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網盤業為何集體撤退?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0642

2016年9月14日,快播公司CEO王欣一審被判犯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獲刑3年6個月,罰金100萬元。快播遭到整頓之後,網盤才引來嚴厲監管。(東方IC/圖)

政府監管趨嚴和遲遲不見商業回報,是網盤業集體關停個人網盤業務的兩大主要原因。

就在360雲盤宣布關閉個人雲盤業務的第二天,百度網盤官方微博卻開始大派紅包,“突然想發紅包,發多少?來3.60億超級會員紅包。”

國外網盤主要是存儲服務為主,國內玩法則很多,一些公司突出社交功能。而國外由於版權保護環境比較成熟,網盤一般不鼓勵個人把網盤內容分享到站外。

2016年10月20日,360雲盤宣布將關閉個人雲盤業務。

360的公告給出的關停理由是,有部分不法分子利用360雲盤存儲傳播非法文件、侵權盜版牟利、傳播淫穢色情信息。雖然公司對非法行為進行了嚴厲打擊,但由於雲盤存儲的私密性,管理的複雜性,依然使企業面臨巨大的安全風險。所以決定關停個人業務,轉型企業雲服務。

在360之前,中國大部分主流網盤廠商都做出了相同的決定。有的是全部關停個人業務,有的只保留了存儲等基礎功能,關閉了分享等敏感功能。115網盤、UC網盤、新浪微盤、金山快盤、騰訊微雲和華為網盤,都關閉了一些功能和業務。

360雲盤退出市場具有標誌性意義。第三方數據機構易觀的一份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的網盤市場排名是,百度第一,360第二,天翼雲第三,騰訊微雲第四。

不過,由於百度雲的市場份額很大,因此還不能說個人網盤行業徹底崩塌。按照易觀的數據,百度網盤在2016年上半年的市場份額是70%多。

百度公關部一位員工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百度網盤將繼續為用戶提供個人雲存儲服務。10月11日,百度宣布,創立四年的百度雲改名為百度網盤。

就在360雲盤宣布關閉個人雲盤業務的第二天,百度網盤官方微博卻開始大派紅包,“突然想發紅包,發多少?來3.60億超級會員紅包。”

雲計算公司九州雲副總裁李開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說,個人網盤面臨著越來越嚴厲的監管,同時企業的運營成本也越來越高,行業遲遲不見盈利,集體撤退是自然之舉。而百度之所以繼續堅持,是因為網盤背後的海量信息,對百度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業務有很大價值。

成本越來越高

網盤也叫網絡U盤、虛擬硬盤和雲盤。在網盤出現之前,文件保存經歷了電腦硬盤、磁盤、光盤、U盤、網絡郵箱和移動硬盤等不同產品形態。

隨著用戶需要存儲的網絡信息越來越多,個人電腦的硬盤不夠用,買一個移動硬盤又很貴,而且容易丟。U盤雖然便宜,但容量有限。而且上班族經常需要傳送很大的文件,很多郵箱支持不了那麽大的附件。

這就催生了網盤的出現。網盤一般都是免費註冊,並能獲得幾十G甚至一個T容量的空間。需要更大空間,還可以付費,算下來比移動硬盤要便宜很多。而且不用擔心內容丟失,還可以分享他人。

網盤最早是在美國出現的。美國的網盤巨頭叫Dropbox,成立於2007年。巔峰時期,Dropbox的付費用戶占比是3.5%,公司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目前估值下滑,正在啟動上市。

一位剛剛放棄了個人雲儲存創業項目的匿名網盤業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國外網盤廠商主要是會員費和廣告費兩大商業模式。但在中國,網盤用戶付費習慣很弱,由於涉及版權問題,很多廣告主也不敢在網盤投放廣告。

國外的巨頭一直沒能在中國掀起風浪。一方面是中國用戶不太接受會員付費模式,二是國外版權保護得比較好,覺得中國用戶的版權意識比較淡薄,所以國外網盤一般不太歡迎來自中國的用戶。

國內的網盤玩家分成很多類。有的是突出辦公場景,比如快盤和酷盤,有的強調分享和娛樂,比如115網盤和華為網盤。有的堅持存儲和備份定位。

這些網盤的發展路徑如出一轍,基本都是先以送幾十G空間來吸引用戶免費註冊,然後鼓勵用戶做各種任務,幫助網盤發展新用戶,進而獲得更多免費空間。然後在這些用戶里,很少有付費用戶。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網盤廠商都不怎麽盈利。

在李開看來,主要是網盤的運營成本太高。他介紹說,一般網盤廠商要獲得一個用戶,需要免費提供至少2G空間,“土豪”一點的,會提供2T免費空間。按照2T計算,一臺普通的服務器,也就夠支撐幾十個用戶。相比服務器,網絡的成本更大。

“要保障用戶的上傳和下載速度,需要一定的帶寬,得持續燒錢。所以現在很多網盤企業都被榨幹了,不得不關門歇業。”李開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不過,一位要求匿名的業內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商業模式並不是網盤們最擔心的事,很多中國的互聯網產品都是免費模式做起來的,比如微信。這次網盤業集體撤退,主要是因為廠商們發現,沒辦法徹底清除網盤上的黃賭毒內容,監管成本非常高,只能關閉業務。

至於為什麽百度還在堅持,該匿名人士透露說,主要是因為百度網盤業務的付費用戶量比較大,而付費是跟支付綁定在一起的,所以百度能掌握用戶的真實身份,監管起來比較容易。

百度方面對此沒有回應,也沒有提供具體的付費用戶數據。

“看片神器”

2012年是網盤行業的一個分水嶺。這一年,監管層開始加大對網盤的監管。比如這年8月,115網盤發布公告,宣布接到上級有關部門通知,將不再提供面向外網用戶的分享服務,理由是這個分享功能存在政策隱患及版權爭議。

但這並沒有影響新玩家的入局。2012年9月,百度雲正式推出。國外的互聯網巨頭也是在2012年大舉進入網盤市場的。谷歌就是在2012年4月推出了雲儲存產品Google Drive,向用戶提供5GB的免費存儲空間,同時支持付費擴容。同月,微軟推出網絡存儲應用SkyDrive,後改名為OneDrive。 2013年,百度和360等巨頭們掀起了網盤大戰,爭相給用戶贈送免費空間。2014年,移動智能手機大爆發,網盤行業加速向“雲盤”進化,廠商們紛紛推出移動版網盤APP,所有通過手機產生的數據都可以實時存儲到雲盤上。

隨著巨頭們的入局,網盤的功能越來越強大,除了存儲、下載和分享功能外,網盤還被很多企業打造成家庭娛樂的中樞產品。比如,一些企業發布了網盤的TV版,用戶可以通過電視登錄網盤APP,在電視上在線觀看自己的或者其他用戶分享的影視內容。有的則突出手機在線播放功能,把網盤打造成“看片神器”。

雖然國內網盤發展比國外晚,但走得比國外超前。國外網盤主要是存儲服務為主,國內玩法則很多,一些公司突出社交功能。而國外由於版權保護環境比較成熟,網盤一般不鼓勵個人把網盤內容分享到站外。 隨著網盤的發展,網上也出現了一些出售網盤賬戶的人,賬戶里存放著大量侵權內容,甚至是淫穢色情視頻,以一個賬號幾十元甚至幾百元的價格出售。

過去這些色情視頻交易主要是線下模式,沿街偷偷賣色情光盤。後來有人把這些交易行為搬到了網盤上。

監管越來越嚴?

在快播被整頓之後,網盤作為盜版和色情內容的主要集散地,引來嚴厲監管。

先是中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在2015年3月發布“護苗2015”專項行動,指出多家網盤企業涉及傳播淫穢色情信息,以及侵犯部分電影和主流視頻網站的版權內容。

然後是2015年6月,國家版權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在會上聯合開展“劍網2015”專項行動,將開展網絡雲存儲空間的版權專項整治作為重要行動任務。

幾個月後,網盤行業的監管文件出臺。2015年10月14日,國家版權局發布《關於規範網盤服務版權秩序的通知》,要求網盤廠商保護版權,處理侵權行為。《通知》明確提到了,網盤廠商要禁止用戶上傳、存儲和分享未經授權的熱播熱賣作品,以及出版、影視和音樂內容。

幾天後,國家版權局召開“規範網盤服務版權秩序座談會”,出席座談會的有百度網盤、360網盤、金山網盤、騰訊微雲、新浪微盤、迅雷快盤、華為網盤等主要網盤服務商以及視頻網站、權利人組織代表。

2016年3月,多部委再次聯合對網盤進行整治,網盤關閉潮正式開啟。

10月27日,針對360關閉個人雲服務一事,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負責人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專訪稱,這種做法值得充分肯定,反映了360公司高度重視版權保護工作、積極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的態度,為其他互聯網公司強化版權保護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他還表示,很多互聯網公司面向社會大眾提供網盤服務業務,在為廣大客戶提供便利化存儲服務的同時,雲盤中也充斥著大量侵權盜版文學、影視、音樂作品以及其他嚴重違法違規的文件,這嚴重影響了互聯網的傳播秩序和生態環境,不利於我國的網絡安全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過去半年里,一線的網盤廠商挨個關停,用戶們攜帶著幾百甚至是幾千個G的數據,在一個個網盤中不斷遷徙,疲於奔命。如今360個人網盤的關閉,讓很多用戶下決心重新回到移動硬盤時代,一些移動硬盤廠商甚至宣稱,已經開始開足馬力加快生產了。

在極路由創始人王楚雲看來,網盤“熄火”幾乎是一種必然。政府覺得網盤問題嚴重,但監管難度太大,成本太高。比如一些地下彩票和毒品圖片,被壓縮之後存儲到網盤里,不需要傳輸,對方拿到一個賬號就可以查看,這些內容監管難度很大。

另一方面,網盤行業發展了十年,普遍不盈利,企業運營成本逐年增加,所以幹脆放棄網盤這塊“雞肋”。

目前網盤廠商們很多都保留了企業網盤業務,並且將企業雲服務作為轉型方向,但王楚雲認為,企業網盤的用戶群是個小眾市場。大企業出於安全和隱私考慮,一般會自建雲平臺。中小企業出於成本考慮,可能會使用企業網盤和一些企業雲服務,但用戶群體不會太大,付費能力也有限。

對於網盤廠商撤出後留下的個人網盤市場,王楚雲說,未來家庭的私有雲將代替網盤廠商繼續滿足用戶的需求。“未來智能路由器將成為家庭的數據中心,家庭雲將建立在智能路由器上,很多人願意花幾百元買一個移動硬盤,未來大家可能就花幾百元買個家庭雲產品了”。

鏈接

網盤業退潮大事記

2016年3月8日,115網盤宣布,為遏制不法分子可能利用115產品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繼關閉“禮包文件分享”功能之後,決定即日起對“我聊”功能進行整改;整改期間,我聊將下線“文件發送”模塊。

2016年3月17日,UC網盤宣布,4月15日起終止網盤的存儲服務,停止UC網盤的上傳服務/離線資源存至網盤功能/視頻轉碼服務。同時,UC網盤離線下載服務器將暫停“下載至本地”功能。UC網盤稱,關閉是為了配合國家關於利用網盤傳播淫穢色情信息專項整治行動。

2016年4月25日,新浪微盤宣布,將停止對免費用戶提供存儲服務,並暫停微盤文件的搜索、分享功能。這是兩個月內第三家暫停部分功能的網盤。

2016年4月27日,金山快盤在公告中稱,為配合監管部門專項整治網盤行動,快盤即日起將調整服務功能,包括且不僅限於停止快盤個人用戶的存儲服務,未綁定小米賬號的用戶數據將保留到2016年6月30日,綁定了小米賬號的數據將延期保留到2016年8月15日。

2016年5月4日,華為網盤發布公告稱,為配合國家有關部門積極開展網盤涉黃、涉盜版內容的清查工作,即日起停止用戶數據存儲分享服務。

2016年5月27日,騰訊微雲發布公告稱,將於2016年5月27日24:00關閉微雲“文件中轉站”功能,並要求用戶盡快將文件中轉站的文件備份或者轉移到微信其它文件夾中。不過,需要註意的是,目前受影響的只有文件中轉站功能,微雲的其它業務處於正常狀態。

2016年10月20日,360雲盤宣布將關閉個人雲盤業務。

(南方周末實習生孫一平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308

央行“放水”難擋資金撤退 翹首期待節後紅包行情

春節前的A股市場仍舊延續往年的疲軟態勢,這背後資金面整體偏緊成為一大緊箍咒。而上周央行祭出創新工具“放水”應急,且公開市場大規模凈投放,這讓部分業內人士解讀為將緩解節前錢荒問題,但也有觀點認為對股市並無實質意義。

不管是受消息催化,還是自然波動,滬指在近兩個交易日連續飄紅,累計上漲1.14%,但兩市成交量仍處於3300億元左右的低水平。且兩融余額已實現9連跌,這意味著市場資金正在逐步撤退,存量資金也不敢戀戰。

相較交投清淡的節前A股,節後行情,則成為市場普遍的期待和看好。近期多家券商更是拋出節後迎春天的觀點,甚至目標劍指3300點。多位私募人士也正在關註節後的賺錢機會,“基本面與估值相匹配的成長股”成為其觀察的目標。

存量資金不敢戀戰

2017年開年來A股市場整體較弱,尤其是上上周的連續下跌以及上周遭遇“黑色星期一”。業內普遍認為,春節前資金面整體偏緊是主要原因之一。

而就在1月20日,央行祭出的一招創新工具為幾家大型商業銀行提供了臨時流動性支持。據了解,此次“臨時流動性便利”(TLF)操作相當於註入6500億元資金,期限為28天,資金成本與同期公開市場操作(OMO)利率大致相同。

同日,央行還在公開市場進行了5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6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上周央行公開市場累計凈投放11300億元,創下單周最大凈投放紀錄。

央行“放水”的同日,A股市場轉身翻紅,滬指漲0.70%,且滬深兩市也結束了連續11個交易日主力資金凈流出的狀態,當日主力凈流入金額為88.21億元。1月23日延續漲勢,滬指上漲0.44%,不過,滬深兩市主力資金並未持續凈流入,而是再次凈流出57.34億元。

“央行實施“定時定向降準”超預期,公開市場大規模凈投放,將有效的緩解對“節前資金面緊張”的擔憂,預計節前資金面將平穩渡過。”國金證券策略分析師李立峰團隊表示。

但深圳市承澤資產管理有限公司CEO曹雄飛認為,央行的“應急”主要利好於債市,對股票市場意義並不大,一方面央行的此舉說明市場資金面已經緊到了一定程度,而該工具的運用期限只有28天,中間還有幾天因春節休市不能交易,若現在是利好那麽28天之後其就可能是個利空;另一方面,並不會因此導致資金流入股票市場。其認為,目前的A股行情算不上反彈,屬於暴跌後的正常小波動。

資深基金經理馮耀東則認為,雖然央行此舉本身主要是緩解債市的問題,對A股主要是情緒上的帶動,但是市場整體資金面緩解,也會帶動整個市場好轉。

然而,作為A股市場投資者信心和交投活躍度的晴雨表,兩融市場近期可謂十分低迷。自1月10日開始的近9個交易日兩融余額連續下降,從1月9日的9332.17億元降至1月20日的8921.40億元。從1月20日的情況來看,當日的融資買入額僅為226.99億元。

兩融數據處於低位的同時,A股的成交量也持續處於低位,以近兩日處於漲勢的1月20日和1月23日的成交量來看,滬深兩市分別成交3229.34億元、3317.7億元,均處於較低水平。

“兩融余額連續下降,市場的情緒和信心還是沒有恢複。”馮耀東同時表示,歷史上也差不多都這樣,春節前一個月市場交投都比較清淡。

期待節後紅包行情

每逢小長假,二級市場資金流出已成為慣例,節前A股交投清淡也是常態。相較之下,節後行情則更為讓市場期待。近期也有多家券商策略分析師態度轉向樂觀,紛紛表示節後有望迎來春天。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認為,目前看,引起市場下跌的利空因素逐步消化中,情緒指標也顯示市場調整過大半,此時更多開啟逆向思維,逢低布局,熬過當前的冬天,春節後有望迎來春天。未來正面的因素如利率回落、地方兩會推動地方國改,同時,特朗普就職演講中屢次提到要“美國優先”,需觀察後續政策實施情況。

“開啟’小陽春行情’,劍指3300點。”李立峰團隊則明確表態,對A股後市,特別是2月份的市場逐步轉向樂觀。

關於春節之後的股票配置問題,“關註基本面與估值相匹配的成長股。”成為多位私募人士來年的計劃。

曹雄飛表示,目前持倉的主要是主板中傳統類低估值的龍頭股,較為安全,但中小創業板股已有大幅下跌,之後有可能成長股的機會更大,正保持關註,目前看中小創業板股還未到很合理的估值水平,仍有點偏高。

馮耀東也表示,市場整體跌了這麽多,主板本身沒有太多的風險,中小創業板則還是面臨估值偏高的問題,再跌10%~20%會更好。

荀玉根在其報告中指出,相對估值方面,目前中小板(剔除券商)PE(TTM,整體法)/上證50PE、創業板(剔除溫氏股份和東方財富)PE/上證50PE均回到13年中水平,假設股價不變,中小創按照業績預告、上證50和中證100按照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速推算,一季報後中小板PE/上證50PE、創業板PE/上證50PE均回到13年初水平。

在馮耀東看來,創業板目前面臨的問題,一是發行速度比較快,因稀缺性下降,中小市值股面臨較大的壓力;二是目前並購放慢了節奏;三是解禁帶來較大的壓力。

“今年對指數不要抱太高的期望,主要是找一些結構性的機會。”馮耀東分析表示,以宏觀數據來看,PPI數據目前處於一個沖高高位回落的過程,M2的增速則是往下走的,利率整體是擡升的,在這種情況下,價值風格、周期風格在歷史上有特別明顯表現的時間較少,此時更多的是從跌到較好位置的成長股中去尋找機會。

天風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彪則認為,一方面,A股反彈的邏輯對小盤股相對有利一些;另一方面,機構配置訴求對大盤股相對有利一些;因此,大小盤配置可能需要均衡一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558

金融資本撤退,產業資本抱團,《戰狼2》票房神話背後的電影投資嬗變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07/164495.shtml

金融資本撤退,產業資本抱團,《戰狼2》票房神話背後的電影投資嬗變
三聲 三聲

金融資本撤退,產業資本抱團,《戰狼2》票房神話背後的電影投資嬗變

金融資本退潮的一年中,深耕行業多年的產業資本在行業趨冷的大環境下,找到了最佳的行業位置。

來源丨三聲(ID:tosansheng)

文 | 邵樂樂 秦泉

只需再有幾個小時,《戰狼2》就超過《美人魚》33.92億的票房登頂華語影史票房冠軍了。

取得這一成績,《美人魚》用了快兩個月的時間,《戰狼2》卻只花了不到12天。而接下來大家期待的,是《戰狼2》的最終票房會是多少,40億甚至是50億。這是電影上映前所有人都不敢想的,但如今貓眼電影的預測已經給到了52.85億。

0 (1)

毫無疑問,我們正見證“華語電影歷史”中,由《戰狼2》創下的票房紀錄。有人說,這個記錄或許會保持很久很久,大概只能等《戰狼3》來打破它了。

對於《戰狼2》背後多達21家出品方和發行方,無疑這是一個巨大的勝利。

按照貓眼給出的50億票房預測來算,吳京的登峰國際等出品方除了提前獲得的2.17億的保底金額,超過8億的部分獲得的票房分成超過13億,扣除2億的制作成本,吳京等出品方獲得的凈利潤也超過13億。

保底發行方北京文化等拿到的票房分成和發行收入總計約5.3億,扣除前期支付的保底成本2.17億,三家公司(北京文化、聚合影聯和啟泰文化)獲得的凈收益超過3億。

更大的收益來自於二級市場的連鎖反應。北京文化隨著《戰狼2》票房的上揚一路高漲,截至8月4日,股價累計上漲超過45%,市值增加了40億。作為第三出品方的捷成股份市值增加近20億。

而在這一切背後,是過去一年中,電影產業投資發生的一系列深刻變化。體現在電影海報上,是參與方從過去的幾家變成了十幾家、二十幾家。

《戰狼2》背後的產業故事:從單打獨鬥到組成戰隊

1

《戰狼2》劇照

從收益角度來看,《戰狼2》的最大贏家無疑是吳京的公司登峰國際,以及參與保底發行的北京文化聚合影聯和啟泰文化。弄清楚後幾家公司進入項目的過程,對於理解《戰狼2》的成功十分重要。

除了北京文化和聚合影聯,啟泰文化也算是早期進入者,而這絕非偶然。這家公司此前以品牌營銷為主業,影視新業務版塊包括娛樂行業整合營銷和影視劇投資這兩條新的業務線。

“我們也沒想到會在影視上發展得這麽快。”啟泰文化董事長楊碩對《三聲》(ID:tosansheng)說。

能夠快速切入《戰狼2》的原因部分得益於啟泰文化與業內公司的結盟。

北京聚合影聯是業內著名的宣發公司,曾參與過《同桌的你》、《心花路放》、《大聖歸來》、《血戰鋼鋸嶺》等影片的宣發,也是國內首家被好萊塢片商(索尼影業)認可的電影營銷公司,在業內擁有廣泛的資源。同時,北京文化的股東生命人壽也是影聯的間接出資人,影聯因此與北京文化聯手參與了多個影片的投資和保底。

楊碩告訴《三聲》,聚合影聯與啟泰文化在此前多個項目如《血戰鋼鋸嶺》、《大話西遊》(重映版)中,都有著不錯的合作和“戰績”。

雙方更緊密的合作始於去年6月上海電影節期間,當時兩個公司的團隊坐在一起,“看看怎樣合作”。彼時,電影市場的高速增長已經放緩,雙方很快敲定了合作方式:梳理兩個公司未來兩年的項目,除了雙方在宣傳層面共同合作,也包括相互參投各自的主控項目。

之後的一年雙方有多次合作,共同參與出品的電影項目僅2017年就包括了《繡春刀之修羅戰場》、《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等幾部電影。

《戰狼2》也在彼此交換的資源名單里。啟泰文化了解到這個項目後,很快敲定了與影聯的合作,並在九月初正式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各自出資6500萬,啟泰得以平價介入《戰狼2》的保底出品和宣發工作中,成為《戰狼2》新增的多家聯合出品和發行公司中的一位“重要玩家”。

“我們平價接收了一半的份額,以及掛聯合發行方的名字。”楊碩對《三聲》說,“決策過程非常快,啟泰和影聯在這個項目中同股同權。”

最終,《戰狼2》由北京文化統籌宣發,聚合影聯為主要發行方+營銷協同,啟泰文化負責商務部分。

類似啟泰文化攜帶宣發資源進入到《戰狼2》中的還有啟迪影視。“啟迪影業也做了一些配套的宣發工作”,講武生對《三聲》說。在楊碩看來,這種電影產業鏈上幾家更緊密的合作,目的不僅僅是共同投資分擔風險。“實際上是幾家價值觀一致,資源和能力互補的團隊組成了合作體系。”

“如果只是出錢沒有意義,能不能幫上忙,再去和別人談(投資、合作)會更容易。” 根據雙方負責人的說法,影聯傳媒和啟泰文化已經是“背靠背”的戰略合作關系。

顯然,就宣發這個環節而言,這種戰隊形式比過去的單打獨鬥優勢更大。某種程度上,北京文化+聚合影聯+啟泰文化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鏈抱團的出品公司“戰隊”。

這也是北京文化敢於多次出手保底的底氣。2016年年底,北京文化董事長宋歌在接受新京報采訪時這樣解釋保底《戰狼2》的原因:“我們怎麽確定要不要保底?第一,我們對這部電影有信心,判斷它不會賠;第二,我們能通過很多手段把電影再分包出去,從而控制風險;第三,我們的發行實力強大,能夠保證電影更好地推出。”

越來越長的參與名單背後:電影產業鏈的成長

2

《戰狼2》保底方 北京文化董事長宋歌

事實上,據《三聲》獲悉參與《戰狼2》的21家公司中,除吳京在拍攝超支後引入的純財務投資公司,在這個項目中起更大作用的仍是攜帶資源入局的出品公司。

在講武生看來,攜資源整合的出品方陣容,越來越成為一個項目的主流模式。以宣發環節為例,“現在一部電影的宣傳已經成為全民事件了,一家公司的力量再強大,它的資源也是匱乏的”。

隨著影片進入制作後期,越來越多產業鏈上的公司被吸引進來,這某種程度上成為整個電影產業的集體“站隊”。

《戰狼2》也是如此,在去年10月份啟泰文化進入項目後,啟迪與今年才進入。而聯合發行方五洲發行、淘票票等則是更晚的今年六月份。“五洲發行協助影片在發行商做了很多查漏補缺的工作”,講武生說。而引進萬達的加入則是要在院線排片上爭取更多的資源。

除《戰狼2》之外,包括《美人魚》、《中邪》、《繡春刀之修羅戰場》在內的電影出品方名字都越來越長。

體現在具體影片項目上,就是一部電影的參與方名單越來越長。甚至某些小投入電影同樣如此,如《中邪》這種已經完成制作且口碑良好的電影會吸引眾多追求名譽的投資方。

更重要的原因是,包括上遊組局、中遊宣發、後端放映在內的電影產業鏈上的公司已經趨近成熟,除了集體站隊,這些公司的贏利模式也不再是單純賺取勞務費,還要用各種辦法獲得後端的票房收益。

對於電影投資這個高度圈子化的行業,產業投資帶來的是產業資源。

以啟泰文化為例,這家公司主業是品牌營銷,通過將品牌營銷的經驗嫁接到傳統的電影營銷,建立起自己在營銷環節的競爭壁壘,“傳統的宣傳公司,整合的是海報媒介、預告片,我們在這個項目上,還整合了跨行業的資源,比如說新媒體傳播,異業合作,我們是能夠得到發行方和出品方認可的,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可以互相比較感受,影聯也合作過別的公司,對我們的評價最高。”啟泰文化董事長楊碩對《三聲》說。

而《戰狼2》保底的主控方北京文化則充分發揮了其資源協同作用,北京文化為影片拍攝引進了美國、香港的專業團隊,包括劇本打磨、對接演員、剪輯、音樂、音效等方面,北京文化的團隊都親自出馬。

在此前絕大多數的保底案例中,一般是保底方承擔保底的風險,而一旦票房高於保底數字則是保底方分享更多的收益。而在此次《戰狼2》的保底中,兩個保底“條件”是極為重要的,一個是絕大多數的收益歸於制作方(吳京方面),另一個則是電影必須在暑期檔的建軍節前上映,一旦未在暑期檔的七月中旬上映,制作方便需承擔更多責任。

在講武生看來,《戰狼2》的七月中旬上映正好在“建軍90周年”的宣傳期之內,“我們要的就是這個檔期,丟掉了這個就丟掉了好幾個億”。

此外,北京文化、影聯、啟泰等公司都在向上遊制作端延伸自己的產業鏈做電影,相互出讓投資份額也就有了可多的談判籌碼。

金融資本的撤退和產業資本的抱團

事實上,類似這種產業鏈抱團的出品陣容的“流行”,有著一個更大的行業背景,就是金融資本對電影行業開始顯示出極為謹慎的態度。2015年電影市場高達40%的票房增長速度和2016年幾乎停滯的增速,讓此前瘋狂湧入電影市場的金融資本整體吃了虧。

過去兩年投資了很多影視項目的華蓋文化基金就是一個代表。華蓋基金合夥人陳春柳對《三聲》表示,參與影視項目投資之後,發現純財務性資金並不適合投單獨的影視項目。“發行方、營銷方或者影視制作方可以通過其他渠道獲得收入來去彌補未來可能承擔的風險和損失,但對於財務性投資沒有。這就讓單個影視項目的投資是高風險低收益。”

而在她看來,目前電影市場賺錢項目的比例非常低,甚至比賭博概率還低。而小概率事件肯定不適合以基金的方式去投,基金要投的是大概率事件。

有娛投資的負責人劉釗也表示,目前資本對於電影項目十分謹慎,相比網絡大電影和院線電影,基金更傾向於投公司而不是項目。

有些仍然對影視項目有興趣的財務投資者,提出的條件也越來越苛刻。業內對於追求短線收益的金融資本也開始具有一定程度的警惕性,“我們的電影項目啟動以來,最近幾個月我接待了十幾位投資人。但是,他們要的是超額收益。說實話,如果我能拿到別的錢,我就不會考慮”,一位影業公司負責人告訴《三聲》。

金融資本大規模撤退背後,文娛公司也因為回款周期長或擴張過快普遍進入了缺錢的“債時代”,包括光線在內的電影公司紛紛進行股權質押,華誼則通過轉讓遊戲投資股權增加自己的資金實力。

票房增速滑坡,金融資本退潮再加上資金緊張,以溢價轉讓投資權的方式對主控項目進行運作,成為影視公司轉嫁風險和緩解資金壓力的一種途徑。

4

2017年截至目前主要華語賣座大片的出品、發行陣容圖

一家估值近10億的中小電影公司對《三聲》(ID:tosansheng)表示,公司旗下主控啟動的項目,將會采取逐步退出份額的“動態投資過程”,“Idea是天使輪,有了導演就是A輪,定了演員就是B輪,開拍C輪,拍完了D輪,進入宣發期就是Pre-IPO,上映就是IPO,越後端,風險越小,利潤也會很薄,但原始方如果不是很貪心,逐步出讓份額,是不太容易賠錢的”。

就算是頭部電影公司,分散風險需求也越來越強烈。“沒有人知道自己一定能贏,就連大的影視公司也不敢確定”,聚合影聯董事長講武生強調,從9月份尤其是國慶檔開始,“資本和電影的結合出現了階段性停滯,大家變得越來越謹慎”。

而包括宣發公司、大地、金逸等院線,以及橫店等產業資本的互相合作正在加強,並同時出現在多個電影項目中。而包括太和娛樂、微夢創科(微博系關聯公司)在內的新的玩家,也憑借自己擁有的藝人、宣發等產業資源,成為後期進入電影項目的主力。

一位電影公司負責人認為,這及時避免了一個很可能出現的惡性循環:有些內容找不到資金,進而影響了電影質量,這樣的循環一旦形成,(市場上缺乏好的內容),反過來資本就更小心了。

在他看來,動輒20多家的出品發行方實際上是產業資源的進一步集中,每一部電影都集結了一個從制作出品、發行、宣傳、院線、票務等各個環節的產業鏈,產業鏈的合力抱團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票房的提升。

“大家都覺得今年的票房不是很好,但是如果不是大家一起做,可能還做不到這麽高。”楊碩說。

在講武生看來,這也正是深耕行業多年的產業資本在行業趨冷的大環境下,找到了最佳的行業位置。

戰狼2 產業資本 產業鏈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991

比特幣交易所確定關閉,價格跌破17000,撤退大潮與瘋狂抄底交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16/165159.shtml

比特幣交易所確定關閉,價格跌破17000,撤退大潮與瘋狂抄底交集……
一本財經 一本財經

比特幣交易所確定關閉,價格跌破17000,撤退大潮與瘋狂抄底交集……

或許每一個投資人,都需要理性地盤問下自己。

來源 | 一本財經

作者 | 墨菲

今日(9月15日),一張“北京地區虛擬貨幣交易場所清理整治工作要求”文件截圖流出,要求各交易所在20日前,制定詳細的“無風險清理清退工作方案”。

持續一周的交易所關停風波,終於塵埃落定。

確定消息後,比特幣價格更是跳水腰斬,最低跌至16906元。

自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後,從項目眾籌平臺,到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從各種“創新幣”,到比特幣等“主流幣種”,步步淪陷。

這場暴富神話和韭菜遊戲,戛然而止……

關停

幣圈資深玩家羅心雨像往常一樣,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幣價。結果讓他大跌眼鏡。比特幣居然跌破2萬大關,最低價到了1.8萬。

誰都沒有料到,一輪瘋狂的ICO,讓一切化為雲煙,甚至殃及了比特幣。

233301380171

持續一年的癲狂戲碼,在灰燼中緩緩落幕。

一切早有預兆。

年初,央行先後兩次約談國內主要比特幣交易平臺負責人,除了要求平臺自查,又組成聯合檢查組開展現場調查。

比特幣的價格在幾次約談消息放出後,出現大跌,卻幾經波折,又沖上了3萬高峰。

而在今年5月份,湧出了一批新的虛擬貨幣交易平臺,他們加速了ICO市場的瘋狂與混亂,讓幣圈內外的人,都開始意識到,監管到來的腳步加速了。

據自媒體“互金咖”報道,對於是否取締比特幣交易平臺,監管部門內部分歧一直存在,各方力量也在博弈之中。

沒有料到,ICO的瘋狂,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稱代幣發行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本以為這次監管只針對ICO,萬萬不會波及到核心的幾大幣種,但監管風暴卻愈演愈烈。

“不可能關,你想吧,比特幣在國際上都得到認可了,這是個國際化的產品”,羅心雨稱。

9月8日,財新發表《虛擬貨幣交易所時代結束》文章:監管當局決定關閉中國境內虛擬貨幣的交易所,這涉及“OKCoin”“火幣網”和“比特幣中國”等為代表的,所有虛擬貨幣與法幣之間的交易所。

被點名的三家交易所紛紛發表聲明,表示“未接到通知”。

其中,比特幣中國團隊回應稱,“沒有接到監管機構的通知,也無法證實該新聞的真實性”。但他同時表示,“如果該報道屬實,比特幣中國將停止目前的比特幣對人民幣的交易,轉型為數字資產點對點交易的信息平臺”。

三方的回答,都無比圓潤而妥帖,留下無盡想象。

此後的一周內,交易所是否一刀切關停,成為懸在幣圈人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有些投資人認為是ICO團隊故意放出消息,幣價大跌後,他們方便按照政策要求“退幣”,激動的情緒甚至上升到對記者的人身攻擊上。

“不可能,肯定是有人故意放假消息,試圖操縱幣價”,直到此時,羅心雨還是執拗地拒絕相信。

財經專欄作家、財經評論員肖磊,在接受一本財經專訪時表示,一些投資人會把各種政策解讀成“莊家”“幕後”,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財富刺激下,根本聽不進去任何勸解。

利益面前,不要妄談任何理性。

直到昨日,第一財經報道稱,監管已對國內比特幣交易平臺下定論:“全部關停,並於近期退出市場。”

隨後,有媒體跟進,上海已下口頭通知,關停比特幣交易平臺,時間結點在9月底。

而傍晚比特幣中國的公告也驗證了關停消息:

1. 比特幣中國數字資產交易平臺今日(9月14日)起停止新用戶註冊;

2. 2017年9月30日數字資產交易平臺將停止所有交易業務。

今日(9月15日),一張“北京地區虛擬貨幣交易場所清理整治工作要求”文件截圖流出,要求各交易所在今日24:00點前發布“明確停止所有虛擬貨幣交易的最終時間”的公告,在20日前制定詳細的“無風險清理清退工作方案”。

233301554144

羅心雨最後一刻的幻想泡沫被擊破,一切塵埃落定。

洗錢案

為什麽說停就停,如此決絕?業內思考猜測不斷。

但一個不容忽視的細節是,昨日央行天津分行發布了《洗錢案例——比特幣交易平臺人間蒸發》:某比特幣交易平臺,以10倍杠桿高額回報為誘餌吸引4000多名會員加入,平臺管理者打著賺取手續費的名義,實際上,將會員的錢通過多張銀行卡轉賬取現,購買房產、店面、並用於消費、賭博等。

這起洗錢大案,可能是行業的最後致命一箭。

雖然比特幣已在跨國支付、線下商場消費,亞馬遜、steam等網站上大展拳腳,但因為其匿名特性,依然與洗錢等非法活動接近。

相比在陽光下的交易,這種黑暗屬性,更讓監管警惕。

尤其是在近期,完善反洗錢機制,被監管多次提及。

“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日益成為洗錢、販毒、走私、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風險提示稱,各類所謂“幣”的交易平臺在我國並無合法設立的依據。

國際上,對於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監管也不同。

比特幣,中國、俄羅斯政策嚴苛,日本、瑞士、新加坡等國家態度相對開放。

尤其是在日本,今年承認了比特幣作為虛擬貨幣支付手段合法,免除數字貨幣交易稅,等等利好政策,促使日本取代中國,成為比特幣交易第一大國。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原因,“因為比特幣之父‘中本聰’的發音像是一個日本名字,所以他們有一種自豪感”,業內人士表示。

不過,在出臺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同時,日本政府也要求比特幣交易所實施更加嚴格的KYC(Know Your Customer)政策,交易所必須開始核查開戶用戶的身份,保管交易記錄,向監管機構報告可疑交易,預防反洗錢等非法行為。

目前來看,國內虛擬貨幣交易所的KYC技術並沒有達到監管要求。

在今年1月18日晚,央行公布調查的結果顯示,幾大交易平臺都不同程度存在違規行為。

三大比特幣交易平臺均未按規定建立相關反洗錢內控制度,其中比特幣中國存在超範圍經營、違規開展配資業務、投資者資金未實行第三方存管等問題;“幣行”(OKCoin)、“火幣網”違規開展融資融券業務,導致市場異常波動。

未來?

比特幣中國發布停止交易公告後,命運已定。

而火幣網、OKCoin未來會如何?

火幣網回複一本財經,表示“沒有收到明確的文件或通知”;OKCoin幣行表示,“目前幣行正常運營,一切以我們官網最新公告為準”。

兩家均表示,會遵守監管政策,同時也會保護投資人的權益。但不得不提的細節是,某交易平臺已將一個媒體公關群解散。

233301216945

比特中國的公告中也曾提到,“監管機構並沒有宣布比特幣本身非法,也沒有禁止用戶和用戶之間的點對點交易”。

目前,投資人已在各大群里開始討論,如何自建比特幣錢包,如何場外點對點交易,甚至如何上國外交易所繼續炒幣。

“交易所的幣能不能提,還要看交易所的後續政策。”業內人士向一本財經表示,“否則只能提現,或者賣掉了”。

“現在不止ICO項目要去國外,連交易所也要開在國外了。”有投資人這樣感慨。

而比特幣OTC,又是一個更混亂的江湖。抄底還是離開?投資人分為兩派。

一派認為,已到了拋售的時候。

“我昨天離場的,這段時間不打算做了。”一位投資人對一本財經表示,他認可比特幣的收藏價值,但是對於使用價值,“要看從哪個角度出發了”。

時至今日,關於“比特幣是不是泡沫”的觀點還在爭論不休。

近日,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稱數字貨幣是“騙局”,比特幣“比郁金香泡沫更糟糕”。

肖磊認為,比特幣泡沫和郁金香泡沫、南海泡沫都不一樣,比特幣不是實體,持有的成本和郁金香不一樣。背後也沒有一家公司,不會出現業務造假的問題。

“比特幣事實上已經是一個‘超主權的貨幣’,價格的漲跌已經有‘貨幣’的特征。”肖磊稱,“如果真的要類比,比特幣泡沫和黃金、美元泡沫類似,漲到一定程度會崩盤,但價格泡沫不是系統性泡沫,也不會消失”。

另一派,是經歷了2013年暴跌的老玩家,他們作為比特幣的“死忠粉”,面對各種政策對幣價的影響,巋然不動。

他們還堅持著,每次腰斬之時,就是上車之刻,還有不少籌備資金,開始了“抄底”大戰。

“1.8萬了,肯定見底了”,羅心雨僥幸地以為,不可能再跌了,結果,在晚上7點半,比特幣再度跌至16906元。

233301377228

不過,比特幣投資人中,投機者占了絕大多數。

“5月份幣圈聚會,只有400人持有比特幣錢包,”業內人士透露,這意味著,大多數人,在交易所“炒幣”。

他們被財富神話誘惑而來,又被暴富欲望淹沒。

擁有“比特信仰”的那群人,在這輪腰斬之中,真的可以一如既往地堅守?

“當天下掉餡餅的時,記得拿桶去接”,有玩家引用了股神巴菲特的話。

曾有投資人告誡新入場的韭菜:“在投資比特幣前,問自己幾個問題:

一,我真的了解比特幣嗎?

二,我真的有金融操盤能力嗎?

三,我真的有時間一直耗在盯盤上嗎?

四,萬一虧損我能夠承受住這麽大的壓力嗎?”

或許每一個投資人,都需要理性地盤問下自己。

比特幣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414

金融人語:中資 ADR大撤退?

1 : GS(14)@2012-07-16 23:45:1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716/165168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279

轉載│陳日君呼籲撤退全文

1 : GS(14)@2014-10-05 15:28:52

http://www.post852.com/%E8%BD%89 ... %E5%85%A8%E6%96%87/

(編按:隨時間愈來愈接近梁振英要明早回復港島區交通及政總通道暢通,令人更擔心梁振英會決心暴力清場,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發表聲明,呼籲在各據點留守的市民撤退,保存實力,有需要時再回。來)

陳日君呼籲撤退全文如下:

我想同學們和三子在這次大會上再次肯定了這次人民運動的特性:不是革命,不是暴力抗爭,是和平的公民抗命。因為在長期沒有對話的機會的情形下,我們祇能以稍為激進的方式,引起大眾市民的支持,以能和政府以平等的身份對話,為爭取聯合聲明及基本法給與我們的權利:一個真普選。

在這個時刻我們對過去的行動可以作一個滿意的結論。

政府無視我們雖沒有法律效力的「公投」,無視七月一日空前的大遊行。政府對政改諮詢做了一個不信不實的結論,特首向中央做了一個誤導的報告,中央作了一個決定甚至超越他們自己定下的程序。

我們的反應非常理性。學生們舉行了不罷學的罷課,得到校方和學者的支持。他們做了一個極有象徵意義而絕無破壞性的行動:佔領「人民廣場」。

政府乘機鎮壓。無罪的青年被拘捕,圍在旗杆下的青年被虐待、被侮辱。全港的青年和市民終於忿怒了。他們的參與使佔中三子的計劃提前完成了,並遠遠超過他們的期待。

政府沒有醒悟,以為催淚彈能嚇退和平抗議的市民,全世界都看到香港人的質素:勇敢又克制。美麗的香港人萬歲!

為濫用暴力還沒有人出來認罪道歉。還有人說了一大堆火上加油的話,我們還是堅忍著,要求和平的對話。

最後似乎答應有對話了,但接著來的還是一些似乎已為對話預設結論的話。更使我們擔憂的是惡勢力出現了,執法者似乎不能保證和平市民的安全。

青年們,你們是我們的希望,不要白白犧牲你們中的任何一位。兵法中有進有退。我認為是時候我們退守了。保存我們的實力,適合的時候,祇要同學們和三子召叫,我們都會回來。

有人說拿破崙是一位大將軍,因為他睡得好。你們需要休息了,大家需要休息了。撤退吧!你們的校長、教授、同學、戰友都會支持你們的決定。

時間還長,我們的目標清晰:「真普選」,我們的方法是和平,我們的一切行動出於愛,愛我們的兄弟,愛我們的父母,愛我們的城市,愛我們的祖國。我們珍惜我們的理想,我們珍惜我們擁有的價值:真理、公義、愛、愛、愛!

我們為這一切準備付出一切,我們不甘心做奴隸!沉著氣,奮鬥到底!

(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894

外資撤退 油國主權基金班資回朝 中港股基金爆贖回潮

1 : GS(14)@2016-02-15 17:59:17

■歐美及產油國基金上月將資金撤出香港。



【本報訊】港滙與港股甫踏入2016年即齊齊走弱,外資撤退之說不脛而走,綜合主要中港基金上月報表及彭博數據,普遍基金規模收縮幅度均大於基金蝕幅,部份差距逾10個百分點,意味贖回明顯。有基金經理指撤資潮由油國主權基金及中國憂慮引爆,且有迹象顯示情況在本月持續,港股能否「止血」還看油價及人民幣能否扭轉弱勢。記者:林靜



港股去年下半年縱大弱勢,但在人民幣拆倉潮下港滙去年第四季持續徘徊在7.75兌1美元的強方兌換保證,但甫踏入2016年滙價即極速下墮並一度逼近7.85的弱方兌換水平,同時一度回穩的股票市場則展開新一輪跌浪,去年高位跌23%後,今年再瀉16%。



歐資基金規模大縮兩成

倘綜合多隻外資的中港基金上月表現,普遍有一成至一成半的跌幅,但基金規模收縮速度卻明顯超過基金蝕幅,可找到走資的蛛絲馬迹。如歐資基金荷寶旗下中國基金上月回報跌11.5%,但彭博數據顯示其基金規模卻由約76億元大幅減至約57.4億元,跌幅逾24%;至於英資的安本旗下中國基金上月同樣蝕約11%,但基金規模則收縮近兩成;其餘富達及鄧普頓等相關中港基金回報與規模變動,亦有約2至3個百分點的差距(見表)。有外資基金經理表示,回報與規模變幅的差距可理解為由客戶贖回引起,並強調外資從港股撤資由去年中A股股災後已開始,惟股票估值跌至賤價仍持續湧現沽盤,除中國憂慮外,主要是油價下瀉觸發油國主權基金班資回朝挽救財赤,而由於大部份是私募基金,公開數據難完全反映。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林少陽亦指,是次大跌市牽涉環球資產,沽壓主要來自歐美基金,但部份沽盤非單純贖回,而是有國家級的資金撤走,油價的影響力更甚於內地因素。



惠理西京未見明顯走資

據報道,去年沙特阿拉伯貨幣管理局去年從外地基金撤回國的資金達700億美元(約5,460億港元);哈薩克斯坦的主權基金由2014年8月至今,資產規模亦已大跌近17%。事實上,本地薑基金如惠理旗下價值基金上月負回報16%,基金規模收縮幅度脗合有17%;「女股神」劉央旗下的西京中國基金上月負回報及規模收縮幅度亦齊齊約17%,未有明顯走資出現。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表示,雖然近日港滙回穩,但估計是由強美元帶動,而觀乎本月中港股表現,市場避險情緒依然強勁,估計贖回潮仍持續。林少陽亦相信贖回潮或未完,局勢扭轉的關鍵是油價、人民幣及內地經濟表現,但目前最難預測是「人心去向」,最難判斷是現時低位下資金仍願不願意再沽下去。不過,他個人相信油價已近見底,屆時除油股外,對油資產有大持倉的銀行股亦有機會明顯反彈。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15/194914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960

美加息升溫 外資或撤退 港股連跌三周瀉千點

1 : GS(14)@2016-11-12 05:39:28

【本報訊】市場憧憬特朗普新政刺激經濟,惟港股前日僅反彈一日,周五即復跌。在道指前晚急升創歷史新高之際,美元轉強,聯儲局12月加息預期亦再升溫。息魔來襲下,恒指昨低開216點,全日跌308點,報22531點;H指跌112點,報9433點。大市成交額增至942.5億元。港股已連跌三周,共跌1,073點。截至昨晚9時,恒指夜期再瀉約200點。記者:黃尹華



對息口敏感的重磅股,包括地產、公用、電訊股昨日紛紛捱沽。九倉(004)全日跌6.6%,成為表現最差藍籌;中電(002)、煤氣(003)等防守性公用股均跌逾3%;中移動(941)亦跌3.27%。至於下周公佈季績的騰訊(700),昨險守200元大關收市,全日急挫3.94%。



■港股昨跌308點,成交額更增至942.5億元。 李潤芳攝

國際金融股逆市上升

特朗普新政刺激其他板塊上升,其競選網站昨日公佈初步施政框架,擬放寬銀行監管,令國際金融股受惠,滙控(005)逆市升1.9%,宏利(945)及保誠(2378)更升約8%。特朗普亦提出要加大基建,資源股炒作升溫,江西銅(358)再升8.5%,洛鉬(3993)漲逾半成。另外,隨着特朗普上場後可能放棄圍堵中國,內地掀起「一帶一路」炒風,中鐵建(1186)和中鐵(390)亦分別跟升5.1%和2.6%。市傳昨日內地將公佈深港通正式在本月21日開通,港交所(388)及本地券商股齊逆市造好,港交所升0.68%,耀才(1428)全日升3.6%,申萬宏源(218)升3.98%。昨日收市後中港監管機構都沒有公佈深港通消息,但下周五設深港通推介會。



另外,昨日4隻新股均上升。在澳門經營夜場的陸慶娛樂(8052)昨掛牌,開報2.3元,較配售價0.21元,高近10倍,收報4.2元,勁升19倍,成交僅得182萬元。彭順國際(6163)升7%,周黑鴨(1458)升13.4%,上諭集團(1633)升59%。中國銀盛財富管理首席策略師郭家耀表示,美元轉強除導致人民幣再貶值外,亦加深市場對國際資金流走憂慮,昨日捱沽主要為重磅藍籌股,包括公用股、電訊股,均是傳統外資持重倉股份。郭家耀指,在走資和美國加息陰影下,下周港股難以大幅反彈。不過,由於11月9日恒指跌穿22000點時,港股通曾出現大幅資金流入,顯示北水會在該位置撈貨,料成為港股支援位。


H股指數加入中鐵建

君陽證券董事鄧聲興表示,美國加息預期升溫令外資流走,下周港股表現,將視乎深港通效應能否抵銷上述不利消息。另外,恒生指數有限公司昨公佈季檢結果,恒生指數成份股不變。H股指數則加入中國鐵建(1186),剔除中海油服(2883),成份股數目維持為40隻。變動於12月5日起生效。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2/198308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153

同一條文 兩種解釋林鄭前年以量入為出撤退保今稱現赤字非不可

1 : GS(14)@2017-08-06 18:39:50

【本報訊】「《基本法》要我哋量入為出」。政府前年進行退休保障公眾諮詢,時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搬出《基本法》107條,逆民意推倒全民退保。今天她上任特首逾月,卻「重新」演繹同一條文,指政府財政量入為出、避免赤字非僵化要求。曾被她批評不掌握公共財政理念的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周永新直言,「唔想做時,就提出嚟,到想做時,又攞唔同角度去解釋」。記者:王家文



金管局前總裁、行政會議成員任志剛日前撰文,解釋《基本法》107條「量入為出」、「避免赤字」等意思,指從無規定政府每年要達平衡預算,批評過往10年政府沒利用條文框架內容,「推動大眾利益」。特首林鄭月娥同日和應任的文章,認同非不可現赤字,政府開支的增幅也非要與經濟同步增長,認為觀點具建設性。「嗰陣時佢(林鄭)唔想做全民退保,就攞《基本法》107條出嚟解釋」。曾受政府委託研究退保的港大榮休教授周永新指,當時政府稱其提出的方案,在約7年後會出現結構性赤字,故根據《基本法》107條規定,便不可做全民退保。他指政府財政儲備今天增至逾萬億元,卻以赤字為由拒推全民退保,欠缺理據,除非政府甚麼都不做,「幾時先用得晒盈餘?講出嚟都係無稽之談」。


周永新:你想唔做就搬出嚟

周永新憶述任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時,有商界委員提出在《基本法》107條寫明,政府公共財政開支不能超出本地生產總值20%,「當時好多人覺得唔應該寫得咁死」,故只寫量入為出、避免赤字。他指條文意思其實是審慎理財,「?家變咗你想唔做一樣嘢,就搬出嚟,你想做又攞出嚟,不過就解釋唔同」。政府前年12月推出退保諮詢文件,在文件第六章交代立場,對不論貧富方案有保留,指新增開支令長遠公共財政的可持續性更趨嚴峻,「同時不可不提,根據《基本法》第107條,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須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時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接受港台訪問時,更批評周永新未掌握公共財政理念,「《基本法》要我哋量入為出,政府開支嘅增長要同經濟增長相適應」。今天當上特首,林鄭卻有了「理財新哲學」,周認為她是要面對現實,在處理醫療、房屋及教育等問題上,唯一可做就是即時投放大量資源,尤其開局首兩年,「如果你唔交出實際效果,政府點向市民交代?要做出效果,唯一就係掟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806/201130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8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