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时:把巨头挡在门外的中国远程会议服务供应商
1 :
GS(14)@2010-12-31 23:30:20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1229/177010.html
一家中国本土的远程会议服务供应商,却从思科、微软、AT&T等巨头手中抢走订单,赢得在华经营的全球五百强公司中三百多家客户,它是如何做到的? “你为什么不试一试远程会议服务呢?”2002年,陈学军偶然从一个杜邦的客户口中听说了远程会议服务系统的存在,当时他创办的全时正遭遇业务瓶颈:他的这家公司是国内较大的VPN(虚拟专用网络)服务企业之一,每年有几百万的利润,但是随着联通、电信等运营商在门槛不高的VPN市场逐步发力,公司的前景黯淡起来。
“我希望找到一片还没有巨头涉足的市场,自己去做那个NO.1,而不是在VPN这个已经注定了结局的游戏里垂死挣扎。”陈学军说,杜邦这位客户的建议点醒了他。
2002年,在维持原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全时开始了电话会议系统的尝试。2003年,SARS给推出电话会议系统的全时带来了机会。当时,全时免费向企业提供电话会议服务,在两个月中有超过一千个企业利用全时会议服务进行沟通,这次试用给公司带来了最早的一批客户。
SARS结束后,全时的电话会议服务每月销售额从几千元上升到四五十万。但是,随后的三年里,电话会议系统的销售额都难以更进一步。当时全时从电信运营商租来线路,再简单地卖给客户,实现电话多方通话,这种初级的技术在同行中并没有太大竞争力,联通、电信和263等也推出了自己的电话会议服务与全时竞争。
这种情况一直到2006年才开始发生变化。
学习WebEx
变化的原因是,当年陈学军去了一趟美国,考察了WebEx、Cituix和微软等美国远程会议市场上领先的公司,了解它们的产品和服务。
“在学习上没有‘可耻’二字。”陈学军很认同三星的这个企业哲学。美国之行让陈学军充分意识到了全时与美国同行技术上的差距,也让他看到了远程会议在美国广泛的应用前景。远程会议服务不仅能够提升全球化公司工作效率,并且能极大地降低公司异地运营成本,深受美国大公司的欢迎,当年美国的远程会议市场(含语音和视频)规模已高达80亿美元。
此前,华裔工程师朱敏创办的远程会议服务公司WebEx在纳斯达克上市时受到投资者追捧,这家公司2002年被思科以32亿美元收购。
从美国回来之后,陈学军把公司分拆为VPN业务和电话会议业务两个部门,80%的人力投入远程会议服务系统的研发,建立具备自有核心技术的平台,提升软件使用友好度,和多方通话过程中的稳定性、流畅性。如为了让手机、固定电话等各种终端进入虚拟会议室,各种背景音的静噪和平衡等都是研发的重?点。
但与WebEx不同,全时的研发重点放在了基于固话网络的电话会议系统,而不是基于VIOP(网络电话)技术的电话会议系统。后者虽然成本更低,但国内带宽不够使得通话质量不高。
全时开始重新定义自己的客户,将目标客户集中在全球五百强身上。曾经有过国企工作经历的陈学军认为,尽管国企的会议最多,是潜在客户,但是它们对会议成本的敏感程度远远不如跨国公司;而如果有真正可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远程电话会议解决方案,跨国公司可能乐于尝试。
机会很快到来。2006年,GE中国区针对远程会议系统进行招标,三轮竞标之后的筛选结果是—没有一家企业中标,不管中国公司还是跨国品牌都没能满足GE中国区对远程会议的要求。
国内基于固话网络的电话会议市场有严格的>>牌照限制,至今只有三个电信运营商和三家国内公司(全时、263、会畅)拥有牌照。跨国公司只能通过VOIP技术的电话会议系统竞争国内订单。
对全时的竞标方案,GE列出了30多条缺陷。拿到这张写满意见的拒签单,陈学军让公司所有的研发力量都投入到这30多个缺陷的解决上。一年之后,全时用完善后的方案拿下了这个订单。至今,GE中国都是全时最大的客户之一,每年与全时的合同金额近千万元。
最终赢得GE中国,陈学军认为是全时的“小”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了这一个大客户,我们可以围着它转,为它研发、服务,其他做远程会议服务的国际公司,要么没有在中国开展业务,要么不愿单独为某个客户需求进行开发。”
卡特彼勒的IT经理周南称,全时这一点让其印象深刻。卡特彼勒中国每个分支公司都有各自的财务核算,他提出让全时针对各个分公司打印出账单付费,全时立即针对卡特彼勒的这一需求进行了程序开发,一个月后就改变了账单计费的方式。
为了赢得跨国公司客户的欢心,全时甚至要求所有的客户服务人员都必须中英双语工作。目前全时的500名员工中,客服数量在100名以上,这些双语客服每月的薪酬都在6000元以上,最高的能拿到8000元,比业界的普通客服薪酬高50%到100%.相对于国际供应商,全时有价格优势。在大多数竞标中,全时的报价都比WebEx、AT&T等跨国厂商低10%左右。除了客服,远程会议服务供应商通常还需要在国内进行广泛的服务器布局,向联通、电信等基础运营商租赁带宽,以保证清晰的通话音质,而在这方面,全时在中国的服务器布局比跨国品牌更密集。目前,全时在国内大约有1000台服务器,分布在各大城?市。
中外运敦豪(DHL)全国信息服务部高级系统工程师苏楷称,他更看重使用方式的便捷。任意手机、固定电话在获得参与者密码后都可以随时参加会议,全时根据每一位参加会议者的时长生成账单,与客户结算。
中小企业难题
在2006年到2008年短短的三年时间内,靠着GE中国等典型客户的示范效应,全时在跨国公司中的口碑迅速建立,宝洁、嘉士伯、UPS、TNT、ABB、施耐德、拜耳、辉瑞等众多知名跨国公司都成为全时的客?户。
2008年下半年,全时拿到了2000万美金的风险投资。在拿到风投之前,全时原本只有200多人,陈学军启动了激进的招聘计划,员工总数迅速膨胀到500人,随后才发现很多新人并不能满足全时的要求,“又用了一年时间边裁员边招聘,才慢慢消化那次‘大跃进’的负面作用。”
陈学军认为,全时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中国的会议市场还不够大,还需要非常耐心和细致的培育。陈学军预计2010年公司销售额将达到1.7亿人民币,但是相对于美国会议市场早在2006年就达到80亿美元,这是一个小得可怜的数字。
在跨国公司客户攻坚获得成功后,他把下一步的目标客户放在了中小企业客户身上。
这同样是他来自美国市场的经验。在一份调研报告中,他发现,美国的远程会议市场中,中小企业客户占到总销售额的95%,而全时目前则是相反的数据—来自五百强大客户的销售额占到了全时营业额的95%.陈学军称,自己正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中小企业客户的走访上,公司也开始在推针对中小企业客户的计费方式,如最近针对中小企业推出了一款500元包月的服务,中小企业客户只要购买一张卡,一个月内八方以下的远程会议通话就可以不计时长,随便使用。
他承认,之前想把在五百强大客户身上奏效的营销方法直接复制到中小企业客户上的想法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我曾经认为VIOP通话音质不好,而拒绝提供基于VIOP技术的服务,但是经过亲自和客户的沟通才发现,这种技术成本低,客户愿意用更便宜但是质量稍差的方案。”
与大客户不同,发展中小企业客户,全时还需要更多的销售人员,也需要更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全时从2008年开始启动中小企业推广计划,但是目前效果并不是很好。
目前全时的中小企业营销还只是以网络营销为主,通过购买搜索引擎关键字、MSN广告等方式获得购买意向,再由销售代表电话跟进,这种方式仍然显得被动和保守。
華為Android手機稱王 美以國家安全為由拒門外
1 :
GS(14)@2016-12-11 12:47:42【明報專訊】進軍智能手機市場僅6年的華為,矢言5年內要超越蘋果和三星,成為全球最大智能手機製造商。三星Note 7電池爆炸事故後,華為在這個空窗期全力搶佔高檔市場。上季更取代三星,成為全球盈利最高的Android智能手機製造商,也是僅次於蘋果的最賺錢手機品牌。
明報記者 黃展翹
華為近日公布在鋰離子電池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將推出業界首個高溫長壽的鋰離子電池。它採用了新物料石墨烯,實現鋰離子電池的高效散熱,將鋰離子電池的上限使用溫度提高10℃,使用壽命則是普通鋰離子電池的2倍。
不過,華為的石墨烯基電池目前仍主要應用於通信基站的儲能業務及無人駕駛汽車或無人飛機等領域,尚未應用於智能手機。若將來用於手機,由於電池溫控被提高10℃,或可使手機處理器釋放更大性能。
電池人工智能下苦功
華為的手機近年轉向高端發展,剛發布的Mate9已植入人工智能應用。除智能語音助理外,人工智能更應用於管理系統的層面。比如以人工智能技術進行電池管理和系統優化。利用機器學習和數據分析,在了解用戶使用習慣後,有效管理用電,節省電量,並搭配4000mAH大容量電池,延長續航時間。
此外,華為去年發布的超級快速充電技術亦將很快在市面推出,5分鐘即可充滿3000mAh電池的48%電量,並將應用於華為新機。
要開拓高端市場,鞏固美歐銷售是當務之急。目前華為的業務在美國遇到相當大阻力。美國一直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撓電信商銷售華為的手機設備,早在2012年,美國國會報告建議美國電信商避免使用華為設備,擔心中國可能監視美國客戶。華為否認指控,但美國電信商一直抗拒銷售華為產品。
累積專利 鋪路進攻美市場
以Mate 9為例,華為曾打算於明年1月在美國發布,但始終未能與美國電信商簽署銷售協議,只能與亞馬遜和百思買等零售商合作銷售。今年7月,華為更起訴美國第四大移動電信商T-Mobile侵犯華為的專利技術,令兩者合作的機會更為渺茫。
為打入美國的市場,華為正不斷累積手上的專利。《華爾街日報》的數據顯示,華為在美國擁有約9800項專利,其中7400項是通信技術專利,2200項是數碼處理技術專利。目前華為擁有的專利每年許可收入已超過2億美元。
挖諾基亞工程師 負責前期研發
華為亦在歐洲發展科研,Mate 9的前期研發就是由歐洲的芬蘭團隊負責,團隊骨幹是諾基亞的前工程師。除製造手機,華為也發展網絡終端設備和雲端技術。華為近期在圖像技術方面增加投資,就是瞄準未來的物聯網5G時代。華為主導的Polar Code方案最近已獲認可,成為國際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的短碼方案,使華為和中國通信企業在5G時代有更多話語權。
[企業地球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814&issue=20161211
官稱門外攤販煤氣罐肇禍公安部長督導調查江蘇幼園爆炸7死66傷
1 :
GS(14)@2017-06-18 21:44:53■徐州一幼園門外昨下午發生爆炸,數十家長和小孩受傷倒地。
江蘇徐州的幼稚園昨日發生罕見的大爆炸事件,大批家長和小孩被炸致倒地,現場慘烈。從現場視頻可見,傷者滿地,多人衣服被燒光,傷者久久不能動彈,呻吟不斷。有人渾身鮮血,有人疑被炸掉半邊頭。爆炸至少造成7死66傷,其中9人重傷。當局初步調查指是幼稚園門口一小食攤煤氣罐爆炸引致。但網民質疑:「多少煤氣罐能造成這麼大威力!盡快報道真相!」當地政府聲稱是攤販煤氣罐爆炸,卻勞動公安部部長介入,並派出工作組連夜南下,事件耐人尋味。
■一名女傷者全身衣服燒光。
「聽見『嘭』一聲,出門後發現是距離自己不足一百米的幼稚園門口發生了爆炸」。肇事的創新幼稚園位於豐縣經濟適用房三期西路和中陽里街道南環路和豐園社區旁。幼稚園附近一家商戶稱,昨日下午4時50分,正值放學時間,大批家長聚集在鐵閘內或門口,等候接回小孩,但突如其來的爆炸導致傷亡慘重。
大人小孩倒地呻吟
根據網上流傳多條短片顯示,只見大批大人小孩倒在地上,現場呻吟不斷。有小孩哭着喊媽媽,有家長緊抱着受傷小孩。另一短片見到多人衣服在爆炸後被燒光,有的衣服僅剩布條。一名女人幾乎赤祼,步伐踉蹌地走去求救,但多名衣不蔽體的傷者已不能動彈。一名滿頭是血的男子多次試圖起身,但無法成功。短片外聽見許多目擊者打電話報警,聲音焦急,催促快派人搶救。爆炸事件震驚全國,網民在微博議論紛紛,追問是否恐襲,抑或有人報復社會。現場消息則指是幼稚園門口賣油炸串的小食攤的煤氣罐爆炸。另有網民指,「幼稚園剛放學,電子門一打開就着火了,然後旁邊賣炸串的煤氣罐隨即炸了」。當地傳媒報道,爆炸後,縣領導都趕往現場指示搶救,當地宣傳部初時稱沒有傷亡報告,但隨後傷亡數字急劇增加,單是縣人民醫院急診科到傍晚6點40分,已經收治約40人。部份重傷者要送往徐州市醫院救治。有熱心網民呼籲徐州的司機「請盡量避免走淮海西路路段,豐縣過來的救護車要向徐醫附院(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市兒童醫院輸送傷患,豐縣的醫院救護力量達不到」。網民又稱,徐醫附院已進入備戰狀態。另解放軍九七醫院也待命中,燒傷科全員準備搶救。
副部長帶隊連夜南下
徐州市官方微博昨晚公佈,截至昨晚,事故造成現場死亡兩人,重傷9人,經醫院搶救,5人搶救無效死亡。截稿時,爆炸死傷增至7死66傷。央視報道稱,爆炸引起公安部高度重視,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郭聲琨立即趕到公安部指揮中心親自督導、了解現場情況,公安部立即派出由副部長黃明帶隊的工作組,南下當地調查。由於年底將舉行中共十九大,昨微博上盡是各種官方微博呼籲網友:「耐心等待官方進一步通報,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一起為傷者祈福。」新浪微博/央視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6/20057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