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今天,你在剁手,他在紮心:一個淘寶中小賣家的兩難抉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12/165967.shtml

今天,你在剁手,他在紮心:一個淘寶中小賣家的兩難抉擇
解夏 解夏

今天,你在剁手,他在紮心:一個淘寶中小賣家的兩難抉擇

在風光的另一面,雙十一又被冠以“一將功成萬骨枯”。

11月11日,在沒有空間概念的淘寶店鋪里,和沒有時間概念的淘寶店鋪外,圍繞流量、點擊、轉化、銷量、利潤,中小賣家正上演著一場與金錢爭奪生死時速的戲劇性故事。

一個讓無數人“剁手”的節日,一個天價交易數字,一場全民狂歡。在風光的另一面,雙十一又被冠以“一將功成萬骨枯”。誰是“萬骨”?為何而“枯”?在大品牌的光芒外,雙十一的中小商家經歷了怎樣的機遇、誘惑、無奈與落寞?

(註:文中出現的人名及店名均為化名)

“雙面”雙十一

淘寶曾造就了無數的財富傳奇,雙十一曾孵化了世界紀錄的數字。但如今,雙十一卻成為無數中小商家心中的一塊疤:不揭開難看,一揭開就疼。

“ 今年不參加雙十一。 ”王林告訴盒飯財經。盡管他也無比渴望分雙十一的一杯羹,但此時,雙十一對他來說,只是一個“最熟悉的陌生人”。

王林從2014年入行,擁有近4年淘寶店工作經驗,在前三年里,他只待過一家公司,就是為銀領淘寶店工作。銀領主要在天貓、淘寶等平臺銷售箱包類產品,擁有旗艦店,以及多家專營店和專賣店,在同品類的級別里排名中上等,整個團隊並不算小,約有150人。

今年3月,王林從銀領離職,開始單幹。他的個人淘寶店是租用老東家的店鋪,主要做老東家的產品分銷。

“這家店大概用了三周時間做起來。”王林坦言,起步階段是虧損的,除了要投錢準備貨品外,還要對圖片進行修整,配置相關贈品,接下來包括付費推廣及刷單,提高曝光率,“大概兩三個星期才能開始有賣,達到收支平衡,稍微賺錢點。”

“2月到5月(的銷量)是比較好的,大概有1萬5左右的凈利潤,大概每天十幾單的樣子。” 由於他分出精力去做其他事情,導致他的店鋪從6月至10月出現滑坡,每月平均產生2000-3000元左右利潤。

“現在相當於重新開始做(這家淘寶店),本來想再做起來的,”王林說出這個想法後,又補充道,“結果遇到了雙十一。”

在他眼里,雙十一是天貓的節日,是大品牌的節日,“ 對小淘寶店沒什麽優勢,壓榨的流量都沒有了。 ”這不僅是他一個人的感覺,在一個淘寶商家QQ群里,因為流量暴跌,訪客與轉化驟減,收藏和加購(加購物車件數)的數字不理想,激起了一部分商家“討伐”雙十一的言論。

這種小賣家集體的憤怒不是一天積累的,卻因為雙十一這一天而爆發。

然而,他們很快又在群里丟出了各種淘寶鏈接和廣告,恢複往常的交流,似乎這場吐槽沒有發生過一樣。這種高聲群嘲,又迅速回歸的平靜,正是小賣家傳遞出對雙十一的無奈,而在另一端,天貓聲勢浩大的宣傳正鋪天蓋地席卷全國。

2

不過節得死,過節也不好活

到底要不要參與“雙十一電商節”,讓許多淘寶的小賣家面臨兩難抉擇。 每個人都能看到這場即將來臨的饕餮盛宴,但真正屬於小賣家的這杯羹,猶如三千弱水所取的一瓢而已。

“ 雙十一不過不行,過了也是很難受的。 ”王林把店鋪“重新做起來”的想法推遲到了雙十一以後,他無奈地告訴盒飯財經,“流量都去天貓了,小的淘寶店根本沒有活路。”

“參加淘寶雙十一活動,你需要先報名,然後淘寶會給你打上(‘雙11’活動的)標簽,”王林介紹說,官方也會對報名條件進行篩選,比如說有庫存、銷量等要求,另外,商家還會根據近幾個月來單品的銷量情況,上報雙十一活動主推的重點單品,進入分會場後優先展示。

“比如在淘寶搜同一個東西,打上(‘雙11’)標簽的店就會排名靠前,不打標簽很難看到。”淘寶賣家的生意靠流量支撐,這意味雙十一前半個月以上,不參加平臺雙十一活動的店鋪,將失去重要的流量支撐,從而影響到店鋪的收益,除去人工、場地等日常開銷外,極易陷入虧損狀態。

一位淘寶商家在QQ群說,到了雙十一“根本沒有流量”,收益“慘不忍睹”,一天僅“17個訪客”。

雙十一帶來的不再是等待收獲的喜悅,而是如何抵禦風險的擔憂。

與此同時,阿里、京東、蘇寧的雙十一口號響徹整棟大樓,“不賣光,就脫光”“決戰雙十一,電腦不關機”“銷量沖破千萬,切糕天天當飯”等橫幅掛滿了每一面墻,似乎形成了一座圍城。

而在參與雙十一活動的千萬商家大軍里,王林此前供職的銀領就是其中之一。 每年備戰雙十一,銀領都會有一套常規流程:

首先是定目標。 先在公司開會,根據7/8/9月的銷售情況定目標,每個店鋪制定不同的目標,例如銀領旗艦店定500萬,其他專賣店定100-200萬,一些小店定幾十萬;

其次是寫計劃。 每個店長根據店鋪銷售情況定完銷售目標後,要寫出具體達到目標的計劃,例如如何拉流量(推廣費用)、如何做運營(送贈品、優惠券、滿減等),在備貨方面,考慮到雙十一過後,緊接著就是雙十二,此後還有聖誕節、元旦和春節等節日,造成貨源緊張,如果備貨不足,很難再到工廠拿到貨,所以淘寶店的貨一般會備足一些,例如預計100萬的貨,都會備足1 20萬的貨;

再次是安排人手。 參加雙十一活動,店鋪流量、銷量上升的同時,需要臨時雇人,包括打包、客服等崗位,以及調整加班倒班的作息安排;

“往年都會加班啊,哪里會休息,”王林說,在銀領做店時,遇到雙十一,加班加點是很正常的,沒有休息這一說。

同時,公司生產部門溝通貨品,根據計劃定具體價格。 “大品牌的價格體系比較明確,降價幅度、打折幅度都有明確的規定,不允許改動,中小品牌的(報名雙十一)價格會出現偏差,導致出現很多問題,例如提價之類。”

王林口中的“提價”,就是一件商品在雙十一的價格要比日常價格上漲一些,“ 漲價了再打折,這是商家的策略。 ”

“但是漲價的話,系統給你流量反饋就降低了。淘寶按流量排名,例如新款點擊率會高,你的排名就靠前,下單、加購率一直靠前,就是優勝劣汰嘛,所以微小的變動,搞不好馬上就被競爭對手超過,搞得像生死時速一樣。”

這種“漲價策略”的出現,源於中小賣家的利潤波動。“ 大部分的錢都給到了推廣,想要有收獲,就要付出相應的手段。 ”王林說,即便是一個手機殼再便宜,它的價格也卡的很死,打個折就沒有盈利空間了,因此很多商家就提價報名。

2014和2015年,銀領的很多貨都“不夠賣”,所以,2016年的預期調高。

但等來的結果卻是銷量一般。這一年,也是天貓大打國際牌的一年,平臺流量向頭部品牌傾斜的跡象異常明顯,即便是銀領天貓旗艦店,整體流量也遠不如預期。

“你看到很多商家不見得一年比一年好,”王林說,“每年很多商家都死掉的,都是大魚吃小魚嘛,真是應了那個馬太效應了。”

11月11日,大品牌向高點沖刺之時,身後的中小賣家們卻在進行一場艱難的博弈。

3

活著或死亡

流量被瓜分的連帶效應,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淘寶中小商家的利潤也在下滑。

“比如說這個產品利潤高,40%吧,到最後其實只有10%,”王林說,商家的利潤拋去平臺抽成,還有推廣費、人工費、快遞、貨物成本、場地費等,“ 大公司靠品牌,中等公司就是靠(砸)錢活下來 ”。

“還有很多中小商家,他們把握不準數據,備貨備多了,最後賣不出去。”王林講到,有的商家沒有數據能力,面對雙十一,無法做出準確判斷,貨備多了,賣不出去,貨備少了,就會出現退貨。

“ 雙十一的退貨率都在30%以上” ,引發如此高退貨率的原因,實際上從報名官方雙十一活動起就已經埋下了隱患。

由於報名時對庫存有要求,有的商家會虛報庫存,平時賣的好的商品會報的相對較多,賣的較差產品也希望報名,就會虛報。“但超過預期賣了這個產品,就會出現問題,比如說庫存不夠,就需要跟客戶去溝通,出解決方案,退貨之類。”

高退貨率的另一個原因,是消費者的非理性消費 。“(11月)11號之後的7到10天,是退貨的高峰期,因為好多東西是湊單買的,買完發現沒有什麽用,就退回來了。”

雙十一的玩法越來越多,滿減、購物券、紅包、積分、H5小遊戲……這主要是吸引不同的消費人群,加上預售,拉開雙十一陣線, 但這些在王林眼里“都很虛,”“還不如直接打5折來的實際一點。”

“雙十一當天就是‘守’”,王林回憶到,11號淩晨0點到2點是高峰期,早上8點上班也是小高峰,“後面就慢慢賣,當天晚上,也就是雙十一結束前的一兩個點,大概晚上11點才真正降價,商家會給一些無門檻優惠券,因為要沖量嘛。”

一位淘寶商家回憶,“不過(雙十一)肯定不行,因為實在沒流量,沒法支撐”,但真的要參與到平臺雙十一活動中,他又要“靠錢生砸”,“維持一下店鋪熱度”。

據王林所述,“確實也有一些淘寶店不過雙十一”,但這種“不過”是指不參與平臺活動,而是在自己的店鋪中搞雙十一活動,通過付費推廣,“直通車砸高一點”,還有“自身流量入口,就是收藏啊,購物車啊”,只要穩住流量,熬過雙十一,“還能有機會再把流量拉回來。”

“其實也是死撐著的,很吃力,很難賺錢,死累死累的。”王林無奈地說。

王林也對雙十一的預售模式說出了自己的感想,他認為預售模式,其實是將11月1號到10號的商品,堆到11號這一天來賣,但耗費的經歷、人力、物理卻遠遠超過這10天所帶來的收益。

2017年11月11日,天貓平臺銷售額3分鐘100億、40分鐘500億、9小時破1000億……這個數字仍在繼續增長,然而, 從側面看,這一天又有一批“悲劇”命運的群體在夾縫中求生。當流量向大品牌傾斜,這個狂歡的節日,於中小賣家而言,正逐漸成為年年知為誰生的“橋邊紅藥”。

天貓 雙十一 網購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868

淘寶中小賣家的兩難抉擇:你在剁手,他在紮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15/166004.shtml

淘寶中小賣家的兩難抉擇:你在剁手,他在紮心
盒飯財經 盒飯財經

淘寶中小賣家的兩難抉擇:你在剁手,他在紮心

雙十一卻成為無數中小商家心中的一塊疤:不揭開難看,一揭開就疼。

來源 | 盒飯財經

作者 | 解夏

11月11日,在沒有空間概念的淘寶店鋪里,和沒有時間概念的淘寶店鋪外,圍繞流量、點擊、轉化、銷量、利潤,中小賣家正上演著一場與金錢爭奪生死時速的戲劇性故事。

一個讓無數人“剁手”的節日,一個天價交易數字,一場全民狂歡。在風光的另一面,雙十一又被冠以“一將功成萬骨枯”。誰是“萬骨”?為何而“枯”?在大品牌的光芒外,雙十一的中小商家經歷了怎樣的機遇、誘惑、無奈與落寞?

(註:文中出現的人名及店名均為化名)

微信圖片_20171115105236

“雙面”雙十一

淘寶曾造就了無數的財富傳奇,雙十一曾孵化了世界紀錄的數字。但如今,雙十一卻成為無數中小商家心中的一塊疤:不揭開難看,一揭開就疼。

“今年不參加雙十一。”王林告訴盒飯財經。盡管他也無比渴望分雙十一的一杯羹,但此時,雙十一對他來說,只是一個“最熟悉的陌生人”。

王林從2014年入行,擁有近4年淘寶店工作經驗,在前三年里,他只待過一家公司,就是為銀領淘寶店工作。銀領主要在天貓、淘寶等平臺銷售箱包類產品,擁有旗艦店,以及多家專營店和專賣店,在同品類的級別里排名中上等,整個團隊並不算小,約有150人。

今年3月,王林從銀領離職,開始單幹。他的個人淘寶店是租用老東家的店鋪,主要做老東家的產品分銷。

“這家店大概用了三周時間做起來。”王林坦言,起步階段是虧損的,除了要投錢準備貨品外,還要對圖片進行修整,配置相關贈品,接下來包括付費推廣及刷單,提高曝光率,“大概兩三個星期才能開始有賣,達到收支平衡,稍微賺錢點。”

“2月到5月(的銷量)是比較好的,大概有1萬5左右的凈利潤,大概每天十幾單的樣子。”由於他分出精力去做其他事情,導致他的店鋪從6月至10月出現滑坡,每月平均產生2000-3000元左右利潤。

“現在相當於重新開始做(這家淘寶店),本來想再做起來的,”王林說出這個想法後,又補充道,“結果遇到了雙十一。”

在他眼里,雙十一是天貓的節日,是大品牌的節日,“對小淘寶店沒什麽優勢,壓榨的流量都沒有了。”這不僅是他一個人的感覺,在一個淘寶商家QQ群里,因為流量暴跌,訪客與轉化驟減,收藏和加購(加購物車件數)的數字不理想,激起了一部分商家“討伐”雙十一的言論。

這種小賣家集體的憤怒不是一天積累的,卻因為雙十一這一天而爆發。

然而,他們很快又在群里丟出了各種淘寶鏈接和廣告,恢複往常的交流,似乎這場吐槽沒有發生過一樣。這種高聲群嘲,又迅速回歸的平靜,正是小賣家傳遞出對雙十一的無奈,而在另一端,天貓聲勢浩大的宣傳正鋪天蓋地席卷全國。

微信圖片_20171115105243

不過節得死,過節也不好活

到底要不要參與“雙十一電商節”,讓許多淘寶的小賣家面臨兩難抉擇。每個人都能看到這場即將來臨的饕餮盛宴,但真正屬於小賣家的這杯羹,猶如三千弱水所取的一瓢而已。

“雙十一不過不行,過了也是很難受的。”王林把店鋪“重新做起來”的想法推遲到了雙十一以後,他無奈地告訴盒飯財經,“流量都去天貓了,小的淘寶店根本沒有活路。”

“參加淘寶雙十一活動,你需要先報名,然後淘寶會給你打上(‘雙11’活動的)標簽,”王林介紹說,官方也會對報名條件進行篩選,比如說有庫存、銷量等要求,另外,商家還會根據近幾個月來單品的銷量情況,上報雙十一活動主推的重點單品,進入分會場後優先展示。

“比如在淘寶搜同一個東西,打上(‘雙11’)標簽的店就會排名靠前,不打標簽很難看到。”淘寶賣家的生意靠流量支撐,這意味雙十一前半個月以上,不參加平臺雙十一活動的店鋪,將失去重要的流量支撐,從而影響到店鋪的收益,除去人工、場地等日常開銷外,極易陷入虧損狀態。

一位淘寶商家在QQ群說,到了雙十一“根本沒有流量”,收益“慘不忍睹”,一天僅“17個訪客”。

雙十一帶來的不再是等待收獲的喜悅,而是如何抵禦風險的擔憂。

與此同時,阿里、京東、蘇寧的雙十一口號響徹整棟大樓,“不賣光,就脫光”“決戰雙十一,電腦不關機”“銷量沖破千萬,切糕天天當飯”等橫幅掛滿了每一面墻,似乎形成了一座圍城。

而在參與雙十一活動的千萬商家大軍里,王林此前供職的銀領就是其中之一。每年備戰雙十一,銀領都會有一套常規流程:

首先是定目標。先在公司開會,根據7/8/9月的銷售情況定目標,每個店鋪制定不同的目標,例如銀領旗艦店定500萬,其他專賣店定100-200萬,一些小店定幾十萬;

其次是寫計劃。每個店長根據店鋪銷售情況定完銷售目標後,要寫出具體達到目標的計劃,例如如何拉流量(推廣費用)、如何做運營(送贈品、優惠券、滿減等),在備貨方面,考慮到雙十一過後,緊接著就是雙十二,此後還有聖誕節、元旦和春節等節日,造成貨源緊張,如果備貨不足,很難再到工廠拿到貨,所以淘寶店的貨一般會備足一些,例如預計100萬的貨,都會備足120萬的貨;

再次是安排人手。參加雙十一活動,店鋪流量、銷量上升的同時,需要臨時雇人,包括打包、客服等崗位,以及調整加班倒班的作息安排;

“往年都會加班啊,哪里會休息,”王林說,在銀領做店時,遇到雙十一,加班加點是很正常的,沒有休息這一說。

同時,公司生產部門溝通貨品,根據計劃定具體價格。“大品牌的價格體系比較明確,降價幅度、打折幅度都有明確的規定,不允許改動,中小品牌的(報名雙十一)價格會出現偏差,導致出現很多問題,例如提價之類。”

王林口中的“提價”,就是一件商品在雙十一的價格要比日常價格上漲一些,“漲價了再打折,這是商家的策略。”

“但是漲價的話,系統給你流量反饋就降低了。淘寶按流量排名,例如新款點擊率會高,你的排名就靠前,下單、加購率一直靠前,就是優勝劣汰嘛,所以微小的變動,搞不好馬上就被競爭對手超過,搞得像生死時速一樣。”

這種“漲價策略”的出現,源於中小賣家的利潤波動。“大部分的錢都給到了推廣,想要有收獲,就要付出相應的手段。”王林說,即便是一個手機殼再便宜,它的價格也卡的很死,打個折就沒有盈利空間了,因此很多商家就提價報名。

2014和2015年,銀領的很多貨都“不夠賣”,所以,2016年的預期調高。

但等來的結果卻是銷量一般。這一年,也是天貓大打國際牌的一年,平臺流量向頭部品牌傾斜的跡象異常明顯,即便是銀領天貓旗艦店,整體流量也遠不如預期。

“你看到很多商家不見得一年比一年好,”王林說,“每年很多商家都死掉的,都是大魚吃小魚嘛,真是應了那個馬太效應了。”

11月11日,大品牌向高點沖刺之時,身後的中小賣家們卻在進行一場艱難的博弈。

微信圖片_20171115105248

活著或死亡

流量被瓜分的連帶效應,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淘寶中小商家的利潤也在下滑。

“比如說這個產品利潤高,40%吧,到最後其實只有10%,”王林說,商家的利潤拋去平臺抽成,還有推廣費、人工費、快遞、貨物成本、場地費等,“大公司靠品牌,中等公司就是靠(砸)錢活下來”。

“還有很多中小商家,他們把握不準數據,備貨備多了,最後賣不出去。”王林講到,有的商家沒有數據能力,面對雙十一,無法做出準確判斷,貨備多了,賣不出去,貨備少了,就會出現退貨。

“雙十一的退貨率都在30%以上”,引發如此高退貨率的原因,實際上從報名官方雙十一活動起就已經埋下了隱患。

由於報名時對庫存有要求,有的商家會虛報庫存,平時賣的好的商品會報的相對較多,賣的較差產品也希望報名,就會虛報。“但超過預期賣了這個產品,就會出現問題,比如說庫存不夠,就需要跟客戶去溝通,出解決方案,退貨之類。”

高退貨率的另一個原因,是消費者的非理性消費。“(11月)11號之後的7到10天,是退貨的高峰期,因為好多東西是湊單買的,買完發現沒有什麽用,就退回來了。”

雙十一的玩法越來越多,滿減、購物券、紅包、積分、H5小遊戲……這主要是吸引不同的消費人群,加上預售,拉開雙十一陣線,但這些在王林眼里“都很虛,”“還不如直接打5折來的實際一點。”

“雙十一當天就是‘守’”,王林回憶到,11號淩晨0點到2點是高峰期,早上8點上班也是小高峰,“後面就慢慢賣,當天晚上,也就是雙十一結束前的一兩個點,大概晚上11點才真正降價,商家會給一些無門檻優惠券,因為要沖量嘛。”

一位淘寶商家回憶,“不過(雙十一)肯定不行,因為實在沒流量,沒法支撐”,但真的要參與到平臺雙十一活動中,他又要“靠錢生砸”,“維持一下店鋪熱度”。

據王林所述,“確實也有一些淘寶店不過雙十一”,但這種“不過”是指不參與平臺活動,而是在自己的店鋪中搞雙十一活動,通過付費推廣,“直通車砸高一點”,還有“自身流量入口,就是收藏啊,購物車啊”,只要穩住流量,熬過雙十一,“還能有機會再把流量拉回來。”

“其實也是死撐著的,很吃力,很難賺錢,死累死累的。”王林無奈地說。

王林也對雙十一的預售模式說出了自己的感想,他認為預售模式,其實是將11月1號到10號的商品,堆到11號這一天來賣,但耗費的經歷、人力、物理卻遠遠超過這10天所帶來的收益。

2017年11月11日,天貓平臺銷售額3分鐘100億、40分鐘500億、9小時破1000億……這個數字仍在繼續增長,然而,從側面看,這一天又有一批“悲劇”命運的群體在夾縫中求生。當流量向大品牌傾斜,這個狂歡的節日,於中小賣家而言,正逐漸成為年年知為誰生的“橋邊紅藥”。

電商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075

女子花31萬買二手事故車 賣家被判退還31萬賠93萬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1-14/1182717.html

Timg-4thumb_headthumb_headthumb_headthumb_headthumb_headthumb_headthumb_head.thumb_head

據安徽商報消息去年10月,合肥市民李女士在包河區園江名車廣場花31萬元,買了一輛捷豹二手轎車,結果發現該車發生過嚴重交通事故,於是要求銷售方安徽省園江汽車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園江汽貿”)兌現購車合同中“退一賠三”的承諾(本報2017年11月28日曾報道)。此舉遭園江汽貿拒絕,李女士將對方告上法庭。近日,包河區人民法院對此起買賣合同糾紛案做出判決,支持原告李女士“退一賠三”的訴訟請求,判被告“園江汽貿”返還購車款31萬元,並按照車價款3倍賠償93萬元。此外,“園江汽貿”還應賠償給李女士10478元機動車輛保險費。

[控辯] 銷售方請求減少違約金

原告李女士訴稱,2017年10月11日,她到被告園江汽貿購買二手車,以人民幣31萬元價格購買了一輛捷豹XE1999CC小轎車,並與被告簽訂了《汽車銷售合同》,雙方約定車價款31萬元,園江汽貿承諾案涉車輛無泡水、無火燒、無事故、無結構性損傷,如有不符造成退車,退一賠三,另質保本車發動機、變速箱兩年或兩萬公里。 2017年10月12日,李女士支付了購車款,13日花費10478.29元辦理了保險。

提車沒幾天,李女士把車開到捷豹4S店保養,結果發現案涉車輛出現過大修,經一家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得出檢測結果為“該車屬重大碰撞事故”。後來,李女士在某保險APP上發現,該車輛於2017年4月22日在湖南省發生過重大交通事故。李女士認為被告在銷售車輛時隱瞞此車系事故車的事實,存在欺詐行為。

對此,被告園江汽貿辯稱,案涉車輛在出售之日前是否屬於重大事故車輛不明,被告不知情,不可能存在主觀上欺詐原告的故意,被告並非該車代理經銷商,是從案外人處購得,被告在該事件中也屬於不知情的受害方。

園江汽貿認為簽訂的汽車銷售合同中約定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減少。

[判決] 支持原告“退一賠三”訴求

包河區人民法院認為,案涉車輛曾發生重大事故,然被告卻在案涉《汽車銷售合同》中保證,案涉車輛無重大事故,誘使原告購買案涉車輛,行為已構成欺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的相關規定,原告要求被告按購車款賠償三倍損失93萬元,合法有據,該院予以支持。法院認為,被告還應賠償給原告10478元機動車輛保險費。

目前,法院尚未接到園江汽貿的上訴請求。

-說法

被告應承擔舉證責任原告要求退車賠償合法

包河區人民法院認為,現原告主張案涉車輛曾發生重大事故,並提交了相關檢測報告和查詢信息為證,被告對此予以否認,應提交相應的證據予以反駁。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三條第三款的規定,被告作為經營者,對其提供的機動車應承擔有關瑕疵的舉證責任,但被告公司並未就案涉車輛是否發生重大事故提供相應的證據,亦未申請鑒定。原告以此為由要求解除合同並退還購車款31萬元,符合合同約定及法律規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195

從OEM到跨境電商:中國賣家的出口生意經

“經營企業最難的是什麽?我覺得是預判未來。雖然現在看來我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但2012年下決心做出口跨境電商也是十分痛苦的。”廈門欣維發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欣維發”)創始人兼CEO李佳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成功實現從傳統出口貿易商向跨境電商貿易轉型,需要克服許多困難,其中最難的是轉變思維模式。

跨境電商在逐步成為國際貿易發展的大潮,中國跨境電商交易額占進出口的比重也在逐年增長。越來越多的傳統出口企業想通過跨境電商開拓國際市場,但由於商業模式的改變,要成功並非易事。

從B2B到B2C的轉變

欣維發成立於2005年,早期以傳統出口貿易為主,主要產品包括時尚箱包、旅行包袋、戶外背包等。當時正處於中國外貿出口的紅利期,欣維發的業績非常好。彼時,李佳松一邊接著OEM(定牌生產、代工)訂單,一邊思考怎麽做增值。

2008年後,海外市場增長放緩,熬到2012年,欣維發開始試水跨境電商。李佳松回憶,當時一下從B2B到B2C,公司缺的不僅是電商人才,為適應商業模式的轉變,欣維發相當於“內部再造”一個企業。

“與外貿企業相比,做跨境電商首先在部門設置上就不同,我們把整個企業從頭到尾進行改變,增加了許多部門,而且是完全獨立核算的,直到規模做大後才又跟原本的公司融合。”李佳松說。

傳統外貿交易鏈是從制造商到出口商,再經過進口商、批發商、零售商,最終到消費者,而跨境電商則可以讓制造商的產品一步直達消費者。

同樣經歷了這一轉型過程的還有寧波樂歌視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樂歌”)。樂歌於2002年成立後,開始主要做平板電視機掛架、顯示器支架及周邊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外銷為主,為海外品牌做OEM。2013年,樂歌開始嘗試由傳統外貿轉型跨境電商。

樂歌董事長項樂宏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原本在傳統外貿鏈中,“兩頭”在外,制造商只需要按要求生產產品,無需知道用戶需求;而做跨境電商後,就必須自己去摸清用戶需求,否則就不知道應該生產什麽樣的產品。

“一些事能做成,也是在交了無數學費之後才慢慢成長起來。一開始我們只想著賣產品,找了許多不是自己研發、制作的產品去海外站點銷售,結果發現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殘酷的低價競爭策略成為大多數企業的選擇。這導致我們積累了大量庫存,碰了一鼻子的灰。”項樂宏說。

此外,生產的產品能否符合國外相關法規、是否侵權、是否違反相關的標準、是否拿到必須具備的認證等,都是擺在企業面前的一道道坎。

而在此過程中,電商平臺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李佳松直言,電商平臺對於欣維發取得如今的成績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針對語言障礙,亞馬遜會為賣家提供商品頁面的自動翻譯,消除了拓展全球市場過程中遇到的語言問題。還有不同市場會有不同的法律法規、準入門檻、差異化的用戶需求,歐洲賣得很好的產品到了日本可能就賣不動,平臺則可以幫助我們深入當地市場。”

另外,物流也是跨境電商繞不開的坎。據悉,亞馬遜物流服務可以讓賣家將商品預先存放於其海外運營中心,在客戶下單後由亞馬遜來完成分揀、包裝、運輸與客戶服務。

“這既幫助我們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時又提升了本地客戶的購物體驗。現在,我們只需要將商品在歐洲一地入倉,平臺會自動幫助我們分配在歐洲五國的庫存,配送給歐洲各國的消費者,這讓我們省心省力,且無需支付跨國配送費。”項樂宏說。

做品牌的必經之路

過去兩年,欣維發出口跨境電商銷售額的占比穩步增長。其中,在亞馬遜平臺上的銷售額複合增長率為60%。

樂歌則借助亞馬遜全球開店Amazon Business的優質資源和服務,發掘了B端業務這塊潛力巨大的“富礦”。短短兩年,樂歌的企業及機構買家采購金額已高達數千萬美元,並一直保持110%的增速。2017年,更是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為中國IPO發行人體工學的第一股。

在亞馬遜中國副總裁、亞馬遜全球開店亞太區產品及市場負責人彭嘉屺看來,中國制造商要做好出口跨境電商,傾聽消費者聲音並據此研發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是首要的。

彭嘉屺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保障產品質量、做好合規性審查之外,還應優化服務、樹立品牌,並且不斷地更加深入地進行產品研發,提升附加值。

項樂宏表示,品牌建設並非一蹴而就,企業需要從產品、團隊、服務等多個層次進行打磨。比如,樂歌專門組建了大數據團隊,通過分析電商平臺中的客戶評論,了解市場需求,然後去做技術上的沈澱,使產品有獨特性。

再比如,樂歌在海內外建立了自己‘研、產、銷’一體化團隊,無時差地為客戶提供服務。並且,垂直整合了市場調研、產品企劃、研發設計、供應鏈管理、生產制造、渠道建設、品牌營銷和售後服務,形成了全價值鏈業務模式,旨在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李佳松也表示,相比快速增長業績的賣產品,樹立品牌是慢工出細活,對於消費者來說,品牌就是“寄予期望”,包含了設計、質量、工藝、售後等多個方面。

“我們在產品的規劃階段,就是按品牌的規劃思路來。比如,在全球同步上線產品,而非只供應一個市場,當然相應的這樣的開發難度也更大,需要研究不同的市場。還有,全球統一定價,使消費者感知到這是品牌的行為。最重要的是,根據用戶畫像,瞄準同一類消費群去打造產品。”李佳松說。

欣維發還會通過臉書(Facebook)等社交媒體等多渠道傾聽顧客意見,不斷更新叠代產品、改進工藝、深化顧客人群畫像,這為欣維發帶來了複購率和溢價空間“雙高”的優勢。

廈門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

商務部數據顯示,從2011年到2016年,中國的進出口總額增長了6.1%,跨境電商在這5年里交易規模增長達300%。其中,中國跨境電商交易額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也從2011年的7%增至2016年的27.6%。

與此同時,國家在政策方面給予了支持。國務院5月24日公布的《進一步深化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提出,支持在廈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並將廈門納入海峽兩岸電子商務經濟合作實驗區——這無疑給了跨境電商一個重大利好。

近日,亞馬遜全球開店“廈門跨境電商園”正式落戶廈門跨境電商產業園二期,將立足廈門、輻射福建,通過物流、金融、運營、技術、人才培訓等各類服務資源的整合,搭建互聯互通、共生共融的本地化跨境電商產業服務集群,為廈門及周邊地區企業出口提供一站式服務,幫助制造商、品牌商、貿易商轉型升級,推動廈門跨境電商全產業鏈發展並打造國際品牌。

廈門市商務局副局長鄭耀表示,近年來,廈門重視跨境電商產業發展,並將其作為促進傳統外貿轉型升級的有力抓手,制定出臺了《廈門市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幹措施》,從通關便利化、園區載體、政策支持等多維度推進跨境電商向縱深發展。

作為中國最早設立的四大經濟特區之一,廈門在服裝鞋靴、箱包、家具家飾、戶外照明等產業的出口領域擁有領先優勢,而借助跨境電商“走出去”,已成為廈門市傳統商貿企業轉型發展、中小型制造業企業尋求突破的新模式。

鄭耀表示,2017年,廈門實現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4799.06萬件,貨值36.64億元,增長18.7%。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實現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2179.4萬件,貨值16.2億元,增長313.6%。

彭嘉屺則表示,在新貿易時代,中國企業將產品直接銷售給終端客戶,從而掌握定價權,實現更高業務與利潤增長,並通過全球市場的拓展成就國際品牌,這就是新貿易時代的“下一代貿易鏈”。廈門跨境電商園的成立將助力中國企業搶先布局下一代貿易鏈,實現面向未來貿易的長遠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267

港成蒙古礦產最大水喉 券商:賣家才是最大贏家

1 : GS(14)@2010-07-24 11:49:00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致力向俄羅斯、蒙古等中國以外的公司推銷香港集資平台,蒙古政府又希望利用礦產吸引外資,在本港掀起一股蒙古「淘金熱」。不知不覺,香港已成為過去一年蒙古礦產最大的投資者,這些礦產幾乎全部都是「借殼上市」。去年下半年以來,5家本港上市公司通過併購注入蒙古礦產,涉資75億元,佔期內蒙古全國礦產併購金額90%以上。有券商稱,這些併購作價過高,賣家才是最大贏家。


....
數家蒙古礦企將於年底上市

撰寫此報告的分析員Sardor Koshnazarov解釋,礦產的原始股東最初在蒙古以很低的價錢購入採礦權,初期的投資額也很低,以香港上市公司支付的收購價減去初期成本,原始股東大賺特賺,所以說作價高,但不代表這些礦產沒有價值。他說這些礦產原為私人擁有,估值不容易,他認為受交易後股價不振,與全球股市不明朗有關,並非基本因素所致。

....
2 : GS(14)@2010-07-24 12:42:32

買殼借殼賺錢ABC:

矿产借壳上市的“空手道”游戏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3752

煤矿投资泡沫的幕后推手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6770

火燒資源股殼股妄想變神華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60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133

賣家淘金 買家淘寶 Hong Kong Taobao mania

1 : GS(14)@2010-09-08 23:04:57

2010-9-4 iM

近日你身邊的親朋戚友,總有一兩個會跟你說,他們正沉迷在淘寶網購物。看着他們手舞足蹈,雀躍地數算「淘」回來的寶貝,「這條項鏈只是5元……」、「這件短袖衫也不過是十元……」心想真的這麼便宜?

走過香港專賣便宜貨的「格仔舖」,發現價錢便宜正想付鈔之際,朋友便出言阻止:「這些用品全都可以在淘寶網找到,他們的貨就是來自淘寶網!」

中港融合說了十多年,似乎效果也及不上這個內地購物網效果之快,不知不覺間滲入港人生活每個角落,不用過深圳河便能買到世界工廠生產的中高低檔貨品,網上Click幾下,兩日後便寄到你家中,看清楚貨物品質,才慢慢過數。

今天不單內地人瘋狂「淘寶」,過往不甚熱衷網上購物的港人,也開始為這新購物行為著魔,甚至在淘寶網創業淘金。買家賣家,同時展開「淘金」之旅,Taobaomania(淘寶狂熱)席捲全城。

淘寶網於2003年,由中國企業家馬雲擁有的阿里巴巴集團(01688)斥資1億元(人民幣,下同)成立。營運至今,短短7年,登記會員已由1.7萬,上升至近2億,成為中國網購市場「一哥」,市場佔有率超過八成。

現時淘寶網的每日交易額約為5億元,2009年的整體交易額超過2,000億元。小小一個網站,竟佔全國零售額近2%,足見拜倒淘寶裙下者眾。

淘寶網自成立以來,沒有向買賣雙方收取任何費用,收入來源單靠廣告。其門檻之低,成功讓80萬人得以實現他們的創業夢;其貨品選擇之多,已吸引過億網民爭相搶購。

淘寶網海外業務及營運總監黎文(Leon)接受訪問時指,全天候開放,隨時隨地都能登陸購物,才是淘寶的真正吸引之處。

黎文笑說自己跟同事也會到淘寶網購物,訪問當天,淘寶網香港辦公室的接待處便放着一個大包裹,「我們公司同事也常在淘寶網購物。」黎文笑說。「朋友的手提電腦其中一件零件壞了,由於電腦型號已過時,他甚至找上公司電腦部同事到鴨寮街找,也空手而回,怎知於淘寶打上搜尋字眼,立刻找到了。」問淘寶網有何神通廣大,黎文舉了這例子。

淘寶網恍如一個購物小社區,市民毋須再「捐窿捐罅」,一「腦」在手,以「老鼠」代步,便能輕易找到心水貨品,方便就手,令更多買家到淘寶,更多賣家到這裏淘金。

淘寶致勝之道

淘寶網買賣家眾多,若要網站運作暢順,良好與完善的配套似乎是先決條件。黎文則認為做好基本服務才是最重要。而淘寶網的經營手法及完善的周邊服務,讓其在網購市場上獨當一面。

支付寶保障交易安全

淘寶致勝之道之一,乃該網研發的第三方交易平台——支付寶,大大減低買家在網上購物安全的擔憂。支付寶由阿里巴巴於2004年成立,為行內首創。目前支付寶是淘寶網官方指定的支付平台,二者是姊妹公司。

買家選取貨品後,便將款項轉帳至支付寶。支付寶會代為保管,並通知賣家寄出貨品。買家確認收到貨品後,支付寶才會把款項轉帳給賣家,讓買家的利益得到保障。

同時,支付寶對賣家的付款期限定為10日,以防有買家故意不確認付款通知。支付寶的運作流程,旨在確保買賣雙方的利益,以致整個交易過程都得到保障。

對有買家認為支付寶手續繁複,為他們帶來不便,黎文則指有了支付寶後,買家購物次數反而增加。因支付寶建立的信任機制,使購物安全性提高,買家了解後亦認同。

網上購物最讓人疑慮的不單是交易安全性問題,消費者還關注貨品質素及盜版問題。針對此淘寶網成立「打假隊伍」,專門打擊盜版貨。據悉,去年淘寶網共檢獲 338萬件假貨。另外,淘寶網鼓勵買家主動打假,他們可隨時打電話投訴,網站亦承諾30天內處理買賣糾紛。發覺貨不對辦的買家,可申請退款,若然48小時內賣家不作出回應,支付寶便會自動退款,務求讓消費者買得安心。

港人聽到看到未感到

淘寶網總部位於杭州,而淘寶香港公司則是唯一海外基地,亦是淘寶重點發展的市場之一,其他還包括台灣及澳門。

成立淘寶香港的箇中原因,黎文娓娓道來。「我們的老闆馬雲,每次到香港都會瘋狂購物,於是便想到創立一個平台,方便內地人購買香港貨品之餘,也為香港人製造就業機會。」

淘寶香港於2005年成立,讓港人也可當賣家。早前香港貿發局跟淘寶網合作,於淘寶商城成立「香港館」,讓內地人可一站式購買香港原創產品。

同時,淘寶網亦看準香港消費者的需求日大,開拓香港的內銷市場,讓港人也能購買國貨。黎文指單是香港,每天瀏覽淘寶的人次已達到50萬,交易額超過250萬元。

雖然淘寶香港已成立多年,但黎文指很多香港人還未親身淘寶,「港人一般都較為慢熱,很多人聽到、看到、但還未感覺到。」

為應付慢熱的港人,黎文指淘寶香港會在短期內制定全新配套,令本地消費者於淘寶網購物變得更方便。

﹏﹏﹏﹏﹏﹏﹏﹏﹏﹏﹏﹏﹏﹏﹏﹏﹏﹏

買家篇

買得安全買得抵

自淘寶香港成立,開通港人「淘」中國的渠道後,不但聽到、看到別人淘寶,購物一族已開始親身感受淘寶樂,當中以女士居多。

有「貓癡」到淘寶為愛貓添玩具;年輕媽媽,到淘寶替愛兒選購潮服;白領少女,則到淘寶平價「裝身」。

3位「淘」資算不上高,但對如何買得抵、買得安全都瞭如指掌。

case 1 買家變賣家圓創業夢

Sara是個不折不扣的「貓癡」,家中飼養超過20隻貓。為了照顧這班「兒女」衣食住行,她花上不少時間與心思。

兩年前,Sara從朋友口中得知淘寶網有貓產品出售,經過一番搜尋後,不但發現淘寶網貨品多,而且價錢是市面價兩三成。

由於貨品價錢平,時常大量入貨,加上家住元朗,鄰近跳蚤市場,Sara想到每樣貨品也多買幾件,然後到跳蚤市場開設專賣貓用品的店舖。結果她付諸實行,開設雜貨店——貓棧。

Sara坦言跳蚤市場人流不算多,扣除成本後,月賺數千元。但她仍然樂得到淘寶網掃貨,滿足購物慾之餘,亦可讓其他貓主人買到平貨。

名牌貓產品市價一成

為確保以最低價錢買到產品,Sara大部分時間都用在格價上。「淘寶網是一個平台,你隨時可以購物、可以輕易格價,看不同賣家的貨品價錢,找最便宜的產品。」Sara認為淘寶網集結賣家,買家毋須四出訪尋,省卻不少時間:「若我親身到深圳批發區入貨,花上一整天也未必找到想要的貨品。」

從新手到現在的淘寶專家,Sara對貨品價格甚有研究。她指淘寶網貨品的價錢與市面相比,可相距10倍。自始無論是玩具、貓屋,她都在淘寶網入貨。

她亦發現很多名牌貓產品都在內地製造,若貨品未能通過品質測試,廠商便把「貨尾」放到淘寶售賣。「那些產品也是正貨,品質跟門市出售的沒有太大差別,價錢卻便宜很多。有一次我找到一個貓食物盤,是外國品牌,市面售約600元,但淘寶網只售約180元。」

雜貨店的貨品定價,較來貨大約高出一倍,扣除店舖租金及電費等成本,每件貨約有三成利潤,不過Sara指價錢仍然較大型百貨公司低。

另一方面,淘寶網於香港的名氣愈來愈高,有時顧客發現她的貨品來自淘寶網,仍樂於購買,因淘寶網設有最低運貨費用,買得愈多,貨品的平均價錢便愈低,而 Sara每次都會找一些以批發價發售的產品,然後大量入貨,即使雜貨店貨品售價定高一倍,仍然較個人獨自到淘寶網買一件貨品來得抵,所以顧客都樂得在雜貨店購物。

...................

姓名︰Sara

職業︰貓棧店主

「淘」年資︰2年

最常購買︰貓主題產品

----------------------------------

case 2 慳家潮媽團購BB衫

一年半前,Joan還是個準媽媽,但已開始為快出世的寶寶張羅衣物。「大肚便便」不宜到處走,在其他媽媽介紹下,她加入淘寶團。

「最初只抱?嘗試的心態,後來卻愛上了。」Joan認為小朋友不斷長高,衣服很快便不合穿,加上本地嬰兒服價錢較高,相反淘寶網數十元就有交易,精明的媽媽都選擇後者。

不過Joan從不獨自購物,只跟媽媽們以團購名義入貨。她們先獨自選購貨品,然後交給其中一位媽媽代勞,把貨品集中運送。那麼,各人只需分擔一筆運費,貨品平均價亦較低。

以小童鞋為例,攤分運費後,每對都不過百元。由於價錢低,Joan不會只買一對,難得看上款式特別的,即使大了點,也會先買下來,留給兒子日後穿。

雅虎eBay貨源皆自淘寶

很多有經驗的買家都會選擇團購,節省部分運費。賣家有時更會推出團購優惠,做到「多買多送」,吸引更多買家消費。

一般港人早已認識雅虎拍賣、eBay等購物網,Joan亦如是,但她仍然只選淘寶。「我有到雅虎拍賣看過小童衣服,但發現很多賣家的貨也是來自淘寶網,但價錢都較高,那我何不親自到淘寶網購買。」比較之下,Joan認為淘寶網的貨始終是最便宜。

雖然淘寶網貨品價錢便宜得很,但Joan不會盲目掃貨。聽取較有經驗朋友的意見,選擇他們推薦的賣家,這樣可避免買到劣質貨。

...................

姓名︰Joan

職業︰主婦

「淘」年資︰1年半

最常購買︰小童衣服

----------------------------------

case 3 OL買上癮對付次貨秘技

香港人每天朝九晚六,甚至更長時間都留在工作間,「天生購物狂」想到街上走走,為衣櫥添加飾品,相信也要留待假日才可抽空「血拼」。

於律師樓工作的BoBo也常埋怨難抽空購物,在「一傳十,十傳百」情況下,開始與同事淘寶。她形容自己小休、午飯時間也會上淘寶網揀選心頭好。鎖定目標後,回到家中便可直接購買。

淘寶網提供了一個即時通訊軟件,名為「阿里旺旺」,性質跟MSN相似,給買賣雙方進行交易時,作溝通之用。

BoBo形容「阿里旺旺」非常重要,可隨時詢問賣家有關交易上的問題,例如運送費用、議價,或是收到貨品後,實物與相片不符等等,都可以直接向賣家指出。阿里旺旺會將對話內容記下來,如「白紙黑字」般列明,遇有問題,便可翻閱紀錄,雙方也不能「抵賴」。

退貨運費由買家支付

另外,買賣雙方都設有評級制,以累積分數定級別。雙方於交易後,可根據滿意度給予對方「好評」(加1分),「中評」(不加分),或「差評」(扣1分)。評級分數是信譽的代表,對買賣雙方都有直接影響,尤其是對賣家。因為賣家的分數是消費者購物時考慮的因素之一,故賣家十分重視。

3個月前,BoBo訂購了一個飾物架,收到貨後發現有一部分損毀,於是她便以「阿里旺旺」告知賣家。賣家為了維護自己的信譽,最後退回一半款項給她。

「若然收到的是劣質貨,甚至完全用不上,也不會退貨,通常選擇退款。因退貨的運費由買家支付,從香港寄貨到內地運費很高。」BoBo指日後會加倍小心,先看賣家的分數及評語,從中篩選,以免得不償失。

...................

姓名︰BoBo

職業︰律師樓文員

「淘」年資︰7個月

最常購買︰女性衣飾

----------------------------------

最新淘情

集運服務 +便利店增值

淘寶網與本港一間名為「淘點」的一站式淘寶服務公司合作,推出最新的「集運」服務。淘寶網賣家來自內地不同地方,而不同省市運貨到香港的費用都不同。如果買家同時跟不同地方的賣家購物,便要繳付多重運費。

「集運」服務推出後,買家可選擇把貨品集中運送到「淘點」位於東莞的物流中心,再統一運到香港。買家便可到旺角或觀塘的淘點中心取貨。服務推出前,每件貨品(不超過1公斤)運費最少要30元,但集合運送,5公斤貨品也只需35元運費。省下來的運費足夠多買兩三件貨品。

除運送服務改善外,買家日後的付款方式亦簡化。從前買家可以銀行轉帳到支付寶戶口,或用信用卡付款,但現在只需到任何一間OK便利店購買增值?,便可為支付寶增值。概念跟網上遊戲點數卡相似,廿四小時都可以購物。買家如選擇透過「淘點」網站購買淘寶網的產品,前者便會把現金回贈給買家。推廣期內的最低回贈率為2%。

買家購物心得

1.若只跟同一個賣家購物,可多買幾件貨品,運費不會因此增加。

2.團購形式購物,不但可節省運費,有時賣家更會提供團購優惠。

3.確訂購買貨品之前,先看其他賣家的標價,找尋那個的價格最抵。

4.購物前,必須看賣家的信用評級及貨品售出數量,避免買到劣質貨。

5.交易前後,遇有任何問題,需要退款等,都可以淘寶軟件「阿里旺旺」跟賣家溝通。

6.細心留意賣家有否列明相片是實物拍攝,以防貨不對辦。

淘寶購物優點

1.廿四小時都可選購產品。

2.可找到同一件貨品,不同賣家的價錢,易於格價。

3.貨品種類達5000萬,選擇多。

4.價錢普遍較香港低。

5.送貨速度快,一星期內可收到。

6.第三方付款平台支付寶,保證買賣雙方利益。

7.買賣雙方溝通平台阿里旺旺,可將雙方的對話紀錄,亦方便洽談交易內容。

淘寶購物缺點

1.時有貨不對辦的情況,以衣服情況最嚴重。

2.若然貨品質素出現問題,退貨運費需由買家支付。

3.國貨維修保養沒有保證。

4.淘寶網是內地公司,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無權管亦不受理有關投訴。

﹏﹏﹏﹏﹏﹏﹏﹏﹏﹏﹏﹏﹏﹏﹏﹏﹏﹏

賣家篇

港品牌打開神州之門

淘寶網海外業務及營運總監黎文指,淘寶香港2008年開始發展本地買家市場,且逐步改善付款及運送服務,方便港人上淘寶網購物。而公司成立初期的目標及重點工作,是為提供渠道給本地賣家到網上開店創業,同時讓內地消費者能隨時購買香港貨品。

中國內銷市場龐大,因此不少港人都走到淘寶網開店,當中更不乏成功創業例子。「我認識一位本地賣家,他原有一份全職工作,兼職於淘寶網售賣化粧品。後來他跟太太都辭去工作,二人全職在淘寶網經營生意,現時甚至在內地開分店。」

今年6月,貿易發展局與淘寶網合作,集合約50個本地品牌,在淘寶商城開設「香港館」。本地服飾品牌Laosmiddle及領帶設計師蔡顯恩,亦透過貿發局加入淘寶網。

Laosmiddle為開網上商店取經

Laosmiddle於香港有12間分店,近年開始拓展內地業務,首4間專門店已在廣州開業。公司市場發展部助理主任胡志富形容加入淘寶網後,能與門市同步發展,讓更多內地消費者認識品牌。

他又指加入淘寶網能深化品牌知名度,從前內地人只可於廣州分店購買產品,但現時全國的人都可隨時到淘寶網購物。日前Laosmiddle更接到來自北京、重慶等地的定單,顧客群不再局限於廣東。

正式進軍淘寶網之時,計劃開設自家網上商店,並已聘請專業攝影師,拍攝宣傳及產品照。網上購物,消費者只能單從相片或文字描述去了解一件貨品,高質素的相片不單可吸引買家,也代表賣家的信譽,甚至可影響產品銷量。

為要做到「貨能對辦」,淘寶網要求賣家必須拍攝產品的每個細節,清晰讓買家看到。胡志富也指淘寶網對相片的要求比他們高,若然相片不合乎規格,便要重新拍攝。

初次於網上開店,他認為Laosmiddle雖較其他賣家落後,未完全掌握網上銷售技巧,但從淘寶網汲取到的經驗,對日後成立網上商店有一定的幫助。

...................

姓名︰ Sanecca

職業︰Loasmiddle市場發展部助理主任

「淘掌櫃」年資︰4個月

售賣︰Laosmiddle品牌袋、背包

----------------------------------

L'homme Branche進軍內地先過五關

蔡顯恩(Gabriel)是一位財務策劃師,但他更鍾情時裝設計,希望成立自己的品牌,於是兼職當設計師,目前以設計領帶為主。

加入淘寶以前,Gabriel已不斷參加時裝展,希望提高品牌知名度及增加產品銷售點。目前為止,他設計的領帶除了於香港崇光及新加坡Takashimaya百貨出售外,於北京、上海也有銷售點。

跟Laosmiddle不同,Gabriel的品牌還是起步階段,所有工作細節都需親自處理。即使放上淘寶網的產品相片,從拍攝到後期製作,都由他一人「操刀」。

他認為淘寶網是一個宣傳品牌的機會、一個嘗試,並不期待賺大錢。他透露6月的營業額約有2,000元,但希望3個月後能收支平衡。

港人在淘寶開店,Gabriel說難度在於兩地稅制不同。香港時裝入口內地的稅率非常高,以領帶為例,每條大約抽稅三成,而?衫的稅率更高達九成,要定較高的價錢才能回本。他表示一條領帶定價300元,扣除稅款及雜費後,實收只有約90元。

港設計定價高難大賣

定價高,賣家便要承擔產品滯銷的風險,Gabriel認為本地時裝品牌進軍內地市場的門檻非常高。對資金少的獨立設計師來說,難以承擔。

另一方面,品牌必須先在內地註冊商標、通過品質檢測,才能在內地售賣。前期手續多,花費時間長,Gabriel認為過程頗麻煩。幸好加入淘寶網之前,他已進軍內地市場,某部分前期工作都已省略。

他直言現在銷情慘淡,即使一些成熟品牌的銷售亦不理想,跟內地廠商接觸時亦知悉,他們對香港品牌的需求不大。而內地消費者多崇尚歐洲名牌,對香港的小品牌不認識,銷量自然不理想。

除淘寶網外,Gabriel的產品亦有在雅虎拍賣網、北京設計廊、本港SOGO及新加坡Takashimaya百貨售賣,四者的銷量都較淘寶網高。

淘寶商城香港館從試驗到開業已接近4個月,相信要待更多宣傳推出,才有助提升整體香港品牌的知名度。加上本地品牌以品質為先,定價較高,故然難以吸納專攻低價貨的賣家。

...................

姓名︰Gabriel

職業︰領帶設計師

「淘掌櫃」年資︰4個月

售賣︰領帶

----------------------------------

當淘寶賣家的優點

1.代替內地開分店,成本低。

2.短時間內讓內地人認識品牌,深化知名度。

3.推出產品後,能第一時掌握消費者反應及銷量。

4.沒有空間限制,可出售更多種類的產品。

當淘寶賣家的缺點

1.貨品入口內地,手續繁複。

2.內地稅率高,貨品訂價亦要提高。

3.賣家多,競爭性大,需承擔滯銷風險。

4.內地消費者不熟悉香港品牌,銷量難以估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676

以賣服裝方式賣家具 車建新擁百億元身價 小木匠變身中國家具通路大王

1 : GS(14)@2010-12-17 17:43:55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024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122

買家賣家兩面睇 蘇麗珍

1 : GS(14)@2011-04-28 22:30:39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aa8f2251-25e0-4eb6-b916-746ea8b7b841-2685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140

3億買商場泡湯 「物流張」告賣家

1 : GS(14)@2014-04-09 14:42:4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409/news/ec_goe1.htm

【明報專訊】資深物業投資者「物流張」張順宜,日前入稟高院控告俊和發展(0711)附屬公司,指去年原與對方達成協議,以3.24億元購入其清水灣道8號匯八坊商場,惟等待草擬正式合約期間,對方卻違反協議,不但向傳媒泄露交易消息,更單方面終止交易,將商場以更高價售予他人,現要求對方賠償。


已簽備忘 付千萬「誠意金」

入稟狀指出,原訴張順宜於去年8月30日,透過地產代理與被告俊和發展旗下的鴻厚發展有限公司,達成購買上述商場的協議,原訴向被告支付1000萬元「誠意金」本票,同日簽署備忘錄,文件列明草擬合約期內,業主不能把物業售予第三方,亦須將交易保密,若雙方最終不能就正式合約條款達成共識,賣方有權取消交易。

同年9月12日,被告在原訴不知情下,與另一公司金立富通簽署書面協議出售商場,翌日更發信指未能與原訴就正式合約達成共識,決定終止交易,退回「誠意金」。原訴指在此前一直與被告積極商討正式合約內容,被告從沒給機會原訴回應便突然終止合約,更於同年12月把商場以3.53億元售予另一買家和軒有限公司。

【入稟編號:HCA613/14】
2 : Sunny^_^(11601)@2014-04-09 16:12:38

收左訂金…單方面取消要付double吧~

一般物業係咁…商場就可能另有賠償條款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464

太古城樓王 2,680萬元成交全海景連天台 賣家持貨8年賺近一倍

1 : GS(14)@2015-05-19 01:04:56

■太古城碧藤閣剛誕生新樓王,單位升值94%。黃耀興攝


【本報訊】儘管樓市前景未明,鰂魚涌老牌「中產屋苑」太古城,卻誕下落成近40年來最巨額成交。屋苑碧藤閣一個全海景連天台複式戶,剛以2,680萬元沽出,締造該屋苑新樓王紀錄。記者:湯家明 陳東陽 陳家雄



美國加息期或押後,刺激本港樓市繼續火熱。被市場稱為樓市寒暑表的太古城,樓齡最年輕的一期也屆28年,最舊一期樓齡更達38年,一樣誕下新樓王。




實用呎價2.27萬


中原張光耀表示,1983年落成、樓齡32年的海景花園碧藤閣,其頂層連天台G室複式,實用面積1,180方呎,已包括連入契的171方呎閣樓,另設802方呎天台,區內買家以2,680萬元承接,創下太古城落成以來最大銀碼成交,呎價2.27萬元。該太古城單位擁全海景,包括對岸全郵輪碼頭景,內置獨立樓梯上私家天台,實用率達九成,建築面積1,308方呎,客飯廳約300方呎,遂被冠上樓王稱號。原業主於2007年以1,385萬元買入,是次沽售,賬面賺1,295萬元,升值94%。屋苑本月已錄9宗成交。記者直擊樓王現況,單位外仍然貼有裝修單位通告,展示去年10月進行裝修工程,惟按鈴多次,無人應門。據知,原業主只作閒時度假之用,難怪裝修通告距今超過半年,仍未撕去。根據曾經參觀樓王的睇樓人士表示,單位廚房已改作開放式,下層原有3房間,改作2房間,其中主人套房逾200方呎。根據中原地產研究部資料,截至本月10日,太古城平均實用呎價錄15,901元,較今年1月4日錄14,756元,升幅約7.8%,跑贏大市。反映大市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同期升幅約6%。



極罕複式零放盤


中原趙鴻運表示,太古城複式單位向來缺貨,對上一宗大銀碼成交已追溯至2013年,其中銀栢閣頂層複式H室,實用1,277方呎,在2013年1月以2,600萬元成交,視為對上一個太古城樓王,紀錄維持至今兩年多才被打破。由於該類複式特色戶,放盤極少,現時零放盤,因而成交稀疏。至於屋苑分層單位,面積最大,實用1,237方呎,放盤叫價由2,200萬至2,400萬元。




市民心聲

逾30年樓太貴陳先生︰「就算我負擔得到都唔會買,都30幾年樓啦,唔值2,680萬,如果新樓嘅話可能值。」





香港樓市瘋狂朱先生︰移居澳洲的他,兒子居住於太古城,「而家全世界樓市都黐線,係香港再黐線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518/191513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4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