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e線金融網: 田生收舊樓剖析

1 : GS(14)@2010-08-14 13:58:45

http://programme.rthk.org.hk/cha ... &e=114218&m=episode

在後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296

剖析家暴南卡州小報獲最高榮譽

1 : GS(14)@2015-04-23 01:55:50

普立茲獎中最高榮譽的公共服務獎,由南卡羅來納州《郵政信使報》的「至死才能把我們分開」(Till Death Do Us Part圖)系列報道奪得。報道關注當地家暴受害者,以及300名婦女遭男性槍擊、刀刺、勒頸、毆打或焚燒致死的感人故事,獲評審讚好。得獎作品在去年8月出版,由帕杜(Doug Pardue)、史密斯(Glenn Smith)、霍斯(Jennifer Berry Hawes)及豪夫(Natalie Caula Hauff)四位記者共同報道。這是《郵政信使報》創辦90年來首次獲得普立茲獎,而且還奪得普立茲最高榮譽獎,執行總編輯皮尤說,他們謙恭而榮幸地接受這項榮耀,稱報道是要令南卡州婦女更安全;社長布朗寧形容獲獎是畢生難求的成就,「編採部為南卡州完成了不起的工作,喚醒人們關注這項重要議題,帶來改變」。2013年,暴力政策中心將南卡州列為女性被殺害的全國最高危地區,四位記者於是展開調查,建立受害人資料庫,並從法律、政治、文化及經濟等因素剖析問題。報道在南卡州捲起千層浪,州議會瞬即成立研究小組,倡議修改懲治家暴施虐者的法案,其中一項是沒收施暴者家中藏有的槍械,可是法案至今因沒收槍械的條文而被卡住。帕杜在獲獎聲明表示:「倘若州議會不通過家暴法例改革,一切都是徒然。」美國《郵政信使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422/191209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828

剖析《大時代》三大政治隱喻你睇到嗎?

1 : GS(14)@2015-04-25 08:45:23

《大時代》重播,再度捲起「追劇」熱潮,成為全城熱話,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馬傑偉早年從事電視文化研究,曾著《電視與文化認同》一書,他接受《壹錘定音》訪問,討論《大時代》一劇的文化意義和政治隱喻。1.丁蟹=共產黨?馬傑偉坦言丁蟹(鄭少秋飾)一角「好唔香港人」,雖然劇中設定他是澳門人,但其言行舉止橫蠻,又自覺有道理的性格,令人聯想到共產黨。他說︰「成個劇裡面係冇大陸人角色,但聯想對象、創作源頭係共產黨。」馬又曾在課堂上問學生意見,不少學亦生認為丁蟹是大陸人、共產黨,只有20%左右的人覺得他是香港人。2.丁蟹掟仔落街靈感源自六四事件?馬傑偉表示當時訪問了劇集的幕後製作團隊,最令他驚訝的,是丁蟹「掟仔落街」最初的創作靈感,是源自天安門的學生。「六四事件中,有一幕係啲學生跪喺度,呢幕其實好Chinese,晚輩當你當權者係長輩、父母,我跪你喇,最後一樣開槍。」馬教授指出,創作團隊是從該幕得到靈感,然後投射在丁蟹的角色。被問及具體投射在劇中那一幕,他直言就是丁蟹把四名兒子「掟落街」的一幕:「仔都可以掟落街喎!」然而馬教授補充,不會說「掟仔落街」一幕直接來自天安門事件,因為創作是很複雜的過程,從某處得到靈感後,產生蝴蝶效應,最終寫下完全不同的劇情。3.方展博炒股=回應政治焦慮?馬傑偉指劇中方展博(劉青雲飾)和他的師傅葉天(羅樂林飾)去到一個裝飾得像股票交易所的鐵皮屋內。在這一幕,葉天質問方展博,找不找到自己的世界,方展博正是在此時頓悟,原先好食懶做、流浪街頭的他,從拾鬥志,深信股壇是他的世界。馬傑偉又指方展博其後利用投資、財技,從拾信心,面對黑社會、對抗丁蟹,面對種種暴力和打壓,最後戰勝他的焦慮,就好比回歸時的香港人,有「舞照跳,馬照跑」、「搵食」至上等心態,以資本主義的方式回應當時的政治焦慮;另外,馬傑偉表示不同時期的香港人理解《大時代》的政治含義,各有不同,正反映時代轉變。在1992年首播《大時代》,當年得到不少市民的共鳴。馬形容《大時代》中有表達對共產黨恐懼的情感,表達形式隱晦,但當時香港人看到也會明白,有時代的聲音;在2000年後,當時馬在學校講學,提及《大時代》一劇,當時學生並不明白為何丁蟹象徵共產黨,甚至覺得「諗多咗」。馬認為當時中港關係正處蜜月期,雙方簽署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幫助推動香港經濟,亦沒有出現97年以前所擔憂的社會動盪以及打壓香港人自由的情況,故不難理解上述現象的出現;但到2008年以後,特別是近兩年,中方對香港的態度愈趨強硬,「有好多說話打橫嚟講」,例如將特殊選舉制度說為真普選,將自己一套視為真理,這均與丁蟹的性格有相像的地方,因而出現「丁蟹效應」式的政治效應。《大時代》裡內藏不同的隱喻,難怪被視之為神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25/1912514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9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