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的清潔利用是否屬於綠色債券的綠色項目目錄,仍存在分歧。(東方IC/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4月20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獨立認證正興起,評估標準待整合 綠色債券綠不綠,誰說了算?》)
界定綠色屬性的根目錄話題依然被反複提起。中國銀監會前主席劉明康說,自己在會下和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探討:什麽是綠色金融?標準怎麽衡量?門檻怎麽找?
煤的清潔利用、水電等是否為綠色項目,一直存在爭議。“根據中國的現狀,新能源雖然快速成長,但是占比小,減排效果不如煤炭大。”
“From zero to hero”,在2017年4月7日昆山杜克大學舉辦的“2017杜克國際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如是表述中國綠色債券的規模。
從零到最大,2016年是中國綠色債券井噴的一年。2000億元的規模使得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債券市場,占全球發行量的40%。
2016年也被譽為中國綠色金融元年。中國發布了全面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作為G20的東道國,首次將綠色金融列入到了G20的核心議程。
然而,在從業者感慨綠色金融的會議已多到參加不過來的當下,界定綠色屬性的根目錄話題依然被反複提起。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銀監會前主席劉明康在會上作總結發言時說,自己在會下和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探討:什麽是綠色金融?標準怎麽衡量?門檻怎麽找?
名詞解釋
綠色債券是指,政府、金融機構、企業等發行方依法向投資者發行,並將募集資金投向符合規定的綠色項目的固定收益類債務債權憑證。
——2016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報告
“什麽是綠色項目,這很難一下子界定,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聚集了很多專家,但是意見特別多,也達不成一致。”在上述的杜克論壇上,銀監會政策研究局巡視員葉燕斐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我們只能一個行業一個行業去界定,比如綠色建築、有機農業等。”
目前,在綠色項目的判定上,國際上的標準主要參考綠色債券原則(GBP)和氣候債券標準原則(CBS),國內則是國家發改委的《綠色債券發行指引》和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綠金委)的《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分類別列舉了節能減排等項目。
根據國際經驗和國內政策的鼓勵,為評估綠色債券綠不綠,一大批第三方評估機構興起。
根據信用評級機構聯合資信的數據,2016年發行的53期中國綠色債券中,進行第三方評估認證的占比86.79%,未評估的多為發改委監管下的綠色企業債,申報階段已由發改委內部評估。而在國際綠色債券市場,認證比例約為60%。
“事實上,中國的第三方認證市場已經形成了慣例,這點也是處於國際前列。”馬駿說。
2007年,歐洲投資銀行發行了全球首只綠色債券,但直到2013年,都還發展緩慢。
國內外的第三方認證機構性質類似,包括學術、審計、評級或環境咨詢機構。國際上第三方認證機構包括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氣候債券委員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DNV GL集團等。國內目前的評估結構包括會計師事務所、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中節能咨詢有限公司、聯合赤道環境評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赤道)和商道融綠咨詢有限公司等。
在2016年認證的綠色債券中,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的認證占據半壁江山。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大中華區綠色金融業務總監李菁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全球海外團隊在2008年就從事相關的業務,得益於海外經驗,安永團隊的起步較早,目前已有七十多人的團隊。
誰更綠?
2017年以來,各機構指導意見頻出,雖鼓勵第三方評估,但評估標準、方法、流程則尚未明確。不同認證評估機構的報告格式、條款不一,被業內認為“結論不具可比性,對投資者引導作用尚有限”。
有的第三方認證機構正在開發自己的認證方法學。2017年4月15日的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年會暨中國綠色金融峰會上,聯合赤道發布了綠色債券評估認證方法體系。
“這套體系最大的特點是增加了項目的綠色程度評價。”聯合赤道綠色金融事業部總經理劉景允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這是我們環評專家和綠色金融事業部討論的結果。”
聯合赤道成立於2015年底,由聯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創建,吸納了天津環評中心“紅頂中介”脫鉤後的部分環評團隊,現有70名專業人士,其中36位是註冊環評師。是目前國內唯一具有環評資質的綠色金融咨詢機構,劉景允自己也是一名環評工程師。
根據人與自然不同層次的關系,聯合赤道的體系將項目的綠色程度分為了五類。最綠的一級是讓利自然,比如自然保護區建設、濕地修複工程。次綠的是適應自然,比如城市的地下管廊、海綿城市建設。地鐵、新能源、綠色建築這些開發強度較大的項目排在三四類。
煤炭清潔利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等項目被列在最後。“這些項目本身汙染程度高、排汙量大,雖然屬於綠色項目,但爭議也較大。”劉景允說。
煤的清潔利用、水電等是否為綠色項目,一直存在爭議。“根據中國的現狀,新能源雖然快速成長,但是占比小,減排效果不如煤炭大。對於煤炭的清潔利用界定可以討論,我們也會更加細化和嚴格。”馬駿表示國內的兩個目錄未來會整合,中外標準也在探討一致性,以減少重複認證。目前,上述發改委和綠金委的兩個目錄,在一些項目的綠色認定上存在差別。
在發改委和綠金委的目錄之外,聯合赤道還增設了部分項目,比如水源地保護工程、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等。
在劉景允看來,這些額外項目雖不在目錄中,但綠色屬性高,還是希望能夠獲得監管部門的認可與支持。此外值得註意的,是綠色債券支持的工業節能技改項目,由於此類項目覆蓋範圍較廣,技術認證方面需考慮諸多因素,比較容易引起投資人、發行人的誤解。一些急迫發行綠色債券的工業項目,遇到了阻礙。比如鋼鐵、水泥企業也希望綠色金融支持自己的節能減排項目,但《中國證監會關於支持綠色債券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發行人原則上不得屬於高汙染、高能耗行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該類綠色債券的發行。
如何避免漂綠?
價格從十萬到幾十萬不等,第三方認證由發行人支付。如何避免為不綠項目披上綠外衣的“漂綠”行為?
“我們執行的標準很嚴格,這不是一天養成的。”李菁說,“我們其實比監管機構更擔心遇到漂綠。”
《意見》強調,綠色公司債券募集資金必須投向綠色產業項目,嚴禁名實不符,冒用、濫用綠色項目名義套用、挪用資金。
多家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的第三方認證機構均表示,在確定認證業務之前,會根據經驗預評估此項目“綠不綠”。
“和當年環評類似,道德風險肯定存在。我們在實際操作中,首先判斷項目是否符合相關標準要求。”商道縱橫總經理兼商道融綠董事長郭沛源說,“不能貼綠色標簽,就要做調整,比如減少一些項目,變為符合要求。我們會給出技術性的意見,不會造假,更不會把‘不能’的說成‘能’。”
實際上,第三方評估機構不僅被鼓勵在綠色債券發行時提交評估認證報告,還被鼓勵在債券存續期間按年度出具評估意見。
“投資人越來越在意企業的環境表現了。”劉景允認為,不只是綠色債券,對於企業的主體評級也很重要。因此他們還同時發布了企業的綠色評級方法體系。根據主營業務貢獻度和合規合法誠信經營兩個方面,企業分為綠色企業和非綠色企業,綠色企業又細分為深綠、中綠、淺綠;非綠色企業又分為藍黃紅黑色。
“企業評級是一票否決制,比如環評未批新建屬於沒有合法手續,是黑色企業。”劉景允介紹,“重大的行政處罰、汙染物在線監測超標都要扣分。”
聯合赤道的另一塊業務是受企業或環保部門委托,進行企業環保核查,可以拿到企業未自行公開的排汙數據。“這可以和企業綠色評級結合起來,翻譯成為金融機構一目了然的信息。”
審計、科研、企業社會責任包括環評出身的各類機構正在劃分第三方認證這塊越做越大的蛋糕,行業隱憂也在遞增,要不要如同環評機構一樣,由監管部門列出資質機構名單,各方意見不一。
“這個行業還很新,我們正在推動業內行業自律的機制。避免低價等不正當競爭問題。”郭沛源說。
綠色債券市場也存在多個監管機構。馬駿表示,如何規範第三方認證,包括發改委、人民銀行等機構還在探討。
“從國際市場的實踐來看,認證的起源是‘第二意見’,是專業機構依靠自身專業能力為綠色債券出具的獨立鑒證。不同機構有各自的方法和側重點,是一種多元化的市場行為。”《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編寫成員徐楠說。
2017年3月22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的《非金融企業綠色債務融資工具業務指引》指出:“第三方認證機構應在專業領域擁有較強的技術實力和公信力,具備綠色債券評估業務操作經驗和較高的市場認可度。”
“現在大家在概念上都覺得認證是一個驗證綠不綠問題的環節。”徐楠進一步強調,“中國的綠色債券市場從一開始就具有自上而下的特征,監管機構明確鼓勵第三方認證,因而認證、獨立評估在中國除了專業鑒證,目前還具有輔助監管的功能。它更適合定位於面向投資者服務的市場行為,還是保持甚至加強輔助監管的功能?進一步的規範化及標準建設,取決於其定位的進一步清晰。它的清晰化,需要一個過程。”
“樂視姓賈還是姓孫?”
剛剛宣布辭去樂視總經理職務的賈躍亭21日遭遇了媒體的犀利提問。
身穿黑色長袖的賈躍亭說,這個問題壓根兒不用回答——如果你們相信那個謠言,孫總就不會投樂視了,“還有說得更過分的,比如梁軍投靠融創了。當然這無所謂了,我相信對真正了解樂視的人,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賈躍亭、梁軍與樂視高管合影(左至右分別為劉淑青,劉弘,賈躍亭,梁軍,張巍,趙凱)
21日的記者會還有一個有趣的細節:當有記者提問,孫宏斌對樂視的多個業務都派駐了CFO(首席財務官)或財務總監,接下來的戰略執行是否更多遵循融創的理念?此時,融創中國派駐樂視網、已通過董事會提名的劉淑青率先進行了回答,並稱控制權之爭完全不存在。
樂視的故事就像是一部漫長的分季美劇,只有開頭,看不到結尾。今年1月,融創馳援資金鏈緊繃的樂視,但和好消息接踵而至的還有放棄20億美元的Vizio(高清電視機制造企業)收購計劃,易到司機資金風波,非上市業務手機、樂視體育等裁員傳聞四起……
“我們樂視天天都上頭條,只不過都是負面的。樂視一路坎坷走過來,並不擔心,但是希望樂視真實的情況被更多人了解。”賈躍亭說。
他告訴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記者,樂視以後將會聚焦兩大體系,上市公司和汽車。非上市公司體系以後孵化成功,第一考慮是納入上市公司或者獨立上市。
對於自己的精力,賈躍亭稱身體很健康,精力首先是放在上市公司體系,非上市業務則主要放在汽車上。他同時透露,汽車業務A輪的融資很快就會正式啟動。
為什麽是梁軍
樂視網21日的公告稱,賈躍亭特申請辭去公司總經理職務,專任公司董事長一職,聘請梁軍為公司總經理;楊麗傑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財務總監職務,聘請張巍為公司財務總監。
梁軍就任樂視上市公司總經理,此前早有端倪。今年的融創中國2016年業績發布會上,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提到了對樂視的諸多看法,提到要讓上市體系有一個完整的封閉性,並稱融創中國要求樂視要有一個CEO,“原來沒有,現在要有人來管,是梁軍在管。”
一位接近樂視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樂視的高管中,工科背景的梁軍邏輯思維能力強,卻難得有一股“書生氣”,而且說話比較直,“敢於向賈躍亭直言不諱”。
賈躍亭與梁軍
入職樂視之前,梁軍曾在聯想工作了17年,先後擔任聯想產品鏈管理部總經理、聯想集團智能手機產品開發副總裁等職位。
梁軍此前接受第一財經頻道《中國經營者》采訪時透露,2012年加盟樂視是他人生第一次跳槽。此前他並不認識賈躍亭,甚至都不知道樂視這家公司,但在和賈躍亭談過幾次之後,自己有兩點被打動:一是2011年時,樂視在整個內容版權的布局極為豐富,能做的事情非常多,此前在聯想內部做分析的時候,也覺得需要有內容支撐才能讓硬件產品長上翅膀飛起來;二是賈躍亭看似互聯網出身,但對硬件產品有特殊的愛好。
加入樂視後,梁軍的團隊先後做出了安卓機頂盒和樂視超級電視等智能硬件產品。他曾對記者描述自己的工作狀態:“一個季度當一年使,一個星期工作六天,每天晚上9點之前回家算早的。”
在樂視關鍵時期,梁軍所帶領的業務稱得上是樂視生態中的優質資產,盡管仍然虧損,但盈利前景可期。
賈躍亭對記者評價梁軍:“是真正樂視生態培養出來的最優秀的互聯網生態型的人才之一,也是樂視網從創立到現在第一次有了真正專職的總經理。”他稱,樂視對於組織架構的調整幾年前就開始思考,真正開始決定期是去年8、9月份,但很難找到一個同時具備豐富的產品經驗和互聯網能力的人。
“隨著公司的發展,業務量越來越大。在去年下半年,公司也遭遇了一些經營管理能力不足、流動性預判能力不足等問題,我們開始思考在重要的板塊應該設立專職的CEO,尤其上市板塊是整個樂視生態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怎麽樣通過組織結構和治理結構的調整,讓更強的團隊投身於樂視網的經營管理當中,真正能夠讓我們上市公司的業務有更大、更快的發展。” 賈躍亭說,後來樂視得出結論,上市公司的負責人適合在體系內培養和選拔出來,而不是從體系外空降。
對於張巍的任命,賈躍亭表示,此前張巍是樂視非上市公司CFO(首席財務官),對整個樂視生態、業務和財務的理解很深,也是業內為數不多的博士級的CFO,能夠配合梁軍,真正讓上市公司下一個階段的戰略目標達成。
姓賈還是姓孫
今年1月,融創馳援資金鏈緊繃的樂視,對樂視總投資高達150億元人民幣,包括以60.41億元收購樂視網(300104.SZ)8.61%股權,以79.5億元獲得增發後樂視致新33.5%股權,以10.5億元收購樂視影業15%股權。
150億元的投資,從孫宏斌初見賈躍亭,到雙方召開發布會,僅用了36天。這令業界震驚,一些人將其解讀為兩個理想主義者的賭局。但孫宏斌心態平和,他說,這就是一筆生意。
孫宏斌曾在融創中國的業績發布會上對媒體表示,實際上樂視企業戰略方向,每一點都挺對,但加起來就不對了。“因為他們手上資源不夠、管理能力不夠。”
在互聯網評論人士方興東看來,樂視的確低估了不夠專註的報複,也低估了企業成長資金激增的巨大壓力,沒有分清樂視的願景和冷酷的現實。
可以看到的是,融創投資樂視150億元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推動了樂視完善治理結構,把上市體系與非上市體系進行隔離,“一定要讓上市體系有一個完整的封閉性,資金是封閉的。”孫宏斌稱。
與此同時,按照此前約定,融創還派了公司負責風控和內審的劉淑青擔任樂視董事,並在樂視網董事會中具備否決權;此外,融創任命了三位財務經理分赴樂視影業、樂視網和樂視致新。
對於非上市公司業務如易到、樂視體育、手機等業務,孫宏斌稱正在推動這些業務出售或者進行對外合作,“該賣的賣,該合作的合作,幹好一件兩件事就行了。”
可以對比的是,在今年年初接受第一財經獨家專訪時,賈躍亭曾稱樂視七個子生態控制權一個都不能少。現在,賈躍亭表示,七個子生態依然缺一不可,但樂視會用不同的方式來解決七個子生態的化反,“不見得作為控股股東才能實現生態型,也會考慮出讓一定的股權比例,只要是能夠真正在組織上,在創新協同和業務協同上達到我們的生態協同的要求。”
對於自己和孫宏斌的關系,賈躍亭稱他們不僅僅是二股東、投資的關系,更多的是朋友,“管理是樂視的短板,所以在公司的治理架構和公司的管理、未來戰略方向,孫提供了好的建議,非上市體系更多是建議方面的。”
樂視網已提名候選董事劉淑青則對記者強調,融創投資樂視到現在一直沒有發生變化,依然支持樂視的發展,“控制權之爭,其實完全不存在。”
“當然,也會有意見不一致的地方。”賈躍亭對第一財經記者稱,意見不一致時會有頂層的會議,大家都會參與進來,以及通過董事會進行重大問題的決策來統一意見。
樂視如何找未來
一系列高管任命和業務架構調整的背後,並不意味著賈躍亭將馬上與樂視上市公司完全“切割”。
賈躍亭告訴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記者,首先,他的精力將主要分配給上市公司,因為這是樂視最重要的業務;在上市公司之外,更多的精力將放在汽車業務當中。
對於最為關註的非上市業務汽車,賈躍亭稱樂視汽車的A輪融資很快就會正式啟動了,應該不會太久,2017年內有可能完成,“當然我們要用最快的速度先把產品生產出來,讓大家體驗到什麽才是真正的互聯網汽車。”
除了汽車,目前樂視的非上市公司包括O2O銷售平臺、垂直業務(手機、體育、易到)等,大多是初創類的業務,屬於培育期、孵化期。賈躍亭透露,非上市公司幾個板塊中現在比較困難的是手機和體育,易到看似風波比較多,其實已經進入快速成長期,而且不需要太多的資金。
“我們希望易到的翻轉會成為我們觸底之後的第一個反彈。”賈躍亭說。
至於近日的樂視裁員問題,賈躍亭更願意強調是人員優化。優化主要在非上市體系,“真正讓我們現在的組織發揮出最高的效率,而不是存在大量的效率低下的人員”。他稱上市體系也做了比較低比例的人員優化,但上市體系依然會不斷地引進優秀人才,更多的是組織效率的提升。
對於未來公司的管理和發展方向,梁軍表示,將嘗試開放閉環系統,創造與競爭對手不一樣的模式,不拒絕與任何可能的合作方進行合作,“希望多給我一些時間。”
傳統金融機構通常以央行征信記錄為標準,采用簡單線性邏輯回歸,建立信用判別評分來判斷貸款者是“好人”還是“壞人”。然而,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當下,央行征信在數據時效性、全面性和層次性上已逐漸顯現出其不足之處。
“消費金融持牌機構除了直聯央行征信外,更多的數據獲得是與第三方合作,在用戶授權的情況下獲得其它維度的數據,然後進行數據解析。但是消費金融跟傳統金融機構用簡單線性邏輯回歸,建立信用判別評分不一樣,消費金融的數據大多數是用非線性的,這就導致了大數據交叉判斷之後,“好人”可能就成為了“壞人。”馬上消費金融高級數據決策總監李屆悅近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雖然根據51信用卡近期發布的《2016年國內信用卡活躍用戶消費報告》顯示,中國2016年活躍信用卡在人均持卡量、活卡率和人均授信額度方面,較2015年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目前大部分人口仍然沒有被信用卡所覆蓋,當然也就不會有征信記錄。而這些人,已經成為了各大消費金融公司的主要服務對象。
一位消費金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對於沒有央行征信記錄的貸款人群,他們可能只有在互聯網上留下瀏覽、購物、社交等多維度的數據。這些數據其實都是可以用來判斷信用好壞的,並且有些數據,通過計算機對成千上萬個維度的風險變量進行分析後,以前大家覺得沒用的數據,現在反而有價值了。
類似“交易時間”這一類從前被忽略的數據維度,現在也可以被用來判斷信用情況。例如,一名客戶的網購的交易行為如果經常發生在半夜淩晨三四點,那這個客戶可能沒有固定的工作,或者沒有比較好的生活習慣,這樣的情況,信用評分就會差一些;相反,如果某客戶的交易時間十分規律,說明自律性較強,那他的信用評分則會相對較好。
而類似“擁有房產豪車價值”一類從前被重用的數據維度,如今可能用處不大。例如,如果一個能貸款買別墅的人,突然來消費金融平臺申請幾百或幾千元的貸款,那平臺會認為他存在身份被盜或者本人因重大變故而出現資金周轉困難等風險,從而無法審批小額消費金融貸款給他。
“在傳統金融眼里,通常會認為收入越高的人信用越好,但在消費金融這里,我們會把他的收入和年齡結合進行判斷,如果交叉之後的非線性數據顯示出年齡小但收入很高,則可能出現數據造假的風險,即便是因為炒股或買彩票而發了一筆橫財,那他的持續穩定性也有待商榷。”李屆悅稱。
此外,伴隨巨大的消費增量和消費結構的調整,消費金融實現了迅猛的發展,一些專營網絡詐騙、電信詐騙的黑中介也打起消費金融的主意。在近期爆發的醫美詐騙中,就是黑中介聯合醫療機構,大量從農村抓取“白戶”村民,大肆從平臺騙貸套現,造成整個行業十多億的虧損。
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黑中介往往會在網上和一些借貸平臺留有手機號碼和個人信息,讓申請貸款的人聯系他們。因此平臺會通過互聯網上抓取一些黑中介信息,並會根據電話號碼、地址、姓名、性別等維度的數據形成一個數據收集網絡。如果其中有號碼跟已確認的黑中介經常有通信往來,那這些號碼就會被認定有欺詐嫌疑或者黑中介嫌疑,平臺會自動屏蔽這些號碼的申請。
消費金融騙貸與反騙貸之間的博弈,魔高、還是道高?這回得看大數據了。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