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真功夫最終估值15.5億 原董事長蔡達標股權下月拍賣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6983.html

真功夫最終估值15.5億 原董事長蔡達標股權下月拍賣

一財網 陸琨倩 2015-11-25 21:29:00

蔡氏家族有關人士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表示,本次拍賣後,擁有41.74%真功夫股權的蔡達標將會還清對中山聯動的5名股東及中國銀行的負債,而拍賣後,他仍是真功夫的大股東之一。

擾攘多年,中式快餐巨頭真功夫的股權爭奪案終於走到了拍賣階段。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獨家獲悉,真功夫原董事長蔡達標持有的14%股權,價值2.18億元的股權,將在12月14日於廣州拍賣。蔡氏家族有關人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表示,本次拍賣後,擁有41.74%真功夫股權的蔡達標將會還清對中山聯動的5名股東及中國銀行的負債,而拍賣後,他仍是真功夫的大股東之一。目前,其他負債還有對真功夫公司的負債。

2011年,真功夫原董事長蔡達標及部分高管因涉嫌經濟犯罪被廣州警方地帶走協助調查之後,真功夫的內鬥正式揭開序幕,去年6月,蔡達標因職務侵占罪和挪用資金罪,二審被判14年。其後,蔡達標所持有的真功夫股權正式進入司法拍賣程序。

蔡氏家族人士表示,這份股權拍賣之前,有多方人士過來接觸,“包括了機構人士,也有餐飲業內人士感興趣”。根據現行的司法拍賣程序,若第一次流拍,第二次拍賣將會降價20%以內,如此類推,若第三次依然流拍,便會啟動變賣程序。

其實,此前由於在估值上的意見不合,真功夫的拍賣已經一拖再拖,在2014年底,評估機構對真功夫做出第一次評估,當時評估金額約7億元,但估值遭到蔡氏家族人士的強烈反對,“在2010年的時候,真功夫向中國銀行貸款,當時380多家門店,資產評估價值超過21億元,現在真功夫有600多家門店,怎麽估值就大縮水?”

根據本次拍賣股權的價格估算,真功夫的估值為15.5億元,雖然估值翻番,上述人士依然不滿意,此前法院曾經組織協商,各方協商的估值是21億元,但之後並沒有按這個估值進行拍賣,“雖然已經進入拍賣程序,但我們已經向越秀區檢察院提出異議,並在11月16日獲得了受理”。

真功夫的內鬥事件至今已經成為行業內引以為戒的範本,有不願具名的人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嘆息,“如果沒有發生內鬥事件,以真功夫當時的發展態勢,將會成為第一家上市的中式快餐企業,但現在已經錯過了機會了。”

對於錯失上市周期一事,真功夫董事長潘宇海今年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坦承,“2007年左右,資本市場青睞餐飲行業,真功夫確實是因股東問題錯過上市。但2011年後,整個資本市場都不看好餐飲行業,上市的風口過了。現在,許多餐飲企業上市都沒有成功,真功夫沒有必要為了上市而上市。”

編輯:胡軍華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816

文化大拍賣(下)


上回講到,用藝術品優雅地賄賂政府官員,同埋洗錢活動,成為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快高長大的動要推動力,甚至好似股票圈貨打庄搭棚咁,炒起某藝術家或藝術概念,一邊「造神」一邊「造市」。

一個市場只要夠旺場,自然多人幫襯,最緊要有錢賺,理得佢黑黑白白啦,所以個大陸個藝墟亦有唔少來自企業及金融機構的投資活動。

最醒目的投資者,晨早已經聞到中國藝術大牛市陣味,2004年華人置業(0127)有單刁,幾億銀向管理層出售香港物業,交易包括一批藝術品資產,即係原本用作裝飾公司的中國陶瓷、家具及國畫,作價近1個億港銀(相關港交所通告),單刁出街之後,香港傳媒仲掘過一輪,邊間上市公司收埋收埋古玩古董。

呢家嘢今日在大陸上市公司應該已經非常流行,邊條土豪邊間公司想在鬼佬面前出吓風頭,莫如在富貴拍賣會買返一兩件嘢,例如有「中國首富」之稱的王健林間萬達,舊年底在紐約拍賣會豪掟1.72億銀(人仔,下同),買咗阿畢卡索的名畫《兩條細路》,據大陸藝術機構評估,企業的藝術品收藏,有成450億銀咁話,分分鐘唔少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原來收埋收埋唔少價值連城的國寶古玩。不過都係嗰句,邊個大聲啲,邊個可以決定藝術幾錢斤,例如有「新疆首富」之稱的孫廣信,舊年初以70幅字畫作價35億,注入自己間公司廣匯集團作為註冊資本。 藝術品的價值可以咁飄忽,香港民主黨都會中伏,揾幅假嘢嚟籌旗,諗落都情有可原。

個別散戶玩唔起億億聲的藝術品,又可以夾錢齊齊炒,所以投資藝術的理財產品、信托公司基金,通街都係,保利文化(3636)亦撈埋一份,為「投資型」及「融資型」的藝術信托產品,提供顧問服務。簡單嚟講,前者屬於真金白銀炒賣藝術品的基金,後者即是司空見慣的影子銀行活動,公司A以藝術品作為抵押,透過信托公司向投資者借錢,從事其他商業活動(例如地產),冇事冇幹到期就還錢俾利息,出咗事債權人都有批藝術品揸手。保利文化做顧問的信托基金規模,2010年只有1.88億銀,去到2013年10月已經滾到7.5億元,呢組數字,話你知藝術投資基金的增長幅度,同時亦可能係大量藝術品,由大戶轉入散戶手中的先兆。

四大壞帳收買佬之一的東方資產,舊年8月出咗份「2013:中國金融不良資產市場調查報告」,提到藝術品、煤炭同埋房地產,屬於信托業最易爆煲的三大地雷區,近排唔少又煤又炭的金融產品出現違約風險,如果燒埋一個半個藝術品信托就大吉利是,呢個傳火棒遊戲可唔可以玩落去,其中一個指標,可能係最疊水的銀行會唔會玩埋一份(南方日報:藝術品抵押融資在探路),當中民生銀行(1988)做得比較高調,可以留意吓呢間嘢在大陸藝墟的動向(民生银行艺术之路)。

在中國,唔會有好多種生意,增長快得嚟冇過度擴張的風險,同時又唔涉及偏門灰色地帶,吓吓用黑白是非對錯嚟睇某公司某行業,好可能會變成良心投資道德花崗岩基金。好似保利文化盤拍賣行生意咁,假如阿公真係針對「雅賄」現象狂打,大官小官排隊掟晒所有藝術古玩出街,拍賣行成交金額,分分鐘創新高。

在國資委樓下116間央企當中,保利文化個老母,即係保利集團(下稱保利 ),唔算最大,2012年底資產約4,000個億,排25,不過呢,可能係最能巴閉的其中一間。保利前身叫做「保利科技公司」,1984年鄧小平親自拍板成立,由解放軍總參謀部裝備部同埋中信集團出錢成立,即係解放軍做軍火進出口生意的窗口公司,到今日都仲做緊軍火生意,舊年初佢老美國務院聲稱,為咗防止武器流入伊朗北韓等國家,將十幾廿間外國公司放入制裁名單,保利就榜上有名,為咗上市,保利於是將保利文化32﹪股權左手交右手,無償轉去保利南方,亦即係保利香港 (0119)及保利地產(600048)等大路生意的控股公司。

1992年老鄧南巡之後,所有黨政軍機關攞正牌做生意,乜七乜九都做,全盛時期,保利生咗3百幾個囝囝囡囡公司,由地產、衛星、通信,到做鞋、養豬、訓練大象,應有盡有,唔應該有都有埋。經過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仲有朱鎔基年代的國企改革,大型國企開始出現多少分工,按本身優勢整合主業,保利在總經理賀平(老鄧女婿)推動下,開始集中發展5大主業,包括地產喪搭文化。(英才雜誌:保利潛行

眾所久知,文化藝術交流,亦係間諜特務最易隱身其中的領域。軍方背景的保利,最初只係搞吓俄羅斯珠寶展、倫敦歌劇院演出咁,1999年開始籌建博物館,2000年正式成立保利文化。上文已經講過,在老外拍賣場掃返一兩件貴貨,又或者整返一件半件國寶返大陸,好易在大陸藝墟省靚招牌,保利文化響朵之作,都係行呢條路。

話說在2000年,保利本來想在香港的拍賣會,執返一兩張名畫嚟投資,「撞啱」佳士得(Christie’s)刮到140年前英法聯軍在園明園老笠的兩個銅獸頭,牛首虎首,突然之間,民族情仇百年屈辱炒埋一碟,國家文物局發表聲明要求停止拍賣賊贓,哈,又咁啱,「撞啱」佳士得對家蘇富比(Sotheby’s),又括到另一隻圓明院虎頭,結果賀平親自拍板,保利文化用3,000萬價錢,掃咗三個獸頭回國。

保利做咗民族英雄, 帶晒埋賣樓生意,買家見保利大拿拿幾千萬買幾隻獸頭,視之為財力保證,樓盤唔會爛尾,保利在樓盤展銷處做埋國寶展覧,一次吸引萬幾壽頭參觀,帶來幾多錢廣告都複制唔到的宣傳效果,帶旺埋地產業務。保利驚覺做文化咁有得諗,保利文化亦開始越做越大﹐除咗出版,幾乎乜都撈過,都2005年左右,確立咗目前拍賣、演出及劇院管理、影院投資三大業務。

文化呢家嘢,「以為自己是文化人的財經茄哩啡」,只係識條春,文藝表演溝電影,更加係連條春都唔識,只係知道,好多大型地產公司,例如萬達同埋華潤,近年都打包撈埋電影院,萬達同埋保利,更加拍埋電影,萬達院線講緊排緊隊上市,呢場文化大龍鳳似乎有排玩。

電影圈同藝術拍賣場一樣,望落去表面上耀眼輝煌,背後唔少撈家揾飯食,圍繞大陸影視產業的股壇大龍鳳,近年上演唔少,可歌可泣,絕大部分過眼燒煙,冚家富貴如浮雲,但有幾幕涉及香港正牌財經演員忘我演出的,令人印象深刻,不妨拎出嚟重温一吓,等大家可以了解吓呢個大千世界多少少。

話說在2003年,中國最紅(亦號稱最大)的影視製作公司,叫做北大華億,公司總裁叫董平(香港散戶而家應該好熟悉呢位大哥),因為有份投資拍《臥虎藏龍》,出晒名。本來保利已經搞咗檔保利博納,玩吓電影發行,忍唔住手豪掟4億人仔,入股北大華億5成股權,公司改名做「保利華億」,據內地傳媒報道,保利當時仲諗住將保利華億變做保利文化的上市主打平台,呢單刁,乃影業國企民企互溝第一案例,當時被稱為「中國文化產業最大併購案」,非常振撼,餘震震到嚟香港,唔少上市公司都興奮到尻震震,想拍住保利華億,坐順風車變身「文化概念股」。

叫得做中國影視文化第一紅人,等閒古惑仔又點會埋到身,有一間香港上市公司,當時叫做「友利」(0419),成功拍住保利華億,食咗餐大茶飯。

呢個故仔要從十年前,香港商業電台一個風電飄搖的晚上開始講起,當時發生疑似香港名咀封咪慘劇,時任商台營運總裁的蔡東豪,黯然離開五台山,功力深厚的演員唔會冇人揾佢拍戲,2004年10月,友利宣佈委任蔡東豪做執行總裁兼董事總經理,但係,人工只有月薪1萬港元,重覆,冇寫錯,係1萬港元,應該創下咗香港上市公司執董級打工仔的最低工資記錄。當然啦,一雞嘢又點會引到守身如玉的蔡生搲爛塊臉拋個金身出嚟,友利好快有大龍鳳上演,2005年2月,宣布印公仔紙作價5億幾港銀入股保利華億旗下一抽垃雜資產5成股權,交易涉及的資產,包括海南電視台合營的旅遊衛星頻道,當時內地傳媒21世紀經濟報道,曾經質疑友利及保利華億的交易疑點甚多,不過單刁透過友利主席高振順向董平進行收購,即係唔需要友利小股東通過,賣方可以先套取現金,當時阿蔡生亦有同香港傳媒講,內地媒體發展機會好大,係理想時機進軍內地傳媒云云。

都話天地有正氣,只要夠正義,曉,大賊可以叫做羅賓漢。阿蔡生當時已經係港交所上市委員會成員,多年嚟強調企業管治小股東權益形象深入民心,人綠好形象佳,單刁無驚無險衝過終點,友利股價仲一度爆升一倍,信者得救,益埋小股東。阿蔡生亦好快將個金身收返埋,2005年3月辭任友利董事總經理職務,同時加入佢老闆高生另一隻啱啱收返來隻殼,精電(0710),做吓行政總裁搞吓工業革命咁,後來金身再度閃現,精電失驚無神秘撈副業,炒燶唔知「I Kill You Later」定「乜Link衍生工具」,此乃後話,不表。

有錢佬大孖沙,好多時會養埋一堆特異功能人士,平時可能飲茶食飯,有需要的時候幫老闆做一兩單大嘢,或者解決一兩個問題,已經值回票價。友利做咗保利華億單大茶飯,阿蔡生功成身退,人工從友利年代的1萬銀1個月,跳到精電的10球1年。十年人事,友利變身「華億新媒體」再變身「華億傳媒」再變身到而家的「中國9號」,股本一拆再拆,幾經溝淡的最新股價,唔值5毛,2005年初衝咗入去買保利華億文化概念的散戶,要等股價反彈百幾二百倍先可以返家鄉。另一邊廂的保利華億,亦唔好得去邊,保利後來拆咗隻保利博納去美國上市,藝術品拍賣越做越大,今日做埋上市集資主打資產,據保利文化中文招股書第203頁資料顯示,保利文化同華億系統,仲有官司未擺平。

最近有謠言話,董平捲入大陸大老虎大案,相關上市公司已經發通告否認咗,真真假假,或多或少顯示,在大陸投資電影,搞文化,絕對唔係零風險生意。十年前,作為友利董事總經理的蔡東豪,都算係保利文化半個交易對手,可以話係香港最有資格抽秤保利文化的事事評論員,作為一個文化人,阿蔡生近年對中國模式亦好有意見,瓣瓣都開到正,如果唔寫吓保利文化盤文化大龍鳳,指點吓香港散戶就有少少可惜喇。

大陸官場家陣整風掃貪,三亞掃地下賭場,陸豐掃冰毒村,東莞掃雞竇,黄賭毒齊齊掃,打老虎打烏蠅打到班古惑仔冇啖好食,有乜風草吹動,多數會扯上周永康乜乜物物,或者姓周嗰個阿濱咁。保利文化董事長陳洪生,本來亦係保利集團的黨委書記,即係大大佬,1月中被揻柴,缷任保利黨團所有高層職務,開邊辦就唔知,不過今次保利文化在香港上市,俾人感覺都幾滾水淥腳,冇揾到基石投資者圍飛,由中信證券 ( 6030)及CLSA自己友圍威喂,另一個比較正面的解讀,可能係所謂文化概念股,好多排住隊上市,例如萬達花咗唔少銀兩堆砌的萬達院線,所以保利文化喳喳臨搶食頭啖湯。

保利文化今次只係拎幾億港銀貨仔出街賣,假設上限定價,行使埋超額配股權,市值都係81億港元,相對保利的規模,仲有乜都可以文化一餐的創作炒作條件,好似大笨象踢足球,想踢幾遠都得(不過,一個唔小心亦好易踩爆)。

唔計非控股權益,保利文化 2012年賺得2億幾銀人仔,咪玩啦,講緊咁大盤拍賣行生意,又咁多人鐘意炒中國藝術品,係咪意濕吓手,炒一兩幅字畫書法,已經唔止呢個數。保利文化的資產,有一項「存貨」,即係古董珍玩油畫雕塑咁,最新入數估值大約8個億,轉個頭,發現原來有條楊貴妃的肚兜,又同你講估值幾多幾多,一樣得。是但啦,保利文化往績市盈率,大約34倍,如果真係要同蘇富比呢間上市老牌老外拍賣行比較,可以叫做貴,不過唔好唔記得,蘇富比股價2013年都升咗60%,當中好大情度,亦係反映咗中國土豪對所謂藝術品的購買力。

有啲西人評論,講到保利做軍火出身,藝術識條春,人哋蘇富比的管理層,唔係收藏家就係名牌大學讀Art屎,邊有得比云云。



藝術冇國界,你估西人個藝墟,蘇富比佳士得的拍賣場,又高尚過保利文化幾多?只要閣下唔選擇性失明,中國藝墟的種種問題, 在西人地方一樣普遍,一樣咁污糟邋遢。

西人拍賣行唔會賣假嘢?查實好多西人經手的藝術品,一樣充滿爭議,有關貨色真假的官司經常出現,舊年底中國藏家劉益謙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近900萬美金買咗所謂蘇軾的《功甫帖》,就被質疑為偽本。就算係圓明園的獸頭, 有人話當年鑄造精銅器,通常會一式兩份,成龍當日拍《十二生肖》,都整咗套高度仿真的12獸首,又有邊個可以百分百擔保,所謂國寶唔係流嘢?

同中國一樣,拍品真偽衍生出的最大問題,就係買家唔找數,情況在西人拍賣場一樣咁普通,老千唔會少得過股市 (WSJ: A Bull Market in Sketchy Art),一樣大把藝術撈家揾水魚著數(New Yorker: Why are so many people paying so much money for art?),博物館變成文化大拍賣的混帳之地(The Mona Lisa Curse),至於你話洗黑錢,呢個就更加係公開的秘密(NYT: Valuable as Art, but Priceless as a Tool to Launder Money)。

如果同你講,西人的藝墟特別正義,從來冇人圈貨搭棚,將某藝術家或藝術概念炒高,造神造市,你又信唔信?通常一個畫家死Q咗,作品先會值錢,好簡單,死無對證,真假難分,好似股市做庄咁,貨源歸邊特別易炒,圈貨搭棚更加方便,例如Andy窩河的所謂「Pop Art」,順叔橫睇直睇,是但揾個改圖組高手都Photoshop到出嚟的效果,真係唔明白點可以賣到億億聲

一條女索唔索, 望兩眼就可以決定吊唔吊得過,唔使人教,如果有條女話你知佢好靚,不過要閣下讀幾年書,訓練吓自己的藝術細胞先識欣賞,俾你做法官大人,你都唔屌。

同樣道理,一首流行曲好唔好聽、一套電影好唔好睇,鐘意就鐘意,唔鐘意就唔鐘意,之所以係「Pop Culture」,乃普通大眾無需訓練就可以簡單感受享受的物事,藝術最膠的地方,係乜能嘢「現代藝術」、「Pop Art」,竟然又要久經特訓先懂得「欣賞」。明明係個尿兜,打橫放喺度就話係「Modern Art」,求能其畫幾條線加個圓圈,又話係「抽象派」,你話佢唔係藝術,佢就同你講你唔能識欣賞。順叔親眼見識過,幾張白紙揾個框釘起, 吊高佢,咁就係藝術,呢啲咪係傳說中的 「唔撚係掛」囉。

蘇富比呢類拍賣行,最初只係賣吓過世名人或貴族的私人藏書,但古董唔會無限量供應,要做生意,就要製造綽頭,歷史名畫供不應求,咪炒起一啲新興「藝術」概念,扮晒識貨咁,話你知呢啲先係靚, 乜嘢Andy窩河、畢卡索呢啲天價畫家,分分鐘都係 「造神造市」過程中的產品,只不過冇細路仔跳出嚟踼爆國王的新衣而已。

不過地球上最有能量「造神造市」的藝術庄家,唔係蘇富比佳士得,而係有「美國文化部」美譽的美國中情局( CIA)。呢個講法,已經唔係陰謀論,有證有據有政府文件記錄,好多人研究過呢個命題,當中比較出位的,有條英國女記者,叫做Frances Stonor Saunders,條友研究藝術及歷史多年,1995年已經在英國拍記錄片,披露在冷戰期間,美國中情局點樣透過財政資助,同埋美國二戰後的影響力,生安白做咗「Abstract Expressionism」呢個新概念出嚟,仲捧紅咗幾個藝術家,令一堆冇乜人識欣賞的「藝術品」,變得有價有市,1999年條女仲出咗本書,叫做《Who Paid the Piper?: CIA and the Cultural Cold War》(在美國出版時叫《The Cultural Cold War: The CIA and the World of Arts and Letters》),踢爆佢老美「文化局」點樣在世界藝墟造神造市。(New Yorker: Unpopular Front: American art and the Cold War)

順叔一直喺度諗,假如有權有銀,有心有力,可以憑空砌幾件劃時代藝術家出嚟,咁文藝復興又會唔會,只係人類歷史上最生安白做的一場造神大龍鳳?查實只要好簡單咁諗吓,當年達聞西呢類「文藝復興人」,又係畫家又係雕刻家又係醫學家又係科學家,周身刀,而且張張都咁利,是但一件作品,講緊一個天才都要窮畢生精力先可以達到的景界,有條友竟然瓣瓣都得,有冇可能?

簡單咁講,就算所謂「歷史」,「History」,都只不過係好「Hi」的「Story」,唔可以照單全收,大千世界,乜人都有,表面上係垃圾,其實係藝術,表面上係文化人,甚實係財經演員,表面上係賊,其實係羅賓漢,一件二件國王的新衣﹐最緊要,唔好人哋話你知乜嘢係「靚」、乜嘢係「正義」,你就信到十足十﹐收工。

關連文章:
1. 文化大拍賣(上)(下)


同場加映:
傳說中的《唔撚係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098

文化大拍賣(上)

原圖: (1) 小雞啄米圖 (2) 藝術中國

今期附庸風雅,趁住保利文化(3636)上市,開文化,學人扮個「以為自己是文化人的財經茄哩啡」,不過唔係講新股抽唔抽,而係睇睇藝術幾錢斤,更正確咁講,係邊個話你知藝術幾錢斤。

講到文化藝術呢家嘢,首先要介紹出場的,就係有「中國十大收藏家」之稱的趙泰來。雖則唔知另外「九大收藏家」係邊幾位,不過大家如果有興趣,在網上摷兩嘢就會揾到唔少關於呢位阿叔的資料。

話說生於1954年的泰來哥,乃清末民初外交家、香港首位華人立法會議員伍延芳的外曾孫,1969年嚟香港投靠大姨媽(即係伍延芳個孫女),呢位大姨媽好索,不過唔知點解,成世疏起唔嫁,1979年去世之前,終於將一個大秘密爆咗口俾趙泰來知,原來生於大時代、成世人冇日時得閒的伍延芳,唔知點解,收收埋埋好叉多文物古玩,仲放在英國。礙於外嫁女唔可以繼承寶物(曾外孫又得?),終身不嫁的大姨媽,臨死前先將藏寶圖交俾趙泰來,跟住就係離奇過奪寶奇兵的情節,泰來哥去到倫敦某古老大屋,揾到個足球場咁大的地下室,裡面裝滿文物古董。

天降無價寶,仲要一次過十幾萬件,泰來哥不喜反驚,仲驚連累老婆被人標心,於是瞞住太座10年,獨自在英國清理記錄所有寶物(相信唔少男人都想請教,用咩藉口可以氹掂老婆俾佢放洋倫敦十年),門牙撞甩幾隻,包膠都花咗近百萬英鎊之後,趙泰來先整理好近十萬件一級國寶,過程當中,自己亦成為咗文明鑑賞專家。

今日中國藝術文物炒賣咁熾熱,泰來哥唔做中國首富都應該富甲十大,不過佢冇獨吞,賣咗幾楝阿姨留落嚟的別墅,自資將近文物運返中國,更加將其中6萬件捐贈俾大陸各大博物館,澳門賭王將件圓明園狗頭買返祖國,已經成為國寶回國的大英雄,泰來哥一炮過捐幾萬件國寶,仲得了,當堂成為大大大文化英雄,中央電視台專輯都上咗幾次,兩次成為「世界傑出華人」。(國寶檔案:香港文物收藏家趙泰來(上)(下)

一個人紅咗,自然有話語權,話你知邊件文物係堅料,乜嘢畫作係老作,好似泰來哥咁,出咗唔少書,包括文物古玩字畫的圖錄及專輯,頂住慈善家、收藏家、畫家、文物鑑賞專家等一大抽光環,在越嚟越瘋狂的中國藝術市場投資市場行走。

2005年,「以為自己是文化人的財經茄哩啡」第一次聽泰來哥的故事,一度感動咗一嘢,不過當同一故事,在中港不同傳媒重重覆覆、聽過無數次,而同一故事在細節又有多少出入的時候,開始有啲新體會。

有冇人留意,舊年2月左右,在鑽石山荷里活廣場,有一個畫展,展出咗趙泰來私人收藏的十五幅傅抱石畫作,冇幾耐,傅抱石的外孫女傅蕾蕾在微博爆響口,話十五幅所謂傅抱石真跡,全部係流嘢,轟動一時,趙泰來後來發表聲明,強調藏品全屬真品,並已經採取法律行動以保自己清譽。

又有冇人留意,舊年7月,大陸博客寫咗篇「少年Ma的奇幻歷史漂流之旅」,踢爆國家3A級景點、河北冀寶齋博物館裡面,近4萬件所謂文物,可能絕大部份係不知所謂的贋品,部份展品甚至印有現代卡通人物,單嘢揚咗之後,廣州日報好快跟進,踢爆在番禺寶墨園的趙泰來藝術宮文物館(收藏咗幾千件趙泰來捐贈回國的文物),好似唔好得冀寶齋好多(廣州日報:番禺也有冀寶齋?),商周戰國到元明清的各朝國寶都有,金縷玉衣都有兩大副,奇就奇喇,只係唔知有幾珍。(更奇者,冀寶齋被踢爆之後,冇耐個館長就瓜埋……)

即係咁講,如果有條老千,有大批孖精平酒想出手,可以佈個局,首先真金白銀買幾箱靚酒,甚至在拍賣會高價拍幾枝天價酒返來,開個大派對,請晒啲酒迷酒痴,當水咁飲,到條老千出咗名,人人都信佢係專家,就有機會將啲孖精當上品咁賣。講到尾,如果有條友話你知,有批拿破崙私人珍藏的紅酒,橫掂今日地球冇乜人飲過,專家話好飲就好飲喇。呢條橋,可能唔少人仲用緊,有興趣可以查吓一條叫「Rudy Kurniawan」的友仔,睇睇條友點樣由出晒名的名酒收藏家,變成被人告到甩褲的奇幻過程。

講咗咁多,查實想話,要了解保利文化呢盤生意,首先要了解藝術文化呢個咁高雅的投資市場,究竟有幾唔清唔楚污糟邋遢,同埋藝術品作為一項投資工具的性質。

舉個例,黄金,最純正穩定的元素,幾乎人人都見過摸過,有幾重,咩色澤,普通人拎上手大概有個底,作為流通全球的商品,普通老千,好難話囤積奇貨式咁將個價炒上炒落。藝術品呢好唔同,一件嘢值幾錢斤,基本上有兩大決定因素:第一,所謂「權威」話你知值唔值錢;第二,類似貨色之前的成交價,一間好似保利文化的大型拍賣行,基本上掌握咗兩大定價的話事權。

又舉個例,阿叻如果想將《唐伯虎點秋香》 電影中的《小雞啄米圖》,拎出嚟拍賣,首先就要揾間拍賣行,鑑證咗係阿叻真跡,好喇,拎到去春拍秋拍,有條友出一百萬買咗幅《小雞啄米圖》,就會肯定咗阿叻作為一位畫家的身價,之後無論佢再畫《小學雞啄米圖》定係《金雞啄米圖》,好可能就以一百萬做底價。如果阿叻已經死Q咗,事情可能更加好辦,求其揾幾個「專家」、「權威」,將一堆「雞圖」鑑定為阿叻真跡,扲去拍賣,又可以賣到雞飛狗走。

絕對唔係講笑,大陸有位幾出位的畫家,叫葉永青,出名畫「鳥」,呢位人兄的「鳥畫」,聽講分分鐘賣到幾十萬一幅,坦白講,順叔對藝術真係識個鳥,有幾幅畫得幾靚又真係似隻雀的,順叔唔介意掛在自己屋企,不過幾十萬一幅值唔值(葉永青:逞匹夫之勇),真係唔知,放幾幅《鳥》喺呢度,等各位品評吓:




保利文化作為拍賣行,食飯靠抽佣,有人願打有人願捱,有成交就有生意。保利文化招股書數字顯示,中國(含香港)的藝術品成拍賣成交總額,2003年只係得 24億(人仔,下同),2011年超過850億,超越美國成為全地球第一。仲有,全地球拍賣場賣得最高身價的畫家,去到2008年,中國畫家影都冇,齊白石的作品在2009年第一次擠身十大(排第三,僅次於畢卡索及Warhol),去到2011年,地球十大當中,有6個係中國畫家。

一個人有銀咗,自然會追求一啲物質以外的享受,最簡單就係買幾件藝術品裝飾吓屋企,扮吓上等人文化人咁,理論上,中國最識欣賞中國藝術品,唔買中國畫家,唔通走去幫襯日本藝術咩,齊白石張大千等作品炒得起,一啲都唔出奇。中國幾千年文化,係全地球唯一未終斷過的古老文明,真係地大物博,藝術文化品一大抽,市場供應自然夠深夠闊,加上股市唔爭氣,炒藝術可能更保值,所以拍賣市場成長好快,亦一啲都唔出奇。

查實最驚人的,係中國藝術品成交轉手的速度。通常一啲所謂名家名畫,唔會成日有貨出售變賣,好多更加係私人成交,冇需要俾拍賣行賺佣,中國市場好唔同,聽過剩係齊白石的大作,過去20年,已經在拍賣場成交超過27,000次。咁驚人的轉手速度,當然有古怪,例如當中好多成交係假貨,甚至係假成交,即係出天價買咗,造高咗個價之後,唔找數,拍賣行亦冇佣收,呢個風險因素,保利招股書都有提及。

有關中國藝術市場的種種怪現象,紐約時報舊年底整咗三篇好詳細的報道,老外睇中國,戴住有色眼鏡唔會走雞,不過幾篇嘢的確做咗唔少資料搜集,當中包括保利文化盤拍賣行生意,值得花時間睇睇。(NYT: 1. Forging an Art Market; 2. An Art Power's Rises;3. The New Collectors) 幾篇嘢出嘢街之後,保利即刻彈出嚟反擊,有興趣亦可以睇吓。(紐約時報為什麼抹黑北京保利

中國藝術品市場可以發展得咁快,成交轉手速度咁高,一個好重要的原因,亦係保利文化招股書唔會話你知的原因,就係唔好政府官員都好呢味嘢,講白啲,套用內地的術語,叫做「雅賄」,當中涉及的行賄金額,內地傳媒話已經超越送樓送房。

舊年底,王岐山檔中紀委,唔嚴格嚟講即係共產黨的黨鞭,樓下份中國紀檢觀察報,特別為「雅賄」呢個現象,整咗篇詳細報道,主角係已經落馬的前安徽省副省長倪發科,好詳細咁披露咗阿倪生點樣癖迷玉石,當地地產商又點樣投其所好,行賄以玉,篇嘢仲有倪發科的第一身感受,講到玉石字畫物小價高,「披上愛好的外衣」,易增值易保管,即使被人發現,「玉石無價,無法認定」,「懂的人知道係有這愛好,不懂的人也不知道什麼價錢」。(紀檢觀察報:玉之過?慾之禍!

呢種優雅式貪污唔係新鮮事物,近年大陸傳媒報道過N次,包括最高檢察院樓下的方圓雜誌,早兩年已經講過幾個好詳盡的案例,令人大開眼界,包括已經著草的前福建工商局局長周金伙,據報近30年福州出土的壽山石名品,三份一落咗周生個袋,聽講條友臨著草之前,仲留低咗張字條:「不用費勁找我」。(方圓:雅賄江湖

大陸藝術市場出名多流嘢,咁送咗A貨俾人咪好大鑊?問題係,真真假假,其實唔係咁重要,最緊要買買賣賣,有人肯接貨,呢度又講到,另一個推動藝術品成交的重要因素:洗(黑)錢。

利用藝術品嚟洗錢,方法層出不窮,假又得真又得,例如商人A揾自己個女畫幅小雞啄米圖,送咗俾官員B,官員B將幅嘢拎去拍賣,商人A揾人用一百萬買起,咁就將一百萬漂白送落官員B個袋。遊戲掉轉玩亦可以,某相熟「權威」做梅,將珍品鑑定為A貨,賤價賣俾要賄賂的官員。

當然仲有更高級同埋複雜的手法,例如好似股票做庄咁,揾人Corner起畫家C的作品,一班友在拍賣場左手交右手,畫家C死咗,可以滲入大量假貨,畫家C如果仲在生,亦可以好似股票揾打手唱好咁,揾相熟「權威」寫評論,一輪搭棚之後,打造當紅藝術家甚至概念,如果庄家自己做埋拍賣行生意,咁就更加容易「造神」同埋「造市」。(21世紀:揭秘中國貪官文化產業洗錢6大手法

下回再續。

關連文章:
1. 文化大拍賣(上)(下)


同場加映:
《神鳥圖》制作過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099

台灣拍賣會登場 短短1.5個月,四大半導體廠,一家下市丶三家插上紅旗

2015-12-21  TCW

中國大買家說,好魚貴一點沒關係,買條臭魚,再便宜都沒法吃。兩個交易日四起購併案,台灣企業顯然是那條「好魚」,當中國資金有益競爭力,市場又無可捨棄,我們要學的是如何當聰明賣家。

台灣拍賣會正式登場!

二○一五年十二月,將被標記在台灣企業購併史上,因為它正式宣告一個大時代的來臨。

台北一○一國際金融中心三樓的台灣證交所,十二月十一日與十四日短短兩個交易日裡,這裡就宣布了四起重要的購併案,總購併金額超過三千三百億元,約當是台股總市值的一.四%。

不僅如此,這四起購併案還創下幾個新紀錄:

陸企最高金額:來自中國的紫光集團(下稱紫光),計畫以五百六十八億元取得矽品近二五%股權的金額,創陸企收購台灣上市公司最高紀錄。

頻率最高:兩個交易日裡,四起購併案都鎖定台灣半導體公司、業界首見,而紫光接連宣布入股矽品與南茂,也創陸企入股台企最密集紀錄。

刷新全球紀錄:十二月十四日下午,短短不過四個小時裡,兩宗分別以DRAM華亞科、與封測矽品為主體的一〇〇%股權收購案被提出,購併金額恰好都約一千三百億元,分別刷新全球DRAM與封測業的新高紀錄。

兩個交易日,四起購併案,來自美國、台灣與中國的買家,全都衝著台灣半導體而來,霎時間,台灣三十多年來、用一片片矽晶圓築起的「矽屏障」,似乎一夕間瓦解,除了政府明令限制的項目之外,再也沒有什麼購併案是「不可能」了。

「台灣怎麼一下子都被買光了?」擁有三千家台商客戶的富蘭德林證券董事長劉芳榮,在上海辦公室與我們連線時難掩驚訝。

中國無疑是台灣這一波購併潮中,攻勢最猛烈的發動者。

截至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中,陸企對台企發動的購併入股案就有七件,除了台灣最引以為傲的半導體之外,還有金融、通訊、有線電視等等:相較於二〇〇九年到二〇一四年這六年問,陸企在台發動的購併案不過才八起。

三起購併案讓台灣困境現形:可怕的不是被併,而是沒有方向

台股市值第三十六名的華亞科賣掉了,預定明年中下市:全球封裝測試第三大的矽品,賣掉了;全球LCD驅動晶片封測第二大的南茂也賣了。

這三張骨牌推出了台灣困境和機會。

第一個困境:不管你想不想賣,中國都買定了。「大陸應該硬起來,台灣既然不讓我們投資,我們就禁止台灣生產的產品在大陸銷售,它馬上就軟了。」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十月底在北京微電子會議上就嗆聲:「都是同胞,我認為台灣政治家在這方面過於短視。」

第二個困境:台北股市的市值將會逐漸縮水。隨著華亞科下市,矽品若也跟著下市,台灣股市將減少約三千億元市值。台股市值一步一步走下坡的命運已經是無所逃脫。

第三個困境:台灣重要的公司被連根拔起,下一個產業在哪裡?「我們沒有更高階的方向、產品,才會害怕,」劉芳榮說:!台灣正在結構轉型,可怕的不是被購併,可怕的不是紅色供應鏈,而是我們沒有方向。」

《商業周刊》嗅到這樣的氣氛,率先在十二月十日出刊的封面故事中喊出了「竹科ON SALE」的口號,當時,有超過三位半導體董總直白的說,台灣IC設計想賣公司,好光景可能只剩三年。

一位在深圳工作多年的前台灣電子業高層透露,中國工程師在智慧型手機上鍛鍊出了系統整合與軟體開發的能力,現在他們還需要台灣的硬體設計能力,但再過不久,這個能力也會被中國追趕上:反之,台灣IC設計產業遲遲無法跳脫舊有的硬體設計思維,跨不進軟體整合領域,才是真正的危機。

十一月中旬,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在交大演講,他在台上說「你們不要以為大陸比你差」時,台下一位聯發科工程師舉手反駁,潘健成問他:「你跟幾個人比?」對方回答說,三個,潘健成再說:「那你比三十個看看!人家人數是你三百倍,你知道嗎?」

面對中國鋪天蓋地的買下台灣具有指標性意義公司,很多人心中的第一個情慼衝突是:不能接受!

問題是,我們有實力對中國說「不」嗎?

丟出幾個問題。聯發科已經是你情我願公開表態,紫光如果迎娶,願意接受,未來對台灣IC設計業會有什麼衝擊?如果依照趙偉國強悍的思路,之前中國供應台灣成長的奶水,未來中國要購併生產基地、消費市場在中國的台灣企業,例如巨大是全世界自行車營收龍頭,中國的市場占了二七%,中國想要入股它,巨大能不接受嗎?

先不說中國要不要用類似霸王硬上弓的手法,逼台灣企業釋出最寶貴資源,就現今台灣與中國在經濟上的對等關係,已經來到「養、套、殺!三部曲中的第三部:「殺」。

第一部曲,中國開放勞動市場,台灣以其生產成本降低、勞力充沛的條件,營造了近二十年的出口黃金期。第二部曲,中國開放消費市場,讓台灣企業嘗到龐大內需市場的甜頭。第三部曲,中國希望藉助台灣長期人才培育的「腦力資源」,也是台灣最珍貴的技術和專利時,台灣在生產基地、消費市場都形同被中國綁架的情況下,已經沒有太多的抵抗能力。更何況,以中國在技術上急起直追,台灣被趕上也是早晚的事,能在剩下的殘餘價值中,找尋最大的槓桿效益,在商言商,也未必是壞事。

中資買下台灣,短短一年就幾乎追平先前五年的紀錄,趙偉國的野心最令人印象深刻,短短一個半月裡,他就主導了三個對台購併案(詳見九十六頁),而台灣高科技業更因為這位大買主的出現,人心浮動。

這一波賣公司的趨勢不僅確立成形,甚至比想像中更快更猛。短短兩週就從「竹科On SALE」躍升到「拍賣台灣」的境界。

購併的大時代正要如火如茶,這對台灣到底會有什么影響呢?我們從兩個層面來分析:

一、總體經濟數據三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策略分析師顏承暉表示,最常被使用的GDP算的是國內生產毛額,不考慮企業持有者的國籍,因此只要被購併後工廠沒有遷出台灣,就不會有任何影響;甚至反而可能帶來好處,以美光購併華亞科為例,預期會因而強化供應鏈、增加訂單給台灣。

少數會被影響的經濟指標是GNP(國民生產毛額),因為是以企業持有者的國籍區分計算,被整併後的華亞科產值就會併入美國數據了,但此指標不常使用。

若矽品、華亞科陸續下市台股市值將少三千億元二、股市:影響較大的是台股,如果收購提議都順利進行,可能明年矽品、華亞科就得陸續下市,以近期股價概估,台股將減少約三干億元市值。

然而,比起這些經濟數據的變化,更多人想要知道,究竟應該如何面對這一波購併大潮?哪些門應該開,開多大?

根據資誠會計師事務所的調查,台灣長年以企業內部有機成長為主,去年台灣海外購併件數只有十八件,只有韓國的二六%、中國的六.六%,甚至也只有新加坡二百二十件的約八%。

顯然,「購併」這門學問,對我們而言非常生疏。

因此我們會看到,矽品董事長林文伯會因持股偏低、遭頭號競爭對手日月光的突襲,氣憤、流淚;我們也會看到,一宗購併案的提出,不只是商業價值、產業合縱連橫被一一檢視,買方的國籍也成為影響台灣社會觀慼的關鍵因素。

然而,購併不應該被妖魔化,西方企業史上,有許多曾經叱吒風雲的龍頭企業,最後也都以購併收場,功能型手機龍頭諾基亞(Nokia)、個人電腦創始者IBM都是。再者,台灣和新加坡一樣,是典型的島型經濟,沒有不開放、不走向國際的本錢。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修「購併」這堂課,如何成為聰明的賣家?

劉芳榮認為,對法治與市場機制的尊重,應該凌駕於一切之上。

眾達國際法律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黃日燦說:「不能說我不要(開放陸資),不要就是對殺,殺到最後這個產業沒有了,早年太陽能我們就是堅壁清野,不給它來,這樣有比較好嗎?」

面對敏慼的陸資,政府則要有策略的知所進退,民進黨團立院總召集人柯建銘就公開表示,開放晶片設計是否有國安戰略評估,其實可以學習美國審視先前紫光提議購併美光時舉辦公開聽證,中央有核心戰略、執行時有公開公正的流程。

接二連三,一些相對具有競爭力的公司被買走,從務實的一面來看,未必不是台灣一個重要的分水嶺,手上資產可以賣到一個好價錢,正是告別舊經濟,迎來新經濟的好時機。

中國的資金登堂入室,你可以解讀為攪亂一池春水,但是相對於台灣目前產業困境形同一池死水,有人丟出一顆震撼彈,挑動台灣敏慼神經,未必不能讓死水轉活水。

別再只靠電子業獨挑大梁乘機搶人搶錢,反攻紅色經濟圈台灣科技業三十年創造了歷史,但是很多技術已淪為舊經濟的一環。美國市值前十大企業裡,蘋果、臉書、亞馬遜、Google等都是新經濟企業,不再依賴舊經驗,才有辦法取得創新的動能。

台灣唯一能做的就是拉高技術門檻,先從培養人才出發。像是日前德國研究隱形冠軍權威、管理大師西蒙(Hermann Simon)來台,就建議政府從技職教育下手,培養各行各業專業技術士,類似德國的學徒制度。

他認為過度集中在電子業並非好事,只要能提升生活品質的都能是台灣發展的機會,因此分散化在各地培植中小企業,當各地都有頂尖企業,對於國家的發展會是較好、較均衡的,就像德國雖然沒有做出消費電子品牌,但許多生產鏈上所使用的精密工具卻都是來自德國,即便消費端產品價格壓低,但卻不會壓縮到精密行業的毛利。

特別是台灣目前最有前景的生技產業就是很好的舞台,像今年七月史丹佛大學名譽教授費茲格羅(Peter Fitzgerald)來台時也提到,台灣應該逐步放下代工產業,轉型到高毛利率產業發展,台灣就很適合搭上全球生技產業的列車。

此外,國際行銷學大師科特勒(PhilipKotler)則認為,台灣更須具備說故事能力,像是韓國把泡菜、化妝品、娛樂影藝結合,成為韓潮文化就是一種品牌加分,也是台灣可以借鏡的地方。

在這一波購併潮中,很多原本不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及企業,會隨領頭羊的公司被購併,變成「購併孤兒」,乏人問津,慢慢凋萎,這股競爭力大洗牌在未來三年內會更激烈;你的老闆變成了大陸人,如何用大陸思維想事情,也將成為職場的顯學。而資本市場隨著企業購併、下市,台北股市未來一段日子內線明牌也會滿天飛,大家一起猜,「中國狼」相中的獵物,下一個會是誰?這或許也是另一個創造財富的機會。

更積極的做法是,如果對岸是中國狼,台灣在心態可轉換成當獵人,我們不只搶錢、搶人,還要搶市場;具體的做法就是藉由中國想要壯大技術的需求上,爭取兩岸資本市場的差價,就算要賣公司,也要賣出一個天價,凸顯台灣真正的價值;另外也藉由兩岸聯盟的重要轉折,利用中國國際薪資規格的優勢,把A級人才握在手上,這將會是攻占紅色經濟圈的最佳時機!

購併大戲,讓沉默已久的台灣突然變成有活力了,從股民、學界、產業界到政府也都投入產生熱烈的激盪,各自拿捏賣與不賣之間的學問。這股活力如果能夠轉化成台灣下一個轉型的爆發點,台灣可以學習到更多彈性的智慧。

「台灣怎麼一下子都被買光了?」十二月十四日,華亞科(圖)、矽品收購案分別被提出,三十年來的矽屏障,四小時內瞬間擊破,台灣拍賣會序幕揭開。

不管想不想賣,反正中國都買定了......市場在大陸、資金不如人,紫光趙偉國嗆聲:!台灣不讓投資,我們就禁止台灣產品在大陸銷售。」

面對大買家,台灣沒有不走向國際的本錢中國對台經濟來到「養、套、殺」的第三部曲,如何找尋最大槓桿效應,才是首要之急。

購併群狼襲來,台灣要學當聰明的獵人一場兩岸最劇烈的整併潮才開始,這,也正是迎接新經濟的好時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332

首次時刻拍賣廣州落錘 最貴時刻拍出9099萬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3501.html

首次時刻拍賣廣州落錘 最貴時刻拍出9099萬元

一財網 陳姍姍 2015-12-31 12:43:00

此次9組航班時刻的拍賣總價超過5.5億元,全被四大航空及旗下公司拍得,不過據記者了解,這個拍賣費所得將上繳國庫,並非歸廣州白雲機場所有。

民航局的航班時刻資源市場配置改革試點正式啟動,首批試點選擇了兩家機場:廣州白雲機場和上海浦東機場。廣州白雲機場航班時刻拍賣在2015年底如期舉行,34家國內的航空公司親臨現場感受了拍賣的緊張氣氛。

之所以說“感受”,是因為此次只有9組黃金時刻被拿出來拍賣,僧多粥少,最後拍到的航空公司自然在少數。

雖然只有9組時刻,可拍賣還是持續到午飯時間都沒結束,多個時刻被喊出上億的高價,有的航空公司高價拍到後又放棄,只能在第二輪重新開拍。

比如在拍賣第3組時刻時,深航就以超過1億中標,後來放棄;之後的第4組,深航又以超過1億中標,又放棄,如果再放棄一次,深航就沒有參與拍賣權利了,所以第三次深航中標後沒有選擇放棄。

最終,9組黃金時刻分別被貴州航空(第1組),深航(第2組和第7組),南航(第3組和第6組),烏魯木齊航空(第4組),東航(第5組),廈航(第8組),珠海航空(第9組)7架航空公司拍得。

此次拍賣采取的是第二價格密封拍賣方式,即競拍者提交密封的交易價格,出價最高者勝出,但只需支付第二高的價格。

猜猜最貴的時刻拍出了多少錢?9099萬元!來自海航系的烏魯木齊航空!

這樣的價格到底貴不貴,每個公司會有自己的考量。要知道,航班時刻對於航空公司來說是核心資源,在同一時刻能夠起飛的航班有限,比如中國北上廣三大樞紐,如果獲得黃金時段的時刻,直接帶來的就是客座率的上升。

而此前的航班時刻都要向民航局申請,而如何獲得航班時刻,每家航空公司的做法也各不相同,獲取成本自然也很難說得清楚,有的公司甚至一度定期給審批部門送上“航線協調費”。

所以,此次航班時刻拍賣,對於一些新興航空公司來說,算是獲得了一些相對公開的競爭機會,比如春秋航空就透露,目前公司從上海到廣州每天4班,如果通過時刻拍賣拿到好時刻,可能就能夠增加航班密度,還可以增加開通到中西部的航線。

拍賣當天,春秋航空市場部總監張武安也來到現場參與競拍,不過最終並沒有舉牌,他告訴本報記者,在來廣州之前就告誡自己,嚴格按照既定投標方案,一定要壓制賭的心理。

值得註意的是,此次9組航班時刻的拍賣總價超過5.5億元,全被四大航空及旗下公司拍得,不過據本報記者了解,這個拍賣費所得將上繳國庫,並非歸廣州白雲機場所有。

當然,此次拍賣只是航班時刻改革試點後的第一次試水,根據本報記者拿到的民航局內部文件,2016年白雲機場、浦東機場每周各新增的196個起飛/落地時刻,50%將試行市場配置,用於國內幹支線客運飛行;另外50%實行行政配置,用於國際地區飛行。

不同於廣州白雲機場,上海浦東機場則實施兩輪抽簽,時刻使用費可在時刻基準價的0.8-1.2倍之間浮動,時刻基準價為該時刻所在小時段內的所有離港到港航班近一年來的加權平均收益,不過目前尚未實施。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780

2200萬!papi醬首次廣告拍賣落錘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421/155344.shtml

導讀 : papi醬的視頻廣告貼片拍賣最終結果是2200萬。

i黑馬訊 4月21日消息,今天下午,papi醬的視頻廣告貼片招標會召開,本次拍賣會起拍價為217000元,最後得住為2號競拍者,拍出2200萬元的高價。

拍賣會開始後,羅輯思維創始人、papi醬投資人之一羅振宇登臺開講。

隨後,真格基金創始人、papi醬投資人之一徐小平開侃。

他說,創業就是要堅持自我,papi醬為我們帶來了持之不斷的觀眾信心與力量,也為她的用戶帶來了核心追求與理念。

“名聲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最後,徐小平說,對於papi醬更需要全社會的監督與鞭策。

老羅笑稱這是他第一次看見徐小平老師帶稿演講,足以說明他對此次招標會的重視程度。

前央視女主播張泉靈也為其站臺,演講的主題是:papi醬的一次廣告招標值多少錢?張泉靈說“做情懷的人來講商業”,這樣也算是應了跨境的潮流。

而後,羅振宇上臺發布了papi醬視頻貼片廣告以及廣告衍生回報。

拍賣的標的物包括,papi醬視頻貼片廣告,發布時間為2016年5月21日後任意一周的星期一,位置為papi醬視頻主節目後彩蛋位置,次數1次。

而貼片廣告的衍生回報為,微信第二條位置推送1次,微博轉發1次,羅輯思維微信公號多次推送,以及羅輯思維可應邀對此次合作進行全程監制。

2015年7月,papi醬開始陸續發秒拍和小咖秀短視頻,而後又推出了系列視頻。過程中,她的風格不斷叠代,也始終保持著與粉絲的互動。

papi醬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迅速躥紅,微博粉絲已經超過400萬,微信公眾號文章的閱讀量分分鐘超過10萬+。

從2015年10月,Papi醬開始在網上上傳原創短視頻。她以一個大齡女青年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對日常生活進行種種毒舌的吐槽,幽默的風格贏得不少網友的追捧。

2016年3月19日,i黑馬獨家披露papi醬的融資事宜。本次投資由真格基金、羅輯思維、光源資本和星圖資本聯合註資,總投資額1200萬元人民幣。

近期,papi醬遭廣電總局封殺的消息傳遍網絡。原因是其視頻中存在表述粗口、侮辱性語言等,但廣電總局表示修改後可重新上架,之後Papi醬也回應稱“堅決響應網絡視頻的整改要求,為大家傳遞正能量”。

而對於融資之事,有的投資人卻並不看好網紅經濟。

對此,新榜采訪了五名投資人,大家的觀點一一不同。他們認為,犀利的吐槽固然給大眾帶去很多歡樂,但問題也隨之而來。

高樟資本創始人範衛鋒:她的基本場景和調性是吐槽,與品牌消費場景的匹配度需要考慮。創作者的連續創造能力、內容的延展度、到底能成為什麽,這些都有待觀察。

芒果文創基金執行董事李哲:對於Papi醬這種靠內容起來的人,她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她的創意能力。如果從投資價值來看,還未驗證她是否有持續的內容研發模式和能力,她之後還能否做出這種內容還是一個有待觀望的問題。如何摸索出一個變現的模式,現在還不清楚。目前來看,可能就是一個廣告的模式。

人人遊戲投資總監顏健:從機構的角度,我們不太容易去投資單一的網紅,但我們會關註具有網紅培養、孵化能力的經紀公司,我們希望這樣的公司最好能具備PGC節目的制作能力以及商業化變現的能力。

雲啟創投投資經理樊杭:Papi醬從內容本身而言,直接的體驗是好玩,從形式而言,幾分鐘的短視頻很適合碎片時間觀看,同時易於傳播。但網紅個體,要找到一條持續的商業化路徑,或者要長時間的立於潮頭還是很困難的,過去十年已經見證了很多網紅起落。如何從網紅邁向成熟的內容創業公司,需要從團隊能力等各方面去考量。

芒果文創基金執行董事李哲:對於papi醬這種靠內容起來的人,她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她的創意能力。如果從投資價值來看,還未驗證她是否有持續的內容研發模式和能力,她之後還能否做出這種內容還是一個有待觀望的問題。如何摸索出一個變現的模式,現在還不清楚。目前來看,可能就是一個廣告的模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079

貼片拍賣難持續,Papi醬商業化路子如何走下去?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423/155377.shtml

導讀 : 貼片是否能達到理想的營銷效果?

平生不看Papi醬,縱成網紅也枉然。

隨著拍賣師的一錘定音,Papi醬通過阿里平臺進行的首次廣告招標,以2200萬元的價格最終成交。某化妝品在線商戶經過現場幾次三番的狂熱爭奪成功勝出。由此,這位被老羅入資1200萬人民幣的中國首席網紅輕松證明了自己的身價。

自從羅振宇聯合真格基金高調投資後,Papi醬試水商業化的過程不乏風波。就在招標前夕,廣電總局發文,責令其對視頻當中的低俗部分進行整改,引得業內一時唏噓。所幸這並未影響到Papi醬的順利招標。作為最引人矚目的UGC視頻創作者,Papi醬的商業價值究竟該如何充分釋放,能否構建起新的視頻營銷模式,都對後來者極具示範意義。乍看Papi醬此次拍售的廣告資源,似乎還僅是傳統互聯網“流量變現”思維定式下的淺層嘗試。誠然,這位“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女子”首次大考成績不俗,但也須知視頻商業化運營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往後的考卷如何填答,還要細細思量。

貼片廣告是視頻營銷的正確姿勢麽?

 Papi醬此次拍賣的廣告位是短視頻片尾彩蛋,形式上最為接近視頻網站的貼片資源。

貼片是否能達到理想的營銷效果?從各大視頻媒體早已幹涸的一線城市貼片庫存,到如今飛速增長的充值免廣告會員數量,我們不難得出結論。一方面,貼片擁有與傳統電視TVC高度相似的呈現形式,在品牌信息傳達、用戶市場覆蓋、曝光頻次補足等方面確實有著一定的功用;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能看到貼片廣告存著諸多天然短板,無法代表視頻營銷的全部精髓。

外在形式上,貼片廣告強加在正片之前播放,會嚴重影響用戶體驗。Papi醬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因而選擇把彩蛋放在末尾,盡管這會在相當程度上弱化品牌的存在。

內在含義上,貼片廣告是缺乏情景融入的“硬廣”,內容關聯性先天不足,比如短視頻3分鐘左右,在末尾彩蛋部分興許只是簡單的logo或二維碼露出,品牌調性與Papi醬視頻內容難以做到一脈相承。

而言及商業現狀,常規意義上貼片廣告的投放和售賣主導權基本歸屬視頻媒體,考慮到收益分配,內容生產者得到的只是殘羹冷炙。Papi醬雖然可以將“貼片”放在片源當中,與內容形成捆綁,但這樣做犧牲掉的是售賣靈活性,同時也給量化監測、評估帶來不便。

以上種種都導致貼片廣告在紛繁多變的視頻媒體環境下日漸式微。對UGC創作者而言,貼片廣告迷失後的出路其實並不難找尋,將廣告信息內容化,將比貼片廣告具備更大傳播潛力,其營銷效果更加值得深度探索。

原生植入廣告為視頻營銷帶來全新玩法

在推動商業效果的營銷活動評選之中,內容營銷高居榜首。近年來,廣告預算資源正在大幅流向視頻內容植入領域。而植入式營銷也隨著技術的跨越式發展而不斷優化、演進。

早期的植入廣告高度依賴編導及拍攝團隊的現場發揮,從創意到執行成本高昂。如今,廣告主可以通過雲視窗技術把品牌形象輕松嵌入到影視作品的特定場景之中,作為畫面里的有機視覺元素,與視頻內容渾然一體。  

專業的第三方市場研究機構AdMaster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前貼片+植入廣告的組合形式大大提升了品牌的認知度以及品牌與消費者的情感溝通效果,且效果明顯優於單純使用前貼片的投放策略。在受眾對品牌的提及度、品牌喜愛度、購買意願及推薦意願等方面,植入廣告的貢獻顯著。

AdMaster圖1

同等預算條件下,前貼片+植入廣告的組合形式,相比單純前貼片投放,可以釋放出更大的營銷價值。數據顯示,前貼片+植入廣告的組合拳,威力相當於單獨投放前貼片的1.37倍。

目前,國內市場中有影譜科技的“植入易”、愛奇藝的“閃植”、優酷土豆的“移花接木”等原生廣告技術產品。廣告主在數字後臺不僅可以根據劇情場景植入平面海報,還可以在植入廣告中添加文案提示和跳轉鏈接,廣告主甚至還可以在投放後臺創建實物道具、安插動態視窗、定制交互場景等。基於影譜科技“植入易”平臺開發的“易植”技術,已廣泛應用在芒果TV的《全員加速中》、《我是歌手》、《超級女聲》等熱播綜藝節目之中。

原生植入廣告必將成為視頻營銷的主力擔當

 在廣告場景化、投放便捷化、效果數據化等層面,視頻植入廣告正表現出明顯優勢,即將成為網絡視頻營銷的主流。推動這一趨勢的主要因素包括:

首先,原生廣告與視頻內容融為一體。與傳統貼片廣告相比,用戶體驗、品牌傳播效果更佳。AdMaster調研數據顯示,用戶對植入廣告創意的喜愛度相較於前貼片有所超越。以人為本的傳播理念,使得未來的視頻廣告必然向著更軟性、更原生的方向傾斜。

其次,廣告操作和投放流程相對簡單。與過往的植入廣告實施過程中與劇組反複談判、無盡協商不同,原生植入廣告是在錄制後期,通過數字後臺進行操作。植入技術不斷成熟也使得植入廣告的成本大幅下降。廣告主甚至可通過程序化購買,將廣告批量化、規模化植入到不同視頻網站的多部熱播劇中,不僅簡化了操作流程,同時節省了大量的制作成本。

再次,營銷效果實現可視化。廣告主可在影譜科技“植入易”等後臺查看所投放廣告的曝光量、點擊率乃至外鏈轉化等多維度媒介指標,以便於精確核算廣告效果,根據數據反饋實時調整植入策略。

在各大衛視熱播綜藝及視頻媒體自制內容上應用之後,原生植入廣告接下來也會向短視頻領域滲透。比起貼片廣告,植入式廣告更將幫助以Papi醬為代表的UGC視頻內容創作者,實現營銷價值的最大化。

在生機勃發的“互聯網+”時代,相信原生植入廣告這一幫助內容品質與營銷效果完美平衡的創新模式,將給網絡視頻營銷帶來更大的紅利,更多的可能。

作者:李星,策劃人,公眾號lixingo2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349

蘇州設限土地拍賣最高價 欲抑制地產市場過快上漲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5614.html

在蘇州緊急撤銷地王的第二天,蘇州繼續加碼土地調控。

5月18日,蘇州市國土資源局網站指出,其於2016年4月20日發布了蘇地網掛〔2016〕3號蘇州市區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網上掛牌出讓公告。經市政府批準,以下地塊設定最高報價,對報價超過最高報價的,終止土地出讓,競價結果無效。

其中相城區元和街道廣濟北路東、安元路北土地最高報價不超過60.6億,相城區元和街道永方路東、沈思港路南最高報價不超過46億。相城區土地此前最有可能成為蘇州總價地王,對此政府進行了價格限制。

此前曾傳出蘇州有可能在23日、24日出臺相關限購政策,但目前尚未有更多的訊息發布。

而此次蘇州限定最高價,則是繼昨天蘇州當地暫緩拍地之後的又一大動作。二線城市價格的瘋漲,使政府也不得不權衡,並使用多種辦法來抑制地價和樓價的過快上漲。這次調整控制土地價格、限制出讓等一系列連環舉措,是從房地產的最上遊先入手,從某種程度上看也是政府在向市場傳遞信號,提醒投機者和高價售樓者在瘋漲的市場趨勢中應保持冷靜、並註意回避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166

阿里巴巴否認參與競購波蘭拍賣網站Allegro

7月28日,多家媒體援引外媒消息稱,阿里巴巴正在競購波蘭拍賣網站Allegro,交易價格在20至30億歐元之間。當天傍晚,阿里巴巴集團向第一財經記者否認了這一傳聞。“報道信源不實,阿里巴巴沒有參與該起競購。”阿里巴巴方面表示。

路透社昨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阿里巴巴、eBay和私募股權公司CVC Capital Partners等正在競購東歐最大拍賣網站Allegro,交易預計今年年底前完成。

Allegro建立於1999年,擁有超過1400萬客戶,不僅與本地同業競爭,也在和eBay及美國亞馬遜等競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513

泰康投資經:保險公司鐘情拍賣

除了地產、金融,保險公司亦出手拍賣行。

有消息稱,美國證監會披露的資料顯示,泰康人壽集團在過去的一個多月內,連續數次出手增持蘇富比股份,買入價格從每股29.61美元至31.99美元不等,泰康人壽成為全球最大的拍賣行之一蘇富比(Sotheby’s)的最大股東。泰康人壽目前尚未對此事公開置評。

值得關註的是,鐘情拍賣並非保險行業普遍的特點,而是泰康人壽的“個性”。公開的資料顯示,泰康人壽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的陳東升正是中國嘉德拍賣的創辦人,公開資料顯示,泰康人壽的第一大股東為嘉德國際,持股比例23.77%。

2014 年5月9日,陳東升曾出現在新書《一槌定音——我與嘉德二十年》的發布會上,他曾在書中的自序中寫道:“我感觸很深,拍賣是個很有意思的行業,和所有產業都不一樣,非常的奇妙,跨越空間、穿越時間。”

作為中國內地藝術品拍賣市場的“風向標”,嘉德早年借鑒了蘇富比的運作模式。在《一槌定音——我與嘉德二十年》中曾提及,“Sothebys和Christies拍賣行是國際上最老牌的兩大拍賣行,也是至今最大的、最有影響的兩大拍賣行。現在大家都稱它們為‘蘇富比’和‘佳士得’,但在我創辦嘉德的時代它們的中文名字是音譯的‘索斯比’和‘克里斯蒂’。對於我們這一代人,‘索斯比’與‘蘇富比’的不同之處是‘索斯比’充滿了那個時代的氣息和特征,甚至具有某種象征意義,所以在這里我要沿用它當時的名字。”

實際上,近年來泰康人壽除了在養老社區上頗為引人註目之外,海外收購和投資亦屢被提及。今年1月,泰康人壽競購倫敦金融城Milton Gate辦公樓的交易已順利完成合同交換,交易金額1.98億英鎊,該物業是泰康人壽在海外投資收購的首個房地產項目。

近段時間,泰康人壽亦高調出場,連續與成都市、江蘇省、山東省、招商局集團等簽訂戰略協議,在另類投資方面,泰康人壽、泰康資產入股國投信托(入股後更名為“國投泰康信托”),搭建起股權投資、債權投資、養老社區發展方面的金融產品創新平臺。

今年上半年,泰康人壽的規模保費為818億元,管理資產超8300億元。投資方面,陳東升曾在近日和媒體的一項交流中表示:“險資作為長期資金的供應者之一,核心就是尋找長期穩定的投資資產。這類資產無非幾類股權、債券、還有基礎設施。其中,商業地產是基礎設施的重要領域,包括了寫字樓、商場,也包括醫療養老、倉庫物流碼頭。我們根據險資特性,在基礎設施領域戰略投資醫療養老類的商業地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5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