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16:31,中國銀河證券(06881)公告稱,從即日起不再聘任霍肖宇女士為副總裁。
7月29日16:31,中國銀河證券(06881)公告稱,鑒於霍肖宇女士不能正常履行職責,公司從即日起不再聘任霍肖宇女士為公司執行委員會委員及副總裁。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在澳門博彩業整體下滑的大環境下,所有博彩企業都難以獨善其身,不過,在銀河娛樂第3季度剛公布的季度報告中,公司季度收益為123億港元,環比上升了5%,而公司更在行業寒冬推出節約成本方案,未來將節約8億港元。
根據銀河娛樂公布的季度報告,公司季度收益達到123億港元,同比下跌29%,經調整EBITDA為21億港元,同比下跌36%,環比上升13%。
這一下跌程度相對於行業整體已經相對理想,根據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數據,2015年9月澳門博彩收入同比下滑33%,達到171.33億澳門元,而今年首9個月,澳門博彩收入整體下滑36.2%至1760億澳門元。
銀河娛樂主席呂誌和稱,盡管澳門市場持續面對挑戰,銀河娛樂第三季的收益仍然算是穩健增長,主要由於“澳門銀河”第二期及“澳門百老匯”在今年5月開幕後,大部分零售商鋪及酒店設施在第三季也陸續開業,帶動了人流量的增加,令公司業績較為理想。
銀河娛樂稱,澳門的市場重心正在逐漸轉向中場,公司已經在繼續與時俱進積極管理其業務。公司旗下的中場、角子機及非博彩的收益占比,由2014年第三季度占按管理層基準計算的澳門業務收入總額的三分之一,增加至2015年第三季度近二分之一。
隨著渡假城正在繼續擴大並會引入更多新設施,銀河娛樂預期非博彩收益占比還會上升。
除此之外,銀河娛樂的轉型擴張計劃遠不止於此。公司計劃在推出澳門路氹第3及4期,這一發展計劃將使公司在路氹的版圖增加100萬平方米,預計地盤勘察工程將於2016年初展開。同時,銀河娛樂也在繼續推進一幅位於珠海橫琴的約2.7平方公里的土地發展世界級度假勝地的概念規劃。
呂誌和稱,公司未來希望可以在不影響顧客服務的情況下,進一步專註提高各項業務的效率,公司正在推動一個成本控制方案,目標為集團減省8億港元開支。此外,公司正在最後階段結算“澳門銀河”第二期的發展成本,預計可以確定節省4億至5億港元。
由於澳門的博彩業務複蘇未知何時,節衣縮食似乎是目前最為明智的選擇,資本市場也對此頗為認可,在10月15日,銀河娛樂股價創下了1個月新高,達到了29.5港元,最終銀河娛樂當日收報29.1港元,漲幅達到11.28%。
不過,隨著澳門黃金周博彩數據的複蘇,為一直處在寒冬的行業帶來一絲暖意。根據瑞信發布的最新報告,澳門在10月1日至11日黃金周期間,賭場收入達到91億澳門元,日均賭場收入勝於市場預期,由於黃金周的表現較佳,該行預計10月賭場收入可能同比下跌25%至28%,可能是8個月以來澳門博彩業跌幅最小的月份。
銀河證券A股上市在即,《第一財經日報》今日(4月26日)獲悉,銀河證券董事長陳有安近日已正式辭任。
有消息稱,日前銀河證券的若幹並購方案已上報中投,並且銀河證券的A股上市已近在咫尺,而董事長陳有安的辭任亦引發諸多議論,目前辭任消息尚未公告,而已有接任者消息傳出,消息稱,中國證券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陳共炎調任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長。不過,截至目前,銀河證券尚未發布公告。
公開資料顯示,陳有安,1958年出生,管理科學與工程學博士。歷任國家開發銀行華東地區信貸局副局長,國家開發銀行蘭州分行行長兼黨委書記,甘肅省省長助理、省政府黨組成員兼省貿易經濟合作廳廳長、廳黨組書記,甘肅省省長助理、省政府黨組成員兼省商務廳廳長、廳黨組書記、省農信社理事長、黨委書記,甘肅省第十屆、第十一屆人代會代表,中共甘肅省第十屆黨代會代表,中共甘肅省委第十一屆委員。現任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銀河期貨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國銀河年報顯示,公司2015年實現歸屬於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98.36億元,分別較2014年增長159.36%和160.84%,加權平均資產收益率21.33%。2015年,銀河證券完成20億股H股配售。2015年,公司融資融券余額691.27億元,同比增長14.70%,市場占有率5.89%,行業排名第二;信用賬戶數28.88萬戶,同比增長 26.81%,開戶市占率7.17%,行業排名第一,融資交易額市占率為6.99%,行業排名第二。
最近兩年隨著大資管行業蓬勃發展,人才流動變得十分頻繁,“公奔私”成了一股潮流,2015年基金公司離任的基金經理數量歷史性超過了300人,其中多數轉向了私募新戰場。
人才流失一直是公募行業的一大痛點,銀河基金即是一個鮮活的例子。隨著2015年總經理、紀委書記和六位基金經理相繼離職,投資業績出現了明顯的下滑。
業績下滑
2016年5月13日,一家名為上海璐鑫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在基金業協會獲得備案登記。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詢備案信息後發現,盡管目前僅有5名員工,但這家新晉陽光私募的來頭著實不小,法人代表兼執行董事為銀河基金前總經理尤象都,副總為銀河基金前紀委書記畢亞平。
過往從業經歷顯示,尤象都是“銀河系”一位元老級員工,2008年6月加入銀河金控,負責投資部;兩年後轉調銀河基金任職總經理,直至2015年8月離職。
在2015年8月18日辭去銀河基金職務後,尤象都快速轉型,4個月後創辦陽光私募,成為一家註冊資本1000萬的私募股權基金的法人代表。
在尤象都這位銀河基金前“掌門人”離職前,銀河基金原“投研一哥”、投資部副總監成勝先行出走,成勝於2015年5月22日離職,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於2015年6月17日成立私募基金浙江湧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先後發行了三期產品。
成勝離職之後,銀河基金又有索峰、周珊珊、孫偉倉、王培、徐小勇5位基金經理離職。大量基金經理離職,新鮮血液又一時間供給不上,銀河基金公司普遍出現了一位基金經理管理多只基金的情況。截至目前,銀行基金僅有11位基金經理,但基金數量卻多達50只(A、B、C類別分開統計),這意味著平均一個基金要管理4只以上基金。
人才的流失也給銀河基金的發展帶來了一道傷。一年前,銀河基金內部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講述了這家公司當時的輝煌,投研團隊穩定,業績位列行業先列,明星基金經理成勝管理的兩只偏股型基金的長期業績均位列行業前三。
然而,一年後的今天,銀河基金的投資業績遭遇了坍塌。成勝時期曾經多只風光無限的基金,如今紛紛踏錯節奏,位列同類後列。
據Wind資訊統計,銀河主題策略基金在成勝管理的2年7個月時間里(2012年9月21日-2015年5月22日),累計取得了475%的回報,在同類392只基金中排名第2。成勝離職之後,該基金遭遇了兩次換將,先是王培在接棒成勝管理的近9個月時間業績大幅下滑,同類排名跌到209位(460只基金),勉強擠進了前50%。2016年2月,王培離任由基金經理張揚接任,自那以後,基金業績遭遇坍塌,在同類484只基金中僅排在415位。短短一年時間里,銀河主題策略基金業績由前三跌到了後15%。
其他多只基金的業績排名也相對靠後。銀河轉型增長在2015年5月12日成立以來,業績在347只同類基金中排名311位。銀河消費驅動在基金經理盧軼喬於2012年12月21日接手以來,在398只基金中排名249位。
整體而言,在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中,銀河基金旗下鮮有基金能排在行業前50%。
公募人才困境
人才流失盡管給多數公募基金帶來了成長的煩惱,但也有些基金公司出現了逆周期發展。與銀河基金的情況相同,匯添富也遭遇了“將帥離職”離職風波,原掌門人林利軍投奔股權私募基金,原明星基金經理齊東超成立私募基金主攻二級市場。
原本外界預期匯添富基金很快將走下坡路,但事實絕非如此。
齊東超管理過幾只基金在他出走後,並未表現出走弱的趨勢,相反還出現了相對大盤更多的超額收益,其他多只基金同樣表現不俗。據銀河證券統計,截至2015年末,匯添富在前15大基金公司中,權益類基金業績排名第一。
有熟悉匯添富基金的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稱,林利軍離職之前,已經把匯添富搭好框架,整個投研體系已經比較健全,一個明星基金或者分管領導的出走,根本不會對它的業績構成較大的壓力。
與匯添富類似,富國基金遭遇刁羽等明星基金出走的同時,業績也出現了上升,2015年在15大基金公司的投資業績僅次於匯添富。
在業內人士看來,公募人士離職最根本的原因是激勵機制的缺失。作為應對策略,多家公司推出了事業部制和股權激勵等多項措施,並取得了一定成果,比如中歐基金事業部顯現效果,最近兩年從一家小型公司一躍成為大中型基金;前海開源從一家出道不久的公司很快被業內所熟識。
但公募無論如何改革,與私募仍有差異化之處。“關鍵是看個人如何取舍。”上海一家公募基金經理對本報稱,基金經理去私募更像是在創業,很大一部分知更傾向成為掌門人,而不是在掛靠別人平臺上做投資,公募則正好相反。
正當萬眾矚目於仍在激烈進行萬科控制權之爭大戰中,寶能系是否能繼續搶籌時,寶能系已經再次開始行動。7月13日,寶能系控制的南玻A公告稱,公司股東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鉅盛華)已將所持該公司股份質押給銀河證券。
根據南玻A公告披露, 7月12日,鉅盛華將其所持南玻A股5955.2萬股無限售流通股,以質押式回購的方式,質押給銀河證券,並已在證登公司深圳分公司辦理完成了質押登記手續,質押期限自2016年7月12日起至質押解除之日止。
南玻A公告還顯示,此前的7月12日,鉅盛華已向南玻A通知,其持有的南玻A股上述股份,已由信用證券賬戶融資融券方式持有,劃回為普通賬戶直接持有。
2015年以來,鉅盛華、前海人壽等寶能系成員企業,通過五次舉牌及後續增持,先後買入南玻A股5.12億股,B股3554萬股。截至7月13日,寶能系合計持有南玻A、B股5.47億股,持股比例達到26.36%。其中,鉅盛華直接持有5955萬股,占比為2.87%。
今年6月以來,寶能系、萬科管理層對萬科控制權之爭戰火再起。寶能系先後對萬科引入深圳地鐵的重組方案表示強烈反對,並要求罷免萬科董事會全體現任董事,並做出“不差錢”,將繼續增持的表態。此後,傳出寶能系總規模高達310億的發債計劃,但其中部分目前進展不太順利,市場對其其是否仍有能力繼續搶籌也高度關註。7月5日、7月6日,寶能系再次出手增持萬科,持股比例達到25%。
而寶能系與銀河證券的合作,早在一年之前就已開始,並對前者舉牌萬科助力不小。根據鉅盛華去年7月24日披露,當時其在二級市場買入萬科4.45億股,占萬科總股本的4.07%;前海人壽買入萬科6.67億股,占比5.93%。此後,前後人壽又增持了8020萬股,鉅盛華則增持了約3100萬股。
在去年8月24日的公告中,鉅盛華首次提及,其買入的萬科股份中,有932萬股為融資融券方式持有,剩余的4.67億股為收益互換持有。去年10月22日,鉅盛華進一步披露,當年6月25日至8月26日,鉅盛華通過國信證券、銀河證券、華泰證券、中信證券,累計以收益互換形勢增持萬科8.88億股。此後,鉅盛華陸續將收益互換持有的萬科股份贖回,改為由其直接持有。
【萬科A:鉅盛華將所持部分股票質押給銀河證券】萬科A公告稱,7月12日,鉅盛華將持有的萬科A3735.73萬股無限售流通A股通過質押式回購方式質押給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該部分股權質押期限自7月12日起至質押解除之日止。截至7月12日,鉅盛華通過普通證券賬戶直接持有公司股份9.26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8.39%,累計質押股數為9.26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8.39%。
7月13日南玻A公告稱,12日股東鉅盛華把持有的南玻集團5955.21萬股票,通過質押式回購方式質押給中國銀河證券。南玻集團第一大股東前海人壽的一致行動人包括鉅盛華,前海人壽及一致行動人合計占南玻集團當前總股本的26.36%,累計股權質押了總股本2.87%的股票。
深交所14日發布《關於對北海銀河生物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關註函》,要求銀河生物進一步說明公司是否存在違背六個月內不再籌劃重組事項承諾的風險。
7月12日,銀河生物終止籌劃重組事項,承諾自披露之日起六個月內不再籌劃重組事項,並披露了《北海銀河生物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二次修訂)》。方案顯示,銀河生物擬以募集資金25億元購買維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100%的股權。
深交所指出,此次交易金額占銀河生物2015年度總資產(27 億元)、凈資產20.13 億元)的比重均超過50%。而根據證監會《關於再融資募投項目達到重大資產重組標準時相關監管要求的問題與解答》,如銀河生物此次購買維康醫藥股權的相關項目不以非公開發行獲得證監會核準互為前提,此次購買維康醫藥股權的交易將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而銀河生物於7月12日披露《關於終止重大資產重組暨公司股票複牌公告》已承諾自披露之日起六個月內不再籌劃重組事項,深交所要求銀河生物進一步說明公司是否存在違背承諾的風險。
前兩年基金子公司那段“野蠻生長”的時光,資管產品爆倉事件雖偶有發生,但對比這一次銀河資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銀河資本”)一款套利產品爆倉,並引發投資顧問起訴“追債”的案例,卻並不多見。
爆倉的資管產品為銀河資本青昀9號資管計劃(下稱“青昀套利9號”),管理人銀河資本是公募基金銀河基金子公司,投資顧問是私募基金上海青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青昀投資”)。爆倉後,青昀投資曾追加資金,但在產品運作到期後,卻未能拿回“補倉款”。
日前青昀投資向虹口區法院遞交的起訴申請已被受理,擇日開庭。青昀投資CEO朱俊軍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筆追加的資金高達1450萬元,目前已委托律師起訴,等待法院的判決結果。
另外,記者通過郵件形式向銀河基金市場部工作人員求證公司子公司爆倉及相關訴訟事宜,但截至發稿,記者尚未獲得回應。
杠桿產品“蹦極”爆倉
2016年5月23日,在運作一年期滿後,銀河資本青昀套利9號到期清算。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
青昀套利9號是一款主投於分級基金套利策略的結構化產品,依靠分級基金的折溢價率進行套利。產品對應的投資者分為A、B、C三類。在保證A約定年化6.3%的固定收益的前提下,B、C按照投資金額等比例分配剩余收益,並在B超過8%的超額收益中提取30%分配給C。青昀套利9號A份額與B+C份額的比重分別為3:1,即對於非A部分的投資者來說,存在3倍杠桿。
值得註意的是,C類份額由青昀投資指定的投資者認購。一位熟悉青昀套利9號的基金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實際上這應該是變相跟投和參與業績分成,盈利所得也能規避稅收。青昀套利1號產品在前一波牛市期間到期清算的時候,青昀投資間接獲得了2000余萬的收益。
青昀套利1號產品募集金額1.05億元,投資者人數僅有4人,在它運作3個月之後凈值表現優異,青昀投資與銀河資本決定“合作”複制1號產品,連續發行了2-10號青昀套利產品。青昀套利系列產品管理規模迅速達到20.112億元。
但後來事情的發展出乎各方的預料。進入2015年6月中旬,大盤和各類指數遭遇斷崖式下跌。青昀套利9號成立1個多月後,就遭遇了爆倉。依據合同規定,該產品設置了0.97、0.95元兩條預警線和0.93元的止損線。自2015年5月21日成立後,青昀套利9號凈值經歷了沖高後快速回落的過程,並且快速擊穿了上述三條“防線”。
2015年6月15日,青昀套利9號產品凈值達到運作以來的最高點,基礎份額單位凈值1.1031元,基金總資產達到3.4億元。當日B類單位凈值達到1.3757元,即這部分投資者的浮盈超過了37%。
但隨後青昀套利9號的凈值走勢,就如同“股災”中的股指一樣快速墜落。6月29日,青昀套利9號產品凈值跌至0.9648元,首次跌破了0.97元的預警線,B份額的凈值則從高點1.3757元跌到了0.8486元;7月2日, 青昀套利9號又跌破了0.95元的預警線,報0.9460元;B份額凈值0.7764元, 對應的浮虧超過22%,而自6月15日以來的調整幅度接近60%;7月7日,青昀套利9號跌破了0.93元的止損線,報0.9254元。在此之後,母基金凈值不斷刷新新低,而B份額承擔了杠桿效應放大後的進一步虧損。
然而,此時多數投資者並不知曉情況已惡化到如此地步。前述認購青昀套利9號的投資者稱,投資顧問在6月29日通過微信發布的產品B份額凈值還在1.08元,實際凈值已經低於1元;之前也有部分投資人註意到產品凈值下跌幅度過大,和銀河資本、青昀投資做過溝通,要求控制風險,得到了一些“凈值低估、凈值實際沒有這麽低、風險可控”的解釋。
“當時沒人通知產品爆倉,接到通知已經很晚了。”該投資者稱,“凈值公布,一直是投資顧問群發郵件通知,大約一周一次;銀河資本的網站,投資者可以登錄查詢凈值,但是沒有按時發布,經常一個月不更新。”
“個別投資人隱約感受到產品可能爆倉了,但是沒有確認,因為投顧一直說估值有錯誤,有在途資產未計入、凈值被低估之類。因此沒有正式通知,無法確定是否爆倉。”該投資者稱,在產品遭受重大損失的時候,銀河資本則完全袖手旁觀。
投顧狀告管理人
該來的終究還是要來的。2015年7月14日,青昀投資通過郵件向投資者群發了《B類持有人追加資金通知書》。這是投資者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清楚地了解到產品已經爆倉。
上述投資者稱,青昀投資先是主動提出以自有資金全額追加資金,讓產品恢複交易。後來又改變主意, 青昀投資 提出和投資者共同追加資金,大部分投資者寄希望後續運作補回凈值,同意了共同追加資金。其後,銀河資本將產品凈值調整為1元,並恢複了交易。其中,青昀追加資金1450萬元,這也為後來青昀投資與銀河資本對博公堂埋下了伏筆。
2016年5月23日,青昀套利9號到期清算,母基金單位凈值0.985元,B份額0.76元。若剔除投資者追加資金部分,實際B份額的單位凈值約為0.6元。
投資一年,B份額投資者在滿足A類投資者本金+收益、銀河資本管理費、投顧費用等一系列費用之後,僅拿回六成本金。
值得註意的是,這六成本金中還包含了青昀投資1450萬元的追加資金款項。該投資者稱,如果剔除這部分投入,那B份額最終的凈值約為0.44元。
發生這種狀況,也就有了前文所述的青昀投資不滿管理人的做法,並向虹口區法院起訴。“不想多說什麽,看最後判決。”朱俊軍如是說。
有認購青昀套利9號的投資者也認為,銀河資本涉嫌多方面違約。比如套利產品做指數跟隨,套利產品的跌幅竟然超過了大盤指數跌幅;將基金資產直接委托給投資顧問運作;產品凈值跌破預警線及止損線時,均未按照合同約定通知投資者;是否按照合約約定限制倉位、及時平倉,目前尚不清楚。
有銀河資本內部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現在投資者和青昀都找我們,我們壓力很大。”該內部人士向記者證實了投資者的說法,稱“未盡及時通知義務”。他解釋,之所以沒及時通知投資者是“出於保護投資者目的”,剛跌破第一條預警線時他們考慮能做的主要有三個方面:告知投資者、降低倉位以及讓投顧追加資金。
而從事情的發展來看,該人士所述的三個方面均在產品爆倉之後才真正提上議程,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操作策略為何偏離
資料顯示,2015年5月21日成立,青昀套利9號成立於牛市的相對高位。成立伊始,產品募集資金3.079億元。
上述投資者提出質疑,既然是款套利產品,短期跌幅怎會如此之大?是否投顧機構的投機操作或者進行了母基金的指數跟隨策略,才導致出現如此巨大的跌幅。
按照合同約定,青昀套利9號投資策略主要有三:首先是常規性策略,即通過配對轉換機制實現分級基金的折溢價套利,即拆分母基金成A、B份額賣出或者合並A、B份額後贖回母基金;預判暴跌行情引發分級基金下折,提前買入分級A,在下折後賣出分級A及贖回下折獲得的母基金份額,此為事件性套利;第三種為固定收益類投資策略,主要是保證產品流動性以及沒有套利機會時進行的策略性投資需要,通常配置一些債券型基金、貨幣市場基金、逆回購、銀行存款等固定收益品種。
從事後的複盤來看,若青昀套利9號嚴格執行合同約定的投資策略,跌幅將遠小於市場的波動幅度,爆倉的可能性則更小。而本報獲得一份6-7月份凈值回撤情況的材料顯示,有多個交易日,青昀套利9號的凈值跌幅超過了滬深300指數。比如,6月17日滬深300指數漲1.46%,產品凈值跌1.57%;6月23日滬深300指數漲3.2%,青昀套利9號跌1.57%。
對此,上海一位公募業內人士向記者介紹,正常的套利產品的跌幅會小於指數,因為套利產品本身存在一個折溢價率,即便產品買入後凈值跌了,但還擁有了折溢價的安全墊,因此,分級基金套利產品即使出現虧損,虧損的幅度也應該小於市場下跌幅度。
青昀投資在郵件中也肯定了青昀套利系列產品進行了指數跟隨。青昀投資相陽松稱,在青昀套利9號凈值出現大幅回撤期間,市場本身的折溢價不顯著,投資策略上跟隨指數較重。
然而,這似乎已經超出了合同約定的策略。另一方面,《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在實際操作中,青昀套利9號也出現了偏離投資策略的情況。
據公開資料,青昀套利9號成立一個月便出現了在國投瑞銀成長B級(下稱“成長B”)的持有人名單中。據成長B2015年中報,截至6月30日,青昀套利9號持有了232.92萬分成長B級份額,以2.06%持有比例成為後者的第五大持有人。
在分級A級對應中報的十大持有人名單中未出現青昀套利9號。2015年中報顯示,分級A級的第十大股東朱茂昌所持成長A級份額300萬份,所占比重為2.66%。不過,考慮到中報僅披露了前十大持有人,據此也不能排除青昀套利9號所持成長A級的份額與成長B級相一致的可能性。
然而,2015年年報則顯示青昀套利9號未嚴格按照既定策略“辦事”。截至2015年末,青昀套利9號持有855.9028萬份成長A級,持有比例高達9.99%。當時成長B級對應的凈值為0.8090元,離0.25元的下折閾值尚有69%的距離。由此,並不存在事件性套利的可能性。
若當時青昀套利9號持有與成長A級相一致的855.9025萬份成長B級基金,可位列其第二大持有人,但成長B年報披露的前十大持有人中,均未出現青昀套利9號的身影。
由此可見,青昀套利9號當時的操作策略與合同規定的出現了偏離。
管理人“缺位”?
依據合同,銀河資本青昀系列1-10個專戶產品是由銀河基金子公司銀河資本發行的分級基金套利產品(其中一款為主動管理型平層產品)。投資顧問均由青昀資本擔任,由它向銀河資本提供操作建議。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銀河資本在10個專戶產品運作中似乎僅是扮演了通道的角色,銀河資本認為自己是名義管理人,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青昀資本是實際的管理人。
在日常的投資溝通中,一向由青昀投資通過郵件等方式向投資者提供凈值與操作過程和思路的反饋。而銀河資本似乎只是“默默地”在一旁收著管理費。
銀河資本為公募基金銀河基金的子公司,2014年4月22日在上海成立,註冊資金5000萬元人民幣。
青昀投資是由朱俊軍、相陽松、陶潔等人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由朱俊軍擔任法人代表和投資負責人,相陽松負責產品銷售。
有熟悉朱俊軍的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朱本人較為低調,極少出席公眾場合。但記者還是從其他渠道了解到一些信息,朱俊軍曾任職於西部證券機構業務部、資產管理部,他創立了一套指數分級基金、ETF基金產品的套利模型。而相陽松此前在西部證券下邊的一家基金公司負責市場、渠道相關工作。
成立銀河資本青昀系列產品期間,相陽松發動了他的朋友圈,讓一些朋友認購他們的產品。
據投資者介紹,1號產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相陽松的朋友取得了不錯收益。而在跟投後,青昀投資獲得的收益更是高達2000余萬元。
在指數不斷走高,套利產品以其絕對收益特征受到市場歡迎,青昀投資和銀河資本合作抓住有利時機連發了10個產品。除了銀河資本青昀1號因為2015年7月初產品到期,6月份已經減倉且逐步變現,遭受的回撤較少之外,其他運作中的套利產品均遭受了重大損失,而相陽松因牽扯了自有資金和自己的關系進去,被搞得焦頭爛額。
實際上,銀河資本專戶爆倉是行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縮影。過去幾年,基金子公司野蠻成長,通道業務更是風靡整個行業。一些基金子公司對投資策略了解有限,不具備相應的風險識別、風險控制能力,甚至不具備相應的運作、清算能力,就倉促推出產品,把產品管理的投資運作、風險管理悉數交由投資顧問,投資人的委托資產任由投資顧問處置,管理漏洞頻繁出現。最近兩年隨著大量產品的集中運作到期,違約和追責問題正在集中爆發。
對於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而言,通道業務收費較低,但作為合同約定的管理人他們承擔的責任卻很高。當違約金額達到一定量級的地步時,甚至超越了他們的承受能力。
如今對通道業務的監管正在升級,但通道的比例在整個行業中占比仍較高,亦不可能一刀切的關掉。“如果一刀切都關掉,那很多機構會死掉。”上海一家基金子公司高管對記者表示。
銀河證券29日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因霍肖宇女士因個人原因需配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機關工作,已不能正常履行職責,故公司從即日起不再聘任其為公司執行委員會委員與副總裁之職。
霍肖宇為年初“落馬”的原國家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王保安的妻子。
2016年1月26日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王保安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2016年1月29日,據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證實,國家統計局局長、黨組書記王保安涉嫌嚴重違紀,中央已決定免去其領導職務。
7月29日16:31,中國銀河證券(06881)公告稱,從即日起不再聘任霍肖宇女士為副總裁。
7月29日16:31,中國銀河證券(06881)公告稱,鑒於霍肖宇女士不能正常履行職責,公司從即日起不再聘任霍肖宇女士為公司執行委員會委員及副總裁。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