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向全國人大作的《國務院關於2015年中央決算的報告》中指出,2015年中央行政事業單位“三公”經費支出合計53.73億元,比預算少9.43億元。其中因公出境17.44億元,公務用車30.87億元,公務接待5.42億元,跟上年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他還表示,國家將嚴格控制“三公”經費的增長,讓更多的支出保證基本公共服務和重點民生。為了配合控制三公經費,今年早些時候各部委分別出臺了中央行政單位計算機、家具辦公用具等標準,甚至詳細到了要求辦公桌椅最少用15年。
中國的“三公”經費,一直是民眾關心的焦點。不過,“三公”經費不只是中央行政單位的問題,企業也有龐大的“三公”支出。
不算不知道,一個大型的外企,一年的差旅餐飲費用加在一起有可能超過人民幣1個億。其中大概三成是機票交通、三成是酒店、兩成是大大小小的業務餐費,余下的就是其他七七八八消費,比如公司的茶水間。可不要小瞧簡單的茶水費,一年的花費加在一起也有幾百萬。
世界500強巨頭B公司,辦公室坐落於上海金融區陸家嘴,四面落地玻璃幕墻的大樓,讓你在辦公室任何一個角落都隨時可以看到外灘的白晝百年滄桑和夜晚的燈紅酒綠。B司的茶水間在大樓七個樓面都有,免費供應著巴西現磨咖啡、碳酸飲料。周末的時候,餐室有水果和冰淇淋供應,先到先得。
而且,B司Pantry的環境也不輸給茶水內容。B司當年的整個18層,一半是大大小小的會議室,另一半面積將近800平方米被用作了茶水間和餐室(Pantry and Canteen),專給員工喝茶倒水吃飯聊天用。在這租金和物業費真可以說是寸土寸金的地方,能這麽做的企業,真讓員工覺得公司豪邁。有一次一個客戶來開會,沒約到會議室就被安排在餐廳會面,他進門楞了半天才反應過來這里的用場——左邊一排冰箱和微波爐,右邊靠窗是幾十長整齊的四人餐桌。他一邊開會一邊瞄著公司員工隨心應手地自己端茶倒水,一邊嘟囔:怪不得他們公司產品這麽貴!
作為員工來說,公司提供這樣的環境福利,要盡量利用。我在B司工作的時候,很多朋友來上海,我的保留節目就是晚上買上啤酒薯片,十點以後帶他們進公司的餐廳。在他們註目於眼前五光十色的外灘和黃浦江里大大小小的遊船時,我會說,我真不知道比這里更好的觀光地點了。當然肯定有更好的地方,可那里不會免費,也不會給人驚喜,主要別的地方不是我工作的地盤,不會讓我這麽得意地借花獻佛。
如果你覺得B司的茶水間高大上,我再跟你說說A司的。不誇張地說,A司的Pantry冰箱,就是個小型的進口食品超市:牛奶、酸奶、碳酸飲料、果汁、運動飲料、提神飲料、咖啡、巧克力、能量條、餅幹、軟糖、小面包條、水果,統統免費供應。可是這樣的茶水間居然被他們的CEO批評了。
那次家住美國紐約上東區的CEO來上海,早上起來沒來得及吃飯,餓著肚子趕到公司開會。他在Pantry轉了一圈,隨口就問,Cereal在哪兒?Cereal 就是麥片、麥圈那類東西。跟我們的方便面來一桶或者開杯樂類似,Cereal有紙杯包裝,有的老外習慣早上打開一杯Cereal,把牛奶倒進去,就是早餐了。CEO沒找到這個東西,皺眉搖頭,說這個Pantry是A公司全世界最差的了!他這一句話,把掌管這個茶水間的後勤人員都快氣哭了。她是個聰明伶俐時髦的小女生,平時感覺良好,自覺跟得上香蕉牛奶或者越南糖霜餅幹等流行零食。這句CEO的點評終於讓她知道了:在世間,自有山比此山更高!
不過這個CEO後來去了A司的北京辦公室又覺得上海的後勤工作做得還不賴了。怎麽呢?掌管北京茶水間的是位上了年紀的阿姨,北京的茶水間因此有了點中國特色。據說CEO先生在北京辦公室早上看到了包子和醬菜,他老先生沒有認出來這都是什麽,這事情總算讓上海後勤小姑娘出了一口氣。
看到這些奢侈的茶水間,你就覺得花出去幾百萬不奇怪了吧?
其實很多公司,Pantry都不只是吃飯的地方。大家走出會議室,離開電腦喝杯咖啡,聊聊新聞,聊聊家庭,甚至點個頭,笑一笑,交換一個眼色,可以放松放松。所以茶水間還是很重要的。
有段時間我在美國工作,最愜意的時候,就是每天早上在公司的Pantry,搶一個剛出爐的面面包圈(也叫貝果或Bagel),喝半杯紅茶(你知道,美國的杯子很大,一杯我怎麽也喝不下!)。公司的Pantry就在公司園區(Campus)里的人工湖旁,清晨,透亮的陽光毫不費力地穿過可以洗肺的潔凈空氣曬著我的茶和電腦。我不時地和路過的同事有時是CEO寒暄,享受著因為時差關系沒有國內郵件轟炸的寧靜。跟國內不一樣的是,這里的茶水間是付費的,自助取餐,自行刷卡,沒有人監管,也不需要簽字比對。因為進來的人都是公司員工,所以刷信用卡就好了,你的信用我們相信,就不用簽字了。
這幾年,外企受中國經濟影響業務走低,都開始註重成本開支,並且已經從茶水間開始下手。
有S公司,中國總裁走馬上任半年就做了兩件事,第一,但凡有回款風險的業務都暫停;第二,衣食住行一切從簡。在他的授意下,公司緊跟國家步伐制定出勤儉節約八項規定。該公司的茶水間本來就只有茶水沒什麽可減的,可是管理層發現,中國員工早上來公司,並不喝咖啡,而只喝為沖咖啡準備的牛奶,配上自己帶的油餅、包子、燒麥、生煎在辦公桌前大嚼大咽,於是後來專門在意大利進口的咖啡機上貼了個小條子,牛奶僅供咖啡使用。再後來,總裁還取消了早上班車里的早餐,把免費餐巾紙盒也從茶水間拿掉了。他沒想到早餐和餐巾紙,成了當月總裁信箱的投訴之王,員工說早上班車太早沒有早餐吃不人道,還說茶水間每次倒水弄灑了,沒有紙巾只能每次找清潔,阿姨覺得太累。迫於輿論壓力,不久,供應早餐變成了增加餐補,茶水間的餐巾紙恢複了供應,可是他小氣的名聲,已經在業界傳開了。那個時候,公司員工會笑著問總務,廁所里以後還有衛生紙嗎?啊?有啊!因為廁所的紙是大樓物業提供的,不是公司買的!
也許你要問,公司既然要削減費用,為什麽不減差旅、客戶招待、以及聘請外籍員工那些大頭呢?動茶水間有什麽意思?公司當然想砍這些大部頭的費用,但是太難。
公司都有公司政治,控制差旅和招待的費用,公司的主力銷售會太多抱怨。而出於對中國員工的不信任,外企在重要的崗位上,仍然都有外國人把控。這樣一來,大的費用減不掉,能減的就只有減少茶包的品種,引進點試用免費咖啡了。
(作者為五百強公司管理人士,文章不代表本報觀點,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與作者交流)
每年暑假一過,準備赴英留學的學生就開始忙碌起來,抓住最後的機會多考一次雅思、打磨一下個人簡歷,盡可能讓自己的留學申請漂亮一些。
但是,就在6月,英國“脫歐公投”將一位此前在留學圈子中被戲稱為“留學生殺手”的新首相特雷莎·梅推到了臺前,有些人開始犯嘀咕,從此以後赴英留學會不會難度更大了?
“留學生殺手”名從何來?
特雷莎·梅在擔任卡梅倫政府內政大臣期間,逐步收緊、並最終在2012年取消了對留學生來說赴英留學最具吸引力的PSW簽證。
PSW簽證的全名為Post Study Work,旨在讓獲得本科、碩士以及博士學位的國際留學生在畢業後,有足夠多空余時間留在英國找工作或開展商業活動,而PSW 簽證有效期為2年。
自英國政府2008年6月正式施行PSW簽證政策開始,畢業後繼續申請兩年的簽證幾乎成了每一個留學生的“標配”,也正是PSW簽證給予許多留學生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的機會。PSW簽證甚至可以說是那段時期赴英留學最具吸引力的一個因素。
除了被“一刀砍”的PSW簽證,特雷莎·梅在擔任內政大臣期間還對留學生在英國讀書的總年限做出了限制,例如本科以下高中最多只能在英國讀兩年,而三年的本科最多只能讀五年。
特雷莎·梅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在“梅姨”的主導下,留學生和移民群體經歷過的血淚史:
2010年11月:擬取消留學生申請永居權
英國內政大臣特蕾莎梅在上任後首次就移民政策發表演講時表示,英國將取消留學生和短期工作者有可能獲得永久居留權的政策,並將大幅度削減赴英就讀低於學位課程的國際學生數量。
2012年4月:取消PSW(畢業後兩年工作)簽證
據英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處統計,2012年在英有超過9萬名中國留學生,其中超過7萬人修讀的是高等教育課程,這意味著,有超過7萬名中國學生畢業後面臨被迫離英的尷尬境遇。
2014年2月:托業考試在英被禁
梅姨說:“英國移民部門不再認可ETS(包括托業和托福)提供的所有英語考試的成績。”因此本就已經需要搶名額的雅思考試變得“一號難求”,而雅思從考試到出成績的周期較長,有學生可能最終因未能及時參加考試而無法提供語言成績,需要修讀相應的語言課程,甚至影響入學。
2014年以來:持續提升企業家簽證難度,投資移民門檻翻倍
英國在2014年11月開始實行最新的移民修改法案,新法案將投資移民的申請門檻從此前的100萬英鎊調高至200萬英鎊,申請門檻足足翻了一番,而且原來規定中投資額的25%可用作定期存款或購買房產一項也被取消,200萬英鎊必須全額投資於國債、公司債、股票或英國公司。
2014年12月:留學簽證畢業即失效
根據英國當時的法規,非歐盟國際學生在學業結束後,被允許逗留英國4個月。在這段時間里,如果能找到工作,他們就可以把留學簽證轉成工作簽證,繼續留在英國。然而這項規定很快被“梅姨”推翻,宣布推行一項新法案:留英的非歐盟國際學生的簽證,將在他們完成學業後立即失效。此舉引得英國《衛報》發表評論稱,這項新政策與眾多不利於國際學生的政策一樣,是英國政府歧視國際學生的又一條證據。
2016年初:擬增加十年永居簽證難度
自2016年10月份後,申請英籍或者永居配偶簽證的申請人,必須達到英語成績A2的要求。
2016年2月:取消投資移民簽證
今年年初,英國議會官網公布了移民法案修正議案,提議從2017年1月1日起,取消Tier1投資移民簽證。
2016年3月:學生簽證政策收緊
英國政府擬通過設置更嚴格的英語(精品課)語言測試來達到每年減少2.5萬名留學生的目標。近年來,英國政府已經推行一系列關於赴英留學的新“規矩”,如提高高等教育學費、將留學生的免費醫療變更為收費項目、禁止留學期間打工等。就大多數英語能力並不強的中國學生而言,對於以上這些還能勉強忍受,但是語言始終是樹在他們面前最高的一道坎。這項新政策被質疑“英國不再歡迎中國學生。”
赴英留學更難了?
鑒於特雷莎·梅以往的行事風格,這種前景可能性很大。
據新華社記者了解,特雷莎·梅政府已經開始著手研究新的留學生簽證削減計劃,她的班底認為進一步收緊國際學生簽證或將大大有助於減少凈移民數量。
鄧茜說,有政府內部消息人士表示,內政部和教育部有可能被要求評估收緊在學生簽證管理方面的空間。這些在考慮中的選項預計包括禁止學校以能為學生提供留英工作機會進行營銷、采取進一步措施確保外國留學生完成學業後即離開英國等。
從推動政策的阻力看,特雷莎·梅出任首相無疑比之前擔任卡梅倫政府內政大臣期間小得多。特雷莎·梅在卡梅倫政府中因在移民問題上態度強硬而受到關註,也因此與內閣中其他一些大臣意見相左。
前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以及商業、創新和技術部一些官員曾試圖阻止她推出相關的強硬政策,因為他們認為國際學生有利於英國經濟及英國大學收入。財政部和商業、創新和技術部也曾試圖通過將留學生人數從政府移民統計中剔除,以幫助放寬學生簽證。奧斯本曾表示正計劃降低公司稅,並準備向全世界推銷英國,尤其著眼於中國。不論最終誰當選英國新任首相,放寬對中國的投資移民和留學政策或許利大於弊,畢竟比起保守內政和強硬的外交,如何跟歐盟談判,尋求其他出路,持續發展經濟才是目前對英國來說的頭等大事。
英國前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
前英國首相布萊爾在7月3日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不論英國是否舉行第二次公投,我希望繼續吸引來自中國的投資。”
但是,特雷莎·梅上臺後沒有留用奧斯本,並將商業、創新和技術部撤銷,其所轄大學管理職能並入教育部,而新任教育大臣賈絲廷·格里寧是特雷莎·梅的堅定支持者。而對她最有影響力的政策顧問尼克·蒂莫西此前也呼籲采取進一步措施收緊英國學生簽證管理。
留學英國還有吸引力嗎?
簽證政策不斷縮緊,那麽赴英留學的吸引力不如從前了嗎?通過對多位留學生的采訪,得到的普遍感受是,這些年在英國畢業找工作的難度的確有所增加,不過這似乎並沒有降低中國留學生對英國留學生活的憧憬。
一方面,英國學校的學時普遍較短,本科三年,研究生最快一年可以拿到學位。威斯敏斯特大學國際媒體專業碩士白葉認為,對學生來說,早畢業是一件好事,短時間內完成同樣的學位,意味提早進入社會,提早踏入人生下一步。同等條件下,在英國三年可以獲得兩個研究生學位,而在美國三年或許只能拿到一個。
此外,相較美加、澳洲的學校而言,不少中國學生和家長心中對英國高校存在偏好。不論是因為哈利·波特的走紅,還是受到牛津、劍橋這類學校名聲的影響,不少學生和家長認為,留學英國可以接受最傳統、最高等的教育。
另一方面,英國內政部近日推出Tier 4學生簽證試點類型:牛津、劍橋、帝國理工、巴斯等幾所大學的碩士畢業生可以延長6個月時間留在英國。鄧茜說,這或許從一方面可以看出梅對於留學生準入的管理理念,即一方面從總體上收緊,另一方面給最優秀的學生進入英國的機會。
白葉也認為,留學簽證的收緊只是減少了畢業後“混在英國”的人的幾率,能力出眾的人大可以放心選擇申請赴英留學。
(綜合自新華社、人民日報海外版)
據共同社報道,29日,東京都調查小組就3處用作比賽場館的設施向知事小池百合子報告了包括停建在內的徹底修改方案。
調查對像是東京都建設的場館中,率先啟動設計的賽艇與皮劃艇賽場“海之森水上競技場”、排球場館“有明Arena”、遊泳場館“奧運遊泳中心”。
調查小組指出,據估算奧運經費可能超過3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975億元),提議努力削減成本。小池稱“會認真對待,尋找最佳解決方法”,表示將全面研究在代替性場所舉行比賽的可能性。
該調查小組負責驗證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舉辦費用等。
圖為東京都特別顧問上山信一(右)當天在東京都政府召開記者會。
據悉,東京奧組委計劃年內向國際奧委會(IOC)提交預算計劃,若要修改,相關日程可能會受到影響。但據新華社報道稱,目前的計劃已經獲得IOC的批準,預計難以大幅調整。
報道稱,除3處設施的修改問題之外,報告還要求臨時設施中,在東京的場館部分由東京都政府負擔,東京以外地區由當地政府和中央政府分攤。
此外報告還提到,東京都出資比例高達97.5%,有必要締結協定,從而使監督和指導出現赤字需要填補虧空的組委會成為可能。
報告還提出,由於不存在為東京奧運進行整體預算管理的人士,導致效率不高,因此應設定預算上限,由東京都和中央政府,或其中一方對舉辦計劃和人員實施一元化管理。
伊人置業(0271)宣佈把股本減值,由1元面值減少至50仙,以抵銷累計虧損,方便派息和未來發行新股。主席詹培忠表示,該公司減股本面值是切合實際環境需要,現在尚安排法庭聆訊以安排認可股本減值日期。現時已和其他財團洽談賣盤,但尚未有結果。
當時,公司業務為物業收租、投資證券收息,股本為4,272萬股,除了把股本減值至50仙,減值2,136萬元外,還減值資本溢價368.6萬及資本儲備減少約800萬,以取消公司之累計虧損,並把註冊資本增至5,000萬,為未來發行新股增加空間。
後來,公司宣佈把股權售予韋理,易名亞洲證券,之後注入華人置業(127)股份及地產等,後來購入華光地產等,龔如心成為第二大股東。因併入華光地產,成為物業集團。後來,韋理新婚,故退出公司經營,售予聯合系,聯合系後又出售予力寶,力寶和龔如心爭奪上市公司股權,最終龔如心失敗。力寶曾想把股權售予中翹電訊(138)麥兆棠,最終亦把股權售予戴小明。戴小明亦引入中外運等國企,但後來戴小明失勢,公司漸歸沈寂。
近年,龔如心逝世,紅山半島亦可陸續出售,公司價值釋放,戴小明也把股權重新售回聯合系天安(28),近期天安也陸續購回股份,不知其意欲如何?
——華爾街日報——
【非農數據靚麗,美元指數意外急跌】美國二月非農就業人數為23.5萬,大幅高於預期的20萬。美元指數在數據公布後急速下跌,收報101.28。歐元/美元順勢攀升至一個月來高點,報1.0672 。美股連漲趨勢也遭終結,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本周分別累跌0.44%和0.15% 。
——Reuters——
【移民案件堆積如山 ,美司法部新增50名法官辦案】周五,美國司法部申請額外增加50名法官處理移民拘留中心所積壓的近50萬起案件。自1月特朗普加快驅逐美國境內的非法移民開始,美國法院便出現大量代辦案件,移民拘留中心也人滿為患。據不完全統計,滯留在美國境內的非法移民多達1100萬人,其中大部分來自墨西哥。
——Bloomberg——
【大眾尾氣排放造假認罪,被罰款近300億】周五,德國大眾汽車承認違反3條聯邦罪狀,並與司法部達成認罪協議,將支付刑事和民事罰款43億美元及向受影響方賠款250億美元,尾氣排放醜聞初告一段落。 大眾汽車此前在58萬輛車中安裝秘密軟件,使其能夠在六年的時間內通過排放測試,但實際上排放量超出法律允許標準的40倍。
——CNN——
【特朗普內閣將推財政預算削減計劃】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計劃削減財政預算,以完成總統特朗普在競選期間許下的承諾。特朗普的智囊團表示,在奧巴馬任期內,聯邦財政赤字大幅攀升,控制赤字成為新總統的重要任務。若沒有新增的財政收入和削減赤字計劃,聯邦赤字在2025年前就可以達到1萬億美元。特朗普內閣將在未來數周內公布具體的預算計劃。
——BBC——
【波蘭總理指責法國總統試圖以停止註資相要挾】波蘭總理希德沃(Beata Szydlo)指責法國總統奧朗德意圖要挾波蘭。在歐洲峰會結束時,希德沃稱奧朗德威脅道,如果波蘭在選舉圖斯克(Donald Tusk)為歐洲理事會主席這一事上沒有“表現得當”,那麽法國將會停止對波蘭的資助。波蘭雖試圖阻止圖斯克當選,但它失敗了。希德沃警告歐盟若不註意保護弱小盟國的利益,歐盟的分化程度將會加劇。
——英國金融時報——
【馬斯克自薦解決南澳洲供電短缺】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Elon Musk)向南澳大利亞提出在100天內解決其供電問題,如果不能在限期內完成任務,則不收取任何費用。南澳大利亞由於受暴風侵襲,局部供電停止,導致電價高升。馬斯克希望利用旗下的太陽能公司SolarCity提供太陽能供電方案,其中包括安裝功率為100~300兆瓦特/小時的蓄電池。
——印度經濟時報——
【沃達豐在印度推出移動充電設備】電信巨頭沃達豐宣布在印度部分城市首推名為“Private Recharge”移動充電設備,所有沃達豐用戶無需提供電話號碼就能免費在這些充電設備中充電,保護用戶的私隱以及提供7*24小時的便利服務是“Private Recharge”的最大優點,用戶只需發送特定短信至電信營運商即可便捷開通。
——華爾街日報——
【美參議院:沒有任何證據支持特朗普被奧巴馬竊聽】參議院情報委員會領導人表示,沒有任何證據支持總統特朗普關於特朗普大廈在2016年總統大選期間被奧巴馬竊聽這一申訴,參議院情報機構成員將駁回特朗普的指控。但白宮發言人斯派塞表示,總統特朗普將會繼續保持他主張申訴的立場。
——Reuters——
【特朗普削減多部門財政預算,押註軍事開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1.1萬億美元預算設想將削減很多政府計劃,同時保留一些權利,例如社會保障制度不會變。同時,他主要增加了軍事和邊境安全的國防預算開支。
——Bloomberg——
【美財政部實行現金管理措施,避免債務違約】美國財政部長Steven Mnuchin重申他的觀點,即美元的長期強化是經濟的最佳利益,它反映了對世界儲備貨幣的信心。財政部將會實行進一步的現金管理措施,以避免美國出現債務違約。
——CNN——
【特朗普大刀闊斧削減農業部財政預算惹不滿】根據白宮預算文件,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建議停止對城郊清潔水倡議的供資,並減少縣級工作人員,削減農業部近21%的預算。美國農業部將削減一些統計和農村商業服務,並且鼓勵私營企業保護規劃。在減少47億美元的財政預算後,美國農業部的預算變為179億美元。一些農場團體警告稱,農民和相應社區可能因此受苦。
——BBC——
【聯邦法官再度打擊特朗普政府移民禁令】繼夏威夷州法官對特朗普政府頒布的新版禁穆令作出“暫停執行”的裁定後,馬里蘭州法官也加入了這場阻止禁穆令實行的行動中,解除了“6個穆斯林國家的公民90日不得進入美國境內”這一限制。特朗普辯駁道,新禁令已經緩和了不少,法院所為已屬司法越權。
——英國金融時報——
【英首相梅拒絕蘇格蘭獨立公投的要求:這不是時候】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周四拒絕了蘇格蘭再一次發起獨立公投的要求,稱“目前是退歐談判的關鍵時期,蘇格蘭的要求來得不是時候”。蘇格蘭首席大臣Nicola Sturgeon指責梅並沒有很好地回應蘇格蘭的公投的要求,而且蘇格蘭留在歐元單一市場的要求也被忽視,這違背了蘇格蘭人民的意願 。
——印度經濟時報——
【寶馬多車型4月起將在印度提價】德國寶馬宣布從4月起在印度出售的汽車售價將會提高約2%,寶馬印度負責人Vikram Pawsh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為應對全球經濟態勢的發展及持續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我們決定將稍微提高包括Mini和SUV系列車型售價。”
梁振英政府在換屆前向大財團送禮,延續兩電的利潤保證計劃15年,直至2033年。最初政府顧問建議把准許回報調低至6%至8%,現在以最高的8%准許回報延續計劃,難怪市場反應正面,中電、港燈及港燈的控股公司電能,股價在消息公布後攀升。 政府保證兩電在2018年後的15年,每年賺8%的回報,即使兩電不透過舉債去提升回報率,回報率依然十分可觀。在利潤保證計劃下,電力公司的股東投資100億元,每年穩賺8億元,由於不用舉債,故此毋須支付利息。每年賺了8億元後又把所有資金投入去擴大資產值,連本帶利,15年後100億元的投資變成317億元,累積回報超過兩倍。 最近按揭證券公司提出的終身年金計劃,亦只能保證投保人每年賺3%至4%。以保證4%回報推算,15年後100萬元增長至180萬元,累積回報80%,遠遠低於利潤保證計劃的217%投資回報。 正如前文所述,中電和電能在十多年前,已大舉增加香港以外的投資,希望透過增加海外業務的利潤,去抵銷准許回報被削的損失。電能更在2014年分拆港燈上市,把港燈搾乾搾盡,大賺500多億元。 以2016年財政年度的數字來推算,當年中電全年利潤為127億元,當中87億元來自管制計劃,餘下來自其他業務。2016年中電准許利潤是106億元,扣除約9億元的利息支出和調整,扣除後利潤為97億元。這97億元利潤有90%屬於中電,餘下10%屬於持有30%青山發電公司股權的南方電網,故此中電實際從管制計劃中賺取87億元(97億×90%)。 2018年後政府將准許回報率由9.99%削減兩成至8%,假設其他因素不變,准許利潤將由106億元下跌至85億元。扣除約9億元的利息支出和調整,扣除後利潤為76億元;中電佔90%,即68億元。連同其他業務賺40億元,整間上市公司賺108億元,較去年的127億元下降15%。至於港燈,2016年准許利潤是49億元,扣除約8億元的利息支出及調整,扣除後利潤為41億元。但港燈實際只賺36億元,相差5億元,主要因為是公司上市時增加貸款,負債較管制計劃為高,需要負擔更多利息支出。2018年後准許回報下調至8%,港燈准許利潤將由49億元跌至39億元,扣除8億元的利息支出及調整,扣除後利潤跌至31億元。假設管制計劃利潤仍較上市公司利潤多5億元,到時港燈利潤便只得26億元,較去年賺36億元下跌28%!港燈的控股公司電能,只持有33%股權,去年從港燈所賺的36億元中獲分派12億元。若然2018年後港燈利潤跌至26億元,電能只能獲分派約9億元;連同其他業務賺52億元,整間電能將賺61億元,較去年賺64億元下跌約5%而已。由此可見,政府削減兩電保證回報,對負債較重的港燈影響最大。事實上,港燈現時負債300多億元,若分15年攤還,每年要償還20多億元,差不多吃掉港燈所有現金。不過上市公司可以不斷延續貸款,每年還息不還本,才能維持向股東派發現金股息。 林本利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作者網誌 - http://lampunlee.blogspot.com |
據英國路透社10月18日報道,三菱汽車公司近日公布了截止2019財年的中期戰略計劃,希望將營業利潤率至少提高至6%,同時營業收入和銷售量均能提高30%。
除了公布銷售目標,三菱還宣布會加大研發經費投入,以進一步在美國以及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市場拓展業務。三菱希望通過此舉徹底擺脫2016年油耗數據造假帶來的負面影響。
得益於加入雷諾-日產聯盟,三菱在研發和采購方面收效顯著,因此計劃在未來3年內節約8.9億美元成本。2016年,三菱承認燃油經濟數據造假之後,雷諾-日產聯盟將其收歸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