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挑釁普京 烏克蘭在和談前上調軍費開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343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周日宣布上調軍費開支。而周二他即將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初步和談。(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波羅申科是在首度基輔獨立廣場舉行閱兵式,慶祝烏克蘭獨立日上發表上述旨在挑釁俄羅斯的講話。就在同一天,親俄反對派也帶著他們抓獲的烏克蘭政府軍俘虜,在大本營頓涅茨克大街上遊行。

波羅申科說,烏克蘭將在未來3年內增加400億格里夫納(約合30億美元)軍費開支,用於購買戰機、戰艦和直升機。

“不幸的是,烏克蘭總是面臨軍事威脅。”

在烏克蘭東部,政府軍與分裂勢力的沖突並未有緩和跡象。普京周二將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與波羅申科會面。

聯合國統計數據顯示,自烏政府軍和東部民間武裝今年4月交戰以來,已導致超過2000人死亡。最近數周,由於政府軍加大攻勢,傷亡人數呈急劇上升趨勢。

德國總理默克爾昨天在接受德國ARD電視訪問時警告說,周二的談判可能不會帶來“重大突破”。“如果想要找到解決辦法,烏克蘭和俄羅斯雙方必須彼此談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681

《外交政策》:烏克蘭危機不怪普京怪西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190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認為,美國及其歐洲盟友要為烏克蘭危機負責,美國至少花了50億美元想把烏克蘭拉攏到西方陣營,這最終激怒了普京。(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外交政策》雜誌稱,烏克蘭危機的根源是北約東擴,這一策略的核心是把烏克蘭這個前蘇聯的衛星國拉入西方陣營。與此同時,政治上歐盟東擴,並支持烏克蘭國內的民主運動,其中包括2004年的橙色革命。自從90年代以來,俄羅斯領導人就堅決反對北約東擴,而最近幾年俄羅斯明確表示不會袖手旁觀:俄羅斯不會坐視其最重要的戰略夥伴變成西方的堡壘。

對於普京而言,非法推翻由民主選舉上臺的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就是“政變”,這成了俄羅斯幹預烏克蘭的救命稻草。普京的反應就是奪取克里米亞半島,以防它成為北約未來的海軍基地,同時俄羅斯致力於顛覆烏克蘭,直到烏克蘭放棄加入西方陣營。普京的反擊並不令人驚訝。無論怎麽說,西方是在俄羅斯的後院活動,並威脅到俄羅斯的核心戰略利益,這正是普京反複強調的。美國和歐洲的精英對俄羅斯反應已經傻了眼,這僅僅是因為他們對國際政治的看法存在缺陷。

……
美國和歐洲想方設法要把烏克蘭變成在俄羅斯邊境的一個據點。但現在的事實已經明擺在眼前,如果西方延續過去的政策那麽他們將犯下更大的錯誤。
……
西方把基輔從莫斯科剝離的最後王牌,就是把西方價值觀念和民主傳播到前蘇聯國家,這麽做需要資助親西方的個人和組織。2013年12月,美國前歐洲和歐亞事務助理國務卿Victoria Nuland曾說過,為了幫助烏克蘭實現“它應得的未來”,自1991年以來美國對烏克蘭的“投資”超過50億美元。美國政府資助像國家民主基金會(NED)這類非盈利組織,該基金會在烏克蘭資助了60多個項目,旨在烏克蘭公民社會發展。國家民主基金會總裁 Carl Gershman說,烏克蘭是他們“最大的一個項目。”當亞努科維奇2010年2月當選烏克蘭總統後,Carl Gershman說這將毀掉該基金會成果,國家民主基金會加大對反對派的支持。

俄羅斯領導人目睹了西方在烏克蘭的所做所為,擔心俄羅斯會可能成為下一個目標。這種擔心並非是毫無根據的。在2013年9月Carl Gershman在《華盛頓郵報》寫到:“烏克蘭選擇加入歐洲,將加速普京俄羅斯帝國夢的破滅。俄羅斯同樣也將有自己的選擇,普京將發現自己將會失敗,失敗不是自國外,而是來自俄羅斯國內。”

西方的三套政策:北約東擴,歐盟擴大,以及推進民主,就是在給烏克蘭火上澆油。2013年11月這把火終於點燃,當時亞努科維奇拒絕了已經與歐盟談判經濟合作協議,轉而決定接受俄羅斯150億美元的援助。
……
普京現在的反應很容易理解。拿破侖法國、德意誌帝國和納粹德國都曾橫穿烏克蘭大平原直接攻擊過俄羅斯。對俄羅斯而言,烏克蘭是有巨大戰略重要性的緩沖國。沒有一個俄羅斯領袖會容忍一個親西方的政府被安插在烏克蘭,並最終把烏克蘭轉向西方陣營。

華盛頓可能不喜歡莫斯科的立場,但應理解其背後的邏輯。地緣政治101就是:大國不會容忍自己家門口的潛在威脅。這就像美國不會容忍任何大國,在西半球任何地方部署軍隊,更不用說在美國邊界。試想一下,如果中國同加拿大或者墨西哥建立某種同盟,美國會如何的憤怒。拋開邏輯不談,俄羅斯領導人曾告訴他們的西方同行北約東擴到格魯吉亞和烏克蘭是不能接受的,更不要說把這些國家變成反俄羅斯的堡壘,2008年俄羅斯入侵格魯吉亞就明白無誤的說明了這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705

德國欲勸烏不要摧毀親俄勢力:給普京留點面子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051

在對俄羅斯總統普京施壓幾個月後,德國和其他一些歐洲國家開始擔心,烏克蘭軍隊在東部的節節勝利會讓普京很沒面子,這將降低俄羅斯以保全顏面的方式解除危機的可能性。

於是,由德國牽頭的外交活動的焦點發生了轉移。據路透社報道,他們希望說服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保持克制,避免對親俄勢力造成羞辱性的打擊,德國擔心這會引發普京的強勢回應。

德國總理默克爾預計在本周六訪問基輔,這是她自烏克蘭危機爆發後第一次踏上烏克蘭國土,也釋放出柏林支持波羅申科的明確信號。波羅申科上臺還不到三個月。

但是默克爾可能會利用這趟行程說服波羅申科,認真思考摧毀親俄勢力會帶來的後果。

一位官員對路透社表示:

波羅申科需要知道,烏克蘭東部的問題是無法靠軍事來解決的,他在武器上是贏不了的,普京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在過去幾周,烏克蘭軍隊在戰事上占據了主導地位,奪下了不少親俄勢力控制的據點,政府軍幾乎包圍了親俄勢力的核心城市——頓涅斯克和盧甘斯克。

親俄勢力的三位高級領導人被替換,頓涅斯克的親俄勢力開始對逃兵處以極刑,希望重建軍隊的秩序。

外交官員認為,親俄勢力的退守可能會讓俄羅斯更傾向於通過談判尋求解決路徑。

但是對基輔來說,他們有機會趁勝追擊,一舉平息叛亂,因此很難接受停戰並且簽署和平協議的想法。

上周日,應德國的邀請,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外交部長們在柏林會談。德國的目的是尋求停火,但是在5個小時的談判中,雙方並未表現出妥協的意向。

下周,普京和波羅申科將會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碰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723

普京今天將與波羅申科會面 料難有突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588

俄羅斯總統普京今天將會見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以期解決兩國之間的緊張關系。

兩人將在明斯克的海關聯盟會議上見面,一同出席的還有歐盟代表。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昨天表示,目前還沒有單獨安排兩國的雙邊會談。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稱,本次會面主要講討論經濟合作、人道主義危機和烏克蘭的政治解決路徑。

英國智庫HIS Global Insight的資深分析師Lilit Gevorgyan表示:“(我們)對此次會談並不樂觀,俄羅斯和烏克蘭都不會為了結束沖突做出重大讓步,因為雙方都要竭力維護本國的利益。”

莫斯科智庫Macro Advisory創始人Chris Weafer也表示:“在過去幾周內,普京和波羅申科都受到了結束沖突的壓力,但問題是雙方都不想,也無法接受自己成為沖突的失敗者。”

德國總理默克爾兩天前會見波羅申科時也表示,今天的俄烏會談不可能有“重大突破”。

烏克蘭昨天表示,一支包含10輛坦克在內的軍事裝甲力量自俄羅斯進入烏克蘭。當天,俄羅斯政府決定派遣第二支護航隊護送人道主義救援車隊進入烏克蘭親俄分子占領區。

彭博新聞社報道稱,烏克蘭軍方發言人Andriy Lysenko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烏克蘭政府軍摧毀了兩輛坦克,擒獲武裝人員及其他插有分裂分子旗幟的車輛。不過俄羅斯對此予以否認。

在此前的俄烏德法四國參加的和談中,俄烏就俄羅斯車隊進入烏克蘭的問題達成了一直,但雙方未在停火和政治解決沖突上取得任何進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952

奧巴馬警告普京別打波羅的海主意 重申北約軍事承諾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706

奧巴馬,普京,俄羅斯,北約,NATO

美國總統奧巴馬當地時間今天到訪愛沙尼亞,安撫面臨烏克蘭危機威脅的波羅的海國家,並直接向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警告,稱北約會信守其保障盟友軍事安全的承諾。(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即使歐美今年7月已經對俄羅斯施加了迄今為止最嚴厲的經濟制裁,上周末歐盟還下通牒限期一周決定是否增加制裁,俄羅斯支持烏克蘭分裂勢力的跡象還是有增無減。在這種背景下,本周計劃參加北約峰會的奧巴馬在行程中新增了愛沙尼亞首都塔林(Tallinn)一站,以示北約重要成員美國支持抵制俄方擾亂波羅的海局勢的立場。

白宮的歐洲事務高級主管Charles Kupchan透露,與愛沙尼亞、拉托維亞和立陶宛三個北約成員國的總統會晤期間,奧巴馬正告俄羅斯

“想都別想在愛沙尼亞或是波羅的海的任何地區使用你們擾亂烏克蘭的那套手法。”

此次北約峰會召開之際,除了俄烏邊境沖突升級,目前中東地區地緣政治危機也未平息。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占據伊拉克與敘利亞的一些重要產油資產和能源基礎設施,不但危及當地政府統治,也威脅民眾生存。該組織還在歐美招募武裝分子。

兩大地緣政治危機都在北約盟友的境內發生。奧巴馬計劃推動歐洲的北約成員增加防禦力量,應對兩地危機。

美國兩大智庫之一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歐洲項目主管Heather Conley表示:

“北約會尋求美國強有力的領導,該組織歷來如此。可我們不能單獨行動,現在需要其他盟友共同前進。”

上周末歐盟決定給俄羅斯一次調解機會,一周內決定是否增加對俄制裁。華爾街見聞援引《華盛頓郵報》消息稱,為增加應對烏克蘭危機的北約軍力,英國等七個北約組織成員國將組建至少萬人的遠征軍。

今日稍早華爾街見聞文章稱,昨日歐安組織主席Didier Burkhalter表示,當前局勢非常微妙,只要戰鬥持續下去,局勢升級的風險非常之高。

烏克蘭並非北約成員,但該國總統波羅申科也會出席此次北約峰會。昨日烏克蘭國防部長Valeriy Galetey表示,烏方的軍事目標發生轉變,從鏟除東部分裂勢力變為抵禦俄羅斯可能廣泛入侵。

Galetey警告,歐洲面臨二戰來最嚴重沖突。俄方要的不只是親俄派占領地區,而是試圖進攻烏方其它地區。

截至昨日,俄羅斯方面始終否認西方指責。昨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再次否認在烏克蘭東部部署兵力,稱俄羅斯不考慮軍事幹預,俄方在尋求政治解決方案。

拉夫羅夫還提出,要求烏克蘭政府同意立即無條件停火。

彭博報道指出,對歐洲國家來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顯然屬於在他們家門前出現威脅。

Heather Conley是小布什任美國總統期間的國務院官員。他認為:

“烏克蘭危機是一次警鐘。我不知道歐洲人是否會再次按下打盹小睡的按鈕,但這場危機無疑令他們震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444

普京警告歐盟:如果我願意,可以兩周拿下烏克蘭--報載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671

英國每日郵報每日電訊報援引意大利《共和報》的報道稱,俄羅斯總統普京昨天在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通電話時宣稱,“如果我想做的話,俄軍能在兩周內占領烏克蘭首都基輔。”(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烏克蘭局勢在上周日出現戲劇性逆轉,政府軍在東部地區與分裂分子的激戰中受挫。普京表示,烏克蘭政府應就烏東部的國家地位(statehood)問題與東部民間武裝進行談判。“statehood”一詞可解釋為國家地位,也可理解為“自治州的地位”,意義含糊。(見華爾街見聞網站文章)

巴羅佐對歐盟國家領導人稱,普京是在回答“是否有俄軍士兵進入烏克蘭東部”的問題時做上述表示的。

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表示,普京這個人是“完全無法預測的”。英國首相卡梅倫指出,不能讓俄羅斯占領整個烏克蘭,否則將重演第二次世界大戰綏靖政策的悲劇。

烏克蘭東部民間武裝在戰場上不斷擊敗烏政府軍,攻占大片地區。烏克蘭當局表示,這是因為有1000個俄羅斯士兵和坦克等重型裝備進入烏克蘭,幫助民間武裝作戰。雖然俄羅斯對此予以堅決否認,但仍遭到歐盟實施的經濟制裁。

面對俄羅斯和境內親俄武裝的雙重壓力,烏克蘭表示要尋求加入北約以獲得保護。普京則撂下重話稱:俄羅斯是首屈一指的核武器大國,最好別惹我們。華爾街見聞網站文章提到,有7個北約國家打算針對俄羅斯聯合組建一支快速反應部隊,規模至少為1萬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460

普京背後的美國公關巨頭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668

putin_si

自從1999年首次執掌俄羅斯最高權力以來,普京的形象發生了驚人的逆轉:從當初的矜持寡言、不善交際,到近幾年搖身變為秀肌肉、秀才華、遊刃有余地周旋在國際元首圈,讓自己和俄羅斯保持著超高的曝光率。這一切與一家美國公關巨頭密不可分。

這家名為凱旋公關(Ketchum)的全球頂級公關公司在2006年開始為俄羅斯政府工作。《紐約時報》援引前美國駐俄羅斯大使Michael A. McFaul評價稱:“普京非常在意其他國家領導人,尤其是元首是如何看待他的。”

路透社援引美國司法部文件報道稱,2007年,Ketchum代表與《時代》雜誌人員多次會面,成功遊說後者將普京評為“年度人物”。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司法部文件顯示,凱旋公關因受聘於俄羅斯政府而獲得了超過2600萬美元的收入。美國公關公司一旦與外國政府簽約,每年都要向美國司法部報告包括客戶、傭金、項目等在內的詳細情況。

由於烏克蘭危機,俄羅斯與美國的關系目前已經跌至上世紀冷戰以來的冰點。凱旋公關也在小心翼翼地走鋼絲,避免作出與美國利益相沖突的舉動。按照該公司一位發言人的說法:

我們的工作仍然是集中在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和投資上,並為改善俄羅斯和西方媒體的關系而努力。我們並不給俄羅斯政府提供外交關系方面的信息,也不向俄羅斯政府提供最近烏克蘭局勢的公關咨詢。

前凱旋公關咨詢顧問、BBC記者、經濟學人撰稿人Angus Roxburgh今年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凱旋公關的目標之一就是令俄羅斯看起來對投資者更有吸引力。

今年的俄羅斯索契冬季奧運會的前期推廣工作也是凱旋公關負責。Michael A. McFaul對此評論道,索契冬奧會是“將新的俄羅斯介紹給全世界的方式之一。”

《紐約時報》文章提及,凱旋公關為俄羅斯提供的有些服務也比較常規,比如為俄羅斯官員做新聞調查,聯絡親俄集團。該公司向美國司法部提交的文件還顯示了更多公關工作細節,提及的社會名流還包括國際影星、現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長阿諾·施瓦辛格、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以及其他一些政治分析師、政治家及美國政府官員。

凱旋公關還負責監控新聞稿件,提供美國及歐盟對俄羅斯看法的日常分析,追蹤美國政界對俄羅斯的態度和立場,尤其是國會委員會那些可能對俄羅斯產生影響的看法或者文件。該公司還為俄羅斯政府撰寫某些特定問題的策略計劃。

此外,Ketchum還呼籲美國國務院弱化對俄羅斯人權紀錄的批評。

但美國遊說行業對此也有其他看法。《紐約時報》文章稱,Angus Roxburgh在書中寫道:“Litvinenko遇害之後又發生了Anna Politkovskaya被暗殺事件,再往後就是俄羅斯入侵格魯吉亞。我開始懷疑克里姆林宮決定聘請西方遊說公司的真正目的,就是因為他們預料到自己的形象將一落千丈。”

此前,西方記者、俄羅斯批評者Anna Politkovskaya在她位於莫斯科的公寓內遭暗殺;前俄羅斯叛逃特工、克里姆林宮反對者Alexander Litvinenko也在其倫敦寓所中神秘死亡。

無論如何,盡管俄烏緊張關系在步步升級,但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國內支持率卻在逐步高漲。華爾街見聞曾提及,據蓋洛普調查顯示,普京在俄羅斯的支持率已達到驚人的83%,甚至比2012年當選總統時還要高。

公共關系專家表示,美國遊說公司與有爭議的外國政府合作已具有悠久的歷史。凱旋公關駐華盛頓合夥人Kathy Jeavons承認,與俄羅斯政府合作的確很複雜。

那些我們能夠幫助促進溝通交流的事業僅僅是幫助而已。我的意思是說,這就是我身處這個行業的原因。它並非總是完美無瑕,也不是僅有黑白兩色,但我認為它能夠提供幫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462

普京的王牌:冬天來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650

上周末,俄羅斯總統普京讓外媒虛驚一場。他在提到烏克蘭危機時用到statehood一詞,外媒認為是在呼籲烏克蘭東部地區獨立成為國家。實際上他還留著一手王牌:過幾個月就要到來的寒冬。

據《紐約時報》報道,普京上周日還表示:

“我認為,除了俄羅斯誰都不會再考慮(冬天)。有些幫助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先要立即終止敵意,開始修複必要的基礎設施。然後開始補充儲備,進行必要的維修,為寒冷的季節做準備。”

獲得扶輪世界和平獎學金的哈佛大學研究生Geysar Gurbanov解釋,隨著氣溫下降,普京對烏克蘭的掌控會更見威力:

美國能源情報署(EIA)數據顯示,烏克蘭主要消耗的能源是占比40%的天然氣和占比28%的煤炭。

不到四個月烏克蘭就會進入冬季,該國煤礦位於最東部,那里正是戰爭沖突地區。烏克蘭人會因為俄羅斯停供天然氣而受凍。

所以,如果叛亂勢力未能達到目標,俄羅斯能源巨頭Gazprom將幫助普京最終贏得勝利。

因此,普京上述言論可以解讀為隱性的威脅信號,如果烏克蘭政府軍繼續不留情面地打擊東部的親俄派分裂勢力,俄羅斯政府會將天然氣當作武器,左右烏克蘭的局勢。

去年俄羅斯供應的天然氣約相當於烏克蘭天然氣消耗總量的一半。今年6月16日,俄羅斯以烏克蘭未付款為由切斷對烏天然氣供應。

8月初,Gazprom表示,截至8月1日烏克蘭的天然氣相關欠款高達53億美元。

今年7月,日本券商野村國際的高級政治分析師Alastair Newton指出,如果普京可以此後維持烏克蘭分裂武裝存活,今後幾個月俄羅斯就更有可能造成烏克蘭的新一輪天然氣危機,俄方對人道主義幹預的立場也會更強硬。

俄羅斯政府已表示,除非烏克蘭政府開始付清累計的欠款,烏方將被迫為獲得俄方未來供應的天然氣預先付款。歐盟目前試圖撮合俄烏雙方達成協議,允許暫時恢複天然氣供應。

由於今年冬季烏克蘭將會耗盡天然氣儲備,無論如何普京都會在烏克蘭危機方面占上風。

據俄新網8月下旬報道,烏克蘭總理亞采紐克當月初提到過與俄羅斯的天然氣交易:

“沒有俄羅斯的天然氣,現在烏克蘭能活下來嗎?不可能。我們要買多少俄羅斯天然氣?大約50億立方米。”

俄羅斯,烏克蘭,地緣政治,普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472

普京呼籲討論烏克蘭東部“國家地位”?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633

俄羅斯總統普京昨日表示,烏克蘭政府應該就烏東部的國家地位(statehood)問題與東部民間武裝進行談判。(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國際文傳電訊社的報道,普京8月31日在接受俄羅斯第一電視臺采訪時說,就烏克蘭東部問題,現在應該立即著手進行直接、富有成效的談判,應該考慮烏東部政治組織建設和國家地位問題,以保證生活在烏東部地區人民的合法權利。

“statehood”一詞可解釋為國家地位,也可理解為“自治州的地位”。西方輿論認為,普京使用“statehood”這一意義含糊的詞很可能引起烏克蘭當局的反抗。

對此,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將普京的表態解讀為給予烏克蘭東部國家地位是錯誤的,普京只是呼籲烏克蘭內部各方進行包容性談判,通過這種包容性談判以解決烏克蘭政府同烏東部地區的關系問題,這是烏克蘭內部就烏內部體制進行的談判。

在接受電視采訪時,普京並未直接回應西方對俄羅斯軍隊卷入烏克蘭境內作戰一事。他說:“必須考慮到,在人民被槍近距離直射時的事實面前,俄羅斯無法無動於衷。”他解釋稱,這里的人民是指俄羅斯人民,不是俄羅斯政府。

普京同時指出,烏克蘭東部的軍事行動必須立即停止,並展開基礎設施的重建工作。

不過,華爾街見聞網站文章寫過,烏克蘭沖突升級很可能促使西方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479

被普京激怒 北約將組建一萬人聯合遠征軍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7589

英國金融時報獲悉,為應對俄羅斯侵犯烏克蘭,英國和其他六國將組建一支至少一萬人的新聯合遠征軍,以增加北約的軍力。(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報道稱,該舉措將是北約成員國回應烏克蘭危機一事上,最為大膽的舉措之一,目的在於組建一支作用全面、達到師這一規模的軍隊,這支軍隊要能迅速調度、進行常規及頻繁演習。參與計劃的官員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他們有能力大幅擴張這支軍隊的規模。

這支軍隊將包含海陸空三域部隊,由英國將領領導,其他參與國貢獻一系列的特種部隊和編隊。目前的六個參與國分別是丹麥、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挪威和荷蘭。此外,加拿大也表達了加入的意願。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英國首相卡梅倫料在下周舉行的兩年一度的北約峰會上宣布該計劃。這次峰會由英國擔任東道主,在威爾士舉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5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