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額:~3.45億美元 (+23.7%)
導讀:最早聽說比特幣還是在2010年,當時國內一本在學生中很知名的計算機雜誌對比特幣進行了專題報導,那時我只對報導掃了幾眼,暗暗記住其中幾個概念,諸如P2P生成、自有無國界、貨幣實驗什麼的,以備將來裝腔所需。
而3年後,比特幣相關概念不但人人都能說上幾句,連身邊都有同事開始挖掘比特幣,甚至我本人也被人推銷過比特幣礦機,這使我愈發認識到:比特幣產業不簡單。從身邊人開始,我以一名小白的身份重新調查了整個比特幣產業鏈,最終結果很震驚:中國的比特幣產業早已無關理想或貨幣實驗,有的只是一個個短期投資家。
礦工
由於製造比特幣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所以其運算生成比特幣的過程被形容為挖礦,挖比特幣的人則被稱為礦工(Miner)。我的同事F君就是一名比特幣礦工,自4月份開始挖礦到7月份停止挖礦,他累計投資在挖礦設備上的錢已經接近兩萬元,開銷包括:10餘塊顯卡、挖礦用主板、從美國購買挖礦機的費用(價值9000元,至今未收到貨)以及耗電等。
投入兩萬,收益能有多少呢?F君6月初開始使用10塊顯卡組成的比特幣礦機挖礦,剛開始每天可獲得130元收益,但到6月下旬,收益已經不足50元,而到了7月份,礦機每天產出已經不足20元。F君算了算,10塊顯卡組成的比特幣挖礦設備全天運轉耗電加起來要20塊錢,挖比特幣賺到的錢甚至抵不上耗電的錢。
為什麼收入會銳減?F君說這是因為很多人用了比顯卡挖礦更牛的專業設備,目前比特幣產量固定為每10分鐘產生25個,誰的挖礦設備能在10分鐘內最先生成比特幣,誰就能獲得收益,而背後比拚的完全是挖礦設備的計算能力。F君表示,5月份以前,大家挖礦的設備主要是用ATI顯卡,但從5月份南瓜張的比特幣挖礦機開始投入使用後,這種平衡被完全打破。
南瓜張與挖礦機
南瓜張是誰?網上目前仍可搜到一篇關於南瓜張的報導,題為《30歲比特幣炒家身家過億 幾年間飆漲5000倍》,文中稱南瓜張為北航計算機專業博士,其設計的比特幣挖礦機(命名為Avalon)運算速度遠超顯卡挖礦機。另一篇5月份的報導顯示,南瓜張設計的比特幣挖礦機一天能產生357個比特幣,按照7月12日的比特幣價格換算(1比特幣兌換579人民幣),南瓜張比特幣礦機一天可產出20萬人民幣。
能夠產生如此驚人的利潤,南瓜張口氣自然很大,在出貨比特幣礦機時,南瓜張曾寫下了很有趣的」霸王條款」:
1,在任何情況下均不退款。這是因為,我們會用預付款去購買零部件,因此無法退款。
2,沒有保障。這包括但不限於:現在沒有第三方評測所帶來的風險,我們是騙子的風險,由於客觀和主管原因無法按時發貨的風險,bitcoin本身出現嚴重問題無法繼續存在等。
3,沒有銷售客服。由於人力有限,如果您不能理解本公告的全部內容,即請不要購買。同時,QQ和旺旺等均不作預訂諮詢,所有詢問都不會得到回覆。
4,收貨地址一經確定即不能更改。」
據瞭解,南瓜張先後出貨過兩批比特幣挖礦機,這批礦機出貨時價格僅為幾千元,如今卻已被炒到了十萬元以上。有趣的是,在巨大利潤面前,南瓜張卻宣佈不再出售比特幣挖礦機,而是選擇出售其中最為關鍵的芯片,這也直接催生了一個新的行業:比特幣挖礦機組裝。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所謂的南瓜張並不是一個人,其背後有一個團隊在運作,目前南瓜張團隊接到芯片訂單總數已經超過三十萬片。
期貨礦機
在眾多接手南瓜張芯片的公司中,以由原校內網創始人楊曜睿創辦的ASICME作為有名,據ASICME介紹,目前其推出的產品分為三檔,售價分別為3000元/11500元/45000元,ASICME目前每月接到訂單總價值超過700萬元,預計將在9月份集中出貨。
F君表示ASICME的挖礦機屬於典型的「期貨礦機」,期貨礦機的特點是用戶先付款、再出貨,發貨時間不定且一旦訂金轉化為貨款,則不接受退款。F君曾在4月份就掏了9000元購買了美國的比特幣挖礦機(蝴蝶機),如今到了7月份,蝴蝶機仍沒有送到F君手裡。
即使這樣,F君並不打算要求退款,他表示,如果他現在手裡有一台數萬元的比特幣礦機,一個月就可以賺回成本,之後的日子則是淨賺。
除了南瓜張的比特幣礦機和美國的蝴蝶機,期貨礦機領域還活躍著一家深圳廠商,這家廠商的代言人叫做「烤貓」(Friedcat),比特幣挖掘者也稱這家公司為「烤貓」。烤貓在去年年中宣稱研發比特幣礦機成功,向全球網友發行股票以募集資金(其稱之為論壇IPO)生產礦機,礦機生產成功後,其獲得的收益將向投資者分紅。
烤貓一份官方宣傳資料顯示,烤貓在2012年8月通過眾籌模式籌集到約10萬美元,年底製造出礦機的芯片樣品,在今年1月19日第一次分紅。烤貓宣稱僅一次分紅後, 當初投資者就都已賺回成本,目前烤貓股票交易市值已經超過1.3億美元。
目前,比特幣礦機確實能夠產生大量利潤,但一位比特幣礦機從業人員坦言這種日子不會持續太久,Avalon礦機每天產生20萬利潤已經是過去時,如今花數萬元購買一部礦機,回本至少需要30天,等到9月份礦機集中出貨後,需要多長時間回本非常難說。
這位業內人士還表示,從長遠來看,這一代比特幣礦機被超越只是時間問題,未來會有技術更先進、運算能力更強的比特幣生產設備,一旦這些設備出現,現在賣到數萬元的比特幣礦機將與曾經的挖礦顯卡一樣被淘汰。
層層抽成的二級產業
即使現階段擁有了比特幣礦機,也並不意味著能夠立即轉化為財富,想讓比特幣變成真金白銀,還要與眾多比特幣二級服務公司打交道,包括:
1.礦機託管。比特幣礦機運行時噪聲很大且對電源穩定有一定要求,對普通礦工來說,放一個比特幣礦機在家裡可能存在困難,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像服務器一樣託管在機房裡。一些比特幣礦機製造商在向用戶銷售礦機時都會提供託管服務供用戶選擇。
2.礦池。目前比特幣每天會生成3600個,即使用上了比特幣礦機,礦工也不能保證一定挖到比特幣,為解決這一問題,一些技術人員開始組建礦池,將礦工手裡生產設備的運算能力集合起來,形成較為穩定的收益,挖到比特幣後再按用戶貢獻計算能力分配比特幣。而礦池運作者則從中進行抽成,抽成比例從1%到5%不等,上文提到的ASICME提供的託管、礦池整體解決方案抽成比例為8%。
3.兌換。挖到比特幣後,用戶如果想轉化成真金白銀,還需要找到兌換渠道,目前國內有很多比特幣交易網站接受兌換,這些網站除在自己平台進行交易外,也會在淘寶開店就行兌換。然而無論是比特幣兌換成人民幣,還是人民幣購買比特幣,交易網站一律要收3%-5%的手續費。
由於比特幣交易網站的存在,比特幣市場還出現了專門的比特幣炒家,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是這些炒家基本的盈利方式。
4.山寨幣。除比特幣這樣的舶來概念外,如今國內還出現了十餘種山寨「比特幣」,這些山寨幣的運營方接受山寨幣兌換比特幣,從而使得這些貨幣具有挖掘價值。這些山寨幣在技術上往往存在很大漏洞,以山寨幣中比較有名的元寶幣為例,其原本設定於6月29日零點發佈,然而在發佈之前,程序就洩露,由於此時只有很少人挖礦且挖掘難度為負數,導致元寶幣被大量提前挖取。
無關乎理想 只關乎短期博弈
儘管F君承認自己「算是被套了」,但他並不懷疑比特幣會持續升值,他給出的理由是參與挖掘比特幣的人越來越多,投入到比特幣產業鏈中的價值就越多,比特幣凝結的價值就越多,同時比特幣的產量卻不斷下滑,因此比特幣只會在現有基礎上升值。在採訪中,我發現這個理念幾乎得到所有比特幣產業從業者的認可,他們一致認為長線投資比特幣必然穩賺。
同時,比特幣產業鏈從業者也都在不遺餘力的布道比特幣,一位ASICME的工作人員表示:我們宣傳比特幣,是為了有更多的人參與到比特幣生產中來,比特幣的價值才會更高。根據5月份的一份統計,中國的比特幣節點超過8.5萬個,佔全球節點22.8%,而與多位業內人士交流後,大家都對中國比特幣礦工超過10萬這個數字表示認同。
儘管每個人都可以說上這麼一段頗具理想化的概念,但事實是,一旦參與到比特幣遊戲當中來,大家都成為了比特幣行業的短期投機家,挖礦者、礦機製造者、礦機芯片製造者、交易平台運營者、比特幣炒家都成為這個短期博弈遊戲的參與者。一位比特幣礦機生產者明確表示,在他看來礦機生意只能存在兩年,兩年之後的市場變成什麼樣都很難去說,大家參與進來都是為賺熱錢。
更為讓人擔憂的是,比特幣短期內很難直接購買現實中的商品,其被各國政府接受更是遙遙無期,這種情況下,比特幣價值升高只能靠吸取現實中資金來增值,過往遊戲參與者只有靠吸收新參與者投入的資金才能賺取利潤,而一旦外部兌換渠道斷裂,封閉的比特幣產業鏈將成為一個零和遊戲。
過去八個月,澳門賭場股市值縮水將近740億美元。麥格里(Macquarie)旗下投資管理公司等知名選股機構正在尋求下跌行情中的買入機會。
澳門博彩業公司金沙中國(Sands China)、銀河娛樂集團(Galaxy Entertainment)和永利澳門(Wynn Macau)的相對強弱指數(RSI)都跌破30,這是一些交易者認為股價跌得太快、太多的超賣信號。
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和國內打擊反腐力度加大影響,今年賭場股領跌恒指,金沙中國與銀河娛樂跌幅均有29%以上。過去四年,這兩只個股乘澳門晉升全球最大博彩中心的東風,漲幅都超過了500%。
麥格理集團旗下基金Macquarie Asia New Stars Fund的投資組合經理Sam Le Cornu表示,不擔心澳門賭場股下挫,因為賭場的盈利仍會強勁增長,只要看到有價值就會買入。彭博統計發現,Macquarie Asia New Stars Fund過去五年業績超過了99%的同行。
Le Cornu認為,澳門賭場的股本回報率高,博彩市場還有新增的需求,因為這些公司還在開設新的賭場。沒有理由質疑澳門博彩業的長期營業收入不會再次翻倍。(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 ||||||
今年,是賭場業者的失血年:全球最大賭場澳門深受中國政府打貪行動影響,單單九月營收就驟跌約一三%;漣漪效應還波及新加坡。美國大西洋城連續四家業者關門大吉,包括房產大亨川普(Donald Trump)的事業。 根據澳門理工學院研究,澳門賭客中,中國政府官員與國營企業管理高層占六○%、民營企業老闆占三三%,貢獻總營收則超過七成。自八月起,中國豪客都神隱去了,英國廣播公司(BBC)預測,今年營收直線下滑的程度可能超越金融海嘯時期。 英國報刊《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曾分析,澳門賭場早已是中國貪官的洗錢中心:土豪賭客在此借錢博弈,就能規避攜帶人民幣出境額度的限制;然後他們採港幣結算博彩收入,轉手存到香港銀行或境外。如今,許多旅遊業者搶先落跑越南等地避風頭了。 澳門中箭,拖累搶分中國遊客的新加坡賭場。麥格理(Macquarie)證券九月中出具報告顯示,賭場開幕才四年,只有第一年聲勢驚人,但總收入至今沒成長過,除了因為菲律賓、越南、韓國都卯起來搶客,今年更可能受中國觀光客人數銳減近三○%而衰退。 川普賭場聲請破產保護 此外,美國老牌賭徒樂園大西洋城也岌岌可危。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此地的博弈產業收入已較二○○六年的高峰五十二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五百六十億元),遽降一半。九月中,川普的賭場泰姬瑪哈陵(Taj Mahal)聲請破產保護,若十一月確定關門,昔日天堂可能就要成為失業大本營,超過上萬名員工將無處可去。 然而,大西洋城今日的困境和澳門、新加坡無法完全相提並論,自毀前程更可能是這個城市值得引以為鑑之處。 《紐約郵報》說,大西洋城為了挽救日漸蕭條的博弈產業,近期大手筆舉辦兩場免費音樂會,企圖吸引萬名遊客。果然,大批樂迷乘興而來,哪知,最後都敗興而歸。全因這裡的店家短視近利,居然把停車費喊到五十美元,是平常時間的十倍! 不過,歷史作家雷薇(Vicki Gold Levi)說,大西洋城早已歷經幾次轉型,這次不過是再次修正。畢竟,一九七○年代法官提議賭博合法化時就已經明白告訴市民:「發展大好時就該先一步想到,優勢總有一天會消逝。要為那天預做準備。」 | ||||||
今年第三季度,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營業收入增長9%,而澳門博彩業巨頭永利澳門凈利潤同比減少8%,純收入同比減少5.6%,顯示中國內地的反腐行動正波及近年來博彩業蓬勃發展的澳門。
永利澳門收入下滑明顯的業務來自貴賓賭桌,相關收入同比減少17%,降至250億美元。該司旗下大眾賭桌同期收入劇增36.4%,增至3.272億美元。
永利澳門只是澳門博彩業收入下滑的縮影。今年9月,澳門賭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1.7%,跌幅創五年新高。由於本月政府在賭場內推行更嚴厲的禁煙令,加之香港“占中”影響,《南華早報》報道預計,澳門賭場收入的下行趨勢還將持續。
近幾年,富有的中國內地公民和內地遊客給澳門博彩業帶來巨大增長動力。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去年澳門超越瑞士,成為人均收入全球第四高的地區,這主要歸功於澳門吸引了大批中國內地的客戶。
但澳門過去四個月博彩收入連續同比下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心中央政府開展的反腐行動是否會影響澳門博彩業的未來。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一些專家預計,今年第四季度澳門博彩業形勢依然嚴峻,因為習近平主席12月會出席紀念澳門回歸十五周年的活動,富有的中國國民、特別是政府官員對出遊澳門將更為謹慎。
據美聯社報道,永利澳門的主席斯蒂芬·永利稱,他不確定澳門更嚴峻的環境會持續多久,也不知道這是“一場暴風驟雨還是雨季”。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南華早報》報道,中央又推出重大措施,以打擊數十億美元非法資金透過澳門賭場流入。《南華早報》引述知情人士指出,新措施讓經濟罪行調查官員有權瀏覽銀聯的交易紀錄,措施可由澳門當地銀行收到當地金融部門發出的文件證實,文件稱是配合國家主席習近平打老虎行動。
報道指出,公安部曾於上月與澳門高級官員會面,討論行動的具體情況,亦提及要就澳門賭場成為海外資本流入澳門的主要渠道,有更多的法例要推行。報道引述一名資深的賭業人士指出,公安部稱這將會成澳門的新常態,會由公安部直接管制交易,行動將嚴正執行,預計一些關鍵人物將會震驚。
報道指出,措施主要針對貴賓廳中介人業務,而非中場業務。但是公安部出手,可見是為了打擊重要人物。
澳門經濟嚴重依賴博彩業,這一措施將加大澳門政府調整經濟結構的壓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周五抵達澳門,慶祝澳門回歸15周年。
受反腐行動影響,澳門賭場正在經歷2002年以來最大的沖擊,賭場收入下滑。
今日,銀河娛樂股價早盤下跌近7%,金沙中國下跌超5%。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隨著行業收入持續減少,澳門博彩業的光環似乎正黯淡下去。
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Gaming Inspection and Coordination Bureau)3月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澳門2月博彩業收入前所未有地下跌了48.6%,且為連續第九個月下滑,行業總收入跌至195億澳元(約合24.4億美元)。
今年的2月,恰逢中國人傳統的農歷春節。這個節日通常是澳門博彩業的旺季。
華爾街見聞提及,去年同期,澳門博彩業大肆攬金380億澳元,金額空前之高。但隨後中央推出的反腐政策和更嚴格的入境制度使得不少賭客放棄前往澳門。
去年,澳門博彩業年度總營收出現自2002年有記錄以來的第一次下滑。彭博社對分析師開展的預期調查結果顯示,澳門博彩業收入今年有可能進一步下滑8%。
澳門博彩業收入跌幅創下歷史第二大是在去年12月。華爾街見聞曾提及,當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澳門出席慶祝該地區回歸15周年時提出,要加強與完善澳門博彩業的監管,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經濟多元可持續發展。
中外媒體認為,這表明中央領導層決心打擊內地非法資金借澳門流出,傳遞了澳門發展不能再靠博彩業的明確信號。
澳門政府官員曾在上個月表示,(澳門)本地接待能力是個大問題。農歷新年過後,澳門將與中央政府檢討(大陸赴澳)自由行計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 ||||||
受政策打房、國內不動產價格漲到高點、投報率偏低等影響,國人紛紛「錢」進海外,去年海外不動產交易金額就高達七四○億元,這股商機連「法拍屋大王」游世一都看好,卻也反映出台灣資金外流的嚴重現象。 撰文‧梁任瑋 海外不動產投資熱,熱度有增無減,去年交易金額再創新高達七四○億元,較前年成長八五%。今年第一季,成立不到三年、專門經營海外不動產銷售的亞太國際地產,就賣出五百戶馬來西亞預售屋,銷售金額達五十億元。 這股商機連「法拍屋大王」、寬頻房訊總經理游世一都看好,暫時放下法拍市場,去年底入股台灣最大的海外不動產房仲公司亞太國際地產,持有一成股權,投資金額五千萬元。 現象一:大戶轉戰 法拍屋大王入股亞太國際 游世一表示,「全世界又不是只有中華民國一個賭場而已,現在政府打房到最後是全民皆輸,投資人乾脆換一家賭場玩。」三月初,亞太國際舉辦喬遷典禮,現場來了房地產各大業者,當日,沉寂已久的游世一就以亞太國際股東身分現身,備受矚目。 亞太國際地產總經理秦啟松證實,單單今年前三月,公司就成交五百戶馬來西亞的預售屋,「其中有一半是台灣人買的,其餘客源來自香港、澳門、東南亞投資客。」台灣人錢進海外的國家,從四年前的東南亞、日本,已跨足到歐、美、澳等地,去年,亞太國際總銷金額高達一六○億元,其中有八十億元是賣馬來西亞預售案,成交戶數高達一千五百戶,其次是澳洲、英國,銷售規模不輸給台灣大型建商一年推案量。 據了解,游世一主要是看好秦啟松去年開始在台灣房仲業建立起一個「聯銷平台」,亞太國際負責開發商品,同業扮演銷售通路角色,各家房仲公司都可以介紹投資人給亞太國際,把餅做大之後,秦啟松幾乎沒有敵人,也成為台灣最大的海外不動產房仲公司。 此外,游世一在房地產業資歷長達二十多年,其擁有豐沛的人脈正好與秦啟松互補,所以亞太國際去年底擴大營運規模增資之後,雙方一拍即合。 外商商仲業者第一太平戴維斯總經理高銘頂說,台北市房價動輒一坪一百多萬元起跳,在新版房屋稅上路後,持有成本已與海外不動產差距縮小。 第一太平戴維斯統計,去年台灣赴海外投資不動產金額高達七四○億元,有一半是購買海外住宅,以單戶平均投資金額一千萬元計算,戶數將近四千戶,逼近台北市中山區一年的買賣移轉件數,這又是另一個台灣資金嚴重外流的管道。 現象二:房仲兼賣 高達八十個品牌搶食大餅 「錢一直往外流到海外投資,最少十年才會回台灣。」游世一向友人透露,以前買海外房地產的都是散戶,現在連財團都去海外投資了,包括國泰、富邦、宏泰人壽都積極在英國買商辦大樓、找物件,等於把台灣最安定的力量連根拔起,不但財政部課不到稅,也將動搖台灣國本。 資金出走的背後,來自於台灣房屋持有成本持續攀升、交易量創新低,房仲業者為了求生存,各大連鎖品牌近年紛紛赴海外開發案源,回台內銷給台灣人。 除了選在五星級大飯店舉辦產品發表會,每周還有區域說明會,每月再帶團到海外考察,可見海外投資不動產商機的潛力驚人。 像秦啟松原本是台灣房屋加盟店的店東,四年多前,台灣房屋開始布局海外市場,派秦啟松赴馬來西亞打頭陣,沒想到一戰成名,業績愈做愈大;一二年,他乾脆自立門戶成立亞太國際地產,專營台灣人投資海外不動產;去年開始甚至外銷台灣預售案,包括新潤、鄉林、富旺建設都有配合,成為一個國際聯銷平台。 近五年,國內各大房仲業者積極銷售海外不動產,其中,信義房屋一○年即布局日本市場,是同業最早;大師房屋則以美國、日本、澳洲為據點;台灣房屋一二年也正式成立海外事業部,以東協國家為主;其餘包括二十一世紀不動產、全國不動產、東森、中信房屋等也不缺席;僅剩永慶房屋、住商不動產海外據點仍以中國為主。 「過去三、四年,房仲店數暴增,兼賣海外預售案至少讓業務員不會失業,但目前台灣銷售海外預售案的業者,至少有七、八十個品牌,甚至連旅行社、跑單幫業者都參一腳,素質參差不齊,枱面下交易糾紛頻傳。」一位房仲業者指出。 台灣資金外流危機衍生出的另一個現象是,有不少台灣人因自備款不足,向銀行申請自有住宅增貸,搬錢去海外投資,「若投資有獲利都沒問題,最怕的是一旦海外房地產套牢,最後是血本無歸,連台灣的房子都賠進去。」業者透露,海外房地產普遍存在交易資訊不透明的問題,甚至有黑心房仲賺差價賣給台灣人,從中賺取暴利。 大師房屋董事長陳建慶表示,到海外投資不動產本來就存在風險,投資人除了慎選登記在案的房仲公司、發展成熟的國家,下手前也一定要打聽當地房價行情、明查暗訪價格,才不會成為冤大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