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入行22年】東東拖栢芝認愛轟動

1 : GS(14)@2017-05-13 01:56:23

19歲加入樂壇的陳曉東,憑笑容加爆牙成少女夢中情人,其後與張栢芝發展「東芝戀」,轟動一時。


唱《打開天空》

1995年出道後,夥拍陳慧琳、陳建穎及邱穎欣合唱《打開天空》,唱到街知巷聞,之後推出過不少熱爆歌《結他》、《猜猜猜》、《水瓶座》及《劃火柴》等。


拍GiGi爆紅

影圈發展方面,東東在1997年與梁詠琪(GiGi)演出《初戀無限Touch》,深受年輕人歡迎,其後演出的《百份百感覺》亦備受追捧。



與恩師反目

1998年與恩師戴思聰因合約問題反目,並解除合約,幸多年後最終與恩師破冰。


發展東芝戀

與張栢芝於2000年相戀,兩人公開十指緊扣見傳媒,高調公告戀情,可惜東芝戀只維持近一年分手收場。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512/200184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605

【變態反派】李天翔入行20年演姦角

1 : GS(14)@2017-07-29 03:40:49

《金石良緣》



無綫藝員訓練班出身的李天翔,入行20年未獲力捧,初出道時擔任兒童節目《閃電傳真機》及《至NET小人類》主持,在《認字特警》中扮演「認字唔認人」的「認字特警編號999」成為小朋友的偶像。96年開始拍劇的他,由閒角做到配角,但多是演出反派,如強姦犯、變態殺手等角色,被網民封為「御用強姦犯」,曾被他在劇集中「強姦」或「企圖強姦」的女藝員,包括有朱慧敏、姚子羚、唐詩詠、陳凱琳、李思欣及李彩寧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728/201038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050

【情路暗淡】入行戀余文樂被拋棄

1 : GS(14)@2017-08-02 05:59:37

唐詩詠入行17年,情史不多,因為單是她與崔建邦的戀情,兜兜轉轉便9年,但最終都分手。


余文樂【移情別戀】

2000年入行之初,拍港台劇《Y2K》與余文樂相識後不久便拍拖,惟一年後傳樂仔移情盧巧音與唐詩詠分手。



崔建邦【慣常劈腿】

2005年合作拍《K-100》撻着,唐詩詠發現崔建邦「偷食」曾分手,但最終又原諒他,至2014年終於分手,但再見亦是朋友。



馬國明【暗戀兄妹】

一直與唐詩詠以兄妹相稱,但有傳他暗戀女方十年,惜被洪永城遲來先上岸,但馬國明現在已情傾黃心穎。


洪永城【無奈分手】

二人拍《載得有情人》定情,2014年在赤柱拍拖斷正,過去三年兩人都將戀情低調,未料公開不久,有指唐詩詠與盧啟邦拍拖而「被分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802/201086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252

【果籽人話】食牛雜冇嘔入行 遺體防腐師:難忘處理自殺朋友

1 : GS(14)@2017-10-29 23:39:32

伍桂麟是位入行十三年的遺體防腐師。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m.facebook.com/travel.appleseed某日,記者去看一齣有關遺體捐贈的台灣紀錄片,每看到片中丈夫摸妻子遺體抽泣,記者都忍不住同流淚。惟身旁男子不為所動,離場時與記者對話更是異常冷靜,此時他遞上名片──「伍桂麟(Pasu),遺體防腐師」,難怪。



讀藝術出身的Pasu今年36歲,是位入行13年的資深遺體防腐師,回想入行時,他說只是誤打誤撞。「做殯儀生意的親戚怕我收入不足,叫我跟師傅做遺體防腐師。我覺得很新鮮,便答應去做兼職。」跟師傅的第一天,他以為可以落手落腳做,至少可以摸一下遺體。結果,師父只許他在旁觀看,觀察洗刷遺體、面容修復等工序。「第一天都是行行企企,反而最記得師父請我食牛雜麵!」曾聽說中大醫科生也有類似傳統,上完解剖課去吃牛雜打大佬。他笑說師父分明要給他考驗,想用一餐飯把他嚇走,怎料他一口氣吃完整碗麵。「完全沒反胃,這樣的天份也非人人有,我想我是注定要入行的。」一碗牛雜麵,寫定了Pasu此後的人生路向。



遺體會以專用灰色袋包好,Pasu尊重每位先人,多次叮囑攝影師絕不能拍到遺體模樣。

伍桂麟:「年輕人都覺得死亡好遠,事實上誰知道自己餘下多少日子?活好當下,是更大的學問。」

「入行十三年,我接觸過的遺體數以千計,有陌生人也有朋友。」以為遺體防腐師就是做遺體防腐工作,原來不只如此。「最難忘處理過墮樓自殺的朋友,我要重整遺體的面容,讓家人見最後一面時好過一點。」Pasu按先人的遺照,盡量把遺體修復成生前的模樣,「試想像,要是沒有人整理過先人的遺體,家人看到時會多傷心?我是見過的。」他笑了笑,「這工序用得着我學藝術的才能。」根據日本調查,香港男士平均壽命為81.32歲、女士平均壽命為87.34歲,兩者都是全球之冠。人人求長命百歲,Pasu卻反問最長壽是否最好?「我見過八成以上是老人家,你會看到他臨走前插住了很多喉;你摸得到,他的胸骨折斷了,證明他臨終前經過搶救。」訪問期間,Pasu都沒甚麼表情變化,看似是個沒情緒的人,直至他說到最難忘的一位老人家。「老人家十個都不怕死,只怕痛。他生前躺着動彈不能,想拔掉喉管,但你看到他手臂上滿有瘀青,就知道一定是曾被紮住,他掙扎才弄成傷痕纍纍。」躺在病床上痛苦離世,生命不能自主,Pasu覺得這非善終。「我會說這不是一個人應有的對待,難道在香港這個大城市,想怎樣離世也沒有選擇權嗎?」數以千計的遺體,告訴Pasu死亡原來如此接近,每日都有人離世,有年老也有年輕人。「我見過男女老幼,有些是有頭有面的,有些可能是無名無姓的,但其實死時根本沒分別。」Pasu總把一句話記在心──空手來,空手去。「人生在世得到過甚麼,死後根本大家都是一副無差別的軀體。反而你離世前,為在親友留下甚麼,為世界貢獻過甚麼,這才是意義所在。」做了13年遺體防腐師,他更看重一個人該怎樣生、怎樣死,「人人都活在當下,但怎樣才算活好,這是更大的學問。」記者:黃凱婷 攝影:蕭志南、張志孟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024/201923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356

【飲食籽】過億身家賣魚佬贈海景3房單位 為25歲仔鋪路入行

1 : GS(14)@2017-11-13 03:31:42

吳伯恩兒子吳明發,去年開始落舖幫手,月入26,000元。

【飲食籽:識飲惜食】「現在口頭禪不是靠苦幹,是靠『父』幹,好像我兒子,他有個兒子,見到孫好得意,不是日日幹、夜夜幹,是日日幹、爺爺幹。每一個父母都是這樣,當有能力時希望仔女安居樂業。」「恩記龍躉大王」老闆吳伯恩(恩哥)說。恩哥1997年開始在北河街開檔賣龍躉,靠投資致富身家過億,今年初他幫25歲兒子買入荃灣海景3房單位自住,付4成首期供6成,4成首期加釐印三百多萬元。「見他一年年長大,又做了爸爸,無所謂傾盡全力去扶助他,等他有個安樂窩,激發他的鬥志。環境和以前不同,有時你無父母幫助,的確很難行,打份工就算有3萬元不錯,要幾時先上到車買到樓?連我自己計都計唔到。」不怕他沒有一個奮鬥目標?「擔心一定會,條路的確鋪得太平坦。以前我有間餐廳,他去幫手,11點開舖,差不多一點多才回來,不是一次半次,每日如是,我這樣不是害了你,便索性將它租出好過。」他續說:「現在他在魚檔是辛苦些,但自從幫他買間屋,他都履行承諾勤力了,每日好準時返工,已經好大進步,自己在這個年紀都是混沌當中。現在這些厭惡性行業好難請人,惟有一家人一齊做,慢慢灌輸思想給他,無讀書都可以發達,就要肯用腦,一定要勤力去做。」


吳伯恩25歲兒子吳明發說自己運輸、飲食,甚麼行業都做過,上一份工在利苑集團做學徒。「家人鋪了這條路跟住行是好事,始終自己讀書不多,知識不夠,這樣挫折難關比較少。細個想過不入行,但出來社會工作後,發現原來在魚檔工作好幸福,我是幸運的人。沒有說特別想做甚麼,最緊要長大了幫到父母,不要這麼辛苦。最初不習慣面對客人,比較怕羞,現在對得多人,適應了都可以,自己反而習慣了血腥味。」那有甚麼目標?「希望一直堅持做,越做越長,爸爸都做了廿多年,我會做多兩、三個廿多年。」吳伯恩卻說:「我不會對他有太大期望,始終他只有廿多歲,資質都好重要,如果他學到我九成守業,已很開心了。」


魚鮨:連着皮肉,富膠質,脂肪含量較豐,堪稱極品。

魚骨:骨髓香滑,更有滋補之效,適合熬湯。

龍躉扣:是龍躉胃部,有豐富膠質,爆炒後最合送酒。



恩記龍躉大王深水埗桂林街89號地下


記者:何嘉茵攝影:伍慶泉、劉永發(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陳慧玲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106/202035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057

【果籽人話】88歲鬥木老:後生女唔好入行

1 : GS(14)@2018-03-06 03:49:50

龍伯家中有數十張大小不一的木凳,是廿年來養活自己和老伴的依靠。

一click免費下載《籽想去東京》旅遊指南:http://bit.ly/2rSv4c4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呢一行好難捱,咁樣就捱到白頭,但都賺不到大錢。」88歲龍伯的手做木凳,早前成為網上熱話,吸引不少市民和團體慕名上門光顧,包括一位做木工的年輕女生。行動不便的龍伯,每天坐着自家改裝的有轆籐椅,在家中製作各種大小的入榫凳,太太則在旁拖着風濕腳,幫忙招呼偶爾上門的客人。龍伯自豪對記者說:「廿年來就靠雙手養活自己。」

貪木工可坐着做60歲入行

龍伯八十有八,他說廿年前才開始做木工,讓記者有點摸不着頭腦……全職做木工已有四年,今年32歲的阿恩,同樣好奇龍伯60歲時為何不退休。「退休有乜好?坐喺公園都過唔到一日,幾時坐到過世!」龍伯年輕時本做搬運雜工,六十歲時遇意外後行動不便,聽朋友說木工不用到處走,又可以坐着工作,便入行做木匠,「始終可靠自己搵食,但而家你咪入行喇。」這是他第一次說「不要入行」。他行動緩慢,坐在有轆籐椅上,配合木棍像撐艇般在家中穿梭。「我腳唔好,要靠佢幫手先做到。」他口中的「佢」,正是他坐着的籐椅。籐椅於二十年前從坊間家品店賺入,為了方便自己在家中活動,龍伯又到家具店買了幾個膠轆,鑲在藤椅椅腳。「我鏟起晒啲包膠,喺屋企行起上來會順啲,之後凳底又加塊木板,畀我擺幾條手巾仔。」龍伯說自己最清楚自己需要,親自改裝最合心水。所以大概十年前,他又在椅腳與椅腳之間,加裝了共四塊半圓形木板。「我要爬高爬低,有時坐低坐唔正,張凳會向後碌,我咪跌倒腰骨囉!加木板就唔會跌。」龍伯邊說邊示範,他坐上籐椅,任他前後左右、左右前後怎樣傾側,半圓形木板總會有先一點着地,支撐着整張藤椅,絕不可能連人帶椅倒地。難道龍伯研究過力學?「黐線!我都要不斷試,試過咁唔得就轉第二樣,鬼叫跌親係自己痛咩。」阿恩笑說這設計早該得獎,龍伯當堂站起來說:「我又真係未評估過自己啲專利值幾錢。」


他的凳在成網上熱話後,不少熱心市民上門四凳,兩老即使行動不便仍然親自招待。

龍伯從不假手於人,也不讓太太參與任何工序,只讓太太做較輕鬆的工作,如打掃木塵和招呼客人等。

他身旁的正是自家改裝的有轆籐椅,龍伯形容是他的好幫手。


做凳靠自己廿年從未加價

或者出售自己的設計,龍伯會換來更多收入,不過他選擇了賣入榫凳養自己和老伴。他數着家中數十張大大小小的存貨,「16吋好多人買,坐又得,做茶几仔又得;32吋就最好坐,高度剛剛好。」即使行動不便,他做凳絕不假手於人,由選木材、切割、組裝到上油,做一張要足足花一星期。但廿年來從沒加價,一直只賣約百元一張。「我賣凳有百幾蚊一日,一個月有三千幾蚊,叫做唔會餓死。」一樣有做木凳的阿恩,深知這些凳不應只賣百多元,她勸龍伯加價,龍伯卻耍手搖頭直說不可能。「係人人都知凳靚,但就係唔願畀錢,啲人丟低五十蚊我可以點。」他憶述之前在荃灣楊屋道擺攤,有人嫌一百元一張凳太貴,放下五十元就離開,那天他賣完一張就氣得提早回家。此時,他捉住阿恩雙手,說:「廿年前木工搵到食,而家點做,你唔好做啊。」他第二次叮囑阿恩「不要入行」。


龍伯叮囑阿恩(右)千萬不要入行,寧願她花青春做別的事情。

這一塊古董木牌匾,是友人在六十年代送給龍伯的,上面的粉筆字是龍伯親手寫上:「青春留下一串串。」



龍伯不願加價,阿恩便試着買走了四張凳,希望加工後賣貴一點,把錢全數交給龍伯。「我想搵個方法,不只想增加龍伯收入,更想令佢知道其實大多數人係願意畀貴啲。」龍伯聽見即時反對,更對阿恩大喝「千祈唔好」,「你想幫我做,千祈唔好,做木工呢行你捱唔到,邊一行有錢你就去邊行,唔好搞木工啦!」短短兩小時的交談,龍伯三番四次叫阿恩不要入行,似是推倒自己堅持了廿年的決定。他更深知做木工「搵唔到食」,從沒要求子女繼承父業,「廿年前人人叫你一聲師傅,今日想賣一張凳都難,後生嘅為乜仲要做落去?」臨離開時,他告訴阿恩和記者,只要家中所餘的木材用盡,就會真的退休,更着我們不用幫忙,「青春好快過,我同我老婆頭髮都白晒,你趁青春做媖其他事好過,我就捱咗大半世。」記者:黃凱婷攝影:蕭志南、潘志恆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304/203215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3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