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資一周:炒股最重要炒幻想

1 : GS(14)@2017-01-12 08:01:22

兩個月前,我在他報的專欄,推介了鎮科集團(859),「股價1.15元,實際價值是3元,大股東揸到乾晒,風聞很多內地大鱷,垂涎着這隻股票……」不過真正的理由,我當時賣了個關子,查實是其創辦人吳鎮科今年已78歲,變化可期,引來無數遐想。想不到在兩星期前,居然誤中了,它宣佈正在洽談賣殼中。這公司傳賣盤已久,賣來賣去亦賣不成,皆因手頭持有大量物業。買家要買,必須連物業一併買下,這牽涉到物業估值,不易談成。因此,買家必然是大疊水的大牌子、大企業,才有能力啃下這塊肥肉。交易所公佈了消息後,鎮科股價急升,我飛身撲入,以1.62元買進了幾十萬股後,股價即時升了上去。擁有大量此股票的朋友來電,說他在1.72元試沽了10萬股,馬上被人吃掉,於是我試圖買多點,但一掛牌買入,股價即時升了幾格,我唯有高追,在1.78元至1.82元之間,又買進了幾十萬股。這股票如果出售失敗,股價有可能打回原形,下跌30%;如果洽談成功,以它的物業估值,全購價最少要2.5元,利潤是40%,但我當然志不在此,而是憧憬於其潛在買家的身份,究竟是哪一個大孖沙?畢竟,買股票最大的利潤,不在實質,而在幻想!周顯投資者、八卦公、知識分子
mailto:[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1/198927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133

【獨家專訪】中方不會放棄台灣?學者:特朗普不應幻想談判

1 : GS(14)@2017-02-03 03:10:21

特朗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後,與台灣總統蔡英文通電話,不少台灣人認為將台美關係推上新高峰。不過中國問題專家、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主任黎安友(Andrew Nathan)接受《蘋果》獨家專訪坦言,這場可能只是特朗普抱持幻想的「即興演出」,用以試探中國:「北京不會放棄台灣,無論誰掌權都不會改變,所以特朗普政府不應該把台灣作為談判的籌碼,做出『北京可能讓步』這樣的假設。」駐紐約記者:王筱辰洋作為地道的紐約人,黎安友不僅是漢學專家,也曾任美國中央情報局(CIA)顧問。對於蔡英文在特朗普上台後的一系列舉動,黎安友說歸根究底,蔡英文也承認最有利於台灣的是維持現狀:「蔡英文非常聰明,她沒有說維持現狀,但她的意思是維持現狀,這和馬英九的政策其實一樣,只不過是用不同的角度呈現。」他表示贊同這個立場。黎安友認為台灣是比較小的政治實體,美中都異常龐大,台灣經濟需要依靠前兩者,尤其中國。台灣在國際環境上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威脅:「雖然我很同情台灣,但統一是遲早的事,只是取決於何種形式,可能是聯邦、邦聯、一個中華等。」黎安友表示儘管台灣是個政治實體,但與台灣建交的國家並未把她看作「台灣國」,而是「中華民國」,沒有外交關係的國家則把她視為「中國的一部份」,國際上並沒有「台灣國」存在,「特朗普可能還不理解為甚麼自1972年以來,所有總統都在維持『一中政策』而非打破?他能理解維持這個政策的理由何在?」他指目前鷹派的「中國通」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與特朗普聯繫密切,預料會在對中政策方面發揮作用。談到特朗普上任以後的美中台關係走向,他奉勸特朗普政府不要抱有幻想,中國永遠不會拿「一中」作為交易:「特朗普已經麻煩纏身,或許暫時沒有精力碰中國、台灣問題,但特朗普政府所預想的前提就錯了,北京不會放棄台灣,無論誰掌權都不會改變。」除去歷史原因、愛國主義等主觀因素,黎安友認為地緣政治這項客觀因素,才是真正讓北京不可能讓步的原因:「對中國來說,台灣最重要的是戰略價值,所謂『不會沉沒的航空母艦』(指台美邦交)。中國從軍事安全角度出發,能不能控制『近海』很關鍵,而台灣是近海領域的一塊地,只要別的國家利用台灣威脅大陸,大陸不會安全,這是地理的邏輯,是不可能動搖的。」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2/199156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116

周顯:做股票勿抱幻想

1 : GS(14)@2017-02-07 04:56:49

【明報專訊】星期六,林家亨兄傳來了一條轉發信息﹕

「早起的是做金融和掃街的,晚睡的是做金融和按摩的,不能按時吃飯的是做金融和要飯的,擔驚受怕的是做金融和販毒的,加班不補休的是做金融的和黑社會,過節回不了家的是做金融和正在坐牢的……」

林兄補了一句﹕「在廣州IFC金融中心對面公園內一側,見到一名青年女子在演唱叫化,地上鋪有她在貴州金融科學院的在學照片,現為放春假的她正賣唱籌錢,為她今年的大學使費努力。我給了她一些錢。若早收到以上信息,我就叫她轉學去了……」

同做銀行差無幾

在香港,金融工作者,至少是股票經紀,不單要面對以上的問題,還面臨着收入愈來愈低的問題。今日的股票工作,已經從經紀主導變成了back office主導,好像是銀行業一樣,前線Call客的人員愈來愈少,收入也愈來愈微薄,除非只有high end的客戶,才有需要用專人來服待。這些專人服侍之客戶,並非為了協助他們trading,而是為了推銷有毒產品,而且毒性愈強,佣金愈高。換言之,證券行和銀行的private banking是愈來愈分不清了。

我有一個朋友T君,中文大學金融碩士,做了多年股票經紀,近日轉行去賣骨灰龕,據他說,收入比以前好得多了,人也開心得多了,可能差點結婚?!所以,如果有小朋友要想做股票,我會對他說,做股票其實同做銀行差不多,都係打份工啫!不要抱有任何的幻想。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331&issue=201702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744

余文樂幻想過攞影帝

1 : GS(14)@2017-04-12 22:42:36

■余文樂(右三)失落影帝,不過仍替《一》片拍檔得獎高興。



黃進憑執導電影《一念無明》贏得新晉導演獎,片中曾志偉及金燕玲更分別獲男女配角獎,大隊前晚在尖沙嘴慶功,志偉、金燕玲、余文樂與《點五步》演員出席。失落影帝的余文樂坦言諗過贏獎:「我有一刻幻想過,因為好想趁攞獎機會,多謝一啲過往好想多謝嘅人。」問到女友有否安慰?他表示:「我都未打畀佢,但佢一直都鼓勵我。」其後他在微博發文:「第一次入圍,已經實現了我對自己的承諾。」



■金燕玲(左)與蘇施黃昨合體接受訪問。

金燕玲前晚在台上忘了多謝密友蘇施黃,她昨日就去商台接受阿蘇節目《大玩派》訪問,阿蘇爆料說:「未睇《一念無明》要睇,佢(金燕玲)喺電影入面個樣,仲衰過平時起身個樣十萬倍。」金燕玲受訪表示願望是想阿蘇減肥,阿蘇卻說:「我未知點減,減肥對我嚟講難到不得了。」採訪:張俊銘、馬建華攝影:葉君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411/199862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134

龍淵子:印度崛起的幻想

1 : GS(14)@2017-05-18 00:58:07

【明報專訊】龍淵子雖是金融從業人員,可平時最喜愛的研究卻是環球政經,以及各國歷史文化。龍淵子平時可以沉醉在地圖中一兩小時,思考世界地理歷史。為何說這個,不是拋書包,而是上星期有件世界金融股票界大事,那就是巴菲特一年一度的投資者分享會,環球投資者朝聖日,龍淵子不少朋友都有去。

事實上,龍淵子以前不會,現在不會,未來也不會去參加這種朝聖會,龍淵子有個疑問,出席這種朝聖會有用嗎?難道我們看李光耀回憶錄,我們就會變成政治巨人嗎?

朝聖巴菲特分享會 也成不了「股神」

事實上,頂級的人就因為他們有脫俗的思考方式,世界變幻原是永恒,你用美國的經驗來思考中國,管用嗎?事實上用美國經驗來分析,現在的中國最大的可能就是土崩瓦解,那你還投資個啥?巴菲特是美國人,你不是?巴菲特最強就是他有顆孩童般純真的心,熱愛自己的國家,相信自己的國家,大家呢?已移民或者忙着辦移民的是大多數吧!就算你說,那我跟巴菲特一樣愛美國,也沒用,因為巴菲特經歷的是美國最黃金的時代,而你不是!各有前因莫羨人,你可以崇拜巴菲特,可是應該沒法學到太多。

巴菲特是神人,可是巴菲特在分享會,說他覺得印度超棒,印度崛起是下一個讓他願意立即跳上飛機去尋找的大機遇。他認為很多印度正在經歷的變革都是好的,印度的潛力無與倫比。

天時地利人和均缺 難成大器

龍淵子同意歐美比較接受印度,畢竟印度人是雅利安人種,又深受英國殖民教化。可是龍淵子卻是一點都瞧不上印度這個國家,印度命中注定就是最多二等強國,歐美不排擠你是因為他們看到印度的命門,印度是成不了氣候的。為何?

(1)印度雖大,人口14億,可是印度根本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真實的印度是碎况的,印度的種姓制度是無法破解的,中央政府根本無力量;

(2)印度缺乏基本能源和礦產,油氣資源基本沒有,煤也沒啥,瓶頸明顯,國內基建極度缺乏,印度無法成長成為工業大國;

(3)印度人雖然聰明,也就是幫歐美人打工,一旦印度在科技方面真正跟歐美形成競爭,那就是跟老闆爭飯碗,你看看到時歐美怎樣對他。

(4)印度沒經濟腹地,印度是南亞國家,可你如果看看印度周邊,你就知道什麼叫四面敵人,北部巴基斯坦,世仇,血敵!阿富汗,也是敵人!東邊的中國,最強對手,外加喜馬拉雅山橫着,南部西部都是大海,幾乎沒有大的經濟體接壤,南部隔海有個斯里蘭卡,又是對手,東南孟加拉,世界數一數二的窮國,東南、緬甸,也是對手。這情况慘烈過中國。最少與中國接壤的都有一定經濟實力。也就是說,印度能成長到什麼程度?最多就是印度人的印度,為世界創造一些有錢人,印度連整合南亞都無能為力,那請問,誰為印度的崛起讓出市場?印度的高科技產品能打入到歐美,還是非洲?

(5)最根本,印度軍事實力太差,印度人不愛戰,也不善戰,印度如果真想成為世界巨頭,哈哈!能搶誰的,現在,中國崛起,已經無比困難地從歐美日嘴裏爭食,印度崛起,餅就這麼大,能搶誰的,又不是工業強國,搞高科技,難道印度能搶歐美日的嘴裏肉?世界大國的真正崛起無一不靠軍事實力崛起的,看看印度歷史,印度軍事表現記錄應該亮瞎人。

印度,這個國家聽聽就算了,我要是美國人我也愛死印度,這麼多的人,又聰明,天生就是幫我打工的好材料,而且還一定崛不起了,還想入非非,我不愛你愛誰?不捧你捧誰?巴菲特就是這麼愛國,貫徹始終,當然「印度好嘢」,加油!你敢信嗎?

[龍淵子 清源茶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161&issue=201705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060

Can Bank:猛男+炸雞=Sell幻想

1 : GS(14)@2017-05-18 02:06:03

現代商業化社會,唔少節日都被商業化,好似聖誕前夕咁,筆者一直都唔明點解商場要倒數。唔明還唔明,有時睇到佢哋廣告招數,都真係要寫個服字。好似今年母親節,KFC就出咗個廣告(美國版),有個猛男赤裸上半身,手執一本小說,同大家講故事。猛男未開聲之前,齋睇畫面,少女們會充滿幻想,開聲後,頓覺猛男聲線充滿磁性,但一了解內容就……容筆者將句說話翻譯成中文:「這個母親節,請讓桑德斯上校為媽媽們送上Tender Wings of Desire《嫩翼的渴求(?)》,以照顧媽媽們的幻想。」猛男手上這本書正是Tender Wings of Desire,書嘅封面係一幅熟識嘅面孔,無錯,就係佢,肯德雞叔叔(肌肉版),抱着一位手執炸雞嘅美女,書嘅左下角,又點少得一桶肯德雞呢。廣告中呢位猛男,揭開本書讀咗少少內容,之後向鏡頭問:「你想唔想自己係媽媽呢?」事實上,呢本個名充滿雞味嘅書,係真係有其書,大家可以喺kindle下載,講嘅係肯德雞叔叔與Madeline Parker嘅愛情故事。呢本書係KFC母親節廣告系列的一部份,筆者無睇過本書,但睇書評就話本書係充滿炸雞味。唔知各位對呢個廣告有咩感覺,筆者睇完真係打咗個冷震。可能係文化唔同嘅關係,真係唔太理解母親節點解要送本愛情小說畀阿媽(主角仲要係肯德基叔叔),睇完更加唔會令你想買桶雞食,不過就好欣賞佢嘅反傳統(傳統廣告一味影住人食雞,睇得多都會滯),而呢個廣告可能會令人想睇下本小說,同時一定會與朋友分享,宣傳效果比一般買嘢有折大好多。散子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16/200224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232

林鄭:幻想政府救樓市 可以慳番 3個月僅跌3.7% 未抵消去年中上任以來升幅

1 : GS(14)@2018-12-11 09:53:42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4699&issue=20181211
【明報專訊】第四季樓市遇冷鋒,市場憧憬政府「減辣」,但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明確予以否定。特首強調,近日樓市的下跌幅度,遠遠未抵消今年上半年強勁升幅,更直言如有人想政府出招救市大可「慳番」。事實上,即使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公布的10月私樓指數連挫3個月累跌3.7%、報380.3點,但相比林鄭去年7月就任特首時,累積升幅仍有約13%。

明報記者 廖毅然、林可為

林鄭月娥昨出席一個論壇時表示:「有一個指標有些人覺得是負面,但我覺得很正面,就是樓價。」她並引述差餉物業估價署數字,指自今年的8月至10月樓價指數已累跌3.7%;她認為:「相關跌幅遠遠未能抵消今年初以來的升幅,更不要說由我上任之後的升幅。」林鄭月娥強調,「如果有人有任何幻想,見到樓價跌,政府會出招救市,可以慳番。」

林鄭上任一年 樓指升17%

據差估署資料顯示,私樓售價指數由2016年4月至今年7月連升28個月,升幅約四成半,期間更連續21個月破頂(2016年11月至今年7月),至今年8月指數才回落。可留意的是,林鄭月娥自去年7月出任特首,以該月差估署售價指數報337.5點計,至今年7月即上任特首一周年,售價指數達394.8點的歷史高峰,意味林鄭月娥上任一年,樓價累積升幅達17%。

事實上,即使樓價指數今年8月至10月連挫3個月、累跌3.7%,但以今年10月最新錄得380.3點計,仍比去年7月林鄭月娥上任時的337.5點,以及去年底錄得的352.7點,分別累升約13%和約8%,意味近月樓價指數下跌只屬大漲小回。

匯豐梁兆基:港未有全面條件加息

另一方面,市場觀望美國聯儲局下周議息會議,關注美國一旦加息,香港銀行會否再度跟加。匯豐銀行亞太區顧問梁兆基昨日出席同一場合時預料,美國下周會加息,但認為香港未有全面條件加息。雖然近日港元拆息持續上升,但他估計是因為接近年結,每次年結過後拆息都會慢慢回落。所以,港銀加息與否或加息步伐,須同時考慮本港資金情况及同業競爭等多個因素。

恒地黃浩明:因應市况推盤 不看淡後市

昨日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繼續抽升,一個月報2.18厘,今年9月匯豐帶頭調升最優惠利率時,一個月Hibor為2.27厘。3個月及12個月Hibor亦分別在昨日升至2.28厘及2.72厘。一個月Hibor自上月低位已上升1.2倍,與同期美息的差距收窄至約0.2厘。招商永隆銀行司庫蕭啟洪認為,上次市場勉強跟加,今次拆息水平仍較低,近日抽升只屬季節因素,而資金面保持充裕,港匯近月沒有再跌至7.85,因此港銀今次不跟加,亦不意外。

此外,出席同一論壇的恒地(0012)執行董事黃浩明表示,發展商一直都是因應市况推售旗下新盤,並強調集團並不看淡後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7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