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人幣跌「存款」最高4厘息銀行推保本結構產品 估錯仍獲2.9厘
1 :
GS(14)@2016-12-07 07:52:54【本報訊】人民幣存款賺高息有新選擇,恒生(011)及中銀香港(2388)推賭跌人民幣保本投資存款,其中恒生只要人民幣不升值,9個月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至少有6.8630,投資者已可賺4厘息,高於普通定期存款年息;即使人民幣爆冷升值,投資者亦有息可收,年息達2.9厘。理財專家認為,人民幣貶值預期下,投資者不難「貼中」賺4厘息,但萬一人民幣暴跌,所賺利息亦難以抵銷滙率損失。記者:陳洛嘉
銀行保本人民幣結構性存款產品(SID)可押注人民幣滙價升跌,銀行會預定觸發滙率,投資者若「貼中」人民幣走勢,便可以賺取高息回報;但若結果與預期相反,「貼錯」只能取得較低息率,甚至只有接近零息,但仍可全數取回本金。不過,近日銀行賭跌人民幣SID的最低息率亦有近3厘年息,意味着即使投資者「貼錯」,所得息率亦與普通定存息率相差不大,而且要博取高息的要求亦不難達到。參考恒生昨日產品定價,只要9個月後離岸人民幣滙價不升值,至少維持於昨日早上6.8630的水平,已經可以賺年息4厘,以最低投資額5萬元(人民幣.下同)計,實際收息1,500元。目前多間大行明年底的人民幣目標價均於7或更弱水平,故博得4厘息可謂勝算甚高。9個月後即使投資者押錯注,人民幣於結算日當日離奇升穿6.8630,投資者亦可得到保證息率2.9厘及取回全數本金,實際收息1,087元。至於中銀香港的保證息率更高,3個月期賭跌人民幣SID最低年息有3.26厘,與市面上的普通定存息率一致,若人民幣3個月後較昨日滙價再跌200點子,更可博得3.72厘息。
不受金管局存款保障
SID產品雖然保本,潛在回報亦較定存更高,但由於屬於投資產品,投資者認購前須進行風險評估,而且SID並不受金管局存款保障。恒生執行董事馮孝忠指出,該行設計SID背後原因考慮到期權等對沖安排,看升或看跌人民幣的產品均會提供,讓客戶因應自己對人民幣走勢的判斷考慮購買不同產品。
人幣暴跌或抵銷回報
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就坦言,市場預期人民幣持續貶值下,投資者若必須持有人民幣,看跌人民幣SID有4厘息「一定博得過」,而且最低保證息率亦達3厘水平,與普通定存並非相差太多,是吸引的投資選擇。不過,唯一風險是人民幣若「跌過籠」,明年貶值超過4%,即使賺到4厘息亦不及抵銷滙價跌幅,反而將人民幣轉移至美元資產,回報較人民幣SID更吸引。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7/19857658
2 :
chenzhen(39156)@2016-12-29 09:05:29好筍...點買? 本金最少幾多錢?
3 :
GS(14)@2016-12-30 03:21:56不知道,但應該是put option 加 一些叫做遠期人民幣合約加埋的野
4 :
chenzhen(39156)@2016-12-31 11:09:16greatsoup在3樓提及
不知道,但應該是put option 加 一些叫做遠期人民幣合約加埋的野
我見HANGSENG EBANKING係按>保本存款咁入, 不過入到去又無得選
如果保本又好SO播
5 :
GS(14)@2017-01-02 01:49:13chenzhen在4樓提及
greatsoup在3樓提及
不知道,但應該是put option 加 一些叫做遠期人民幣合約加埋的野
我見HANGSENG EBANKING係按>保本存款咁入, 不過入到去又無得選
如果保本又好SO播
都是食水深
鄧鉅明斥千萬購兩先達舖 「現投資物業 首要保本保守保命」
1 :
GS(14)@2017-09-21 10:04:11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750&issue=20170921
【明報專訊】過去多年買賣眾多豪宅及寫字樓、目前料持有數十億元貴重物業的太子珠寶鐘表主席及行政總裁鄧鉅明,在過去半年一改「大雞唔食細米」的作風,斥資1084萬元買入兩個旺角先達廣場舖位。鄧鉅明在接受訪問時透露,由於本港營商環境仍然艱難,故他現時投資物業的原則是「保本、保守、保命」,一定考慮租金回報率,例如上述先達舖位回報率逾4厘,便值得出手低吸。
明報記者 葉創成
鄧鉅明於3月底以533.8萬元買入先達廣場地下100號舖後,上周再以550萬元買入同一商場地下59號舖,雖然銀碼較細,但似乎再度活躍於舖市,他在本周二應邀在尖沙嘴彩星中心地下及底層佔地逾萬呎的太子珠寶鐘表旗艦店接受訪問,將自己的如意算盤娓娓道來,「是次投資先達舖位,主要原因是回報理想,以550萬元買入的59號舖為例,每月租金達2.1萬元,回報率高達4.6厘。最重要是租金與投資額的比例『啱數』,目前1個車位價格隨時高達200多萬元,買入兩個車位便要投資500多萬元,但這樣每月可收多少租金呢?相信只有數千元吧!但我的先達舖位每月可收租2.1萬元,為何不買?」
當然,上述先達舖位未來的月租變化,屬是否值得投資的關鍵,尤其是該商場過去多年一直是手機銷售及維修中心,惟隨着iPhone熱炒潮不再,個別舖位月租由2010年高峰期5萬多元,跌至目前僅2萬多元。鄧鉅明認為,有關租金已跌無可跌,料正觸底回升,「過去本港智能手機行業好景時,每隔2至3年便有一次換機潮,『發市當10年』,但近年有關熱潮已退卻,例如新型號的iPhone便在內地及本港同步發售,相信難以再掀起炒風,故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夕陽行業,前景較灰。但我認為,既然智能電話已成為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估計有300多萬港人擁有智能電話,先達租戶除了可買賣新款智能手機外,亦可以透過向客戶提供日常服務,當中包括維修,以及舊機換新機,賺取足夠收入來繳付租金,因為2.1萬元的租金已經很低,只要租戶做好一盤生意,又怎會交唔到租呢?」
智能手機不可或缺 先達舖租有保證
鄧鉅明續說,雖然先達屬業權已賣散的「劏場」,但過去多年管理公司十分稱職,目前其租戶亦以智能電話此單一行業為主,並且服務已在本港各界建立口啤,過去買賣該商場舖位的投資者亦多數獲利離場,故他也就此小試牛刀。
過去多年鄧鉅明買賣不少豪宅、寫字樓及一線地區旺舖,交易額往往以億元計,並且不乏獲利豐厚的個案,當中包括2013年以1.96億元向發展商買入黃竹坑環匯廣場頂層複式單位,2014年7月上會不久即以3.19億元轉售予中國恒大(3333),速賺1.23億元或62.7%。今年他轉為買入僅數百萬元的先達舖位,投資風格是否有變?
人工貴成本高 「老闆唔易做」
鄧鉅明回應說,投資者一定要順應經濟形勢而轉變,由於本港目前人工貴、成本高,加上電子商貿的衝擊,除了個別行業如智能手機相對好景外,其他零售行業的營商環境仍然艱難,例如他的老本行鐘表業銷售額才剛剛開始止跌企穩,「老闆唔易做」,若有人期望整體舖市的租金可以大幅上調,是不太現實的想法,故他目前投資舖位堅持「保本、保守、保命」的原則,一定會留意租金回報率,例如該先達舖位回報率逾4厘,防守性便較強,而且物業價值較低,日後尋找買家亦不難。
舖位精英會創辦人兼主席陳志寶亦表示,本港各區有約10萬個街舖,而根據他向多間舖位掛板廣告公司及貼海報師傅查詢所統計的數據,估計目前空置的吉舖達1200個,空置率高達1.2%。另外,自從2013年港府推出針對工商舖的稅務辣招至今,本港全職舖位經紀已由約2000人減少25%至約1500人,反映行業經營困難。
恒指上望32000 買股勝買樓
鄧鉅明認為,港府應該想辦法改善本港營商環境,以及改善過去調控樓市的政策,而在情况好轉前,他相信股市比樓市有更多的賺錢機會,「目前投資者買入本港物業,須繳付最高達交易額15%的雙倍印花稅(DSD),3年內轉手又要被罰額外印花稅(SSD),加上銀行亦收緊按揭成數,堪稱『難過萬重山』,但回報率普遍只有3厘;但股票印花稅只有0.1%,而且買入後可即時沽貨,兩個交易日後便可取回資金,加上目前內銀股及國際銀行股的息率普遍高達5厘,為何一定要買樓?」
事實上,恒指今年以來升近三成,升幅遠遠跑贏本港住宅及其他物業。鄧鉅明分析,隨着內地經濟成功轉型,人民幣匯價亦見底回升,加上港股大部分貨源料已落入基金及其他大戶手中,估計這些強者將進一步推高大市,恒指挑戰2007年歷史高位31,958點只是時間問題。因此,目前買入優質藍籌或盈富基金(2800),日後可望賺息兼賺價,故此時此刻基本上「買股勝買樓」,除非物色到像先達舖位等回報率逾4厘的物業才作別論。
[名人 樓市論壇]
2 :
GS(14)@2017-09-21 10:04:28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655&issue=20170921
【明報專訊】近年本港住宅樓價升幅遠超居民收入,年輕人買樓難成為社會問題,鄧鉅明亦在是次專訪中分享其創業路及置業路。他認為年輕人應該選好適合自己及能夠賺錢的行業,之後才開始再考慮買樓,便會事半功倍。
曾在藥房執倉 後轉投鐘表業
鄧鉅明回憶道,自己讀書不多,踏入社會工作後曾在藥房執倉,當時眼見鄰舖鐘表業好景,幸得該店店長介紹轉行,然後他苦修英語及鐘表珠寶維修課程,在業界做出成績後,1984年成立太子珠寶鐘表,3、4年後才首次置業。過去33年太子珠寶鐘表的生意愈做愈大,他認為,從自己的經歷可見,任何人想置業或置富,選對行業十分重要,「年輕人都有夢想,初出茅廬時只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我覺得沒有問題。但年輕人工作3年後便要問自己:『是否搵到食呢?』」
生活質素要求影響置業步伐
另外,鄧鉅明笑說,自己年輕的時候,3年才去一次旅行;但目前太子珠寶鐘表有不少員工「1年去3次旅行,而且是去日本,菲律賓也不願意去」。他認為,此舉反映本港社會愈來愈富裕,屬好事,但每人對生活質素的要求各有不同,有關選擇亦會影響其置業步伐。
[名人 樓市論壇]
張佩儀:投資債券 穩定又保本
1 :
GS(14)@2017-09-25 04:10:00【明報專訊】每每當股市不穩定的時候,總會聽到有人說買債券可以保本避險。對初學習投資的投資新手,認識債券亦是重要的一課。
其實債券是由企業或政府(「發行人」)發行的債務證券。投資者買入債券,即等同向發行人借出資金,而發行人會承諾將於債券到期日償還本金,及定期支付利息。於債券到期前,投資者會以票息形式收取定額利息。由於多數債券均定期派息,因此債券亦被視為有固定收益的投資工具。
債券可分為上市及非上市債券。如果債券在交易所上市,其買賣方式與股票相若。至於非上市債券,你可透過銀行或經紀行在二手市場買賣。你亦可以直接向發債機構首次公開發售時,直接認購債券,例如直接從政府認購,香港政府發行的通脹掛鈎債券(iBond)。
債券特點 一一拆解
1. 票面值﹕票面值即是貸款本金,債券於發行後可以在二手市場上進行交易,而債券本身的價格或會出現波動。但無論持券人最後以什麼價格買入債券,在債券到期時都只會收取到債券的票面值。
2.票面息率﹕發債機構以此息率,每年按債券的本金向持有人支付利息。債券可按息率分為定息、浮息或零息債券。
3.到期日﹕債券的到期日,決定了債券持有人何時可獲償還貸款本金及累計利息。
波動小於股票 定期收息
債券有三大好處,第一是債券有保本能力,債券有到期日,有特定的年期限制。到期日一到,除非發行人違約,否則保證債券持有人可收回債券的本金。第二則是可有定期的收益,債券發行人須按既定的時間表,向債券持有人支付特定的金額作為利息,通常會是根據票面息率而定。債券亦可以達到分散投資,以及穩定投資組合的表現。由於股票市場的波動較債券大,不少投資者會以兩者兼備的方式持有。股票市場表現理想時可得到較高回報,表現不理想時,亦可以依然在債券投資上取得定期的利息回報。
留意信貸風險 通脹太高反虧損
購買債券就等同等借錢給債券發行人,我們要如何才可以知道及確保借給別人的資金不會「一去無回頭」?這時候我們便可以查看該債券發行人的信貸評級。標準普爾、穆迪及惠譽等評級機構,會就發行人的債券發出及維持信貸評級,以反映有關債券的違約風險。借款人信貸評級較低,其債券便會提供較高的利息或票息,以補償投資者承受較高的違約風險。
最後若地方的通脹率過高,而收益率不足以補償通脹所侵蝕投資本金,即使債券有一定的保本能力,最後也會錄得虧損。
美國萬利理財控股有限公司亞太區總裁
[張佩儀 財女手記]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104&issue=20170919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