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白宮公布2018財年預算計劃概要 特朗普要劫貧濟富?

當地時間周一晚間,美國白宮公布了2018財年預算計劃概要,尋求未來10年減少支出3.6萬億美元。預算計劃指出,尋求大幅削減美國社保支出,並將減少50%的石油戰略儲備;完整的計劃將在周二公布。

”給富人送禮,拿窮人開刀。“CNN Money對這個預算計劃概要總結道。

根據這一方案,未來10年將削減3.6萬億美元的聯邦支出。其中包括:未來10年削減6000億美元的醫療補助預算,1930億美元的食品券預算,1430億美元的學生貸款,以及630億美元的聯邦工人退休項目預算。而在國防、基建等方面,白宮將增加預算。特朗普計劃在基建方面支出2000億美元,來刺激更多的企業進行基建投資。

哪些納稅人會獲益?

白宮預算管理辦公室主任Mick Mulvaney表示,這是一項“納稅人第一的預算”。

美國無黨派智庫稅收政策中心高級研究員羅森伯格(Joe Rosenberg)表示:“大部分福利給了高收入人士。”

根據特朗普的預算案,所有企業和個人的最高稅率都被下調,並取消了奧巴馬醫保計劃對富裕投資者收取的附加費。

此外,特朗普還將給予富裕投資者(年收入20萬美元以上)一項稅收減免,而一半美國人都沒有多余的錢進行投資。

給富人的最大禮物是取消遺產稅。現在,美國遺產稅適用於價值超過550萬美元的物業,而特朗普希望徹底取消遺產稅。

預算案出乎華爾街意料

華爾街策略師Greg Valliere稱,未來十年減少醫療補助預算、食品券預算以及其他扶貧項目預算共計6000億美元,這些是這個預算的核心內容。他預測,這個預算會在參議院碰壁。參議員們知道,這些扶貧項目關系到美國每一個角落,每五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申請了醫療補助,每十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使用食品券。

除了食品券預算,特朗普還減少了關於殘疾人保障等福利項目的預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316

阿里巴巴發布2018財年Q1財報:營收74億美元,同比增長56%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17/164691.shtml

阿里巴巴發布2018財年Q1財報:營收74億美元,同比增長56%
i黑馬 i黑馬

阿里巴巴發布2018財年Q1財報:營收74億美元,同比增長56%

阿里雲計算付費用戶數量首次超過100萬。

i黑馬 8月17日消息 今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公布2018財年第一季度(2017年4月1日-6月30日)業績。

財報顯示,阿里巴巴該季度收入達人民幣501.84億元(74.03億美元),同比增長56%。其中,核心電商業務收入為人民幣430.27億元(63.47億美元),同比增長58%。中國零售平臺上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4.66億,約為中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移動月度活躍用戶更高達5.29億,較2017年3月增長2200萬。

從收入、年度活躍消費者、移動月活用戶等方面實現的增長,顯示了阿里新零售戰略的持續推進對於集團各項業務的帶動作用。具體而言,核心電商業務增速明顯,截至今年6月30日,天貓實物商品的商品交易額(GMV)同比增長49%。而上個季度,中國零售平臺上的移動月度活躍用戶增加了2200萬,達到5.29億,推動力則為手機淘寶。

此外,受益於東南亞平臺Lazada以及中國出口平臺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的表現,阿里跨境及國際消費業務收入達人民幣26.38億(3.89億美元),同比增長136%。

今年8月份,阿里巴巴還與萬豪設立了合營公司並打通會員體系,為數以億計的中國消費者提供全球遊體驗,並將為中國零售平臺上超過5億的移動活躍用戶打造會員平臺。

財報顯示,阿里雲計算付費用戶數量首次超過100萬,較前一季度增加13.7萬,雲計算收入同比增長96%至人民幣24.31億元(3.59億美元)。阿里雲還將客戶名單拓展至包括中信集團、中國華能集團、人保金服、亞洲航空等海內外超大型企業。

在國際市場,阿里雲本季度宣布了在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建立2個數據中心的計劃,它們將加入已布局逾14個國家及地區的數據中心網絡,以服務全球用戶。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阿里巴巴在2018財年迎來了一個強勁的開端,體現出我們各項業務的強大及多樣化,以及為平臺上的消費者所帶來的價值。集團的技術正在推動各業務的強勁增長,同時也加強了核心電商以外業務的市場地位。憑借著持續的創新、阿里巴巴生態系統中各項業務的協同效應,我們對於未來深感興奮。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財務官武衛表示:客戶管理收入的顯著增長,反映我們為消費者帶來了具有差異化的商業價值。我們計劃繼續投資於長期增長機遇,而其中的一部分已經在為消費者及投資者帶來巨大的價值。

阿里 財報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837

阿里CEO張勇:上個財年交易規模破3.7萬億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017/165602.shtml

阿里CEO張勇:上個財年交易規模破3.7萬億元
王亞奇 王亞奇

阿里CEO張勇:上個財年交易規模破3.7萬億元

“我們的終極目標是,通過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的支持,推動全球買、全球賣、全球付、全球運和全球遊的實現。”

i黑馬訊 10月17日消息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2017年度股東大會召開之前發布致投資者信,向全球投資者表示:在“五新”的戰略思想驅動下,阿里的各項業務在過去的一年有了飛速的發展,並指出了阿里未來的戰略演進方向。

阿里巴巴在去年首次提出了面向未來十年、二十年的“五新”戰略思想——“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術”“新能源”。“過去的一年是阿里巴巴集團各項業務獲得飛速發展的一年,也是阿里巴巴的願景、使命和戰略藍圖越來越被資本市場所認知和認同的一年。”張勇在致投資者信中說。

在過去一個財年,阿里巴巴核心零售電商平臺的交易規模超過了3.7萬億人民幣。截止2017財年底,大約80%的交易已經在無線設備上發生,年度活躍消費者數量達到4.54億,月度活躍移動用戶達到5.07億。雲計算業務2017財年的增長率達到121%,截止2018財年第一季度,雲計算的付費客戶數已經超過了100萬。

在致投資者信中,張勇也介紹了外界所關心阿里未來的戰略演進方向。

“我們認為互聯網信息技術、大數據的應用和商業的結合、對生活的改變才剛剛開始。”

張勇表示,未來在零售全面走向數字化的時代,阿里的使命不僅是繼續做大線上的零售規模,達到2020財年1萬億美元GMV的目標,而且要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幫助線下零售的合作夥伴完成數字化轉型。“我們將繼續加強和各種業態的零售企業的緊密合作,以大數據驅動,通過人、貨、場的重構,升級現有的零售業態,創造新的零售業態,實現新的消費者價值。”

張勇也表示,阿里巴巴將繼續堅定地加強對雲計算的投入。此外,在數字娛樂領域,阿里巴巴也將繼續堅持長期投資於數字內容生產體系的打造和數字媒體平臺的建設。

張勇也在公開信中特別提及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的發展,他表示:“阿里巴巴將堅持技術創新和商業創新相結合的傳統,不斷地投資於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前沿技術領域,並且將這些新技術應用在阿里經濟生態的各個商業場景中。”

全球化亦是阿里巴巴未來戰略演進的重要方向。張勇介紹,阿里將一方面依托於中國廣大的消費者市場和制造業基地的基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跨境進出口業務;另一方面,首先從東南亞市場開始,進入到本地的電商市場。

“我們的終極目標是,通過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的支持,推動全球買、全球賣、全球付、全球運和全球遊的實現。”

附張勇致投資者信全文:

尊敬的投資者:

又到了一年總結和展望的時候,非常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和大家報告過去一年阿里巴巴集團發展的情況和我們對未來發展的看法和規劃。

過去的一年是阿里巴巴集團各項業務獲得飛速發展的一年,也是阿里巴巴的願景、使命和戰略藍圖越來越被資本市場所認知和認同的一年。我也想借此機會感謝廣大投資者對阿里的信任和厚愛。阿里也將一如既往地堅持“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的信條,堅持面向未來進行戰略布局,堅持用創新的科技和商業的結合不斷創造客戶價值,堅持為我們年青一代的員工提供創新和創造的土壤。我們堅信,這樣的堅持一定會給廣大投資者們帶來更為豐厚的回報。

去年,我們首次提出了面向未來十年、二十年的“五新”戰略思想 – “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術”、“新能源”。在廣泛實踐基礎上提出的“五新”戰略思想,明確了阿里巴巴集團致力於打造在數字經濟時代的商業、金融、物流、雲計算和大數據的新一代商業基礎設施。我們堅信,在數字經濟時代,大數據作為新一代的能源,將推動新技術的產生和廣泛應用,並通過與商業、金融,制造等領域的深入結合而使之產生更大更廣的顛覆式的變革。

在“五新”的戰略思想驅動下,阿里的各項業務在過去的一年有了飛速的發展:

我們的核心零售電商平臺繼續繁榮發展,在過去一個財年的交易規模超過了3.7萬億人民幣。截止2017財年底,大約80%的交易已經在無線設備上發生,年度活躍消費者數量達到4.54億,月度活躍移動用戶達到5.07億。淘寶、天貓的經營理念是不僅滿足消費者明確的消費需求,而且通過大數據驅動,個性化推薦,直播、短視頻、圖文、信息流等多種展現形式激發出消費者新的需求。

阿里巴巴雲計算業務繼續著高速發展的勢頭,2017財年的增長率達到121%,截止2018財年第一季度, 阿里巴巴雲計算的付費客戶數已經超過了100萬,服務的客戶種類覆蓋了從創業企業,中小企業,大型工業企業到城市公共管理,政府綜合治理等各個領域,並且形成了由多種服務合作夥伴組成的雲的新生態。

經過兩年的整合運營,阿里的數字娛樂媒體矩陣初具雛形,不僅將消費者的消費品類從實物商品拓展到多種類型的數字商品,而且為廣大商家提供了以消費者數據打通為基礎的橫跨電子商務平臺和數字媒體平臺的品牌建設和消費者運營的陣地。

與此同時,阿里出現了多個創新業務的閃耀的亮點,無論是高德地圖,釘釘協同辦公平臺,還是盒馬作為新零售思想下創造的新業態,都展現了與眾不同的客戶價值,顯示出強大的成長潛力。

在上個月,阿里剛剛度過了自己十八歲的生日,在這十八年當中,阿里抱著“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使命,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大發展和對商業對消費者生活方式的產生巨大改變的機會,從一個創業公司,從幫助中小企業meet at Alibaba, transact at Alibaba, 走向workand live at Alibaba, 成長成為數字經濟時代商業的新基礎設施。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互聯網信息技術、大數據的應用和商業的結合、對生活的改變才剛剛開始。阿里對未來的戰略演進,將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在新零售領域,阿里包括淘寶、天貓在內的零售平臺已經成功地幫助了眾多的企業利用互聯網作為新的銷售渠道銷售更多的商品,直接服務於數以億計的消費者。我們認為,互聯網對於商業的價值絕對不僅僅是增加一個新的銷售渠道,而是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的力量推動整個商業完整數字化的變革。這其中,包括銷售渠道的變革,品牌塑造、營銷方式的變革,渠道管理的變革,物流供應鏈管理的變革,生產制造智能化的變革等等。阿里希望在企業完成以上各項變革的過程中,為其提供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的各項服務,成為其完成變革的基礎設施。

比如,在營銷方式的變革中,阿里希望通過以大數據驅動的“全域營銷”的全新營銷方式,幫助企業利用阿里電商平臺和數字媒體平臺數據連通的力量,進行完全大數據驅動的品牌建設、產品推廣和消費者運營;在渠道管理的變革中,阿里希望通過村淘和零售通的服務,幫助品牌企業利用數字化手段建立全新的渠道分銷管理體系,提升渠道運營效率;在物流供應鏈管理的變革中,菜鳥的智慧物流體系將和物流合作夥伴一起幫助客戶進行線上線下、to B/to C 一體化的優化存貨效率的管理和對消費者的物流服務體驗的提升。

在零售全面走向數字化的時代,阿里的使命不僅是繼續做大線上的零售規模,達到2020財年1萬億美元GMV的目標,而且要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幫助線下零售的合作夥伴完成數字化轉型。我們將繼續加強和各種業態的零售企業的緊密合作,以大數據驅動,通過人、貨、場的重構,升級現有的零售業態,創造新的零售業態,實現新的消費者價值。

在雲計算和大數據領域,我們將繼續堅定地加強對雲計算的投入。我們認為100萬付費的雲技術客戶數是一個里程碑,也是一個開始,在數字經濟時代各行各業都需要上雲,雲計算業務將繼續把擴大客戶數量作為首要目標。同時在各個垂直行業領域,形成清晰的合作夥伴體系,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阿里雲也將作為阿里巴巴集團的技術商業化輸出的門戶,將阿里巴巴成熟的技術產品,比如安全、中間件、CDN,數據智能等,通過阿里雲服務於各類第三方客戶。

在數字娛樂領域,我們將繼續堅持長期投資於數字內容生產體系的打造和數字媒體平臺的建設。我們相信,隨著廣大年輕消費者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他們對電視劇、綜藝、直播、短視頻、圖文信息流等多樣化的數字商品的需求量會日益擴大,建立5億消費者橫跨實物商品、數字商品和生活服務的會員體系將使得廣大消費者能夠持續受益於生活在阿里巴巴的經濟生態之中;另一方面,豐富多彩的數字內容必將有助於增強數字媒體平臺的用戶粘性,提升媒體的商業價值。

我們相信,未來幾年,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的發展將極大的改變商業發展的進程,阿里巴巴將堅持技術創新和商業創新相結合的傳統,不斷地投資於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前沿技術領域,並且將這些新技術應用在阿里經濟生態的各個商業場景中。

最後,阿里將繼續業已開始的全球化的腳步,一方面依托於中國廣大的消費者市場和制造業基地的基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跨境進出口業務;另一方面,首先從東南亞市場開始,進入到本地的電商市場。我們的終極目標是,通過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的支持,推動全球買、全球賣、全球付、全球運和全球遊的實現。

阿里巴巴已經十八歲了,在中國,十八歲是成年人的開始,十八歲意味著更多的責任和擔當。今天的阿里巴巴已經成長成為一個數字商業的經濟體,業務領域也不斷的延展。和過去比,我們的規模已經很大了,但是從數字經濟時代所帶來的無數顛覆性的變革機會來看,我們還真的很小,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要學習如何持續的創新,學習作為一個獨特的經濟體如何和社會、合作夥伴相處。

今年也是阿里巴巴上市的三周年,回首過去這三年,我們實現了在IPO的時候所有的對資本市場的承諾,也感謝所有的投資者這三年來的信任和陪伴,我們將繼續堅持為未來而布局,為創新所驅動,我們相信這樣的堅持和創新將創造阿里巴巴集團新的未來。

張勇

阿里巴巴集團

首席執行官

阿里巴巴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293

阿里交出“新零售”首輪大考答卷:Q3營收同比增56% 再次上調財年收入指引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2-02/1189715.html

每經記者 王星平 每經編輯 魏文藝

2月1日晚,阿里巴巴(NYSE:BABA)備受關註的Q3“成績單”出爐。財報顯示,受益於“雙11”“雙12”帶來的強勁流量,2018財年第三季度(2017年10月1日~12月31日),阿里巴巴收入達人民幣830.28億元(約合127.61億美元),同比增長56%;凈利潤為人民幣233.32億元(約合35.86億美元),同比增長36%。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由於2017年“雙11”“雙12”是阿里“新零售”概念提出後的首輪大考,此次財報中,“新零售”成為重點詞匯。業績的超預期,也被解讀為新零售成果的逐漸顯現。

就在財報發布當晚,阿里巴巴同時宣布將通過一家中國子公司入股並獲得螞蟻金服33%的股權,該決議已經通過阿里巴巴董事會的批準。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認為,這或將是為螞蟻金服上市做準備。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再次上調全年收入指引

電商業務一直都是阿里最大的收入來源。阿里巴巴Q3核心電商業務貢獻收入達人民幣732.44億元(約合112.57億美元),同比增長57%。天貓實物商品的商品交易額(GMV)同比增長43%。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將天貓的快速增長歸結於中國消費者持續強勁的購買力。根據此前Analysys易觀發布的數據,在電商行業高度活躍的2017年最後一個季度,天貓成交總額較去年同期增長45%,在網絡零售B2C市場的市場份額達到60.9%。

不過,相比於此前兩個季度,阿里電商業務收入增速與天貓實物商品的商品交易額(GMV)增速均略有下降(二季報電商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3%,GMV同比增長49%)。

除了電商業務,本季度阿里巴巴科技領域持續投入獲得強勁回報,雲計算業務連續第11個季度保持規模翻番,該季度內同比增長104%達到35.99億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阿里雲方面了解到,2017年阿里雲累計收入約112億元人民幣。這也是國內首次出現百億元規模的雲計算服務商。

財報發布後,阿里巴巴對2018財年全年業績增長十分樂觀,上調2018財年的收入指引從49%~53%至55%~56%。這也是阿里巴巴繼二季度之後再次上調財年收入指引。

“新零售”助推業績增長

自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2016雲棲大會上提出“新零售”概念後,阿里巴巴就開始進入新零售布局中。對於阿里巴巴來說,2017年無疑是其“新零售”元年。

盡管自2018財年第一季度,阿里巴巴在新零售領域已有多處落子,但在此前的財報中,“新零售”這一概念並沒有突出。而在本季度財報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阿里巴巴在新零售領域的成果已經在此次財報中有較多體現。

張勇說:“我們非常欣喜地能夠在新零售領域持續突破,這一概念也在去年創歷史新高的‘雙11’購物節中全面展現出來。我們拓展了在新零售領域的規模和足跡,借力移動技術和企業科技來傳達新零售的理念,為消費者帶來融合線上線下的消費體驗。”

在這一季度中,“雙11”等購物節帶來了強勁流量。去年天貓“雙11”成交額定格在1682億元人民幣。其中,無線交易額占比90%,成交商家和用戶覆蓋222個國家和地區。雙11全天累計物流訂單量超過7.5億單,累計生成電子面單超過3億。

此外,作為阿里巴巴在新零售領域的新物種,盒馬鮮生的表現在財報中也有所體現。財報顯示,2017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的第三財季內,盒馬鮮生在上海、北京、寧波和蘇州新增5家門店,總數量達到25家。

而作為新零售的重要表現方式,線上與線下實體的融合探索在本季度得到進一步突破。本季度,阿里巴巴入股了旗下超過440家大潤發和歐尚超市賣場的高鑫零售。此後,天貓供應鏈與大潤發中國訂立供應協議,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為線上品牌商優化流量入口,同時為線下渠道拓展采購供應鏈。

過去三年,阿里巴巴在投入傳統零售企業方面已經花費近千億元人民幣,銀泰、蘇寧、三江、百聯、歐尚、大潤發等傳統零售企業加入新零售版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700

武衛“超額”兌現承諾,阿里2018財年營收增速58%

阿里巴巴在一個2500億營收的規模體量下仍保持著將近60%的增速。

據4日晚阿里發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及2018財年(2017Q2-2018Q1)業績顯示,財年內營收規模為2502.7億元,同比增長58%。創下IPO以來的最快增速,2015財年至2017財年的營收增速水平依次為45%、32.7%、56%。阿里CFO武衛這次將2019財年的收入增長指引調整到60%。

武衛曾在2018財年兩次調高增速目標。阿里上一季度發財報時(2017Q4),受營收增長態勢影響,武衛將2018財年的年度營收增速目標上調到55%-56%;在2017年11月公布第二財季業績時,她曾將這一數字上調至49%-53%;而在2017年6月投資者日大會上作出最初業績指引時,她公布的數字是45%-49%,偏保守。

國際知名做空機構香椽研究(CitronResearch)最近罕見地“調轉船頭”,發布報告稱,看好阿里巴巴股價輕松突破200美元,未來有望看漲至250美元,該公司當前股價為182美元。香櫞給出的分析理由是,阿里巴巴比亞馬遜擁有更多的輕資產與中小企業業務,本土市場份額明顯高於亞馬遜在美國的份額,且營收增速更快,阿里雲對整體利潤的潛在貢獻還未釋放。

整個2017年,阿里巴巴股價從年初的88美元左右一路漲到年底的190美元左右,漲幅一度超過100%,這也讓針對阿里巴巴的國際做空機構“損失慘重”。香椽的轉向在業內具有一定的風向標效應。

剔除季度影響因素,阿里巴巴整個2018財年的運營利潤為693.1億元,同比增長44%,運營利潤率(operating margin)為28%,略低於2017年的30%。由於阿里巴巴這大半年來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投資並購,在會計處理上會計入相關成本與費用項,因此會一定程度上影響運營利潤率水平。但其整個2018財年凈利潤增速為49%,達到614.2億元。

從長遠看,阿里集團持續投資的新零售項目會在未來釋放其作為中國零售基礎設施的價值。阿里巴巴CEO張勇認為,核心電商增長,以及過去數年對具有長遠增長潛力項目的投資是這個財年營收增長的動力。

具體到分部業績,核心電商收入在該季度取得收入512.9億,同比增長62%,得益於有更多用戶在阿里的平臺上購物。今年3月份,核心零售平臺上的移動月活躍用戶達到6.17億,比一年前的5.07億足足增加了1.1億。在月活躍用戶人均營收貢獻上,單用戶價值在230元,比一年前179元有明顯增長,但環比看,上一季度這一數字為229元。

該季度(指2018Q1),電商業務在總營收中的占比降至83%,2018財年前三個季度電商的營收占比依次為86%、84%、88%。營收占比變化明顯的是雲業務,該季度雲計算在總營收中占比為7%,明顯高於前三個季度的5%、5%和4.3%。阿里雲在2018年一季度的增速仍保持在100%以上(103%),達43.9億,但仍未實現盈利。

阿里雲已經占據中國雲計算市場份額的半壁江山。根據IDC統計,從營收角度看,2017年上半年阿里雲在中國市場上的份額達到47.6%,2016年上半年這一數字為42.4%。參照阿里雲在2017年第三、四季度均超過100%的增速估計,其當前的市場份額應該已經達到50%。大客戶、企業級市場正在為阿里雲貢獻更大營收,也在逐漸改變其營收結構。

2018財年內,阿里巴巴根據協議取得了關聯公司螞蟻金服33%的股權。財報內披露的最新數字顯示,截至2018年3月末,螞蟻金服服務了超過1500萬中國小企業,支付寶聯合其境外合作夥伴已經覆蓋了全球8.7億活躍用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541

11條數據帶你速讀阿里巴巴2019財年一季報(附圖解)

北京時間8月23日晚,阿里巴巴集團公布2019財年第一季度(2018.4.1-2018.6.30)財報。

1、收入同比大增61%達到809.20億元人民幣,連續6個季度保持超過55%的高速增長。

2、核心電商業務收入達691.88億元,同比增長同樣高達61%。以進口業務、盒馬鮮生和銀泰百貨為核心的新零售業務(中國零售業務-其他)收入增長超過340%。

3、年度活躍消費者增至5.76億,連續4季度凈增超兩千萬。

4、天貓實物GMV同比增長34%,連續五個季度領跑行業。

5、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12個月,中國零售平臺年度活躍消費者增加2400萬至5.76億。本季度,淘寶將產品和服務擴展到了低線城市,新增的年度活躍消費者中超過80%來自上述地區。

6、由於螞蟻金服估值大幅增加,授予員工的螞蟻金服相關股權獎勵非現金開支達到111.8億,員工股權獎勵總開支達到了歷史新高——163.78億

7、本季度國際商業零售業務收入達43.16億元,同比增長64%。

8、螞蟻金服的技術發展也在本季度繼續取得突破,區塊鏈專利的申請總量位列全球第一。

9、阿里巴巴設立了一家控股公司,將作為本地生活服務的旗艦公司,持有餓了麽和口碑兩大業務,並已收到超過30億美元投資承諾。

10、本季度,阿里雲營收46.98億元,穩居全球第三大IaaS服務提供商,智能音箱天貓精靈銷售過500萬臺。

11、本季度,優酷日均付費用戶同比增長率達到200%。

責編:羅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644

阿里發布2019財年Q1財報:收入大增61%連續6季度高速增長

北京時間8月23日晚,阿里巴巴集團公布2019財年第一季度(2018.4.1-2018.6.30)財報。當季,阿里巴巴收入同比大增61%達到809.20億元人民幣,連續6個季度保持超過55%的高速增長。核心電商業務收入達691.88億元,同比增長同樣高達61%。本季收入增幅超出彭博、路透等機構分析師預期,在全球範圍內領先的互聯網企業中,包括FANG(Facebook、亞馬遜、NETFlix與谷歌)在內,只有阿里巴巴的增速超過了50%。

經調整EBITA(息稅攤銷前利潤)為265.02億元,核心電商業務經調整EBITA為327.97億元,同比增長22%,超出分析師預期。核心電商調整後EBITA利潤率為47%,不計菜鳥網絡和餓了麽的並表(2018年5月中),以及對新零售業務和Lazada的投資,核心電商業務的經調整EBITA利潤率同比保持穩定。在核心業務高速增長、及持續投資新的增長機遇下,顯示強勁的盈利能力。

圖說:位於杭州的阿里巴巴集團總部

年度活躍消費者增至5.76億,連續4季度凈增超兩千萬,顯示淘寶內容化及下沈市場進入收獲期;支付寶的用戶持續多年高速增長,與合作夥伴一起服務超過全球8.7億用戶;本季度新零售業務收入增長超過340%;天貓實物GMV同比增長34%,連續五個季度領跑行業,持續擴大在B2C市場的領先優勢。在巨大規模體量下,阿里巴巴的收入、用戶和市場份額持續強勁增長,凸顯五新戰略的持續推進對集團各項業務的巨大帶動作用。

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盈利達到201.01億元,同時,由於螞蟻金服估值大幅增加,授予員工的螞蟻金服相關股權獎勵非現金開支達到111.8億,員工股權獎勵總開支達到了歷史新高——163.78億,導致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的季度盈利為76.50億元,撇除螞蟻金服相關的股權獎勵開支影響,本季度盈利將同比強勁增長33%。本季自由現金流為263.58億元。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阿里巴巴再度迎來了一個卓越的季度,用戶快速增長,不斷壯大的生態系統中互動進一步加強。中國零售平臺業務繼續擴大市場份額,新零售項目帶動未來的收入增長,並賦能我們的零售夥伴為消費者提供無縫連接的服務。集團為用戶消費全周期提供更多價值及選擇的戰略持續推進,包括通過數字娛樂及本地服務,觸達電商以外的龐大目標市場。我們將繼續投資於戰略業務機遇及創新,以保障競爭優勢和長期增長。”

強勁市場表現下,阿里巴巴加碼投資新零售、全球化、技術等領域,員工股權激勵開支也達到歷史新高,阿里巴正在持續投資未來。

本季度,阿里巴巴戰略投資企業螞蟻金服宣布新一輪股權融資,估值大幅增加,螞蟻估值的提升不僅凸顯了阿里經濟體的巨大發展潛力,也將進一步提升阿里巴巴集團的戰略價值,並加強阿里經濟體的聯動發展。

阿里巴巴集團CFO武衛對此表示:“我們又收獲了一個出色的季度,集團總收入增長達61%,不計一次性項目的影響,季度盈利增長強勁。很高興在如此巨大的規模體量下,我們的業務依然能夠展現優勢、快速成長。集團各個主要業務板塊,包括核心電商、雲計算及數字媒體和娛樂的卓越增長,均印證了我們面向未來的客戶體驗、產品、技術及基礎設施的投資戰略。通過為企業客戶、合作夥伴及消費者帶來獨特的價值,我們有信心能夠繼續擴大自身的市場領先地位。”

新零售規模化爆發成常態,收入、用戶和市場份額持續強勁增長

2018財年以來,阿里巴巴加速推進新零售戰略,通過孵化新技術和戰略投資改變傳統零售模式,為線上和線下消費者創造無縫便捷的購物體驗。新零售所促進的線上線下融合的全新業態以及新零售業務快速擴展的規模化效應,為阿里在業績表現和業務增長的高速發展提供了爆發式的動能。

2019財年第一季度,阿里巴巴核心電商業務收入達691.88億元,同比增長61%。以進口業務、盒馬鮮生和銀泰百貨為核心的新零售業務(中國零售業務-其他)收入增長超過340%。

圖說:天貓618帶動線上線下共振共贏,參與天貓新零售的各大商圈客流井噴,消費力強勁

作為阿里新零售的主力軍,天貓在巨大體量基礎上仍然保持高增長,速度和規模兩大指標連續五個季度占據鰲頭。受益於轉換率和消費者人均支出的增長,以及消費類電子產品、快速消費品、服裝和家居用等品類的優異表現,本季度,天貓實物商品GMV同比增長34%,超過今年1-7月全國網上零售額29.3%的增速,連續五個季度領跑行業,進一步擴大在B2C市場的領先優勢。另據Analysys易觀發布的 《中國網絡零售B2C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8年第2季度)》,天貓GMV增速高於中國B2C市場總增速,市場份額增長至58.2%。

對互動內容和用戶體驗的重視,帶動淘寶用戶規模的持續增長。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12個月,中國零售平臺年度活躍消費者增加2400萬至5.76億,自去年 9月止季度以來,連續四個季度用戶增長幅度超過兩千萬。中國零售平臺移動月度活躍用戶達到6.34億。用戶規模的持續增長,凸顯了淘寶內容化和下沈市場的深耕進入收獲期。本季度,淘寶將產品和服務擴展到了低線城市,新增的年度活躍消費者中超過80%來自上述地區。

淘寶內容生態也進入了收獲期。本季度,淘寶直播月度活躍用戶同比增長超過100%。引導海報、短視頻和直播活動等形式,繼續幫助品牌商家在淘寶上與客戶互動,從而驅動購買轉換率並增加年度活躍消費者。

智慧物流和移動支付成全球基礎設施

阿里巴巴經濟體的戰略布局在本季度呈現出強大聯動效應,推動阿里新零售和全球化業務邁向新高。以全球化為例,本季度國際商業零售業務收入達43.16億元,同比增長64%,背後既有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和全球零售市場平臺全球速賣通(Ali Express)的強勁增長帶動,也離不開菜鳥網絡和螞蟻金服在全球搭建的物流和支付基礎設施。

本季度,菜鳥的首批全球六大eHub陸續在杭州、香港、吉隆坡、迪拜、莫斯科和列日(比利時)推進,這些骨幹節點建設將相繼啟動。在香港國際機場,菜鳥與中國航空、圓通速遞正投資約15億美元建設世界一流的數字物流中心。該地標性項目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物流樞紐,也將為香港提供新的經濟與就業增長機會。

圖說:菜鳥在全球布局6大eHub

除了搭建基礎設施、創新物流模式,菜鳥還在用技術提升智能物流骨幹網的效率。在吉隆坡ehub,菜鳥系統直連馬來西亞海關,把線下人工申報提升為線上申報,99.9%的線上預申報包裹獲得秒級通關,每月累計為中小企業減少近千萬個小時通關時間。

基於智能物流骨幹網,中國消費者已經開始享受分鐘級配送;哪怕購買進口商品,也逐步實現次日收貨。在莫斯科和西歐部分城市,憑借菜鳥海外倉,當地居民能在下單當天收到中國商品。中國義烏的眾多小商家,搭乘菜鳥超級經濟專線,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把手機殼賣到海外市場。

支付寶和全球支付及金融機構合作,打通世界各地的網上支付渠道,全球消費者在阿里巴巴生態體系下的中外電商平臺上,可以用本地化的方式完成付款。支付寶用戶持續多年高速增長,和合作夥伴一起服務超過全球8.7億用戶。隨著阿里巴巴全球化的步伐,全球收全球付的服務已經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此外,螞蟻金服通過向當地合作夥伴輸出技術經驗,助力一帶一路沿線的9個國家和地區打造“當地版支付寶”,包括印度、韓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 、中國香港在內的國家和地區用戶,正在逐步享受到移動支付安全而高效的服務。

螞蟻金服的技術發展也在本季度繼續取得突破,區塊鏈專利的申請總量位列全球第一。6月25日,螞蟻金服上線全球首個基於區塊鏈的電子錢包跨境匯款服務,香港Alipay HK及菲律賓持牌電子錢包GCash率先分別在香港和菲律賓推出該服務。

加碼投資五新、全球化和人才,為長期發展夯實根基

在強勁市場表現下,阿里巴巴加碼投資於新零售、新技術、新物流為代表的五新領域,以及全球化、人才、數字娛樂和本地生活服務,以此創造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消費增長。

圖說:餓了麽平臺在上海日交易額突破1億元,新零售新消費增長迅速

在新零售領域,本季度,阿里巴巴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麽完成全資收購。財報同時披露,阿里巴巴設立了一家控股公司,將作為本地生活服務的旗艦公司,持有餓了麽和口碑兩大業務,並已收到超過30億美元投資承諾,餓了麽的外賣服務和口碑的到店消費將形成更緊密的協同。放大阿里巴巴新零售的視野,電子商務、線下零售和本地生活的界限已被打破,除了餓了麽和口碑,盒馬、高鑫零售等業務單元之間,也在加速發生化學反應。可以預期,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布局,將進一步帶動中國商業變革,全新的消費體驗和商業形態,將使消費者價值和平臺價值都得以提升。

在技術領域,繼續加大對AI、雲計算、量子計算、大數據技術、芯片等前沿科技研發的投入。本季度,阿里雲營收46.98億元,穩居全球第三大IaaS服務提供商,智能音箱天貓精靈銷售過500萬臺,達摩院成立不到一年,在國際頂級技術賽事獲得近20項“世界第一”,成功研制世界最強量子電路模擬器“太章”。今年4月,阿里巴巴宣布全資收購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在布局芯片產業發展上更邁進一步。

在物流領域,阿里巴巴和菜鳥以13.8億美元的投資收購了中通快遞約10%的股權。中通快遞是中國領先且發展迅速的快遞公司,雙方將在新零售和行業數字化升級上展開深度探索。

全球化也是阿里巴巴的一大業務亮點。本季度,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與阿里巴巴生態系統的深入整合,帶動消費者滿意度和市場份額的雙向增長。阿里巴巴還投資了印尼最大電商平臺Tokopedia、印度電商平臺Paytm Mall,以及收購南亞最大電商平臺Daraz Group,加快布局亞洲市場。

數字媒體和娛樂業務方面,由於世界杯賽事的成功以及優酷內容產品的持續優化,本季度,優酷日均付費用戶同比增長率達到200%。近期,優酷與蘇寧體育達成戰略協議,在體育內容和直播權授權方面展開合作。優酷將繼續投資體育相關內容,並利用技術為中國體育迷提供無縫、獨特的數字體驗。

值得註意的是,由於螞蟻金服估值大幅增加,授予員工的螞蟻金服相關股權獎勵非現金開支達到111.8億,員工股權獎勵開支達到了歷史新高——163.78億。自上市以來,阿里巴巴授予員工的股權激勵價值超過800億。阿里巴巴相信,投資人才,讓員工共享阿里生態快速發展的紅利,正是對未來最大的投資。

責編:羅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648

本財年政府賣地收入料達標

1 : GS(14)@2014-02-24 14:19:0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224/news/ea_eac1.htm

【明報專訊】政府今年持續積極推地,除增加住宅單位供應外,庫房收入亦水漲船高,迄今為止,單計今財政年度已售出之25幅住宅地,總值已近318億元,加上商業地皮或補地價項目,總收益達約509億元。若連同剛於上周截標的3幅啟德地皮,以及下月截標的4幅地皮,預料本財政年度之賣地收入有望達標。


待售地皮料足填180億缺口

資料顯示,政府去年公布之財政預算案中曾提及,本年度賣地收入預算為690億元,統計今年已售之25幅住宅地,總成交價為317.93億元,另商業地皮亦為庫房帶來112.35億元收入,連同補地價、換地等,至現時為止,本年總賣地收入已達約509億元。

雖然迄今本年賣地收入距離達標,仍然有超過約180億元之差距,但短期內仍會有多幅地皮出售,其中焦點包括剛於上周五截標的三幅啟德地皮,以市場最高估值計,已接近100億元。此外,下月仍有不少矚目地皮即將截標,單是一幅大埔白石角科進路地皮,估值最高約50億元,另一幅較大型的馬鞍山白石地皮,估值最高約21.5億元,加上西貢碧沙路及坪洲教育路小型地皮,估值共近1.5億元。預料上述7幅將於本季內售出地皮,涉及共約170億元,與政府估計賣地收入差距不遠。

分析:政府流標率低

高緯環球大中華區評值及諮詢部董事張翹楚認為,由於政府賣地的流標機率一般較低,通常推出市場招標的地皮,均可悉數售出,故此相信賣地收入達標的變數不大。他又稱,早前2幅屯門地皮以較低價批出,相信對本財年整體的地價影響不大。上周五截標的三幅啟德限量地,即使以市場估值下限每呎樓面地價5000元計算,三地仍涉近85億元,加上是次不設港人港地限制,料造價不會與預期相差太遠。

不過,他指出,由於現時樓價仍處於較高位,發展商不急於把持有的項目與政府商討補地價,令近年補地價金額持續減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344

財年首季補價17億 按年跌69%

1 : GS(14)@2016-07-17 15:24:53

【明報專訊】受到政府大力推出官地影響,發展商進行補地價大幅下跌。地政總署公布,今年4至6月(即財年首季)土地註冊處共註冊11宗契約修訂個案,涉及補地價總額約為17.17億元,較去年同期錄得56.1億元下跌近七成。另資料亦顯示,今年4至6月的11宗契約修訂個案中,其中6宗為不涉及補地價金額的技術性契約修訂,契約修訂個案較去年同期錄得16宗契約修訂下跌31%。

屯門青霞里住宅地下周五推

昨日地政總署亦公布,將於下周五(7月22日)推出屯門第20區青霞里的屯門市地段第516號用地招標,截標日期為下月19日。資料顯示,地盤面積57232方呎,指定作私人住宅發展,可建樓面20,6034方呎。資料顯示,該地原定今年首季推出,後因地政總署需時解決用地技術問題延後招標,預計提供310伙。市場估值介乎6.8億至11.8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3300至5727元。

億京楊屋道項目部分申轉商廈

另外,億京2014年以39.4億元投得的荃灣楊屋道商住地,最新向城規會申請作綜合住宅發展及放寬建築物高度限制,由原來計劃興建3幢住宅及1幢商場連酒店,提供845個住宅單位及920個酒店房間,最新改為計劃把酒店部分改為寫字樓,擬建840個住宅單位、面積31.7萬寫字樓及32.59萬方呎商店服務行業及食肆。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981&issue=201607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878

德勤料港本財年錄350億盈餘

1 : GS(14)@2016-11-11 08:08:30

【本報訊】德勤估計2016/17年財政預算案會錄得350億港元盈餘,比財政司司長2月份的預算114億元,多出236億元,亦遠高於2015/16年實際盈餘144億元。德勤指退稅已成近年習慣,料今年退稅規模與去年相若,但派錢可能性較低。德勤就2017年施政報告,及2017/18年財案提出三個初步建議。減輕中產負擔方面,建議包括香港永久居民首次置業時,印花稅獲減半、每年最多10萬元租金支出可獲扣薪俸稅、允許納薪俸稅人士同時受惠「長者住宿照顧開支」和「供養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兩種免稅額。對於政府上周五推出樓市「辣招」,向買第二層樓的投資者劃一提高印花稅至15%,德勤中國稅務合夥人陳復新指,樓價、地價在辣招下肯定有波動,但樓市同時受人民幣滙價、美國加息等預期影響,暫時難估計辣招對樓市、稅收實際影響。該行另外建議全面審視稅務政策和法規,德勤中國稅務合夥人殷國煒指出,香港上次檢討稅制已是1976年,「40年前香港仲係商貿港口,同今日分別好大」,故有必要改進,例如考慮為部份行業(如飛機租賃、高科技)實施稅收優惠政策。殷國煒稱,專家小組研究後,未必會「天翻地覆」地改變稅制,希望政府不要因此卻步。德勤另建議給予本地高新科技公司稅務優惠,例如80%以上員工為本港居民、每年用於本地高新科技項目開支最少500萬元的公司,在獲利首五年利得稅減至10%。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1/198299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0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