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金磚失色 巴西貨幣跌至十年最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269

QQ圖片20150212085909

零售銷售降幅創紀錄加劇市場對巴西經濟放緩的擔憂情緒,雷亞爾(巴西貨幣)跌至10年新低。

雷亞爾對美元周三下跌1.2%至2.8679,創2004年10月以來收盤新低。參與彭博調查的分析師給出的今年年底預期中值為2.85,昨日收盤價已較此預期低0.6%。

巴西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零售銷售環比下跌2.6%,創2000年有該數據以來的最大降幅。巴西央行周一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分析師預計巴西今年經濟增速為零。

資管公司 Tov Corretora de Cambio外匯經理Reginaldo Siaca在電話中告訴彭博社,“投資者對於這些負面的經濟數據很敏感。”

在彭博追蹤的新興市場貨幣中,一月期雷亞爾期權的隱含波動率僅次於盧布。期權波動率可間接反映市場對該貨幣未來匯率走勢的預期。

從同比上看,巴西12月零售銷售增長0.3%,預期為增長2.4%。包括汽車和建材等更加廣泛的零售指數同比下跌2.2%,預期為增長1%。電力、汽油和公共汽車等受監管商品和服務的價格1月同比增長2.5%,創近十二年最大升幅。

用以衡量巴西借貸成本變化預期的互換利率也出現攀升。隨著雷亞爾走低,一年期互換利率上升0.26%至13.26%的六年新高。

拉美經濟“熄火”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伴隨著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金融不確定性增加和外需乏力 ,拉美經濟“熄火”。

聯合國拉美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ECLAC)去年12月表示,由於投資下滑,拉美經濟2014年僅增長1.1%,創5年新低。

大型經濟體增速放緩對區域整體表現構成了拖累。其中,阿根廷經濟同比萎縮0.2%,委內瑞拉同比萎縮3.0%。與此同時,區域內最大經濟體——巴西僅增長0.2%。

上月14日,包含22種主要商品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數(Bloomberg Commodity index)大幅重挫13%,盤中一度跌破100整數大關,該指數上一次在100下方還要追溯到2002年8月。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091

中國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激增 M2跌至紀錄最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26

中國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激增,但社會融資規模不及預期,M2增速更是創下歷史新低。分析師稱,這背後除了統計口徑調整的影響,還與企業投資意願低迷有關,未來M2有失速的風險。

根據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 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47萬億元,同比多增2899億元,明顯好於預期, 創2009年6月以來的新高。但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05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少5394億元,略低於分析師的預期。 

值得註意的是,1月廣義貨幣(M2)同比增速降至10.8%,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4個和2.4個百分點,為1996年有記錄以來的最低增速。

據華爾街見聞實時新聞:

中國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4700億元,預期13500億元,前值6973億元。

中國1月社會融資規模20500億元,預期21000億元,前值16900億元修正為16945億元。

中國1月M2貨幣供應同比+10.8%,為紀錄最低,預期+12.1%,前值+12.2%。 

對於M2增速的大幅放緩,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這一方面與M2統計口徑調整有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經濟活躍度下降、貨幣乘數降低,內生動力趨弱趨勢值得警惕

報告在備註中提到了統計口徑的變化,“自2015年起,人民幣、外幣和本外幣存款含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放款項,人民幣、外幣和本外幣貸款含拆放給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款項。”

盡管M2降至歷史新低,但“好在信貸1.5萬億增速仍然穩定,社會融資2.1萬億總量不少,這意味著市場傳聞的近日降息難成真。”魯政委說。

從結構來看,當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71.7%,同比高20.8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委托貸款、信托貸款和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同比均少增,這些影子銀行相關的融資增速相較去年出現明顯放緩。

招商銀行分析師劉東亮認為,1月新增信貸大增或是投資項目密集批複後的資金配套,且年初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前者主要依賴政策拉動;後者則要視乎風險偏好而定,不排除因盈利壓力導致銀行被動加大信貸投放的可能性。

此前中金公司也在一份報告中提及,央行曾於1月底引導銀行增加信貸投放。

下為央行報告原文:

2015年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統計數據報告

初步統計,2015年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05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少5394億元。其中,當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47萬億元,同比多增1531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增加212億元,同比少增1288億元;委托貸款增加804億元,同比少增3167億元;信托貸款增加52億元,同比少增1007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1950億元,同比少增2952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1863億元,同比多1488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526億元,同比多72億元。

從結構看,當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71.7%,同比高20.8個百分點;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占比1.0%,同比低4.8個百分點;委托貸款占比3.9%,同比低11.4個百分點;信托貸款占比0.3%,同比低3.8個百分點;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占比9.5%,同比低9.4個百分點;企業債券占比9.1%,同比高7.7個百分點;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占比2.6%,同比高0.8個百分點。

註1:社會融資規模是指實體經濟(非金融企業和住戶,下同)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量。其中,增量指標是指一定時期內(每月、每季或每年)獲得的資金總額,存量指標是指一定時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獲得的資金余額。

註2: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數據來源於人民銀行、發改委、證監會、保監會、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和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等部門。

註3:社會融資規模中的本外幣貸款是指一定時期內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人民幣和外幣貸款,不包含銀行業金融機構拆放給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款項。

註4:2015年1月起,委托貸款統計制度進行了調整,將委托貸款劃分為現金管理項下的委托貸款和一般委托貸款。社會融資規模中的委托貸款只包括由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等委托人提供資金,由金融機構(即貸款人或受托人)根據委托人確定的貸款對象、用途、金額、期限、利率等向境內實體經濟代為發放、監督使用並協助收回的一般委托貸款。

註5:當期數據為初步統計數,當月比上月、比上年同期的數據為可比口徑數據。

2015年1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

一、廣義貨幣增長10.8%,狹義貨幣增長10.6%

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24.27萬億元,同比增長10.8%,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4個和2.4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34.81萬億元,同比增長10.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7.2個和9.4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6.30萬億元,同比下降17.6%。1月份凈投放現金2781億元。

二、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47萬億元,外幣貸款增加311億美元

1月末,本外幣貸款余額89.29萬億元,同比增長13.7%。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83.70萬億元,同比增長13.9%,增速比上月末高0.1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低0.6個百分點。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47萬億元,同比多增2899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426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968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294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1.05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985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6121億元,票據融資增加962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144億元。月末外幣貸款余額9116億美元,同比增長10.3%,當月外幣貸款增加311億美元。

三、當月人民幣存款增加1.70萬億元,外幣存款增加452億美元

1月末,本外幣存款余額126.43萬億元,同比增長14.0%。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122.41萬億元,同比增長13.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1.6個和0.7個百分點。當月人民幣存款增加1.70萬億元,同比多增1.66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4830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3037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7000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2170億元。月末外幣存款余額6557億美元,同比增長26.2%,當月外幣存款增加452億美元。

四、1月份銀行間市場同業拆借月加權平均利率3.18%,質押式債券回購月加權平均利率3.10%

1月份,銀行間人民幣市場以拆借、現券和債券回購方式合計成交29.41萬億元,日均成交1.40萬億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長88.7%。

1月份,銀行間市場同業拆借加權平均利率為3.18%,比上月低0.31個百分點;質押式債券回購加權平均利率為3.10%,比上月低0.39個百分點。

五、當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發生5387億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發生969億元

1月份,以人民幣進行結算的跨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及其他經常項目、對外直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分別發生4834億元、553億元、105億元、864億元。

註1:當期數據為初步數。

註2:2011年10月起,貨幣供應量已包括住房公積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在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存款。

註3:自2014年8月份開始,轉口貿易被調整到貨物貿易進行統計,貨物貿易金額擴大,服務貿易金額相應減少。

註4:本月M2同比增速根據可比口徑計算。

註5:自2015年起,人民幣、外幣和本外幣存款含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放款項,人民幣、外幣和本外幣貸款含拆放給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款項。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340

原油還能跌多少?經濟學家說要跌至10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442

原油真已見底反彈了?有經濟學家認為暴跌才剛剛開始,油價至少還能再腰斬一半。

目前美國WTI原油在53美元/桶,相當於2014年6月時107美元的一半。經濟學家、金融分析師A.Gary Shilling在彭博新聞社撰寫專欄稱,他認為未來油價將跌至10到20美元。

A.Gary Shilling的理由很簡單:目前原油供給遠遠超過需求。

fredgraph-97

目前美國原油產量為910萬桶/天,預計明年產量將增長30萬桶/天。沒錯,鉆井數量在下降,但是關閉的都是那些效率低下的鉆井,而不是先進的水平鉆井平臺,這些平臺正是美國巖石油石油產業的支柱。如果再計入伊拉克政府和庫爾德人達成的協議,國際原油市場供應量又將增加55萬桶/天。

在供應攀升的同時,需求依然疲弱。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預計,2017年全球原油需求將降至2820萬桶/天,為去14年來最低,這比上一次的預期又下降了60萬桶,並且低於3000萬桶/天的目前的供應量。歐佩克同時把2015年的全球需求展望下調至2912萬桶每天。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845

農行日掙4.9億 凈利潤增速跌至8.0%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8491

2015年3月16日,湖北宜昌,行人從中國農業銀行營業廳前走過。 (CFP/圖)

3月24日,四大國有銀行首份年報出爐。2014年農業銀行(601288.SH)實現凈利潤1795.10億元,較上年增長8.0%,相當於日賺4.9億元。不過,較去年14.5%的凈利潤增幅,其增速下滑較為明顯。

從營收來看,利息收入貢獻了一大部分。2014年,農行實現凈利息收入4298.91億元,較上年增加536.89億元,占營業收入的82.0%;其中,規模增加導致凈利息收入增加390.44億元,利率變動導致凈利息收入增加146.45億元。此外,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占比15.5%。

凈利潤增速下滑

歷年數據顯示,2008——2014年,農業銀行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17.51%26.33%46.00%28.47%19.00%14.52%、8.00%。近7年來,農業銀行凈利潤增速首次跌入個位數。

不僅僅是國有銀行,商業銀行也面臨著類似的情況。銀監會數據顯示,2014年商業銀行實現凈利潤1.55萬億元,同比增長9.65%。而歷年數據顯示,2008——2013年,凈利潤增速分別為30.6%、14.57%、34.5%、36.3%、19%和14.5%。

《北京晨報》報道,中信銀行行長李慶萍24日在業績發布會上稱,“銀行業凈利潤增速下降,是很正常的,這並不代表銀行的盈利能力不行了,這與中國經濟形勢密切相關。”中信銀行2014年年報顯示,凈利潤增速回落至3.87%。

農業銀行行長張雲表示,在經濟新常態下,銀行業正在進入一個調整期,發展模式也在發生變化。“銀行對於新常態的應對,要從過去外延粗放的模式,向集約內涵的方向轉化,與這種新常態相適應。

不良貸款風險升高

在此之前,招商銀行(600036.SH)、中信銀行(601998.SH)均公布了2014年年報。

值得註意的是,截至去年底,招商銀行不良貸款金額達279億,較上年同比增長52.29%,不良貸款率比為1.11%;中信銀行不良貸款284億,同比增加42.51%,不良貸款率比為1.3%;農業銀行不良貸款1249億,同比增長42.37%,不良貸款比率為1.54%。這三家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增幅均超40%。

農行表示,隨著經濟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去產能化、去杠桿化進程持續推進,本行不良貸款余額及不良率有所上升。

《經濟觀察報》報道,當舉行的中國農業銀行2014年度業績發布會上,風險總監宋先平進一步解釋,“不良貸款增加多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像中鋼集團50億元、四川二重28億元等,這樣的單筆大額不良貸款。2014年農業銀行核銷291億元的不良貸款,其中包括向四大資產管理公司轉讓260億元左右(資金回收率37%)。”

宋先平表示,從經濟運行狀況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增長進入下半場。由於滯後的因素,預計商業銀行整體不良貸款上升趨勢,會在2016年上半年見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417

金價創20年最長下跌周期 跌至800美元噩夢將成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9266.html

金價創20年最長下跌周期 跌至800美元噩夢將成真?

一財網 呂行 2015-07-23 16:59:00

分析人士指出,現在正置身於一個結構性的熊市當中。不僅是黃金面臨熊市,而且就連整個大宗商品市場也都是如此,從而創造出了一種負反饋環。同時,其認為美元有更積極的前景,且貶值風險也開始消退,因此黃金作為多樣化策略變得越發沒有必要。

擁有完美避險功能的黃金資產,近來卻遭遇20年來最長下跌周期,而這次中國大媽卻並沒有出現搶購的現象,機構甚至預言金價將跌至800美元,可見看恐情緒已至冰點。

截至周三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市場交投最活躍的8月交割的黃金期貨下跌12美元,跌幅1.1%,收於每盎司1091.50美元,這也是2010月3月24日以來的最低結算價格。

同時,這也是國際金價連續第10個交易日下跌,創自1996以來最長時間的連續下跌日數。

對此現象,分析人士指出,現在正置身於一個結構性的熊市當中。不僅是黃金面臨熊市,而且就連整個大宗商品市場也都是如此,從而創造出了一種負反饋環。同時,其認為美元有更積極的前景,且貶值風險也開始消退,因此黃金作為多樣化策略變得越發沒有必要。

數據顯示,自2012年底以來,國際金價已經下跌了35%。今年以來,國際黃金期貨價格已經下跌了7.8%。

“目前,投資者正在分析美國貨幣政策改變對黃金價格的影響。當利率上升,黃金作為貴金屬保值增值功能減弱。”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上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珍妮特·耶倫重申,美聯儲在今年“某個時點”加息是適當的。與此同時,昨日,全美地產經紀商協會(NAR)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6月成屋銷售總數年化549萬,高於預期的540萬,創八年新高。6月成屋銷售價格中位數創歷史新高。

“2015年春季購買情況是經濟危機來最旺盛的。過去兩個月房屋銷售旺盛,達到2007年早些時候的水平。美國勞動力市場向好、經濟持續改善,讓更多的人們有動力去購買。此外,由於春季以來房貸利率開始上漲,一些人抓緊時間購房,以防貸款利率進一步走高。” NAR首席經濟學家Lawrence Yun表示,這一數據也為美聯儲加息提供了最新證據。

截至發稿,今日美元指數一度跌破97點關口,最新報96.9803,下跌0.47%。受此消息刺激,國際金價迎來了久違的反彈,現貨黃金最新報1104.72美元,上漲9.82美元,漲幅達0.91%,收複1100美元大關。

值得註意的是,眼下金價已經到達2010年來的最低水平。然而,低價並沒有像過去那樣吸引“中國大媽”的青睞,更嚴重的是,現在連“印度大媽”都不再買黃金了。

機構調查顯示,上次金價大跌的時候,2013年4月短短兩個交易日內就急墜13%,吸引印度民眾在金店外面排起長隊搶購,並持續了數周。然而,昔日盛景這次沒有重現。印度占全球黃金需求的五分之一以上,目前對於黃金仍然興趣寥寥,印度當地金價較全球現貨指標金價只有小幅升水。

“這的確是空頭信號,在金價大跌至多年低點之後,主要消費國卻仍然無動於衷。如果亞洲人不出手,還有誰會購買黃金呢?” 德國商業銀行的資深原油分析師Carsten Fritsch稱。

對於黃金後市,摩根士丹利認為在悲觀情形下可能跌至800美元;而在較為溫和的情境下,預計黃金可能跌至1050美元。

“如果中國股市再出現一輪下跌、美國啟動加息周期,再加上央行拋售黃金儲備,這3個因素可能導致黃金跌至800美元。摩根士丹利稱這對於黃金而言屬於‘非常糟糕的情境’。”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認為。

不過,摩根士丹利對黃金2015年目標的基準預測值為1190美元,只不過這一預測值存在極大的下調風險。

同時,高盛商品研究員Jeffrey Currie也表示,眼下黃金最糟糕的時刻還沒有到來,金價今年料跌破1000關口,為2009年來首次。在此前近兩年的時間里,不論黃 金市場波濤起伏,該行堅持金價將跌至1050美元/盎司。

此外,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金融分析主管Manpreet Gill對近期黃金走勢表示悲觀。 “黃金可能還會出現繼續下跌的情況,下行方向空間仍然很大。”Manpreet Gill表示,“黃金資產沒有利息,而在目前美元不斷走強的前提下,美聯儲加息的預期以及其他投資產品表現提高都使黃金的競爭對手受到更多青睞,我看不到 任何黃金價格能夠回升的原因。”

由此可見,金價逼近1000美元將是未來大概率事件,而在極端情況下,跌至800美元的噩夢或將成真。

編輯:呂值渺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531

澳大利亞二季度GDP不及預期 澳元一度跌至六年新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0751.html

澳大利亞二季度GDP不及預期 澳元一度跌至六年新低

一財網 吳茜 2015-09-02 12:39:00

今日早間公布的澳大利亞二季度GDP環比增長0.2%,不敵0.4%的預期,較上季度增幅亦下降0.7%。

今日早間公布的澳大利亞二季度GDP環比增長0.2%,不敵0.4%的預期,較上季度增幅亦下降0.7%。

受此影響,澳元對美元盤中下跌近40點,一度下探0.6980,創6年新低。後小幅回升,截至上午11點,報0.7010。

澳大利亞財長霍基對此表示,經濟增速下滑與預估一致。但好的方面是,受亞洲需求提振,服務業出口強勁增長,企業信心也在上升。

昨日澳聯儲公布利率決議,連續第五個月將利率維持在2%這一歷史最低水平。決議中稱,由於澳大利亞經濟增速慢於長期平均速度,為了促進經濟增長,利率還有再次下調的可能性。

編輯:於艦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712

餐飲業利潤率跌至4.8% 行業協會向政府喊話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2836.html

“房租、人工、原材料等成本卻持續高漲,絲毫沒有回落跡象,再加上稅費負擔,餐飲企業的利潤空間已被擠壓到臨界。”3日上午,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呼籲政府進一步減輕稅費負擔,優化發展環境。

在當日召開的2016(第十屆)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大會上,姜俊賢說,2011~2015五年間,中國餐飲業實現餐飲收入從2萬億到3萬億的跨越,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也由6千億邁入8千億時代。市場規模體量亮麗的成就固然令人振奮,不過縱觀“十二五”期間,餐飲業發展並不順利,一路上披荊斬棘、一波三折。

“五年期間,猶如過山車一般的發展軌跡。”姜俊賢說,從2011年開始,餐飲業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就連續下跌,對消費市場的拉動作用也在不斷減弱,並在發展形勢最為慘淡的2013年降至最低點。

中國烹飪協會的調查顯示,“餐飲企業微利已成為常態”。在經濟下行壓力下,房租、人工、原材料、能源費用等多項成本持續高漲。2015年餐飲百強企業各項成本中,房租同比增幅最高,達到50%以上,營業成本、人工費用、能源費用等增幅也都遠超營業收入增幅。

同時,“用工難”“用工荒”已成餐飲行業普遍存在的頑疾。2015年,在營收增速放緩、人工成本繼續攀升的不利形勢下,餐飲百強企業用工需求疲軟,雇傭員工人數同比下降1.3%,而員工錄用與離職人數的比例接近3:2,餐飲五百強門店的員工錄用與離職人數的比例也高達13:10,員工流動率非常大,無形中又增加了企業的用工成本。

再加上稅費負擔,餐飲企業的利潤空間已被擠壓到臨界,而且從長期來看很難有所轉變。2015年,餐飲百強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速較上年跌落了6.1個百分點,平均凈利潤率為4.8%。

其中,凈利潤增長率在10%以上的企業36家,比2014年減少7家,凈利潤負增長的企業有38家,比上年還增加了5家。餐飲五百強門店情況比較好,凈利潤增長率超過10%的門店共有282家,占到門店總數的56.4%,24.8%的門店凈利潤負增長。

姜俊賢說,當前,中國餐飲業所面臨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市場供應的傳統方式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差距,餐飲供給難以滿足人民群眾日漸增長的餐飲消費需求體驗而形成的結構性不平衡。政府有關部門應繼續加大力度優化餐飲產業結構,加快發展大眾化餐飲,推動餐飲業向現代生活服務業轉變,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引導餐飲業積極創新轉型。

在2016(第十屆)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大會上,中國烹飪協會建議政府制定產業經濟圈互惠政策。積極組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東三省、一帶一路(西北)、川渝滇桂(西南)等餐飲業經濟圈,根據區域戰略發展的大局,各地盡快出臺支持政策,制定區域合作機制,指導推進餐飲行業協調、聯合發展。通過建設“一帶一路”國際美食長廊、舉辦國際美食節等舉措,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促進區域間餐飲服務貿易,帶動餐飲業上中下遊產業鏈商品貿易的發展。

姜俊賢說,“營改增”在生活服務業全面推開,可以讓餐飲企業真正享受到政策創新釋放的改革紅利,但仍需改善政策環境,出臺相應配套細則措施,切實解決進項稅可抵扣項目難以取得票據、法人公司匯總納稅等現實問題。

他說,此外,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指出,完善社區商業網點配置,新建社區的商業和綜合服務設施面積占社區總建築面積的比例不得低於10%。應按政策抓落實,通過“公租房”“個人依法出租住房”等改革措施降低餐飲網點房租壓力,以緩解當前房租不斷攀升而使得一些企業不得不退出餐飲業的窘境。

2014年6月,商務部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大眾化餐飲的指導意見》,其中指出:力爭用5年左右的時間,健全大眾化餐飲服務體系,大眾化餐飲占全國餐飲市場的比重由現在的80%提高至85%以上,並提出21條引導型措施。

姜俊賢說,各地政府部門應本著改善民生、便民利民的目的,加快制定支持大眾化餐飲發展的財政、稅收、金融政策,促進餐飲行業結構性調整,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加快發展大眾化餐飲,鼓勵發展社區餐飲、老年餐飲等,促進商超合作、自助餐配送站等模式,充分發揮餐飲業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擴大內需、促進就業的功能和作用。

“十二五”期間,餐飲業發展並不順利

2015年餐飲百強企業成本費用情況

2015年餐飲百強企業平均凈利潤率為4.8%,較上年略升0.3個百分點,盈利能力有所增強

2015年餐飲五百強門店“小而精”優勢得到充分體現,盈利狀況明顯好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401

特朗普成“毒藥” 共和黨支持率跌至歷史新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8597.html

在當地時間15日發布的一份民調中,共和黨的支持率跌到谷底。

民調專家塞爾澤(Ann Selzer)認為共和黨糟糕的支持率和特朗普有關。“很明顯這和對特朗普的看法有關。”塞爾澤說,這也泄露了共和黨內其他政客的看法。

2009年來最低

在這份彭博民調中,僅有32%的受訪者對共和黨表達好感,這是自2009年該調查啟動以來最低的支持率。民主黨的支持率則要高得多,超出共和黨17個百分點,達49%。

民調中,有33%的共和黨人稱他們認為特朗普不適合成為該黨候選人,而民主黨這邊,僅有17%的受訪者不喜希拉里。

共和黨內部對該黨的負面情緒也日益增加。2014年12月,僅9%的共和黨人對該黨存負面情緒,而現在,該數字已經大幅上漲到了28%。

奧蘭多槍擊案後,特朗普本欲借此機會為自己增加一點人氣。他迅速在社交網站上指責奧巴馬政府軟弱無能,並呼籲政府強硬,實施禁令。然而,效果並不盡如人意。槍擊案後,希拉里的支持率僅略有回調,但根據路透社和益普索的聯合民調,表示既不支持希拉里也不支持特朗普的美國人反而比上次民調時增加了近2個百分點。

令特朗普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強硬言論在共和黨內部遭遇了激烈反彈。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奧蘭多槍擊案後,共和黨高層竟然和奧巴馬站在了同一陣線,強烈反對特朗普針對奧蘭多槍擊案發表的言論,指責其言論制造社會對立,脫離了美國主流價值觀。

此前曾對特朗普表示過贊許的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柯克說:“按照常理來說,此刻全國人民應該團結起來,但顯然眼下並非如此。這很令人失望。”

不過,和剛參選時相比,如今特朗普在共和黨內的境況還是要好得多。民調顯示,潛在的共和黨選民中有69%認為特朗普對該黨有利。該調查的誤差率在3.1%上下。

多項民調落後

有評論稱,特朗普本欲“借力”奧蘭多槍擊案,卻過於簡單粗暴,缺乏政治靈感,被希拉里反制。

彭博14日的另一個調查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被希拉里甩下了12個百分點。且有55%的受訪者稱永遠不會支持特朗普,相比較而言,43%稱堅決不會支持希拉里的數字就好看許多。

彭博的民調是本周第三個顯示希拉里支持率遙遙領先的民調。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14日發布的周民調顯示,希拉里的支持率比特朗普領先7個百分點,比兩周前的增加了4個百分點。

另一份《華盛頓郵報》和美國廣播公司(ABC)14日發布的聯合民調則顯示,特朗普的“不支持率”比他參加美國大選以來的任何時候都高,約有70%的受訪者對特朗普持負面態度,希拉里的“不支持率”則為55%。

本周上半周民調結果出爐後,特朗普開始“糾偏”。他在當地時間15日的“推特”上寫道,將和全美步槍協會(NRA)討論,禁止那些在涉恐觀察名單或禁飛名單上的人購買槍支。特朗普此前一直反對控槍,NRA上月剛剛宣布支持特朗普。

美國媒體對此表示頗為“淩亂”,評論稱,如果特朗普真這麽做了,在控槍問題上,他就和希拉里站到了同一陣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009

紅米3年賣1.1億臺 跌至“谷底”的小米會反彈嗎?

“3年1.1億臺。”

7月11日下午的順事嘉業創業園內,頂著35°C以上的高溫,小米創始人雷軍和一眾小米高管向小米員工灑下香檳雨,慶祝剛剛公布的紅米累計總銷量。

2013年,站在“風口”的小米推出了第一個子品牌紅米,希望借此“收割” 千元機市場,紅米也由此成為了“國民手機”。但三年時間過去,小米的競爭對手已經發力進入中高端市場,雷軍和他的小米似乎正在經歷一場“陣痛”。

就在不久前的一次內部活動中,雷軍坦言目前這個時間段是小米的一個谷底,今年小米有三個月供應鏈極度缺貨,負面報道也很多。

當快速擴張期過後,手機廠商的馬拉松長跑拼的不只是沖刺,還有持久的耐力。接下來,小米會迎來反彈嗎?

紅米不一樣?

“紅米的數字我覺得有點意外。”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強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在他印象中,紅米的用戶可能以40-50歲左右的人群為主。但根據小米公布的1.1億紅米用戶的偏好數據。結論發現,紅米用戶在年輕化、理性消費、移動互聯網高活躍度等方面,具有鮮明的人群特征。

其中,紅米用戶分布較多的年齡段依次為22-29歲、0-21歲以及30-39歲,整體偏年輕化,以學生族、上班族為主,消費偏理性。

從APP使用時長來分析,紅米用戶屬於移動互聯網活躍人群,他們在視頻、社交、工具、遊戲、圖書、新聞等方面有著較強的使用偏好。

從城市分布密度來看,其中一線城市每百人就有11.4臺紅米手機,二線城市為每百人9臺,三線城市為每百人4.7臺。

黎萬強告訴記者,紅米用戶之所以呈現出一線城市用戶密度高而二三線城市分布密度低,這是因為過去小米一直在“一條腿在走路”,也就是以線上銷售為主,現在已經開始補短板。

“預計今年小米之家大概會開50-60家。“黎萬強對記者說。

接下來,為了繼續推廣紅米,紅米請來吳秀波等多個明星代言人。黎萬強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小米對各個品牌做梳理,其中小米系列手機主打的是發燒和性能,最好的代言就是用戶和雷軍本人,但紅米系列的用戶並不都是發燒友,包括不少剛剛使用智能手機的學生,因此並不能像當年早期小米那樣用戶形成自體系的傳播。

互聯網手機怎麽了?

市場研究機構IDC近日稱,今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可能僅增長3.1%,至14.8億部,而去年的增長幅度高達10.5%。在市場增量有限的情況下,手機廠商的排名也發生了變化:今年第一季度中,進入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全球前十榜單的更多的是以線下渠道為基石的傳統手機品牌廠商,如華為等。而小米一季度銷量約在1504.8萬部,市場占有率為4.3%,而將其擠至第五的正是幾乎從未被小米列為對手的OPPO。

小米以“性價比”著稱的互聯網手機和電商渠道銷售模式承受了越來越大的市場壓力。曾經對標“小米”的華為電商品牌“榮耀”在內部已經將戰場轉向了OPPO、金立等所在的線下渠道。而這一切的變化只用了半年時間。

“這個時間段是我們的一個谷底,今年我們有三個月供應鏈極度缺貨,負面報道也很多。”雷軍近日在接受多位互聯網專家訪問時的演講中說。

小米到底怎麽了?

價值線的尹生認為,小米的問題在於“用戶從發燒友群體向大眾群體切換時,過於依賴價格一種競爭維度,忽視了品質和個性化維度”、“沒能及時在產業鏈布局和提高產業鏈影響力方面有所作為”、“不夠偏執,未能將‘硬件免費+應用服務收費’的模式做到極致”。不過,這並不是說那些從小米手中搶走份額的公司,就是最後的勝利者。

雷軍也已開始反思。在此前證監會的演講中,雷軍提到小米去年在手機行業保持了市場第一的地位,但是去年也犯了一點錯誤,走得有點急。今年小米將回歸初心,收窄產品線,專註於手機、電視和路由器三大核心產品。

而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小米前幾年的爆發式增長得益於電商市場的迅猛增長,然而從去年開始電商市場增速下滑,逐漸趨於穩態,整個電商在手機銷售領域占到20%至25%左右,略慢於此前預期的30%、40%的增速。

“當公司處於轉型的時期,必然會引起很多連鎖反應,保持穩態也是正常現象。因此尋找新的利潤創新點才能保證小米持續發展,如果找不到則會在一段時間內比較被動。”王艷輝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反彈開始了?

可以看到的是,為了著手解決小米手機的產能問題,不久前,雷軍已經開始親自“坐鎮”供應鏈業務了。

現在,跌至谷底的小米期待一場全面的反彈。

“無論是產品銷量,還是業務規模,還是商業模式的完善,包括小米過去兩年積累的各種技術陸續發布,在未來的半年到一年里面,會展現一個全新的小米。”雷軍說 。

雷軍還表示,小米過去5年幹了電商小米網,未來5年要做小米之家。像無印良品一樣,店里只有50到100件商品,靠50到100個商品征服消費者。

“國內家電賣場平均單店5000平米,平均單店銷售額應該在4000多萬人民幣。小米之家的目標是250平方米,平均單店做到5000萬,現在最高的一天幹到了143萬。我現在每個月開5到10家,3到4年的時間開1000家店,可能就是400到500億的零售價,而且不加盟、不掛牌,我要求是100%自己管理,因為只有像我這麽堅硬和純潔的心,才能把這個事情幹好。”

在他看來,過去小米雖然做了大量的創新,但是在小米顛覆性的商業模式下都被掩蓋了,或者小米的創新還不足以打動大家,“但是我未來一年里面,可能會展現很多完全不同的東西,我有足夠的信心。”雷軍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204

市場流動性充沛 SHIBOR跌至2個月新低

在臨近6月底時,因半年末銀行臨近考核時點,加之英國意外退歐對於整個金融市場流動性的巨大幹擾,導致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一度飆升。但進入7月份以來,SHIBOR幾乎全線回落,市場流動性的好轉也令業內普遍預計,短期內央行實施進一步貨幣寬松的可能性較小。

Shibor全線回升

7月12日,除1年期Shibor維持3.0500%外,其他利率水平延續了自6月29日以來的持續下跌趨勢。其中,3個月Shibor報2.9240%,下跌0.70個基點,創自5月份以來新低;7天Shibor報2.3190%,下跌0.40個基點;隔夜Shibor報1.9940%,下跌0.20個基點。

(7月12日Shibor利率)

Shibor利率的全線回歸,意味著資金回流至銀行系統,市場流動性穩定好轉。此前,在接近6月底的近一周內,Shibor出現連續走高趨勢,一方面半年末銀行面臨宏觀審慎評估(MPA)考核壓力,造成銀行間資金出現緊張局面,加之6月24日英國意外退歐公投事件也對市場流動性造成較大幹擾。

6月29日,銀行間資金市場一度出現時點性緊張局面,Shibor隔夜利率沖高至2.0380%,創近2個月新高,3個月Shibor也飆升至2.9630%,較目前水平高出0.39個基點。

在6月底Shibor不斷走高的同時,央行逆回購不斷加碼,以此來應對英國退歐和以及年中又逢月底等因素影響。銀河證券統計,自6月底至今三周來,央行連續凈投放, 逆回購總規模達到7050億,這一系列舉動引發市場猜測近期央行或將進一步降準甚至降息。

“在接近年中的關鍵時點,央行在公開市場積極應對資金面波動,以維護市場資金價格的相對穩定。”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部在研報中寫到,英國退歐這一“黑天鵝”事件令市場避險情緒濃重,在推升美元指數的同時,還增加了人民幣波動幅度,後續央行預期采取降準或增加使用中期借貸便利(MLF)等貨幣政策工具。

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央行有充足的“彈藥”來平抑貨幣市場的時點性、事件性波動。

短期內無進一步寬松需求

在全球金融市場劇烈變動,人民幣雙向波動再次增加的情況下,市場對於央行下半年是否會祭出進一步寬松政策的期待有所增加。但從Shibor走勢來看,進入7月上旬後,市場資金面趨於寬松,短期利率下降,退歐沖擊雖然仍在發酵,但力度逐漸緩和,業內人士觀察到央行正在適時收回多余短期貨幣,暫時無意借勢加大寬松力度。

此外,7月7日央行發布最新數據顯示,6月外匯儲備為32051.62億美元,較上月增加134.26億美元。今年3月開始,外儲扭轉了持續減少的局面,連續兩個月增加,上月掉頭下降後,本月再度增加。外匯儲備的回升反映資金外流壓力減小,國內資金面仍維持“穩中偏松”格局。業內普遍預期,短期內大幅寬松的可能性仍然較小。

澳新銀行認為,中國央行尋求降低貨幣市場利率的波動性,有跡象表明“央行反對維持過剩的流動性”。此外,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的通縮狀態連續六個月有所緩解,減輕了央行實施進一步刺激措施的壓力。

但也有觀點認為,短期內我國“貨幣寬松空間和必要性有所增加”。中金宏觀在報告中提出,此前預測中國年內無需降息、降準1次,是基於英國不退歐、美聯儲加息1次的前提。從當前形勢看,該基準預測大體合理,但降準多次甚至降息的概率增加。央行應繼續執行現行匯率形成機制,在外圍不確定性上升的情況下,增加政策確定性。近日,官方多次公開強調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業內預計,未來財政政策將持續發力,而貨幣政策短期發揮空間並不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4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