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市買乜好 新股最靠譜 韓信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5/07/14/%E8%B7%8C%E5%B8%82%E8%B2%B7%E4%B9%9C%E5%A5%BD-%E6%96%B0%E8%82%A1%E6%9C%80%E9%9D%A0%E8%AD%9C/
上星期四、五港股反彈逾千點,究竟是中央救市有功,大市已見底,還是技術性反彈,將再試低位,暫時還是言之過早。若然是前者,而自己無貨底的話。嗰種心情真是難以言喻,就好似落PUB,睇住人攬住啲靚女玩,而自己無份一樣,嗰種無奈,真是不足為外人道,所以無論如何都要買返啲貨,紮下袋。星期四大市升過千點時,股票升幅起碼要有50%才可打入50大升幅榜。證明之前很多股票已經跌過龍,尤其是細價股。雖然升幅百分比,看似好多,但在高位跌左六、七成的細價股,還有很大的上望空間。若本身不是為了溝貨,筆者是不反對去撈這批細價股。但在高位跌落黎,始終都存在不少蟹貨,到某水位時,不排除沽壓又再出現。而且大市氣氛一旦逆轉,這批股票又會首當其衝再次被沽售。
新股較「內傷」股吸引
細價股的股災,已經令到很多細價股內傷。若是博反彈買「內傷」股圖利,倒不如買新股。因為這批新股從未炒過,沒有蟹貨阻礙升幅。而且因為之前大市氣氛很差,很多新股認購情況都不是很理想,只有幾倍超額,甚至認購不足,導致貨源極度歸邊。在市場氣氛稍為好轉的時候,包銷商或莊家必然急於炒高股價散近啲貨。
今次筆者從超額倍數及CCASS參與者的百分比等客觀條件,精選了5隻股票供讀者參考。詳見下表:

上述5隻股票都乾過阿婆,而且招股價相對上星期五收市價來說,也未曾大炒。首先,天韻國際(06836)個馬房一向往績不錯,若大家心水清,應該記得炒到飛天,然後拆細再大炒那隻新股就是出於它手筆,但筆者略嫌放係CCASS的股票太多,有72.78%,加上之前那隻新股炒到咁揚,今次不知會否有所收歛。
另外,和美醫療(01509)的業務是醫療器械及服務,是中國最大的私立婦產科專科醫院集團。隨著內地人民富裕起來加上內地放寬一孩政策,相信對私立婦科醫院的需求將會增加,具有一定炒作概念。但是,市值現時50幾億,需要炒作的資金相對較多。
辰興國際(02286)是筆者5隻精選股票裡面市值最細的一隻,應該是最具炒作條件,而且放在CCASS的貨亦最少。但是筆者不太喜歡多個報章、專欄及雜誌,也曾推介此股,已引起一眾散戶註意,所以增加了不確定性或減低炒作空間。
最後,新明中國(02699)及彩客化學(01986) 這兩隻股票筆者較為看好,原因是筆者未曾見過有報章雜誌推介,根據好野唔會週圍揚的定律,相信會順理跑出。前者認購不足,後者只超額0.80倍,可以見到根本沒有散戶參與,而且頭5間參與者已佔CCASS超過95%的貨,可見幾乎滴水不漏。希望在這時勢,幫到讀者執返啲幫補下。如果筆者幸運言中,真係要高歌一曲慶祝。 「See me fly,I am proud to fly up high,不因氣壓搖擺,只因有你擁戴。」
韓信
跌市中瘋炒 易明的生活點滴
來源: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0661229
港股的成交量繼續淡靜,跌市中仍然不乏賺錢機會,今天於跌市中生意淡靜,反而造就了我炒作的機會,一天之內又大炒十三隻股份,中九輸四,不但同事要嘆服,連自己也形容為「瘋狂」。
機會是如何尋找的?容我細數部份今天炒作的股份。
昨天提及的漢基(412)及百靈達(2326)今天繼續波動,我分別於0.82元及0.95元買入,賺了餐茶就走了,豈料後者於0.98元一賣竟然抽升至1.22元,與我上次於0.4元買入之後於0.42元賣掉之後即出現大升至1.2元的情況如出一轍,只是我除了大嘆走寶之外並不覺得可惜,因為該公司已經表明正在研究股本融資的方式,一旦突然停牌或者有所公布,豈不是「有得震,無得瞓」?至於漢基,始終覺得可能又將有所動作,所以,短期內如再有機會炒作漢基及百靈達,我一定會繼續速戰速決,決不貪心。
前天,協同通信(1613)宣布終止集資計劃,股價即時由停牌前的0.234元跌至0.196元,我已經在密切留意,豈料今早稍一不為意,竟然被其彈至0.247元,忽然想起今天又有中國投資基金(612)亦是因為配股失敗而由0.6元大跌20%而低見0.48元,於是於0.495元買入,並於0.51元獲了利,看情況這兩天仍有炒作機會。
前天為裕田中國(313)供股最後的付款日,其股價竟然由開市的0.105元抽升至0.127元,不禁令我想起將於明天供股最後收錢的寰宇國際(1046),該股於周一曾經由0.219元抽升至次日高見0.25元,似乎亦有炒高引人參與供股的跡象,於是趁其跌回0.23元之下於0.227-0.236元買入走了兩轉,尾市留了少少貨等候明天候其再次抽高引人供股之時再獲利。
最古怪的是中國智慧能源(1004),於突破1.04元的阻力之後只見在只有幾萬股買盤之下竟然被人幾十萬股幾十萬股地買到1.08元,於是忍不住於1.07元追貨,由於自己是高價追貨,因此不敢持貨過夜,寧願先行於1.06元止了蝕,明天再伺機「復仇」。
至於粵首環保(1191),亦讓我於0.39-0.415元之間走了四轉,明天將繼續候機「走位」。
由此可見,只要細心地尋找,靜市中仍然不乏炒作機會。
跌市中瘋炒 易明的生活點滴
來源: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0661229
港股的成交量繼續淡靜,跌市中仍然不乏賺錢機會,今天於跌市中生意淡靜,反而造就了我炒作的機會,一天之內又大炒十三隻股份,中九輸四,不但同事要嘆服,連自己也形容為「瘋狂」。
機會是如何尋找的?容我細數部份今天炒作的股份。
昨天提及的漢基(412)及百靈達(2326)今天繼續波動,我分別於0.82元及0.95元買入,賺了餐茶就走了,豈料後者於0.98元一賣竟然抽升至1.22元,與我上次於0.4元買入之後於0.42元賣掉之後即出現大升至1.2元的情況如出一轍,只是我除了大嘆走寶之外並不覺得可惜,因為該公司已經表明正在研究股本融資的方式,一旦突然停牌或者有所公布,豈不是「有得震,無得瞓」?至於漢基,始終覺得可能又將有所動作,所以,短期內如再有機會炒作漢基及百靈達,我一定會繼續速戰速決,決不貪心。
前天,協同通信(1613)宣布終止集資計劃,股價即時由停牌前的0.234元跌至0.196元,我已經在密切留意,豈料今早稍一不為意,竟然被其彈至0.247元,忽然想起今天又有中國投資基金(612)亦是因為配股失敗而由0.6元大跌20%而低見0.48元,於是於0.495元買入,並於0.51元獲了利,看情況這兩天仍有炒作機會。
前天為裕田中國(313)供股最後的付款日,其股價竟然由開市的0.105元抽升至0.127元,不禁令我想起將於明天供股最後收錢的寰宇國際(1046),該股於周一曾經由0.219元抽升至次日高見0.25元,似乎亦有炒高引人參與供股的跡象,於是趁其跌回0.23元之下於0.227-0.236元買入走了兩轉,尾市留了少少貨等候明天候其再次抽高引人供股之時再獲利。
最古怪的是中國智慧能源(1004),於突破1.04元的阻力之後只見在只有幾萬股買盤之下竟然被人幾十萬股幾十萬股地買到1.08元,於是忍不住於1.07元追貨,由於自己是高價追貨,因此不敢持貨過夜,寧願先行於1.06元止了蝕,明天再伺機「復仇」。
至於粵首環保(1191),亦讓我於0.39-0.415元之間走了四轉,明天將繼續候機「走位」。
由此可見,只要細心地尋找,靜市中仍然不乏炒作機會。
跌市做價值投資 by 盧志威
來源: http://www.hunghuk.com/2015/09/11/%e8%b7%8c%e5%b8%82%e5%81%9a%e5%83%b9%e5%80%bc%e6%8a%95%e8%b3%87/

美國《財富》雜誌報導,經該報為股神巴菲特的旗艦巴郡公司算帳,在這兩個月的跌市中,已蒸發了900億港元投資,跌幅超過10%,與標準普爾500指數同期的跌幅相近。
其實這類報導之所以吸引眼球,在於滿足大家「睇人XX好開心」的心理,見到股神都要輸, 大部份人心理上自然會好過點,但在落手落腳投資時,心理上的安穩往往會帶來錢財上的損失,世事往往很奇怪,就如近日看二戰老兵回憶訪問,打仗時越怕死,會死得越快,越不怕死,往往會逃過一劫(但還是會受傷)。
如果翻取每次的紀錄,每次媒體炒作巴菲特唔掂的時候,往後幾年往往是巴老大顯身手之時,因為身持的現金往往可買入優質的資產,如果踫巧有人犯錯,更有機會買入比合理值大幅偏離的東西,簡單點講,每次股災發生,巴菲特都會開心地講:「我們又可以入貨喇!」
價值投資其實毫無神秘之處,關鍵在於執行上,需要常年累月持有優質資產,並在市旺時肯轉持部份現金,有耐心地等待,當出現冰河時期般的滅絕環境時,便有機會買到正野。
這裡面牽涉幾個關鍵:
- 必須是正經地做投資,長期按一套策略行動,不要「高位價值投資、低位變順勢而行」。
- 肯持現金,這點散戶比基金經理有優勢,因為客戶往往會逼迫基金經理用盡每一分錢,這是不好的行動。
- 合適的選股。
- 執之以恆地執行上述三點。
想多講一點關於合適的選股,因為在牛市時,人人都會吹噓選股能力,但由十七歲起從事投資十二年,經過幾轉牛熊市後,自己可以告訴大家,大部份人的選股其實等於擲飛標,即是隨機性很強,十隻股票有8隻扣除升跌後打和,1隻輸到除牌,1隻變身倍升股。
但是都有方法可以改善表現,例如不要搏老千股,就可以將輸到除牌的機會大減(雖然還會有);同時要有耐性,將倍升股由頭坐到落尾,試想如一升就走,態度左搖右擺,沒有倍升股的組合,很可能長期表現是負。
關於跌市做價值投資,小弟將於講座中詳談,內容:
- 解釋第三季黑天鵝、長短倉、特殊情況策略為何取得大量Alpha?
- 組合上升後的心理調整,如何保持健康的心態,達至「財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
- 理財Q&A:如何平衡長期複式回報和短期現金調度
- 未來12個月展望
- 為何要堅持海外投資
- 如何在跌市中建立長線組合
日期:9月19日星期六
時間 : 講座2:30pm–3:45pm
地址:灣仔
費用:客戶免費,非客戶$100
報名:電郵姓名、電話至[email protected]
有興趣的讀者可達談。
Posted in
美股投資 and tagged
跌市做價值投資.
跌市有可為 易明的生活點滴
來源: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1242349
面對這一個大熊市,人人束手無策,然而跌市,真的沒可為嗎?非也! 近日與同事談論市況之時才知道有人於這個跌市中發了小橫財,原來這位仁兄長期買跌,不斷買入熊證,然後長期持有,至今獲利甚豐,可惜我沒有詳細資料,更不方便向同事詢問詳情,畢竟那是涉及別人的私隱。
我私底下查看了那位仁兄的持倉,原來他持有五隻恆指的熊證,打靶價(即收回價)介乎22300至 25488,到期日介乎今年十一月中至明年二月尾,這一批熊證若以其最低價計算計算,至今平均升幅約為六倍,估計其手上持有的熊證平均升幅在三倍左右。
看樣子他是會一直持有這批熊證直至到期為止,然後任由其自動結算,以目前的市況而論,他可是穩坐了釣魚船,只看最後結算之時能賺多少而已。
市場智慧有雲:「升就牽牛上樹,跌就飛機失事」,意思是說升時慢,跌時快,這道理資深的股民誰人不知?奈何習慣上大家都是只買升,不買跌,結果一旦遇上大跌市之時,人人都要輸錢。
其實,能於跌市賺錢才是高手,別忘了做淡已經是先天存在著「缺陷」,人人「喊打」,在人心向好的時候偏偏期待市場「大跌」,與大眾作對,還不是自討苦吃?
偏偏市場永遠不會一廂情願地無限量地上升,始終要受到地心吸力的牽引而下跌,而跌市,永遠是輸錢的人多,賺錢的人少。
所以,若然能夠善用熊證或認沽證,跌市,一樣有可為。
唔明跌市有乜好怕 /額外附加1-9月成績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10/blog-post.html
巴黎:
呢個標題好易令人覺得筆者故作曲高,跌市代表現價較之前買入低,帳面出現虧損,試問誰人不介意帳面出現虧損呢?
筆者想各位Blog友要認真從新考慮這個遊戲的幾個事實,因為若不是這樣,閣下將被自己大腦的Bug塞死,思考不到勝利者的方法:
1.至今為止,地球上從來沒有一個人能估到大市升或跌,所以大可節省這些時間做一些自欺、受欺或欺人的預測行為(如果有的話,電腦程式已經通殺);
2.股票和人一樣,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支股票未必如此,但十數支過去穩定上升賺錢的公司的價值,將來價值也上升的機會高於平均值;
3."金錢"並不能讓人富有,唯有產生現金流的資產才能,因此持有可收高息的股票,實際必定勝於為逃避熊市價格下跌而存放在沒有收入的現金。
4.股票的價格長期必須要跟著不斷增長派發的股息上升,如果股價永不上升,你也是沒有損失,除非你想不通為何以下的A君是富有過B君。
A君持有100萬股票永不能取回,但每年可使用所獲股息的10萬元,並以5%增長,直至死個日
B君持有可自由200萬現金,每年可使用獲利息的4萬元,直至死個日。
5.你應該關註的是那資產每年能帶給你現金流收入而不是它的價格,除非你好得閒去尋找相對價格低而現金流更高的股票,你大可不必再理會報價機,這也應該是報價機的唯一用處;
6.人貴自知,如果你認為在第四點運用現金上,自己可以做到低買高賣,你就在說自己能在一個斷䌫快速下墜的升降機內,於快要碰地一刻跳起而不受傷一樣,聽起來是否很幼稚?但你的確是這樣想。
7.100個投資人有95個分辨不到能力和好運的分別,能力是過去十年的平均成績跑勝大市,好運是某幾年高於但十年計平均仍低於大市表現,某年越表現好的操盆手越易誤判自己的能力。所以我不會因爲1-9月纍計衹有5.2%帳面虧損而以爲自己叻過同期下跌14.5%的股神。
8.買入及長期持有ETF是非常驄明的人,他們能克服第7點中95%對手的個人能力誤判。
(下圖藍線為個人組合1-4月上升21%,可參考4月底的舊文,5-9月下跌22.7%)
筆者交易方面:
再加碼IBM
.........................
全港第一個價值投資班己開到第四班,十月份即將上課,只餘小量座位。順便一提,課程深入淺出,並不需要高深的數學,甚至不需大學程度,事實上被巴菲特稱為其中一個超級價值投資者只有中學程度。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09/blog-post_10.html?m=1
唔明跌市有乜好怕 /額外附加1-9月成績
巴黎:
呢個標題好易令人覺得筆者故作曲高,跌市代表現價較之前買入低,帳面出現虧損,試問誰人不介意帳面出現虧損呢?
筆者想各位Blog友要認真從新考慮這個遊戲的幾個事實,因為若不是這樣,閣下將被自己大腦的Bug塞死,思考不到勝利者的方法:
1.至今為止,地球上從來沒有一個人能估到大市升或跌,所以大可節省這些時間做一些自欺、受欺或欺人的預測行為(如果有的話,電腦程式已經通殺);
2.股票和人一樣,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支股票未必如此,但十數支過去穩定上升賺錢的公司的價值,將來價值也上升的機會高於平均值;
3."金錢"並不能讓人富有,唯有產生現金流的資產才能,因此持有可收高息的股票,實際必定勝於為逃避熊市價格下跌而存放在沒有收入的現金。
4.股票的價格長期必須要跟著不斷增長派發的股息上升,如果股價永不上升,你也是沒有損失,除非你想不通為何以下的A君是富有過B君。
A君持有100萬股票永不能取回,但每年可使用所獲股息的10萬元,並以5%增長,直至死個日
B君持有可自由200萬現金,每年可使用獲利息的4萬元,直至死個日。
5.你應該關注的是那資產每年能帶給你現金流收入而不是它的價格,除非你好得閒去尋找相對價格低而現金流更高的股票,你大可不必再理會報價機,這也應該是報價機的唯一用處;
6.人貴自知,如果你認為在第四點運用現金上,自己可以做到低買高賣,你就在說自己能在一個斷䌫快速下墜的升降機內,於快要碰地一刻跳起而不受傷一樣,聽起來是否很幼稚?但你的確是這樣想。
7.100個投資人有95個分辨不到能力和好運的分別,能力是過去十年的平均成績跑勝大市,好運是某幾年高於但十年計平均仍低於大市表現,某年越表現好的操盆手越易誤判自己的能力。所以我不會因爲1-9月纍計衹有5.2%帳面虧損而以爲自己叻過同期下跌14.5%的股神。
8.買入及長期持有ETF是非常驄明的人,他們能克服第7點中95%對手的個人能力誤判。
(下圖藍線為個人組合1-4月上升21%,可參考4月底的舊文,5-9月下跌22.7%)
筆者交易方面:
再加碼IBM
.........................
全港第一個價值投資班己開到第四班,十月份即將上課,只餘小量座位。順便一提,課程深入淺出,並不需要高深的數學,甚至不需大學程度,事實上被巴菲特稱為其中一個超級價值投資者只有中學程度。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09/blog-post_10.html?m=1
跌市時在想什麼
近日中港股市大跌,環球股市亦在大幅波動,不少散戶心情十分不佳。看見自己的身家一天一天被水蒸發著,心情不佳亦是人之常情吧。很有趣,近日身邊朋友不是問滿手股票的止凡心情如何,而是問我近日買什麼股票,好像都假設我心情無樣似的。事實上,投資者的心態很重要,如果自己買入股票之後,每時每刻都受股市波動所影響,這確實是一件苦事。大家不如自己檢視一下近日的心情如何,看看有何值得檢討的地方。
不少人會在大跌市時計算身家,再懷疑自己的投資方法,這其實是很「搵笨」的,是「搵自己笨」。這其實改變不了事實,只會令自己心情不悅,做錯決定。尤其,把市場的波動,「市場先生」一時的喜怒悲樂變成衡量自己成功與否的指標,值得嗎?
另外,又會有人在跌市時估計跌到底了沒有,一般在這樣的氣氛之下,他們的結論都會是「還未到底」,於是選擇暫時離場。為何呢?因為股市大跌,全城股民、大戶、基金都不看好,這才會造成股市繼續大跌吧。
在這樣的氣氛之下,差不多所有新聞都是負面的,我們多會聽見「後市還會大跌」、「寧買當頭起」、「不要接跌下的利刀」之類的言論。在如此環境,如此低迷的股市,賣出更是人之常情吧。大家會明白為何散戶都總愛高買低賣。
估計未來數月股市的走勢亦是常見現象,其實這涉及預測短期未來,預測未來實不容易,若能估中百分之五十多一點點,成績已經厲害得不得了。買入股票,因為估計買入後會上升,沽掉股票,因為估計後市還會下跌,這是合理不過吧。然而,依這想法,替散戶賺了多少錢呢?
還有一些人會後悔自己太早買入某些股票,如果早兩個月時忍手,今天就可以以更低股價買入同一支股票,這不是價值投資的精髓嗎?記得幾年前也有朋友問過我一個問題:「你在金融海嘯前買入的匯控,計及股息都要輸,你覺得匯控這麼好的話,如果等到金融海嘯之後的最低點才買,回報不是更好嗎?」。我的回答是:「這絕對正確,但有誰在金融海嘯之前知道這事件呢?大概只能事後孔明吧」。
另一邊廂,別以為見跌就買就是對的,尤其經歷過股災的話,你大概會知道真正股災時是什麼一回事。我觀察到近年好像有些初接觸股市的朋友,他們十分認同股神的理念,例如在別人恐慌時貪婪,於是總在別人不敢買貨時就買貨。這樣的理念不是不好,只可惜當買入後股價進一步下跌時,感覺上他們的內心就開始擔憂起來。打從心底,還是心態問題。
在股市大跌時我們應該如何?首先別樣「市場先生」控制你的情緒,但又不要總以為與「市場先生」作相反操作就是好方法,重點是專注其價值,而非價格。選好股,看其公司營運。例如某公司近期的業績是否出乎意料地差?還是你早有預料的?公司基本面有否大改變?管理層有否跳船?有否方寸大亂?這公司與你當初買入時的預期是否兩樣?再看看這家公司今天所賣的價格,再判斷這是否一個加速制造現金流的好機會呢?
我偶有賺價差的,多數會在股價飛天的時候,不會在股市大跌時因股價下跌而作出什麼樣的決定。市場的資金不時能追蹤散戶不知道的消息,在玩「跟紅頂白」的遊戲,半年內被看好的公司,就會被市場追捧,半年內不被看好的公司,就會被市場一沉百踏。
自問沒有這心力與才智去玩這些「跟紅頂白」的遊戲,還是把眼光放遠到半年以後,五年十年廿年甚至退休之時,找些長期好公司穩當投資吧。記得在沙士時,所有本地地產股都三四五折出售,市場資金都不買進地產股,但各大地產商老闆就不時增持,這些投資操作沒有誰對誰錯,只是目標不同,心態不同而已。
跌市中尋寶:粵海置地 & 平安保險
環球股市輪住跌。上週五道指跌390點。週一港股開市曾下挫近360點,下午跌幅收窄至277點,報19244點,尤幸成交不活躍(僅750億元),未見搶著沽貨的情況。這種市況除了避險,亦是時候思考未來的投資策略。週初的亞洲金融論壇,每個環節都有問題供聽眾即席投票,當中預計2016年有最好投資回報的地區,依次為中國(30%)、美國(23%) 和東南亞(17%)。而東南亞國家中,最多人選擇投資越南(20%),其次是新加坡(15%) 和印尼(15%)。
而最具潛力推動環球增長的行業分別為綠色行業&環保產品(23%)、電子商貿(20%)、電訊、媒體和科技(20%),以及醫療(19%)。這排名和2014年有顯著分別 - 當年排名第一的是電訊媒體和科技(25%)、其次是醫療(24%)和金融服務(15%),綠色環保行業未受重視,更沒有電子商貿作獨立選擇。雖然筆者認為油價大幅下挫,會嚴重打擊新能源的市場發展,但上述的非正式統計,顯示了過去兩年增長最強勁的行業,也許值得讀者參考。
剛出爐的施政報告環繞一帶一路,論壇也有不少相關的討論。首日的專題午餐會,恒隆董事長陳啟宗和貿發局主席羅康瑞認為,絲路的歷史和地理位置,斷定了或遲或早發展一帶一路,這是自然不過的事。儘管二人都曾爲CY 站台又被指梁粉,但羅康瑞強調香港的定位是將專業規範的商業條款帶給絲路。另外,由於投資年期較長 - 「若非以世紀亦以10年計算」,最重要是計算和確保回報。簡單而言:有錢賺商界自然支持,否則難以吸引資金投資。這是事實亦合理。
談完非正式統計的投資趨勢,以及亞洲金融論壇的觀察,講番港股。股市未跌定,若果安全第一可稍為忍耐,先研究觀察,以便未來確認轉勢後入市。
筆者留意粵海置地(124) 一段日子。以地產股而言市值很小,僅約35億。股票長期交投不活躍。截至去年6月30日的半年業績,表面看沒特別,營運收入只是約24萬元。但細看賬目和內容,就會發現其潛力。
集團的前身是金威啤酒集團,並於2013年全部出售啤酒的生產和銷售業務,但保留布心廠房地皮,轉為經營房地產發展。該深圳羅湖區布心項目是旗艦,佔地總面積約87,075平方米,是以珠寶為主體的產業商貿綜合體,分兩期建造,項目將興建專業市場、商業、公寓、酒店、會展和辦公樓。由於位處深圳,與布心和太安地站屬於步行距離,具一定商業價值。估計2015下半年完成城市更新單元規劃方案審批,預售和租賃程序會在2017年展開。
本來要等到2017年才開始預售和租賃,這幾年屬於收入和盈利真空期,也未必急於現時投資。但集團去年收購了勝旺,持有廣州如英居項目。該地產項目位於廣州番禺區,總建築面積127,597平方米,有917個住宅單位和 651車位。住宅於去年5月開始預售,截至6月30日,已成功預售195個單位,合共20,201平方米,預售價約每平方米人民幣18,215元。半年業績公告內說明會項目於2015年竣工和交付。以預售價推算,若所有單位於2015下半年成功出售,收入將達到23.2億人民幣。
《網上加料版》
截至去年6月底,粵海置地持有等值35.8億港元,短期貸款僅約8,900萬,長期銀行貸款約1.8億。由於現金皆為人民幣,計算近月的貨幣貶值後,仍有33.4億港元。加上如英居的項目預售,估計2015下半年末,集團持有等值60億港元的現金。另外,相比2014年僅不足3億元的收入,估計全年的銷售收入有大幅增長。2014年全年溢利僅8,177萬元,估計2015年的溢利會錄得大升幅,當中包括上半年的利息收入超過1億元、收購收益約2.3億;下半年售樓收益(以10% 利潤推算)約2.78億以及利息收入,即利潤超過6億。即使不計算無實質現金流入的收購收益,亦有3.7億元。
估計截至2015年底,持有現金和銷售住宅帶來的現金合共約60億港元,遠超過現價市值35億元。而且集團財務穩健,發展項目都在一線城市(深圳和廣州),筆者認為現價抵買,讀者可以觀察其走勢。
尋寶期間,市場有甚麼市值較大,流通量較高的選擇?
平安保險(2318)上週公佈2015全年的保費收入,達人民幣3,857億,已超越中國人壽(2628) 2015年的保費收入(人民幣3,641億)。而平保的收入較2014年增長18%,亦遠高於中國人壽的10%增長率。
平保的收入增長附合預期。截至去年9月份的三季度業績,保費收入同樣增長18%,而淨利潤增長達45.8%。若以當時每股盈利RMB2.64 估算,2015全年每股盈利約RMB3.52,計及近日的人民幣貶值,即HK$4.15。週一股價跌穿$35,預測2015年的市盈率約8.43倍。
儘管中國人壽的預測市盈率同是單位數,水平接近,但平保的收入規模已超越中國人壽。筆者認為這類高增長的公司,現時單位數的市盈率屬抵買。
預期跌市何不沽空?(2016/4/14) 林本利
2016-04-14 NM
|
|
去年7月至8月期間,筆者眼見內地A股急挫,中國政府胡亂救市,加上發覺恒指市盈率偏低屬假象,已感覺到牛市已死,估計恒指很大機會從28,000點高位,下挫10,000點至18,000點水平。近月不少人問筆者,既然看淡後市,預期恒指大跌,為何不沽空期指,大賺一筆? 期指市場的主要功能是讓持有股票的投資者做對沖,降低風險,但發展至成為大賭場,讓看好和看淡的賭徒下注,確實可悲。今年初的跌市中,未平倉國企指數期貨合約一度高達50萬張,相信當中不少散戶跟風沽空,之後被大戶挾淡倉,損失十分慘重。過去20年,筆者經歷過多次大升市和大跌市,目睹不少期指散戶損失慘重。1985年5月,期交所推出恒指期貨合約,吸引不少投機者炒賣。當時筆者在中學任教,見到一些同事經常佔用學校辦公室電話,找經紀下注恒指期貨。他們一直看升,初時大有斬獲,以致愈賭愈大,到1987年10月股災殺到,期指幾日內大跌近半,期貨好友死傷慘重,不少無力補倉及償還欠債,竟然想賴賬(當中包括大地產商),最終要政府動用公帑「填氹」。1993年,大量資金流入香港股市,恒指由年初5,000多點上升至9,000多點。筆者與四個大學同事認為升勢完全不合理,很快會大幅下調,五人抱着貪玩心態一起沽空一張期指,考考眼光。沽空期指後,恒指繼續颷升,很快便突破10,000點,直逼11,000點,需要大家集資補倉。最後決定止蝕離場,輸了1,500點,每點50大元,合共輸了75,000元,每人平分15,000元。之後恒指突破12,000點後大幅下挫,一年後跌穿7,000點;由於已斬倉,即使看對大市走勢亦與我們無關。這次輸錢教訓我不要短線炒賣,避過日後更大的損失。 1997年7月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後,對沖基金狙擊港元,沽空期指和港股,恒指在一年間由16,000點水平下挫至6,000點水平,好友死傷枕藉。1998年8月特區政府突然動用過千億元儲備入市,收購近10%恒指成分股,把恒指推升至7,800點。結果大鱷見貨源歸邊,政府要花時間研究如何出貨,便趁市場缺貨時造好倉,在短短一年多時間把恒指推升至18,000點,將淡友殺個片甲不留。2007年10月,恒指衝破30,000點後輾轉下挫,到2008年10月金融海嘯全面爆發,恒指大幅下挫至10,000點水平,跌去三分二,一路持好倉搏反彈的期指好友,輸足20,000點,每張合約輸掉100萬元。到2009年3月,恒指從11,000點低位急速反彈,升至2010年11月接近25,000點才向下調整,這年多時間,又把淡友殺清光,有朋友在今次升市中,因看錯市,沽空期指而輸掉數千萬元。過去十多年,金融市場衍生工具氾濫,除了期貨合約外,還有窩輪、牛熊證等賭博工具,供投機者短線炒賣。散戶要知道賭博不過是「零和」遊戲,有人贏錢,自然有人輸錢;加上庄家出價並不公平,兼且造市,長遠而言最大得益者肯定是開賭的庄家和抽水的交易所。試看這些開賭的庄家,能夠花費大量金錢賣廣告,聘請沒有財經知識、只得樣貌的代言人,便知道他們食水甚深。因此,即使遇上跌市,散戶亦只宜防守,不應隨便學人沽空,不然便很容易被大鱷吞噬。 林本利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www.livingword.edu.hk)作者網誌 - lampunlee.blogspot.com |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