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黑馬基金投資總監的分享內容:
一、股權的問題按階段說,第一個是創業公司發起設立,然後是融資,其次是新團隊成員引進。
初創企業資本比較忌諱的集中分配有:平分的、核心團隊不控股的,或者人數比較多還全員持股的。相對理想的股權分配是CEO持1/2以上股權,更理想是2/3以上。
融資階段,現在種子,天使,天使+, pre A一堆融資點,所以每輪的股權稀釋比例要控制一些,最好不要超過30%。另外,一些融過資的朋友會碰到投資機構協議中關於股權成熟的問題,investing一般都會分4年,逐步成熟,讓創始團隊或大股東逐步獲取股權.有的朋友會覺得這個條款比較苛刻,實際上機構也是希望團隊,尤其是實際控制人的股權相對穩定,以保證公司的治理結構穩定。
對於後引進的高管、職業經理人,空降的和初始團隊畢竟不一樣,一般會有一些磨合期,所以投資人通常根據公司原來團隊結構要求預留的期權池,也是考慮到這些人的。應該設定合理的考核機制和時間點,逐步落實股權,以免發生高薪+股權請來的,半年就走了,還有股權遺留問題。
二、從投資人角度,在股權分配上的一些基本理念:
1. 股權問題是硬傷,秒殺一切其他優勢,一票否決,團隊和項目再強也白扯。
一般在天使階段會要求預留比較多,早期很少有團隊十分健全的,尤其有些盈利模式還未清晰的項目。根據全隊健全程度,通常在七八個點到十五個點左右。
2. 不建議公司在沒有資本化情況下,過早地釋放股權,用股權拴住人,尤其是基本員工。說白了,就是不要把管理問題用股權解決。期權也好,股權也好,在沒有融資這種市場行為前提下,沒法衡量公允價值,想留住員工也慎用。
三、大家平時需要關註的基礎知識
1.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會、董事會問題
2. 有限合夥的玩法,這個不僅限於機構投資人,很多情況下都可以用,而且會有特殊功效
3. 優先股問題
4. 股權成熟
5. 期權的設置,行權等問題
6. 帶持(最好有帶持協議)
7. 對於退股、轉讓的約定,建議創始團隊最好都放錢進來,有退股等問題也好量化
8. 建議大家盡量不要和機構對賭。因為誰輸誰贏都是雙輸。對於機構來說,這個只是投資組合的一個項目,輸贏基金調整比較方便。對創始團隊,賭輸了理論上背負現金債務,輸了股權更麻煩。
9. 回購的問題比較複雜,有時候執行會有問題。贖回條款,比如約定某個時間點上市而不能上市的要回購。大多TS或SPA都會有這個贖回條款,這個彈性非常大。機構也是爭取安全邊界而已。一般互聯網項目,尤其是早期的,這個條款其實很雞肋。2,3年沒有進一步資本化,大多機構都從投資組合取消掉了。
10. 分紅權和股權可以分離,表決權理論上也可以分離,但如果境內公司最好別太考慮。如果融過美元,海外架構,表決權上可以也多想想設置方式。
四、Q&A(黑馬會旅遊分會會員&黑馬基金投資總監)
1、問:期權池怎麽留比較合理呢?
答:一般會要求創始團隊同比例稀釋,預留期權池,當然,大股東太大了,仗義點自己割肉也好。有些投資人在預留期權時候會要求反稀釋,就是自己不割肉。做期權設置或者調整的時候,有的本輪,或者上一輪投資人會要求不被稀釋。這個是合理的。當然,特殊情況下也可以一起稀釋。
2、問:理論上合夥人都應該拿錢進來的,但如果合夥人有實際困難拿不出錢,而項目也確實需要這個合夥人參與,那麽這樣的情況應該如何處理?
答:我是建議總要放點錢進來,避免幹股。
3、問:請問期權池如何設置,高管、中層幹部以及員工期權設置有什麽參照系?
答:我個人建議中層幹部及員工避免用期權或股權激勵,除非特別有潛質的。
問:那不給中層股權和期權那用什麽獎勵呢?這方面有什麽建議嗎?
答:中層和基層還是用職業規劃、薪水的提高,獎金這些。當然也有不少很年輕的中層,以後發展潛力很好,可以考慮,只要不影響公平性就好。
4、問:如果a輪投資方要求在融b輪前有優先增持股權,有什麽問題嗎?
答:這種情況挺多的。很多前一輪投資人下一輪都會要求在跟投一些,保持一定比例。
問:會影響下一輪融資嗎?
答:有的交易結構會更複雜,比如認購股權一部分,還有一部分債權,類似過橋,如果有下一輪,會折價轉股。這些交易結構都是可談的。如果你A是很強的機構,這個沒問題。
5、問:一般盡調的時候會請第三方機構還是自己調查?第三方機構會收費,這個費用如何承擔?
答:看機構。一般涉及到海外架構的,法律方面總是需要涉外所做點工作。還有就是國資背景的,肯定需要外包來推卸風險和責任。很多市場化機構業務方面還是自己調查的。
6、問:第三方盡調有什麽好處和不好?
答:有些財務法律等專業問題有專業機構解決也不壞。從我個人角度,我不太喜歡用第三方。畢竟投資人和企業之間越了解越好嘛。第三方一般是流程化的東西
7、問:錢誰付?
答:好的機構自己承擔。如果真交易的話,可能會轉嫁給你。尤其是搭架勾的時候律師費,反正花的也是投資款。很多事兒跟買白菜一樣,多談談,多溝通你們也會更了解要當你股東的投資人。
加入黑馬會請聯系: 小小 13683388057 (電話&微信)
讀書劄記150827
世界史的結構(一) 互酬、再分配 與 市場
掌門執筆
《世界史的結構》(2010) 柄谷行人Kojin Karatani
柄谷行人,日本當前最炙手可熱的左翼思想家, 一生投身追求自由平等的政治運動,以批判和挑戰資本主義制度為職誌. 本書可說是 柄谷畢生苦思的爆發, 欲窮究人類社會的本源與流變,以濟當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困局, 其用意宏大深遠,提出的是一種解釋整體歷史的「大理論」。
柄谷理論的獨創及關鍵之處是其
〈交換模式理論〉.
馬克思歷史哲學的核心見解是「經濟決定論」, 認定 生產關係 是人類社會的「基層結構」, 而政治和文化等 「上層結構」 則為基層結構所決定.*** 這個馬克思主義的內核自然飽遭異教徒圍剿攻堅,日久搖搖欲墜. 柄谷為了捍衛光明頂,重新修訂祖師爺的理論, 以振興門派為己任.
柄谷認為馬克思以 「生產模式」描述基層結構, 解釋力量有所不逮; Th. 應該以「交換模式」進行描述, 才能盡通古今之變.
“社會關係” by definition就是 “交換關係”, 生產是為了交換, 是生產模式服從於交換模式,而不是其反面,**** 馬克思揀取生產模式作理論骨幹乃是本末倒置.
尤有進者, 馬克思以 經濟體制為「基層結構」, 而以 民族和國家體制為「上層結構」, 推論出只要推翻資本主義體制,現代民族國家將會自動解消. ****
柄谷認為此與 當代史 實況不符, 民族國家活力十足,從未露過衰竭的跡象,*** 無論在昔日奉行列寧主義的系列國家之中, 抑或當前 “全球化”風行草偃之際,全都一樣. 即是之故, 柄谷大膽提出
Th. 「民族」和「國家」本身就是基層結構,直接來源於交換模式; 事實上「經濟體制 (ie交換模式)—民族–國家」三位一體, 共同形成社會的基層結構.*****
柄谷寫作《世界史的結構》為的就是論証這個理論.
欲知柄谷理論之究竟,先要從人類社會的基本交換模式入手. 人類學界普遍認定 交換模式共有三種, 此三者恆相並存,貫穿於整個人類歷史的不同時期; 而不同的 「社會類型」 端看是何種模式主宰大局.***
〈模式A互酬〉亦作 「互惠」
Def. 地位相當的交換雙方, 其中一方無償贈與對方 “禮品或勞務” ;而對方則有 “義務” 在未來回贈價值相約的禮品或勞務.
從宏觀角度審視這種 “慷慨大方” 的行徑,可以看到內裡設定的 “功利計較”, 倘若收禮方日後不予回報,則友好關係必將破裂.***
又倘使回禮價值明顯高於或低於初禮, 則雙方的平等地位會立時傾側, 淨收益的一方下降至從屬位置.**** 由此產生的身份認同危機有可能引發「禮物戰爭」, *** 著名的 印第安人“誇富宴Potlatch” 就是其誇張形式.
這裡特別值得強調的是, “互酬”是一種義務,回禮帶有強迫性質,*** 因此雖然平等,但是並不自由.**** 這和今日我們盛行的 “單向餽贈”—收禮者沒有義務回禮,大不相同. 互酬行為由習俗施加強制,其力量強大無比,較諸法律有過之而無不及.
互酬原則還存在著一種鏡像形態,那就是「血親復仇」了, 一個氐族的成員殺了另一個氐族的成員,則後者必須對等回報(然而不必殺死該名兇手), 強迫復仇與強迫回禮按相同的社會法則運作.****
Th. 按互酬原則主導交換的社會是「部族社會」.****
進入農耕畜牧階段的 部族社會以血緣為組織經緯, 在同一氐族內部,單元家庭之間有義務相互周濟. 但從另一方面看,私有產權經已確立,生產所得屬於個別家庭.*** 於是 “相互周濟”的方式就是家庭與家庭之間的 「贈禮」,*** 而 “投桃報李”, 接受周濟的一方有義務在異時贈禮回報. 氐族內部以此凝聚及加固血緣家庭之間的聯繫, 這種做法在時間上面要不斷重複, 關係要再三確認,以防衰退.
氐族與氐族之間亦以互酬原則消弭敵意,抑止戰爭,*** 人類學經典Mauss的《禮物》已立定論. Sahlins則將這樣組成的部族農業共同體描述為以「分節」方式組成的社會,節節增生,環環平等, 不相統屬,並無層級關係.****
〈模式B 再分配〉
Def. 強勢的一方取得弱勢的一方某種重大利益, 然後回報以他種通常為較輕的利益.
這裡的要害是強勢方制宰局勢,予取予攜. 相對於鬆散遊移的模式A, 模式B較為緊密穩固,具有較強的運作效率, 保証條件則是強者的力量.***
再分配模式盛行於權力高度集中的緊密團體或社群, 例如家庭、教會神廟和國家. 由於再分配模式先天上必然是不平等的, 故此必須由威權(通常以武力為後盾) 強制執行, 因而也是不自由的.****
最極端的 “再分配行為”就是純粹掠奪,完全不給予回報. 但違反直覺的是:就算是純粹掠奪, 只要關係維持得足夠長久,強勢方仍有給予弱勢方某些另類回報的可能.*** 例如保護他免受別的強權掠奪; 又或提供某種 “公共福利”, 以覆蓋一大群弱勢者. 要索「保護費」正是王權和國家的起源.****
Th. 按再分配原則主導交換的社會是「國家社會」.****
國家向其子民無償索取利益,主要體現為稅務和勞役, 性質上是純粹掠奪,並不以任何回報為前提. 國家向其子民提供的 “福利”, 都是系統成立之後的 “回饋”,而非成立之前的協議,有如 “社會契約論” 者鑿鑿所言.
柄谷認為主流交換模式由A切換成B, 在人類歷史上即是由部族社會轉型為國家社會.***** 部族社會盛行的互酬原則使得氐族首領們維持地位平等, 各氐族共同推舉的「聯盟領袖」(原始的酋長,上古中國稱為 “共主”) 其角色近乎仲裁人或評議會主席, 並沒有任何獨裁權力,其下亦無任何執行機關. 即是之故, 互酬原則抑止了集權, 延後了國家的誕生.***
〈模式C 市場〉ie自由交換, 等價交換
在不存在模式A或B的局部狀況下, Def. 以雙方你情我願為基礎, 透過商討,自由地交易不同的商品與勞務. 有了 “貨幣”之後, 人們更可透過 “集體議價”進行買賣,成就「自由市場」.***
深受古典經濟學的誤導,我們直覺上認為自由交換起源於個體之間, 實情不然, 氏族內部由互酬原則控制,不作興自由交換. 自由交換起源於氏族與氏族之間,尤其在親緣疏遠者,*** 因為互酬的強制力趨於薄弱,純粹功利計較於焉擡頭.
「市場」by definition是自由的, 表面上看來也很平等. 在 “以物易物經濟” 中, 平等性的確成立; 但在 “貨幣經濟” 中, 情況有變. 「貨幣」作為交易中樞, 可以交換萬物; 但是萬物卻只能換取貨幣一物. 這就使得持有貨幣一方佔有「選擇權」優勢,**** 可以伺機套利. 所以, 市場是不平等的,利益傾斜資本方.***** 這種傾斜積累到一定程度, 造成身份差異,形成資本主義內部的階級對立.
Th. 按市場原則主導交換的社會是「都市社會」(ie資本主義社會).
市場既以互相合意為交易的基礎, 則其前提必然是尊重對手,視之為地位對等之人. 這在家庭和氐族內部絕對無法做到, 在成員間實力懸殊的團體之中也很難成立. 故此, 等價交換必始於與遠方來人貿易之場合, 在於上古之時,即是市集.***
神廟或王宮附近的市集逐漸發展為工商業中心,在那裡長期盛行模式C, 但在漫長的歷史中這只是局部現象,整個社會仍以模式B為主流. 間或因緣和合,歷史上也會出現城邦或城市政權, 如雅典、威尼斯和漢撒同盟諸商業城市, 政治上行貴族共和制,經濟上奉行資本主義市場制, 但只居於偶然和從屬性的位置.
直到 “美國獨立革命”和 “法國大革命”春雷乍起,天翻地覆, 現代資本主義國家才大行其道.***
主流交換模式由B切換成C, 在歷史上即是由 專制主義國家社會轉型為 現代資本主義民主社會. 這種當代的主流社會形態就是文首所說的「資本主義體制–民族–國家」三位一體結構, 三者分別起源於交換模式C,A和B.****
正如 “奪命十三劍” 內中暗含第十四劍; “三種模式” 之上也暗含著
〈第四種交換模式〉….. 且看下回分解.
科技改變傳統金融的遊戲規則,金融服務不再是銀行的專利,台灣也將加入這場由科技帶動的劇烈金融革命。 在倫敦,金融科技搶食原有銀行業務,支付、借貸、投資管道不再為銀行所獨占。但台灣銀行法限制非金融業者投入銀行業務,許多國外的創新模式無法在台營運。 然而,這樣的情況,從今年開始已經改變了,台灣金融科技發展的腳步,隨著法規的鬆綁,正快速的邁開。 金管會今年立志推動台灣金融科技發展,把二○一五年定義為金融科技元年,立法、修法開放非金融業者加入戰場。 純網路銀行,金管會下一步開放目標 「這波金融科技是金融民主化,」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接受專訪時說,「大家都有機會,我們只要準備好,就能抓住機會。」 搶攻金融服務這塊大餅的門檻大幅降低。今年以前,只有銀行能做支付的服務,你必須擁有億百億的資本額來開一家銀行。但今年一月第三方支付專法通過後,一家 公司只須五億元就能經營電子支付、儲值,如果只做代收代付,規定資本額更降低到一億,更多人能在這規模高達八百九十億元的行動支付市場裡競爭。 四月時金管會開放股權的群眾募資,無實體分行的純網路銀行,也是未來金管會擬開放的項目,曾銘宗表示,以LendingClub、Zopa為代表的P2P借貸,只要「時機成熟」,也不無開放之可能。 面對侵蝕業務的金融科技,銀行和保險公司也開始加速數位轉型,而這給非金融業者的,是更多的參與機會。 「新創可以跟金融機構合起來做事情,一個出錢,一個出技術,」則行政院長、總統府資政陳沖說。例如銀行要做精準行銷需要的大數據分析,或讓保險業保費個人化的物聯網技術,甚至生物科技產業也能加入,在生物辨識領域大展身手。 金管會已開放銀行一○○%投資金融科技公司,鼓勵雙方的合作關係,十二月金管會已同意玉山銀行持股資訊系統公司金財通至超過六成,為金融科技與傳統金融的 合作開了第一槍。台灣金融科技正起步,代表的是還有很多的市場空缺。觀察歐美金融科技成功的發展路程能發現,非金融業者如何找到市場、占得先機的關鍵在於 解決人的需求。 「金融科技絕對是機會,」玉山銀行數位金融事業處數位長李正國說,「就看你平常有沒有去發掘顧客的痛點,看到哪些 服務是顧客覺得不夠的。」Lending Club執行長拉普朗契(Renaud Laplanche)看到借款人需要更高利率的需求,而不是以不到一%的利率借錢給銀行,全球最大、市場估值逾十億美元的P 2 P貸款平台因而產生。首個群眾股權募資平台Growdcube的誕生,也是由於創辦人看見新創對資金的需求。 成功秘訣:看到消費者生活需求 需求不僅是金融需求,更多的是生活需求.「現在看到的金融科技,很多是把生活種種元素連在一起形成商業模武,」中國信託數位金融處副總經理周郭傑說。例 如,吃飯占了人的生活很大的一部分,中信銀跟餐廳系統iChef合作,讓消費者能用平板電腦刷卡付餐,就是以生活為出發點的金融服務,周郭傑說。 台灣金融科技發展相對落後,電子支付僅占消費支出的二六%,剩下七四%的商機,掌握在創造消費者對電子支付有需求的人手上。曾銘宗說,金管會目標兩年後, 讓電子支付占消費支出比率超過五成。當科技打破保護著金融業的高牆,任何看見需求的人都可以搶占誘人的金融服務市場,在還是金融科技處女地的台灣,有更多 的新機會等著被發掘。 撰文者陳彥錚 |
在大房發動奇襲,撤換張國煒的長榮航空董事長職位,並由老將林寶水重登大位後,「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看似暫告落幕。 但張國煒的委任律師、理律法律事務所合夥人宋耀明表示,將向集團創辦人張榮發的四位遺囑執行人提告,三月十五日更已發函給遺囑執行人之一、巴拿馬長榮國際總經理柯麗卿,要求提供巴拿馬長榮國際公司近五年財務報表,目的是清查張榮發的海外遺產。 據長榮集團內部透露,目前雙方在遺產分配部分,已經有「交給律師進行專業處理」的共識,但遺產如何分配是「家族的事」,和公司經營無關,將不再多做回應;意即「長榮兄弟之爭」 ,未來戰線將鎖定在遺產分配,並且進入律師攻防的新階段。 宋耀明也坦言,他的職責確實是以遺產分配為主,「我們(指張國煒)股權不如人,還有什麼經營權之戰好打?又不是市場派跟公司派。」有趣的是,張國煒在股權比拚上,陷入「以一打多」的劣勢,而在接下來的律師戰中,代表張國煒的宋耀明,也是處在「以一打多」的局面。 知情人士透露,大房繼承人們的律師是「各請各的」,張榮發長子張國華與次子張國明,委任宏道法律事務所律師顏鳳君;三子張國政,委任中華國際聯合法律事務所律師李文中,以及誠理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吳祝春兩位;女婿鄭深池委任律師,則為永昌律師事務所所長陳永昌。 其中,張國政所委任的律師李文中,已與宋耀明在王永慶遺產的爭產官司碰過頭,當時李文中的當事人為王永慶長子王文洋,宋耀明則代表三娘李寶珠。兩位知名律師再度於豪門遺產之爭狹路相逢,也是話題。 據了解,執業超過二十五年的李文中,目前還擔任光寶科技等多家知名企業的法律顧問。 相較於宋耀明,其經手辯護的案件更加多元,除了王文洋之外,演藝圈的知名主持人吳宗憲、利菁也曾找他處理官司,而李文中被外界討論最多的個案,則是在一四年接受殺警案凶嫌曾威豪委任。 在王永慶遺產之爭當中,李文中所代表的王文洋被趕出台塑集團,迄今還在打海外遺產官司;這一回,宋耀明拋出遺囑執行人失職之訴,並且積極清查張榮發的海外遺產,李文中與其他繼承者們的律師如何接招,還得繼續看下去。 撰文 / 鄧寧 |
首爾最貴地段的江南區、一坪約百萬元台幣,有一條為紀念首爾與伊朗首都德黑蘭締結姊妹市而取名的「德黑蘭路(Teheran-ro)」,短短三.五公里,原本是大財閥如三星、現代等總部大樓的所在地,現在舊區卻注入新血,有了七家新創育成中心,匯聚創投、風險資本家,以及無數的新創公司,折射出韓國新創生態圈的蓬勃生機。 這些新創育成中心,各有來頭。功能最多元,規模也最大的「夢園」(D.Camp),由韓國二十家銀行出資五千億韓元(約台幣一三八億元)成立。六層樓的獨棟大樓,提供八十個免費座位和設備,讓年輕創業家不花一毛錢,便能專心在此築巢逐夢。 兩年前,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曾和兒子郭守正到此參訪,不僅簽下合作備忘錄,還捐贈了包括筆記型電腦、顯示器等硬體設備。 毗鄰的「新創者聯盟」(Startup Alliance), 背後金主是LINE的母公司、入口搜尋網站NAVER,出資一百億韓元(約台幣二.七四億元),任務是串聯官方與民間網路業者、電信商,帶領韓國新創團隊揮軍海外市場。 亞洲唯一、全球第三座Google創業園區,落腳在現代集團大樓的地下二樓;諾基亞(Nokia)的通訊研發中心也設在德黑蘭路。 在這條新創街上,政府也沒缺席。由韓國中小企業管理處成立的「TIPS Town」,負責提供政府資金,與私募基金和加速器(編按:為新創業者提供資金、指導、人脈、訓練、活動等支援)合作,投資新創公司;首爾市政府成立的「開浦數位創意園區」(Gaepo Digital Innovation Park)預計九月開幕,瞄準物聯網和金融科技。 如今,江南區幾乎每天都會舉行與新創企業有關的會議或活動,七家新創育成中心把投資、人際網、空間等創業生態系統的要素結合起來,形成良性的生態圈,人才、資源、資金和培訓,一次到位。 有別於美國矽谷,許多新創公司如臉書、推特等,都是在大學「玩樂」中誕生;在韓國,新創公司被當成「事業」,由政府號召大企業出錢出力,形成新創生態圈的三大特色。 第一個特色,政府揪財團打群架,建立起完善的生態系統。 「亞洲各國政府都在積極推出各項鼓勵新創的政策與計畫,但也逐漸發現到,僅僅獎勵新創企業的成立,無法直接複製另一個矽谷。」台灣新創競技場執行長黃蕙雯指出,更多的資源應該放在建構強健的在地生態系統。 扶植新創的育成中心、加速器等,台灣也在做,韓國和台灣有何不同?黃蕙雯指出,韓國政府號令大企業掏錢支持新創,並統整分散在各政府部門的新創計畫,這種打群架的模式,在「新創一條街」充分展現。 舉例來說,政府成立的韓國風險投資公司(Korea Venture Investment Corp)提供二十億美元資助韓國創投,目前已催生三百八十個新的創投基金,成為年輕人創業的活水。 此外,韓國中小企業管理處和十八家創投基金合作,以一比五的出資方式支持新創,也就是當創投基金對一家新創公司投資十萬美元,政府將投資五十萬美元,最高達到創投基金投資規模的七倍。目前,已有九十家新創公司分別獲得六十萬美元的投資。 他,開拓O2O旅遊平台靠韓流魅力,打進中國市場旅遊O2O(從網路到實體)平台「在首爾」,就是其中一家受惠於政府和創投聯手投資的新創公司。 「政府和天使基金的投資,是創業的第一桶金。」當初募集到三億韓元,讓三十四歲的李敬俊有了第二次創業的機會。 二○一○年「在首爾」創立時,主要是出版中文旅遊雜誌,一三年轉型為旅遊平台,以中國遊客為目標,提供自由行的行程規畫、旅遊地圖、觀光巴士、購物網站等O2O服務。 一四年,「在首爾」獲得韓國創投K Cube投資七億韓元;一五年再獲Nice集團注資三十億韓元,用來拓展電子商務。李敬俊指出,借助韓流風靡中國的力量,針對中國消費者打造購物平台,讓觀光客透過「在首爾」網站,一次購足各種流行的伴手禮、美妝、服裝等商品。 由於瞄準中國市場,該公司有九成員工會講中文,目前微博有一三三萬粉絲、雜誌讀者達三萬人。 韓國新創生態圈的第二個特色,是透過「學長拉學弟」的引領方式,帶來人際網的加乘效果。 黃蕙雯指出,韓國的新創育成中心講究傳承,例如「夢園」以校友、學長姊制來引導新創業者;加速器SparkLabs則有類似當兵的「梯隊」制,因此,在短短二、三年就孕育出一百多個新創團隊。相較於韓國新創的集體性行動,台灣顯得單兵作戰。 不僅如此,創業成功的韓國企業家也搖身一變,成為天使投資人或成立私募基金,在創業路上,以學長身分拉拔學弟,形成良性循環。 他,投入Fintech領域推理財機器人,用戶超過20萬Newsy Stock共同創辦人文景祿,就是受到學長們創業精神的感召,原本在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韓國資誠(PWC)上班,也曾在香港寶來證券工作的他,在二十九歲那年毅然辭職創業。 文景祿投入的創業領域,正是時下最夯的金融科技(Fintech),為投資人提供量化的選股資訊及理財機器人的股票推薦服務。「這項服務是在一二年八月,股市表現不好時推出的,對象是需要準確數據和量化分析的專業投資人。」目前用戶超過二十萬人,每月收費一百至五百五十美元,早在對外募資之前,就已損益兩平。 去年一月,距離文景祿創業僅兩年半,這個新創公司就被韓國移動媒體企業聯盟 Yello購併,文景祿更登上了《彭博商業周刊》評選的「五十位亞洲之星 」榜單。 韓國新創生態圈的第三個特色是:在創業之初,就制定全球發展目標,首爾只是跨足世界的跳板。 近年來,簽訂多個自由貿易協定(FTA)的韓國政府以全球市場為舞台,推行「K-Global」計畫,提供新創公司進軍海外市場所需的一切支援,包括品牌和行銷策略。 雖然首爾人口約一千萬人,密度高且相對同質,是創業者練兵的理想實驗場,但群聚在首爾的創業家都深諳,他們的市場在海外。 他,開發企業通訊軟體「創業的第一天,我們就全球化」開發出企業通訊軟體「JANDI」的Toss Lab,是韓、台、日共同創設經營的跨國新創公司。Toss Lab目標很明確:「從創業第一天,我們就全球化,同時在台、韓、日本上線。」目前JANDI已有三萬個台、韓、日企業用戶。「我們將通訊及檔案管理功能整合在一起,讓企業及團隊內部溝通及合作更加便利。」Toss Lab經營策略經理金秀英解釋。成立不到兩年,Toss Lab已募得四五○萬美元的外部資金。其實,在選擇投資者之際,他們就以「得到創投在市場人脈和策略布局的協助」為主要考量,例如日本軟銀創投及台灣心元資本,幫助他們順利進入日本及台灣市場,韓國創投HnAP則有東南亞市場經驗。 「政府的最大作用在於,打造良好的生態系統,讓年輕人實踐夢想,同時,讓創業的成功故事激勵更多年輕人,勇敢創業。」夢園總經理金光鉉對韓國新創發展,下了樂觀的注解。 撰文 / 鄧麗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