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10月27日報道,長春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補選劉長龍為長春市市長。
9月28日,長春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舉行第二十九次會議,決定任命劉長龍、賈曉東為長春市副市長,決定劉長龍為長春市代理市長。
據中國吉林網報道稱,這是長春市今年召開的第二次人代會。而長春市上一次有“一年兩次人代會”,還是在2012年。
劉長龍簡歷
劉長龍,男,1963年8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1985年8月參加工作,東北師範大學財政學專業畢業,經濟學碩士。
歷任吉林省財政廳工業交通處副處長,辦公室副主任、主任,黨組成員、副廳長;省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黨組成員,兼吉林省生態省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正廳長級)。
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任吉林省財政廳廳長、黨組副書記;
2014年12月,任吉林省財政廳廳長、黨組書記;
2016年9月,任長春市委副書記、提名市長。
普華永道14日發布報告稱,2016年第三季度,9家中國科技企業完成了IPO,數量位列全球首位。相比之下,2016年前兩個季度相加僅有8家中國科技企業完成了IPO。
第三季度,全球共有20家科技企業完成了IPO,融資總額為53.8億美元。總體而言,第三季度全球科技企業IPO數量環比增長43%,融資總額環比增長2.6倍。20家已完成IPO企業中,9家是中國科技企業,位列全球首位。美國緊隨其後,有6家科技企業完成IPO。
據中新社,報告稱,軟件、互聯網軟件和服務行業的企業數量占第三季度全球科技企業上市總數量的65%,占融資總額的47%。
第三季度,中國科技企業IPO融資總額達6.11億美元,單筆IPO的平均融資額為6800萬美元。據分析,當季中國IPO的數量增長受益於經濟狀況改善、投資者信心複蘇,市場不再那麽擔心中國經濟增長率出現急劇下降。
普華永道中國通信、媒體及科技行業合夥人林曉帆表示,“第三季度中國科技企業IPO數量的增長反映了需求的增長,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資本市場本身實現了強勁複蘇。監管機構在IPO審核方面還是保持相當謹慎的態度和節奏。”
“未來京東將聚焦在技術驅動的業務創新和增長戰略,並繼續通過戰略投資奠定長期的行業領先地位。”
i黑馬訊 11月15日消息,今日晚間,京東集團(納斯達克股票代碼:JD)發布了其截至2016年9月30日的2016財年第三季度業績。
財報顯示,2016年第三季度京東交易總額(GMV)達到1588億元人民幣,剔除虛擬商品的交易總額達15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
京東第三季度凈收入為607億元人民幣(約91億美元),同比增長38%。第三季度服務和其他項目(主要來自於電商平臺業務)的凈收入為56億元人民幣(約8億美元),同比增長60%。
京東2016年Q3業績核心數據:
2016年第三季度毛利額為96億元人民幣(約14億美元)。2016年第三季度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毛利額為94億元人民幣(約14億美元),去年同期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毛利額為5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9%。
2016年第三季度經營虧損為4.162億元人民幣(約6240萬美元),去年同期經營虧損為6.672億元人民幣。2016年第三季度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經營利潤為4.010億元人民幣(約6010萬美元),2015年第三季度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經營虧損為1.796億元人民幣。2016年第三季度京東商城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經營利潤率為1.1%,2015年第三季度京東商城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經營利潤率為0.7%。
每股收益和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每股收益。2016年第三季度每股美國存托憑證凈虧損為0.64元人民幣(約0.10美元),2015年第三季度每股美國存托憑證凈虧損為0.39元人民幣。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2016年第三季度每股美國存托憑證凈利潤為0.20元人民幣(約0.03美元),2015年第三季度每股美國存托憑證凈利潤為0.02元人民幣。
2016年第三季度經營現金流流入金額為66億元人民幣(約10億美元),去年同期經營現金流流出金額為14億元人民幣。剔除經營現金流中包含的京東金融相關影響,2016年第三季度自由現金流流入金額為54億元人民幣(約8億美元),去年同期自由現金流流出金額為3億元人民幣。截至2016年9月30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自由現金流為167億元人民幣(約25億美元)。截止2015年9月30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自由現金流為56億元人民幣。
2016年第三季度交易總額(GMV)達到1588億元人民幣(約238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京東核心交易總額(不包含拍拍網)111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3%。2016年第三季度剔除虛擬商品的交易總額(GMV)達到1556億元人民幣(約233億美元),同比增長47%。
排除拍拍網的獨立用戶,截至2016年9月30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用戶數為1.987億,較去年同期的1.269億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57%。
剔除虛擬商品,2016年第三季度完成訂單量為4.012億,與2015年第三季度剔除虛擬商品後的2.581億核心業務訂單量相比,同比增長55%。2016年第三季度通過移動端渠道完成訂單量約占總完成訂單量的79.7%,同比增長超過110%。
過去12個月自由現金流達167億元人民幣 未來將布局科技引領新業務
截至2016年9月30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自由現金流為167億元人民幣(約25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同時現金儲備達354億元人民幣(約53億美元)。
“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在京東商城全品類的經營利潤率不斷改善的情況下,京東依然保持了市場領先的增長速度。同時我們過去12個月的自由現金流創下了歷史新高。”京東集團首席財務官黃宣德先生表示,“未來,京東將聚焦在技術驅動的業務創新和增長戰略,並繼續通過戰略投資奠定長期的行業領先地位,我們預期未來幾年利潤率將進一步提升。”
作為京東的核心業務方向之一,京東正在不遺余力地加緊對技術領域的布局。由機器人、人工智能算法和數據感知網絡打造的京東全自動倉儲場景,已經部分應用在了剛剛過去的雙11京東物流運營中,而京東新型無人機與配送無人車也開始試運營。京東的大數據技術目前也在預測各地銷量,提前智能分貨、布局倉儲。
京東方面表示,未來,京東將憑借技術優勢,打造供應鏈、財務、服務、金融等全產業鏈業務新模式,多領域搶占未來業務增長點。
此外,本次財報中公布了京東集團對京東金融的重組動議。京東集團董事會已於11月15日批準並授權公司尋求重組負責運營京東互聯網金融業務的京東金融。此次重組的主要目的是將京東金融轉型為只有中國投資者作為股東的企業,以便在中國開展某些需要政府許可的金融服務業務,並更好地利用中國資本市場的資金。
根據目前初步計劃,京東集團將出讓其持有的所有京東金融的股份。交易後,京東集團將不再擁有京東金融的法律所有權或有效控制權。同時,京東集團和京東金融計劃簽署一系列關於出售,經營許可以及業務合作協議,由此京東集團將從參與交易的投資人獲得按市場公允價值計算的現金對價,並在京東金融未來實現累積稅前盈利後,獲得京東金融稅前利潤的40%;此外,如果中國相關監管法規許可,京東集團有權將其在京東金融的權利轉換為京東金融40%的股權。
9到10月,國辦信息公開辦隨機抽查了各地區和71個國務院部門政府網站共867個,抽查合格率88%,比二季度提高3個百分點。
這是國務院辦公廳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下稱“國辦信息公開辦”)組織開展的第三次全國政府網站抽查。
國辦信息公開辦自2016年起對全國政府網站進行常態化抽查通報,每3個月進行一次按比例隨機抽查,重點檢查網站的可用性、內容更新情況、互動回應情況和服務實用情況等,旨在解決政府網站內容更新不及時、信息發布不準確、熱點問題不回應、服務功能不實用等問題。
抽查合格率88%
其中,國務院部門(含內設、垂直管理機構)政府網站抽查合格率為98%,各地區政府網站抽查合格率為86%。北京、遼寧、上海、青海、寧夏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政府網站抽查合格率達100%,廣東、江蘇、湖南、安徽、陜西、浙江、河南、貴州政府網站抽查合格率超過90%。
本次抽查還對一、二季度發現的224個不合格政府網站進行了複查,其中96%合格達標。除了黑龍江省外,各地區、各部門還報送了對本地區、本部門政府網站的抽查情況,共檢查網站7788個,占運行政府網站總數的15%,總體合格率89%。
本次抽查對縣級以上地方政府門戶網站和國務院部門政府網站轉載國務院重要信息情況以及添加“我為政府網站找錯”監督舉報平臺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73%的政府網站在首頁顯著位置開設了國務院重要政策信息專欄,超過60%的政府網站能夠在國務院重要信息發布後24小時之內進行轉載。84%的政府網站在首頁添加了“我為政府網站找錯”監督舉報平臺入口,其中北京、天津、河北、江蘇、福建、湖北、湖南、海南的政府網站已經全部完成添加工作。
三季度,網民通過監督舉報平臺反映政府網站問題1434條,有關網站主管單位及時對留言進行了核實、處理和反饋,回複率達100%。
目前,“我為政府網站找錯”監督舉報平臺已成為網民參與政府網站建設、促進政府網站提升質量的重要平臺和渠道。《通報》要求,各地區各部門收到網民留言後,要在一個工作日內轉有關網站主管單位及時處理,並在3個工作日內答複網民。
《通報》還顯示,各地區、各部門進一步強化責任、完善制度,加強了對政府網站的監管。78%的省(區、市)將政府網站管理納入政府年終績效考核或專項考核,53%的省(區、市)采取通報、約談、給予行政處分、取消年度評優優先資格等多種方式對問題網站的主管單位和相關負責人員進行問責。部分地區采取提高抽查比例、頻次和公開抽查結果等手段推進工作,取得較好效果。如北京市對全市所有政府網站進行了檢查,遼寧省按月對本省的政府網站展開抽查,湖南省主動向社會公開抽查結果。
政府網站監管要常抓不懈
部分政府網站運行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通報》顯示,少數地方工作落實不到位。黑龍江連續三個季度抽查不合格率較高,且尚未提交本省政府網站抽查情況報告。吉林、甘肅等省上報的“合格網站”中有部分網站存在突出問題。內蒙古、西藏等地一些基層政府門戶網站沒有轉載國務院重要信息,貴州等地政府門戶網站添加“我為政府網站找錯”監督舉報平臺的比例不足60%。
個別政府網站問題比較突出,比如國家中醫局網站首頁存在不可用欄目;河南省“開封市人民防空辦公室”網、江西省“樂平市後港鎮”網、雲南省“羅平縣交通運輸局”網等網站改後仍存在突出問題。此外,一些新建政府網站,如政務服務類網站,未在全國政府網站信息報送系統中填報,一些關停網站未及時更新狀態信息,影響了對政府網站的日常監管。
此外,還有一些網站安全防護水平較低,部分單位網絡和信息安全意識薄弱,管理責任不明,一些網站安全防護系統脆弱,甚至缺乏防病毒、防篡改、防攻擊等基本防護措施,應用系統存在風險漏洞且未及時修複,易被黑客攻擊,數據信息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對此,《通報》強調,要進一步強化監督責任,加強日常監管和績效考核,認真組織開展季度抽查。還要提高網站安全保障水平,加強政府網站日常安全監測等。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有關文件強調各級人民政府辦公廳(室)是本級政府網站建設管理的第一責任主體,國辦在繼續做好全國政府網站抽查工作的同時,將督促各地區、各部門建立完善常態化監管機制、加強監督考核。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11月24日獲悉,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2016年第二批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全面啟動,已組建7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組長分別由馬馼、朱之鑫、焦煥成、陸浩、張寶順、李家祥、馬中平等同誌擔任,副組長由環境保護部副部長黃潤秋、翟青、趙英民等同誌兼任,分別負責對北京、上海、湖北、廣東、重慶、陜西、甘肅等7個省(市)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從11月24日起到11月底,7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將陸續開始督察進駐。
環境保護督察是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一項重大制度安排,通過督察,重點了解省級黨委和政府貫徹落實國家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情況,推動被督察地區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促進綠色發展。在具體督察中,堅持問題導向,重點盯住中央高度關註、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的突出環境問題及其處理情況;重點檢查環境質量呈現惡化趨勢的區域流域及整治情況;重點督察地方黨委和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環保不作為、亂作為的情況;重點了解地方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嚴格責任追究等情況。
督察主要采取聽取匯報、調閱資料、個別談話、走訪問詢、受理舉報、現場抽查、下沈督察等方式開展工作。根據安排,第二批環境保護督察進駐時間為1個月左右,預計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進駐工作。
20日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消息,2016年第四季度,全國共完成並公布738972批次食品(含保健食品和食品添加劑)樣品監督抽檢結果,檢驗項目合格的樣品722483批次,不合格樣品16489批次,樣品總體合格率為97.8%,與2016年前三季度基本持平。
其中,糧、油、肉、蛋、乳等大宗日常消費品的樣品合格率均接近或高於平均水平。而食品中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問題占不合格總數的32.5%,比三季度高2.4個百分點。
抽檢發現的主要問題有:
一是食品中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問題占不合格總數的32.5%,比三季度高2.4個百分點;
二是食品中微生物汙染問題占不合格總數的27.4%,比三季度低8.2個百分點;
三是食品中農藥獸藥殘留不符合標準問題占不合格總數的14.7%,比三季度高5.4個百分點;
四是食品中質量指標不符合標準問題占不合格總數的11.7%,比三季度低0.9個百分點;
五是食品中重金屬等元素汙染問題占不合格總數的3.7%,比三季度低0.2個百分點;
六是食品中檢出非食用物質問題占不合格總數的2.1%,比三季度高0.6個百分點;
七是食品中真菌毒素汙染問題占不合格總數的1.0%,比三季度高0.3個百分點。
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市場咨詢公司Canaccord Genuity日前發布的一份數據顯示,2016年第四季度,蘋果攫取了智能手機市場92%的利潤。這也受上個季度手機銷量大增的助力。
另外一家市場調研公司IDC在本月初發布報告稱,2016年第四季度而言,蘋果手機共出售7830萬部重新奪回了銷量冠軍排名。IDC把該結果主要歸結於iPhone7和iPhone7 plus的發布。
對於全球最大智能手機生廠商三星來說,由於受Note7爆炸事件的影響,2016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僅為7750萬部。
同時據Canaccord Genuity分析師Michael Walkley的研究數據,2016年第四季度,三星智能機的平均售價為182美元,而蘋果的高達695美元,後者幾乎是前者的四倍。這或許正好解釋了,為何蘋果只占17.6%的市場份額,卻賺了智能手機市場絕大部分的利潤。
Canaccord的報告中表示,考慮到Galaxy Note 7的問題和對iPhone 7 手機系列的強烈需求,我們相信蘋果將在2017年擴大其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的市場份額,保持繼續領先。
美國元臣國際律師事務所的國際合夥人歐建剛這兩天經常接到中國國內打來的求助電話,每次打電話來的人都是“十萬火急”。這些人為了獲得綠卡,投資了舊金山區域中心(SFRC)的項目。而現在該中心卻涉嫌投資欺詐。
“每個打電話給我的人都很著急,恨不得立刻飛到美國。我首先勸他們的是,建立投資人委員會,先建立自己的維權組織。”歐建剛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舊金山區域中心項目
舊金山區域中心項目在國內可算是聞名遐邇。這個項目曾在中國開設多家富麗堂皇的門店,甚至組織投資者到美國考察兼遊玩。至今,記者仍能搜到不少投資者的“遊記”。
“我們順利出關,舊金山區域中心的工作人員早已在機場大廳等候,直接去吃了一頓龍蝦大餐,入住賓館休息。” 一位投資者曾經興奮地寫道。
然而,該中心今年一月中旬遭到美國證監會(SEC)起訴,這也是美國投資移民界的新年第一炮。根據起訴書,舊金山區域中心及其老板托馬斯·亨德森(Thomas M. Henderson)缺乏對證券法規的基本尊重,資金挪用嚴重。該起欺詐案可能讓200多名投資人的綠卡成泡影,並血本無歸。
托馬斯·亨德森
Thomas M. Henderson被證監會起訴,源自於幾年前與其前合夥人Allan Young非和平分手。2015年7月起,Allan開始起訴Thomas挪用資金,侵害自身利益。一直到2016年上半年,法院已經指定了接管人,接管相關企業的權益,並且認定Thomas挪用了資金,並同時發函給移民局和SEC,披露了法庭的調查結果以及挪用資金的情況。
隨著Allan 起訴Thomas案件的進一步深入發展,更多的信息逐步被披露出來。從 2010起,Thomas通過舊金山區域中心,從大約215個EB-5投資者處,募集了大約1.15億美元,其中包括大約1.07億美元投資款和890萬美元發行費。
1.07億美元投資款中,Thomas將至少960萬美元本該投入EB-5項目中的資金轉入自己腰包。其中34.6萬美元用作個人房產,380萬美元開了兩家餐館,510萬美元用作其他業務,39.4萬美元支付個人開支。
此外,為了拉到足夠的EB-5投資人,舊金山區域中心開設直屬機構面對投資者直接銷售。為此,Thomas共支付了1660萬美元給海外營銷機構,遠超過其收到的890萬美元發行費。也就是說,多達750萬美元的投資款被挪做營銷費用。
大量的投資款被個人揮霍和花在營銷上,原本應該投資的項目就缺少足夠的資金繼續運作。為此,Thomas只得拆東墻補西墻,將投資款舊金山區域中心涉及的7個EB-5項目之間調動,以保持各個項目看上去運作正常。但是這樣做影響了EB-5投資者滿足綠卡的條件。
消費者維權困境
由於舊金山區域中心涉及7個項目,每個項目中投資者的移民申請狀態不一,維權訴訟複雜。其中開始最早的一期和二期,EB-5投資者已經獲得為期2年的臨時綠卡,三期有部分投資者也已登陸,而其他項目投資者才剛剛開始。最早的一期的投資人已經拿到臨時綠卡滿2年,遞交了I-829申請永久綠卡。
歐建剛說:“在不同移民階段的投資者,會有不同的利益訴求,就本人過去半年多了解而言,Allan和Thomas之間的訴訟,很多投資者早已知曉,並且已經通過法庭文件了解到Thomas挪用項目款,但是一直未采取自救的維權行動,就在於為了維護自己的綠卡申請狀態。畢竟捂著蓋子不招來SEC事情不鬧大,還有可能保住綠卡。這也是EB-5案件相比普通投資欺詐案件的複雜之處。”
EB-5投資移民兼具移民和投資人雙重身份,在美國有移民局和證監會同時監管。移民局負責監管移民法相關的項目,例如投資資金的來源、投資人的背景,以及所投資的項目是否產生足夠的工作崗位。而證監會則負責監管區域中心是否在金融上符合法規,保障了投資人的資產。
可是,移民和投資人雙重身份的利益之間往往有沖突。EB-5投資移民維權的一大困難就是維護了投資人的權益,就不能滿足移民法的要求。在項目完成前,投資移民遞交的I-829申請永久綠卡都不會被處理,處於擱置狀態。這種情況下,雖然臨時綠卡繼續有效,但是一旦維護投資人的權益,很有可能移民局就會發現區域中心不符合條件,投資移民的綠卡很有可能就會被收回。投資移民往往需要在資金和綠卡之間兩選一。
當然,舊金山區域中心的案件已經被證監會接手,律師們表明,一般來講,如果投資項目被證明涉嫌欺詐,首先綠卡就沒有任何機會了。下一步要看的是投資款能否拿回。
“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的最佳結果是法院將授予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動議和命令。被告人有責任,共同或個別地,對濫用的投資基金進行歸還,這包括濫用資金帶來的利潤以及預判利息的損失。最終判決後,被告應通過向證券交易委員會支付來履行此義務。”張哲瑞律師事務所律師谷歐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歐建剛則說,受到損害的投資者必須馬上聯合起來,建立維權委員會。另外,SEC可要求法官任命一名接管人。委任接管人是追討及保護被告人就欺詐而取得的資金及其他資產,並在判定責任時將這些資產分發予受害的投資者。但要註意的是,接管人的工作是收費的,這個費用要投資人來出。
“所以,投資人一定要睜大眼睛,看清楚接管人是怎麽花錢的,不要本以為投資款追回了一大筆,但最後拿到手里卻幾乎沒有。有可能會被接管人進行各種調查、分配資產時用掉了。”歐建剛說。
投資移民欺詐層出不窮
美國移民局估計,自2012年以來,投資移民項目至少有87億美元投資在美國經濟,並創造了35150份工作。該計劃每年最多發放10000張綠卡,90%的申請來自中國。
然而,自從推出移民中心項目後,欺詐案不斷。之前轟動一時的“芝加哥會議中心”項目中,美國商人塞思涉嫌布下投資移民騙局,受害人多達294名,其中有250人來自中國,涉案金額包括1.45億美元的投資費用和1100萬美元管理費用。幸好芝加哥會展中心項目在啟動前就被美國證監會取締,所有本金經過法院凍結保全後都能歸還,申請人只損失律師費和4萬美元的基金發行費,這是比較幸運的結局。
而加利福尼亞州埃爾蒙特市(El Monte,CA)的區域中心因為市府委托的管理人貪汙詐騙被捕,中心資格被取消,已經拿到臨時綠卡的投資人只能打道回府,投資也很難收回。
參與洛杉磯美國生活發展項目(American Life Development)的部分投資人,在申請轉換永久綠卡的申請因為區域中心材料造假沒能通過——參與該項目的投資人有些之前已經批準拿到永久綠卡的,也要收回被吊銷。美國移民局的通知稱,移民局無法相信申請材料上間接創造就業崗位的數目。
美國證監會執法部的數據顯示,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該委員會提起19樁涉及EB-5項目的訴訟,其中將近一半涉及欺詐指控。
法律結構缺乏監督
這幾年,投資移民在中國如火如荼。這里有雙方的需求。歐建剛分析稱,如果一個公司希望通過上市集資進行擴張,無論是在中國還是美國,都需要進行財務審核、詳細寫明自己公司的情況,準備路演、招股書等,道道關口都非常嚴格,沒有一年半載幾乎辦不下來。相較而言,投資移民的項目招募資金就太簡單了。
“開設項目後,只要到中國去宣傳,這是投資移民的機會,很多投資人不做任何財務審查或對公司管理人進行背景調查,就付錢了。許多中國投資者還把這當做是一個移民機會,而不是一個投資、參股的機會。”歐建剛說。
一個通過區域中心辦理的EB-5投資移民項目,牽涉到4個不同的主體。以舊金山區域中心為例,其投資的Comprehensive Care養老院項目並不是直接從舊金山區域中心拿錢,投資移民也不是直接給舊金山區域中心投資資金。舊金山區域中心設立了一個專門為募集資金成立的有限合夥公司(Limit Partnership), 舊金山區域中心是這個有限合夥公司的普通合夥人(GP),而投資移民則是有限合夥人(LP)。有限合夥公司把普通合夥人(GP)從作為有限合夥人的投資移民手上募來的投資款,投入Comprehensive Care養老院這個項目上去運作。區域中心都是這樣的法律結構。
對於美國的項目擁有者來說,這筆錢拿得容易又缺乏監管。按照法律,有限合夥公司是聽普通合夥人舊金山區域中心的指令。作為有限合夥人的中國投資人對公司經營管理沒有決定權。同時,許多投資人英語不通,本人又遠在中國,想管也鞭長莫及。
“如此絕對的權力,不造成腐敗也難。稍有良心的,把公司里的項目給親戚朋友的公司做;品行惡劣的則公器私用,買遊艇、房產,什麽都有。投資者起碼定期查賬的想法都沒有。”歐建剛說。
未來如何防範
投資者如何防患於未然?許多移民律師提到,最重要的是在有投資意向之初,就要建立投資人委員會,對投資項目的財務狀況和項目負責人的背景進行調查。盡職調查的重要性,再怎樣強調都不過分。
EB-5的成功,100%依賴於項目。EB-5投資者,在投資之前,做些基本工作就有可能避免欺詐。如:2015年7月,Allan起訴Thomas;2015年9月,West Oakland shopping center起訴Thomas,美國當地媒體都做了報道。在Google上也能查到相關記錄。隨著Allan起訴Thomas案件進展,法庭指定接管人查封公司財產等,都在美國媒體有相關披露。
“例如,欺詐者可能表示,他們做的是美國移民局批準的區域中心,但事實上,他們既沒有申請移民局的批準(或批準只是待決)。”谷歐文說,“投資者要分析自己的投資機會,比較美國移民局文件中的信息和發行人或其發起人書面或口頭陳述。任何不一致都應視為‘紅燈’。”
事實上,即使是通過移民局(USCIS)批準的區域中心提供的投資,通常也沒有得到任何聯邦或州管理機構的審查或批準。盡管如此,潛在投資者應向適當的監管機構查詢有關潛在投資或促銷者的任何信息。
另外,投資的發起人應該提供一個業務計劃和提供文件,如私人配售備忘錄,概述投資的擬議條款。投資人可以調查和獨立驗證信息。例如,許多EB-5投資用於房地產開發,那就需要來自分區或規劃部門的許可和批準。投資人可以聯系這些機構,並獲得信息或記錄,以驗證已收到許可或批準的聲明。
投資後,投資人也要在美國有委托人定期進行財務的審核和法律文件的檢查,以確保資金不用於不符合EB-5要求的費用,例如推銷商費等。
“這些都不是很難,即使沒有專業背景的人稍微學習一下都能做。關鍵是一定要有人去做。起碼讓項目管理人感覺到,他的行為是受到投資人監督的。”歐建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