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2018,為什麽我對中國經濟不再悲觀
如標題,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從二級狗到企業家再到老百姓們,對中國的宏觀經濟都有不少的負面情緒或困惑。今天的專訪里,蝸牛妹與孫明春老師討論了N個大家都很關心的經濟問題,比如去年內外交困的經濟下滑的態勢是不是真的穩住了?未來發展到底靠什麽?2019年會不會是八五後抓住財富自由的最後船票?
孫明春老師是蝸牛妹非常喜歡的一位經濟學家,他在外管局做過經濟師,經歷雷曼時刻後,任大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2014年時創立博海資本,現為投資總監兼首席經濟學家。

天將降大任的貿易戰
中美關系倒帶回看二十年,兩國在政治、經濟等各類問題上的沖突一直就沒有少過,但無論形式多艱難,每一年美國都會給中國最惠國待遇,中國也順利加入WTO,可謂每年都是happy ending。至於以前都是怎麽講和的,孫明春推薦大家可以讀讀Henry (Hank) Paulson的著作《Dealing with China: An Insider Unmasks the New Economic Superpower》,看看政治家之間是怎麽勾兌的。

本來以為大國相處就像婚姻,且行且珍惜,誰料到2018年,大家都在過往的經驗中被川普給騙了。川普想從中國身上拿到的好處比美國往屆政府都要多,而且演技和招數一套一套,特別擅長在即將達成協議時推倒重建,徹底把市場弄懵了。
雖然美方在知識產權、補貼、環保等方面的要求,對中國的長期改革發展不是壞事,但中國及企業的短期陣痛肯定是免不了的,並且貿易戰對經濟也有中期負面影響。孫明春認為最大的影響將出現在企業的資本開支上,凡是需要向美國出口的中國企業、向中國出口的美國企業,過完2018年都會猶豫今後是不是要增加在中國、美國投資。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關鍵要看中國能不能將危機轉化為下一輪增長的源動力,舉兩個已經發生的歷史事件來說:
2001年美國科網危機泡沫破裂,很多矽谷的中國工程師不得不回國創業,這是中國互聯網和信息產業的發展到今天不能忽略的基礎之一。近一點再看2008年次貸危機,外資行大裁員後,很多金融人才回流到了中資機構中,為中資金融機構現在的崛起也打下了江山。
在孫明春看來,技術類公司在貿易戰下也面臨著這樣的機遇。比如在美國打擊中興前,中國客戶在挑選上遊供應商時,一邊是成熟且昂貴的美國產品,一邊則是不太成熟但便宜的中國產品;盡管中國產品有不少價格優勢,但為了保險起見,很多廠商還是會因為質量會選擇美國產品。
假設中美之間的敵對情緒不能緩解,中國廠商無法從美國供應商處購買關鍵產品零部件,那中國廠商不得不增加對中國上遊公司的采購比例。即便開始采購數量低,也能帶來相關產品的需求,有了量,才有機會改進質量,降低成本,提高技術,更好地被更多的下遊企業采購,從而不斷提升產品規模效應。所以,你怎麽知道貿易戰不是中國高科技產業的一個重要推手?
不過貿易戰打到今天,中美雙方終於可以逐漸向協議靠近了。考慮到川普還有不少國內的政治需求,孫明春預計今年的談判結果不會是終點,而是一個中間站,大家還是要為影響做好準備的。
為何不得不向中國經濟寬(fang)松(shui)?
2010年過後,“防過熱”這三個字,幾乎從中國宏觀經濟的運行字典中抹去了。
事實上,中國經濟自2007年起便進入了下行周期,除了2009年為了抵抗次貸危機的四萬億令GDP反彈2%外,其余幾乎每年都在穩增長。為了穩,這麽多年靠的就是大量的金融資源投入支撐,但誰都知道這是不可持續的。
所以從2012年起,宏觀層面是這樣一套解決思路:宏觀穩住、微觀放活、社會托底。其中宏觀穩住指的是用經濟托底來堵住系統性危機,為企業市場化、轉型升級買出時間。過去幾年政府亦曾有意放松監管,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發展起來的,這也是微觀搞活的明例之一。除此之外,還有社會托底作為保險,加強福利制度建設、扶貧,就是怕萬一萬一沒托住底、經濟下滑,制度上還有社會保底這張安全網。
2016年11月時,看到經濟穩定、社會保底也有進展的時候,六中全會做了個壯士斷腕的決定,將降杠桿防風險放在了首要任務。(畢竟托底多年,投入巨大的金融資源,適當降低風險也是正確的決策)於是2016年12月,資本市場開始打妖精,2017年初又開始整治同業、出臺資管新規,2017年的十九大上將降杠桿防風險、扶貧、環保列為今後五年的三大攻堅戰。
2017年的降杠桿,雖然金融市場不舒服,但還處於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階段,經濟還算是既有壓力又有活力;結果2018年3月份貿易戰露了苗頭,5、6月份形勢又越來越嚴峻,再加上各級政府全年動真格的降杠桿(2018年的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只有5.9%,往年雙位數的增幅再也看不見了)。
當然從這一波的降杠桿也是有成果的。BIS的信貸缺口占GDP的比例,中國從2016年超過20%,急速下降至2%左右,經濟四大部門借貸杠桿率和長期趨勢值的差恢複至安全比例。這就是這一波降杠桿的成績。

就是為了成績付出的代價有些慘痛。首先杠桿下來了,經濟下行的壓力2017年三季度就撲面而來了;四季度又開始出現不少債券違約,期間更不要提資本市場持續下行,股權質押的風險幾乎就要成為第一張倒下多米諾骨牌。
熬到2018年9月,在經濟下行及貿易戰的內憂外患下,政策也終於意識到,再不扶一把,系統性風險可能就要來了。雖然大家總會以2009年的四萬億作為寬松的benchmark,但2018年這一扶到底力度如何,現在還是too early to tell。
因為中國經濟的體量越來越大,2008年中國當年的固定資產投資是17萬億人民幣,一個四萬億下去,能撬動2%的GDP;十年過去了,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已經漲到了65-70萬億人民幣,想想2016年要靠寬松穩定經濟時,GDP的反彈才不到0.2%;2018年底的這波寬松穩經濟,可能GDP連反彈都看不到,只能減少下滑的程度。
留給八五後的機會還有多少?
中國經濟過去年年都在一邊托底,但托底並不是政策的目的,而是政策的工具,為的是給轉型升級買出時間。孫明春坦言五年前對中國經濟的前景相對悲觀,不過用線性思維預判加速發展的轉型思維,未免有失偏頗。
現在看來,過去五年轉型升級的速度超出預期,中國有非常優秀的基礎設施,未來我們能看到5G,有高鐵物流(這些都是連美國都沒有的),這些都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除此之外,中國的勞動力優勢也出現了升級,從以前的人口紅利逐漸變為現在的工程師紅利,這是中國多年推行高素質教育的結果,在以後的經濟轉型升級中也會有重要推動力。再加上無數的企業家精神,資本市場中VC、PE的配合,本身中國市場就很大,城鎮化又未有完成,大方向來看,只要再給中國經濟幾年時間,未來一定比今天更好。
雖然多年來看空中國的人很多,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也依然存在,但孫明春認為看事情一定不能因為細節而忘記bigger picture。
想想過去二十年,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機會。最初富起來的萬元戶,是八十年代承包農地賺了錢的農民;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後,又造就了一波下海致富的企業家;再到98年全國房改開始,無數地產商又成為新富;接著我們看到了互聯網的崛起,從門戶到電商、社交;再到現在的區塊鏈;後面會有什麽機遇,現在我們也不知道。
雖然看空中國的人一直都有,中國的階層流動性比上一代人少,但跟歐洲、日本這些成熟經濟體相比,中國的階層的固化還遠未達到;中國60%的城鎮化率也遠遠低於日本的90%,經濟還有發展的空間。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也說明改革開放發展的力量更加強大,我們沒有理由太悲觀。
更重要的是千萬不要低估科技進步對社會的影響,現在從人工智能、到信息技術、到生物科技、環保等等都到了節骨眼上,應用領域發生的重大變化,未來都會像原子核聚變一般,產生巨大機會,加速經濟發展,這是上一代人想抓也抓不住的機會。
對八五後來說,機會還長著呢。
A股這次會慢牛麽?
講完宏觀經濟後,自然也逃不了A股。孫明春認為,2018年12月底A股的市盈率只有12倍,無論從歷史還是橫向比較,估值都是太便宜了。一旦市場看到貿易戰及經濟下行壓力得到緩解,馬上就能看到A股的估值修複。走到現在14-15倍的市盈率,對A股來說較為合理,走到今天也還算安全。
市場修複中一個重要的變量是散戶投資者的情緒被調動起來,畢竟連續三個月漲幅超過30%,這麽強的賺錢效應,除非有非常非常糟糕的消息(或者來自政策、或者來自數據),否則投資者還是會前赴後繼進入市場的。
從政策來看,中國、美國、歐洲每個國家都在呵護市場情緒;想想2019年1月份,管理層還在擔心股權質押爆倉引發的系統性風險,現在市場好了一些,肯定不會著急打壓;另外一個要關註的事件是6月份即將推出的科創板,要想一鳴驚人,這需要良好的市場環境,即管理層應該會比較市場friendly,不會出來澆冷水。從數據來看,2018年年底實在是差到砸出了一個坑,現在中央已經出手扶經濟了,相信今年3-5月的數據也會顯示出逐漸好轉的方向。
那麽現在散戶的情緒來了,政策跟數據短期內又不會有壞消息,市場肯定會走出自己的momentum。以A股來說,現在的估值還處於合理區間,如果再貴個20%-30%,大家需要小心謹慎些。
悖論香港
香港有他獨特的地方,制度、法律、環境、人才都有優勢,加上現在大灣區的規劃都給香港帶來了很多的機會。但要認識到的是,未來的香港可能會變得跟過去更加不一樣。
未來香港會更加精英化。因為要想保證任何一個地方的競爭力,就要保持人才的競爭力,城市也需要開放給世界上最優秀的人才和企業;否則沒有人才流入,城市也難保活力。優秀的人來的多了,必定會導致沖突,社會資源的分配也可能會較以前惡化,這必定會造成階層之間或本地人與外地人的沖突。
盡管過去多年中,香港與大陸融合有很多的機遇,很多本地人也因此有份工作、有份加薪,但他們受益的程度只是其中的很小部分,財富分配畸形;加上物價、特別是房價漲幅太多,令香港的社會矛盾近幾年尤為突出。
粗暴解決社會矛盾的方法顯然是禁止移民,讓原來的人保持原有的生活狀態;但這會造成城市競爭力下降,對香港這種700多萬的城市經濟體來說,如果不開放,將會很快落後。矛盾只能靠政府進行平衡調節。
在大灣區規劃出臺後,怎麽緩解社會矛盾、分配教育醫療住房資源,都會有新的契機。用香港的資源容納更多的全球人才,用大灣區的環境緩解香港的壓力。
跟孫明春老師的聊天中,感觸最深的是不能因小失大。事物都有無窮的視角,角度都是假設,看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答案也會不一樣。我們需要知道關心什麽問題,抓住對自己最重要的視角,盡可能往高處站,不要錯過太多重要的角度,不要簡單化事情,也不要片面化事情,這樣才能最接近於事情的真相。

長按二維碼向我轉賬
謝謝老板呦呦呦
受蘋果公司新規定影響,微信 iOS 版的贊賞功能被關閉,可通過二維碼轉賬支持公眾號。
![]()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
鏞記走過七十年 兄弟情不再
1 :
GS(14)@2012-01-30 23:25:50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025000

甘健成日前坦言,努力尋求與二弟和解。陸羽平攝
今年是中環名人食府鏞記酒家 70周年,但今天,卻是酒家第二代話事人兄弟幫甘健成和甘琨禮,因股權分配問題打官司的日子。眼見花盡心血的食府面臨分家的危機,身邊的朋友和世叔伯也居中調解。這幾天的關鍵時刻,雙方透露仍在努力尋求和解中,似乎大家也希望和氣收場。大哥甘健成望着舊照片,想起三兄弟從前開心打江山的日子,也不禁感觸拋下一句:「總之係令人感慨啦!」從前並肩的好兄弟,可會撐到底?
記者:鍾焯如 陸羽平
2 :
GS(14)@2012-01-30 23:27:07父親教誨
「做好一間,好過做多一間」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025001

昨日人日,他如常叫碗粥吃,想起以前跟父親買餸入貨後,父親會帶他食及第粥,跟他說:「最緊要知足。」甘健成坦言,最近因官司問題沒心機,近來鮮有鑽研新菜式,之前打算戒煙,但最近又再執起香煙,「無辦法啦!我都控制唔到」。
當年他跟父親捱世界,每日做 16小時。一提到父親,他便滔滔不絕,父親由大牌檔做起,燒鵝最出色:「佢三刀可以開隻鵝。」他坦言,現時有六、七人知道秘方,但別人就算抄,也做不到他們的水準,「成名係外出人畀,唔係自己封」。
他的三名兒子,除了細仔在加拿大教書外,其餘兩人都在鏞記工作。他安排兩人到不同崗位工作,要有實戰經驗,由廚房做起,「要有基本知識,識得烹調過程,同事心理」。他認為要統領不同部門,自然要認識各部門的情況,況且有學識,不擔心找不到工作。他又帶兒子出席飲食業聚會,要知新事物,不可做井底之蛙。
「我大半生都喺度,未轉過行,由 17歲到家 65歲。但都好開心交到咁多功課,亦好滿足於現時的人生,至於將來同變化,冇人知會點」。《蘋果》記者
3 :
龍生(798)@2012-01-31 20:51:35千錯萬錯都係個老豆錯
夾硬要人地兩兄弟學tvb 白痴劇般, 一家人齊齊整整, 一條心
無視細時兩兄弟, 大時兩房人的現實
去到今時今日無可挽回既地方, 實有其必然性
4 :
greatsoup38(830)@2012-01-31 21:29:433樓提及
千錯萬錯都係個老豆錯
夾硬要人地兩兄弟學tvb 白痴劇般, 一家人齊齊整整, 一條心
無視細時兩兄弟, 大時兩房人的現實
去到今時今日無可挽回既地方, 實有其必然性
都無辦法,在不同的範圍長大,認識的野唔同
做飲食好難拆開的
5 :
龍生(798)@2012-01-31 21:31:03開多間咪乜事都無lor....
但我認同
在不同的範圍長大,認識的野唔同這句
6 :
Wilbur(1931)@2012-01-31 21:37:225樓提及
開多間咪乜事都無lor....
但我認同
在不同的範圍長大,認識的野唔同這句
即係點?一人一間各有各做?
間中環"老鋪"點分,到時又爭餐死...
定係老豆要好似宜前D帝皇咁,揀定一個接班人,再打殘其他挑戰者
真是一個難題呀
(by the way,幾時先有得睇4叔,X哥兩家個幕)
7 :
greatsoup38(830)@2012-01-31 21:59:445樓提及
開多間咪乜事都無lor....
但我認同
在不同的範圍長大,認識的野唔同這句
開多間就是過幾代的問題
8 :
greatsoup38(830)@2012-01-31 22:00:06最慘是做壞了最好食那間個名
9 :
龍生(798)@2012-01-31 22:14:26你又岩, 點分都死, 或者清盤真係最好的決定
10 :
greatsoup38(830)@2012-01-31 22:16:039樓提及
你又岩, 點分都死, 或者清盤真係最好的決定
個餐廳只能由做得最好的一個家族成員繼承,物業就放入控股公司,租給成員繼續經營餐廳,租金所得大家分
11 :
GS(14)@2012-02-01 22:53:44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031788

甘美玲不滿大哥甘健成與兩子甘崇軒、甘崇轅的表現,反讚二哥甘琨禮和他的兒女甘連宏及甘蕎因表現出色。
【本報訊】中環鏞記酒家清盤案,昨在高等法院續審。當大哥指控遭二弟甘琨禮削權,令兩兄弟關係決裂時,二弟不甘示弱,昨引述胞妹甘美玲的口供力撐自己。甘美玲形容大哥霸道,在酒樓要「話晒事」,但對如何發展鏞記卻欠願景,兩名兒子無能兼懶惰。相反,二哥為人親和,一對子女工作表現出色,故她與已故的三弟均將股份轉轉贈二哥。
記者:黃幗慧
12 :
GS(14)@2012-02-01 22:53:57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031789
申請將鏞記母公司 Yung Kee Holdings Ltd清盤的大哥甘健成,昨首度作供,但證供未入正題,只圍繞他有份編著的《鏞記走過六十年》。但代表他的律師陳詞時指,若要進行收購,甘健成與二弟的財力不相伯仲,他在鏞記負責管理食物質素,與客人關係良好,地位無人可代替。
甘健成昨接受盤問時,確認二弟甘琨禮對鏞記的貢獻。他估計,手上持有的 45%股份,市值 6.69億元。
否認是訴訟始作俑者
對於前日在案件開審前,二弟向傳媒發放的聲明指甘健成是訴訟的始作俑者,甘健成昨透過資深大律師翟紹唐澄清,他一直努力進行調解,兩度建議二弟收購他的 45%股份,或由他反收購二弟的 55%股份,只是二弟一直沒有反應。
甘健成負責管理鏞記食物的質素,又跟客人關係良好,地位無人可代替,相反二弟只負責管理及財政,工作可安排其他人負責。
《蘋果》記者
傘子開燦爛 走過激昂10日
1 :
GS(14)@2014-10-07 13:14:25
■大批市民連日來到金鐘和平集會,爭取真普選。
【雨傘革命】【本報訊】從學子翻過極權高牆、重奪公民廣場開始,港人度過驚心動魄的10天。一群90後青年與三個叔父輩合力點燃藥引,無數傘子爆發,遍地怒放。學子夾在務實的「大人」和堅毅的群眾之間如履薄冰,恐懼中堅守陣地,紛亂中重啟對話。群眾緊握的和平抗命原則,是佔中三子深耕年半的成果,成為刺向極權的利刃。學聯岑敖暉感謝群眾以堅毅擊潰政府的心理戰;學民思潮黃之鋒揚言人大「開閘」非不可能;佔中三子樂於守在學生後方,盼政改重現生機。記者:白琳 呂浩然 佘錦洪
何柏佳攝
黃之鋒:萬人堅守 人大開閘
一切從9月26日傍晚學民思潮內部會議說起。眾人正苦惱罷課行動如何升級,一個剛升大學的學民成員不經意拋出建議:「不如就入公民廣場」,沒料到改寫了歷史。黃之鋒認為,學生點起了佔領的火燄,佔領者的堅毅和自律卻遠超想像,期望勸喻學生撤離的「大人」,把矛頭轉向政府。「點解冇人叫政府為學生好而聽訴求?好似學生唔撤係我哋問題,其實係政府責任」。他相信,萬人會堅守佔領陣地,當官民真的促成對話,群眾能在政總外圍看電視直播,把巨大的呼聲傳進會議廳內,才有望迫使人大重新「開閘」,「冇夏愨道嘅人,佢根本唔會同你談判,學聯唔會爭到任何嘢」。黃遭拘押46小時獲釋,首次在催淚災難後重返金鐘,行車天橋的人群和自製路障令他目瞪口呆。市民紛紛為他打氣,又說因支持他才會上街,「成個運動好搞笑,最唔辛苦嗰個係我,你哋頂緊催淚彈,食乾糧,我喺(羈留室)三餐都有飯盒。政府又好好笑,覺得我哋可以結束佔領,我做嘅嘢係微不足道」。有傳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願與學聯對話,卻不肯見學民和佔中三子。黃不欲猜測她是否企圖分化,但肯定不會成功,「分化前提係我葡萄佢搵學聯唔搵我。問題係,我哋根本唔想見政府。其實林鄭只係一粒棋子箒,見面只係要當面質詢佢」。
「邊個冧先就輸」
過去一周,黃隔兩天回家逗留一小時,媽媽在雪櫃長期放了10多罐可樂等他回家喝。近日他受夠了海鮮味杯麵,「正正經經買個燒味飯」。他擔心露宿處被市民當「動物園」般看待,午夜在街上找個隱蔽角落睡覺,「
村上春樹給港少女回信「走過的民主路不會白費」
1 :
GS(14)@2015-03-02 08:16:36
村上春樹
【本報訊】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雞蛋與高牆」抗命信念影響一整代香港人,有本港讀者致函村上,訴說雨傘運動動搖不了高牆的哀思,苦等逾月終獲偶像回覆。村上在信中勉勵港人,走過的民主路不會白費,「請你們繼續努力,一點一滴改變這個世界。我仍會為你們加油」。記者:白琳
村上春樹一月設網站「村上先生的地方」,在網上回覆讀者問題。本港粉絲Miffy在大學同學協助下以日文撰寫提問,在信中以「來自香港的示威者」自居。她首先感謝村上去年底公開勉勵雨傘運動參與者,又指其「雞蛋與高牆」論已成為流行曲素材。但雨傘運動結束後,不少人竟當作沒發生過,「作為文學愛好者和喜歡寫作的年輕人,我們到底可以怎樣去動搖高牆?」上述提問在一月二十日發出,村上終於前天以電郵形式回覆,稍後在網站發表。村上寫道:「很多事情未能盡如人意,讓我感到可惜。」雖然港人走過的路現在乍看像沒發生過,但並沒有白費,「在看不到的地方,確實起了絲毫變化。你們走過的路,已化作事實殘留下來,沒有人可以無視這些事實。世界亦會根據這些事實而改變」。
Miffy收到回覆時,感動得差點要哭。她今年二十三歲,在藝術團體任職,就讀嶺南大學時曾經往土耳其交流,碰巧「土耳其之春」運動爆發,全國數百萬民眾上街抗議政府把伊斯坦堡市中心的小公園改建成購物中心。民眾持續紮營佔領公園,每天晚上均佔據街道。
Miffy其時想起《挪威的森林》的情節:六十年代日本赤軍霸佔學校講堂,老師呼籲學生群起反抗,主角卻選擇離場,形容社會運動只是其生命中一幅背景布幕。這段情節並非小說重點,卻長留Miffy腦海。她不甘像主角般抽離,在伊斯坦堡投身佔領運動,更把應付胡椒噴霧的經驗帶到去年雨傘運動的佔領區。
少女:如港人強心針
村上春樹深受中港台讀者愛戴,作品及公開發言經常觸及社會題材。Miffy曾因港人視佔領為阻礙感到灰心,不甘雨傘運動像棉絮般失落風中,遂向大師尋求啟發。她形容村上的回覆在運動沉寂之時,就如香港年輕人的強心針。「雨傘運動不經不覺改變某啲人諗法,歷史會記錄在案,一點一點逐步改變世界。」她呼籲曾經支持雨傘運動的市民,即使不滿激進派行徑,也不要失去信念,「要記住當時我哋做過嘅事,即使運動結束,唔代表我哋堅持嘅嘢會消失」。
■Miffy獲得村上春樹電郵回覆,更獲對方鼓勵。
村上春樹就港佔領回覆(譯文)
「很多事情未能盡如人意,讓我感到可惜。但我認為你們為民主而走的路,最終絕不會白費。現在乍看像是「甚麼都沒發生過」,但在看不到的地方,確實起了絲毫變化。你們走過的路,已化作事實留下來,沒有人可以無視這些事實。世界亦會根據這些事實而改變。今後,請你們繼續努力,一點一滴改變這個世界。我仍會為你們加油。」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02/19060171
走過22年灰色軌迹家強以駒為傲
1 :
GS(14)@2015-06-06 09:05:39下周三是黃家駒的53歲冥壽,雖然Beyond的光輝歲月已成歷史,但黃家強對哥哥依然念念不忘,在家駒忌辰的前夕,家強將推出比喻人生的新碟《沉香》,沉香是樹木受傷後分泌樹脂療傷而結成,家駒離開帶給家強的「傷口」仍忍忍作痛,一直以身為家駒弟弟為傲的家強說:「我人生最大挫折,就係家駒離開我!」撰文:余燕儀
黃家駒走了22年,還有4日就是他的53歲冥壽,日前黃家強在新蒲崗接受本報專訪,於家駒生忌前夕推出新碟《沉香》,家強說:「其實唔係刻意,只係咁啱呢個期,我覺得呢隻歌幾代表到自己人生,呢種樹木係受傷後釋放液體保護自己,沉香係受咗傷嘅樹先會有,可以比喻人生,當你遇到唔如意、崎嶇嘅路或攻擊,如果可以自己同自己療傷,人生可以昇華,咁就更加香。」
家駒變成信仰
問到曾受過那些傷?家強說:「其實唔同時期都會有遇到唔同挫折,我人生最大挫折,係家駒離開我,我由嗰刻到而家都唔係咁接受到。」時光飛逝,家駒的忌辰又將至,家強說:「每次佢忌辰日子,好多團體、玩音樂嘅朋友、內地歌迷,搞好多自發性活動紀念佢,無論大大小小音樂會或歌迷聚會,佢畀我感覺仲好似生活喺我哋身邊,比我哋活得更加精采。」雖然家駒已經遠去,但他的精神卻永遠不死,家強說:「佢啟發咗我好多嘢,佢嘅音樂精神唔單止影響我哋呢代,甚至可能延續下一代,我感覺好欣慰,對佢熱愛從來冇減過,甚至有過之無不及,記得佢在生時,我覺得其實Beyond冇而家咁紅,而家全中國老中青都識黃家駒,已經去到一個信仰,佢嗰份精神唔單止喺音樂上,更令所有行業都有理想有堅持,只要有夢就可以代入黃家駒精神去做,我覺得身為佢細佬好驕傲!」
■如果家駒仍在生,家強坦言唔敢和阿Paul反面。
■家強成家立室育有兩子,希望家駒精神能延續至下一代。資料圖片
Beyond緣盡
近年家強和黃貫中(阿Paul)兄弟反目,今年葉世榮有意重組Beyond,但家強直言Beyond已經緣盡,令歌迷十分失望,問為何不能替歌迷做一次?家強說:「Beyond歌迷分咁多批,為得邊個箒。」問他會否為錢重組Beyond?家強坦言:「我一直覺得自己做Beyond唔係為錢,講真句當然我都要食飯,以前夾Beyond絕對令我哋幾安落㗎,我其實嗰時好滿足,到分開咗亦冇乜嘢,都搵到食喎,咁去睇嘞,你覺得Beyond搵得錢多定你搵得錢多?如果你話唔計㗎,生活到咪得囉!我而家就係咁狀況,原來都生活到,係咪可以唔搞啦,咁咪唔搞囉。」如果家駒沒死,Beyond會否搞到今日反目局面?家強說:「梗係唔敢啦,我可以用唔敢嚟形容,邊個敢啫,佢一腳伸你出去囉。」如果家駒見到Beyond弄至如斯田地,會有甚麼感受?家強肯定地說:「叫我哋唔好玩囉,佢一定會咁講:『拆咗佢啦,玩嚟做乜?』完全冇保留地反面,仲玩!」化妝:Maggie Lee髮型:Matthew Kong of Headquarters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606/19173989
【走過毒瘤】被封華仔接班人
1 :
GS(14)@2016-06-06 02:54:37劉錫明於87年奪得《新秀》銀獎入行,hit歌包括《是緣是債是場夢》,之後參加TVB藝訓班,演出過《義不容情》、《還我本色》等,更曾被封為劉德華接班人。於90年與周慧敏拍攝劇集《烏金血劍》時,因為一句「十分欣賞周慧敏」,遭女方的男友倪震於其名下的刊物《YES!》冠以「毒瘤明」一名,連續三年地惡意唱衰抹黑,當時劉錫明的經理人黃浩曾出版《Yeah》還擊,直到08年倪震才公開向劉錫明道歉。因「毒瘤明」而形象插水的劉錫明,94年轉往台灣發展,01年在當地娶老婆,翌年生下女兒,近年在內地參與不少大型電影及電視劇演出,更在淘寶開店賣男裝。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603/19638650
【分離從來不易】港產導盲犬正式受訓 寄養家庭:好驕傲與她走過童年
1 :
GS(14)@2016-11-17 11:32:40首批港產導盲犬之一的Holly和寄養家庭William(左)及導盲犬中心訓練員Edith(右)。
常說養寵物是一生的承諾;但有種承諾,是明知你很快會離開,仍答應盡心照料,直至離別之時。Holly正是這樣的幸運兒。約一歲半大的她,並非一般拉布拉多女,而是第一批港產導盲犬,「Holly本身是很活潑的女孩,我也是很活潑的男孩,我們一拍即合,所以她來了我的家。」William(葉志豪)輕拍Holly的頭笑說。William為Holly了提供一個寄養家庭。去年,他和太太May得悉香港導盲犬服務中心正為四隻港產導盲幼犬尋找寄養家庭,便提出申請。而挑選他們當Holly寄養家庭的,是導盲犬服務中心的訓練員Edith(李苑甄)。她說:「我覺得他們有熱誠,認同我們的宗旨,很有心學習如何培訓一隻導盲犬,而且時間上完全可以配合我們的訓練。家裏兩個大人,沒有其他寵物和小朋友,可以養狗,各方面條件符合做寄養家庭。」
導盲幼犬在出生八星期後,就會被送往寄養家庭,接受長達一年的社會化訓練,因導盲幼犬在七至八星期大時是黃金學習期,首先要感受人類有多可靠、多愛牠,長大後才會信任人,願意為人服務,「小時候很多東西要學,例如家規、出外規矩、不可亂吠、要在室外指定地方聽指令上廁所等,都是導盲犬要學的東西,而寄養家庭通常都很細心教導這些規矩。」William也說,照顧初生幼犬得花上很多時間和愛心,剛開始時覺得生活轉變很大,「Holly剛來時只有兩個月大,因身體機能未完全成熟,未能控制大小二便,每兩小時就要出門上廁所,出門出得很頻密,連管理員也說:『又是葉生葉太你們啊!』」小小幼犬於學習初期,難免總會鬧出些笑話。William無奈地分享:「Holly小時候長牙,牙會癢,有一次我買了一對新球鞋,放在鞋櫃旁,沒放入鞋櫃,第二朝起床就發現她把鞋咬爛了。你眼望我眼,她也知道自己做錯事。」會生氣也是在所難免,但當他了解到這是幼犬的生理需要時,也就很快消氣了,「既然我們當初願意承擔照顧她的責任,就要接受這些事發生。」神情中盡顯對Holly的愛護。直到今年5月,Holly從寄養家庭學滿師,離開了William一家,到Edith家正式受訓,Edith說:「進一步的就是引導訓練,主要學如何帶路,最初學如何走直路、如何分左右,學會聽簡單指令如走回頭,走路時一些不同帶路技巧都要學會。除帶路外還要認識生活上的目標,如凳、垃圾桶、升降機、門、地鐵站閘機等,牠們都要幫手找到。」面對離別,William雖有不捨,卻以正面的心態面對,「生活上的改變是有一點空虛,心態就是要隨時接受她要離開你,我經常提醒自己,要知道起初申請照顧她的目的是甚麼,是為了幫助一些視障人士可以有一隻導盲犬去使用。」Edith說,很多寄養家庭面對分別時都會傷心哭泣,惟獨接Holly離開時的場面,最令她感動而印象深刻,「因為May和William很正面,不捨得我相信一定有,但他們說由她第一日到家就開始倒數,過一日少一日,這樣才令他們更珍惜每日與她相處的時間。他們更說,如果她畢業,有一日在街上碰見她,會為曾經與她走過童年感到驕傲。」
Edith說Holly比她預期中學習得好,預計今年年底就可以為視障人士服務。共訓練過八隻導盲犬,Edith認為每隻導盲犬都是獨立的小朋友,性格、學習進度不同,教學方法也不同,「我們並非要每一隻狗都變成一模一樣的性格,因為每一個人的性格都不同,如果每隻狗都一模一樣,我沒可能讓所有使用者去選擇。」香港導盲犬服務中心網址:
http://seeingeyedog.org.hk/記者:封愷瑜攝影:徐振國
相隔多月未見,Holly和William玩得不亦樂乎。
不怕上落扶手電梯是導盲幼犬要學習的其中一項目。
Holly見到其他狗狗太興奮,被喝令伏下時露出憂鬱小眼神。
Holly在訪問期間耐心守候在Edith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17/19836142
【走過歲月】孖城城讀藝訓班
1 :
GS(14)@2016-12-25 13:18:54麥包年輕時幾靚仔,曾被指似邵仲衡和林峰,而且他主持和演戲瓣瓣通。
新星賽入行
87年參加無綫首屆《超級新星大賽》,落敗後加入藝員訓練班,與郭富城做同學。90年代主持兒童節目《閃電傳真機》,當中「蒙查查」成為不少港人的童年回憶。
接拍三級片
轉劇組後多演閒角,直至95年獲監製張乾文賞識,演出《命轉乾坤》。96年,有傳欠稅加上老父要做手術,遂接拍三級片《極度獸性》(圖)。同年在《西遊記》演「沙僧」多人關注。
戶口得300
99年跟太太林孜結婚,麥包曾在訪問中透露結婚時銀行戶口僅得300元,兩人現育有一子一女。
開齋奪男配
2010年,有感在無綫發展一般,一度想離巢。同年憑《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圖)在台慶獲頒最佳男配角,決定留低。
傳欠債財困
去年有指炒燶iPhone欠債700多萬,及後傳因高層權鬥,男一夢撻Q,《街市遊樂園》成離巢前最後一個綜藝節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225/19876337
【《蘋果》專訪】歷喪孫之痛 走投無路領綜援車保羅感謝老婆:陪我走過最慘日子
1 :
GS(14)@2017-01-18 22:21:21■車保羅日前接受本報專訪,經歷失業、喪孫之痛後,現當博愛醫院雜工的他,感激菲籍太太令他重新站起來。
近年屢傳死訊的車保羅,其實打不死。03年沙士爆發,同年車保羅經歷被無綫炒魷、外孫女車禍慘死、失業要攞綜援,要幾黑有幾黑。幸堅強意志令他走過低谷,縱使今日只在博愛醫院當雜工,但他坦言:「有固定收入,?家好滿足。」更感激不離不棄的菲籍太太Inday:「佢陪我走過最慘嘅日子。」
憑六呎三高人一等身材晉身娛樂圈的57歲車保羅(原名吳溟蒼),由當年在電視劇《IQ成熟時》演學生哥到電影《踏血尋梅》老父角色,做過明星又做過保安和地盤雜工,最霉日子要靠攞綜援過活,甚至連母親病逝也要四處籌錢殮葬。十年前,車保羅到博愛醫院董事局做雜工,由月入幾千做到今日五位數,生活未算富裕但知足,日前他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笑說:「如果你唔enjoy,絕對係好辛苦,但如果enjoy,絕對冇問題。」
【瘦虎肥龍】■車保羅(左)與施介強(中)在《審死官》演瘦虎肥龍跟周星馳鬥戲。劇照
【夥拍戇豆】■與路雲艾堅遜拍攝西片《特務戇J之救國大業》演澳門線人。劇照
■菲籍太太Inday對車保羅不離不棄,跟兒子一家三口互相扶持。互聯網圖片
「有羞恥感覺」
03年沙士爆發,同年車保羅被無綫炒魷,他說:「嗰時有班老人家,強積金佢哋(無綫)唔想再同你供,啱啱你個期一完咗,佢哋話:『咁啦,我哋唔係唔想同你續約,我哋用另一個方式同你續,就二千蚊一年啦。』我話不如算數,我行返出去,總之我口煙我罐啤酒仲顧得掂嘅話,不求人啦。」
惜車保羅被無綫炒魷後,找不到工作,生活陷入困境,要靠綜援過活,他說:「攞咗幾個月,有種羞恥嘅感覺,後來朋友知道,叫我唔好再攞跟佢做樓宇維修。為兩餐好多工種我都做過,譬如保安、地盤雜工、跟人尾遞架生、搬石屎,香港地你肯做就得。」屋漏兼逢夜雨,車保羅被無綫炒魷沒多久,他的5歲外孫女李津兒慘被車撞斃,他形容是人生最黑暗日子:「真係好潦倒、好黑,無綫唔要你,出去搵唔到嘢做,突然間又整單意外,百感交集。後期都係靠自己意志同樂天派思想撐番起,唔會自怨自艾,到今時今日我覺得自己好僥倖,我可以做番人。」
■車保羅兒子卓偉(左一)上月與太太Gerlie(左二)在家中擺喜酒。互聯網圖片
■於博愛醫院做雜工的車保羅,搬搬抬抬一樣做得開心。
月底榮升爺爺
令車保羅繼續撐下去的,還有過去二十五年不離不棄的現任菲籍太太Inday。原來55歲Inday曾是車保羅家中女傭,跟首任太太一樣都是奉子成婚,他笑說:「點解我帶女人返去,佢好似有少少呷醋嘅?有一晚風雨交加之夜,就搞掂咗啦,咁我哋就共諧連理,佢陪我走過最慘嘅日子。」車保羅跟前妻所生女兒早年再生下一子一女,至於他與現任太太所生的25歲兒子吳卓偉,不但遺傳父親高頭大馬基因,身高達六呎七,而且跟父親一樣奉子成婚,於月前與菲籍女友Gerlie註冊結婚,車保羅預計本月底榮升爺爺,他笑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吖嘛。」車保羅偶爾會客串電影,但他斷言不會再以演員為終身職業:「我寧願要一份穩定嘅工作,每個禮拜做45小時,逢紅色放假,有乜唔好?我?家好滿足,有固定收入,月入五個位,希望做到退休。」
■正因為這段落魄的日子,令阿Paul感受到人情冷暖,見識到「登天難,求人更難」。
■有時候要穿晚禮服做接待員,也要做解款員監護善款,亦要走遍全香港九龍新界離島送貨。
■結婚超過廿五年,太太一直陪他走過高山低谷的日子,所以夢想就是送老婆一粒鑽石。
■車保羅曾憑住獨特外型,成為無數電影電視中的金牌綠葉。
■03年約滿無綫後,阿Paul又失業,孫女又遇上交通意外,陷入人生低潮。
■阿Paul已在博愛醫院董事局做了十年全職工作。
■雖然有很多不幸經歷,但阿Paul仍然覺得自己很僥倖,因為「可以做返一個人」。
採訪:戴彩煥、余傲芝攝影:陳慧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118/19900083
由「四失肥仔」變到肌肉男陳山聰走過高山低谷
1 :
GS(14)@2017-02-05 10:55:22如果最近要講媾賭王個女,大家會諗起邊個呢?相信都係陳山聰喇,因為佢喺大台劇《乘勝追擊》入面,飾演嘅角色由變奸,仲力追劇中賭王個女傅嘉莉,其實呢個角色真係好啱陳山聰,因為大家都知,佢係成功追過賭王三房大女何超雲,只不過最後係分手收場!陳山聰當日為咗追超雲,放棄幕前嘅工作,兼且同朋友疏遠,身形仲暴脹咗唔少,喺2013年同超雲分手之後,失去咗女友、事業、形象、金錢,變咗「四失聰」,但係當時佢並無意志低沉,反而努力跑步,由肥仔變到一身肌肉,喺事業上都得到貴人相助,有得拍劇,喺網民大讚嘅情況下,試過提名《最佳男配角》,喺感情方面亦都有新開始,仲識咗個做美容顧問嘅女朋友,所以話做人真係唔好放棄自己,苦盡真係會甘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205/19918615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