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我主場】憑《一念無明》膺金馬最佳新導演黃進拍到鬱結 女友愛相隨

1 : GS(14)@2016-12-06 03:56:20

■黃進和編劇女友陳楚珩合作拍攝《一念無明》,成績獲金馬獎肯定。攝影:沈健程



第53屆台灣金馬獎曲終人散,亮點是黃進憑《一念無明》奪得最佳新導演時,在台上以「劇本是電影的靈魂,而你就是我的靈魂」向台下哭成淚人的編劇女友陳楚珩示愛。日前二人在尖沙嘴接受本報訪問,陳楚珩以「非人類說得出口」來形容男友的得獎感受。原來黃進拍片期間曾出現情緒鬱結,幸獲女友陪伴熬過。


浪漫話日日講


對於金馬獎台上的言論被指是公開示愛,黃進笑言是美麗的誤會:「其實嗰日我冇諗過會贏,所以冇準備講稿,你見我連屋企人都冇多謝就知,我只係重複番頒獎禮當日寫喺facebook嘅狀況。」不過這句情深對話,卻打動了女友和觀眾。在旁的陳楚珩雖然冷靜地指「佢講嘅都唔係人類講得出口」,但分明是想掩飾內心的興奮,她說:「佢每日都會講,有時會話如果人生冇咗我佢會死,因為佢覺得人生已經冇其他意義,佢經常講啲好哲理性嘅浪漫說話。」又解釋在頒獎禮台下哭,主因是男友辛勞獲得回報:「我而家都想喊。」《一》片獲政府的「首部劇情電影計劃」200萬撥款,之後的拍攝等問題都要兼顧處理,要在有限時間內完成,加上電影本身沉鬱的氣氛,令黃進不能抽離,出現情緒鬱結。黃進回想當時情況說:「拍完之後情緒好波動,頭幾個月剪唔到片,因為心情依然係太沉重。」陳楚珩陪他熬過這段日子:「帶佢去旅行呀,煮吓飯畀佢食呀,都係蒸魚、炒蜆、蝦同埋煲湯囉,佢好鍾意食海鮮,其實都係陪住佢。」



■《一念無明》故事氣氛沉鬱,令導演黃進不能抽離。劇照

■黃進捧金馬獎時,在台上向女友(右圖)發表「你就是我的靈魂」言論,令女友爆喊。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黃進十分珍惜女友,認為彼此能夠互相啟發一起成長。

籌拍人性新片


黃進和陳楚珩一起讀書,參加社運、拍攝長片、行紅地毯,差不多24小時形影不離,除像一般情侶會逛街、看電影,他們都喜歡討論,黃進說:「真正健康嘅關係,就係能夠互相啟發,可能會有爭拗,但衝擊會令大家一齊成長。」並強調十分珍惜這段關係:「其實同一個拍戲嘅人做男、女朋友好辛苦,工作嘅消耗同佔據生活太多,如果唔係一齊相信呢件事嘅話,好難一齊相處。」他們已開始籌備新一齣電影,題材仍離不開探討人性,因為對社會關注,正是他們拍電影的初衷。採訪:何永寧場地提供:Cafe Hillywoo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205/1985494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349

方皓玟拍膊頭演《一念無明》

1 : GS(14)@2017-01-14 12:25:42

方皓玟及談善言等一班演員昨日到灣仔出席第三屆「首部劇情電影計劃」頒獎禮,結果由大專組的《淪落人》及專業組的《G殺》奪得。負責分享拍攝經驗的方皓玟,稱有份演出的電影《一念無明》就是贏得首屆,得到贊助資金才成功開戲,她說:「成個拍攝日子好短得十六日,金姐(金燕玲)都只係客串咗一日,而且資金唔多,連剪片導演都要自己做番,大家都係拍膊頭演出。」



■剪了平頭裝的談善言(左)昨日戴假髮擔任頒獎禮嘉賓。

至於剪了平頭裝的談善言昨日戴假髮示人,她稱因最近在電影《告別之前》內飾演癌症病人,所以就一口氣剪短,談善言說:「係第一日感覺有少少奇怪,自己之後都習慣咗,?家出席活動一係就戴假髮又或者戴帽。」採訪:曹家誠攝影:陳俊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114/198960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657

《一念無名》夠地道大阪影展爭獎

1 : GS(14)@2017-02-11 18:37:59

■余文樂和金燕玲主演的《一念無明》入圍大阪電影節。劇照



第12屆大阪亞洲電影節前日公佈入圍名單,共有16部亞洲電影入圍,包括5部華語片,結果於下月閉幕禮公佈。5部華語片中有3部早前已打入香港電影金像獎,包括導演黃進的《一念無明》、導演曾國祥的《七月與安生》及《骨妹》,可視為金像獎賽前熱身。其餘兩部為周秀娜主演《29+1》及蔡卓妍主演的《原諒他77次》。黃進前日接受電話訪問時表示:「《一念無明》係一個好香港嘅古仔,但相信入面嘅人物、情感,打動到觀眾。」他期待《一》片跟大阪觀眾見面。《一》片編劇陳楚珩亦高興可以將故事帶到世界各地。另外,《骨妹》女主角余香凝連續兩日收到喜訊。採訪:李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210/199232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301

【多棲藝人】《一念無明》爭金像影帝

1 : GS(14)@2017-02-11 18:58:00

模特兒出身的余文樂入行16年,拍攝港台節目《青春@Y2K》後獲人留意,之後再嘗試出唱片做歌手,但都不及其電影成績。余文樂於03年拍攝《無間道》飾演梁朝偉的少年版「陳永仁」一角,之後再演《頭文字D》後,發展更為暢順,08年主演的電影《第一誡》更在韓國富川國際電影節中封帝。而他與彭浩翔、楊千嬅合作的《志明與春嬌》系列電影深入民心,今年更憑《一念無明》飾演有躁鬱症的兒子,獨力照顧金燕玲飾演的患病母親,二人互相牽引情緒角力的劇情,令他首度獲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除演藝事業外,他更以潮人身份做潮牌Madness,成績不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211/199247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376

【文化籽】《一念無明》關注精神病 康復者:要當我哋係人

1 : GS(14)@2017-03-04 10:19:52

片中很多對白刻意示範處理關係最差的方法、最傷害的話。導演表示電影核心是愛需要學習。



【文化籽:藝文沙龍】「精神病患者要食藥」,同「肚餓要食嘢」一樣,似乎冇乜好質疑。可是藥只能治標,治本良方,係十斤耐心溝通加上廿斤平等對待慢火煲埋嗰一碗。先後被診斷患上社交焦慮、強迫症、抑鬱症、躁狂及精神分裂的鄭仲仁最明白呢服藥功效。電影《一念無明》主角患有躁鬱症,導演黃進拍攝前向鄭「取經」。雖然故事苦過廿四味廿四次方,光影間卻盡是關懷。



不用萬念俱灰,只要一念無明,已夠讓人自願跟死神遠走。無明即望唔透、望唔清。精神病患者越搵出口,越係兜圈。余文樂在片中演躁鬱症患者,亢奮抑鬱兩路夾擊,被關進精神病院。細個被父母忽略、工作壓力、照顧病母重擔、女友唔認同,冇一樣唔推佢埋牆角。電影聚焦佢出院後如何被歧視,左鄰右里當佢危險人物,連阿爸曾志偉都怕佢傷害自己,問你點頂?單靠食藥真係醫得好?負可能。佢喺極低潮,日復日蜷伏在床上,雖生猶死之時,一牆之隔劏房小孩願意同佢傾偈,冇當佢「唔正常」,令余文樂喊咗出來。黃進說:「小朋友同阿樂相處好平等、好接近,無理世俗對佢嘅標籤,可能比藥物更珍貴。」呢個唔只係電影橋段,從事精神健康服務的社工鄭仲仁以過來人身份證實。「我13歲前仲係叫『鄭仲仁』,13歲後就變成咗『精神病人』。父母唔明白情況,會鬧我打我,好孤立,冇人同我分擔睇精神科醫生嘅羞恥。直至廿幾歲,我嘅人生都好暗淡。」



余文樂演出時而高山時而低谷的躁鬱症患者,有驚喜。

余文樂辭工照顧總是惡言相向的病母金燕玲,負面情緒一直無法釋放。

女友方皓玟把余文樂帶到教會,以為可以幫到他,卻不了解對方需要甚麼。


抑鬱30年 單靠食藥冇用

後來他到復康中心做治療,有個職員把他當作普通青少年看待。「佢會聽我講我有乜壓力,有時會講吓點樣識女仔,甚至爆吓粗,呢種社交好重要。」他自言看了廿幾三十年精神科醫生,最幫到佢的係這位職員。鄭續說:「大家一直認為精神病係腦部化學物質問題,食藥就可以好番晒。藥喺我最嚴峻嗰陣令我舒服啲。我抑鬱到晚晚都想死,啲藥可以令我瞓着都識笑,但係我醒咗唔會笑。」他提及最近的港鐵縱火案,認為大眾草率地把事件歸納為「佢冇食藥」。「當局只會諗點樣控制,令佢冇風險,整個制度冇當精神病患者係人,只希望佢哋唔生事,唔理你生活得有冇意義,總之你成個人謝晒,植物人咁,佢哋就覺得最安全。」鄭仲仁說現正看公立醫院精神科醫生的人超過22萬,剛過去一年,新症有四萬幾。把精神病患者隔離,就可close file?鄭仲仁認為係推卸責任,其實人人都有份令其他人困擾。黃進同意,「我哋係共生,唔可以話呢個係環境問題,你我都係對方嘅環境因素。」社會有把人逼瘋的因子,卻沒有善後的解藥,歧視令患者更難康復,這是我們的共業。公營醫院缺資源,一個應該以人為本的病科,一樣流水作業。「醫生將我由抑鬱診斷為精神分裂,轉變咁大佢只係用咗15分鐘,而且冇解釋畀我聽。」他又記得有次詢問醫生藥物副作用,醫生只看着電腦冷冷地說:「我好多病人喺外面,冇咁多時間答你問題。」電影也有余文樂與精神科醫生零溝通,機械式對答橋段。黃進說:「我唔覺得醫生想咁樣醫病,但佢得到嘅資源只能夠咁樣。」「好多人都有情緒同壓力,過了某個界線,就會被定義為『有病』。其實可以唔使分得咁清楚,就當我哋走得比較前,經驗豐富啲。」多了解少偏見,大家都可以幫精神病患者找到光明出口。



曾志偉作為照顧者承受很大壓力,為對方好卻不得其法。不懂得愛,最後變成了傷害。

同一屋簷下各劏房戶,不欲與患有精神病的余文樂共住一室,逼曾余二人搬走。

小朋友不戴有色眼鏡看余文樂,令他得到支持與認同。


鄭仲仁與精神病「同行」30年,現在不用依賴藥物,耍太極、影相、寫書法都是他自助方法,最重要當然是修補與家人及朋友的關係。

黃進提到電影在多倫多電影節首映,有類似經歷的觀眾向他們表示電影有安撫作用,令他很鼓舞。

上映日期:3月30日場地提供:1563 at the East記者:葉青霞攝影:林栢鈞(部份圖片為電影劇照)編輯:謝慧珊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304/1994646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786

【馮仁昭四圍超】金燕玲《一念無明》挾金馬爭金像女配

1 : GS(14)@2017-04-05 23:56:51

■金燕玲拍《一念無明》時,曾懷疑導演黃進(右)同編劇陳楚珩(中)有乜經歷。





【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應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金燕玲,憑同一部電影《一念無明》角逐今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現年62歲嘅金姐曾有疑問,《一》片嘅導演黃進同編劇陳楚珩兩位30歲都唔夠,到底有過乜嘢嘅經歷,金姐話:「我冇懷疑佢得唔得,但我冇諗過呢個導演係咪真係好勁,我亦唔會因為攞過幾次就唔想攞!如果可以攞到就發達啦,未試過一部戲,同時攞咗金像同金馬。」



■拍攝《一》片時,金燕玲憶起幫亡父清潔的往事。劇照



■金燕玲率先在金馬獎贏得最佳女配角。資料圖片

憶亡父往事

金姐飾演余文樂母親,有一幕樂仔幫佢洗身,勾起金姐當日幫父親清潔嘅往事,佢話:「我爸爸都係病死嘅,佢最後嘅時間,有一日喺病床失禁。我係大女,要幫爸爸清洗,佢對我講咗句,就係對唔住。」陳楚珩坦言構思角色時,腦海第一時間諗起金姐:「天台嗰場戲,你摸啲植物,其實我喺後面喊緊,你完全演繹到角色背負住嘅嘢。」看似一齣完全冇出路嘅戲,同香港嘅困局有啲類似,但導演同編劇其實想表達出一種「認清現實嘅積極」,而唔係一味迴避問題。黃進話:「或者想像多啲,呢個城市其實我哋可以做到啲乜嘢,入面有好多問題,我哋可以行多一步。」就正如金姐嘅人生,當年由外國返香港,無親無故,都係靠自己一步步爬出今天嘅成績,金姐話:「62歲人,原來都會有彩虹發生嘅時候,我希望大家都唔好放棄。」撰文:馮仁昭場地提供:OVO Cafe化妝:Stephen Lau@StephenMakeup髮型:Eric Tse@Headquarters Limi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405/199799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286

胡孟青:政策穩鬆 一念之差

1 : GS(14)@2017-06-21 07:45:15

【明報專訊】回歸20周年大日子愈行愈近、北水加碼掃港股高唱入雲之際,踏入6月第二個星期,來自滬港通部分的南向額度,多日出現淨賣出。更耐人尋味的是,熱門北水股之一的幾大內銀股,淨沽出情况明顯,不論工商銀行(1398)、建設銀行(0939),來自北水沽盤都一反常態地較買盤多。

滬港通下的資金,往往是內地大型基金為主,最多尤其是險資及一批互惠基金。如果純粹揣測的話,這批資金不增反減,可能是基於以下幾個原因:一、人民幣年內貶值壓力基本上已不再存在;二、中資基金也要應付半年埋數及客戶下半年的資金重新配置,既然港股今年為止已跑贏內地,鎖定部分利潤屬正常心態;三、一直較能掌握內地市况的中資機構大戶,可能在政策上的閱讀較幾個月前變得更積極及正面,而啟動某程度上的北水倒流,把握內地股市升浪。

北水倒流 迎接A股升浪

內地股市上升的養分,從來就是政策、憧憬及資金。可以預期的是,在維穩市大前提下,政策不會有太多衝着股市而來、若獲納入摩指是憧憬的話,剩下來的就是資金因素。過去最少兩個月時間,在去槓桿及打壓影子銀行的主調下,內地信貸供應幾乎全數由新增貸款負責。相反,新股審批始終受制於市况及持份者的反對,去年一直為市場提供一定比重再融資的債券發行,今年以來已大減至只有1.7萬億元人民幣,遠低於去年同期的逾4萬多億元。

市場利率不斷向上,債息的上升令到發債成本同時上漲,AAA級別的5年期企業債,債息平均接近4.9厘,較之同年期指標貸款利率4.75厘還要高。如果純粹將債券息率成本作比較的話,更多中小企只會願意向銀行借貸,但銀行批貸更多,潛在不良貸款的老問題就來了。更甚的是,債息居高不下,影響了高槓桿的地方政府再融資,有違減槓桿大原則,這可能是觸發政策轉為稍鬆的主因,年中資金需求,只是一個下台階吧!

市場利率向上 鬆喉真正原因

據內地媒體報道,月初人行一批4,900多億元的MLF(中期借貸便利)可能是轉捩點,事關整批涉及金額較本月到期數目還要多。同一時間,逆回購涉及的單日淨投放次數增加,都是一個政策轉調信號。如果資金就是股市養分的話,再一併看看最受惠於打槓桿、市場利率上升的大型內銀的沽盤多於買盤的情况,似乎內地投資者是在賭一個短期政策變局的正式出現。官媒、央行強調,穩不是鬆,但穩與鬆的一念之差,往往是繫於市場持份者的討價還價能力,以及最重要的市况走勢。

著名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出於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190&issue=201706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1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