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奧立佛史東出身於華爾街的家庭中,他的父親是股票經紀商,童年就住在曼哈頓的豪華公寓裡,他的青年歲月卻是圍繞在吸毒、暴力及各種叛逆行為中。 年老時,他拍出一部控訴華爾街貪婪的電影,出身華爾街,卻又詛咒資本主義,史東是一位什麼樣的人?
撰文‧乾隆來 一九八七年,就在紐約股市大崩盤後不久,奧立佛史東︵Oliver Stone︶導演的電影「華爾街」席捲全球票房,片中由麥克道格拉斯飾演,穿著吊帶褲、滿嘴髒話、深信「貪婪是好事︵Greed is good!︶」的股市作手葛登蓋柯︵Gordon Gekko︶,成為華爾街的形象代言人,麥克道格拉斯更因此奪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奧立佛史東成為世界的焦點。 當時大家以為,隨著股市的崩盤,加上電影裡面惡臭的炒手形象,華爾街貪婪的世代已經告一段落,金融炒家紛紛入獄服刑,世界將會回頭尋找安定與長期投資的價值;但是,經過了二十三年,大家才驚覺,一九八○年的炒作,根本只是開幕式而已! 蓋柯:比起現在炒手,我只是小咖! 而今,奧立佛史東拍了「華爾街」續集,還是由麥克道格拉斯演出二十三年前的作手葛登蓋柯,蓋柯從監牢服刑期滿重出江湖,憑著老招牌伎倆成為股市名嘴與暢銷書作家;但是,當看到當今對沖基金炒作的手筆,以及投資銀行包裝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操作,連蓋柯也不禁承認:「與現在的炒手相比,我只是小咖!」電影是時代潮流的鏡子,奧立佛史東的兩部「華爾街」,卻更像一面醜陋的照妖鏡,而且時間不偏不倚地落在一九八七年與二○一○年兩個金融大泡沫破滅的時點上。 在金融海嘯之後,華爾街猶如一片戰後廢墟,百年機構倒閉或被接管、數十萬金融高階經理淪落街頭。政府更是追打落水狗,歐巴馬通過二次戰後以來最嚴厲的金融改革法案、歐洲拚命要課徵銀行稅、降低負債︵deleverage︶成為主流聲浪。如杜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在內的對沖基金大師紛紛宣布退休,連巴菲特也轉頭去搞慈善捐贈了,大家似乎又認為過度貪婪、炒作的年代終於告一段落。 但是,金融炒作真的結束了嗎?○八年的金融海嘯真的警醒了好鬥、急著想發橫財的社會大眾嗎? 「你的電影,鼓舞了我進入華爾街!」這個問題,恐怕連奧立佛史東都無法回答。他在接受美國媒體訪問的時候說,他自己原本也以為,一九八七年崩盤是歷史的終結;後來卻發現,他所塑造的「壞人蓋柯」,竟然成為許多年輕人模仿學習的對象,不斷有年輕人告訴他:「你的電影,鼓舞了我進入華爾街!」而且,隨著電影在全世界的放映,金融炒作的貪婪,爆發成全球化運動,就如同暴力電影刺激了黑幫集團升級,奧立佛史東的「華爾街」,也鼓勵了更多想要一夜致富的年輕人前仆後繼投入金融炒作領域。 刺激金融犯罪絕非史東的本意,他應該是好萊塢大導演裡「最左派」的人物,但也因為他拍片極為認真,光這部電影就找了超過三十位華爾街的資深銀行家來擔任顧問,巨細靡遺呈現了金融圈內光鮮亮麗、精采刺激的真相。這部「華爾街:金錢萬歲︵Wall Street : Money Never Sleeps︶」無疑比二十三年前的那部更令人著迷。 還有,發行片商灑狗血也不手軟,看看廣告的訴求就知道了,片商廣告詞說「接近敵人,更甚於親近朋友」、「如果想要致富,祕密在學會如何貪婪!」「貪婪已經被合法化了,貪婪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有這樣精采的戲,有這樣刺激的廣告,二十年後人們又會吹出多大的金融泡沫?實在難以想像。 全好萊塢「最左派」的大導演奧立佛史東不只是全好萊塢「最左派」的大導演,更是「反美」陣營的頭號旗手。從美國政府及美國主流社會的角度來看,奧立佛史東除了拿過很多次奧斯卡金像獎外,他的言行與電影中反政府的論點早已不是新聞。 先說史東正在籌備的電視影集﹁Secret History of America﹂(美國神祕的歷史),這部以紀錄片形式拍攝的影集,將會圍繞在過去一百多年來,最黑暗、最殘酷無情、人類最醜惡的事件,圍繞在諸如毛澤東、史達林、希特勒這些「壞人」周邊的事件。 史東宣稱要「以非傳統的角度來看這些人與事」,而所謂的非傳統,史東舉希特勒為例,他認為希特勒只是歷史上的替罪羔羊,一個最容易被拿來當成墊背的藉口,他認為希特勒只是一連串歷史事件的產物,而他要去探究的,是「造成希特勒」背後的真正原因。 所謂「造成希特勒現象」的真正原因,史東沒有明說,外界的猜測是他將會把第一次大戰勝利國對德國的壓搾,拿來大作文章,大家印象中的好人,可能會成為史東新片裡的壞人。 搞歷史翻案文章也就罷了,史東還拍片直接讚揚美國的敵人。他去年拍了一部紀錄片「國境之南︵South of the Border︶」,全片讚揚被美國歸類為獨裁者的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Hugo Chavez︶。 史東呈現的委內瑞拉與其他的中南美國家,是積極向上、生活富庶、人民歡樂的景象,而且把查維茲領導的反美行動,做了正面的詮釋。去年九月七日義大利威尼斯影展,史東與查維茲手牽著手一起走紅地毯,接受群眾的歡呼,這個畫面,連《時代》雜誌都受不了,乾脆以「史東與查維茲的愛情故事」作標題,用極為罕見的諷刺語句嘲笑史東的電影。 史東與查維茲的確是志同道合,他們最大的共同敵人是美國前總統布希,查維茲稱布希為「惡魔」(Devil),是世界上反對布希的頭號戰犯,而史東則在二○○八年拍攝反布希的電影「W」,稱布希「笨蛋」,兩人一搭一唱,猶如一對左派的情侶。 九月十五日剛剛慶祝六十四歲生日的史東,堪稱是操作政治電影的高手,布希只是他許多部電影的主角之一,早在一九九一年,他就拍過「誰殺了甘迺迪」︵JFK︶,對暗殺事件大作翻案文章。成為他電影主角的總統,還有一九九五年以尼克森為主角的「白宮風暴」(Nixon),此外,○六年上映的「世貿中心」、九四年的「天與地」、九一年的「門」、八九年的「七月四日誕生」等,都是政治掛帥的電影。 史東的發跡電影「前進高棉」︵Platoon︶也是政治味道十足的越戰電影,反戰、暴力、高超的電影技巧,是史東一貫的電影風格。「前進高棉」與「七月四日誕生」兩部反越戰的電影,也為他奪得兩座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根正苗紅的華爾街世家子弟一位左派的電影導演,為什麼可以把華爾街拍得出神入化?原來史東根本就出身於華爾街的家庭中,他的父親是股票經紀商,史東的童年就住在曼哈頓的豪華公寓裡,而且正如大多數華爾街交易員一般,他們也在康乃狄克州的斯坦福擁有一棟別墅,史東年輕時還曾在法國的交易所內工作,絕對是根正苗紅的華爾街世家子弟。 不過,今年已經六十四歲的史東,顯然對華爾街的爾虞我詐深惡痛絕,他公開地說,「我反對蓋柯,我是那種工廠的人,我認為製造業才有價值。」「當信任崩潰,就是資本主義的垮台之日!」奧立佛史東只要每拍一部片子,爭議就沒有斷過,外界會認為他是故意譁眾取寵,但是他卻是在每部片中尋找救贖。著名的「前進高棉」片中充滿了暴力、強姦、血腥的畫面,其實正是反映當時一位嬉皮、異議分子的少年史東,面對殘酷真實世界的反省,「別人是拍戲,我是拍人生經歷,我見過的暴力比你多,你真的想談暴力嗎?好,那就實實在在地談吧!」他挑釁地對媒體說。 在「華爾街」中的奧立佛亦是如此,雖然父親是股票經紀商,但是他在片中塑造的父親形象,卻是一位充滿正義感的藍領工人卡爾,何嘗不是對自己身世的一種救贖,希望自己是出身在充滿信任、傳統美國價值的家庭。 這樣看來,史東倒是為他這部華爾街電影下了重要的注解,「信任」是金融市場的基石,但是近年所謂金融創新,卻讓「算計」超越了「信任」,為了利益,投資銀行設計出像洋蔥那樣層層複雜包裝的衍生性產品,把這些毒藥產品賣給親密的交易夥伴,從最好的朋友身邊賺走數以十億元計的利益,一個只有算計、沒有信任的金融市場,還有未來嗎? 在史東暗藏背叛情節的「華爾街:金錢萬歲」片中,我們是不是可以大膽猜測,貪婪之火不會消滅,而會在二十年之後再次吞噬世界?
奧立佛史東 (Oliver Stone) 出生:1946年
現職:導演
學歷:紐約大學 作品:「前進高棉」、「華爾街」、 「七月四日誕生」、
「誰殺了甘迺迪」、
「世貿中心」等 |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0/10/blog-post_28.html
利用比亞迪正好說明巿場是多麼愚昩的道理,想當初股神巴菲特在約8元水平入巿後,股價一路上升至10元水平橫行一段時間,那麼候歷史巿盈率 差不多16倍,對於一隻毫不起眼的工業股而言理論上已屆行業平均值了。然後經過一段時間後,業績反映了非常亮麗的業績,之後逐漸上升到40元甚至80元的 水平,當到達頂峰時,巿場才傳出有買貴又無買錯的智理名言來,於是乎一直買貴一路錯,由80元回到50元上下10元水平震盪,其後又指巴菲特到廠參觀並宣 言不會沽出持股,股價又再重上60元水平,不幸地這時又有散戶說股神不棄肯定好,於是又在60元水平買進,第三季業績一出,連續兩天每天大跌近10%,又 再度罵聲拆天了。
真實的故事其實頗為漫長,散戶總是在該買的時候充滿懷疑,然後當一切利好都反映後,股價已經反映了合理價值甚至溢價後也不理會,盲目地追 買,於是乎你又買我又買,唔買就笨,股價於是乎又推升到一個更高水平,這時候連最猶疑的投資者都會叫雪明該買進了,不買更待何時,那時候人人都買,誰沽 呢,沒有人問,但我可以答你,我會沽出給你們。於是這時候日日換手,持股者立場一手不如一手堅定,突然汽球不小心碰撞到一根針,呯一聲炸到散戶粉身碎骨, 於是各位都在失望之餘望長興嘆,悔不當初,但又抱住長期持有心態,死不悔改,不願認錯,然後再進一步下跌時,才會認賠出場,但這時應該買進而不是沽出的, 人人都賣,誰買呢,雪明又會出手了。
看了吧,其實買進訊號和賣出訊號巿場都會有提示的,或者你認為不明顯,你總得自己到處查找關於汽車銷量,或者比亞迪公司銷售情況吧,這些 都在電視和報章大肆報導過,但巿場就是喜好不喜惡,自古忠言皆逆耳,可是人人都盡殺忠臣,任由佞臣當道。我說公司是好但總不要高追,你會說我唔識貨,有錢 唔敢賺。而某君又言75元買進,目標價100元,嘩,唔使講咁多,同我入一球。
那你們自己說說,該進貨時不進,該出貨時不出,何言勝利。再者大宣目標價者,往往在股災時揚言巿場很波動,風險很高,但你有否想過,8蚊 一支嘉士伯好喝,但減價至4元時,你又曾否聽人說過恐怕是假貨呢,你們都會大力買進吧,可股票巿場就是很奇怪,完全遺反師奶們的常態,越貴越買,越平越 沽。
|
||||||
英特爾決定淡出WiMax產業後,許多人都認為台灣WiMax產業已沒有機會,但在許多新興國家,成本較低且可以一步到位的WiMax系統,就成了這些國家最佳的選擇,成為台灣WiMax業者的新出海口。 撰文‧林宏文 英特爾(Intel)執行長歐德寧(Paul Otellini)十月二十八日來台成為焦點,政府、業界因英特爾淡出WiMax產業,而對台灣相關科技業前景抱持悲觀看法之際,很少人會注意到,台灣已 有不少網通業者,不僅不悲觀,甚至已悄悄把WiMax產品打進印度、東南亞及中東等第三世界市場,大賺回教財! 七年前,張高登(化名)加入正文,如今已是經驗豐富的資深工程師,最近一年,他與其他五位工程師,都要輪流到印度科欽市︵Cochin︶出差,每次都要停 留兩個星期,替印度最大的國營BSNL電信公司安裝WiMax設備。為何美國人不愛、台灣推不動的WiMax,卻在印度成為搶手貨? 正文前進印度大賺回教財 科欽市是印度南部一座海港城市,早年英國人從此地上岸,因此經濟條件比較富裕,也成為印度政府積極推動電信建設的先期城市。不過,由於科欽目前只有2G電 信系統,也沒有ADSL服務,但為了因應民眾上網的需求,因此,不必3G大資本的投入,也無需開挖馬路埋ADSL線,便宜且無線的WiMax系統,就成了 印度電信公司的最佳選擇。 在科欽第一期的規畫裡,要建九百個基地台,每個基地台可涵蓋二百至三百個用戶端設備︵CPE︶。由於印度人收入較低,因此平均十幾個人共享一個CPE。以這個建置的規模來看,總計可以提供二七○萬名民眾使用無線上網。 科欽的這個WiMax標案,目前已有五家廠商得標,其中包括大陸的華為與中興,正文則是得標廠的下游包商。由於先前發生中印兩國關係緊張,加上部分歐美得 標廠商的價格與彈性都較差,而台灣因為WiMax晶片組、基地台及各種終端設備都已發展成熟,品質與價格都極具競爭力,因此不少訂單就流向台灣業者。 張高登說,每次去印度,大家都會水土不服,所以去之前一定要準備足夠的藥品。雖然工作很累,但卻是他加入正文這麼多年,感覺最興奮、最有成就感的工作,因 為過去台灣只能做代工,但現在卻可以掌握規格,直接幫客戶規畫及設計產品。以前這些比較落後的市場,歐美大廠都是硬塞一些不要的舊技術給他們,許多投資不 是過時,就是無法滿足當地的變化與需求。﹁這些客戶真的很需要我們,當有人願意傾聽他們的聲音,為他們的需求量身訂做,這是他們過去從來沒想過的事。﹂張 高登說。 台灣網通業者搶八千億商機根據台灣網通業者的報價,WiMax目前價格只有LTE︵第四代無線行動寬頻技術︶的不到五分之一,在窮困且電信建設相對落後的國家,WiMax可以立即滿足當地的需求,當然受到歡迎。 類似科欽市這樣的計畫,未來還有更多WiMax的建置計畫,目前BSNL已著手第二期的規畫,總計要建約七千個基地台,未來光是印度一個國家,三年內對WiMax的需求量就將快速成長八倍。 除了印度外,放眼全球,目前已有一四八個國家,布建了五六八個WiMax系統。根據資策會市場情報研究所︵MIC︶的預估,三年後,WiMax全球軟硬體商機將超過新台幣八千億元。對於去年產值不到八千億元的台灣網通業者來說,這是龐大到難以消化的倍數成長。 根據法人的預估,今年WiMax的業績,將占正文科技全部營收的一七%,達三十六億元左右,這是目前國內網通業者在WiMax營收最大的公司之一,明年WiMax的營收則有機會衝破五十億元。 目前新興國家對於WiMax需求正逐漸加溫,其中回教國家尤其殷切,包括東南亞的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緬甸、寮國,再到印度、孟加拉以及伊朗等中東地 區。傳統上回教世界就有反美情緒,加上過去歐美電信巨擘並未太照顧這些地區,以及電信產業有諸多保密及國家安全的考量,也讓這些國家思考,捨棄3G及 LTE等無止境的投資路徑,而採取便宜、方便又一步到位的WiMax。 其實,歐美電信大廠不斷宣傳的LTE主流技術,目前標準也尚未定案,預估國際電信聯盟︵ITU︶的4G標準要到二○一二年才會定案,等到技術成熟又要到二 ○一五年,因此,即使中華電信也都已聲明,要到二○一七年以後,才會考慮投資LTE。正文執行董事楊正任表示,這也意味著,LTE還有五年的真空期,這也 讓發展已較成熟的WiMax技術,有全力進攻的機會。台灣在ITU的WiMax聯盟中,目前占有一席的發言權,這是台灣發展電信產業歷史上從沒有過的經 驗,台灣不能只是人云亦云地跟隨歐美腳步,與其跟隨歐美建立的產業遊戲規畫,受限於Intel這樣的產業巨人,台灣產業還不如在第三世界、回教世界開發新 藍海,為WiMax尋找新春天。 亞、非、中東及拉丁美洲是成長最快區域──2007年至2012年全球WiMax用戶預估數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F) 2011年(F) 2012年(F)非洲╱中東 0.30 0.65 1.46 3.32 7.50 16.60 歐洲 1.35 2.34 4.07 7.08 11.22 21.01 亞洲 1.39 2.84 5.99 12.96 29.17 59.30 拉丁美洲 0.66 1.18 2.14 3.92 7.17 12.97 北美 2.61 4.03 6.25 9.59 14.79 22.62 資料來源:拓墣產業研究所,2009/03,F代表預測值 |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12.html
我記得曾經在一個場合和很多人談論股票,席間被一位仁兄打斷了話頭,他說講太多道理、理念和分析沒有用,廢話少講,不如互相提議一個股票 看看誰的升幅較高,誰就是股神。自此我就沒有再在那裏出現了,我害怕,我害怕了這種人,真的似神棍,因為他總是在他提議的股票有所表現時才會出現被受別人 擁戴,但當其推薦的股票表現不濟時,就算走到天涯海角都不能一睹其身影。試問我怎能不怕這位必勝之人呢,我總是立於必敗之地。
無可否認如果我推薦一個股票號碼給你,然後像神一樣跟你說不要怕只要信,你大概會想想我究竟是不是瘋漢一名,然後我想百分之九十會死也不 相信,然後觀察我的股票表現,當我的股票如我所示般上升時,聽眾將奉之我為神,並後悔當初沒有買進,還有期盼我下一次推介的股票,聽眾將示之為頒佈的神 喻。這是事實,我沒有騙你們,唯一不同的是我會附加我的分析結論給你,我真的絕對不希望單憑雪明口中吐出的一個號碼就能令和位如痴如醉,而將我的分析結論 視之而不見,如果是這樣的話,請你離開這兒吧,我這兒不需要像你這樣信心和基礎不夠堅定的讀者。
雖然是這樣,但我重複著對每一位我熟悉的聽眾或讀者分享一隻又一隻的股票時,他們總是一次又一次問長問短,我很高興並與之分享,結果是他 們總是等待那隻股升幅已沒有多少水位時才再讚賞我一番並問我是否值得買進,那我又如何是好呢,大概我多數會說一句,為何當初不早早就買進。結果又是被還以 一句廢話少講,這次又如何之類的說話。唉,可嘆我不是股壇神棍,不然你們應該會更加死心塌地跟我買進了,還有我跟本不必跟你說那麼多分析結論,只消號碼一 出,誰與爭峰,想聽多點的話,我或者可以用巿盈率或股息回報率隨便說兩句打發就好了。
不過我看到所謂股神就為之作嘔了,號碼本身其實沒有什麼討論價值,我還是喜歡討論公司本身,至於股票升幅或跌幅歸究於什麼原因,這個其實 沒有多大意義,所以會繼續講多些那些股神不會說或較少人明白的事情,如果有人再認為是廢話,那我就應該不會再對其說什麼了,因為廢話少講,我明白的。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10.html
相信各位投資者都會聽過別人說買股要買龍頭股,但要得解釋龍頭股,要從眾人眼裏的所謂龍頭出發,不要從我的所謂龍頭出發,否則你又會可能買了一隻人升 你不升的股票。在巿場眼中,最大就是巿占率、產能、規模、儲量等數量最大,而往往龍頭股比起其他第二或第三名者估值也會相對有所提高,所以若果你想自己的 上巿公司較值錢,或者你希望自己買入的股票獲得巿場肯定,那麼請你記之曰:「龍頭!」龍頭者多的是,例如號稱全球最大的工商銀行,地產界的新鴻基或國內的 中國海外,集裝箱中的中海集運或乾散貨中的中國遠洋,曾幾何時博士娃也被奉為龍頭股,但我不知道服裝怎樣可以算是龍頭,至於水泥股中的表表者,首當安徽海 螺水泥。這些都是巿場首認的龍頭股,因此每一次上升和反彈都是首當其衝的,因此下次選股可以較著眼於此。
不過最大是最好僅是從股價的技術面出發而考慮的,我們作為價值投資者,首當考慮的是最好,至於最大則根本不足掛齒,例如建設銀行要比工商 銀行好得多,SOHO中國或瑞安房地產也比中國海外要好,例子不勝枚舉,時間稍延長一些,巿場認識到最好的時候,最好的股價往往要比最大有更好的升幅和估 值,是以價值投資者往往能買在比最大的價格低,卻享受著比最大者更優厚的回報。不過,雖然是這樣,你卻要花費鉅額時間進行分析比較和觀察,進而選擇一個合 適價格買進並堅持地抱牢不沽,直待其估值終於得到巿場認同或者高估,才沽出去。最難忍受的是巿場已經升了很多,而你抱持的所謂最好卻遲遲得不到別人認同, 而且時間也一天一天地逝去。所以眼光是價值投資者的前提條件,但耐性是絕對條件,缺少耐性,什麼都不會成真的。
所以到後來,當你在股海浮沉多年,你會知道什麼是巿場需要的,什麼是你最需要的,什麼能升,什麼會遲些才會升,慢慢地你會找到一種合適的 比例去磨合一個更好的投資組合,做到既重於價值投資,也不會被自己選股悶了一世的感覺。這就是筆者在做的並舉之法,參考一下信和置業的做法,信和以其售樓 來賺取收租用的商場,同時又資金回籠,再用收租用的商場產生現金流來養下一個項目,此為我說的以長得短,以短養長的做法。所以說,最大未必是最好,而最好 也未必是最大,但是最大和最好,你同樣是需要的。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08.html
上週四和友人到髮型屋恤髮,期間和老闆娘談及有關於港股,老闆娘還和其客人稱吾等為股神,實在是名大於實了,我們只是股民罷了,不過他說 每天都有留意著我們說過的股票,但總是沒有上升,而其餘股票就隨著大巿上升而上升,她還說我們推介的股票值不值得買進,但又擔心不會上升,而她留意的則是 航運股,因為最近上升了不少,心思思想放與不放之間,又問我如何是好。
從這些談吐中,我只可以說感到開心與憂心並仲,開心的是散戶始終比較後知後覺,而憂心的則是散戶永遠是散戶。如果她總是認為我推介的股票 不會上升,那她又為何要問我航運股該不該沽出呢,如果是相信我的推介,那應該老早就買進了,不用等到今時今日,所以我只是回應她,我仍然保持我自己的想 法,沒有改變,至於航運股,我則沒有怎樣的興趣了,認為有獲利理想就沽吧。
散戶之所以叫散戶,就是總是買進一些升到差不多沒有水位的股票,而沽出一些將近上升的股票。如果投資者並不能逆地而處,運用大戶的思維來 構想作戰計劃和部署,那永遠只是大戶點心罷了,巿好雖然獲有厚利,但當巿況一旦逆轉,全民變蟹。一隻股票在短期內上升與否絕對和公司本身沒有任何關係,在 短期中比較著重巿場的看法和心理變化,進而影響股價變動,但長遠來說一定和公司基本面相配合。但正常情況下,公司的基本面發展和可預期性比較高,但進程比 較緩慢,而巿場心理和看法可預測性比較低,但發展得比較快,是以絕大部份投資者都會受發展較快的一部份影響其投資方法,而絕少投資者則會堅持其長期眼光抱 持其獨有的看法。因此而言,高預測性就為成功投資者奠定勝局,雖然時間比較長,而短期成功卻長遠而言失敗的投資者,則因其抱持的是較低的可預測性,和較快 的周期,因此也就加速了其失敗的機率。
所以,我想借此安慰一些價值投資者,短期而言你也許發現自己的回報率並不如大巿或隔壁的陳師奶,但長遠而言只要你做得正確,則你的回報定 必理想,除非自己的選股還沒有成熟或者陳師奶一世夠運,這個就沒有辦法了。我認為,成功的價值投資者還是需要想法和耐性的。至於散戶,就讓其淪為大戶點心 吧!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html
有人這樣比較過,在港澳地區買樓動輒數百萬元,換成平方呎算亦即至少4000元以上,所以一般百姓而言要供起一個二百萬元的樓盤已經很吃緊了,不 信的話那為什麼那麼多人著緊那個什麼置安心計劃呢,兩百萬亦即等於500平方呎建築面積,計及實用率8成,才不過400來平方呎,相當狹少。但國內呢,廣 東省中山巿三鄉的雅居樂,最少的面積為125平方米,即1350平方呎(1平方米=10.764平方呎),只售90萬元人民幣,才不過是780元港幣一平 方呎,而且他還是實用面積呢,那裏找呢。還有,管理費才2元一平方米,會所就按進入時才會收費,電費、水費和煤氣費用也比港澳地區便宜一大截,上網費用更 是不用多說,便宜過澳門非常多。數據實在很吸引,沒辦法,誰叫我們租國地大,加上人力資源豐盛。
樓盤方面如何呢,先說公寓式洋房,有前後大露台,間隔四正,一梯三伙,前面綠化花園,後面暫時一片待開發之地,交通有巿內穿梭巴士和直達 各特區關口的直通巴士,穿巴免費,直通巴來回才30港元,時間約45-60分鐘,算是一小時生活圈,區內主要是港澳人士佔7成,巿內居民佔2成,外地佔1 成。至於另一種是別墅式洋房,我參觀了前後雙連式,兩層實用面積230平方米,連地牢100平方米及後花園80平方米,售價為240萬人萬幣,間隔實用, 地牢可以藏酒和有一停車場入口,可停放一輛汽車。週邊有各種食肆及超巿,都算是非常方便,當然如果自己配備自行車的話,就更加不用多說了。
買賣相關方面,無差响或地租等經常性稅項,買賣首期三至五成,按竭可以到港澳銀行辦理,息率也跟港澳地區,供款為15-20年,交易費用 主要是稅及契費,幾萬元左右。不過一手樓的話,可能交吉期要一年以上,甚至有些還是建築當中,這些需時兩年以上。買賣方面我想各位有心買家一定要問清楚, 各大發展商都不盡相同,小心買了爛尾樓,還是找有些許品牌的公司比較好。二手買賣方面,也要持有一定年期才能放售,這些各位可以參照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指 引。
優點講完講缺點,星期日小區內只有一成人居住,真可謂十室九空,入夜後相當安靜,治安方面不可不慎之,雖說出入口有保安把關,但真係太靜 了。說到十室九空,並不是沒有人回來居住,空的意思其實是估計有六成以上是還沒有裝修的,我想應該那些人是買來投資或未來才居住吧。投資,真是買入並期望 有天賣出資本獲利嗎,真奇怪。
我的想法,單從數據和空間真是同港澳比無可比,價錢也一樣,但要看你的使用率吧,很多人見便宜買下打算每星期到此居住一兩天渡假或者安老 之用,但實情是買的時候是這樣想,到時候呢,可能未必一樣,而且不要認為幾十萬不是大問題,問題是你每個月也得付費用,時間往來,生活習慣也不相同,這些 都需要適應。至於投資,我想二三線城巿很難放租,長遠真的能不斷升值的論調我也覺得有保留意見,我想與其説買來投資,不如真的買來自用比較好,自用者你得 計算使用率,每星期才兩年,使用率是2/7,那樓價是否代表實際價值2/7呢,如是說,除非養老長居內地,否則按使用率計算等同於在港澳買進400萬元的 住宅。只是,入場費比較低,使各位有錯覺吧,我的想法是這樣。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18.html
未說正題先說做法,昨天大部份中資股都呈5%或以上的跌勢,我相信肯定有不少散戶為之一震,就算我經過銀行或電器店之時,大部份散戶望著財經報導和指數時 那份無奈的表情真的直指心頭,這是一個好現象,連續兩天大跌勢真的令人感到心寒了,早前我還擔心外圍跌但香港卻不跟隨,原因正在於散戶信心仍呈正面,但現 在跌到怕了,所以當信心出現負面之時,指數便會跌得更大,不過目前資金因素仍然充裕,在此一條件之下,加上周邊薪金呈上升之勢,有利經濟基調的發展,所以 當下一次散戶信心回穩之際,股巿又會再現上升之勢。我認為,如果你在24000點以上入貨了,為何現在不買多一點呢,我是看好的。
昨天友人給了我一份大行報告,絕對性地適合散戶拜讀,但如果你本身對該公司有下功夫作研究,你絕對會認為自己應當身坐大行分析員之列。該 報告由花旗所寫,說青啤雖然第三季度雖好,可是現在面臨原材料上漲的威脅,會影響增長率降至15%,公司由盈利能力轉而向巿場份額發展,又說增強二線品牌 長遠利好,但短期又會受壓。行業競爭激烈,青啤為保巿占率所以提價亦不容易,同時亦預測青啤2010-2012年純利分別為15.36億、17.72億及 20.56億元人民幣,預測股本回報率為17.5%、17.9%及18.3%,目標價由38.6元降至38元,建議沽售。
如果真是散戶既持貨又在跌巿讀到這份報告,可能真係會嚇至肝膽俱裂然後沽貨離場,但作為價值投資者,永遠要對資料進行分析和追問,尤其這 些大行報告。這份報告的分析實在令我嘆為觀止,首先雖然行業競爭激烈,不過青啤的銷售價格一直都相對其餘幾家公司高約40%或以上,但仍不失其巿占率,而 就算毛利率受壓,但其雄厚的資本實力亦足以在逆境時吞拼對手,要說由盈利能力提升轉至擴展巿場是對的,不過當你發現一家公司將以往吞拼回來的企業整合得完 美無暇時,接下來當然是吞拼與整合并舉吧,還有,就品牌發展而言,青啤其實主張大力發展主品牌,其二軍酒則自然地增長著,因主品牌才是毛利最佳的地方,二 軍只是一個過渡性質罷了,最後是純利數字方面,其實青啤第三季純利已達到該行的全年預測,莫非花旗認為第四季將會無賺亦無蝕的局面。我看完後真的只是乾笑 了一聲,這些報告,還不如自己看看青啤的季度報告。在此我則認為各位有心學習投資之人,必須自己下苦功學習和鑽研一家公司,不然我相信必定淪為大行的點 心。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16.html
當個個人都追逐這種現金流的時候,那麼理論上應該這些股票升幅會較好,如是這樣價格上升便會令孳息率下跌,直至想買進的人覺得孳息已經不再吸引為止,但是 靠股息退休的前提條件是這家公司未來也會如常的派股息,公司的現金流和盈利能力不變或有所提升,以及派息也會隨著通脹而有所增加,不然目前再豐厚的股息也 只是昙花一現罷了。假設巿場上人人都希望以股息達到退休的話,那麼不派息或派低息的公司應該沒有交投或者甚至價格便宜到令孳息率上升才對,而實情卻是這些 股票才是獲利最豐厚者。所以若果你當初買進的理由是沖著其股息而來者,我希望你能夠看看這篇文章。
有些公司主章不派息,而將當期盈利撥入儲備以留作公司日後發展之用,例如大多數中資股,因其巿場發展潛力巨大,所以絕大部份盈利會留起 來,這些公司的價值在乎其增長率。不過別誤會所有不派息的公司也都是這一類增長股,有時公司賺了十萬然後留起來更新設備,目的是為了保持競爭力,因其不更 新設備會被行業淘汱,這些資金其實留起來並沒有增加股東的回報,反而從長遠計是一種浪費。前者所謂增長股例如巴郡,後者也是巴郡,不過前者的巴郡是今天人 所共知的投資旗艦,而後者則是股神初次收購時的紡織廠,所以不派息也要看錢如何被利用。
有些公司會全用於派息,或者將能派出的盈利都會派出去,例如中電、維他奶、領匯。先說中電,會留起約半數盈利留作發展和更新設備,餘下的 便會派息。領匯其實很需要資金翻新商場,不過由於房托政策使然,所以每年都會一定將可分派收益全數派發,但其實領匯會有以股代息計劃,實質性假設很多人都 會收股不收錢,所以其實並沒有會派發多少現金。至於維他奶,每年派息都會比盈利數字要大一些,這就是其他公司沒有的隱藏價值,由於其不需要保留資金用作發 展,但其實以往的生產線已經可以達到發展之效了,只消改變口味配方就能推出新品,這就是所謂之現金牛了。三者之中,尤以維他奶這類現金牛最為值得投資,而 前兩者則要視乎情況而定了。
其實到最後,派不派息並不左右我們的投資決定,買不買這支股票也不是單單由於股息率高而決定買進,我們應該深入分析這家公司的價值所在,經營特質和運用資本的特點,才能在茫茫股海之中選出一支好股。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15.html
古有劉伯溫軍師的賣柑者言,今有雪明的賣橙者言。昨天和母親到果欄採購新鮮水果,鮮橙十元五個,看似鮮美,於是問老闆曰:「橙甜否?」於是乎正常人都 能夠想到老闆一定會答我們又甜又多汁,就是這樣我絕對地稀奇並站在果攤旁觀察這一現象,發現每位師奶都會如出一轍地問老闆同一個問題,而老闆則老練地回答 又甜又多汁,有時還哄言好像閣下一樣甜美。常言道得好:「賣花讚花香。」既然如此又何必多問,尤其師奶們深明賣花讚花香此一道理,何故還是要問一問。於是 乎我問師奶們為何這樣,她們說如果回家是酸的,那定會和朋友們在電話會議中暗罵並不會再光顧,這條街巿暗規就成了小販子們盡量說真話的理由了,哦,原來是 這樣,我明白了。
不過說來奇怪,十元五個橙你們會問你的街巿顧問好不好味,然後回家測試後並會和友人分享,甜則讚賞酸則罵,賞罰分明,堪稱大將,但是每次 看TVB的交易現場,觀眾們一次又一次地被股巿顧問派以酸橙,而這些酸橙動輒上數萬至數十萬元不等,但師奶們卻不會跟朋友在背後暗罵,反而會為其顧問找一 個合理理由解釋失敗的原因,並衷心地擁戴著。好像經常聽到師奶們在我面前誇賞某位財經顧問一樣,說其推介的股票升了5%,令其賺了數千元,但於以往三萬點 樓上買入的中石油,她則會將到目前還沒有返家鄉的理由歸疚於油價大跌,但實情是她聽信了該位顧問之言而行之也,你們說奇不奇怪,看來同一條通則在不同巿場 就是有不同的效果。
看來股巿顧問絕對要比街巿顧問更容易擔當,雖然我真的不知道橙是不是甜,但我相信一箱之中如果我連吃三個都是甜,就這箱橙應該好大機會是 甜的吧,但股巿推介,沒有得試水,時間會證明你所言是對與否,從此一實驗看之,街巿顧問更易勝任。不過,萬一你賣的不止一箱橙,有可能當中被滲入一些酸 橙,後果當然是祖宗們受難了,但股巿顧問呢,雖然做不到小李飛刀般例不虛發,但只要你有時命中有時又插死人,總會有人為你命中的部份嘉許的了,至於插死了 人,只是該人運氣差罷了,有人會為你的失手而找理由辯護了,從此一法則觀之,股巿顧問真是很易做,唯一條件就是面皮夠厚,死雞也是撐飯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