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萬達集團在合肥召開年會,並公布2016年經營簡報,今日萬達集團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年會上王健林2016工作報告。據該報告,2016年萬達集團資產達到7961億元,同比增長21.4%;營業收入2549.8億元,完成計劃的103.2%,同比增長3.4%。其中文化產業2016年收入占萬達集團整體收入比重超過四分之一,已經真正成為萬達的支柱產業。
同時據該報告稱,王健林表示在新的一年里萬達集團的目標是,2017年集團資產要達9000億元,營業收入2658億元。並將繼續做大文化產業,打造自有IP賽事以及新開三個“萬達城”等等。最後王健林還強調在未來,萬達不光是創造商業成就,還要著力打造民族企業品牌。
附王健林2016萬字工作報告全文
各位同仁,萬達集團2016年年會在合肥萬達城召開,首先我代表集團董事會對大家參加年會表示熱烈歡迎,歡迎你們回家!2016年是萬達轉型的關鍵年份,集團在新產業、高科技、國際化等多方面都取得重大進步。在地產火熱的2016年,集團大膽調減600億元地產收入目標,堅決實施企業轉型,在中國除了萬達,沒有別的企業能做到。2016年,在集團董事會的領導下,在丁總為首的管理層和全體員工共同努力下,我們出色完成了全年任務。下面我分兩個方面進行總結:
一、2016年工作主要成績
(一)全年完成工作任務
2016年集團資產達到7961億元,同比增長21.4%(按成本法統計)。營業收入2549.8億元,完成計劃的103.2%,同比增長3.4%;如按房地產口徑,合同收入同比減少13.9%,主要因為我們砍了600億的房地產銷售收入。從今年開始,萬達只統計營業收入,因為轉型不光是業務在轉、思想在轉,統計口徑也要變化。雖然萬達2016年營業收入增長不大,合同收入還有所減少,但凈利潤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
萬達商業收入1430.2億元,完成計劃的100.4%,同比減少25%;但萬達商業凈利潤同比仍實現增長。一個公司收入減少四分之一,凈利潤還正增長,說明收入質量明顯提高。地產收入1122.7億元,完成計劃的100%;租金收入195.8億元,完成計劃的102.3%,同比增長29.6%;租金收繳率99.99%。之所以差一丁點到100%,因為有一筆16萬的租金2017年1月2日到帳,如果早到2天,萬達就連續四年實現100%的收繳率。當然99.99%已經很好,不過略有遺憾。萬達商業也創造了連續11年租金收繳率99.5%以上的行業世界記錄。2016年新開業50個萬達廣場。
我去年在國外跟一個老外講,萬達一年要開業50個廣場。他很吃驚,問一個萬達廣場多大面積?我說十幾萬平米。老外說“喔,十幾萬尺”;我說不對,不是十幾萬尺,是十幾萬平米,他當時就暈了。世界這個行業的人都不敢相信萬達有這麽快的速度。2016年還開業2個萬達茂,18個高端酒店,其中14家五星級酒店,客房6333間。2016年所有新開業及整改開業項目,全部按計劃時間表開業,無一延誤,萬達商業的執行能力全球無敵。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公司敢說一年開業50個大型商業項目、18個酒店,而且每個項目都是在兩年內設計、建造、招商、開業。萬達其它公司也應該向萬達商業學習,執行沒有借口。企業管理能力的核心就是執行力,再好的戰略不能執行,都是白費。我多年前講過兩句話:想做成事,總能找到辦法;不想做事,總能找到借口。說實話前年年底提出開業50個廣場,我們內部很多人也很難相信,但萬達商業做到了。新增持有物業600萬平方米,累計3233萬平方米(不含集團持有物業)。
文化集團收入641.1億元,完成計劃的103.3%,同比增長25%。其中:電影產業收入391.9億元,完成計劃的105.8%,同比增長31.4%;旅遊產業收入174.3億元,完成計劃的100%,同比增長37.1%;體育產業收入64億元,完成計劃的98%,同比增長9%;兒童娛樂收入5.2億元,完成計劃的103.4%,同比增長137.8%;文化集團其它收入5.7億元。網絡集團收入41.9億元,完成計劃的103%。
金融集團收入213.5億元,完成計劃的127.7%。
萬達百貨收入178.2億元,完成計劃的101.6%。大家都知道去年中國零售業很難做,能完成計劃相當不容易。
集團其它公司收入44.9億元,全部完成年度計劃。除了一個公司差一點點,所有系統都是完成或者超額完成工作任務,這是很可喜的。
(二)基本實現企業轉型
1、服務業收入、凈利潤大於地產。2016年集團服務業收入占比55%,歷史上首次超過地產;服務業凈利潤(未經審計)占比超過60%,也大於地產開發利潤,萬達提前一年實現了轉型階段目標。所以說2016年對萬達極其重要,具有標誌意義。特別是轉型的核心企業萬達商業,雖然地產收入仍大於租金等業務,但預計租賃業務凈利潤占比約55%,以租金等為主的非地產凈利潤超過了地產開發凈利潤。甚至可以說,萬達商業也不再是地產企業,所以我好幾次建議,是不是在2017年底或2018年把商業地產名字改了得了,叫商業投資管理服務集團,別再當地產商了。
2、成功轉型輕資產。2016年開業的50個萬達廣場,已有21個屬於輕資產。2016年第4季度,萬達商業與中信信托、民生信托、富力集團等簽約90個萬達廣場、共1050億元的投資合同。2017年至2019年,每年開業交付30個萬達廣場給投資方,凈租金雙方分成。因為萬達信息化程度比較高,租金中管理費占比比較低,只有不到兩成,繳完稅金,剩下的就是凈租金。我們把這種輕資產模式叫投資類萬達廣場,就是別人拿錢下訂單,我們負責找地、建設、招商和運營。更為可喜的是,2016年萬達商業輕資產還探索出一種新模式,叫合作類萬達廣場,就是對方出地又出錢,萬達負責設計、建設指導、招商運營,凈租金雙方7比3分成。
但不是對方所有項目我們都同意做,要先對項目進行篩選,對設計、建造進行指導,再招商、運營。設計也好,建造監理也好,招商也好,費用都是對方出。合作類萬達廣場模式可以說是萬達輕資產模式的最高級形式,連資本化環節都省掉了,還解決了集體用地問題。中國土地分為國有用地和集體用地,國有用地在市場上可買賣,能辦產權證;集體用地不能買賣,辦不了產權證。但中國因為城市化極快,30年前北京二環外都是農村,現在北京市區內還有很多土地是集體用地。像深圳好多城中村,土地也是集體的。農民拆遷,政府都會給預留一塊產業用地,這種地塊大部分城市里都是用來建商業。過去萬達重資產持有模式下,我們不敢碰這種項目,因為是集體用地,辦不了產權,進不了資產表。但這種合作用地有的位置很好,比如去年我們破天荒在北京二環內找到一個合作類萬達廣場項目,這塊地留了十多年了,不管誰來開發,這個村的老百姓一直都沒投票通過。這回萬達去合作,工作做得不錯,超過90%村民同意。這種合作模式不但能分得租金,省去資本化,還解決集體用地問題,是萬達商業的重大創新。
我多年前曾講過一句話,企業經營的最高境界就是“空手道”,但這個空手道可不是騙子,是有了品牌,有了能力,別人找上門來,你一分錢不出憑品牌就能掙錢。比如說酒店管理公司,因為有品牌,你找他管理,設計你出錢,人員工資你付,不管酒店盈虧管理公司都分錢。還有世界上很多特許經營都是接近“空手道”,要做到這個境界是極難的。2016年萬達商業合作類萬達廣場項目實現重大突破,2015年只簽了一個,2016年不但簽了18個,還開業一個合作類項目,就是北京豐臺區的槐房萬達廣場,位置較好,開業效果也不錯。今年合作類萬達廣場能開業5個,2018年以後能每年開業20個左右。
3、新興產業高速增長。去年地產收入下降25%,但是萬達集團總的收入還實現增長,就是因為文化、網絡這些新興產業增速大大高於地產。萬達新興產業增長快、前景好,相當一部分產業在國內還具有唯一性。比如萬達網絡科技,就是中國唯一的實體商業+互聯網模式企業。萬達體育已打造好幾個自有IP賽事,這些賽事在國內沒有競爭對手。樂觀估計,2018年文化集團就會成為萬達又一個千億級企業。其實,如果文化集團不剝離旅行社,今年就接近千億規模了。
4、租金大幅增長。萬達商業收入下降,但凈利潤為增長,一個重要原因是租金增長3成,雖然不是唯一因素,就是因為租金凈利潤率高。
(三)文化產業成為支柱
文化產業2016年收入占萬達集團整體收入比重超過四分之一,已經真正成為萬達的支柱產業。
1、電影產業。去年萬達全球新增影城677家,新增屏幕6788塊,其中國內新增影城154家,屏幕1391塊。萬達院線前十年加起來2100塊屏幕,去年一年就增加1400塊屏幕。大家看到這個增幅,但它的威力在今年才會釋放出來。萬達影城全球累計1352家,屏幕14347塊,約占全球12%的票房市場份額。去年萬達電影會員全球新增近4300萬,其中中國國內新增3800萬會員。萬達去年35億美元並購了美國的傳奇影業,並購了美國卡麥克院線和歐洲歐典院線,以及國內一批院線和時光網。
萬達電影在歐洲、北美、中國全球三大市場均排名第一。一百多年世界電影史第一次出現跨國電影院線集團,以前所有電影院線公司都是區域經營,從沒出現過跨國院線集團。當初萬達並購美國AMC時,有一個知名教授洋洋灑灑寫了三千多字的文章,論證萬達必然失敗,他說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跨國電影院線,萬達一個地產商憑什麽可以成功?我就想,如果從來沒有過就等於不可能有,那人類就不可能有汽車,也不可能有飛機,也不會有五星級酒店了!所以有人把有些專家叫“磚家”,磚頭的“磚”。
在這里我要專門點名表揚AMC的CEO埃德蒙,去年萬達兩個大的並購——卡麥克和歐典院線的並購都是以埃德蒙為首,當然也包括文化集團的海外事業部、AMC的管理團隊,大家一起完成,但主要是埃德蒙起了作用。一年之內就完成兩大院線並購,AMC院線自身從美國第二變成第一,而且在歐洲也成為第一,世界也是第一。更重要的是,他不僅把並購辦成了,還在集團批準預算的基礎上節省了好幾億美元。所以集團決定重獎埃德蒙和AMC團隊。我開玩笑講,萬達如果有五個埃德蒙我就可以退休了。有五個這樣的人哢哢幹,那萬達的產業都會增長、發展很好,我就沒必要上班了。AMC旗下電影公司拍攝的影片《聚焦》,去年還獲得奧斯卡分量最重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創劇本兩項大獎,也創造歷史。東方影都去年成功赴洛杉磯招商,簽約11部好萊塢的影片入駐拍攝。
2、體育產業。2016年萬達體育發生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消息,除了以前與國際足聯、國際冰聯等八家國際體育機構獨家合作外,萬達體育跟國際足聯簽訂了全球頂級贊助協議,成為中國唯一的國際足聯頂級贊助商,也是全球僅有的6家國際足聯頂級贊助商之一。萬達體育還與國際籃聯、世界羽聯簽訂全球獨家商業開發協議,與國際自行車聯盟簽訂中國區的獨家合作協議。並且在中國落地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回賽、小輪車世錦賽和“中國杯”國際足球錦標賽,成功舉辦合肥、廈門鐵人三項比賽,賽事質量達到世界一流。我專門咨詢過盈方體育,他們說世界一流水平,組織得很好。這些賽事的成功舉辦為今後萬達舉辦體育賽事,特別是舉辦自有IP賽事打下了基礎。
3、旅遊產業。2016年開業了南昌、合肥兩個“萬達城”,在全球引發巨大反響,正是這兩個項目的開業促成“萬達城”落戶海外。去年國慶假期,合肥、南昌“萬達城”分別位列中國旅遊人次的前兩名,7天時間合肥“萬達城”旅遊人次超過百萬,南昌“萬達城”旅遊人次近90萬。去年新開工重慶、桂林“萬達城”,簽約長沙、西安、海口三個“萬達城”,“萬達城”大獲豐收,基本形成全國布局。萬達酒店管理公司新簽訂10個非萬達物業的五星級酒店管理合同,說明萬達酒管也開始走上品牌運營之路。
(四)成立網絡科技集團
一是確立發展目標,明確打造中國唯一的實業+互聯網大型開放平臺的戰略定位。集團批準了飛凡網絡2017年至2019年的發展計劃,同時批準飛凡五年資金計劃。按照這個計劃,飛凡要力爭2018年實現整體贏利,2020年利潤過百億,實現飛凡的整體上市。
二是飛凡用戶爆發式增長。去年活躍用戶達到1.5億,飛凡通會員8284萬。新增合作大型購物中心1799家、中小商家10萬家、影城3600家、大型醫院410家、高端酒店2200家;同時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30個城市開展了智慧城市、生活服務等業務合作,建設了蘇州、西安兩個城市的飛凡通示範項目,實現爆發式增長。
三是助力實體發展。2016年飛凡開展了11次大型活動,大大傳播了飛凡品牌。特別是“6.18年中慶”和“雙十一全民狂歡節”,聯合近萬家實體商業,打造了實體商業全國最大規模的營銷活動,這是中國商業史上實體商業第一次舉辦如此大規模的全國性活動。活動實現銷售額560億元,90%以上的商家業績增長,超過50%的商家業績同比增長超過兩位數。這說明飛凡有助於實體商業發展,實現雙贏和多贏,不是打掉實業或者擠占實業。我特別說明一點,這560億銷售額雖然絕對數據看似不是特別高,但我們起碼做到了兩點:很少刷單,很少退貨。
四是舉辦了飛凡商業年會,去年9月萬達商業年會改名飛凡商業年會,超過8000個品牌、3000多個加盟商、4.5萬人次專業人士參會,這些都創造了中國商業博覽會的記錄,飛凡商業年會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行業盛會。
(五)跨國發展成績優秀
1、發展成績可觀。2016年是萬達海外並購最多的年份,我們一共並購了十幾家海內海外企業,並購擴大了萬達產業規模和凈利潤。
2、海外企業運行良好。AMC在CEO埃德蒙以及管理層的領導下,去年利潤大幅增長,因為它是上市公司,所以這里我不能說具體數據,但創造了美國少見的大幅增長。反映在股價上,去年AMC股價接近倍增。新並購的澳洲赫伊斯院線收入也較大幅度增加,特別是凈利潤超過目標30%。盈方和世界鐵人三項等公司的業績均實現較大增長。有人說萬達就是買買買,我說其實買買買也不簡單,你首先得買得對才行,有人只買貴的,不買對的。我們不但買得對,還管得好,不但盈利,而且業績年年增長。特別是AMC,我們買來五年,年年業績增長。
3、簽約印度、巴黎項目。印度項目不僅投資規模大,更重要的是創造了15萬個就業崗位,而且將印度城市化和旅遊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巴黎項目是歐洲最大的旅遊項目,開業將創造超過1.3萬個就業崗位。
4、高端酒店品牌輸出海外。萬達的酒店管理經過10年發展,在國內具有絕對競爭力。有數據顯示,中國排名前50的城市,其中約一半的城市中酒店收入領先的是萬達,而不是外資酒店。雖然萬達才剛開始做海外酒店,但可喜的是,去年我們在海外簽約了6家萬達文華酒店,都是在諸如倫敦、紐約、洛杉磯、悉尼這樣的地標城市,其中還有一家是非萬達物業。這說明萬達酒店品牌在逐漸從國內走向全球。再有個幾年,在海外的萬達文華酒店如果達到10家,國內超過百家,萬達酒店品牌在全球就立住了。因為我們目前在海外建的這些酒店無論地段、檔次,還是配套都比西方現有的酒店高出一大截。
(六)初步具有全球影響
一是重大文化品牌輸出海外。去年“萬達城”簽約海外兩個項目,正在洽談其它項目,這是中國重大文化產品首次輸出海外。重大文化項目能向全球輸出的,全世界只有美國的迪士尼、環球影城和海洋公園三家公司,萬達是第四家,也是中國第一家能把重大文化品牌輸出海外的企業,這就是軟實力。
二是《萬達哲學》全球發行。《萬達哲學》去年在海外發行四種語言版本,這是首本全球發行的中國企業家管理著作,開創了中國商業歷史。《萬達哲學》國內發行106萬冊;海外半年時間發行21萬冊,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都創造了中國企業管理書籍發行紀錄,而且被哈佛、牛津、耶魯等世界著名大學列為案例教材或學校藏書,這都是創造歷史的,也說明中國管理思想逐漸走向世界。
三是海外媒體大量報道。去年海外媒體對萬達的報道同比增加三倍,絕大部分是正面報道,我們在牛津大學、好萊塢等幾次活動和演講,視頻點擊量都超過1億人次。東方影都赴好萊塢招商活動在美國乃至全球都引發巨大反響,美國幾乎所有的大報、大電視臺和大社交網絡媒體都給予大篇幅報道,在美國的總報道量超過1100篇,也是創造了歷史。
(七)帶頭履行社會責任
1、就業。2016年萬達新增穩定服務業就業崗位20.3萬個,占去年全國新增就業的1.5%;其中大學生8.5萬人,占去年全國新增大學生就業的1.2%,這兩個數字都是驚人。而且我們創造的就業不是吹出來,是可以從物理店中數出來的。2016年支持22組大學生團隊創業,萬達支持大學生創業已經是第三年了,成功率超過95%。
2、慈善。2016年現金捐助4.5億元。萬達還總投資14億元,在貴州丹寨建設了職業技術學院、旅遊小鎮、扶貧基金三個項目。萬達去丹寨扶貧的項目是調研一年以後才確定,不是下車伊始拍腦袋決定。三個項目分別從長期、中期、短期目的出發,開辦職業技術學院著眼長期;旅遊小鎮是中期項目,主要解決從山上搬遷進城農民的就業問題;對於孤寡老人、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體,無論怎樣的產業扶貧,陽光也照不進他們家的窗口,扶貧基金解決了這部分人的問題,這是短期立即顯現作用的扶貧。2016年丹寨全縣實現整體脫貧,比預定目標提前兩整年,而且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這種創新性的扶貧模式,去年獲得國家首次脫貧攻堅創新獎。
3、納稅。2016年納稅317.5億元。
4、環保。2016年有89個萬達廣場獲得國家綠色建築設計標識,25個廣場獲得綠色建築運行標識,15個酒店獲得綠色飯店稱號。
5、義工。去年萬達集團共組織2614次義工活動,10.87萬人次參加,尤其是全國義工聯動反響特別好。
2016年萬達雖然取得巨大成績,但是萬達依然存在著不少問題,還有個別公司沒有完成年度任務,雖然沒有拖整個集團的後腿,但是沒有實現全紅,還是有點遺憾。管理漏洞依然不少,腐敗現象、浪費現象還是存在。總而言之,成績很大,問題不少,一句話,萬達還在爬坡階段。萬達轉型現在可以說基本完成,什麽時候能從我口中說出來萬達全面完成轉型,那就是我退休之年了。但我是退而不休的,我退了就完全在家里當宅男嗎?那不太可能。退下來後可能每個月開一次董事會,但我會花更多精力去做其它有意義的事情。
二、2017年工作主要任務
(一)主要工作目標
集團2017年資產9000億元,營業收入2658億元。這里做一個說明,因為旅行社公司今年上半年要註入同程網,所以收入計劃不含旅行社,如算上這200億元收入,集團營業收入計劃超過2800億元。
萬達商業2017年收入1486億元,其中地產收入1121.9億元。新開業50個萬達廣場、2個萬達茂、4個酒店,租金收入253.7億元。萬達商業租金收入這幾年保持年均30%的高增長,可以說創造了世界不動產行業的奇跡。我給萬達商業定一個小目標,從2017年到2025年,租金年均保持25%的增速,如果實現這個目標,不僅是創造世界紀錄的問題,萬達商業的市值也不可估量。不用到2025年,再有五六年,地產銷售利潤在萬達商業凈利潤中就只占很小的比重了。輕資產轉型後,萬達商業租金的含金量還將進一步提高。重資產一塊錢租金我們拿到的凈利潤也就四毛錢左右,因為要扣除管理費,繳17.55%的稅金,再繳所得稅。輕資產分得的凈租金除了25%所得稅,全部是凈利潤,所以今後萬達商業租金含金量更高。
2017年文化集團收入699.3億元。其中:影視產業收入589億元,全球新增屏幕2000塊,其中中國1200塊。體育產業收入69億元。旅遊產業收入20億元。同比去年大幅減少主要因為剝離了旅行社,也不含萬達商業收的租金。兒童娛樂收入15.3億元。網絡集團收入65億元。金融集團收入265億元。
(二)持續做大文化產業
1、電影產業。一是繼續擴大市場份額,實現2020年全球20%的市場份額這一偉大目標。我在四年前提出這個口號,很多人都不相信。我們現在已經做到12%,還差8個百分點,要靠大家的努力。二是發揮完整產業鏈的優勢,提升整體效益,整個電影產業2020年要實現100億人民幣凈利潤。三是電影制作、發行、放映都要成為全球領軍企業。四是東方影都力爭今年底提前竣工,部分投入試運行。五是探索全球電影發行的可能。這句話帶限制詞,探索全球發行的可能,就是這件事想做,但還要研究怎麽做。全世界電影公司好幾萬家,有全球發行能力的只有好萊塢的6家,所以這6家也號稱“六大”,所謂大就是他們有全球發行能力。如果萬達到2020年占全球放映市場份額的20%,自己還不能在全球發行電影,那說明萬達電影產業缺乏核心競爭力,所以我們現在就要探討這個問題。如果我們把全球發行這件事做好了,不僅使萬達電影走向世界,還能助力中國電影走向世界。
2、IP產品公司。這是萬達文化產業的短板,也是必須要補的短板。一些人說萬達旅遊雖然投資大、建得快,但IP不多。我們進入旅遊產業剛幾年,哪來那麽多IP?IP是積累的過程。幾家大的百年電影公司,有上千個IP,這是創造和積累的過程。萬達進入文化產業首先是把規模和收入做上去,做的過程中慢慢研究積累IP,不做生意的人根本不懂得這些道理。怎麽補IP短板?還是兩條腿走路,自己研發和並購都要搞。並購也不是說一下子並購多大的IP公司,可以並購一個一個的IP,組合起來也是一個大IP公司。這個任務已經給文化集團張霖和高群耀了。萬達整個集團只能搞一家IP公司,不能兒童娛樂、主題娛樂、影視公司都在搞,要集中資源。
3、打造自有IP賽事。代理別人的賽事和打造自有賽事有著本質區別,區別就在於風險。當然在自有IP賽事不足之前,代理賽事和創造自己的IP賽事兩方面都要搞。體育公司我下個任務,今年要在中國新打造一個自有IP賽事,要在中國新落地兩個國際賽事,新簽約一家國際體育組織的商業合作。
4、要加大旅遊投資。今年計劃新開工3個“萬達城”;開業哈爾濱“萬達城”;新簽約三個“萬達城”,力爭兩個是輕資產模式。還要做好已經開業的項目,特別是哈爾濱“萬達城”的運營管理,為什麽單獨點哈爾濱?因為東北經濟近兩年比較困難,哈爾濱又在中國的最北邊。項目是很好的,地理位置在市區,而且擁有全球最大的室內滑雪館,但運營不容易。今年要確保完成文化旅遊項目的運營指標,不但和主題娛樂公司、也要和文化集團考核掛鉤。
(三)萬達商業加快轉型
萬達商業是集團轉型的重點公司,力爭2018年提前兩年完成轉型目標,成為商業服務型企業。
一是逐步減少地產投資。2017年新開業50個萬達廣場,因為前期投資開工的原因,今年還有11個重資產項目,39個是輕資產項目,以後每年重資產項目要減到5個左右。2020年以後原則上不再搞重資產,全部為輕資產。除了萬達城配套的住宅外,萬達原則上也不再新增住宅開發。等萬達城全部開發完以後,萬達商業就逐漸從地產開發這個行業退出。萬達商業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不當地產商,這個公司更值錢。其實市場已經回答了,地產的PE也就10倍左右,但商業租金的PE是30倍甚至40倍。
二是輕資產運營。萬達從地產開發退出不是對中國房地產看空,主要在於兩點:首先是中國房地產開發的周期性太強,這個周期性可以說全球罕見。我從事地產行業28年,再兩年就30年了,被調控了十來次。中國地產好年景沒有持續四五年的時候,基本上三年左右來一回調控。行業周期性太強,造成現金流不穩定,預期也容易經常發生變化。其次更重要的是萬達已經可以靠品牌掙錢了,過去靠賣住宅、商鋪的錢來建萬達廣場,現在設計運營就可以分得很大一杯羹,何樂而不為?合作類萬達廣場,兩個就頂一個重資產萬達廣場,投資類萬達廣場大概不到三個頂一個重資產萬達廣場。現在把輕資產廣場的量做上去,和我們自己每年開發20個重資產廣場有什麽區別?而且這樣做的話風險還小。從2017年開始,在輕資產模式中,主推合作模式,每年確保簽約20個以上,上不封頂。如果合作類萬達廣場上多了,就減投資類萬達廣場的數量,因為每年開業50個萬達廣場可能是極限了。
三是提升租金利潤占比。萬達商業從現在開始,既不追求收入規模的擴大,轉型期也不追求凈利潤的高速增長。我對收入不是看得很重,2016年就主動下調了600億元銷售額。追求什麽呢?追求凈利潤結構改變,就是租金在凈利潤中的占比提高,租賃業務在凈利潤中占比從2017年開始每年提升5個百分點。輕資產項目分成來的租金含金量更高,分一塊錢,7毛5是凈利潤,所以租金業務增長再高也不怕,地產開發利潤就不要增加了,還要逐年減下來。這種租賃業務的增長是安全可持續的,和房價關聯度不大。這個樓就落在這兒,消費者就在消費。房價漲50%難道商場里的銷售就漲50%嗎?房價掉下去20%,消費就減少20%嗎?肯定不是這樣的,商業中心是基本穩定的。一個廣場其實就是半徑五公里內人們的活動中心。
(四)飛凡網絡要有突破
飛凡網絡成立這一年,主要是搞研發、簽約合作,運營端的推廣發力不夠。今年要在運營推廣方面有突破。
1、落實今年的發展任務。集團已經批準飛凡的五年發展計劃。今年是關鍵一年,為什麽這麽說?今年任務完成,明年才有可能整體盈利。所以,我每次都叮囑這個事,你們誰都可以忽悠,你別忽悠我。他們說收入、利潤目標是經過精確計算的。我說好,我考核你們的目標,在你們上報的基礎上再給你砍一半作為考核目標。所以要確保把今年任務完成,只要今年任務完成,明年整體盈利就靠譜了。把今年的任務分解到周,每周來考核。
2、擴大合作範圍。2017年新簽合作大型購物中心2000個,累計占全國開業大型購物中心的三分之二以上。還要新簽約中小商家15萬個,新簽約中小城市70個。
3、開展國際合作。在技術、資本兩個方面去落實。
4、飛凡A輪私募。計劃募資100億元,上半年要完成示範項目和估值評估報告,三季度開始私募。要找好的投行和投資人,不是完全找“朋友圈”,不能完全找財務投資人。我年會上把飛凡的發展目標說了,明年要盈利,2020年要利潤過百億,飛凡私募估計不愁找投資人了。
(五)堅持萬達國際發展
中國目前的形勢對萬達國際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萬達要求變發展。
1、啟動海外兩個文旅項目。印度、巴黎這兩個項目歷時多年,得來實在不易,對萬達國際化,特別是對“萬達城”品牌國際化具有極端重要的意義。這兩個項目今年要繼續推進,要正式啟動。財務中心和海外中心要聯手,做好多種解決方案。
2、海外新簽約一個“萬達城”,力爭輕資產模式。集團要對海外落地正式啟動的文化旅遊項目進行重獎。印度、巴黎兩個項目雖然簽約了,都還沒拿到土地。拿到土地,集團要重獎,就是要把“萬達城”推到海外去。如果今年新簽約,也比照這個標準來獎勵。
3、鼓勵萬達海外企業進行並購。就像AMC埃德蒙,主動去並購。而且要註意好平衡點,不能光關註並購,負債率也不能擡升太高。其實資本市場很聰明,會進行精確分析,看你各方面的數據。
(六)通過管理提升效益
效益的增長不能只靠規模擴大,特別不能使重資產無限擴張,要通過管理提升效率。
1、抓好輕資產成本管控。輕資產就是看投資回報率,算得再好,成本超支,回報率就不靠譜了。萬達商業去年輕資產成本管控很成功,20個萬達廣場無一超支,有的還略有結余。今後,輕資產項目在對外簽約條件下留余地做內部考核,要建立更高的考核標準。
2、向管理要效益。去年丁本錫總裁對商管的停車場、廣告牌管理進行改革,僅此一項,萬達商業就多了4億的收入。這4億可不像租金還有管理費,這4億是在原有基礎上新增的,沒有增加其它成本,人員也沒有增加,相當於多建了4個萬達廣場。去年集團人力資源調控到位,經過統計,去年一年光是人員績效考核所節省的成本就接近10個億。這兩個例子說明萬達企業大、人多,在管理上只要稍微下點工夫,就相當於中小企業幹好幾年。
3、源頭抓好成本管理,一說管理成本,各公司總是從中後期看到的抓起,其實不對,要學會從前期、從源頭上管成本。一是設計管理。主題樂園、演藝等創意設計成本沒把控住,中後期怎麽管成本都控制不住。所以,我總講規劃、設計、創意這些人是第一成本控制人。所有設計、創意一定要和成本套在一塊,別光讓老板高興,結果成本增加了。二是人力成本要控制。特別是萬達轉型服務業以後,服務業是勞動密集型,人可能要增加。如何管控成本?要靠科技手段,盡量減少人員成本。三是堵漏洞。企業再創新,效益再好,漏洞大也得完蛋。所以制度也要不斷完善,靠制度管人。四是強化審計和反腐。
(七)全球打造萬達品牌
現在萬達不光是創造商業成就,還要著力打造民族企業品牌。
1、萬達電影品牌。現在中國、甚至世界上也只有萬達擁有全球電影院線連鎖渠道,而且也只有萬達在中、美兩個大電影市場都擁有內容公司。很多方面我們都是獨有的,所以打造中國電影品牌的擔子,萬達應該主動承擔起來。我們要從合作拍片、全球發行、電影內容等幾個方面入手,把萬達電影品牌在世界上打響。
2、文化旅遊品牌。文化旅遊全球品牌只有美國三家,萬達要努力要成為第四家,也是中國第一家全球性的文化旅遊品牌。若幹年後,我們還要爭取後來居上。到2025年全球開業25個“萬達城”,其中海外開業5個“萬達城”。只有首先從規模上做到了全球第一,才有可能通過慢慢地積累,提升到品牌領先,甚至說品牌第一。上來就要做品牌第一,怎麽做?先得把規模做上去。有些人不相信中國文化企業能夠對抗美國企業,很多人是崇洋媚外的,覺得好像除了美國人行,中國人肯定不行。那萬達就用實踐、用時間來證明我們是可以的,而且做到後來居上。清初詩人趙翼曾經說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那是古代,現在說各領風騷十幾年,甚至各領風騷三五年,趙翼的意思是說新的事物一定取代舊的事物,就看萬達能不能成為這個新事物。
3、高端酒店品牌。全球眾多高端酒店品牌,沒有一家來自於中國,即使有的中國公司收購外國的高端酒店,那也不是民族品牌。現在,在中國前50名城市中,有一半左右的城市,萬達酒店的收入處於領先地位。全球酒店業聯盟連續三年把全球最佳酒店獎給了萬達。而且去年評了一個全球唯一最佳設計機構,以前沒這個獎,也給了萬達酒店設計院。萬達酒店品牌開始走向世界,在海外地標城市簽約了一批萬達文華酒店。幾年以後,萬達酒店在海外開業十幾家,在國內開業一百幾十家,到那時,萬達的高端酒店品牌在全球一定會樹立起來。
4、企業管理品牌。萬達要把創造、總結、傳播中國企業管理思想作為己任。目前,企業管理思想以美國為主,日本也有一定的影響力。我相信隨著中國企業逐漸發展、強大,中國企業管理思想在世界也應該有一席之地。所以萬達決定推出企業管理三本書:第一部《萬達哲學》,講管理之道,已經在海外發行了四種語言版本,不到一年發行21萬冊,說明還是受到認可的。第二部書名為《萬達管理》,講萬達管理之術。經過半年多討論,我親自選定了25項管理的具體內容和核心要點,有論有據來講解萬達如何打造全球超一流的企業執行能力。這本書準備今年把它寫完,明年上半年出版發行。第三本書的內容還在研討。這三本書在邏輯上肯定是有關聯的,都是講萬達的企業管理。我相信這三本書全球出版發行後,萬達為中國企業管理品牌的建立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今年我推薦大家繼續讀一讀國學經典,讀讀《大學》、《中庸》吧。
2016年已經過去,2017年是全球經濟形勢最為複雜的一年,中國經濟也面臨內外更大壓力。作為一個有全球業務的企業集團,萬達要完成今年的任務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我也希望全體員工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努力工作,爭取明年再開年會表獎的時候,各公司都能夠全面超額完成任務,不希望有一個公司掉隊。
最後,我要在這里向給予萬達支持的中國各級政府、國內外的合作企業、消費者和萬達全體員工說一聲感謝!沒有你們的支持,萬達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在中國春節即將來臨之際,我代表萬達集團董事會、代表管理層,向在座的各位,也向萬達全體員工提前拜年,祝大家新年快樂,恭喜發財!
謝謝大家。
特朗普把所有的重心放在了本國,大談“美國優先”。
美東時間1月20日,特朗普在美國國會大廈宣誓就職,正式成為第45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就職演說中說,“我們曾經致力於保衛其他國家的領地,卻忽略了我們自己的領土。我們曾經將成千上萬億美元轉移到海外,我們自己的基礎設施卻年久失修、長年荒廢。”
特朗普把所有的重心放在了本國,大談“美國優先”。
以下為特朗普就職演講全文(經由世界說翻譯):
首席大法官羅伯茨先生,卡特前總統,克林頓前總統,布什前總統,奧巴馬前總統,各位美國同胞,世界人民,感謝你們。
各位美國公民們,我們正參與到一項偉大的全國性事業當中:重建我們的國家,重塑對全體人民的承諾。我們將一起決定未來很多年內美國乃至全世界的道路。
我們將遭遇挑戰。我們會遇到困難。但是我們能將這項事業完成。每過四年,我們都相聚在這里進行有序和平的權力交接。
我們應該感謝總統奧巴馬和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他們在權力交接中,慷慨地給予我以幫助。他們真的很棒。謝謝你們。
今天的就職典禮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今天,我們不只是將權力由一任總統交接到下一任總統,由一個政黨交接給另一政黨。
今天我們是將權力由華盛頓交接到了人民的手中,即你們的手中。
長久以來,華盛頓的一小群人攫取了利益果實,代價卻要由人民來承受。華盛頓欣欣向榮,人民卻沒有分享到財富。政客們塞滿了腰包,工作機會卻越來越少,無數工廠關門。
建制派保護的是他們自己,而不是我們國家的公民。他們的成功和勝利不屬於你們。當他們在我們的首都歡呼慶祝時,這片土地上無數在掙紮奮鬥的家庭卻沒有什麽可以慶祝的。但這些都會改變,在此地改變,在此時改變。因為你們的時刻來臨了,這一刻屬於你們。
這次勝利屬於今天聚集在這里的所有人以及全國正在看這次典禮的所有美國人。這是屬於你們的一天。這是你們的慶祝日。我們所在的美利堅合眾國,是你們的國家。
真正重要的並不是政府由哪個黨派掌控,而是讓政府由人民做主。2017年1月20日,這一天將會被銘記,美國人重新成為了國家的主宰者。
曾經被忽視的美國人不會繼續被忽視。
現在,所有人都在傾聽你們。你們數以千萬計地投入到這場歷史運動中,這樣的事情世界上從來沒有過。
這一就職典禮的核心是一種信念——我們堅信國家是為服務人民而存在的。我們國家想要為孩子們提供優良的學校學校教育,為家庭提供安全的生活環境,為每個人提供好的就業崗位。
這些是正直的人民,正直的公眾發出的合理訴求。但是很多人面對的現實卻與我們的期望不相符。在內城區,母親和孩子正陷於貧困之中,生銹的工廠像墓碑一樣布滿我們國家的土地,教育系統充斥著黑暗的權錢交易,我們年輕又俊俏的學生們因此被剝奪了本該習得的知識。犯罪團體和毒品奪走了許多生命,阻礙了我們國家未開發潛力的釋放。我們國家中的這些屠殺行為將永久結束在此地、結束在此刻。
我們同屬一個國家,他們的痛苦就是我們的痛苦。他們的夢想也是我們的夢想,他們的成就將是我們的成就。我們萬眾一心,同住一個家園,將會共享耀眼的成就。
今天我所做的就職誓言是對所有美國人的效忠。幾十年來,我們以美國工業的衰落為代價為別國的工業輸送營養,為別國軍隊施以援助,但對我國軍力的耗損視而不見。
我們曾經致力於保衛其他國家的領地,卻忽略了我們自己的領土。
我們曾經將成千上萬億美元轉移到海外,我們自己的基礎設施卻年久失修、長年荒廢。
我們幫助其他走上了富裕之路,我們自己的財富、力量和自信卻逐漸消失在地平線上。我們的工廠一個接一個倒閉,而我們成千上萬被落在後面的工人被長久忽視。
我們中產階級的財富被剝削,再被分配給世界其他國家。
但這些都是過去了,我們現在要看向未來。
我們今天聚集於此,是為了頒布新的命令,讓它在每個城市、每個國家的首都、每座權力的殿堂回響。從今天開始,我們的國家將擁有新的遠景。從今天開始,只有美國第一——美國第一。
每一個關於貿易、關於稅收、關於移民、關於外交的決定,都會為了美國工人和美國家庭的利益而做出。我們要保護我們的國界不受其他國家的破壞,他們生產了本屬於我們的商品,偷走了本來要投資在我們國土上的公司,毀掉了我們的工作機會。
只有保護,才能有真正的富強。我會拼盡每一口氣,為你們奮戰到底。而且我永遠,永遠不會讓你們失望。
美國會重新成為勝者,它的勝利將遠超昔日的榮光。
我們會拿回屬於我們的工作。我們會重新守衛住國界。我們會奪回我們的財富,和我們的夢想。在我們遼闊偉大的國土上,我們要建立新的道路、高速公路、橋梁、機場、隧道和鐵路,人民不再依靠福利,而是回到工作崗位,依靠美國人的雙手,美國人的勞動,重建我們的國家。我們將遵循兩條最簡單的原則——買美國的商品,雇美國的工人。
我們會同世界其他國家和睦修好。
但是基於以下共識:所有國家都有權以自己的利益為先。我們不尋求將自己的生活方式強加於人,更期望它能自己發光發亮成為榜樣。所有願意效仿我們的人都能感受到這種光亮。
我們會加固與舊盟友的關系,建立新的聯盟。文明世界的國家會團結起來,以抵禦激進的伊斯蘭恐怖主義,我們會把他們從地球表面全部清除。
政治必須以完全擁護我們自己的國家為基礎。通過忠誠於我們的國家,我們會實現我們彼此之間的忠誠。當你心懷愛國主義,你便不會再心存偏見。
聖經告訴我們,當上帝的子民團結一致,那情景將是妙不可言的。我們必須坦率地表達我們的觀點,真誠地就不同觀點進行辯論,但同時,我們也要追求團結一致。當美國人民團結在一起時,美國會變得勢不可當。
我們不需要再心存恐懼。我們會被保護,我們會永遠被保護。來自軍隊和執法部門這些優秀的男男女女,將會保護我們。更重要的是,上帝會保佑我們。
最後,在美國,我們要敢想,更要敢做夢。我們必須理解,一個國家只有不斷進取,才能生存下去。我們不再接納那些只說不做、只會抱怨而從不試圖做出改變的政客。
講空話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現在是行動的時間。
不要聽信任何人說你不可能成功。美國人的心性、戰鬥力和精神可以克服任何挑戰。我們不會失敗。我們的國家會重新發展和繁榮起來。我們即將迎來新的一個世紀,準備好了破解太空的奧秘,將世界從疾病的痛苦中解脫,駕馭未來的新能源、新產業和新技術。一種新的國家榮譽感在我們心中激蕩,提升視野、縫合分裂。現在是時候讓美國的“鬥士們”再次記起一種古老的智慧——不管我們是黑皮膚,棕色皮膚,還是白皮膚,我們都流著愛國者的紅色血液。
我們共同享受自由的光輝,我們共同向偉大的美國國旗致敬。
我們的孩子,不管是出生在底特律城郊,還是內布拉斯加州被風吹拂的平原上,他們仰望的都是同一片夜空,他們的內心都承載著同樣的夢想,他們的生命都由同一個萬能的主所賦予。
所有的美國人,無論遠近,即使遠隔千山萬水,你們也要記住:你再也不會被忽視。
你們的聲音,你們的希望和你們的夢想,將定義美國的命運。你們的勇氣、善意和愛將永遠指引我們的方向。我們會讓美國再次強大。我們會讓美國再次富有。我們會讓美國再次驕傲。我們會讓美國再次安全。當然,我們將共同做到這些,謝謝你們,讓美國再次強大。上帝保佑你們。上帝保佑美利堅。謝謝!
英文演講原文:
Chief Justice Roberts, President Carter, President Clinton, President Bush, President Obama, fellow Americans and people of the world, thank you.
We, the citizens of America, are now joined in a great national effort to rebuild our country and restore its promise for all of our people. Together we will determine the course of America and the world for many, many years to come.
We will face challenges. We will confront hardships. But we will get the job done. Every four years, we gather on these steps to carry out the orderly and peaceful transfer of power.
And we are grateful to President Obama and First Lady Michelle Obama for their gracious aid throughout this transition. They have been magnificent. Thank you.
Today's ceremony, however, has very special meaning. Because today, we are not merely transferring power from one administration to another or from one party to another.
But we are transferring power from Washington D.C. and giving it back to you, the people.
For too long, a small group in our nation's capital has reaped the rewards of government while the people have borne the cost. Washington flourished, but the people did not share in its wealth. Politicians prospered, but the jobs left. And the factories closed.
The establishment protected itself but not the citizens of our country. Their victories have not been your victories. Their triumphs have not been your triumphs. And while they celebrated in our nation’s capital, there was little to celebrate for struggling families all across our land. That all changes starting right here and right now. Because this moment is your moment. It belongs to you.
It belongs to everyone gathered here today and everyone watching all across America. This is your day. This is your celebration. And this,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s your country.
What truly matters is not which party controls our government but whether our government is controlled by the people. January 20th, 2017 will be remembered as the day the people became the rulers of this nation again.
The forgotten men and women of our country will be forgotten no longer.
Everyone is listening to you now. You came by the tens of millions to become part of a historic movement, the likes of which the world has never seen before.
At the center of this movement is a crucial conviction -- that a nation exist to serve its citizens. Americans want great schools for their children, safe neighborhoods for their families and good jobs for themselves.
These are just and reasonable demands of righteous people and a righteous public. But for too many of our citizens, a different reality exist. Mothers and children trapped in poverty in our inner cities, rusted out factories scattered like tombstones across the landscape of our nation, an education system flushed with cash but which leaves our young and beautiful students deprived of all knowledge. And the crime, and the gangs, and the drugs that have stolen too many lives and robbed our country of so much unrealized potential. This American carnage stops right here and stops right now.
We are one nation, and their pain is our pain. Their dreams are our dreams, and their success will be our success. We share one heart, one home and one glorious destiny.
The oath of office I take today is an oath of allegiance to all Americans. For many decades, we've enriched foreign industry at the expense of American industry, subsidized the armies of other countries while allowing for the very sad depletion of our military.
We defended other nation’s borders while refusing to defend our own.
And spent trillions and trillions of dollars overseas while America's infrastructure has fallen into disrepair and decay.
We've made other countries rich while the wealth, strength, and confidence of our country has dissipated over the horizon. One by one, the factories shuttered and left our shores with not even a thought about the millions and millions of American workers that were left behind.
The wealth of our middle class has been ripped from their homes and then redistributed all across the world.
But that is the past and now we are looking only to the future.
We assembled here today are issuing a new decree to be heard in every city, in every foreign capital and in every hall of power. From this day forward, a new vision will govern our land. From this day forward, it's going to be only America first -- America first.
Every decision on trade, on taxes, on immigration, on foreign affairs will be made to benefit American workers and American families. We must protect our borders from the ravages of other countries making our products, stealing our companies and destroying our jobs.
Protection will lead to great prosperity and strength. I will fight for you with every breath in my body. And I will never, ever let you down.
America will start winning again, winning like never before.
We will bring back our jobs. We will bring back our borders. We will bring back our wealth, and we will bring back our dreams. We will build new roads and highways and bridges and airports and tunnels and railways all across our wonderful nation. We will get our people off of welfare and back to work rebuilding our country with American hands and American labor. We will follow two simple rules -- buy American and hire American.
We will seek friendship and goodwill with the nations of the world.
But we do so with the understanding that it is the right of all nations to put their own interests first. We do not seek to impose our way of life on anyone but rather to let it shine as an example. We will shine for everyone to follow.
We will reinforce old alliances and form new ones. And unite the civilized world against radical Islamic terrorism, which we will eradicate completely from the face of the earth.
At the bedrock of our politics will be a total allegiance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rough our loyalty to our country, we will rediscover our loyalty to each other. When you open your heart to patriotism, there is no room for prejudice.
The Bible tells us how good and pleasant it is when God's people live together in unity. We must speak our minds openly, debate our disagreement honestly but always pursue solidarity. When America is united, America is totally unstoppable.
There should be no fear. We are protected, and we will always be protected. And most importantly, We will be protected by the great men and women of our military and law enforcement. We will be protected by God.
Finally, we must think big and dream even bigger. In America, we understand that a nation is only living as long as it is striving. We will no longer accept politicians who are all talk and no action, constantly complaining but never doing anything about it.
The time for empty talk is over. Now arrives the hour of action.
Do not allow anyone to tell you that it cannot be done. No challenge can match the heart and fight and spirit of America. We will not fail. Our country will thrive and prosper again. We stand at the birth of a new millennium, ready to unlock the mysteries of space, to free the earth from the miseries of disease and to harness the energies, industries and technologies of tomorrow. A new national pride will stir ourselves, lift our sights and heal our divisions. It’s time to remember that old wisdom our soldiers will never forget -- that whether we are black or brown or white, we all bleed the same red blood of patriots.
We all enjoyed the same glorious freedoms, and we all salute the same great American flag.
And whether a child is born in the urban sprawl of Detroit or the windswept plains of Nebraska, They look up at the same night sky, they build a heart with the same dreams and they are infused with the breath of life by the same Almighty Creator.
So to all Americans in every city near and far, small and large, from mountain to mountain, from ocean to ocean, hear these words -- you will never be ignored again.
Your voice, your hopes and your dreams will define our American destiny. Together, And your courage and goodness and love will forever guide us along the way. We will make America strong again. We will make America wealthy again. We will make America proud again. We will make America safe again. And yes, together, thank you. we will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God bless you. And God bless America. Thank You.
2月20日,阿里巴巴和百聯集團就“新零售、新消費和新未來”達成戰略合作。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出席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儀式並致辭。他表示,未來已經不存在純電商或者是純線下,未來的競爭只有是否是新零售還是傳統零售的競爭。
馬雲還說,新零售將會驅動以渠道推動的前端的改革,勢必會影響整個經濟商業模式的變化。“我們跟百聯的合作應該來說是自然而然的發生,是一個完全的自由戀愛,雙方也非常的互補。”
以下為馬雲致辭全文:
大家好!
特別高興來到上海參加和見證一個我們期待已久的合作,其實我自己參加集團內部的商業合作已經很少了,但這次顯得尤為重要。
2017年是阿里巴巴啟動五個“新”尤其是新零售的元年,從今年開始整個集團將全面打造新零售,而新零售的第一步我們選擇在上海,新零售的第一個最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我們選擇了上海百聯集團,這是阿里巴巴巨大的榮幸。上海是橋頭堡,杭州是後花園,我認為上海、杭州本來就是一家。這兩個城市最好平時是做上海人,周末做杭州人這樣就比較有幸福感。我是杭州人,但是我們CEO張勇是上海人,我們覺得還是很有幸福感的。
過去我們講深圳的速度、上海的高度,中國有幾個城市代表了整個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速度,但是如果說要有一個城市能夠代表改革創新和發展的高度,我覺得除了上海其他很少有城市可以與此相匹配。阿里巴巴這家公司過去18年來一直專註在速度、專註在創新,但是未來我們希望能夠專註在高度,在創新的高度上面我們希望能夠跟上海一起共同探索未來。
阿里巴巴這幾年在上海的發展得到了上海市委、市政府、上海各界的大力支持,我們應該講這兩年跟上海的創新還是不少的,我們在去年還隆重地發布了跟上汽合作的互聯網汽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新金融無論是在支付寶,還是新金融這個概念的提出都是我們在上海灘上跟全世界宣布的,所以我們覺得在上海我們有了很多新技術方面的突破、新制造上面的突破,特別我們在新金融,今天我們又展開了新零售上面的這一個篇章。
大家都知道整個電商,我自己說未來沒有純電商也沒有純線下這一分。當然毫無疑問,三年到五年內電商企業像阿里巴巴還會保持高速的成長,但是我們也看到十年以後到底什麽樣的商業生態是未來,到底城市新都市的商業圈應該怎麽建設,新都市應該是怎麽樣的?這是我們一直在考慮的。尤其是現在傳統零售日子非常難過,因為沖擊傳統零售不是我們的目的,真正服務好消費者、幫助中小企業成長這是我們的目的,這也是阿里巴巴的價值,我們認為作為一個平臺我們最主要的價值是賦能別人,所以我們覺得未來的三十年,任何一場技術革命大概都是五十年的,前二十年是技術公司的革命、創新,但是後面的三十年是技術在社會方方面面巨大的應用,誰能夠應用好技術、誰能夠把技術進行普惠化,我認為這才是未來,所以我們在去年提出了整個影響中國以及世界未來三十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五個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以及新能源。
我們認為新零售將會驅動以渠道推動的前端的改革,勢必會影響整個經濟商業模式的變化。我這也想聲明,我們跟百聯的合作應該來說是自然而然的發生,是一個完全的自由戀愛,雙方也非常的互補。我們都發現了自己缺少缺乏的另外一半,感謝葉董的信任、感謝所有團隊的投入,在過去的八個月秘密地談判了很多次,剛才張勇和葉董跟我講,幾乎每個周末他們都在上海的茶室里面坐著悄悄地談,這個確實是很有里程碑的一次戰略性的合作。
上海百聯是中國現代商業的模板,我們還記得在物質非常短缺的時代全國人民都到上海來淘寶,上海百聯旗下很多的老字號是全國人民心中的金字招牌,對阿里巴巴來講上海百聯更是零售業的祖師爺,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因為阿里巴巴希望作為一家能夠成長發展102年的企業,但是我們剛過了18年,這18年應該是度日如年。我們可以想像成為百年企業是多麽的艱難,我們要的不僅僅是速度,因為質量才可以延續更久、走得更長。阿里巴巴18年的發展也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在線市場,去年我們的GMV突破了三萬七千億,今天的合作不僅僅是上海百聯集團和阿里巴巴的合作,也是線上和線下、技術和實業、傳統和創新、過去和未來的融合,我們覺得未來已經不存在純電商或者是純線下,未來的競爭只有是否是新零售還是傳統零售的競爭,我想阿里巴巴相信創新就是如何對待未來的問題,是通過解決未來的問題來解決過去的問題,所以正因為上海百聯有這樣的眼光和胸懷,阿里巴巴有這樣的尊重傳統、尊重過去的理念,我們兩家才有這樣的天作之合。
今天我們在一起不僅僅是為了更大的市場,因為我們雙方的市場都足夠大,我們希望用現在流行的詞語就是混合經濟。我個人覺得雙方,國企和民企共同打造混合經濟體,我們共同打造一個前所未有沒有出現過的創新的新零售經濟體。所以我們在一起共同尋找屬於未來的商業、屬於未來的新的都市,服務未來的消費者,服務一個今天我們可能都想象不出來的未來的生活方式。
今天我特別感謝市委市政府對我們的高度重視,上海市民對我們的信任和支持,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在上海打造出新型的新零售。再次感謝大家為此而做出的努力,我們一定會努力的,謝謝大家!
上回說到,未生到了澳門,入住巴黎人酒店,看了股票,悟出一些道理。和怪獸老婆上了鐵塔,回到客房和怪獸老婆一起睡著了。
因為準備提早回港,也需要買手信,第二天很早就起床了,吃隨酒店套票附送的自助早餐,然後或者再買點手信回去。為了省時間走去餐廳,需要經過賭場,原來還有些賭客通宵賭博,他們幾乎是一天都沒睡,眼袋也很大,好像是著了魔一樣,想起賭博真害人。
到餐廳吃過早餐後,發現原來有免費的檸檬茶享用,感覺金沙中國想出很多方法使你滿足最基本的需要,不用離開酒店,然後使你無論如何要經過賭場,即便是幾分鐘也好,挑起你賭博的興趣,然後就可以利用賭博的收益,補貼其他地方小虧損。
至於商場中豪華的商店,目的也是讓你賭贏了錢後花光那些錢。總的來說,輸的,就在賭場耗光,贏的,就在商場耗光,總之就要把你帶來的錢榨光光。最怕就是沒有人流,所以就要加一些景點和免費巴士讓你過來。可以看到,這是一個成熟又完整的商業模式。
未生和怪獸老婆發現商場沒有特別好的手信後,於是離開酒店,搭的士去到官也街買手信。官也街有不少著名的食店,順帶也有不少著名的手信店,包括鉅記、咀香園,但很多人沒有為意,在巷間有一家小小英記餅店,連味皇兄也不知道,這其實是佳景集團(703)的業務,但實際上不只於此,未生前文在巴黎人吃的Pepper Lunch也是其中一項。
佳景集團前身為盈新遊樂,持有森美反斗樂園,森美反斗樂園前身為飛圖夢幻影城,由葉玉卿哥哥葉志銘於1995年創辦,後來發生致命事故,最終葉志銘把之出售予李達庭,後來引入何鴻燊四太太梁安琪議員等為股東,在2002年上市,因2003年非典型肺炎影響,不久陷入財困,次年森美反斗樂園也被債權人收回。經過一輪重組後,由梁安琪及陳澤武購得盈新遊樂控股權,並注入廣東省幾個遊樂場項目,於2007年復牌。
同年,開始逐步注入由梁安琪過往負責之澳門賭場餐飲業務,並退出遊樂場事業,在2009年後由於澳門賭業快速發展,故業務亦快速擴張,盈利急遽增長,派息增加,股價暴升,公司也乘機發行新股,收購多項物業及擴張各機構之食堂業務。
但是,在2013年開始,可能因為澳門賭業飽和,所以開始把業務擴張至橫琴、珠海及香港,另外發展手信業務。據2013年8月9日公告,佳景集團以400萬澳門元購入「澳門英記餅家」品牌澳門之使用權,同時引入過往之家族人士持有30%股權,其後向譚詠麟發行500萬購股權,行使價3.07元,作價他為代言英記餅家的代價之一部分,有大張旗鼓之勢。
但是,由於這品牌大張旗鼓,改善包裝,並以各種卡通品牌店廣開分店,支出大增。至於產品方面,怪獸老婆進店後看見沒有人就進去看看,雖然看到包裝也很喜歡,但嚐過不是熟悉的味道於沒有買,所以收入上升不前,導致近年虧損不少,於過去3年已虧去超過1億元,加上澳門賭業近年沒有起色,開拓珠海業務也失敗,故2014年及2015業績陷入虧損。
但是,去年業務已隱然見到起色,英記餅家在關店及減租下、以及珠海業務縮減,導致虧損大熾,加上澳門賭業開始復甦,賭場餐廳業務慢慢恢復,機構食堂業務表現也穩定,但香港擴張之業務及租賃物業被租客退租,影響了收益,但正面來看,大額虧損已過去,距離轉虧為盈不遠。至於該公司最大靠山梁安琪在澳門實力不減下,如果澳門賭業穩定發展,相信未來公司實力仍會漸增,但是否會回復至最盛時,暫時仍需觀察。
買完手信後,我們就搭巴士到碼頭搭船回香港。回香港後,怪獸老婆說很喜歡在巴黎人帶回來的香皂,她說很喜歡這個味道,如果有機會,要再去試試。
3月27日,湖畔大學第三屆開學典禮在杭州舉行,校長馬雲提出“湖畔四為”——為市場立心、為商人立命、為改革開放繼絕學,為新經濟開太平,表示湖畔大學的使命就是培養更多有責任、有擔當、有情懷的中國企業家群體。
記者從開學典禮了解到,今年入學的44名企業家學員背景更加多元化,覆蓋近30個行業領域。與前兩屆最大的不同是,今年從事實體經濟的企業家明顯增多,家族企業二代接班人明顯增多,此外,新科技、新業態等行業革新領導者比例持續提升。
轉型升級、求存求變,中國企業家的現實困境,正折射在湖畔大學招生中。毫不誇張地說,步入第三個年頭的湖畔大學,已經不知不覺成為觀察中國經濟的一個窗口。
實體經濟不行了?這些新學員讓馬雲發出驚嘆
2015年3月剛剛開課時,湖畔大學的學員主要還是互聯網新貴;2016年3月第二次招生,來自互聯網的學員比例就已大幅降低;到了今年,44名學員來自近30個行業領域,只有不到1/3從事純線上行業。
農業、制造業、零售業、新材料新能源、教育醫療行業……今天入學的 44名學員,從事實體經濟的企業家明顯增多了。他們中的很多位都是行業中默默的隱形冠軍,比如將一顆生菜種到極致的馬鐵民——他創辦的浩豐食品,結球生菜研發水平、種植技術、年出口量均居全國第一,已成為百勝餐飲等20余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的合作夥伴,更拿下肯德基、必勝客在中國60%的結球生菜份額。曾獲國家科技獎、從科學家轉型企業家的俞德超,他創辦的信達生物制藥已在美國壟斷的全球生物制藥領域嶄露頭角。此外,居然之家董事長汪林朋、美年大健康董事長俞熔、敏實集團董事局主席石建輝、老板電器總裁任富佳,這些實體經濟領域的“老將新兵”,也都於今天入學。
2016年12月,馬雲在參加完湖畔大學招生面試後,曾公開感嘆,中國不是實體經濟不行了,而是有些實體經濟由於缺乏開拓和創新精神而不行了。“我在湖畔大學看著那些年輕的企業家,他們的創新,讓我無比感嘆。他們沒有抱怨,他們追求著增長。未來的三十年,我們看到會有更多新型的實體經濟誕生出來。”馬雲當時發出這樣的判斷。
今天,這些讓馬雲驚嘆的實體經濟排頭兵成了同班同學,我們或許可以對中國的新實體經濟未來有一些新的期待。
企業二代明顯增多,凸顯家族企業求存求變
在第三期的面試當天,馬雲曾表示,湖畔在未來除了CEO班,還將逐步考慮開CTO班、CPO班、CFO班,甚至研究“企業二代”如何接班。
2017年初出席浙商總會活動時,馬雲再次提醒家族企業:要早關註家族的二代接班,早接班、早做準備總比後面做好,尤其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人才體系的培養更是當務之急。
今天入學的第三期學員中,果然有不少都是來自傳統家族企業的二代接班人。比如老板電器的任富佳、天士力集團的閆凱境、新鳳祥集團的劉誌光、華仁再生能源的洪碧波、正大制藥的謝其潤、立白集團的陳丹霞等,他們均擔負著接手父輩事業後,領導企業進行轉型升級的使命。
80後占比近4成,新興行業年輕創業者聚集
據介紹,湖畔大學第三期學員平均年齡為39歲,最年輕的1992年,最年長的1964年。學歷方面,既有大批博士(10名)和博士後(1名),也不乏大學甚至高中還沒畢業,就迫不及待投身創業的。
新興行業的年輕創業者、行業革新的引領者,依然是湖畔大學最為活躍的企業家群體。記者在開學典禮現場看到不少新技術、新業態的玩家,比如“網絡大電影”玩家、新片場創始人尹興良,有“網紅電商孵化第一人”之稱的如涵創始人馮敏,從事便攜式清潔能源的李懿,以及羅振宇、張旭豪、宿華等行業“攪局者”。
“社會大變革,英雄出少年。” 湖畔大學教務長曾鳴表示,所有校董、所有面試老師都感覺到,中國的創業浪潮一浪高過一浪,每一屆新學員都給大家帶來了新鮮的感覺,生生不息才是湖畔最終競爭力的來源。
拒絕“貴族病” 湖畔堅持開放包容
學員的範圍不斷擴大,也顯示出湖畔的開放意識在不斷加強。今年,湖畔在公布錄取名單時,有意識地拒絕“豪華陣容”等表述,不希望給外界錯誤引導。事實上,企業有多成功、企業家有多出名,從來不是湖畔大學的考量標準,在第三期招錄中,除了有馬鐵民這樣從泥土中成長起來的“農民”企業家,還有大量80後創業者、甚至90後學員。——只要具備創新價值和分享精神,同時滿足相應條件,湖畔都樂意接收。
在課堂以外,湖畔大學也在探索更開放更包容的辦學模式,比如通過線上公開課、湖畔大學APP、自制視頻節目等方式,為普通創業者提供參與湖畔大學知識創造和分享的途徑,以影響和幫助更多的年輕人。2016年9月上線的“湖畔三板斧”音頻課程,已在喜馬拉雅獲得570多萬次播放。“湖畔大學要做的是創業者的精神家園、終身學習的平臺和共同成長的社區。”湖畔大學教務長曾鳴曾如此表示。
在教學方面,湖畔將堅持理論跟實踐的結合,兩年來,共有7名校董,11名保薦人企業家,30名教授,45名創業者在湖畔平臺與企業家進行分享,接下來的三年,湖畔也會開啟企業家到學校任職的潮流。
創建於2015年初的湖畔大學由馬雲、柳傳誌、馮侖、郭廣昌、史玉柱、沈國軍、錢穎一、蔡洪濱、邵曉鋒等九名企業家和著名學者發起並擔任首批校董,專註於培養擁有新商業文明時代企業家精神的新一代企業家,主張堅守底線、完善社會。湖畔二字源於阿里巴巴和淘寶網的創業所在地杭州湖畔花園小區,寓意“記住每一位創業者”。
附馬雲湖畔大學第三期開學典禮講話實錄:
謝謝大家,今天是第三期,我剛才給大家授校徽的時候,看見所有眼神里面充滿了期待,充滿了希望,通過湖畔大學能夠學到很多東西,通過湖畔大學這個平臺也能夠給社會分享很多東西,往往是期待越大、失望越大。
我上來之前,大家想你到底今天想跟大家講什麽,我覺得其實好的東西要不斷重複講,年年講、月月講、時時講。公司里面的信念也是一樣,我是在2001年、2002年、2003年,那時候覺得價值觀、使命感對於一個企業是多麽的重要,我是真的覺得每一個人進來,必須得了解、必須得學習,差一點讓公司里面的保安、掃地的阿姨都學習上公司價值觀了。
只有不斷的強調,而且最後強調以後,你會覺得真正相信以後,邊上的人也會相信,我說我投資,如果我去投資創業者,我關鍵看他自己是否相信,他邊上的人是否相信,有的人說的跟想的不一樣,做的跟說的不一樣,挺麻煩,我們未必說的跟做的都一樣,有的時候各種情況會出現,但是能夠感受到。
我強調一下為什麽辦這個學校,辦這個學校源於九年前我們在不丹的一次旅行,在飛機上很多民營企業家,那時候民營企業的狀態非常艱難,想一想民營企業的狀態永遠沒有好過,大家做企業越來越難,請問誰告訴我做企業是容易的,過了以後才覺得是容易的,吹牛的時候可以講,那時候厲害,其實當時非常艱難,今天是艱難的,未來依舊艱難。
那次我們在飛機上面,我們說成立一個大學,專門培養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大學。然後一哄而上,說我們搞一個這樣的學校,於是推薦我為第一任校長,我也很高興,九年以前我是Nobody,我今天認為我還是一個Nobody,只是很幸運有很多朋友的信任。
我公司同事非常努力,時代機遇不錯,走到今天,九年前背了這麽一個責任,我自己也是老師,總是希望回到學校里面去,這樣的初心,我們經過五六年的思考,建立這麽一個湖畔大學。
我跟第一期同學講過,湖畔大學是一個創業的學校,我們到底想幹嗎,走到多久,我們不是很清楚的。曾鳴剛才講得非常對,我們在第一期的時候,上一天課,下一課都不知道上什麽,這是實事求是講,而且來的時候我們也沒騙你們,說是一起辦這個學校。
前面十年的人,你們是最倒黴的,也是最幸運的,莫名其妙以為自己學到東西,但是我認為學和習是一起的,學和習是兩個概念,學了知識一定要習之,習就是犯錯誤。
所以我們的前十期,我們思考像做企業一樣做這個大學,首先第一點,招來的學生都要非常不錯,我一直這麽堅信,哈佛也好、斯坦福也好,好不是因為教授好,而是因為學生好,這些學生不用太教都很好。這些學生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思考、互相爭辯、互相合作,再加上一些優秀的老師的引導,使得這些學生、這些學校做得不錯。
湖畔大學前十年,我們希望所有進入這個學校的人,你們就像黃埔一期二期一樣,認認真真、腳踏實地,到這里跟我們一起建立這麽一個學校,這個學校已經不是一個民營企業學校,這個學校更不會小到說我們跟國有企業去競爭。這個學校所受到的關註非常之大,這也是這個學校的校董,包括校長我發虛的地方,關註的越來越大,哈佛、斯坦福的,我出國很多,居然很多企業家和政界問你們湖畔大學怎麽樣,是否可以合作一下,很多名校想跟我們湖畔大學合作,我說我們還沒搞清楚方向定位,我們也正在慢慢摸索過程之中,過早地把自己跟任何大學合作,都為時過早。
別人對我們的期望,現在社會、同行業、我們自己對自己的期望值都沒有調整好的情況下,我認為我們應該腳踏實地把自己做得更加好一點。剛才在講這個學校的方法跟人家不一樣,我們更願意分享很多失敗的教訓。
剛才周航同學講的,我非常同意,我自己在想,沒有我一路走過來倒黴的事情,所有的犯的錯誤,所有挫折,我經常在講,我說我去肯德基曾經應聘過,24個人,23個人錄取,有一個網民寫了一篇文章,這是假的,肯德基1993年才進杭州,那時候已經是大學里老師了,我們講的任何話,都有人去研究,我確實1992年、1993年應聘,我在大學里面畢業,分配到電子工學院教書,我答應我們校長五年內不離開學校,92年、93年,剛好接近五年了,我想快跑到五年了,我去找工作,那時候肯德基如日中天,到杭州來的時候,去招聘,我那時候大學是杭師院畢業,到大學只能教專科生,那幫專科畢業以後,他們工作也找不到,我帶這幫學生去,結果學生錄取,老師沒被錄取,有點丟人。
在座每個人都知道,你們去融資,被人拒絕是正常的,被人接受是不正常的,你們去做銷售,去賣一樣東西,出去一天做十個客戶,十個被拒絕是正常的,憑什麽人家買你的,憑什麽人家相信你,但是有人給你一次機會,有人買了你的商品,有人用了你的服務,有人給了你投資,你應該感到由衷的幸運,我比自己想象的好,要對得起這份信任。
所有失敗是最佳的營養,這是心態,你怎麽看待這個失敗,你怎麽跨過這個失敗。我到今天為止,阿里巴巴很大了,未來是不是一馬平川,企業越大,碰到的困難越大。我們有五億多的用戶,在整個體系管理過程中,我不斷去思考別人在這個關鍵時刻怎麽跨過去的。
湖畔大學是不是MBA一樣學習成功的案例,成功者有的時候是各種各樣的元素造成的,我今天重新再走一遍,今天阿里巴巴的員工水平比當年十八個人好不知道多少,我們十八個人前幾天坐在下面聽員工開會,我們自己都發虛,重新應聘,我們沒有一個能錄取,重新走一遍根本沒有這個機會。但是所有的失敗、所有的成功者,經歷的失敗都是差不多的,上戰場一樣,死的那些,自己還沒搞清楚怎麽回事,一槍打死了,太多了。
我的經歷,我看別人怎麽失敗,為什麽失敗,我花很多時間,把這些書拿過來,認真看,認真反思,你覺得這些愚蠢的問題是別人犯的,其實你也會犯,但是一旦這些事情出來以後你有一根弦跳起來,這個事情好像有點問題。
湖畔大學請來的學生也一樣,我講過,我也有信心再過二十年,中國五百強中的CEO,兩百個CEO跟湖畔大學有關系,要麽我們這兒讀書過,要麽到我們這兒應聘過。我們要有這個自信,我是有這個自信。但是我們在這兒不是培養最大的公司,未來我們培養出最好的公司,自己舒服,只要成為最舒服的公司,最優秀的公司,未必是最大的公司,最大的公司未必是最好的。
未來的時代不以規模來衡量,未來的三十年,過去以工業時代一定是標準化、規模、體量、資金,未來是企業做得多麽美好、做得多麽舒暢,做得舒暢的人一定是心態非常好,不斷反思自己的人。
我前幾天在馬來西亞講,我非常幸運,跟中國商界基本上所有傑出的絕大部分的企業家都交流過,我到海外,當今世界還活著的一些優秀企業家,我都經過長時間的交流和溝通,我很幸運,做企業的人,我見過無數政界領袖,我不是對他的權力感興趣、光芒感興趣,而是每個人走到這一步都有無數經歷挫折,他是怎麽跨過去的,他怎麽面對的,他怎麽面對普通人,他怎麽面對商人。在這里學習過以後,我發現所有有出息的人都有一個良好的心態,都很樂觀,都很正能量,都不抱怨,都懂得反思自己。
很少有成功的人說這個事情別人幹,這個事情別人做,湖畔大學帶過去的東西,你的心態要樂觀,樂觀的人自信,你傾聽別人,學會傾聽,剛才女同學講的,講到這一點,到湖畔來聽比講更重要,來講是分享,而不是做廣告,更不是吹噓。
我希望湖畔的人樂觀積極,樂觀積極的人,如果你沒看清楚未來的結局是壞的,你的樂觀積極不是什麽,我認為未來的結局我們都會進火葬場,不管你多努力,這就是壞結局,仍為之。我們知道公司會關門,我每天開開心心把工作做好,樂觀積極的心態。
另外一點,我希望大家不要去抱怨,任何人的抱怨,湖畔人要知道,別人的抱怨是我們最佳的機會。
第三我們需要反思,反思不僅反思自己的過錯,還要分享自己的過錯,從過錯里面得到的東西才是真的東西。有的時候覺得自己很成功吹牛的東西,反過來一看,這些東西第二次根本沒有機會贏。
湖畔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體系,我前幾天在馬來西亞講過,我說阿里巴巴派很多人去學MBA,去之前都很聰明,回來以後都傻掉了一樣,我有一段時間給停下來了,不是MBA不好,我們今天要換一種教育方法、教育思考。湖畔思想,一種新學,一種新的思考,剛才陳東升董事長講,我們湖畔要有新的教育,其實今天經濟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從互聯網技術走向互聯網時代,我們湖畔第一期互聯網公司為多,第二期、第三期傳統企業越來越多,今後不存在互聯網,互聯網不是高科技,一百年以前,電是高科技,今天誰講電是真正的高科技,未必。當然電力公司告訴你,我做到、你做不到,但是教給大家,我們還是能做到的。
整個社會在未來三十年到五十年是天翻地覆,每次技術革命出來的時候,造成的很多思考方法、做事的方法、組織的方法都會變化,第一次技術革命的組織方式是以工廠,第二次技術革命出來,能源革命出來,以公司壯大,這次技術革命,對於公司的架構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公司的架構涉及到文化、人才、結構,全部都會變化。
在座每個人,未來三十年,動蕩的三十年,未來的三十年是新企業誕生的三十年,我們可以打這個賭,我們公司里面跟我敢打賭的沒幾個,中國未來三十年,在臺上的企業一定不是今天的企業,今天的前二十位的企業,三十年以後,不知道還有幾個在,包括阿里巴巴在內。我們每天如履薄冰思考,因為變化超過我們的想象。昨天的套路不靈了,以標準化、規模化原來這種套路的教學方法必須反思,我們必須培養出新的一批人出來,而且坐在下面,我感受很重要的一點東西,當然不是完全顛覆,今天我特別感動,這幫人居然可以穿校服,挺難的,湖畔大學的同學能夠穿校服,這是敬畏之心、感恩之心不、尊重之心,感謝大家,這是一種行為。
我希望未來三十年,你們成為榜樣,未來三十年,湖畔大學所誕生的真正的一幫企業家,能夠擔負起未來整個世界經濟的擔當,每一個人一點點都會影響很多,企業家影響非常大,我們昨天討論,我們在國家昌盛的時候,哎呦,奧運冠軍,真不錯,我們看科學好,去做科學家好,真好,但是科學家也好、奧運會冠軍也好,背後是誰幹的?我們企業的錢和稅,但是沒有人覺得企業家在這個社會上有多大的作用。
我們在座這一代的“新學”,希望大家擔當起來的是企業商業社會、科技發展,離不開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過去三十年,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中國社會高速發展,離不開企業家的努力,未來三十年、五十年,中國企業將會在世界中擔當巨大的責任,中國要擔當世界的責任,中國必須擔當時代的責任,美國有今天,美國當年擔當起世界經濟的發展、美國在科技的發展、理念思想的發展,在過去三十年取得巨大的進步。
我們今天必須準備好擔當,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很快要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我們對世界的擔當、經濟的擔當,無論外交、軍事各方面,都要強大的經濟支撐,而經濟的競爭,不是靠你有多少武力,而是文化的競爭,思想體系的競爭,執行力的競爭,學習的競爭。
湖畔大學不僅為中國,現在已經有很多老外向我提出申請,很多跨國公司提出能夠是否把自己最優秀的公司里面具備創業精神的年輕人、未來的CEO來到湖畔大學,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很多創業者說願意,說要過來,越來越多,這所大學必須是全球化的。
我們很快會接受全球的這些優秀創業者、企業家,在一起上課,因為只有全球的思考、全球的眼光、全球的格局,我們這個學校才真正會變成全球化,面向未來,所以面向全球、面向未來,做好企業,不是大企業,大是自然的結果,為大而大,必定亡,為胖,吃胖有什麽意義,而是健康。
企業也是一樣,怎麽舒服怎麽來,面向未來三十年、四十年,這所學校我希望大家共同創業,這不是一個校長在講話,而是一個創業者跟大家交流,我們在這里面,我們到這里來,我們教不了你怎麽賺錢,你們跑這兒來還要學習怎麽賺錢,你們找錯學校了,你們到這兒來是分享經驗、傾聽教訓,同時更希望大家在這兒學一些平時你根本不會去思考的,哲學、藝術、醫學、軍事,有些課是強制的,跟商學無關的課,我希望是強制學的,跟商有關的課是選修的。
我們雲谷學校,阿里巴巴合夥人準備創辦一個新型的小學中學,這個小學里面英語課、體育課、繪畫課是必修課,數學、語文慢慢來,我從來沒發現一個成熟的人不會算術的,但是音樂、繪畫、運動,這些不好,這些人將來不會成為人才,希望我們在湖畔大學,我們三年Review一次,今年第三年,整個校董事會,Review過去三年來所有教學的成長痛苦,也希望共同搭建,我們會完善整個保薦人體系,我們保薦人的職責,要把全中國最好的年輕人,有希望的企業家給找到,把他們聚集在一起,聚集一種新的經濟的體量,這個經濟為國家、為社會、為世界、為未來出力,因為聚在一起的人多了,才會不一樣。
最後我在很多年以前講價值觀的時候,講過這一個故事,一個老外,GE公司總經理坐在那兒,中國講價值觀沒有機會,互聯網講價值觀更不可能,我請他到我們公司來幾天,走的時候說你們公司不僅你是瘋子,你們公司幾百個人都是瘋子。
我們在湖畔聚集在一起,不斷創新,本身就是能對社會作出巨大的貢獻,不管說什麽,都會有人講,我相信跑到這里面的人,不是想認識馬雲、柳傳誌、郭廣昌、沈國軍、史玉柱這幫人,你們是商界的,要認識,總有辦法,我們不缺這些人,我們缺的是把我們這些痛苦和困難,我們今天坐在下面的保薦人也好,校董也好,沒有一個人是傻子,這幫人的聰明,沒有一個人是傻子,我見了那麽多省委書記、省長、中央領導,我倒吸一口涼氣,這些人這麽聰明,世界遠比你們想象的複雜。企業是複雜的,但是只要你樂觀、正能量,只要你反思自己,學習別人的過錯,自然而然,做一個好企業,定好目標,一定能做好,湖畔與大家同在,三百年不容易,三百年的企業,幾乎很難做到,但是三百年的大學有,三百年的宗教有,重要的職責,要做好三百年,賦能別人,真正創造價值,幫助別人成長,才有可能,湖畔希望在座的所有湖畔大學學生以及未來的同學們,一起參與建設湖畔、監督湖畔,找到好的人進來,只有好人、好思想、好執行才會有好結果。謝謝大家。
、
尊敬的各位元首,政府首腦,國際組織負責人,部長,尊敬的各位博鰲亞洲論壇現任和候任理事,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仲春時節的海南,山青海碧,日暖風輕。在這個美好的季節里,各國嘉賓匯聚一堂,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海南有一首民歌唱道:“久久不見久久見,久久見過還想見。”大家就是這樣,今天,有機會在此同各位新老朋友見面,我感到十分高興。
首先,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並以我個人名義,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誠摯的歡迎!對年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
博鰲亞洲論壇成立以來,立足亞洲,面向世界,在凝聚亞洲共識、促進各方合作、推進經濟全球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方面建言獻策,提出許多富有價值的“博鰲方案”,作出了積極貢獻。今年是論壇理事會換屆之年。借此機會,我謹向即將離任的各位理事表示衷心的感謝!對新當選的各位理事表示熱烈的祝賀!
本屆年會以“開放創新的亞洲,繁榮發展的世界”為主題,順應時代潮流,符合各方期待。相信各位嘉賓和各界人士將暢所欲言,提出真知灼見。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海南省可謂是“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改革開放以來,海南從一個較為封閉落後的邊陲島嶼,發展成為中國最開放、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陽的光輝,一個地方可以體現一個國家的風貌。海南發展是中國40年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歷史見證。
1978年,在鄧小平先生倡導下,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征程。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眾誌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
——40年來,中國人民始終艱苦奮鬥、頑強拼搏,極大解放和發展了中國社會生產力。古人講,天道酬勤,春華秋實。中國人民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持之以恒,鍥而不舍,推動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40年來,按照可比價格計算,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約9.5%;以美元計算,中國對外貿易額年均增長14.5%。中國人民生活從短缺走向充裕、從貧困走向小康,現行聯合國標準下的7億多貧困人口成功脫貧,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70%以上。
——40年來,中國人民始終上下求索、銳意進取,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人民堅持立足國情、放眼世界,既強調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又註重對外開放、合作共贏,既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既“摸著石頭過河”又加強頂層設計,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成功開辟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人民的成功實踐昭示世人,通向現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條,只要找準正確方向、馳而不息,條條大路通羅馬。
——40年來,中國人民始終與時俱進、一往無前,充分顯示了中國力量。中國人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現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相互激蕩、觀念創新和實踐探索相互促進,充分顯示了思想引領的強大力量。中國人民勇於自我革命、自我革新,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革除各方面體制弊端,充分顯示了制度保障的強大力量。中國人民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空前高漲,充分顯示了13億多人民作為國家主人和真正英雄推動歷史前進的強大力量。
——40年來,中國人民始終敞開胸襟、擁抱世界,積極作出了中國貢獻。改革開放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偉大歷程。中國人民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打開國門搞建設,成功實現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轉折。中國在對外開放中展現大國擔當,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共建“一帶一路”,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作出重大貢獻,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促進了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
今天,中國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說,改革開放這場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
“天行有常”,“應之以治則吉”。中國進行改革開放,順應了中國人民要發展、要創新、要美好生活的歷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國人民要發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時代潮流。中國改革開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夠成功!
中國40年改革開放給人們提供了許多彌足珍貴的啟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放眼全球,當今世界正在經歷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人類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很多。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也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戰。一些國家和地區的人民仍然生活在戰爭和沖突的陰影之下,很多老人、婦女、兒童依然飽受饑餓和貧窮的折磨。氣候變化、重大傳染性疾病等依然是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開放還是封閉,前進還是後退,人類面臨著新的重大抉擇。
面對複雜變化的世界,人類社會向何處去?亞洲前途在哪里?我認為,回答這些時代之問,我們要不畏浮雲遮望眼,善於撥雲見日,把握歷史規律,認清世界大勢。
當今世界,和平合作的潮流滾滾向前。和平與發展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聲,冷戰思維、零和博弈愈發陳舊落伍,妄自尊大或獨善其身只能四處碰壁。只有堅持和平發展、攜手合作,才能真正實現共贏、多贏。
當今世界,開放融通的潮流滾滾向前。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世界已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國經濟社會發展日益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推進互聯互通、加快融合發展成為促進共同繁榮發展的必然選擇。
當今世界,變革創新的潮流滾滾向前。中國的先人們早在2500多年前就認識到:“茍利於民,不必法古;茍周於事,不必循俗”。變革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根本動力。誰排斥變革,誰拒絕創新,誰就會落後於時代,誰就會被歷史淘汰。
從順應歷史潮流、增進人類福祉出發,我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並同有關各方多次深入交換意見。我高興地看到,這一倡議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人民的歡迎和認同,並被寫進了聯合國重要文件。我希望,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攜手前行,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創和平、安寧、繁榮、開放、美麗的亞洲和世界。
——面向未來,我們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不搞唯我獨尊、你輸我贏的零和遊戲,不搞以鄰為壑、恃強淩弱的強權霸道,妥善管控矛盾分歧,努力實現持久和平。
——面向未來,我們要對話協商、共擔責任,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理念,堅定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挑戰,深化雙邊和多邊協作,促進不同安全機制間協調包容、互補合作,不這邊搭臺、那邊拆臺,實現普遍安全和共同安全。
——面向未來,我們要同舟共濟、合作共贏,堅持走開放融通、互利共贏之路,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加強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框架內合作,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共同打造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面向未來,我們要兼容並蓄、和而不同,加強雙邊和多邊框架內文化、教育、旅遊、青年、媒體、衛生、減貧等領域合作,推動文明互鑒,使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的紐帶。
——面向未來,我們要敬畏自然、珍愛地球,樹立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理念,尊崇、順應、保護自然生態,加強氣候變化、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等領域交流合作,共享經驗、共迎挑戰,不斷開拓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藍天碧海、綠水青山。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去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九大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制定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掀開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新篇章,開啟了加強中國同世界交融發展的新畫卷。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問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雖然我們已走過萬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斷跋山涉水。在新時代,中國人民將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敢於向頑瘴痼疾開刀,勇於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將改革進行到底。中國人民將繼續大膽創新、推動發展,堅定不移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不斷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國人民將繼續擴大開放、加強合作,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中國人民將繼續與世界同行、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積極發展全球夥伴關系,堅定支持多邊主義,積極參與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無論中國發展到什麽程度,我們都不會威脅誰,都不會顛覆現行國際體系,都不會謀求建立勢力範圍。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綜合研判世界發展大勢,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正是基於這樣的判斷,我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我要明確告訴大家,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實踐證明,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條件下進行。這是中國基於發展需要作出的戰略抉擇,同時也是在以實際行動推動經濟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在擴大開放方面,中國將采取以下重大舉措。
第一,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今年,我們將推出幾項有標誌意義的舉措。在服務業特別是金融業方面,去年年底宣布的放寬銀行、證券、保險行業外資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要確保落地,同時要加快保險行業開放進程,放寬外資金融機構設立限制,擴大外資金融機構在華業務範圍,拓寬中外金融市場合作領域。在制造業方面,目前已基本開放,保留限制的主要是汽車、船舶、飛機等少數行業,現在這些行業已經具備開放基礎,下一步要盡快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特別是汽車行業外資限制。
第二,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投資環境就像空氣,空氣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資。過去,中國吸引外資主要靠優惠政策,現在要更多靠改善投資環境。我們將加強同國際經貿規則對接,增強透明度,強化產權保護,堅持依法辦事,鼓勵競爭、反對壟斷。今年3月,我們組建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還有一些其他新的機構,對現有政府機構作出大幅度調整,堅決破除制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體制機制弊端。今年上半年,我們將完成修訂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工作,全面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第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這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中國經濟競爭力最大的激勵。對此,外資企業有要求,中國企業更有要求。今年,我們將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完善加大執法力度,把違法成本顯著提上去,把法律威懾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我們鼓勵中外企業開展正常技術交流合作,保護在華外資企業合法知識產權。同時,我們希望外國政府加強對中國知識產權的保護。
第四,主動擴大進口。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也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中國不以追求貿易順差為目標,真誠希望擴大進口,促進經常項目收支平衡。今年,我們將相當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同時降低部分其他產品進口關稅,努力增加人民群眾需求比較集中的特色優勢產品進口,加快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政府采購協定》進程。我們希望發達國家對正常合理的高技術產品貿易停止人為設限,放寬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管制。今年11月,我們將在上海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是個大平臺,今後要年年辦下去。這不是一般性的會展,而是我們主動開放市場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動。歡迎各國朋友來華參加。
我想強調的是,我剛才宣布的這些對外開放重大舉措,我們將盡快使之落地,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努力讓開放成果及早惠及中國企業和人民,及早惠及世界各國企業和人民。我相信,經過努力,中國金融業競爭力將明顯提升,資本市場將持續健康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將加快推進,中國市場環境將大大改善,知識產權將得到有力保護,中國對外開放一定會打開一個全新的局面。
5年前,我提出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5年來,已經有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了合作協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但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中國不打地緣博弈小算盤,不搞封閉排他小圈子,不做淩駕於人的強買強賣。需要指出的是,“一帶一路”建設是全新的事物,在合作中有些不同意見是完全正常的,只要各方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就一定能增進合作、化解分歧,把“一帶一路”打造成為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的最廣泛國際合作平臺,讓共建“一帶一路”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幸福和美好未來不會自己出現,成功屬於勇毅而篤行的人。讓我們堅持開放共贏,勇於變革創新,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不斷邁進,共創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
最後,預祝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美國時間2018年4月10日至11日,Facebook公司CEO馬克-紮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將在美國國會就“劍橋分析醜聞”作證。4月10日,紮克伯格已經參加了美國參議院司法與商業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4月11日,紮克伯格將參加美國眾議院能源和商業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對眾議院的聽證會,紮克伯格準備了書面證詞,以下是前哨整理的證詞英文全文和騰訊科技的中文翻譯,前哨對中文譯稿略有調整。
馬克•紮克伯格為美國眾議院能源和商業委員會聽證會準備的書面證詞
一、介紹
格雷格-沃爾登(Greg Walden,編註:美國眾議院能源商業委員會主席)、資深委員弗蘭克-帕隆(Frank Pallone)以及能源商業委員會的全體成員:
在隱私、安全和民主等方面,我們面臨著許多重要的問題,此刻,你們將正當地向我提出一些難答的問題。在我講出我們采取哪些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之前,我想先闡述一下我們是如何到達當前這一步的。
Facebook是一個充滿理想主義和樂觀主義的公司。從我們的現狀來看,我們重點關註連網用戶所能帶來的一切好的東西。隨著Facebook的成長與壯大,各地用戶也獲得了一個強大的新工具來與他們所愛的人保持連接,相互聯絡,通過這種新工具傳達他們的聲音,並建立共同的社區和業務。然而,就在最近,我們看到了在Facebook平臺上出現了“#metoo”運動和“為我們的生命遊行(March for Our Lives)”活動等。在颶風“哈維”到來之後,人們為了救援通過我們的平臺募資2000多萬美元。另外,約有7000多萬小企業使用Facebook平臺發展和提供就業崗位。
但無論如何,目前有一點非常明確,那就是我們在防止這些工具被濫用和產生傷害等方面仍做得不夠。有人利用Facebook平臺散布虛假消息、國外一些機構利用我們的平臺幹預選舉事務,此外,還有人在Facebook平臺上發布仇視言論,另外還涉及到開發者和數據隱私的問題。我們沒有全面地評估我們的責任,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這也是我的錯誤,我非常抱歉。我創建了Facebook,經營這個平臺,我對Facebook當前發生的問題負責。
因此,我們現在必須要審核我們與人們建立關系的每一個環節,確保對我們的職責進行全方位的充分的評估。
僅僅將用戶連接起來,這還遠遠不夠,我們還必須確保這些連接是積極的。僅僅讓用戶表達出自己的心聲,這也遠遠不夠,我們還必須確保用戶不能利用這個工具傷害他人或傳播錯誤信息。僅僅讓用戶控制他們的信息內容仍遠遠不夠,我們還必須確保為此平臺提供應用的開發者也能夠保護這一平臺。總體而言,我們的責任不僅僅是創建工具,而且還要確保這些工具能夠用在好的地方。
對我們需要改進的所有地方進行全面的審查,還需要一段時間,但是,我會致力於做好這些事,包括完善我們保護用戶信息的方法、以及完善確保全球選舉事務安全的方法等。
以下就是我們當前面臨的一些問題以及正在做的一些重要事務。
二、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機構
最近幾個星期,我們一直在努力,力求確切地理解劍橋分析機構所發生的一切,為此也一直在采取措施來確保這些事情不會再度發生。事實上,早在四年之前,我們就采取了重要行動,以阻止現在再度發生這些事情,但我們還是犯下了錯誤,現在來看,我們仍有很多事情要做,而且我們需要加緊做。
(一)事情的緣由
2007年,我們推出了Facebook平臺,當時的願景就是打造更多社交化的應用。你們的日歷應當能夠顯示出你們好友的生日、你們的地圖應當能夠顯示出你們好友生活的地理位置、你們的地址薄應當能夠顯示出他們的照片。為此,我們讓用戶登錄應用並分享他們好友的身份以及有關他們自己的一些信息。
2013年,劍橋大學研究員亞歷山大-科根(Aleksandr Kogan)創建了一款個人性格測試應用。這款應用後來被大約30多萬同意分享他們Facebook信息以及部分好友(這些好友的隱私設置允許分享)信息的用戶下載安裝。從我們平臺當時工作的方式來看,這就意味著科根能夠獲取用戶的一些信息以及用戶數千萬好友的信息。
2014年,為了阻擊那些不良應用,我們宣布將要調整整個平臺,以便最大程度地限制各種應用獲取Facebook用戶的信息。最為重要的是,與科根的應用相似的諸多應用不再能夠獲取用戶好友相關的信息,除非這些用戶的好友已經授權這些應用來獲取他們的信息。我們還要求開發者事先須得到Facebook的許可,然後才能要求使用用戶公開資料、好友列表以及郵件地址之外的任何數據信息。這些行動會阻止任何一款與科根的應用相似的應用像今天這樣獲取大量Facebook相關的數據。
2015年,我們從英國《衛報》的記者那兒了解到,科根已經將其應用中的數據分享給劍橋分析機構,此舉違背了我們針對開發者制定的政策——未經用戶許可的情況下不得分享他們的隱私數據,因此,我們當時立即在我們的平臺上禁用了科根的應用,並要求科根及其它與他分享數據的機構,包括劍橋分析機構在內,正式澄清他們已經刪除了所有通過不正當方式獲取的數據——他們最終按照我們的要求做了。
上個月,我們又從《衛報》、《紐約時報》以及Channel 4等媒體獲悉,劍橋分析機構可能並沒有刪除他們業已澄清刪除的數據。我們立即禁止該機構使用我們的任何服務。劍橋分析機構聲稱,他們已經刪除了這些數據並同意由我們聘用的審計機構來調查此事。目前,我們還在與英國信息專員辦公室進行合作,該辦公室對劍橋分析機構擁有管轄權,並將完成對事情的調查。
(二)我們正在采取的措施
我們有責任來確保科根和劍橋分析機構所做的一切行為不會再度發生,以下就是我們當前正針對此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1、我們已經於2014對Facebook平臺進行了重大調整,大幅限制開發者能夠獲取的數據數量,並積極審查我們平臺上的各種應用,這些舉措讓如今的開發者無法再複制科根幾年前的行為。
2、但是,我們還要采取更多的措施來限制開發者利用我們平臺的信息,還要采取更多的安全措施來防止用戶數據被濫用的情況。
(1)如果用戶在三個月之內不再使用開發者的應用,那麽我們將刪除開發者的這些應用連接方式。
(2)我們將減少用戶給應用提供的數據量,即使用戶只使用自己的姓名、照片和電子郵件地址進行授權,這樣,這些應用獲取的數據量將比在其它重要應用平臺少得多。
(3)我們會要求開發者不僅要獲得授權,而且還要簽署合約,合約將施加嚴格的規定,以此要求連接用戶信息或其它隱私數據的應用按規定辦事。
(4)我們還將限制類似於小組和活動之類的更多APIs。你們應當能夠非常容易地登錄應用並共享你們的公開信息,但是,任何可能共享他人信息(例如用戶參與的群聊中的其它帖子)的企圖將會受到更加嚴格的限制。
(5)兩周之前,我們發現一個能夠讓你們查找某人電話號碼和電子郵箱的功能一直在被濫用。在某些情況下,如果有人獲得了同樣的姓名,那麽這個功能就會起到很大作用了,但是,卻有人濫用這一功能,將用戶的公開Facebook信息與他們已經獲得的電話號碼進行連接。當我們發現這些濫用情況之後,我們就立即關閉了這一功能。
3、調查其它應用。我們正在調查在2014年關閉我們平臺之前利用我們大量信息的每一款應用。如果我們發現可疑行為,我們將立即采取公開審計措施。如果我們發行有人不正當利用我們的數據,那麽我們將禁止他們並通告所有受影響的用戶。
4、進行更好的控制。最後,我們還要讓用戶更加容易地知道他們已經允許哪些應用使用他們的數據。本周,我們已經開始向用戶展示了他們已經使用的一系列應用清單,並給用戶提供了一種非常便捷的方法,以便刪除提供給這些應用的許可。用戶已經在自己的隱私設置中完成了這些設置,但是,我們還將在消息流(News Feed)頂部增加這些功能,以確保所有用戶都能看到這些功能。另外,我們還將相關情況通知了所有被劍橋分析機構共享過數據的用戶。
除了我們在2014年業已采取的措施之外,我認為,我們下一步還要采取一些措施來繼續確保我們平臺的安全。
三、俄羅斯幹預大選
Facebook的任務就是要給人們提供表達心聲和將人們更緊密地連接起來。
這些都是深層的民主價值,也是我們引以為豪的地方。我不希望任何使用我們工具的用戶來破壞民主,這不是我們的初衷。
我們對俄羅斯幹預大選之事反應不夠迅速,而且也未能及時地采取回應措施,如今,我們正在努力做得更好。我們在處理這些威脅方面已經顯得越來越成熟,而且處理能力也在迅速提高。我們將繼續與政府合作,以弄清俄羅斯幹預大選的整個細節,我們還要盡力,不僅要確保全世界自由與公平選舉的完整性,而且還要讓所有人表達他們的聲音,同時還要成為推動全球各地民主制度變得更好的動力。
(一)事情的緣由
對我們的安全團隊而言,選舉一直時尤為敏感的時期,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當然也不例外。
多年來,我們的安全團隊一直掌握著俄羅斯的網絡攻擊威脅情況——例如黑客攻擊和惡意病毒等。在2016年11月大選之日前夕,我們發現並處理了多次與俄羅斯有關的網絡進攻威脅,其中包括一個名為“APT28”的組織發起的攻擊行為,我們發現,美國政府已經公開表示這個組織與俄羅斯軍方情報機構有聯系。
雖然我們非常關註傳統威脅,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在2016年夏季看到了一些新的苗頭,當時,一個與APT28組織相關的帳號,打造DC Leaks的旗幟,制造了一些虛假人物,該帳號再這些虛假人物將竊取的信息發布給媒體記者。後來,我們又侵犯我們的政策為由,關閉了這些帳號。
在大選之後,我們繼續調查相關事宜,並掌握到這些新威脅的更多信息。我們發現的一些情況包括——那位黑客已經使用了由虛假帳號組成的網絡來幹預大選:例如推薦或攻擊特殊候選人,散步一些對政治機構不信任的言論,或者是簡單地傳播混亂局面。其中一些黑客也利用我們的廣告工具。
我們還了解到“互聯網研究機構(IRA)”發起的虛假情報運動,這家機構多次采取欺騙行為並試圖在美國、歐洲和俄羅斯等國操縱他人。我們發現,約有470個帳號和網頁與互聯網研究機構相連,在為期兩年的時間內,互聯網研究機構炮制了大約8萬個帖子。
我們最好的評估就是,在那段時期內的某一節點上,大約1.26億用戶可能一直在與互聯網研究機構相關的Facebook Page上提供內容。在Instagram服務上,我們發現約有12萬條信息內容,預計還有2000多萬用戶可能為該機構提供內容。
在同一時期,“互聯網研究機構”也花費了大約10萬美元,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投放了3000多條廣告,我們發現,這些廣告可能被發送給全美1100多萬用戶。2017年8月,我們關閉了互聯網研究機構的這些帳戶。
(二)我們正在采取的措施
毫無疑問,我們應當及早阻止俄羅斯的幹預,不過,我們如今正在努力確保這樣的事情不再發生。我們目前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幾點。
1、在法國,2017年總統大選前夕,我們發現並關閉了3萬條左右的虛假帳戶。
2、在德國,在2017年大選之前,我們直接與該國的選舉委員會合作,從他們那兒了解到他們所看到的一些威脅情況,並共享了這些信息。
3、在去年美國亞拉巴馬州參議院選舉期間,我們部署了全新的人工智能工具,主動發現並刪除了虛假來自馬其頓的虛假帳號,這些虛假帳號試圖散播虛假信息。
4、我們讓成千上萬個有組織、得到金融資助的虛假消息散播者的帳號失效。我們一直利用這些調查來完善我們發現虛假帳號的自動化系統。
5、上周,我們撤下了270多個由互聯網研究機構新增的頁面以及他們運營的帳號,這些頁面和帳號都是用來針對俄羅斯境內的用戶以及在阿塞拜疆、烏茲別克斯坦和烏克蘭等國的俄羅斯人員。其中,我們刪除的一些頁面屬於俄羅斯新聞機構,但我們發現這些機構受互聯網研究機構控制。
——大力增加我們在安全業務方面的投資。如今,我們擁有大約1.5萬名員工在從事安全和內容審查相關的工作。預計到今年底之前,我們將把這些數量增加到兩萬以上。
為此,我直接指導我們的團隊,要求他們大力投資安全事務——重視程度要超過我們的其它投資業務——盡管這會對我們未來的盈利產生較大影響。但是,我想明確一下,我們的優先事務就是:保護我們的社區,這比我們追求利益最大化更加重要。
——加強我們的廣告政策。我們知道,一些國會議員正在研究提升政治或事務性廣告透明度的方案,我們在這個問題方面很樂意與國會保持合作。但是,我們不會坐等立法機構的行動。
1、從現在起,每一個想要投放政治或事務性廣告的廣告主都將需要獲得批準。要想獲得批準,廣告主就需要證實他們的身份和位置。任何未能通過此類審核的廣告主將被禁止投放政治或事務性廣告。我們還會給他們貼上標簽,而廣告主則需要向用戶顯示誰為他們付款。我們已經在美國市場開始這一服務,並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向全球其它地區拓展。
2、為了進一步提升政治廣告的透明度,我們還打造了一種工具,這個工具可以讓任何人都能看到某一頁面的所有廣告內容。我們正在加拿大市場測試這一工具,並將於今年夏季推廣到全球市場。我們還創建了一個此前政治廣告相關的搜索檔案庫。
3、我們還將要求那些管理大頁面的用戶也要獲得相應的認證,這就會讓那些圖謀使用虛假帳號的用戶在運營相關頁面時變得更加困難,或者很難肆意擴散,另外這些帳號在傳播虛假信息或有爭議問題時也會面臨更大的困難。
4、為了讓所有運營此類頁面的用戶和廣告主進行認證,我們還聘用了數千員工。我們致力於在2018年美國中期選舉之前的關鍵幾個月內完成這些事務,同時也要為未來一年的墨西哥、巴西、印度、巴基斯坦以及其它地方的選舉做好安全準備工作。
5、這些措施不會阻止所有人來濫用這個系統,但是,卻會讓那些圖謀重蹈2016年大選期間俄羅斯實施的惡意行為以及使用虛假帳號和頁面來投放廣告的人面臨更多的困難。幹預選舉是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比任何一個平臺都嚴重,這也是我們為何支持《誠實廣告法案》的原因所在。這也將幫助我們提高所有網絡政治廣告的標準。
——共享信息。我們一直在與其它技術公司合作,以此共享有關威脅的信息,與此同時,我們還與美國及他國政府在選舉事務方面展開合作。
與此同時,另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也不能因此而忽略Facebook在選舉中所起的積極作用。
2016年,用戶在Facebook上進行了數十億次的交流和公開討論,這種規模在線下可能從未發生過。候選人擁有直接的渠道來與數千萬公民展開直接對話。競選方揮斥重金組織和發布在線廣告,以便把他們的競選主張更加深入地傳播。我們組織了“出去投票”的活動,幫助兩百多萬用戶註冊參與投票,否則這些用戶可能就不會參與投票了。
安全事務——包括選舉相關的安全事務在內——當然不是一個能完全解決的問題。像互聯網研究機構這樣的組織,的確是非常老練的對手,這種機構不斷變化,但是我們將不斷提升我們的技能,以保持我們的技術領先優勢。與此同時,我們還將不停地打造工具,幫助更多的用戶在推進民主的過程中表達他們的聲音。
四、結論
我的優先事務一直以我們的社交目標為重點,那就是連接用戶、創建社區並帶動世界更加緊密的融合。廣告主和開發者不能超越這個優先事務,只要是我在運營Facebook。
我在大學期間開創了Facebook,一路走來,我們已經經歷了漫長的一段旅程。如今,我們為全球20多億用戶提供服務,每天,用戶都在使用我們的服務來與那些對他們最有影響的人士進行連接和交流。我深信我們所做的一切。當我們解決了這些挑戰之後,我知道,那時我們就可以加以回顧,並把幫助人們聯系和幫助更多人表達心聲看作是這個世界的一股積極力量。
我發現,我們今天談論的這些問題不僅僅是Facebook和我們社區面臨的問題——這也是我們所有美國人面臨的挑戰。感謝你們今天讓我在這兒發言,我已經做好準備接受你們的質詢。(騰訊科技 編譯/金全)
(本文轉自“網絡法前哨公眾號”)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對《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的批複
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國家發展改革委:
你們《關於報請審批〈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的請示》收悉。現批複如下:
一、同意《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以下簡稱《雄安規劃綱要》)。《雄安規劃綱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緊扣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著眼建設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創造“雄安質量”和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引擎,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註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歷史文脈,符合黨中央、國務院對雄安新區的戰略定位和發展要求,對於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具有重要意義。
二、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雄安新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與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兩翼,有利於有效緩解北京“大城市病”,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與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為契機推進張北地區建設形成河北兩翼,有利於加快補齊區域發展短板,提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和水平。要以《雄安規劃綱要》為指導,推動雄安新區實現更高水平、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建設成為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努力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
三、科學構建城市空間布局。雄安新區實行組團式發展,選擇容城、安新兩縣交界區域作為起步區先行開發並劃出一定範圍規劃建設啟動區,條件成熟後再穩步有序推進中期發展區建設,劃定遠期控制區為未來發展預留空間。要堅持城鄉統籌、均衡發展、宜居宜業,形成“一主、五輔、多節點”的城鄉空間布局。起步區隨形就勢,形成“北城、中苑、南澱”的空間布局。要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構建藍綠交織、疏密有度、水城共融的空間格局。
四、合理確定城市規模。堅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剛性約束條件,科學確定雄安新區開發邊界、人口規模、用地規模、開發強度。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雄安新區藍綠空間占比穩定在70%,遠景開發強度控制在30%。要合理控制用地規模,啟動區面積20至30平方公里,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要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嚴控城鎮開發邊界,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加強各類規劃空間控制線的充分銜接,形成規模適度、空間有序、用地節約集約的城鄉發展新格局。
五、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雄安新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要重點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人口轉移。積極穩妥有序承接符合雄安新區定位和發展需要的高校、醫療機構、企業總部、金融機構、事業單位等,嚴格產業準入標準,限制承接和布局一般性制造業、中低端第三產業。要與北京市在公共服務方面開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引入優質教育、醫療、文化等資源,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完善配套條件。要創新政策環境,制定實施一攬子政策舉措,確保疏解對象來得了、留得住、發展好。
六、實現城市智慧化管理。堅持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同步規劃、同步建設,適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礎設施,打造全球領先的數字城市。建立城市智能治理體系,完善智能城市運營體制機制,打造全覆蓋的數字化標識體系,構建匯聚城市數據和統籌管理運營的智能城市信息管理中樞,推進城市智能治理和公共資源智能化配置。要根據城市發展需要,建設多級網絡銜接的市政綜合管廊系統,推進地下空間管理信息化建設,保障地下空間合理開發利用。
七、營造優質綠色生態環境。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規模開展植樹造林和國土綠化,將生態濕地融入城市空間,實現雄安新區森林覆蓋率達到40%,起步區綠化覆蓋率達到50%。要堅持綠色發展,采用先進技術布局建設汙水和垃圾處理系統,提高綠色交通和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推廣超低能耗建築,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強化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加強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同步加大上遊地區環境綜合整治力度,逐步恢複白洋澱“華北之腎”功能。
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積極吸納和集聚創新要素資源,高起點布局高端高新產業,大力發展高端服務業,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布局建設一批國家級創新平臺,加強與國內外一流教育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合作,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制定特殊人才政策,集聚高端創新人才,培育創新文化和氛圍。創新科技合作模式,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及綜合運用,構建國際一流的創新服務體系。
九、建設宜居宜業城市。按照雄安新區功能定位和發展需要,沿城市軸線、主要街道、鄰里中心,分層次布局不同層級服務設施,落實職住平衡要求,形成多層級、全覆蓋、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務網絡。構建具有雄安特色、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教育體系。增加雄安新區優質衛生資源總量,建設體系完整、功能互補、密切協作的現代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供多層次公共就業服務,創新社會保障服務體系。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和房地產市場調控長效機制,嚴禁大規模房地產開發。優化調整雄縣、容城、安新3個縣城功能,妥善解決土地征收、房屋拆遷、就業安置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和輿論環境,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
十、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要把改革開放作為雄安新區發展的根本動力,總結吸收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經驗成果,進一步解放思想、勇於創新,探索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路徑。對符合我國未來發展方向、對全國起重要示範帶動作用、對雄安新區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影響的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在新區先行先試,爭取率先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率先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和考核體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形成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為全國提供示範。
十一、塑造新時代城市特色風貌。要堅持順應自然、尊重規律、平原建城,堅持中西合璧、以中為主、古今交融,做到疏密有度、綠色低碳、返璞歸真,形成中華風範、澱泊風光、創新風尚的城市風貌。要細致嚴謹做好單體建築設計,追求建築藝術,強化對建築體量、高度、立面、色調等要素的規劃引導和控制,原則上不建高樓大廈,不能到處是水泥森林和玻璃幕墻。要註重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留中華文化基因,體現中華傳統經典建築元素,彰顯地域文化特色,體現文明包容,打造城市建設的典範。
十二、保障城市安全運行。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以城市安全運行、災害預防、公共安全、綜合應急等體系建設為重點,構建城市安全和應急防災體系,提升綜合防災水平。科學確定雄安新區防洪和抗震等安全標準,高標準設防、高質量建設,確保千年大計萬無一失。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人的要求,科學確定用水總量,完善雄安新區供水網絡,形成多源互補的雄安新區供水格局。實現電力、燃氣、熱力等清潔能源穩定安全供應,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
十三、統籌區域協調發展。雄安新區要加強同北京、天津、石家莊、保定等城市的融合發展,與北京中心城區、北京城市副中心合理分工,實現錯位發展。要按照網絡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體化服務的要求,加快建立連接雄安新區與京津及周邊其他城市、北京新機場之間的軌道和公路交通網絡,構建快速便捷的交通體系。要加強對雄安新區及周邊區域的管控力度,劃定管控範圍和開發邊界,建設綠色生態屏障,統一規劃、嚴格管控,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十四、加強規劃組織實施。雄安新區是留給子孫後代的歷史遺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保持歷史耐心,合理把握開發節奏,穩紮穩打,一茬接著一茬幹,一張藍圖幹到底,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各項工作落實。《雄安規劃綱要》是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基本依據,必須堅決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嚴格執行,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各有關方面要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持大歷史觀,全力推進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統籌指導下,河北省委和省政府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組織領導,全力推進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各項工作,建立長期穩定的資金籌措機制,完善規劃體系,抓緊深化和制定控制性詳細規劃及交通、能源、水利等有關專項規劃,按程序報批實施。國家發展改革委、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做好綜合協調,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委、單位,北京市、天津市等各地區,要積極主動對接和支持雄安新區規劃建設。
《雄安規劃綱要》執行中遇有重大事項,要及時向黨中央、國務院請示報告。
中共中央
國務院
2018年4月14日
本市《關於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正式公布。
到2020年,將建設形成10個左右服務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打造2個、培育4個世界級產業集群;打造2條世界級商街、10個國內一流商圈、20個特色商業街區;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3%以上......打響“上海服務”“上海制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還有哪些舉措?詳見下文↓
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
關於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動
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
全力打響“上海服務”“上海制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以下簡稱“四大品牌”),是上海更好落實和服務國家戰略、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載體,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舉措,也是上海當好新時代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重要行動。現就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明確全力打響“四大品牌”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追求卓越的發展取向,面向全球、面向未來,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把全力打響“四大品牌”與落實和服務國家戰略相結合,深化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五個中心”和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加快提升城市核心功能,進一步增強輻射帶動能力;
與率先推動高質量發展相結合,深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應生產和消費升級需求,持續擴大優質服務和先進技術產品供給,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與著力創造高品質生活相結合,切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社會評價是第一評價、社會感受是第一感受,著力提升服務對象、消費者和市場主體的獲得感,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與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相結合,聚焦打響品牌過程中的體制機制難題,充分發揮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上海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大力弘揚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不斷彰顯功能優勢、增創先發優勢、打造品牌優勢、厚植人才優勢,著力構建新時代上海發展戰略優勢,全面提升城市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加快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二)基本原則
1.堅持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切實增強服務國家戰略能力。打響“四大品牌”是更好落實和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要緊密結合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五個中心”和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把打響“四大品牌”作為服務國家戰略的再聚焦、再落實、再提升,增強城市核心功能和服務能級,增強服務長三角、服務長江流域、服務全國、服務“一帶一路”和服務全球的能力,增強上海參與全球合作與競爭能力。
2.堅持著眼品牌、著力打響,協同推進“四大品牌”聯動發展。打響“四大品牌”,既各有側重又有機統一。“上海服務”重在提升城市核心功能和輻射帶動能力,“上海制造”重在強化創新驅動和擴大高端產品技術供給,“上海購物”重在滿足和引領消費升級需求,“上海文化”重在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要整體規劃,發揮上海品牌集成度高的優勢,選擇發展基礎好、輻射帶動強、打得出打得響的重點領域率先突破,促進“四大品牌”聯動發展,在深度融合中,放大品牌建設的協同效應。
3.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充分發揮多主體作用。打響“四大品牌”要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市級層面要加強頂層設計、提供政策制度保障,區級層面要註重發揮特色優勢、錯位發展。要突出企業主力軍作用,讓更多知名品牌走向國際、馳名中外。要發揮好社會組織、行業協會、智庫機構、新聞媒體等多主體作用,提高人民群眾參與度和獲得感,奏響全社會共同打好“四大品牌”的交響樂。
4.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著力形成久久為功的長效機制。打響“四大品牌”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立足當前下更大功夫,更要著眼長遠持續發力。近期重點是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常態長效工作機制,形成打響“四大品牌”的“1+4+X”工作框架體系,加快推進實施本意見及4個首輪三年行動計劃,將首批推出的四十三個專項行動落地落細,確保開好局、起好步。未來通過滾動實施三年行動計劃,拉長板、補短板、樹樣板,將“四大品牌”塑造成為響亮恒久的金字招牌和馳名中外的城市名片。
(三)總體目標
經過全社會共同努力,上海“四大品牌”的認知度、美譽度、影響力顯著提升,服務國家戰略的輻射帶動能力顯著增強,彰顯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的標桿引領效應顯著擴大,經濟發展新增長點、新動能加快培育壯大,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名企、名家、名師、名校、名醫、名院、名勝、名品、名園、名店、名街、名展、名賽、名節、名會等,在全面服務國家戰略中,加快構築新時代上海發展戰略優勢。
——打響“上海服務”品牌。在持續擴大上海優質服務供給規模的基礎上,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全面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明顯提升,基本確立全球性人民幣產品創新、交易、定價和清算中心地位,基本建成全球貿易投資網絡的樞紐服務城市,基本確立航運服務全球樞紐節點地位,基本建成全球創新網絡的重要樞紐。
到2020年,服務經濟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保持在70%左右,建設形成10個左右服務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服務領域湧現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企業,“上海服務=優質服務”的感受度和認知度全面加強。
——打響“上海制造”品牌。制造業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產業集群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建成國際高端智造中心,加快邁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
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0%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造業產值占全市制造業總產值比重達到1/3左右,打造2個、培育4個世界級產業集群,品牌經濟貢獻率明顯提高,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制造領域名品、名企、名家、名園。
——打響“上海購物”品牌。建設面向全球的消費市場,不斷擴大國內外消費吸引力,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湧現,品牌集聚度、時尚引領度、消費創新度全面提升,消費者體驗度、獲得感、滿意度明顯增強,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城市。
到2020年,消費對經濟增長年均貢獻率保持在60%以上,打造2條世界級商街、10個國內一流商圈、20個特色商業街區,打響50個具有鮮明上海特色的新品牌和50個老字號。
——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海紅色文化品牌、海派文化品牌、江南文化品牌全面打響,城市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城市文化特質更加彰顯,文創產業更加發達,文化事業更加繁榮,文化交流更加頻繁,文化人才更加集聚。
到2020年,文創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3%以上,打造2個以上平臺級新媒體、2家以上國內領先的新型主流媒體集團。
二、全力打響“上海服務”品牌,加快構築新時代上海發展戰略優勢
全力打響“上海服務”品牌,要緊扣擴大服務供給、提高服務質量、創建服務品牌、優化服務環境等關鍵環節,以服務水平領先度、服務功能輻射度、服務對象感受度、服務品牌美譽度為衡量標準,弘揚追求卓越的服務理念,堅守公平普惠的服務取向,強化改革創新的服務意識,倡導開放包容的服務精神,著力提升服務對象、消費者和市場主體對上海服務的感受度和獲得感,推動“上海服務”成為優質服務、高端服務的代名詞。
(一)增強城市核心功能,做強做優“上海服務”質量
聚焦服務功能、服務經濟、服務民生、服務環境,全方位推進“上海服務”品牌建設。
服務功能要體現集聚輻射帶動能力,著力提升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功能,更好服務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全面提高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和服務國家戰略能力。
服務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高端化拓展,加快培育服務經濟新動能,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服務業品牌企業和特色集聚區,全面提升服務經濟能級。
服務民生要創造高品質生活,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提升,全面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服務水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個性化、高品位的服務需求。服務環境要對標國際一流,深化服務領域改革,擴大服務業開放,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加快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為打響“上海服務”品牌提供優質高效的政府服務。
(二)聚焦服務功能、服務經濟、服務民生,加快實施一批專項行動
堅持對標國際、爭當樣板,加快實施十三個專項行動。
圍繞增強服務功能,加快實施提升金融、航運、科技創新服務能級等三個專項行動。
圍繞提升服務經濟能級,加快實施提升專業服務能級、建設國際會展之都、建設國際設計之都等三個專項行動。
圍繞服務民生,加快實施擴大上海優質教育供給、建設亞洲醫學中心、建設國際老年友好城市、建設世界著名旅遊城市、建設國際體育賽事之都、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服務能級、深化“青春上海”誌願服務等七個專項行動。
三、全力打響“上海制造”品牌,加快邁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
全力打響“上海制造”品牌,要適應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塑制造業生態體系的新趨勢,緊密結合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大力發展高端制造、品質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超前布局未來前沿產業,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著力提升上海制造在質量、標準、研發、設計、管理等方面的核心競爭力,推動“上海制造”成為引領制造強國建設的新標桿,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和制造品牌。
(一)深化創新轉型升級,加快培育“上海制造”新優勢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優質產品供給能力,推出一批市場競爭力強、社會美譽度高、質量效益好的制造精品,持續提升“上海制造”競爭新優勢。
加快建設世界級新興產業發展策源地,從產業技術創新、成果產業化、平臺建設、企業創新能力、技術改造等方面著力,強化創新驅動,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服務型制造,實現軍民深度融合。加快重點轉型地區新興產業培育和布局,推動成為產業新增量的載體、高質量發展的示範。
加快建設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打造汽車、電子信息2個世界級產業集群,培育民用航空、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綠色化工4個世界級產業集群;促進長三角區域產業協同,加快形成產業聯動緊密、分工協作合理的區域產業鏈布局,促進園區高質量發展,共建長三角世界級產業集群。
加快建設世界級制造品牌匯聚地,不斷提升“上海制造”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的能力水平,圍繞消費品改善供給、高端裝備自主突破、智能產品叠代升級、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等領域打造一批名品,聚焦世界一流企業、“獨角獸”企業、“隱形冠軍”企業三層梯隊培育一批名企,培育以卓越科學家引領、卓越企業家運營、精工巧匠支撐的名家隊伍,以世界級品牌園區、特色產業基地為重點塑造一批名園。
(二)圍繞加快邁向全球產業鏈、價值鏈高端,加快實施一批專項行動
以創新驅動、提質增效為主線,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加快實施十個專項行動。
圍繞世界級制造品牌匯聚地建設,著力打造一批名品、名企、名家、名園,加快實施名品打造、名企培育、名家匯聚、名園塑造等四個專項行動,整合配置全球制造業高端要素資源。
圍繞研發設計、產品營銷、延伸服務、質量提升、標準引領、精細化管理等環節多點發力,加快實施技術創新、品牌創響、質量創優、融合創智、集群創建、綠色創先等六個專項行動,持續優化提升“上海制造”產業鏈、價值鏈。
四、全力打響“上海購物”品牌,加快建設國際消費城市
全力打響“上海購物”品牌,要緊緊抓住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重大機遇,主動順應消費升級大趨勢,以支持品質消費、時尚消費、服務消費為發力點,以匯聚豐富的消費品牌、創造便利的消費環境、打造特色的知名商圈為抓手,繁榮都市商業,更好滿足需求、創造需求、引領需求,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城市。
(一)對標國際消費城市,全面提升“上海購物”全球影響力
堅持從供需兩端發力,培育知名消費品牌,打造特色消費載體,優化消費服務環境,不斷增強“上海購物”的吸引力。聚焦新消費、新體驗,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上海購物”品牌。
更加註重以新供給引領新消費,支持新興消費品牌蓬勃發展,促進傳統消費品牌提質升級,加快老字號改革創新發展,著力打造全球新品首發地、高端品牌首選地、原創品牌集聚地。更加註重線上線下融合,支持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促進智慧零售、綠色零售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著眼“買全球、賣全球”,建設一批具有全球知名度的“上海購物”平臺。
充分發揮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溢出效應和放大效應,打造一批國際消費品集散功能平臺,建設國際高端知名品牌“引進來”和本土自主品牌“走出去”的橋頭堡。著力擦亮上海購物節、上海時裝周等名片,實施“上海購物”全球推廣計劃,全面提升“上海購物”的國際知名度和全球影響力。
依托“購物+”系列消費促進平臺,深化會商旅文體聯動,用好上海自貿試驗區平臺,擴大境外特色優質產品供給,著力擴大外來消費,積極引導境外消費回流。
著力強硬件、優軟件,營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上海購物”環境。優化商圈、商街、商場、商鋪等商業設施規劃布局,加強信息、物流、旅遊、交通等商務基礎設施建設,在提升軟硬件水平中營造優質舒適的消費體驗。
建立開放包容審慎的監管制度環境,探索以商務信用為核心的現代流通治理模式,構建涵蓋跨境消費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引導市場形成誠實守信、服務致勝、放心便捷的消費環境。
(二)聚焦消費升級、消費環境改善、知名品牌培育,加快實施一批專項行動
對標國際優環境,面向全球塑品牌,加快實施八個專項行動。
圍繞打造面向全球的消費市場,實施新消費引領、消費總動員等兩個專項行動,著力增強全球消費的吸引力和輻射力。
圍繞創造對標國際的消費環境,實施商業地標重塑、會商旅文體聯動、消費環境優化等三個專項行動,著力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和體驗度。
圍繞匯聚更多更響的消費品牌,實施消費品牌集聚、老字號重振、消費名片擦亮等三個專項行動,集聚全球高端知名品牌,促進老字號品牌傳承創新,推動消費節慶品牌常辦常新,不斷提升消費者的體驗感和獲得感。
五、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
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要緊密對接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傳承中華文化精髓,吸收世界文化精華,激發“文化源頭”的創新創造能力,做強優勢文創產業,繁榮發展文化事業,著力打造一批精品力作和標誌性文化地標,進一步培育弘揚城市精神,加快建成更加開放包容、更具時代魅力的國際文化大都市。
(一)增強文化軟實力,著力擦亮“上海文化”金名片
全面做好文化資源利用、人文精神彰顯、文化產業發展、文化服務供給,精心塑造一批海派特色突出、城市特質彰顯、內涵價值豐富、感知識別度高的國際國內知名文化品牌。用好用足文化資源。
充分利用上海豐富的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資源,紅色文化要完善傳承、創新、傳播、開發體系,發掘保護建黨歷史資源,建設思想理論創新和傳播高地,打造紅色文化旅遊品牌;海派文化要強化交流、融合、創新,以“上海名人”“海派地標”“歷史事件”為載體傳承上海城市文脈,以“五年百部精品創作”為抓手打造海派文藝高峰,辦好重大國際性文化節慶活動;江南文化要加強特色歷史風貌和文化遺產保護,賦予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表現形式,增強市民的文化認同感、歸屬感、尊崇感。
做強做優文創產業。結合實施上海文創“50條”,推動影視、演藝、網絡文化等重點領域創新突破,加快建設全球影視創制中心、全球動漫遊戲原創中心、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和亞洲演藝之都,以深度融合、整體轉型為路徑打造新型主流媒體集團,提升上海文化的原創力、輻射力、影響力。
共建共享公共文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擴大優質公共文化供給,升級改造“文化上海雲”,促進文化與教育、旅遊、體育等融合發展,讓市民共享高品質文化服務。
激揚弘揚城市精神。深化豐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讓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深入人心,全面提升市民精神氣質和文明素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二)聚焦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加快實施一批專項行動
圍繞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著力彰顯文化自信和文化底蘊,加快實施十二個專項行動。
發掘傳承紅色文化,加快實施“開天辟地——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理論研究傳播品牌建設等兩個專項行動。
創新融合海派文化,加快實施城市精神弘揚、人文歷史展示、媒體創新發展、文藝高峰攀登、文教結合提升、品牌節展提質、公共文化服務增效、文創產業騰飛等八個專項行動。
保護利用江南文化,加快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江南文化研究發掘展示等兩個專項行動。
六、強化制度和要素供給,營造全力打響“四大品牌”的良好環境
(一)加強政府服務創新
圍繞全力打響“四大品牌”,持續深化政府服務和管理效率變革,增強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當好“店小二”,加快建設整體協同、高效運行、精準服務、科學管理的智慧政府服務品牌。
全面實施《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行動方案》,推動審批和服務流程再造,加快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深化“證照分離”“照後減證”改革試點,實現市場準入審批事項改革全覆蓋,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和制度性交易成本;著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切實提升企業獲得感。
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打造“一網通辦”政務服務品牌,逐步實現面向市場主體和市民的服務事項一網受理、全市通辦、只跑一次、一次辦成,為全力打響“四大品牌”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發揮功能平臺和載體項目支撐作用
強化園區載體、重大功能性項目、服務平臺、品牌機構的引領帶動作用,大力集聚全球高端要素和資源,著力塑造體現集中度和顯示度的“四大品牌”地標。
高質量建設園區載體和重大項目,建設一批品牌效應明顯、產業高度集聚、配套功能完善的服務業創新發展示範區,著力提升張江、臨港、世博、虹橋商務區等重點園區發展能級,加快推進桃浦、南大、吳淞、高橋、吳涇等重點區域轉型升級,打造“中華商業第一街南京路”“百年淮海路”“陸家嘴時尚消費新坐標”等商業地標,塑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黃浦江濱江文化長廊、江南水鄉古鎮等文化地標。
高水平辦好重大展會和節慶活動,精心辦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廣告節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展會和節慶活動,放大城市品牌效應。
積極吸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等國際品牌機構和品牌評估企業落戶,引進和培育一批“四大品牌”龍頭企業和“獨角獸”企業,支持一批競爭力強、成長性好的中小企業做大做強。
(三)著力厚植人才優勢
抓人才是上海構築戰略優勢、打響戰略品牌、實現戰略目標的第一選擇和最優路徑,要對接打響上海“四大品牌”的人才需求,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幹事創業的機遇之都吸引人才,以生態宜居的人居環境留住人才。
加強人才政策系統集成,在全面落實上海人才“30條”基礎上,堅持“量身定制、一人一策”,實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動方案,加快培養和集聚“四大品牌”建設的緊缺人才,吸引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科學家、大企業家、大藝術家等高端人才,匯聚一批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名家、名師、名醫、名人。
“上海工匠”是提升“上海服務”品質、擦亮“上海制造”品牌、提高“上海購物”美譽、促進“上海文化”傳承的關鍵,要實施重點領域技能提升計劃,造就一批世界級工匠、老字號技藝傳人、標誌性服務大使,為打響“四大品牌”提供人才支撐。
強化人才服務意識,營造愛才惜才、宜居宜業的人才發展環境,完善住房、落戶、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讓上海成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實現夢想的熱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四)健全品牌建設保障機制
聚焦標準、法治、誠信、資金等關鍵環節,著力夯實品牌建設保障工作。
強化標準引領,加強標準制定和修訂工作,對標國際提高上海產品和服務的標準水平,建立符合國際慣例的“上海品質”第三方品牌評價認證機制。
強化法治保障,推進完善商標、版權、專利等法規規章,實行嚴格的市場監管和執法,依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
強化品牌誠信,倡導“守契約、講誠信”的品牌經營理念,加強信用應用,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健全產品質量、知識產權等領域失信聯合懲戒機制。
強化資金支持,發揮好本市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品牌發展專項資金、標準化推進專項資金等支持作用,鼓勵社會資本加大品牌建設投入。
七、抓好全力打響“四大品牌”的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
強化組織領導,依托市服務業發展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市推進《“中國制造2025”上海行動綱要》工作領導小組、市商務工作領導小組、“上海文化”品牌建設領導小組等,建立健全統籌協調推進機制,做好打響“四大品牌”重大政策措施的統籌謀劃、工作聯動和資源整合。強化協同推進,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商務委、市委宣傳部等部門要切實發揮牽頭作用,分別協調推進落實好打響“四大品牌”三年行動計劃;各相關部門要根據打響“四大品牌”三年行動計劃,抓緊制訂具體實施方案,明確工作推進路線圖、時間表及相關責任分工;各區要緊密結合全市打響“四大品牌”總體部署和實際需要,制定實施意見或行動計劃,既充分發揮區域特色和優勢,更突出強化品牌建設的整體效應。形成多方合力,切實發揮園區、企業、行業協會、社會組織、智庫等多主體作用,形成全市打響“四大品牌”的合力。
(二)加強宣傳推介和輿論引導
加強政策宣傳,從服務對象、消費者和市場主體等角度,組織開展靈活多樣的打響“四大品牌”相關政策宣傳解讀,著力提高政策知曉度和執行力。加強輿論引導,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平面媒體、互聯網等媒體作用,開辦“四大品牌”專題節目或欄目,全面宣傳“四大品牌”建設的改革創新實踐,總結推介打響“四大品牌”的成功經驗和典型案例。加強品牌塑造,緊密結合招商引資、賽事節慶等活動,聚焦品牌產品、技術、項目、企業及相關領軍人才等重點,拓展“四大品牌”宣傳推介範圍;積極開展“四大品牌”專題研究和舉辦相關研討會,全面擴大“四大品牌”國內外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加強督促檢查和考核評估
健全多層次考核機制,壓實落細打響“四大品牌”各項任務、專項行動和重點舉措,確保打響“四大品牌”工作責任落實到位。建立全過程督促檢查機制,建立打響“四大品牌”工作推進責任清單、問題清單、措施清單制度,定期跟蹤督查打響“四大品牌”工作推進落實情況,加快形成激勵約束機制。完善開放式評估評價機制,綜合運用第三方評估、社會監督評價等科學評估工作效果,探索建立打響“四大品牌”評價體系和指標體系,委托專業機構適時開展評估評測,充分發揮績效考核和科學評估對打響“四大品牌”工作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