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實測】國產三防手機車碌爛唔爛?做埋對講機全世界用到
1 :
GS(14)@2017-09-17 16:29:47智能手機年代,三防手機已成一種較稀有的機種,這部國產Ulefone Armor2還要平賣$2,480,相信能吸引一些戶外運動類用家。
當手機踏入智能年代,明顯三防設計的款色變得不太多了!事關大大個顯示屏幕,要做到耐操耐勞、又不能爆芒的確不是一件易事;請教三禾電氣的老闆Simon:「市面上三防手機不多,早前曾有四千餘元的Cat S60,至於最近新返的,還有一部國產Ulefone Armor2($2,480),以二千餘元的價格定位,感覺真的相當平。」
Armor2配置有IPX68防水認證,在1.5m水深可承受30分鐘,而且機身還做了加厚及防撞處理,據稱可承受很強的撞擊力!不過出來的只是數據,還是用實測來體驗說話的真假吧!第一項測試是要Armor2面對一般家居意外,首先是將機身及芒的一邊,在木枱上大力拍打,基本最多只能對金屬機身做成一點凹痕,而芒面連花都冇花;再來是模擬在聽電話時,不小心將手機從高處墮下(約1.5m),而且試跌的方法都有一定名堂,分別為用機背落地、面芒落地,甚至是機身角位落地,由於機身由厚厚的膠料再加金屬機殼包裹,在多次墮地測試後,機身完全沒有爆芒或操作上的問題出現。
機身有金色及黑色兩種選擇,屏幕底部有一指紋辨識按鈕。
插卡位使用了雙卡雙待,而且microSD卡位是另放一槽;而且卡槽位還做了很強的密水功能,要用螺絲批先可以換卡。
叉電位用了厚身膠料作密水,而且還使用了USB Type-C格式,如果使用跟機火牛還有9V快叉功能;另外機身電量超高,達4,700mAh。
芒的四邊一樣用了凸起的厚料膠邊包裹,防止撞爆芒。
相機鏡頭使用1,600+1,300萬像素設計,感覺唔似一般國產機粗糙,據稱設計主打國際市場的,影相功能有大廠中、高階機效果。
木枱拍打測試中,不論機背及芒面,都未能對機身做成致命性傷害。
第二項測試,是模擬一些街外發生的嚴重事故,一來是不小心跌入放冷飲的冷水箱中,翻覆浸泡了近15分鐘,手機除了是凍了一點,操作及使用上完全沒有問題。再來我們把行動升級,用份量十足的單轆平衡車,輾過手機,測試中分別是在機背及芒面翻覆輾過了多次,甚至以超技術方法,以一個成年人的體重再加單轆平衡車跳上芒面,都完全不能對機身做成任何破壞。老實說!肥通最後都好想知道如何才能令此機爆芒,終極測試,是以一輛七人車在機背上輾過,最後以如此重量,都只能做成面玻璃爆裂,但仍未能對深層的液晶體顯示部份做成破壞,而且手機在裂芒下仍能正常運作,只要重新配上面玻璃,估計手機還可以繼續使用下去。
1.5m高度以角位墮地,相信不少手機都會馬上爆芒,但Armor2完全絲毫無損。
以單轆平衡車,連人的重量跳上芒面,相信亦不是很多智能手機受得起,但Armor2竟全無問題。
終極測試是用七人車在機背上輾過,Armor2終於要爆「面玻璃」了。
如果是老機迷都應該知道,一般這類三防手機,硬件規格上始終會差上一點,Simon說:「論規格是還可以的,機身使用P25八核處理器,6GB RAM、64GB內存,而且顯示屏亦不失禮,使用了Sharp5吋全高清顯示屏,以三防機來說算相對很高了。對應機身的粗獷造形,手機內置Apps方面,都有不少『上山下海』功能,例如機身內置有指南針、高度計、壓力計,甚至可以測量心跳軟件等。」不過肥通最愛者,還是Armor2機身內置有PTT、類似對講的功能;它的操作原理是使用了流動數據或Wi-Fi,做出對講機的功能,Simon補充說:「如果一班人開一個頻道,一齊行山及旅行時使用,這樣通訊很方便。」喜歡玩對講機功能的用家留意了,機側還配置PTT對講機專用按鍵,所以就算在冬天、戴着手套篤唔到芒,亦可以隨時用到此對講機功能。「試玩Armor2時還發現,它可支援6模27頻功能,亦即可對應全球4G/3G/2G頻道,甚至是CDMA制式!簡單說就是全世界沒有地方,Armor2打不通電話。」
機身內置有對講機軟件,而且機側還有一PTT的對話按鍵,使用上很方便。
行山Apps都得多,指南針、高度計、壓力計,甚至測量心跳,全都是內置軟件。
查詢:三禾電氣(旺角亞皆老街83號先達廣場1樓F33)記者:朱崇德攝影:徐振國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11/20148759
【iPad Pro實測】升級iOS 11 有冇伏?
1 :
GS(14)@2017-10-09 03:18:02iPad升級iOS11後會比較好玩。
iOS11剛剛推出,記者已第一時間將iPad Pro及iPhone6s升級,雖然更新檔案約2GB,但由下載到安裝需時約二十多分鐘。
相對地iPad Pro升級後會比較好玩,如加入設計一如macOS Dock的應用程式,這個新設計亦令操作更簡易,只需從Dock中拉出應用程式,就可以Split View(分割畫面)方式顯示,亦能夠自行調校畫面比例。另外只要將視窗拉下就能做到Slide Over功能,理論上Slide Over跟背景應用程式可以同時運作,不過試用YouTube應用程式時就出現問題以致Hang機。
最抵讚是只需在按鍵上向下拉即可輸入數字。
但新系統都有抵讚之處,就是只需在虛擬鍵盤按鍵向下拉,就能輸入數字及符號,比以往要切換至數字鍵盤再作輸入明顯省時。更新完後試用了一小時,感覺上iPad Pro耗電速度好像比之前為快;另還有一個小問題,就是配對Apple Pencil時未能連線,未能試到新增的鎖機輕點寫入備忘等功能。始終每次有全新iOS推出,初時總會有少許問題,若不太趕急要用的話,可考慮待除錯更新版本推出後才更新iOS11。記者:布偉倫攝影:梁志永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2/20160212
【科技籽】iPhone 8今日首賣 實測4大新功能
1 :
GS(14)@2017-10-09 03:18:03【科技籽:新G測試】在iPhone X的強大身影下,今日開賣的iPhone 8和8 Plus的光芒似乎大減,更有不少人覺得是次推出只屬小改款小升級。不過,記者率先從美國帶回新機,實試下,就發現新機的確比iPhone 7進步不少。特別是以為相差無幾的鏡頭,攝力有明顯提升,加上貌似經典iPhone 4的玻璃靚背,還在考慮換唔換機的果粉,看完實試報道後,不知會否改觀?
雖然數字上,iPhone 8、8+都比iPhone 7、7+輕微長了0.1mm,闊了和厚了0.2mm,但從外形上新舊機可說是完全一樣。實試下新舊機殼可以互相通用,而跟玻璃機背相處幾天,發現手感比上代的金屬好,不易滑手,亦不算易留有指紋,頗有經典iPhone4的感覺。顏色方面,新機設金色、銀色和太空灰,當中金色比較特別,觀感介乎上代的金和玫瑰金之間,屬淺粉紅金色,感覺更中性溫和,記者覺得更討好。
記者分別以Geekbench 4及安兔兔跑分,發現iPhone 8+(左)多核測試比iPhone 7+快約4,000分及30,000分,差別明顯。
True Tone功能下,可自動調整色溫,色彩顯示一般較舊機和暖,調整自然,長看下較舒服。
新機首次開機時設有「快速開始」,可利用NFC功能,把舊機設定和app自動傳送到新機,相當方便。
影相更鮮色背光攝力強 人像打燈有蝦碌
新機鏡頭雖維持1,200萬像素,外觀上亦如上代一般全無分別,但卻強調換上全新感光元件。詳細實試下,對焦速度差別不大,相片質素卻有明顯進步。在普通室外拍攝,新機明顯更鮮色,更具層次立體感;而室內拍攝下,色溫較舊機偏暖,更貼近原色。令記者特別印像深刻的,是新機的背光HDR拍攝表現,光暗平衡相當好,背光主體更光更清晰,同時背景亦不會爆光。新機一個重點功能是新的人像燈光模式,黑白舞台燈光,會把背景退成黑背景,相當有型。不過記者實試時就曾出現「蝦碌」情況,退地不太成功。建議如使用黑白舞台燈光效果,最好在比較簡單的背景前拍攝。新機換上全新的A11 Bionic處理器,上星期在美國未能跑分一試,回到香港當然就要看看實際快了多少。記者分別以Geekbench 4及安兔兔跑分,發現iPhone 8+多核測試比iPhone 7+快約4,000分及30,000分,差別明顯。不過簡單日常使用,如開app和檔案時,未覺有太大分別。反而值得一提的是,新機預載的iOS11,開機時設有「快速開始」功能。設定新機時可利用NFC功能,把舊機的設定和app自動傳送到新機,節省設定程序,相當方便。屏幕進步不算明顯,但新增的True Tone功能,可自動調整色溫,色彩顯示一般較舊機和暖,調整自然,長看下真的較舒服。電池方面,官方資料表示跟舊機相若,但實試時在完全相同的設定下,進行相同的測試,新機較舊機耗電慢約5%至7%,可能跟舊機電池老化有關。無線充電能支援不同品牌的充電器,相當方便。不過要留意,跟一般無線充電一樣,充電接觸位只限中間,位置較上或較下都不能充電;新機雖有30分鐘充50%電的快叉功能,但要用29W或以上的充電器才能使用。用隨機的一般充電器實測,充電速度就跟iPhone 7相若。
與iPhone 7+(右圖)比較,背光下使用HDR拍攝,iPhone8+光暗平衡明顯好得多,主體更光更清晰,同時背景亦不會爆光。
人像燈光模式能自動退地,但在背景太亂的情況下會有失誤。
換上全新感光元件,相片質素大大提高。
記者:韓繼聰攝影:張志孟、王國輝編輯:翟純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2/20159963
一條龍服務堅唔堅?實測KAYAK旅遊懶人包
1 :
GS(14)@2017-10-09 03:57:45■韋小薇表示,Expedia﹑Agoda等OTA及航空公司等,都是KAYAK的合作夥伴。李潤芳攝
廉航逐漸普及,港人外遊次數越趨倍升。一放假就想逃出香港,正是每個港人的心聲,據港府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本港居民的離港人次逾9175萬,按年增長3%,換言之,以本港720萬人計算,平均每人離港達12.7次之多!現時各式各樣的旅遊網,不論機票及酒店價格、租車、一日遊或半日遊都應有盡有,說走就走的旅行並非難事。近年又有美國旅遊搜尋器KAYAK登錄香港,主打機票、酒店、租車、航班提示等一條龍的「懶人旅遊網」。記者實試該網站,以本港酒店尖沙嘴Holiday Inn為例,搜尋介面彈出8個不同價格,當中包括其他旅遊價格網例如Hotels.com、Expedia、Ctrip等,普遍一晚房價連稅為1,848元,當中以Agoda最平1,680元。
KAYAK亞太區高級總監韋小薇(Amy)解釋,Expedia、Agoda等OTA(旅遊預訂網站)及航空公司等,都是KAYAK的合作夥伴,KAYAK是把用戶導入OTA及航空公司訂購,並從中賺取佣金。記者製定了19日歐洲之旅,途經杜拜、葡萄牙里斯本、英國曼徹斯特、芬蘭赫爾辛基等城市,首先由香港先飛杜拜轉機,上機前3小時就收到登機提示,起飛前亦會提示到相應的登機閘口,甚至轉了登機閘口都會有提示。落機後只要連接網絡,就會提示在哪個行李輸送帶提取行李,其後的轉機也是大同小異。另外,KAYAK也會制定行程表,更會提示甚麼時候check in及check out酒店,但是要讓消費者轉會,改變消費習慣才是最大的阻力。記者︰吳美茸、溫婉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6/20164005
【盲測真假肉】有肉味會出肉汁 街訪實測邊種最似肉?
1 :
GS(14)@2017-12-05 00:50:45這次找來真牛肉、傳統素牛扒來跟Beyond Meat比較一下,看看分別在哪裏啦。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
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素肉潮流已流行一段日子,不過近年再興起新一股素食科技熱潮,半年前才在香港推出的Food2.0 Beyond Meat,主要由豌豆、椰子油等製成,賣相、味道方面都與真肉相似。這次找來真牛肉、傳統素牛扒來跟它比較一下,看看分別在哪裏啦。
兩種素牛扒之中,Beyond Meat的像真度較高,甫打開包裝已聞到肉味,烹調時顏色還會慢慢變深,而紅色汁其實是紅菜頭,用作模仿煮真肉狀態。記者亦進行街坊試食,街坊們基本上都猜得到傳統素肉是素肉,還能試得出是用甚麼食材製造。至於另一款Beyond Meat,不少人說既不像肉,但又不知道是甚麼味道,均聲稱是新奇、從未嚐試過的味道。最後無論是味道或質感,兩款素肉跟真肉始終有明顯分別,價錢方面,Beyond Meat相對較貴,平均每100g要$35,比起素肉跟真肉,售價貴兩倍多。
Food2.0 Beyond Meat主要由碗豆、椰子油等製成,賣相、味道方面都與真肉相似。
記者亦進行街坊試食,街坊們基本上都猜得到傳統素肉是素肉,還能試得出是用甚麼食材製造。
記者:莊芷君攝影:王國輝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129/20228634
【舊iPhone降速】記者實測 iPhone 6s迫降速度等同iPhone 6
1 :
GS(14)@2018-01-07 16:21:41影片:
http://bit.ly/2BSzPmv
Apple終為iPhone降速一事公開道歉,並承諾在2018年1月底至12月期間,為iPhone6及更新型號手機提供換電池優惠。但實情電池老化了的舊iPhone,到底被降速幾多呢?
記者用上一部用上接近兩年,並已將操作系統升級至iOS11.1.2的的iPhone6進行測試。這部舊iPhone6s電池已明顯老化,平時操作已很慢,用上應用程式Geekbench4跑分,這部舊iPhone6s的單核(Single-Core)效能及多核(Multi-Core)效能,分別只有1,449分及2,492分,跟標準iPhone6s的單核/多核標準分數2,376分及3,994分下跌近4成,分數大概只同早一年推出的iPhone6相若。
記者以Geekbench4為舊iPhone6s跑分。
用了近兩年的舊iPhone6s無論在單核及多核效能測試中,得分都比最初大幅下跌。
當然手機整體效能並非全是處理器的問題,但一直用開的iPhone在不自願下被降速到早一代型號,諗落點都有啲唔忿氣。
Geekbench4測試結果舊iPhone6s/單核:1,449/多核:2,492標準iPhone6s/單核:2,376/多核:3,994標準iPhone6/單核:1,463/多核:2,459記者:布偉倫攝影:梁志永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30/20259440
【大阪實測】用繙譯機吹水有難度 點解日本人都覺得正?
1 :
GS(14)@2018-01-22 05:59:55日本搞笑藝人組合成員木哥指繙譯機無法辨識一些常用字眼。
去旅行最怕雞同鴨講,最近日本 Source Next公司推出首部世界通用的繙譯機「POCKETALK」,支援世界50種語言,包括廣東話。只要說出單詞或句子,繙譯機便能轉換成當地語言,再以語音輸出繙譯結果。
今次記者來到大阪心齋橋,一於實試用它與當地日本人溝通,即刻看看繙譯機的表現如何。記者先從遊客級問題問起,設定問題為「你好,我很肚餓,可以推介一間附近的拉麵店給我嗎?」基本上受訪者都明白問題,可惜當他們同樣用繙譯機回答時,答案參差不齊,例如有次繙成「我舉薦嘅拉麵係幾號嘅附近有一丈六坐像食譜」,令人摸不着頭腦。記者再嘗試向受訪者提出「你們很搞笑,我們交換facebook好嗎?」挑戰閒聊識朋友,不過受訪者聽了幾次都一臉疑惑,可見繙譯機只能應付簡單溝通。
雖然繙譯機偶有失靈,但當地人覺得這是一個有用的工具。
繙譯機可以應付簡單的遊客級問題,但用來與日本人「吹水」就有點難度。
日本搞笑藝人組合木哥杏子亦為我們實測一些日常對話,發現繙譯機連「大阪燒」、「好味」等簡單字眼也無法辨識。記者再用繙譯機與店家溝通,不過它時常失靈,要重設才可以回復正常運作,有點不方便。
繙譯機譯成廣東話時較遜色,如以日文詢問「請問日本哪間餐廳的大阪燒最好吃」,結果繙譯機卻繙成「唔該講我呢個城市最靚嘅壽司店先生」。
整體來說,日本人對繙譯機抱正面評價,認為起碼可以應付基本溝通。
雖然繙譯機有失靈的時候,但日本人對的它評價頗正面,有受訪者稱讚:「它是一個很有用的工具,尤其對將來來說,雖然偶爾出錯,不過我覺得已經很好,因為我們不用再學英文了。」也有受訪者表示起碼可讓「不擅長語言的人簡單理解對方的意思」。記者就覺得如果到不是太多人會說英文的國家旅遊,如日本和韓國,用繙譯機可協助簡單溝通,不過日文譯成廣東話時文法就錯漏百出,略嫌遜色。記者:鄧天蔚攝影:劉永發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
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16/20275475
實測睇極光 記者:睇一次就夠
1 :
GS(14)@2018-02-25 03:12:36「北極裏有一束光,你話留來伴我望」,看極光相信是不少人的人生願望清單(Bucket List)之一。但明明抬頭就可看到的免費極光,為何有人願意花上千元參加追光團?記者就到芬蘭分別跟着港人導遊黃兆笙(Silvia)追光及自行走出酒店抬頭望,實測是否一定要跟團。記者於1月17日到達芬蘭北面的羅凡尼米,Silvia本身指20號當晚天氣好,較大機會見到極光,隨後因應當地天氣報告,改為19號當晚出發。Silvia晚上8時左右出車,先到不同酒店接團友,第一站去到離市中心約20分鐘車程的湖邊,一落車抬頭已見到滿天的星星,走到冰封的湖上就見到天上出現一絲絲的白煙,經相機長曝光拍攝,始見到淡淡的綠色極光。當晚的溫度為負30度,湖上加上陣風,感覺再低近10度,記者停留約十分鐘已凍得「騰騰震」,再加上極光微弱,故急不及待上車到下一個地點。再開車約10多分鐘去到第二站森林,是次極光強得一落車就可用肉眼見到,見到極光大爆發,一眾團友在Silvia協助下先後完成與極光合照,興奮得似乎忘記了身在負30多度的野外。但當來到最後一站,再沒出現極光大爆發,眾人的熱情似乎冷下來,而刺骨的寒氣亦一湧而上,最後大家只在圍爐取暖,一邊喝着熱飲,一邊聽着Silvia分享有關極光的故事。記者就覺得,零下負三十度戶外追光一次就夠,以及明白到玻璃屋頂酒店的價值所在。隨後記者一行人轉到近郊的酒店,當晚據天氣報告及極光指數App都有極高機會看到極光。大約十時左右,聽到屋外的遊客見到極光。吸收前一次經驗,除了着好大褸外,更在鞋內貼滿暖包才出去,但出到去的時間已再沒有大爆發。由於沒有車的關係,只得留在酒店中看着手機App等另一次的大爆發,但直至零晨1時,即使指數極高,亦再沒有等到極光,追光團仍有其價值所在。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22/20311449
【街頭實測】中環人都讀錯的咖啡英文 教你點咖啡不失霸氣
1 :
GS(14)@2018-03-19 04:55:50馬米高(Michael),「Michael MA MMG」YouTuber,大學主修英文及教育。
早上,一眾中環上班族手拿一杯咖啡,開始一天的工作,感覺是非常的有生活品味。香港兩大連鎖咖啡店Starbucks和Pacific Coffee,咖啡size的叫法均非以英文大(Large)、中(Medium)、細(Small)來劃分,正確劃分方法是甚麼?
Latte、Cappuccino與Espresso的正確讀法又是甚麼?記者到中環街訪上班族,並請來拍攝有趣英語短片的YouTuber馬米高(Michael)講解正確讀法,想知道自己識唔識?睇片喇。
咖啡size並非以Small、Medium和Large劃分,而是tall、grande、venti或alto。
三大最易讀錯的咖啡名稱,大部份中環上班族也不懂。
記者:吳業紅攝影:梁志永、許先煜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
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317/2033418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