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曾淵滄專欄:狂人量寬不足為奇

1 : GS(14)@2017-01-13 08:11:53

恒指升至23000點邊緣又遇上調整,一個多月前恒指也是在同樣位置遇上調整,希望恒指經過這一次的短期調整後可以一舉破23000點。昨日恒指雖然下跌106點,但是,近日上升的落後股於昨日依然在上升,因此,我依然認為大戶托市的努力仍未改變。市傳華潤集團將手上的萬科賣給深圳地鐵,不過此舉仍未能解決萬科爭奪戰。萬科股權在中證監、中保監雙雙出手打壓舉牌行動後,大幅回跌;近日舉牌行動收斂了,萬科股價出現支持,只要爭奪戰再起又會再炒一次。近一個月,內地A股出現頗大的調整,其中一個主要的打擊力量就是來自中證監與中保監,原意只是打舉牌行為,後來演變成打壓保險業的資金用來炒股,近日,中證監與中保監的散打看來也告了一段落,A股後市也該樂觀一些。特朗普與馬雲會面氣氛良好,看來特朗普也不會把中國當敵人看待。他指斥中國刻意壓低人民幣,但是同時又向馬雲伸出友誼之手,因為馬雲說會在美國創造100萬個職位,馬雲將協助美國的中小企、創業者打入中國市場,中國願不願意開放市場將是中美之間最重大的談判內容。為了提高美國的競爭力,我覺得特朗普很可能在上任之後努力把過去不斷升值的美元幣值壓下,因此如你看到特朗普搞QE,不必感到驚奇。曾淵滄財經評論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3/198949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456

短期政經不穩 金價炒波幅 專家:量寬近水尾 不宜長線投資

1 : GS(14)@2017-01-19 08:00:39

【明報專訊】過去一年投資環境波動,黃金價格亦反映市場對不同黑天鵝事件發生時的反應。直至2016年尾美國加息加上市場預期經濟增速加快,才開始令沒有派息的黃金價格回落。有投資組合經理認為,隨着主要經濟體量寬政策已難以進一步拓展,黃金分散風險的賣點漸見失色;短線而言,即將就職的候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將為市場增添重大變數,黃金價格將會愈來愈波動。

網上有分析指,黃金價格走勢近期與美元呈明顯反向關係,金價與美國10年期抗通脹債券亦明顯背馳(見圖)。在美國加息、全球經濟增長加快的展望下,黃金的投資價值遠遜於其他有穩定派息的資產,不少人對黃金長遠前景看淡。

特朗普上任前 投資者提早套現

金價自去年底截至昨天升近6%,短期因市場仍然憂慮脫歐細節落實、歐洲多國即將舉行大選,以及特朗普政策未明朗,黃金資產保值的特點仍受部分投資者重視,導致黃金價反覆。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涂國彬分析:「在特朗普上任前,不少人開始套現獲利,而由於擔心資產價格會因其他投資者獲利回吐而下跌,不少投資者選擇提早套現。黃金對宏觀環境的改變十分敏感,特別是貨幣政策與通脹預期。最近金價反彈是基於美元上一季過熱,而近因則是特朗普對美元強勢的言論,令美元進一步受壓。」

Fundsupermart.com(FSM)投資組合經理沈家麟對黃金走勢不甚看好。他表示,黃金的需求部分來自國家買入庫存,難以全面掌握有關買賣的資訊,投資者買入黃金亦多用於投機炒作。按他的了解,近年黃金需求沒有重大增長,加上作為沒有固定派息的資產,「黃金在過去80年間,除了兩次石油危機當中有顯著升值,逾七成時間均錄得負數回報」。他認為,去年部分時間黃金錄得升值,是因各國政府量寬令貨幣價值下降,投資者購買供應不能在短時間內大幅增加的黃金,以避免資產被攤薄。但隨着各國的量寬政策已幾乎達到政策甚至法規上限,加上美國央行預期以穩定步伐加息,投資黃金的表現難免被有派息的債券類資產比下去。

黃金需求無大增 表現遜有派息資產

摩根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表示,以黃金作避險工具只是部分亞洲投資者的情意結。涂國彬則認為,黃金的避險作用只在兩個情况下生效,就是地緣政治、戰亂的風險,以及當量寬令貨幣供應突然增加,以及央行沒有能力加息的時候,「但近年的觀察是,戰亂危機與地緣政治的風險太過頻仍,市場開始習以為常。而經過長時間的量寬後,我們終於開始看見量寬政策的盡頭。」

價格上升潛力方面,黃金不容樂觀。許長泰以波動幅度與相應資產類別報酬分析指,亞洲(日本除外)的高息股票波動性與黃金相若,但黃金的年回報卻比高息股低。他表示:「展望今年,黃金無論在美匯橫行或美元強勢的情况下均是弱勢。美元上升黃金價格固然下跌,而如果美元橫行或者下跌,金價的升幅亦不及其他資產類別,例如股票與高息債。」

投資者預期常變 影響走勢

涂國彬表示,加息周期令沒有派息的資產吸引力下降是一個非常合理的推斷,但投資者的預期經常轉變,市場綜合不同持份者的投資舉動後,又會令金價出現超買或超賣的情況,因此即使金價貶值是一個合理推斷,但近期的走勢卻不是這麼清晰,他預期本周金價將於每盎司1174至1283美元上落。

明報記者

[蘇樂恩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955&issue=201701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123

英倫銀行大幅上調經濟預測 暫維持利率量寬規模 鎊匯挫0.8%

1 : GS(14)@2017-02-05 10:33:30

【明報專訊】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後經濟持續靠穩,英倫銀行昨一如預期維持利率和量寬規模不變,不過大幅上調今年的經濟預測,由11月預測的1.4%增幅,上調至2%,較8月時預測的0.8%增長顯著上調,這主要由於支出和投資增加。不過由於通脹升溫可能抵消購買力,央行表示將密切關注支出增長,若開支放緩的速度比預期大,可能放寬貨幣政策。

分析認為英倫銀行短期內仍不會加息,英鎊兌美元跌幅擴大至0.8%,低見1.2544。聯儲局未透露加息時機,美匯指數在99水平徘徊,是去年11月中以來低位。

預料全年通脹2%

英倫銀行行長卡尼稱,雖然提高了經濟增長預測,但並不意味公投「脫歐」沒有負面影響,未來的不確定因素正影響商業投資。英倫銀行最新預測,英國未來3年的經濟規模將較留歐小1.5%,但已較11月預測的2.5%減幅溫和。

卡尼:不意味「脫歐」沒負面影響

英倫銀行在「脫歐」公投後大幅下調增長預測,被批評過於悲觀,此後被迫大幅上調預期。該行最新的季度通脹報告稱,過去數月英國內需較預期強勁,較少迹象顯示公投後消費者支出放緩。歐美增長強勁、股市上升及信貸供應增加,令英國經濟前景較為樂觀。不過英倫銀行仍預期明年經濟增長較今年慢,增幅為1.6%。央行把問題歸咎於通脹增長加快,令家庭支出放緩,經通脹調整後,家庭收入增長將於今年停滯不前。

倘家庭支出放緩 或放寬貨幣政策

英倫銀行預測今年通脹率為2%,略高於11月預測的1.8%。預計明年通脹率將達到2.7%,遠高於2%的目標。通脹增長加快很大程度由於英鎊下滑,令進口商品價格上漲。英鎊兌美元較公投前低20%。英倫銀行最新的會議紀錄顯示,官員認為通脹訊已「逐漸接近」容忍限度。

英倫銀行對工資的緩慢增長表示驚訝,指失業率在5%以下,惟薪酬增長仍持續低於歷史水平。央行認為勞動力閒置比預期嚴重,估計即使失業率降至4.5%也不會令工資大幅上脹。央行將密切關注支出增長,若其放緩速度比預期大,可能放寬貨幣政策。然而,若薪酬增長超過預期,可能需要急劇提高利率。金融市場預測,英倫銀行今年有50%機率上調利率,預計明年底利率幾乎肯定上升。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919&issue=201702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197

德拉吉:經濟仍需量寬扶持 歐元跌0.7% 歐美股跌金價升

1 : GS(14)@2017-02-07 04:56:49

【明報專訊】歐元區近期數據改善,市場關注歐洲央行何時退市之際,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昨在歐洲議會經濟事務委員會聽證會發表講話,稱寬鬆措施方向正確,過去兩年歐元區人均GDP增長了3%,與主要發達經濟體相比也是很高水平,將繼續奉行此政策路線,並維持買債規模至今年底或更久,若通縮風險再升溫將擴大量寬規模,並延長量寬期限。

歐元兌美元昨最多跌0.7%,跌至1.0706,是1月底以來最低。市場憂慮歐美政治的不確定性,歐洲股市昨日向下,道指昨早段微跌。現貨金升0.6%,昨高見每盎司1227美元,逼近11月中高位。

歐元區資產估值 未因買債扭曲

德拉吉稱,受全球因素影響,未來經濟風險仍然傾向下行,不過歐洲央行當前政策仍然利大於弊,嚴重的通縮風險已經消失,經濟持續改善,未有迹象顯示歐元區資產估值因買債而扭曲。

重申歐央行非匯率操控者

他表示由於能源價格上漲,令近期通脹增長加快,預料未來幾年通脹上升,不過潛在的通脹壓力仍然較低,經濟仍需貨幣政策扶持,就業市場仍有某程度的人力閒置,生產力仍然較弱,失業率仍須進一步下降。

他又表示央行憂慮到貿易保護主義可能加劇。對於美國特朗普政府批評德國利用「被嚴重低估」的歐元獲得巨額貿易順差,德拉吉重申,歐央行並非匯率操控者,自2011年七國集團統一干預匯市後,歐洲央行再沒有干預匯率,美國財政部早前亦認同德國沒有操控貨幣。

德財長批評歐央行政策

不過,德國財長朔伊布勒批評歐洲央行的政策,令歐元匯率對德國「太低」。他認同歐洲央行須為整個歐元區制定貨幣政策,惟政策對德國來說過於寬鬆,相對於德國經濟的競爭力,歐元匯率太低,推高了德國的出口順差。

特朗普政府上周批評德國利用歐元佔美國便宜,言論似乎把德國列入匯率操縱國之列。根據德國Ifo經濟研究所的數據,德國去年的貿易順差接近3000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貿易順差國,高出中國逾500億美元。除了德國經濟增強,歐元區近期整體經濟數據超出預期。歐元區GDP已連續14季錄得增長,失業率降至個位數,是2009年5月以來最低。職位增長更接近9年高位。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587&issue=201702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746

美扭轉9年量寬 港拆息抽升 儲局年底加息機會飈至73% 港美息差仍闊

1 : GS(14)@2017-09-25 04:16:59

【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昨晨宣布,下月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踏出「後量寬」年代的重要一步,是首家正式從量寬退場的中央銀行。令市場意外的是,反映儲局官員意向的「點陣圖」顯示,今年底還會再加一次息,且主席耶倫形容風災的影響僅屬短期,加息與否仍主要看就業市場。美匯指數及美國國債孳息率應聲上揚,港元拆息亦連續第三天抽升。香港金管局再次警告,資金或會流走,市場要有心理準備,但分析相信近期拆息抽升,未必全因加息預期。

明報記者 廖毅然、歐陽偉昉

此前,市場早已預期下月起縮表,對今年會否再加息則有不同預測。昨日議息聲明及耶倫的講話都沒正面確實地預測加息步伐,點陣圖則顯示年底有機會再加一次息,然後明年加息3次,不過同時把長期目標利率預測由3%調低至2.75%。聲明提到風災不會改變國家中期經濟的發展,更指出風災造成的汽油及其他貨品價格上漲,會暫時提升通脹。耶倫在記者會上更表示,近期就業市場持續改善令人振奮。

儲局指風災影響有限 加息看就業市場

恒生銀行首席經濟師薛俊昇表示,「耶倫表現得對經濟前景相當有信心,儘管無法解釋低通脹現象,但她已成功引導市場預期12月加息」。據利率期貨顯示,12月的加息機會率已由議息前的57%升至73%,而一個月前該比率僅三成多。

港銀同業拆息抽升 年期愈短升幅愈大

美匯指數應聲上升,由91.5的低位反彈至昨晚約92.6。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最多升至2.267厘,但短息升幅更大,兩年期的孳息率由公布議息結果前的1.38厘,升至1.44厘,創9年高位。香港銀行同業拆息亦因此抽升,同樣是愈短期升幅愈大,由隔夜至1個月均升至0.5厘以上,1個月期拆息彈升0.035厘至0.54厘。

分析:下月港息水平真正反映息口預期

交銀香港高級經濟及策略師梁志麟表示,港元拆息抽升,除因金管局周二公布增發外匯基金票據推高息口,近日港匯反彈反映資金供應減少,可能是季結因素,亦有部分歸因於新股鎖定大量資金。因此,下月的港息水平才真正反映市場對息口的預期。

金管局近兩個月接連增發外匯基金票據,預料到下月底共抽走800億元流動性。金管局署理總裁余偉文警告,市場流動性會逐步收緊,有機會影響環球資金流向,資產價格或會變得更為波動,港息會因資金流出而逐漸上升。

聯儲局下月開始的縮表步伐,將按照6月公布的縮表規劃。在首3個月,當局持有的部分政府債券及按揭抵押證券(MBS)在到期後會收回本金,不再續期,每月減債上限為100億美元(當中60億美元為國債,40億美元為MBS),全季上限300億美元,然後會按季加碼,至明年10月起的一季,會增至上限1500億美元。

(縮表系列之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323&issue=201709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440

湯文亮:假如耶倫宣布量寬

1 : GS(14)@2017-10-01 19:18:48

【明報專訊】美聯儲局耶倫確認縮表,雖然是意料中事,市場反應似乎亦沒甚特別,大多數評論員都說,縮表對樓市沒有影響。

其實,他們說沒有影響,只是為負面影響作出的淡化說法,而老C更加話縮表令到股市樓市進入「更大時代」,因為不少基金是跟隨美國政府買債,美國唔買,他們也不買,資金將會投放在股市樓市,令到股樓將大幅飈升,其實我並不明白箇中道理,於是我嘗試用反證法來求證。

評論員盲目唱好樓市

倘若上星期耶倫宣布的不是縮表,而是新的量化寬鬆政策,評論員會如何反應?一般評論員會不會說量寬對樓市沒有影響?我相信一定不會,他們會非常雀躍話美國重啓量寬,即是再開始印銀紙,香港樓價唔升都唔得,既然量寬令樓市上升,縮表點解不會令樓市調整?其實毋須量寬,只要耶倫話擱置縮表計劃,絕大多數評論員都會一面倒唱好樓市。所以,我認為他們今次的評論不夠中肯。

縮表升量寬升 樓市「自相矛盾」

相比老C,那些評論員已經相當含蓄,因為老C話縮表令股市樓市進入「更大時代」,倘若量寬,老C又會怎樣說?會不會話基金因為跟隨美國政府多買債券,導致投放在股市和樓市的資金減少,令到股樓市場出現大調整,進入更大的春秋戰國時代。老C一定不會這樣說,他將會比所有評審員更加雀躍,美國佬印銀紙,唔識分析的人都知道股樓將會受惠,根本毋須做分析,老C如果真的是這樣說就會令我相當迷惘,因為縮表令到股樓上升,量寬又是同樣令股樓上升,這是現代版的「自相矛盾」論。

事實上,縮表與量寬一定會令到市場有不同反應,如果量寬就會令到股樓上升,縮表便會令股樓下跌,而美聯儲局的量化寬鬆政策早已令到資產價格不合理地上升,所以耶倫才會提出一個要貫徹執行的縮表時間表,如果將縮表演繹為利好消息,一定要有出人意表的理據和異於常人膽量才可以推敲出來,我自問沒有資質及膽量,只能平鋪直敘話縮表對樓市有不利影響。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215&issue=201709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534

「老C」量寬同縮表都唱好樓市湯文亮:好矛盾!

1 : GS(14)@2017-10-09 03:57:40

美聯儲局縮表,有評論指港樓市、股市將進入另一「大時代」,對此湯文亮就不表認同。他於網誌中發表《倘若耶倫宣布量寬》,認為若縮表令到股樓上升,量寬又是同樣上升,會是現代版的矛盾論。全文如下:美聯儲局耶倫確認縮表,雖然是意料中事,市場上反應似乎沒有什麼特別,大多數評論員都會說,縮表對樓市沒有影響,其實,他們說沒有影響即是有負面影響的淡化說法,而老C更加話縮表令到股市樓市進入更大時代,因為不少基金是跟隨美國政府買債,美國唔買,他們也不買,資金將會投放在股市樓市,令到股樓將大幅飆升,其實我並不明白箇中道理,於是我用反證法來求證。倘若上星期耶倫宣布的不是縮表,而是新的量化寬鬆政策,評論員又有何反應,一般評論員會不會說量寬對樓市沒有影響,我相信一定不會,他們會非常雀躍話美國重啟量寬,即是再開始印銀紙,香港樓價唔升都唔得,既然量寬令樓市上升,縮表點解又不是令樓市作出調整,其實毋須量寬,只要耶倫話擱置縮表計劃,絕大多數評論員都會一面倒唱好樓市,所以,我認為他們今次的評論不夠中肯。相比老C,那些評論員已經相當含蓄,因為老C話縮表令股市樓市進入更大時代,倘若量寬,老C又怎樣說,會不會話基金因為跟隨美國政府多買債券,導致投放在股市樓市的資金不足,而令到股樓市場出現大調整,進入更大的春秋戰國時代,即是更大春代,老C一定不會這樣說,他將會比所有評論員更加雀躍,美國佬印銀紙,唔識分析的人都知道股樓將會受惠,根本毌須做分析,老C如果真的是這樣說就會令我相當迷惑,因為縮表令到股樓上升,量寬又是同樣上升,這是現代版的矛盾論,而事實上,縮表與量寬一定會令到市場有不同反應,如果縮表令股樓上升,量寬就會令到股樓下跌,而美聯儲局的量化寬鬆政策早已令到資產價格不合理地上升,所以耶倫才會提出一個要貫徹執行的縮表時間表,如果將縮表演譯為利好消息,一定要有出人意表理據和異於常人膽量才可以做到,我自問沒有資質及膽量,只能平鋪直敘話縮表對樓市有不利影響。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6/201639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355

日央行維持無限量寬 圓匯偏軟

1 : GS(14)@2017-11-05 16:19:25

【本報綜合報道】日本央行繼續無限量寬措施,懶理歐美央行逐步收水。日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表示,日本不急於收緊貨幣政策,若日圓脫離基本層面升值,將拖累日本經濟增長並陷入通縮。日圓匯價昨日徘徊113水平,每百日圓兌港元則見「6.8算」。日本央行周二結束一連兩日議息會議,委員以8票贊成、1票反對通過維持貨幣政策不變。日本指標利率維持於負0.1厘,並繼續每年80萬億日圓購買資產步伐不變。日央行昨日發表經濟與通脹季度前景報告指,日本經濟配合央行貨幣政策下,看好增長前景,估計毋須擴大量寬措施。不過,該行擔心日本通脹表現,將2018財年核心通脹預測,由原先1.1%降至0.8%;2019財年核心通脹預測則由1.5%降至1.4%。截至本港晚上約8時,日圓偏軟,兌每美元報113.39,跌0.19%,每百日圓兌6.8799港元,跌0.16%。

歐元區通脹意外放緩

另外,歐盟統計局昨日公佈,歐元區今年第三季經濟增長初值(GDP)表現勝預期,按年升2.5%、按季則升0.6%,兩者均優於市場預期。歐元區通脹則意外放緩,10月通脹升1.4%,遜預期的升1.5%。10月核心通脹初值錄0.9%,遜市場預期升1.1%。歐元區9月失業率錄8.9%,創八年低位。歐元匯價向好,曾見1.1654,升0.03%。美股周二早段則靠穩,截至本港晚上約9時40分,道指報23353點,升4點。標普500指數報2575點,升2點。納指報6413點,升13點。歐股造好,英、法、德股分別升0.09%至0.15%。數據方面,8月標普Case-Shiller20大城市房價指數錄5.9%,遜市場預期的6%。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01/2020105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767

日本料維持量寬 圓匯近8月低位

1 : GS(14)@2017-11-12 16:43:14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訪日之行向日本施壓,稱美國與日本貿易經歷「巨大貿易逆差」,形容日本已贏了數十年,這貿易關係對美國「既不自由也不互利」,爭取日方開放市場;加上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強調,有必要實施強而有力的寬鬆政策,市場預期日本持續的寬鬆政策,與美國聯儲局的貨幣政策正常化分道揚鑣。日圓應聲下滑,兌每美元昨最多跌0.6%,低見114.73,是3月以來低位。港元兌日圓低見6.8,見近8個月低位。

日圓兌美元曾跌0.6%

市場預期美聯儲逐漸收緊貨幣政策,日本央行卻不急於撤回寬鬆。野村稱,當前焦點是美元兌日圓能否升至115水平,若升穿此關口,美元仍會上漲。明治安田生命保險稱,安倍政府一向以弱日圓提振出口帶動股市,因此不欲美國談論日圓和雙邊貿易問題。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日本對美國去年的貿易盈餘為690億美元。特朗普也再次否定回歸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TPP)的想法,又稱日本經濟不如美國,指美國會繼續領先全球,讓「日本當第二」。不過,目前緊隨美國之後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是中國,日本排第三。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937&issue=201711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979

基金觀點:歐洲延長量寬一石二鳥

1 : GS(14)@2017-11-13 03:55:12

上月底,歐洲央行一如市場所料,宣佈擬將量寬計劃至少延長九個月至2018年9月。與此同時,該行亦宣佈自2018年1月起,每月買入公共及私募債券的數額將由600億歐元減至300億歐元,但仍會將證券到期後所取回的本金用作再投資。消息公佈後,股票市場反應正面,債券及外滙市場的反應則顯示,相對縮減資產負債表而言,投資者反而較為關注當局對利率立場似乎傾向溫和,歐元兌美元跌0.8%,而德國十年期政府債券孳息率則跌4個基點。歐洲央行強調,利率在現時水平應會維持一段較長時間,直至當局認為通脹已接近目標水平,即接近但低於2%。自環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已近十年,歐洲央行終於朝着貨幣政策重拾正軌的方向踏出第一步。即使未有大型的財政刺激措施,減息及量寬皆行之有效,歐洲經濟已連續17季錄得擴張。另外,採購經理指數及歐盟委員會信心指數等領先經濟指標均處於多年高位,反映該區經濟應可繼續以不俗步伐增長。不過,在通脹方面,該行措施的成效至今似乎不甚顯著,但核心及整體通脹率近期靠穩,已令人稍感寬心。除此之外,失業率持續下跌,加上信貸環境較之前為佳,貸款需求亦見增加,均有助通脹逐步上升。歐洲央行是次決定可謂一石二鳥:首先,該行減少購買資產,為金融市場提供歐洲經濟穩健程度的佐證;其二則顯示該行有能力在繼續推行量寬的同時,亦毋須偏離資本限制。這亦是德國或快將面臨的問題,原因是德國亦正在每月買債,而國內債券數量較少。若當局是次決定對歐洲央行政策是個明顯的轉捩點,那在未來數月對歐元及歐元區政府債券孳息率來說,亦應具有相同意義。在此環境下,我們認為歐洲股市(尤其是與利率相關性甚高的價值及銀行股)的表現,應會優於年初至今表現較遜色的歐元區政府債券市場。潘恩美摩根資產管理機構業務拓展總監
http://www.jpmorganam.com.hk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08/202073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1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