒發洩在沙包或手把上,並將壓力釋放;近年有不少上班族、甚至女性,都愛上打拳這項運動,減壓之餘,還可以有運動健體的功效。」
Dr. Pro解憂拳擊球$249
輕量版沙包 個個打多幾拳
學拳雖然對身體有益,但這件減壓產品,設計上真的可以媲美拳擊訓練產品嗎?陳啟聰師傅續稱:「就外觀上看,可能好多人會認為他是練拳中的『速度球』,因為它使用充氣式設計,打起來不太用力,不過真正的速度球,要用固定螺絲和鐵鈎,固定在木板上,再繫緊半空之中,擊打時速度球會作出不規則的移動,從而讓拳手練反應;至於這個拳擊球使用了一條彈弓的設計,所以擊打後回彈軌迹可以說是固定的,用我的界定,這似一個輕量版沙包。不過當然,由於重量不夠,要練力是不大可能了,作遊玩心態性質是還可以的。」肥通將這件產品給同事測試,收到大量好評,原本對這個「突擊性」測試,大部份人都不願意上鏡,不過可能臨近聖誕,工作量大,同事都一打上癮,多打幾拳先願意放手;肥通本來就是個七情上臉的人,玩起來沒有明顯減壓效果,後來發現,放在同事的枱面打兩拳,原來有搗亂及將枱面雜物打落地的效果,這方面倒可以減壓,是事前想不到的!一個吸盤要承受一個人拳頭之力,真的穩陣嗎?就這點我們作了兩個小測試,首先肥通以這個Dr. Pro解憂拳擊球的吸盤,可以吸起一張6呎長的防火膠木摺枱;第二,就連陳師傅出力一擊,亦未能將它自枱面打脫,不過當中亦要注意,陳師傅說:「首先是選擇的枱面,如果未能提供平滑表面,例如真木枱的表面,會有不少的細微坑紋,這樣吸盤的吸附力就有可能大打折扣,另外吸盤只是一個方便的設計,你沒可能知道何時會出現鬆脫的問題,須知我們一般練習用的器材,都是以螺絲繫緊在牆上的,就是以防意外發生。」
紮手帶作保護 認真學拳找導師
除了設計上的問題,其實拳擊始終是力量型運動,會有一定風險存在,「對於不懂拳擊的人士,玩這個球時都有機會受傷,因為始終是用力的器械,拳骨、手指及手腕,最好用紮手帶作保護好。」陳師傅表示,如果用力過大,又撞正吸盤脫落,有機會導致金屬部份打到手受傷,如果想認真學拳,還是正經找導師會好一點。
多雜物同事的枱面特別啱玩,你會看見一拳打到雜物四飛。
「GG男神」韓聰,原來是拳擊高手,一招隔山打牛,同事孝子說還真的幾痛。
原來女同事都壓力大,記得要看「動新聞」中的打拳英姿。
跟機的氣泵偏細,不過亦可改用一般的籃球波泵。
陳啟聰師傅曾用力試打,剛吸附在玻璃窗上時,穩定性不俗,不過時日久了,可能有潛在風險。
如果唔想打傷拳骨、手指及手腕,最好用紮手帶作保護。
想認真學拳,找一個專業的教練作系統的訓練較好。
查詢:友和(觀塘巧明街112號友聯大廈6樓)記者:朱崇德攝影:蕭志南編輯:陳慧玲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01/2023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