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應該感到羞愧,”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指責美國軍方指揮官“偏袒政變者”,外媒報道稱,埃爾多安沒有點名道姓,但很明顯,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官約瑟夫·沃特爾(Joseph Votel)就是埃爾多安指責的人。這位美國軍方將領周四表示美國與土耳其的聯系在鎮壓政變後被切斷,由此加深了北約兩大軍隊的裂痕。
埃爾多安是在警察特種部隊總部外發表電視講話時做上述回應的。在7月15至16日的軍方政變中,位於安卡拉市郊的軍方特種部隊總部遭直升機空襲,造成50人喪生。
周四,沃特爾在科羅拉多州參加阿斯彭安全論壇時表示,土耳其未遂政變及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之後的鎮壓行動引發的動蕩將對美軍在該國的行動造成影響;反伊斯蘭國盟軍非常依賴在土耳其的軍事基地,擔心這會對美國與土耳其的合作與協同水平造成影響;美國與包括軍方將領在內的土耳其領導人都有聯系,擔心這些關系會受到影響;有些對話者在鎮壓中被拘捕。
經歷未遂政變後,美歐與土耳其的緊張關系也達到了歷史峰值。
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甚至開始懷疑,作為傳統的北約成員國和西方盟友,如今的土耳其還能否延續其在西亞和北約的角色。
上個月的未遂政變風波之後,土耳其在軍方、媒體、司法和教育系統中進行令人震驚的“大清洗”,此舉遭到了西方人權組織的批評。但土耳其領導人則抱怨自己的北約盟友——尤其是美國——並沒有不遺余力地譴責政變企圖。因為在土耳其看來,這場不成功的政變正是由隱居美國的埃爾多安宿敵法土拉·葛蘭暗中指使的、針對土耳其民主的直接攻擊。
作為對土耳其的安撫,北約駐阿富汗部隊司令約瑟夫·鄧福德(JosephDunford)1日對土耳其進行了訪問,重申了美國對政變事件的譴責,並強調華盛頓非常關心安卡拉在共同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方面所作的合作,以及土耳其作為北約盟國的價值。
約瑟夫·鄧福德的到訪遭到一些土耳其人的抵制
輿論認為,美國一直對土耳其民選總統埃爾多安寄予厚望,奧巴馬政府也一直希望將其拉攏在自己一邊。上周,美軍方擔憂,由於許多土耳其軍方將領身陷囹圄,土政府這種過分鎮壓有可能影響針對“伊斯蘭國”的軍事打擊。在政變余波中,盡管奧巴馬已經多次譴責了此次政變,但埃爾多安仍然猛烈抨擊美國對推翻土政府的陰謀指責不足。
與此同時,埃爾多安多次指責美國窩藏了政變幕後主使葛蘭。在政治上與埃爾多安分道揚鑣之後,葛蘭一直隱居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土耳其政府要求對其進行引渡,但美方以各種理由拒絕了引渡申請,認為沒有證據表明葛蘭直接參與了此次政變。
土耳其對美國為何重要?
基於得天獨厚的地緣位置,土耳其對美國而言擁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土耳其地處中東北部,與敘利亞、伊拉克和伊朗接壤,被稱為歐亞橋梁和東西方的交匯點。而且,土耳其接近8000萬人口中,有99%以上是穆斯林,令其成為北約中唯一的以穆斯林人口為主的成員國。歷史上,世俗化的土耳其政府和軍隊也曾在冷戰期間扮演蘇聯與中東之間的楔子。如今,盡管埃爾多安作為伊斯蘭政黨正義與發展黨的領導人,開始在社會許多領域施加宗教影響力,但奧巴馬政府依然與之合作,在象征意義上和實際意義上都將土耳其視為應對“伊斯蘭國”的重要力量。
作為西方的傳統盟友,土耳其早在1952年就與希臘一起加入了北約,成為北約第一批成員國。土耳其還積極參與了北約在阿富汗地區的軍事行動,這也是“9·11”事件之後北約首次觸發集體自衛條款。海灣戰爭期間,土耳其也給予了美國實實在在的支持。
現在,土耳其境內的因吉利克空軍基地仍被用作美國空軍在中東地區的重要基地,在抗擊“伊斯蘭國”的空襲中意義重大。土耳其的政變發生後,該基地的電力一度中斷,美國外交官和軍事專家急忙要求土耳其盡快恢複電力。
奧斯曼帝國之後,土耳其就一直是中東地區的平衡力量,如今在中東地區的政治影響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土耳其由於與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格魯吉亞等蘇聯加盟共和國接壤而在事實上充當了冷戰的緩沖墊。
自此之後,與希臘爭奪塞浦路斯,與以色列就巴勒斯坦問題高調爭吵,甚至支持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等一系列外交動作都讓土耳其成為了一個頗有地區影響力的國家。美國及其盟友也都樂於看到土耳其利用這種影響力作為地區平衡的力量。
俄羅斯怎麽看
毋庸置疑的是,這次原因不明的政變觸發了土耳其與西方之間的裂痕。
“軍人政變對土耳其來說司空見慣。一般都是出於兩種目的:一是清除政權中的極端宗教力量;另一是加強土耳其與美國關系的忠誠度。”俄羅斯東方國際關系和公共外交研究中心主任弗拉基米爾·阿瓦特科夫認為,這兩個因素都有可能成為軍人政變的理由。
在一些俄羅斯學者看來,正如埃爾多安所懷疑的,美國的確有動機成為政變的操縱者之一。
俄羅斯高等經濟學院政治科學部高級教授列昂尼德·伊薩耶夫表示:“埃爾多安集中了整個國家的權力,有許多人對他的政策不滿。同時,現在美國也對埃爾多安不滿意,也在想盡辦法觀察到底他的政權有多穩固,為此正在試圖與不同的政治實體接觸。因此,要麽是美國直接插手這場政變,要麽就是葛蘭。”
當然,俄羅斯專家們也不排除政變是埃爾多安自己策劃的一次鞏固國內地位的行動。“有沒有可能是土耳其總統自己想要鞏固自己的政權?要知道,現在的結果就是,埃爾多安通過已經發生的一切鞏固了自己的權力。因此,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阿瓦特科夫表示。
無論真實原因為何,土耳其和華盛頓的外交關系已經發生了變化。在俄羅斯專家們看來,不排除安卡拉會傾向於疏離美國,並積極開始與俄羅斯的關系正常化。而這顯然不是美國和歐洲樂於看到的。
8月18日,據法新社報道,土耳其從17日起釋放38000名未涉及政變的監獄囚犯,以便騰出監獄關押在一個月來在未遂政變清洗行動中被控參與政變的人。
土耳其司法部長貝基爾·博茲達(Bekir Bozdag)17日在推特連續以19條推文宣布了這項法令,他強調說,該措施不是“大赦”,而是有條件的釋放。
據英國《衛報》消息,該法令允許剩余刑期少於2年的犯人獲釋,並允許服刑過半的獄犯申請假釋,但有謀殺、家暴、性侵、恐怖主義和其他反國家罪行的犯人不在釋放範圍內。
貝基爾·博茲達表示,該法令最初將釋放38000名犯人,土耳其監獄共有犯人21.4萬,預計總共會有9.9萬人獲得提前釋放。
土耳其7月15日發生的未遂政變導致約270人死亡,安卡拉指責流亡在美國的穆斯林教主葛蘭是政變的幕後黑手,抓捕參與政變及葛蘭在土耳其的追隨者在全境展開。
未遂政變爆發一個多月來,軍人、警察、法官、檢察官、教師等成為重點調查對象,另有上萬名公務員被停職接受調查。
18日土耳其總理表示,上個月政變失敗後,有40029人因涉嫌參與政變被拘留,20355人被逮捕,有79900人被解除公職。
據新華社12日報道,土耳其政府11日證實,全國20多座城市的28名市長已經被撤換,其中12人被正式逮捕,這些地方政府官員要麽與反政府武裝庫爾德工人黨存在關聯,要麽牽扯流亡美國的土耳其知名宗教人士法土拉·葛蘭。
法新社報道稱,這項大規模人事變動是依據近期未遂政變後取得的緊急權力而實施。
據了解,這些遭撤換的市長是在2014年的地方選舉當選,受影響的城市大多位於庫爾德族控制的東南部地區。
24名被撤市長與庫爾德工人黨存在關聯 4名牽扯“葛蘭恐怖組織”
據悉,28名被撤換的市長中,有24名系土耳其議會第三大黨——庫爾德人民民主黨成員。
但庫爾德人民民主黨否認與庫爾德工人黨存在直接關聯,稱中央政府的舉措形同“行政政變”。
據路透社分析,土耳其政府眼下之所以把打擊庫爾德工人黨視作頭等要務,是因為去年7月下旬,庫爾德工人黨以土耳其政府不遵守承諾為由打破持續兩年的停火,再次發動武裝襲擊。而且,敘利亞庫爾德武裝“敘利亞民主軍”的壯大令土政府不安。
“敘利亞民主軍”所屬的敘利亞庫爾德民主聯盟黨一直被土耳其視作庫爾德工人黨的分支。
庫爾德工人黨成立於1979年,試圖通過武力在土耳其、伊拉克、伊朗與敘利亞交界處的庫爾德人聚居區建立獨立國家,被土耳其、美國和歐洲聯盟視作恐怖組織。土耳其政府從2012年開始推動與庫爾德工人黨的和平談判,但如今和平進程停滯。
9月11日,土耳其東南部城市迪亞巴克爾市政府。(來源:法新社)
除此之外,土政府證實,還有4座城市的市長被撤換,原因是他們據信與“葛蘭恐怖組織”有關。
報道稱,土耳其司法部長貝基爾·博茲達在“推特”上留言:“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容忍市長或議員利用城市資源來支持恐怖組織。”
葛蘭被土耳其政府視為“7·15”未遂政變的幕後主使。他早年是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的親密盟友,但其在土耳其媒體、警察和司法 系統影響廣泛,與埃爾多安逐漸產生嫌隙,最終分道揚鑣。1999年,葛蘭移居美國,此後一直深居簡出,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就未遂政變,葛蘭本人多次發表聲明,否認參與政變陰謀,反指埃爾多安自導自演。
土耳其安全局勢引人擔憂
土耳其7月15日發生的未遂政變已過去近兩個月,但國家的安全局勢仍引人擔憂。
9月11日,迪亞巴克爾市政府門前,一名警察持槍警戒。(來源:法新社)
據此前報道,土耳其在7月未遂政變後宣布進入3個月的緊急狀態,目前尚未結束。
東南部城市迪亞巴克爾市政府10日說,他們挫敗一起針對執政黨副主席埃克爾的爆炸襲擊陰謀。有人在埃克爾家族墓地內5處地點埋下總計640公斤的爆炸物。埃克爾本人原定11日前去掃墓。
埃克爾告訴土耳其NTV電視臺,他每年都選在這一時間去掃墓,已經持續30年,11日原定有至少100人跟他一同掃墓,“這是一個大屠殺陰謀,不僅針對我個人,100多人也會因此送命”。
當地政府和媒體並沒有鎖定襲擊陰謀策劃者。但法新社報道,迪亞巴克爾地區過去經常遭遇庫爾德工人黨武裝人員襲擊。
據俄羅斯衛星網援引土耳其《國民報》報道,土耳其司法部長別基爾·博茲達表示,土耳其政府正在緝拿涉嫌參與7月15日未遂政變事件的人員約4000名。
博茲達稱,“還有涉嫌參與政變的3907人被通緝。關於策劃叛亂的案件已經收集了50萬份電子體資料,為分析它們已經建立了專門的部門”。
據他介紹,在7月份的未遂政變事件後,對8.2萬人進行了調查,約3.5萬人被捕。法圖拉·葛蘭被認為是政變組織者,博茲達批評美國政府不履行逮捕並引渡葛蘭的要求。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
此前據報道,土耳其司法部長將於10月26-27日前往美國,以討論引渡葛蘭的問題,並向美方提供能證明其犯罪活動的文件。
據悉,7月15-16日在土耳其發生的未遂政變事件造成大約300人死亡,千余人受傷。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隨後宣布土耳其進入緊急狀態,並在7月21日表示,將由最高軍事委員會負責重組和整肅海陸空三軍。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25日在電視講話中指責美國總統奧巴馬指使委反對黨發動“議會政變”,稱反對黨和美國期望的“議會政變”不可能在委內瑞拉發生。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馬杜羅表示,周三將召開一場國防咨詢委員會,討論如何應對與反對黨進一步上升的緊張局勢。
25日,由委反對黨聯盟控制的議會通過了對馬杜羅展開“政治審訊”的決議,議會將討論並確定馬杜羅在履職期間是否存在失職行為以及他對國家經濟和社會陷入嚴重危機是否負有直接責任。
對此,新華社報道稱,執政黨議員一致認為,議會無權對總統展開審訊,委內瑞拉憲法中也沒有任何相關規定,因此反對黨只是在沒有任何法律基礎的前提下進行“議會政變”。
國會議員投票支持總統馬杜羅出席下周二的國會(圖:美聯社)
反對黨聯盟此前還宣布將在26日舉行“占領全國”大規模示威活動,示威將一直持續到政府“遵守憲法為止”。雖然朝野兩黨在24日達成了進行對話的共識,但反對黨聯盟發言人表示不會放棄和平示威以及其他“恢複國家民主制度”的努力。
學生周一在聖克里斯托瓦爾抗議馬杜羅(圖:法新社)
據悉,由委反對黨聯盟控制的議會23日通過了《恢複國家憲法秩序決議》,宣布近日國家選舉機關中斷公投進程的決定“使國家憲法遭到破壞”,要求國際社會采取行動,幫助委內瑞拉“恢複國家民主”。此外,議會還要求對總統馬杜羅“展開司法程序”,撤換最高法院和國家選舉委員會的高層人員,並向國際刑事法庭起訴委政府。
20日,委內瑞拉國家選舉委員會發布公告,有5個州的刑事法院裁定反對黨聯盟在已提交的啟動罷免總統公投選民簽名收集中“造假”,因而中止有關啟動罷免總統公投所需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