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百度今天宣佈晉陞年僅29歲的李明遠為公司副總裁,分管移動業務。李明遠真可謂「年少得志」,其是甘肅人,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從百度實習產品經理到事業部總經理,再到今天百度副總裁,短短不到十年 。
百度的歷史上、也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三家互聯網公司BAT裡面,唯一一位80後副總裁誕生了,他叫李明遠。今日媒體消息稱,百度CEO李彥宏今日(7月31日)早上發佈內部郵件,宣佈晉陞百度移動-云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為副總裁,晉陞之後李明遠仍負責百度移動業務。29歲的李明遠也成為百度歷史上最年輕的副總裁。百度有關負責人也向鈦媒體證實了此消息。李明遠真可謂「年少得志」,其是甘肅人,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從百度實習產品經理到事業部總經理,再到今天百度副總裁,短短不到十年 。
2004年,李明遠以實習生身份加入百度,擔任百度貼吧首任產品經理。2007年任百度歷史上第一個獨立事業部—電子商務事業部總經理,負責旗下百度有啊和百付寶等業務。在百度內部獲得過很多獎勵,例如2005年最佳百度人,2006最佳百度經理人,2008年總裁特別獎。但百度有啊由於發展並不順利,2010年8月李明遠從百度離職,加入UC優視擔任副總裁一職,負責UC樂園等業務;2011年11月,李明遠重回百度擔任移動產品部高級總監。2012年2月,晉陞百度移動-云事業部總經理,創造了內部多個「最年輕」的記錄。過去五年,百度錯失了很多移動互聯網機會,其移動戰略屢屢受到外界質疑,但近一年,尤其到其以19億美元的天價收購91無線,百度高調的移動產品規劃不斷在媒體上曝光。有消息稱,百度收購91無線,也與李明遠在其中的作用有很大關係,晉陞也意味著將由他主導,進一步完成對91無線的整合。有媒體對他的評價 「無論是對互聯網遠景的洞察,還是對產品細節的把握,都堪稱一流,格局執行超強。
」李明遠也是百度移動開發者戰略的極大推動者。今年5月的GMIC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李明遠發表了題為「建設開發者需要的移動生態系統」的演講。李明遠認為,對於APP的變現,主要有三大困難。主要體現在推廣成本劇增;缺乏天然流入用戶,命中率低;留存率和活躍率低。他也表示,百度助手在去年的後兩個季度和今年的第一個季度增長也非常快,都超過了50%,並且也是呈加速的態勢。為了幫助開發者更好地產生應用、分發應用、獲取用戶,百度已經發佈了APPBuilder、SiteAPP,站長可以使用SiteApp,不懂技術可以選擇APPBuilder。
說史130823
傑弗遜傳(29) 庭上交鋒
朝日執筆
〈美國簡史番外篇〉: 天才傑弗遜和他的對手們(十四)副總統伯爾叛國案(上)Aaron Burr Jr.’s Conspiracy
1806年10月,伯爾派兩個助手帶了一封密碼信給韋堅信,信中聲稱英國已決定加入計劃,敦促韋堅信盡快行動。 由韋堅信向密西西比河沿線進兵,伯爾的私兵就從俄亥俄南下,兩軍在新奧爾良會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西班牙軍隊發動突襲,其時英國皇家海軍也會從海路策應。
美西一旦開戰,韋堅信就不能再「食兩家茶禮」,這當然是他最不願見到的事。他收到密信後,先致函穩住墨西哥方面,以免西班牙搶先出兵。 另外,現在伯爾似乎已是如箭在弦,一旦事機敗露,韋堅信估計自己必然會受到牽連,於是決定先發制人。
韋堅信向 傑弗遜總統送呈了一道緊急軍情,聲稱收到密報,有一支約一萬人的不明武裝力量正向新奧爾良方面集結。 從現階段觀察,這支部隊的目的似乎是墨西哥,但也有可能同時覬覦著路易斯安那,故請總統不可不防。 韋堅信還報告了一些具體細節,但聲稱自己並不知道領頭人是誰。
事實上,這並非傑弗遜首次收到「有人」打算向墨西哥出兵的消息,這也不是第一封告發「有人」意圖分裂西部各州的密信。 傑弗遜甚至也知道,韋堅信的密函誇大其辭,那支軍隊充其量只有幾百人,也許還要更少。不過,傑弗遜認為就事態的發展而言,伯爾的胡作非為已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因此,他決定執著韋堅信的這封信,作為對付伯爾的證據。
傑弗遜立即知會軍政要員召開內閣會議,向他們展示這封密信,並商討應採取什麼行動。會議最終一致決定,採取一切必要手段制止情況惡化。其中來自陸軍的指揮官們表現得尤為激動,認為伯爾罪行滔天,必須嚴懲不貸,以警效尤。
內閣會議後,傑弗遜隨即向全國發布聲明。他告知人民,在美國境內有一支不隸屬於任何政府的武裝部隊,正準備向西屬墨西哥發動秘密軍事行動。總統嚴正地提出警告,命令涉事武裝人員必須立即解散,放棄行動,否則後果自負。不過,傑弗遜這則聲明並沒有直接提到伯爾的名字,他還是希望伯爾臨危勒馬,知所進退。
很遺憾,過了好一段時間,傑弗遜並沒有收到他期望的消息。那支軍隊雖然停止了前進,但絲毫沒有解散的跡象。傑弗遜認為自己已是仁至義盡,而伯爾也著實不可救藥。此人如此冥頑不靈,今日不除,他朝必成合眾國之大患。傑弗遜狠下心來,決定不惜動用一切辦法,也要將伯爾「置諸死地」而後快!
在一年一度的向國會發表的「國情諮文」中,傑弗遜向兩院議員點名伯爾涉及這支私人武裝。一如傑弗遜所料,國會要求總統披露更多有關此事的資料。傑弗遜將之前蒐集的情報結集,編成檔案交付國會,其中將路易斯安那都督韋堅信的告密信,列為最重要的證據。
傑弗遜向國會指出,伯爾有幾個計劃。其中一個是挑動美西矛盾,乘機攻取墨西哥;另一個是佔領路易斯安那,打算在西部裂土稱王。伯爾在這段時間雖然一直留在西部,似乎一心務農,但這只是掩人耳目,實際上一切都是他在背後策劃和指。
按照傑弗遜的說法,伯爾發現他的獨立主張在西部不受歡迎,所以決定以武力奪取新奧爾良。他的軍隊已在俄亥俄的布倫那哈錫島Blennerhassett Island(不錯,這正是伯爾主要金主俄亥俄富商布氏的地方)集結,並屯積大量物資,伺機順流南下,奔襲新奧爾良。
一如以往,傑弗遜總統的國情諮文在各大報章轉載。不少美國人對總統的說法都深信不疑,甚至已經有輿論認為應立即逮捕伯爾,將他治以叛國死罪。
「叛國Treason」是一個非常嚴重的指控。在美國這是一項「憲制性罪行」,也就是說對於何謂「叛國」,是由《憲法》定義的。我們先看《憲法》第三章中關於「叛國」的第三款:
“ Treason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shall consist only in levying War against them, or in adhering to their Enemies, giving them Aid and Comfort. No Person shall be convicted of Treason unless on the Testimony of two Witnesses to the same overt Act, or on Confession in open Court. The Congress shall have Power to declare the Punishment of Treason, but no Attainder of Treason shall work Corruption of Blood, or Forfeiture except during the Life of the Person attainted.
對合眾國的叛國罪只限於與合眾國開戰,或依附其敵人,對其敵人予以協助和鼓勵。如非根據兩個證人對同一明顯行為的作證或其本人在公開法庭上的供認,不得被定為叛國罪。國會有權判決對叛國者的懲罰,但若因叛國罪而剝奪其公民權,不得禍延後代,也只能於其尚在生時,始能沒收其財產。”
聯邦政府簽發通緝令,要求各地執法人員若發現前副總統伯爾,務必即時將其逮捕,並以叛國罪起訴之。身在西部的伯爾得知這個消息,心想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來一招「以退為進」。他自行走到奧爾良屬地法院,聲稱在報紙上看到自己被通緝,於是前來自首。
伯爾向法官表示,自己本來只是在德薩斯向西班牙租了一塊地經營農場,西部治安不佳,況且全美國人都知道美西即將開戰,所以他手下的農工都配備武器,僅此而已。伯爾在新奧爾良的名聲不壞,聯邦黨籍的法官見伯爾說得合情合理,覺得所謂「叛國」的指控,大概只是傑弗遜對伯爾的報復,當庭宣判他無罪釋放。幾周後聯邦政府發出第二道通緝令,伯爾又到法庭自首。上次的法官剛被調走,但伯爾還是以其如簧巧舌成功說服了新上任的法官。
又過了幾周,聯邦政府發出第三道通緝令,這次臚列了更多的案情細節。所謂事不過三,伯爾知道這次大概沒有那麼容易再「全身而退」了。他早已利用這段「賺回來的」時間,作好出走的準備。他打算逃到西班牙控制的西佛羅里達,卻在途中被截獲。
1807年2月,伯爾被押解至維珍尼亞首府列治文Richmond。由於案件牽涉人員眾多,當地的法院規模太小,不敷應用,維珍尼亞聯邦檢察部門租用了一家小酒店,並將其改裝成「臨時巡迴法庭」,審理此案。基於案情嚴重,首席大法官 馬歇爾親臨列治文主審此案。
最高法院的司法管轄權涵蓋合眾國範圍內的所有聯邦法院,所以馬歇爾有權到維珍尼亞聯邦法院審理此案。然而,聯邦司法部卻沒有在維珍尼亞直接行使檢控權的權限,這個檢控權只能由維珍尼亞地方聯邦檢察官U.S. Attorney for the District of Virginia行使。當時擔任這個職位的 希伊George Hay,他是傑弗遜的親信。案件在傑弗遜的「地盤」維珍尼亞開審,本來就是總統和他幕僚們的精心安排,他們不惜一切要將伯爾入罪。在傑弗遜政府的全力支援下,希伊已準備好超過140項證供證據,用來對付伯爾了。
被羈押候審的伯爾,見主控的竟是傑弗遜旗下猛將希伊,自感凶多吉少,於是他不惜重金,請來了當時最炙手可熱的年青律師,只有三十歲的克萊Henry Clay為自己主辯。克萊是維珍尼亞法律界的傳奇。他少年只受過很少的正規教育,但克苦自學,博覽群書。十五歲時偶然認識了維珍尼亞法律界的宗師 威夫教授George Wythe。 威夫教授任教於著名的威廉和瑪莉學院,他正是傑弗遜和馬歇爾的恩師。(參見第九集)克萊得到威夫的賞識,成為教授的秘書,後來更獲教授將他推薦給維珍尼亞總檢察長 布祿 Robert Brooke。得到兩大名師指點,克萊竟以二十歲之齡取得律師資格,名動一時。(他後來官至美國國務卿,同時也是「第二黨系」中輝格黨的始創人。)
根據美國刑事起訴程序,為確保公平公正,會由「大陪審團Grand Jury」負責查證檢方指控證據的可靠性,並判斷是否有足夠的證據向嫌疑人進行起訴。情況近似我們在香港法庭新聞中看到,法庭判定「表面證供成立」的程序。若「大陪審團」(在美國是23人)認為「值得開庭」,案件才會正式進入庭審階段,故大陪團又稱為「查證陪審團Investigating Jury」。庭審時則會由「小陪審團」,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認識的「聆訊陪審團Trial Jury」(美國一般是6至12人)負責認定案情,並判決被告行為是否包含犯罪事實(Verdict)。因此,希伊對伯爾的指控要先得到「大陪審團」的認同。
在聯邦大陪審團的聽證會上,辯方一開始就使出一招「釜底抽薪」,指事件完全是一次「政治檢控」,甚至只是「私人恩怨」,是傑弗遜總統動用國家機器對伯爾的「報復」。就算伯爾確曾有「惹人疑竇」的舉動,但總統在審訊開始之前,已發表公開言論指控伯爾,這是未審先判,對伯爾非常不公平。
希伊反駁說,傑弗遜雖身為總統,但同時也是合眾國的一名公民,理應也有《憲法》賦予的「言論自由」。況且,總統在國情諮文中,純粹是基於他所獲得的資訊,如實地向國會和國民報告,這是勤勉盡責的表現。難道身為總統,向國會和國民有所隱暪才是應有之道嗎?「叛國」是極其嚴重的罪行,我們固然不希望讓任何人得不到公正的審訊,但同樣不希望讓「叛國者」逍遙法外。睿智的聯邦大法官和一眾精明的陪審員,絕對有能力避開周邊環境的影響,只憑審訊中控辯雙方提交的證供和證據,去認清事實的真相。
希伊向大陪審團呈上有關伯爾與英法駐美大使,分別都有秘密往來的證據。克萊指伯爾認為,西班牙仍繼續佔領著美國早已向法國買回來的地方(指美西之間對「路易斯安那」範圍的爭議),實在欺人太甚。德薩斯與奧爾良屬地之間一馬平川,西班牙在該地蠢蠢欲動,為我合眾國心腹之患。伯爾一心為國,於是希望借助英法之力,主動出擊,將西班牙人逐出德薩斯。伯爾只是全心為國驅除敵寇,開疆闢土。輕啟邊釁誠屬魯莽,但昭昭愛國之心可嘉。希伊卻揶揄伯爾,謂他欲借英法之力,將西班牙逐出德薩斯是實,但所謂「昭昭愛國之心」卻讓人質疑。他拿出證據,證明伯爾根本就打算把西班牙趕走後,在德薩斯和美國西部領土另建新國,自立為王。
經過控辯雙方近兩個月的「預賽」,1807年6月「大陪審團」同意伯爾確有「叛國罪」的嫌疑,需要就希伊指控他的四項「叛國罪」,接受法庭的審訊。案件將由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馬歇爾負責主審。
根據《憲法第六修正案》:「在一切刑事訴訟中,被告有權由犯罪行為所在州和地區的公正陪審團予以迅速和公開的審判……同原告證人對質;以強制程序取得對其有利的證人……」陪審團從維珍尼亞的公民中抽選,齊集到這所由酒店改裝的的臨時法庭。在馬歇爾的主持下,審訊即將開始。
傑弗遜一再指令幕僚及下屬,務必將伯爾入罪。平情而論,伯爾心懷不軌,已是路人皆知。不過,一日還沒有被定罪,他也是「清白」的,應該獲得公正審訊的機會。究竟這種種跡象證據,是否足夠判定伯爾「叛國」呢?這是馬歇爾與傑弗遜的第二度正面交鋒。
不說各位未必知道,傑弗遜與馬歇爾二人,除了同是受業於威夫教授的同門師兄弟,兼且一樣是維珍尼亞人以外,還有另外一重關係。大法官的母親其實正是總統的表姐,也就是說,二人是表舅甥關係。
馬歇爾是聯邦黨人,向來主張「國家」應有更大的權力。伯爾的所作所為,明顯是對「聯邦主義」的公然挑戰。在上次的「馬伯利訴麥迪遜案」中,傑弗遜已經讓這個表外甥搞得灰頭土臉了。這次審理伯爾的叛國案,馬歇爾會否做「順水人情」,給舅舅一點面子,來個「三權合作」,將這個聯邦共和兩黨的共同敵人—-伯爾治以叛國之罪呢?抑或他是另有打算呢?已成為「俎上之肉」的伯爾又會有什麼自保之法呢?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深高速、寧滬高速三季報,深高速情況非常好,尤其是三季度的數據,因為與去年同期外部經營環境一致
寧滬高速受到節假日免費政策影響,車費還是小幅下降的
三季度的車流量和車費收入都有小幅增加,和深高速差距較大
萬科、保利情況不錯
中國建築每股淨資產都到3.72了,股價一點沒有反應
大概看了下,模板還沒更新完
今天上午按照新的卡片模板對格力電器的卡片進行了初步修改,今天只是增加了發行與分配和管理層與員工這兩個部分,由於一直在做卡片,沒有讀巴菲特的信和證券分析。下午開例會。
華電:山東、寧夏、安徽等公司由於點火價差高,仍然普遍盈利,中西部就要差很多。華電機組覆蓋區域還不錯,聚集了優質資產,利用小時較高,預計煤價過完元旦就會下降,ROE在18%還是有可能的。
國投:火電和水電表現都還不錯。公司將那些盈利不強的30萬等級機組趁好時機出售,還包括一些參股的項目。水電這塊雖然造價成本在上升,但國家的政策性補貼應該是足夠的。
國電南自:華電集團控股的,主要客戶也是華電。主要做電網/電廠保護及自動化產品,費用比較高,銷售費用裡,差旅費最多,管理費用裡,技術開發最多。
四方:民企,主要做繼電保護產品,毛利率很高,費用也非常高。研發人員佔一半,研發支出佔比10%,非常高。高管大部分為技術出身,注重技術研發。
長園集團:李嘉誠控股的,生產人員多,學歷不高。高管工資很高,員工工資比較低。電網設備毛利率非常高,但費用也很高,子公司業務廣泛,有做PE的子公司,其中賺錢還不少。
西安:古都,人均新增房屋面積比較高,城市地鐵也比較發達,主城區的人口密度很大,但是最近這幾年有一些往外遷。大明宮和大唐芙蓉園地段房價很貴,萬科的樓盤比較分散,中海的相對集中。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計算內在價值的原因
1、P/S P/B P/E等比率是有缺陷的,比較的是兩隻股票之間價格的不同,沒告訴一直股票真的的價值
2、「股票若是以其內在價值的某一折扣交易,並不單單是因為他們的價格比類似公司的價格高或低」,在比較比率的基礎上,評估內在價值將能給我們更好的啟示,給做投資決策一個強大的基礎(因為內在價值綜合包含了風險等各個方面的內容,而比率只是顯示價格)
現金流
股票的價值等於它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值
1、
2、
折現率:政府債券利率+風險溢價
1)
2)
3)
4)
5)
6)
10.5%可以作為一個可以考慮的標準。因為追求精確的折現率的難度很高,只要考慮比平均的折現率高了或低了就很好了
現金流現值決定於數量、時間選擇和未來現金流的風險,這些是在你決定為一隻股付多少錢應該考慮的三個條件。
計算永續年金價值
CF(1+g)/(R-g)
計算內在價值的步驟:
安全邊際
1962上半年
巴菲特再次在信中討論了「市場預測」的話題,認為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道指可能會帶來大約5%~7%的紅利市值年複合增長率,重申其工作就是在較長時間內取得超過道指的業績(長期內超過10%就會比較滿足),不擔心絕對收益的正負問題。信中回顧了道指-21.7%和合夥公司-7.5%(不包括價值較大增長的Dempster Mill公司)的收益,驗證了之前提到了下跌的市場有更多機會的說法,指出,如果能達到道指下降1個百分點而我們的投資組合下降0.5個百分點這樣的目標,那麼就說明了我們的投資組合是保守的投資工具。巴菲特在信中舉例道,在上半年中一些大型的基金弱於市場收益的情況和成長型基金受到熊市的更大打擊(這些基金可以被認為代表了平均專業投資水平和較合夥人形式更為複雜的管理水平),說明了道指是個強勁的對手,而投資業績的評判需要包含熊牛市的長期來評判是科學的。接著信中敘述了在不同情況下合夥人的資產價值變動和收益情況、贖回或增資以及新合夥人最低標準方面的的一些內容。
1962年年信
巴菲特在信中對一些基本的規則進行了重申,並認為這是必要的。總體表達的思想有:不保證收益,但收益要與道指相比,絕度收益不能公平衡量做的好不好;不會預測市場,投資是基於價值投資,因此收益和損失都要從長期的角度來看,對業績的評價最低也要3年;巴菲特的所有資產都在合夥企業中,這給予了合夥人信心。接著信中介紹了1962年的收益情況,從年度和累計復合收益兩個角度,再次驗證了道指下降業績表現將會突出的觀點。巴菲特打消了合夥人目前規模擴大可能會帶來收益下降的顧慮,認為不會對業績有明顯的影響。最後關於半年報中提到了控制公司Dempster Mill ManufacturingCompany,巴菲特對這家控制公司通過各方面的略有曲折的改革,給股東帶來了預想、甚至有些超出預想的收益。成本均價約28元,現在價值約35元。當買下一家公司後,市場價格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家公司的資產價值到底如何和針對公司提升價值的改革。
1963年上半年
在信中,鑑於其一直以來倡導的投資思路,巴菲特對上半年14%(道指為10%)的收益表示了滿意。接著信中對合夥企業各類投資,包括低估股票、Work Outs(套利性投資)和控制公司方面的進行了對比收益介紹。其中第一類投資在63年上半年增值21%與62年下跌表現形成了對比,套利型投資今年弱於道指和62年不尋常高收益也形成了對比,這驗證了其「長期」評判業績的投資哲學。而後做表和道指、兩家最大的封閉式和開放式基金業績進行了對比,顯示了合夥企業較高的收益率,並指出雖然其他基金並未有超過道指的復合收益率但對控制投資者購買非常差證券方面的風險也有作用。接著對控制性企業Dempster Mill ManufacturingCompany進行了簡單介紹。從報表顯示了管理人哈瑞專業的水平,從整體上提升了這家公司的價值,作為佔股71.7%的大股東,將會獲得很好的收益。接著信中說明了後續資金流入和撤離,包括6%的利率資金借還原因。另外,對稅方面也做了一些描述,總的來說,投資策略應當是建立在儘可能的創造淨現值而風險最小化。
1963年
在年信中,巴菲特重述了操作方式,主要是三類投資:第一類低估值的投資佔有最大的份額,價值回歸的時間難以確定,受市場影響大,或者說與市場相對正比(同漲甚至更強,也有同跌的風險),買入時間的選擇很重要,並且不要貪婪,另外,價值回歸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感受到公司控制者改善公司的微妙過程;第二類「特殊事件投資」取決於公司經營的特殊事件,與道指無大的關聯,在62年市場下跌的過程中,此類投資帶來的不同尋常的收益也驗證了這一點,鑑於這類投資的安全性,可以借入資金投資此類資產,在部分報表中將會顯示出;第三類控制公司,一般需要多年才能通過各種措施才能成效,與道指無多大關聯,也可以從低估值入手到慢慢控制。信中又談到了Dempster Mill ManufacturingCompany,對其過十年的經營做了總結:不變的銷售量、低存貨周轉率和投入資本的零利潤,當合夥企業成為控股股東後,聘用了哈瑞作為該公司的CEO,哈瑞努力、靈活的策略改善了這家公司,給股東帶來了良好的收益。其中,此公司改善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注意:將資產轉化為可利用的現金流;將部分製造業務分類、轉移到高收益的證券業務上(通過接受貸款等方式獲得資金進行高收益資產----證券轉換,這也會受到整個市場的影響);一個優秀的管理人哈瑞。最後,信中介紹了巴菲特以及重要合夥人Bill Scott家庭對於合夥企業的很大投資,這將提升股東的信心,還介紹了審計員等方面的事宜。
話說小弟一向係一個敗家仔,唔覺意洗大左的程度相當驚人,亦沒有儲蓄習慣,搵多越多洗得越多,惡習難清。
去年聖誕節,大抽獎抽到一個豬仔錢箱,就有一個諗法係將每日褲袋的10蚊及5蚊大餅儲起,睇下一年落黎可以剩到幾多。
今日心血來潮點一點算,原來兩個多月黎已經儲左有七舊幾,如果保持呢個速度,咁一年都分分鐘儲到三千幾四千銀,夠換一部手機或者去台灣走一轉。
或者而家的信用卡或者分期消費實在太流行了,儘管我們不像美國佬咁大花筒,但唔多唔少已經習慣了一定程度的先洗未來錢,過去學生年代唔食lunch儲錢買野的踏實模式已不復在n年。
今次的經驗,又提醒番自己一個簡單道理,要剩到錢,真係未必係咁艱難,一天十元八塊咁積聚,原來已經可以聚沙成塔。
續上回,我們怎樣去判斷自己的強項呢?
為方便闡述,我們嘗試以職場上的大路的要求來作分類:
1. 溝通能力 (語文能力 + 表達力)
筆者在職場中,曾經多次遇到一些語文能力極好 ,中英文皆上乘的人,然而溝通能力郤總是表現欠佳; 反之,有一些人只能掌握基本語文能力,仍然可以有上佳的溝通能力,何解呢?
溝通,其實就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語文只是當中的「工具」之一,深入的認識工具 (語文能力高), 並不代表你擁有使用該項工具的能力,正如你可以是軍火專家,但不代表你會是神鎗手。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溝通技巧系列)
當然,商業社會對文字上的精準度要求也高,因此,上佳的溝通能力應該是語文能力加上表達力俱備,缺一不可。
2. 數理能力 (數據處理 + 快速反應)
會計行業要求有上佳的數據處理能力,然而光是懂會計規則,可能只可以成為一位普通的會計師,再複雜的如核數師,便必然需要有嚴謹的邏輯分析力。
而我們經常說的「數口精/反應快」的人 (typical sales),可能未必受過專業的會計/財務訓練,但因data processing 的速度快,處理要求快速 (但並不艱澀) 的問題是多見得心應手。
3. 邏輯能力 (拆解問題能力)
邏輯力主要見諸能否將大件拆成一百件小件,或反之把一百件小件組合成一件大件的能力,而當中沒有前後矛盾。
典型的邏輯要求高的工種為電腦工程師,醫生,律師,警察等.
4. 空間智能 (形象和抽象)
空間智能可以劃分為形象的空間智能和抽象的空間智能兩種能力。 形象的空間智能為畫家的特長。抽象的空間智能為幾何學家特長。建築學家形象和抽象的空間智能都擅長。
典型要求有強空間智能的工作就是設計師,建築師,或各類技藝型人如廚師,司機等。
而所謂的強項,很簡單,便是你否能輕易地較其他人做得好,即出少少力便有很大的ROI。
每一種職業,皆有其一些核心要求,如編寫電腦程式的邏輯要求之高,非普通人能掌握,如筆者之流自問邏輯力已經不俗,但較「輕易地較其他人做得好」還有很大段距離,於是在大學選科時便不敢送死了。
相反,筆者自問溝通能力及數理能力不俗,兩者加起來便是營商/鎖售的材料,及後於商界的前線便有不俗的發展。
不同的職業都可以有出頭天,關鍵是首先搞清楚明白自己的強項到底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