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進入最後的白熱化階段,但美國人最關心的卻不是這場大選本身。
調研機構蓋洛普(Gallup)近日發布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美國民眾認為,目前美國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經濟”(14%的受訪者),“大選”只排在第四位(8%)。排在“大選”之前的另兩個問題是對政府的不滿(11%)、就業和失業(11%)。
美國人關心的其他問題還有:種族關系(7%)、移民(6%)、恐怖主義(5%)、國家安全(5%)和國家道德(5%)等。
實際收入低
說起來可能有些諷刺:美國人口調查局於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家庭收入增長強勁,然而經濟學家和美國民眾卻高興不起來。
人口調查局稱,2014年~2015年美國家庭實際收入中位數增加5.2%,達到5.6516萬美元。這是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的2007年以來首次增長,也是自1967年統計開始以來,經通脹調整後的增長速度首次超過5%。
企業自2010年來創造了1500萬個崗位,房價已經有所反彈,股市也逼近歷史新高。
面對靚麗的數據,哈佛商學院教授里弗金(Jan Rivkin)澆下一盆冷水:“我擔心美國人對此作出過度反應,把(收入增長)看作是我們(的經濟)挺好的一種信號,但其實並沒有發生任何可以維持實際家庭收入中位數長期增長的結構性變化。”
即便這幾年經濟開始複蘇,美國家庭實際收入中位數卻尚未回升至經濟衰退前的水平,仍較1999年的高位低了2.4%。
而支持特朗普的關鍵群體——男性的實際收入中位數甚至低於上世紀70年代早期。
經濟學家認為,在目前的GDP增速下,去年美國家庭收入的強勁增長勢頭不可持續。美國的勞動生產率已經連續三個季度下滑,因而缺乏能夠維持長期快速收入增長的經濟活力。
而且,這種收入增長也是不均衡的。據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的分析,美國95%的家庭收入仍然低於2007年前的水平。
智庫經濟創新團體(Economic Innovation Group)聯合創始人格里克曼(Steve Glickman)表示,數據是變好看了,但並不代表民眾的看法也由此改變了。“人們仍然對經濟非常焦慮,因為民眾對經濟的感知並不來自於數據,而是來自於他/她所在街區的就業情況。”
波士頓薩福克大學本月進行的一項調查也顯示,認為美國經濟停滯不前或陷入衰退的選民數量多於認為美國經濟正處於複蘇中的選民。
商界很擔心
蓋洛普的調查顯示,在被問及“哪個黨派能更好地處理你所關心的最重要問題”時,42%的受訪者認為是共和黨,38%的受訪者認為是民主黨。也就是說,在美國民眾最為關心的經濟議題上,共和黨比民主黨稍具優勢。
不過,在美國商界,許多人認為希拉里當選將更有助於經濟,然而即便是希拉里當上總統,企業領導人也擔心她到底會對企業有多友好。
7月,金寶湯(Campbell Soup)首席執行官丹尼斯·莫里森(Denise Morrison)說,“每一次似乎就要塵埃落定的時候,總會有些別的事情發生,比如英國脫歐,比如美國大選的風向,這似乎是在強調說,新常態下沒有什麽是常態的。”
8月,Signet Jewelers首席執行官萊特(Mark Light)說:“這場總統大選……有著一些非常不一樣的特點,可能會影響美國中產階級消費者的想法和心態。”
9月,Gap首席執行官派克(Arthur Peck)說:“我認為,美國正在進行的這場大選,它的不確定性已經到了可能令消費者不安的程度。”
經濟展望集團(The Economic Outlook Group)首席全球經濟學家包墨(Bernard Baumohl)說:“決定明年美國是否會出現衰退的最終因素就是,美國人對2017年入主白宮的那位是否有信心。”
現在看來,美國人信心不足。多份民調顯示,大部分選民都不喜歡希拉里或特朗普。
亞德尼研究公司總裁、經濟學家艾德·亞德尼(Ed Yardeni)說:“這場大選,或者說是馬戲表演,顯然對經濟沒有幫助。”
捂緊錢包
美國經濟增長背後的一個簡單邏輯是:民眾和企業都需要購買東西。大家都在買東西時,美國經濟就繁榮,不買時,經濟就遭殃。
現在美國人最大的恐懼是什麽?就是大選會讓美國人捂緊錢包。CEO們已經在這樣做了。是的,企業仍然在雇傭員工,美國的崗位招聘數量也創下新高,但企業在新設備和研發上的花銷卻並不多。
“特朗普這樣的總統候選人會催生出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包墨表示。企業不喜歡在不確定的時候進行大筆投資。
今年上半年,美國經濟僅增長1%,遠低於3%以上的歷史平均水平,甚至低於過去兩年2.4%的平均增速。這種緩慢增長的背後,很大一部分是企業出於英國脫歐、美國大選等原因而暫時擱置大筆采購進行觀望所造成的。
本屆總統候選人之一的特朗普簡直就是一枚防不勝防的不定時炸彈。慣常的思路模式完全不能夠解釋所謂的“特朗普效應”。“如果有人說對當下的局面感覺很確定,那倒是很愚蠢了。”經濟學家斯萬克(Diane Swonk)如是表示。
那麽,美國人還會繼續消費嗎?
企業支出是很重要,但從比例上來看,個人支出才是美國經濟中的大頭,占據了近70%的比重。
今年迄今,消費者表現仍可以算得上是個亮點。他們的花銷雖然不比經濟衰退前,但還是在一些商店中購物,也在網上購物。消費者信心指數已經反彈至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
但8月的零售銷售額遠低於預期。這可能是擔憂情緒從商界向消費者擴散的一個標誌。
包墨表示:“從現在開始到大選結束,企業領導者和消費者都會減少支出,特別是在民調結果顯示兩名候選人支持率咬得很緊的情況下。”
這屆候選人不行
對於兩位總統候選人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彼得森研究所在近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這樣評價道:如果希拉里當總統,將可能“損害”美國經濟,但如果是特朗普當總統的話,他卻可能對美國經濟“造成毀滅性影響”,導致美國經濟在2019年陷入衰退,造成近500萬美國人失業。
特朗普在近期的一場演講中承諾,如果他能當選總統,將令美國經濟增速達到近4%,並創造2500萬個就業崗位。他一直都吹噓說,自己在商界的成功經驗讓他完全有能力扭轉美國經濟的頹勢。
主流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他的經濟政策是危險的誇誇其談。特朗普的保護主義貿易政策將可能引發貿易戰爭,令美國經濟遭受重創,甚至陷入衰退,從而導致美國失去480萬個私營部門就業崗位。
希拉里提高稅收的政策將拖累經濟,不過她在基礎設施上的支出可以抵消一部分副作用。此外,如果希拉里實施每小時15美元聯邦最低工資的政策,將拖累新增就業崗位的數量,因為雇主可能會減少招聘人數。
彼得森研究所總裁亞當·博森(Adam Posen)說:“希拉里的政策將傷害(美國經濟),特朗普的政策卻是毀滅性的。他想要發起貿易戰爭、保護不具備競爭力的特殊利益,這將對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造成災難性影響。”
近期美國本土襲擊事件頻發,恐怖主義和國家安全也再次成為美國大選的一大熱點。
先是新澤西、紐約,後來又是華盛頓州伯林頓市和馬里蘭州最大城市巴爾的摩,無論是否與恐怖主義有關,接連的爆炸和槍擊事件已經令美國社會再次陷入對安全的恐慌。
接連發生的襲擊事件中有些已經被“伊斯蘭國”(ISIS)宣布對此負責,有些則還未定性,但它們都有共同的特征:難以預期且並非有組織的襲擊,是更加難以防範的“孤狼”襲擊。
難以防範的孤狼
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基金會”(New America Foundation)編制了一個自“9·11”事件以來美國發生致命襲擊事件的數據庫,並將“極端主義者施暴”標註出來。從2002年到2016年,美國共有94人在此類襲擊事件中喪生。
“20世紀後,西方國家對伊斯蘭世界的壓制導致後者出現極度反彈來反抗世界的不公平和不公正,催生了伊斯蘭極端運動的興起。‘9·11’事件以後,這種極端運動逐漸蔓延,逐漸向民間擴散,並得到民間下層人士和廣大受壓迫階層的擁護,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麽ISIS在興起的過程中能夠招募大量人員。”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亞太研究中心主任趙幹城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2016年9月24日晚,巴爾的摩市,3名槍手在東部市區向人群開槍
目前美國大選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對於下屆美國總統來說,其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便是如何應對極端主義,以及美國國內受極端組織鼓動的“獨狼式襲擊”。
希拉里曾表態說,如果她當選總統,將把“阻止孤狼襲擊”作為首要任務,解決方案是,集結政府和私營部門的共同力量,識別孤狼襲擊者,並確保執法機構擁有所需的相應資源。
特朗普的反應則是“要阻止來自敘利亞等擁有可怕意識形態之地的人進入美國”。同時,特朗普還表示,美國國內生活著數以千計“被仇恨扭曲了的人”,這些人也可能發起類似的襲擊事件。
孤狼襲擊令美國反恐部門十分擔憂的原因在於,他們可以監控的情報少之又少。
趙幹城稱:“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可以說是社會的癌癥。孤狼襲擊更難處理,它造成的影響又特別惡劣。但是解決這個問題的藥方目前還沒有找到,任何國家都沒有一個好的辦法。”
即將舉行的首場候選人辯論上,希拉里和特朗普勢必將圍繞這兩個議題展開唇槍舌劍。那麽,他們各自的政策立場如何呢?
希拉里應對更顯穩妥
作為現任奧巴馬政府中曾經的一員,希拉里認為,美國的國家安全需要以穩定的警力和情報為基石,同時還需要尊重所有公民和移民的權利,無論他們的種族或宗教是什麽。
在對抗恐怖主義威脅方面,希拉里較大程度上依賴美國在歐洲和中東地區的盟友。
首先,希拉里支持從空中消滅ISIS據點。希拉里曾表示不會在打擊ISIS的過程中“踏上敵人土地”。不過,她將通過加強空襲和支持阿拉伯或庫爾德軍隊地面行動的方式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同時也將努力尋求一種針對敘利亞和伊拉克領導層的外交戰略。
美軍持續空襲敘利亞境內“伊斯蘭國”
其次,希拉里將與國外盟友攜手摧毀恐怖主義網絡。她選擇與歐洲盟友合作,共享情報並針對恐怖主義資金來源進行打擊,對伊拉克和敘利亞的特別行動小組進行訓練並為其提供裝備,通過切斷ISIS金錢、武器、戰鬥人員和宣傳的方式摧毀恐怖主義網絡。
另外,希拉里還提出抗擊國內恐怖主義。包括創立一支專註消滅“孤狼”的任務小組,並發起“情報潮”(intelligent surge),還要與美國本土的穆斯林社區建立執法聯系。
奧蘭多酒吧槍擊案發生後,希拉里曾提議“加強”這種聯系,她說:“數百萬熱愛和平的穆斯林在美國生活、工作、養兒育女。他們是最有可能及時發現極端主義不良後果的人,也是最能夠幫助我們的人。所以,我們應該加強和這些社區的聯系,而不是讓他們背黑鍋或孤立他們。”
希拉里還支持對那些列入恐怖分子觀察名單的人實行不讓他們上飛機、不讓他們購買武器的政策,還不止一次地強調要和科技公司合作,對抗ISIS的宣傳。
特朗普強硬但不具體
被外界認為“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朗普在國家安全問題上的態度則以強硬著稱,認為抗擊恐怖主義的首要對策是“極端審查”。
“我不會允許來自恐怖主義國家的人進入美國,我會做極端審查。”今年7月,在法國尼斯卡車襲擊案發生後,特朗普如此表態。而這種“極端審查”中也包括對意識形態的審查。“我們只該讓那些和我們擁有相同價值觀、尊重我們的人進入美國。我們早就應該有一套全新的審查測試機制了。”
特朗普甚至還贊成動用酷刑。他曾公開表示,應該批準對囚犯施以水刑,以獲取情報。
這位共和黨獲選人還將“暫時停止”讓來自世界上一些最危險國家的人“移民美國”,包括那些“曾經有過輸出恐怖主義歷史的國家”。
最廣為人知的一段是,特朗普稱要在墨西哥與美國邊境建起一堵墻,將數百萬非法移民“拒之門外”,甚至就連造墻的錢也要讓墨西哥出。
特朗普還表示,他將召集一場國際會議,聚焦於如何與美國盟友合作:“我認為,我們與俄羅斯在抗擊ISIS方面有共同立場。這難道不是件好事嗎?”
但是,特朗普至今沒有特別明晰的具體計劃。他對此的解釋是,不希望因為自己披露軍事計劃而讓美國的敵人有所防備。
“如果我當選,我不會告訴敵人我的計劃是什麽。”特朗普在9月的一次國家安全論壇上表示。他還說,他將對軍事領導層進行人事變動。
不過,特朗普提及的一些防止恐怖主義的提議,奧巴馬政府已經在執行,而這些政策也與希拉里的類似,這些措施包括用網絡戰擾亂恐怖主義組織在社交網絡上的人員招募、協調與他國軍事行動摧毀ISIS、擴大情報網絡、切斷ISIS資金來源等。
“現在看來,特朗普倒可能是(孤狼襲擊的)一個‘治療’方案,因為他或許會采取激烈的手段,甚至會把美國帶回一個肆無忌憚使用武力的時代。但如果真是這樣,我們也無法預測他到底會給世界帶來什麽樣的影響。”趙幹城表示。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將於今年年底卸任。盡管他從未明確表示有意明年競選韓國總統,但韓國多家報紙已經將潘基文列為熱門候選人。
據韓聯社消息,韓國部分媒體26日公布了針對下屆總統選舉潛在候選人支持率進行的民調結果,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所有調查中支持率位居榜首,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文在寅和在野黨國民之黨前聯合黨首安哲秀分居其後。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資料圖:韓聯社)
《中央日報》調查研究組的調查結果也顯示,潘基文的支持率最高,為32.7%,文在寅為17.3%,安哲秀為8.1%,樸元淳為4.2%,金武星為3.9%,吳世勛為3.7%。在對有力人選知名度進行的調查中,95.1%受訪者回答認識文在寅,排在第一。安哲秀(94.8%)、潘基文(93.9%)、樸元淳(88.9%)、金武星(81.9%)進入前五。此次調查於20-21日針對全國1千名成年人以電話采訪的方式進行,可信度為95%,抽樣誤差為正負3.1個百分點。
《朝鮮日報》委托調查機構Media Research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潘基文支持率達27.4%,文在寅為16.5%,安哲秀則為8.2%。其後依次為首爾市長樸元淳(4.4%)、前首爾市長吳世勛(4.3%)、執政黨新世界黨前黨首金武星(2.8%)等。此次調查可信度為95%,抽樣誤差為正負3.1個百分點。
文在寅(左)和安哲秀(右)
另外,《每日經濟》委托民調機構Realmeter進行的調查顯示,潘基文的支持率為23.7%,文在寅為18.5%,安哲秀為10.3%,樸元淳為6.0%。此次調查於19-23日針對全國19歲以上有選舉權的2530人通過電話、智能手機應用軟件等進行,可信度為95%,抽樣誤差為正負1.9個百分點。
9月15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會見韓國國會議長丁世均和朝野政黨三黨院內代表時,曾表示“會在1月中旬以前回國”、“希望有機會向國民做回國報告”。不少政治分析師預測,潘基文可能會在“衣錦還鄉”後正式宣布參選下屆總統。
美國股市周五走低,因英鎊閃跌引發金融市場出現不希望看到的震蕩,而弱於預期的美國就業數據,並不足以改變對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美聯儲)將在年底前升息的預期,美總統候選人周日將進行第二輪辯論也加重市場不安情緒。
標普500指數收跌7.03點,跌幅0.33%,報2153.74點,本周累積下跌0.7%。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跌28.42點,跌幅0.16%,報18240.08點,本周累積下跌0.4%。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跌14.45點,跌幅0.27%,報5292.41點,本周累積下跌0.4%。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波動性指數(俗稱恐慌指數)收漲4.98%,報13.48,本周累積上漲1.43%。這也是美股三大指數四周來首周收跌。
周五,美國9月非農就業報告發布,數據不及預期,這也對股市形成壓力。9月新增15.6萬非農就業者,不及預期的17.2萬人;9月失業率5%,預期是持平8月的4.9%。這是就業崗位增長連續第三個月放緩,但市場認為,數據不足以阻止美聯儲在今年稍後升息。
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和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將在周日進行第二輪辯論,這也加重了交易商的不安情緒。11月美國大選前共計要進行三輪辯論。
英鎊兌美元周五下跌1.4%,在亞市早盤“閃電崩盤”後,跌幅收窄。在亞洲交易時段,英鎊在幾分鐘內一度閃跌多達10%,這導致市場擔憂英鎊的脆弱性,並引發各個市場大幅震蕩。
此外,黃金周五小幅收跌,美元指數小幅下挫,但依然維持在近兩個月新高。油價跌至50美元/桶下方,下跌約1%,市場人士對OPEC減產希望燃點的漲勢獲利了結。OPEC減產希望推動油價過去一周上漲近15%,觸及四個月高位。
今年6月16日,是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參加美國總統選舉的一周年紀念日,但他卻從競選活動中抽出身來,在法庭上宣誓作證。
起因是在他發表有關墨西哥移民的爭議性言論之後,明星大廚傑弗里·紮卡里安(Geoffrey Zakarian)和何塞•安德列斯(José Andrés)撤回了原定在特朗普酒店開設餐館的交易。特朗普因此將兩人告上法庭。
這至少是特朗普第三次從競選活動中抽身上庭了。
現在,距大選日只剩下不到兩周時間,而在4000多起牽涉到特朗普及其業務的官司中,至少有75起仍然未決。
RealClearPolitics綜合美國民調數據顯示,在大多數民調中,特朗普的支持率都顯著低於希拉里,至少落後5個百分點。特朗普勝出的希望日趨渺茫,但假定特朗普當選,這些官司也不會一筆勾銷。他並不享受豁免權,還可能會被要求提供證詞,甚或在公開庭審中出庭作證。
除了告別人,特朗普也被很多人告。其中,紐約市的特朗普蘇荷酒店(Trump SoHo Hotel)拒不向餐飲服務商支付服務費一案,就將於大選日前一天開庭審理。
仿佛還嫌官司不夠多似的,近日,在賓州葛底斯堡發表演講,闡述自己當選總統後的“百日新政”時,特朗普還揚言,要起訴所有稱他性騷擾的女性,說她們全在說謊。
“一言不合”就起訴
《今日美國》(USA Today)的記者們花了六個多月的時間,收集特朗普及其公司所涉及的4000多起訴訟的案卷。他們造訪全美各地的法院,調查法庭文件,聯系律師。在整理過程中,一些規律開始浮現。
比如,特朗普常常不肯放過雞毛蒜皮的小爭執,不惜投入巨大的財力和精力,跟資源有限的對手對著幹。
他還一而再、再而三地拖欠勞工、雇員和小商戶的報酬,如果他們想追回損失,就只能花費時間和法律費用。
至少有60起官司涉及特朗普拖欠,告他的包括油漆工、玻璃制造商、房產經紀、調酒師、度假村小時工,甚至有他自己雇傭的律師。
另在至少20起互相獨立的官司中,原告都指控特朗普及其公司的經理歧視女性,忽略性騷擾投訴,甚至本身就是性騷擾者。
另一個規律是,特朗普通常一言不合,就以起訴相要挾。“我要告你”,是特朗普在“造一堵墻”之前最常用的口頭禪。
不過經分析發現,對於這種口頭上的爭執,他很少說告就告,而且真告了也通常以失敗收場。唯一一次勝利是指控賓夕法尼亞小姐誹謗,最後仲裁庭做出了賓州小姐向特朗普的“環球小姐”組織賠償500萬美元的決定。
事關重大的欺詐官司
在特朗普的官司之中,最棘手的可能會是“特朗普大學”案。
之前的學生們發起了兩起集體訴訟,指控這所營利性教育機構收取最高3.5萬美元的學費,但嚴重誇大授課課程的價值。
特朗普已經就此提供書面證詞,並有意弱化了自己在特朗普大學中扮演的角色,但他還是有可能被要求出庭作證。
雖然這些都是民事訴訟,但一些法學專家指出,法院最終還有可能認定特朗普大學乃至特朗普本人存在詐騙行為。而哪怕只是民事法庭的認定,國會都可以據此考慮彈劾程序。
潛在利益沖突
要是這些未決官司與總統職位發生利益沖突,到時候就比較難辦了。
比如,他的司法任命會不會受到這些官司的影響?律師、涉案各方乃至法官會不會為了討好特朗普,使審判結果受到影響?
又比如,特朗普正在華盛頓特區開發的老郵局大樓(Old Post Office)是一座歷史建築物,受聯邦政府管轄,由聯邦政府租用給他,涉及到這一開發項目的官司就可能牽涉政府官員。
與此同時,希拉里·克林頓也面臨約30件未決的民事官司,其中包括涉及到“郵件門”醜聞的官司。但絕大部分都不會被受理,因為幾乎每一樁都與希拉里的公職有關,而且被告名單往往很長,她只是其中之一。
分心因素
這些未決官司在審理過程中,通常會抖出很多私人財務等方面的記錄,並公之於眾。就算特朗普什麽都沒有做錯,這類內幕信息也有可能被政治對手揪住不放,用來給他造成難堪,或者被用作政治上的把柄。
當初,尼克松政府就曾官司、醜聞纏身,並且欲蓋彌彰,使尼克松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在任期內辭職的總統。
比爾·克林頓則曾卷入白水事件、保拉·瓊斯(Paula Jones)案,以及最後的白宮實習生萊溫斯基(Monica Lewinsky)案。1998年時,比爾·克林頓曾經因為萊溫斯基案,在大陪審團面前作證。
“因為克林頓的最高法院案子(保拉·瓊斯案),美國總統不再免於民事訴訟的幹擾,”紐約大學法學教授薩繆爾·艾薩克哈羅夫(Samuel Issacharoff)說,“如果總統被傳作證,這時候中東爆發動亂,法院只可能會推遲一下。在總統任期內,這些事情絕對是巨大的分心因素。”
特朗普的法律總顧問阿蘭·加騰(Alan Garten)有意弱化了這些官司的嚴重性。
加騰說,在目前未決的官司中,只有30起是比較重要的。其他都是特朗普旗下業務所涉及的普通官司,或雞毛蒜皮,或註定不會立案。“我們是一家正在經營的公司,不論他當選與否,我們都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所有官司——在法律面前,其最終結果不會有任何不同。”
7日據韓聯社消息,韓國國務總理被提名人金秉準今日在首爾金融監督院研修院向記者們表示,若朝野和青瓦臺經協商敲定好的總理人選,我現在的被提名人地位將被取代,我不會成為絆腳石。
金秉準補充道,我甘願做嚴寒中的小火爐,哪怕是一個暖手寶也好,但如果有性能更好的大火爐出現,小火爐就無用武之地。但除非出現大火爐,我不會因嚴寒而放棄願做暖手寶的決心。
此番話被解讀為,在韓國在野陣營要求青瓦臺取消或金秉準自行放棄被提名人資格的情況下,若朝野和青瓦臺就新的總理人選達成協議,金秉準將會放棄被提名人資格。
金秉準接受采訪(圖:韓聯社)
2日,金秉準被韓總統樸槿惠提名為新任國務總理。對此,韓國總統府青瓦臺還曾表示,這意味著樸槿惠總統將退居二線 ,由金秉準擔任“內治”總統。
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即將揭曉。然而,無論最終誰能入主白宮,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在一件事情上是贏定了:籌款。
根據雙方競選團隊以及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super-PAC)向聯邦競選委員會提交的大選前最後一份籌資和開支報告,希拉里在競選資金上遙遙領先。截至10月19日,希拉里募集到10.681億美元,主要來自於大手筆的重量級捐贈人對super-PAC的貢獻。
特朗普募集的競選資金不及希拉里的一半,為5.122億美元。雖然特朗普本身是地產大亨,但從競選之初起,他和希拉里之間的資金差距一直存在。和希拉里背後有慷慨的“大金主”不同,特朗普更多地依賴於他的個人財富以及數百萬筆小額捐贈的累積。直到今年5月,特朗普競選團隊才開始積極地向外部募集資金。截至10月19日,特朗普自己在競選中投入了5620萬美元。他此前曾承諾投入1億美元。
在開支上,希拉里已經在電視廣告和搖擺州的地面活動等相關競選活動上花費了8.977億美元。就算如此,在最後幾天的關鍵時刻,希拉里陣營手頭掌握的資金仍有1.716億美元,遠多於對手。
希拉里的一位競選助手曾稱,最後幾天將投放大量廣告和舉辦活動。“我們籌集了很多競選資金,這是花錢的最後一周了。”該助手說,“我們將在此前沒太顧及的州花很多錢。”
特朗普則在競選中花掉了4.295億美元,手頭現金還剩8390萬美元。
若希拉里當選,她將和丈夫一起名列十大富豪總統排行榜。希拉里2014年出版《艱難抉擇》一書,版稅約1400萬美元。此外,和克林頓一樣,從各種演講中希拉里也賺得大筆收入。克林頓夫婦的凈資產大約在7500萬美元,在十大富豪總統排行榜中位列第九。
克林頓夫婦的財富,甚至美國歷史上的任何一位總統的財富可能都無法與特朗普相比。不過,特朗普一直沒有公布其納稅申報單,其凈資產很難估算。美國研究機構24/7 Wall St.根據一些公開財務信息估算,特朗普的凈資產在29億~100億美元之間。
另據《福布斯》雜誌,特朗普目前的資產凈值為37億美元,在福布斯美國富人榜中排名156位。
16日從外交部網站獲悉,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稱,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不利於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希望有關國家正視中方合理關切,停止有關部署進程。
會上有記者提問,“據報道,15日,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文在寅在宣布競選韓國總統時稱,在當前政治形勢下部署“薩德”系統並不合適,部署問題應推遲至下屆總統任內處理,應以外交手段推動重新考慮部署“薩德”。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耿爽表示,關於“薩德”問題,中方已多次表達嚴重關切和明確反對立場。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嚴重破壞地區戰略平衡,嚴重損害包括中國在內的本地區有關國家戰略安全利益,不利於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希望有關國家正視中方合理關切,停止有關部署進程。
12月15日,文在寅在新聞發布會發言。
據新華社報道,韓國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文在寅15日表示,鑒於國內特殊局勢,韓國政府不宜推進“薩德”反導系統部署事宜,而應留待下屆政府對其進行重新評估。
“薩德”全稱為“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美韓今年7月宣布,將在韓國部署“薩德”,理由是防範朝鮮可能發動的導彈攻擊。按照駐韓美軍司令文森特·布魯克斯11月時的說法,“薩德”部署將於8至10個月內完成。
從今年10月開始,韓國總統樸槿惠的“閨蜜幹政”醜聞持續發酵,給韓國造成巨大的沖擊。
在韓國民眾舉行大規模反樸槿惠遊行的同時,韓國國內的政治局勢也陷入不可預測的漩渦之中。
12月9日,韓國國會正式通過彈劾樸槿惠的議案,而樸槿惠仍申明將通過法律維護其執政權,並已向憲法法院遞交答辯狀稱並沒違法。
不過,且不論國會彈劾樸槿惠後仍有88萬民眾遊行,要求總統和代總統黃教安一並辭職,即便憲法法院隨後否決了樸槿惠的彈劾案,她此前也已表示同意執政黨提出的“4月提前下野、6月大選”的方案。總之,韓國將提前大選已經板上釘釘,政界也提前進入了“大選模式”。
12月16日,民調機構“蓋洛普韓國”發布了最新的民調數據,顯示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的支持率首次超過40%,達到該黨自創建以來的最高值;而執政黨新國家黨的支持率僅為15%,創下歷史新低。
與此同時,根據上述民調數據,現階段有四位候選人擁有較高民意支持率,但緊接著也有一些政治人物“蠢蠢欲動”。
韓國高麗大學政治外交學院教授鄭韓律稱:“考慮到韓國的政治體系還是以總統為主,代總統制度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而現階段韓國憲法法院也正面臨院長及部分法官換屆,因此,雖然樸槿惠一案牽涉面較廣,但我還是認為憲法法院最晚會在明年3月部分法官換屆之前作出最終判決。”
韓國法律規定,憲法法院應在180天內完成對國會提出的彈劾案的審理。在其作出最終判決之後的60天內,韓國將舉行大選。在2004年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的彈劾案中,憲法法院僅用了63天便做出最終判決。
根據如上分析,如果樸槿惠最終被彈劾,則韓國很有可能將在明年4月至5月進行大選。另一方面,就算憲法法院否決了彈劾案,根據此前樸槿惠的表態,韓國還是很有可能提前大選。
再看候選人的情況,最新民調顯示,現階段支持率高居榜首的是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文在寅,支持率高達23.1%,緊隨其後的分別是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城南市市長李在明和國民之黨前黨首安哲秀,四人的支持率總和將近70%,一些執政黨非當權派人士和在野黨人士支持率較低。
“盧武鉉密友”文在寅
呼聲最高的文在寅在許多韓國民眾腦海中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盧武鉉的密友”。在盧武鉉時期,文在寅擔任青瓦臺秘書室室長,曾與盧武鉉多次“並肩戰鬥”。盧武鉉卸任後,文在寅仍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將“繼承盧武鉉的精神”,因此被韓國民眾和輿論視為“親盧武鉉”派的領頭人物。文在寅曾代表共同民主黨的前身民主統合黨參加了2012年的大選,最後以3.5個百分點的微弱劣勢敗北,但也創下韓國左派政黨競選史上最高的得票率。
文在寅
韓國政治分析家趙尚熙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文在寅最大的優勢便是其通過多次選舉和領導第一大在野黨所被驗證的政治能力,以及背後所擁有的‘親盧武鉉’派的政治勢力和黨派基礎,這也是文在寅最大的執政資本。”
共同民主黨在“閨蜜幹政”醜聞中積極要求彈劾樸槿惠的表現擴大了文在寅的民意基礎,此外,韓國國內的年輕人正刮起懷念盧武鉉的風潮,再加上文在寅主張增加國家福利開支、加強朝韓對話合作,這些因素令他深受年輕人和左派進步人士的支持。
“可以說,現階段的總統候選人中,如果說誰能夠最穩定地執政,非文在寅莫屬。”趙尚熙表示。
本月15日,文在寅在接受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多家媒體采訪時明確表示“薩德”反導系統的部署應該推遲再議:“在當前政治形勢下,繼續推進‘薩德’部署進程是不妥當的……是否部署‘薩德’,應該推遲至下屆政府來決定。”
趙尚熙認為,正因為文在寅具有較高的政治能量,其推進的政策偏溫和,因此很難拉攏那些主張實施強硬措施、強調美韓同盟的右派選民,因而將影響文在寅得票的範圍。
“地球村村長”潘基文
相比長期活動在韓國政治圈的文在寅,同樣呼聲較高的潘基文則像個“外來和尚”。
“雖然潘基文仍然是韓國國籍,但畢竟在韓國之外活動了將近十年,因此稱之為‘外來和尚’也不為過。”趙尚熙表示。
潘基文
鄭韓律則認為:“潘基文的仕途和功績,無論是外交通商部部長,還是聯合國秘書長,都主要集中在外交領域,許多韓國民眾相信,‘地球村村長’潘基文的經驗,對於不滿韓國‘搖擺不定’的外交政策的民眾來講,都是一個非常符合總統形象的候選人。”
潘基文本人雖然沒有親口表態稱將參選總統,但他曾說“理解人民渴望出現新型包容性領導”,這些話被外界理解為卸任後將參選總統的暗示。
“但潘基文有一個巨大的問題:民眾看到的僅僅是表象和知名度,他還沒在韓國國內就其政策進行表態。因此,潘基文回到韓國以後,無論進入哪一個派別,都很可能引起一系列反應。”趙尚熙表示。
此外,潘基文在韓國國內並沒有政治根基,雖然現階段有部分人士開始整合親潘基文的勢力,但這些勢力仍然沒有形成規模。外界此前曾預計他會加入樸槿惠的新國家黨,但在樸槿惠爆出醜聞後,該黨支持率急劇下滑。潘基文的親信也曾向媒體暗示,他不會加入新國家黨,而是選擇結盟或創建黨派。
“黑馬”李在明
相比於文在寅和潘基文,來自共同民主黨的城南市長李在明則是一匹“黑馬”。
李在明一直以過激的言論和犀利的視角,被韓國政界稱為“反樸急先鋒”。此前曾為了反對樸槿惠政府實施的地方自治制度改革,不惜在首爾市區絕食,並在“閨蜜幹政”醜聞爆發以後,第一個要求樸槿惠立刻下野。
從政之前,李在明是一名律師。2010年當選城南市市長,任期中將城南市從破產的邊緣拉回。不具備國會議員經驗的李在明反而體現了與現有政治家不同的優勢,他的一些激進言論在社交網絡上流傳的同時,支持率一周內飆升15%,一躍成為熱門潛在候選人。
李在明
此前,李在明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曾明確表示,樸槿惠一生都在為私利而生活,希望樸槿惠和執政黨能夠在最後時刻為國家做一點貢獻,立刻下臺並接受懲罰。李在明也是最反對“薩德”的政治人物之一,認為“薩德”無論是對中韓關系還是對韓國的國家利益,都絲毫沒有幫助。
“這種‘口無遮攔’在讓李在明獲得較高人氣的同時,也給許多猶豫的中間人士帶來負面影響,不利於進一步擴張支持率;與此同時,右派人士對他的反感也是其成為總統後團結國家所面臨的巨大挑戰。”趙尚熙表示。
創業家安哲秀
與李在明一樣,韓國創業界的傳奇人物安哲秀也是總統熱門人選之一,尤其在網上擁有較高的人氣,並被稱為“韓國的比爾·蓋茨”。
出身名門的安哲秀畢業於首爾大學,留學歸來後投身於信息安全產業,創辦了開發計算機殺毒軟件的安哲秀研究所。安哲秀因猛烈批評現有政黨和大企業而成為政治明星,此後毅然退出自己創辦的公司,並將大多數股份捐出,獲得社會贊譽。
安哲秀
與此同時,安哲秀此前雖然組建了“國民之黨”,但現階段由於內部派系林立,安哲秀在黨內的親信寥寥無幾。
“在許多民眾眼中,安哲秀被認為過於軟弱,而且沒有政治根基,在執政過程中,是否具有穩固的政治根基尤為重要,這也是為何安哲秀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不得不讓步給文在寅的重要原因。與此同時,安哲秀僅擔任過兩屆國會議員,政治經驗本已不足,此外也沒能對時局有效地建言獻策。”趙尚熙認為。
而鄭韓律教授則表示:“無論誰繼任樸槿惠當上總統,一方面,韓國經濟仍面臨著內需不濟、出口不振、支柱產業遭挑戰的境地,另一方面,因‘薩德’反導系統帶來的外交危機和‘閨蜜幹政’醜聞的發酵,韓國民眾對政治的強烈不信任感不是換總統就能解決的,這將是非常棘手的大問題。”
22日消息,據外媒報道,法國總統候選人、極右翼領導人勒龐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她能在明年春季贏得總統大選,將與布魯塞爾進行談判,來恢複法國的主權;如果談判不成功,在這之後的六個月里將組織法國進行脫歐公投。
據外媒此前報道,勒龐表示,“英國公投退歐、奧地利右翼崛起和特朗普的獲勝,都表明國家權力正在從‘精英’手中滑落。如果法國人也希望重獲獨立,並再次掌控自己的國家,強化國家安全和法制等因素,我可能贏得明年的大選。”並指出,與特朗普主張相似,國民陣線排斥大規模移民的湧入、伊斯蘭國的崛起以及破壞法國和歐盟的自由貿易協定。
根據民調機構替巴黎政治學院政治研究中心(Cevipof)和世界報(Le Monde)制作的民調結果,前總理菲永和極右派政黨民族陣線(FN)主席瑪琳.勒龐(Marine Le Pen)將在首輪投票中脫穎而出。
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的第一輪和第二輪將分別於4月23日、5月7日舉行。法國議會選舉則將在明年6月11日和18日舉行。按照規定,法國的選舉機制為兩輪選舉制,在第一輪選舉中獲得過半數選票的候選人即可當選總統,如果候選人在該輪的選票均不過半,則進行第二輪選舉,這一輪得票最多的候選人即可當選為總統。
左派初選要到明年一月底才會舉行,目前不知由誰參選,但這份調查預設不同的人選,得到的結果是,無論左派由誰參選,對大局都不會產生變動,幾乎肯定陪榜。
法興銀行分析師Kit Juckes仍然預期,從現在起到明年4、5月份法國大選之前,歐元兌美元將跌到平值1.00大關附近。但Juckes同時預期,一年之後,歐元兌美元匯率將高於現有水平。 Juckes指出,美國侯任總統特朗普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已經得到相當程度消化,美聯儲明年加快升息的步伐也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得到逐漸消化。 因此,Juckes認為,除非法國大選給我們帶來意外,如“極右翼上臺執政”,否則歐元不太可能長時間處於平值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