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遠洋海運董事長:全球制造業布局調整正深刻影響航運業

18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董事長許立榮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會上表示,中國制造正在向高端市場突破,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將引導新的產業布局,制造業與航運、物流企業之間的跨界融合將不斷增強。

許立榮表示,高端制造逐步向亞洲轉移,中國制造仍將在全球占據重要的位置,發揮重要的影響力。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轉型的關鍵時候,在加快從制造大國進入制造強國的戰略轉型。

“中國制造正在向高端市場突破,我們看到了海工裝備、無人機、機器人、核電、高鐵等等。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中心正在逐步形成高端制造。隨著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推進,將重新打通亞洲經濟動脈,設施、貿易、資金和民心的互通、互聯,這必將會增強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制造業發展和經濟發展。”許立榮說。

制造業在全球的空間布局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許立榮認為,目前全球制造業的布局呈現出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方面,部分消費制造業已經向發達國家回流,過去那種在發展中國家規模生產的產品批量地銷售到發達國家的格局正在被打破。以德國、美國、日本、英國為代表的銷售本土化的趨勢,正在有所擴大。

另一方面,中低端的制造業正在向成本更低的國家轉移。制造也在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梯度轉移已經形成。全球集裝箱的海運量已經可以證明,從2001年到2014年,從遠東到美國、歐洲的集裝箱海運量下降了4.3%,同比在亞洲區域出發的集裝箱海運量增長了7.5%。

制造業全球布局的調整將深刻影響著全球航運的布局,許立榮表示,制造業與航運、物流企業之間的跨界融合將不斷增強。隨著消費市場的回流、智能制造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全球消費者需求的不斷擴大和升級,制造業所需要的綜合全球物流的配套要求越來越高。因此,航運與制造業之間的跨界融合將不斷深化。

具體而言,航運與制造業將不斷創新新的雙贏模式,形成融合、物流、制造、貿易、金融為一體的“制造+航運物流供應鏈”的生態圈,探索更高、更新、更快發展。同時,這對全球航運本身來講也是非常難得的機會,也是提升價值和能力的機會。

“通過打造新的產品,突破傳統行業邊界,向航運的兩端高附加值延伸,這將會給全球的制造業提供更好的保障。從全球供應鏈角度來講,一方面支持制造業快速發展,同時也將為制造業提供最好的保障。”許立榮說。

許立榮還表示,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也將引導新的產業布局。由於智能制造、智能技術低碳發展的龐大需求,這將會給生產和組織模式帶來革命性的變化,資源要素將重新整合,產業鏈將重新洗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778

專訪中遠海運集團董事長:央企重組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去年2月,由中國遠洋、中國海運兩大集團重組而來的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在上海宣告成立,成為全球第一大綜合航運企業集團。這也被稱為“史上最難的企業重組”。

重組一年多來,在國際航運市場依然極度低迷的不利形勢下,新集團在2016年實現了160億元的利潤,超額完成國資委下達的目標。特別是在協同效應方面,2016年實現營業總成本同比下降8.77%,改革成效顯現。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的重組路徑有哪些經驗?如何實現1+1>2的重組效果?還面臨著哪些難題?下一步如何深化重組?帶著這些問題,博鰲論壇期間,第一財經記者專訪了中國遠洋海運集團董事長許立榮。

重組整合不是簡單的“1+1”

第一財經: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的戰略重組已經一年多,目前取得了哪些進展?

許立榮:重組整合不能是簡單的“1+1”合並,做成“大中遠”或是“大中海”,更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而要把經營管理模式創新作為一條主線,以深度創新求最大改革紅利。

重組之後,新集團從規模增長、盈利能力、抗周期性、全球公司的維度,確立了打造“全球領先的綜合性物流供應鏈服務集團”的發展願景,制定了航運、物流、航運金融、裝備制造、航運服務、社會化服務以及“互聯網+”等“6+1”產業集群的發展戰略。

一年多來,中遠海運堅持“深改”“快改”,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順利完成了七個核心業務板塊和海外業務的整合重組,完成了集團總部、集裝箱、散貨、能源、港口、金融、物流、裝備制造、海外網絡和中遠海控等10項重大改革重組項目,打造了集裝箱運輸、碼頭經營、航運金融、油氣運輸四大上市平臺。協同效應不斷發揮,企業效益顯著提升。

通過改革重組,中遠海運集團的規模實力、綜合優勢和國際影響顯著增強。新集團實現了綜合運力、幹散貨船隊、油輪船隊和雜貨特種船隊經營規模的“四個世界第一”,以及碼頭經營、集裝箱租賃、集裝箱船隊、燃油供應、船舶代理、海工制造規模等的“六個世界前列”。主要業務板塊的深度整合,協同效應效益迅速體現。

第一財經:國資委副主任張喜武曾說,央企重組要防止“貌合心不合”。您對此有何看法?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在重組過程中有哪些經驗值得其他央企借鑒?

許立榮:原中遠、中海兩大航運央企資產龐大、人員眾多、全球經營、業務複雜,但僅在短短半年時間內就完成了新集團的平穩快速組建,又利用不到一年時間實現了主要業務板塊的深度整合,並逐步釋放改革紅利,實現了1+1>2的效果。這其中有幾個方面的體會:

強化頂層設計,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發展癥結問題。改革重組不是簡單的“1+1”,而是要著眼於企業發展長遠和根本,直面企業發展中的現實問題,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發展的痛點和癥結問題。

確保重組符合集團長遠發展利益,以客戶為中心,築牢市場基礎。在主要業務板塊重組上,沒有采取簡單的吸收式合並,而是采取“拆開來、合起來”深度融合式的整合。比如對兩大集團四家上市公司的重組,確定了集裝箱運輸、碼頭經營、航運金融、油氣運輸四大上市平臺,特別是將原來作為集裝箱運輸上市公司的中海集運創新打造為作為航運金融平臺的上市公司,並通過大規模的資產置換來實現,最終形成了涉及74項交易、600多億資產、3.8萬名員工的被稱為“史上最複雜交易”的上市公司整合方案,雖然大幅增加了交易難度和重組工作量,但對新集團的戰略落地卻起到了巨大的支撐作用,也為新集團未來發展鑄就了堅實基礎。

此外,任何並購重組,打破企業文化差異、融合團隊都是焦點、難點問題。文化融合先行,為改革重組順利推進保駕護航。

“加減乘除”深化改革

第一財經:重組過程中還面臨哪些難題和挑戰?下一步打算怎麽做?

許立榮:下一步深化改革、重組發展的任務依然艱巨。我們將進一步深化改革重組,不斷優化資源配置。在產業布局當中,通過“加減乘除”,優化資源配置,推進結構調整,提高市場競爭力,打好改革重組和轉型發展的攻堅戰。

所謂“加”,就是要瞄準核心產業做“加法”。對於核心產業和重點業務,或有明顯的競爭優勢,或有很高的投資回報,或有很好的發展潛力的,我們堅持大力發展。我們將聚焦航運、港口、物流、金融四大優先發展產業集群,推進業務結構調整,不斷釋放改革紅利,提升國際競爭能力。

所謂“減”,就是要瞄準過剩產能做“減法”。按照中央“三去一降一補”的要求,對於非核心產業,對我們未來發展甚至產生負面影響的產業去產能。同時,還要繼續壓減管理層級,清理處置低效無效資產。

所謂“乘”,就是瞄準產業鏈協同做“乘法”。通過加強產業鏈協同,發揮“1+1>2”的乘數效應,讓我們的工作效率遞增、經濟效益遞增、市場競爭力遞增。通過內部協同,使其效益達到“乘數放大”的效果。

所謂“除”,就是瞄準結構優化做“除法”。在密切關註“分母”的同時重點抓好“分子”。在優化產業結構方面,我們當前將著重做好兩道“除法題”:一是提高非周期性資產比重;二是要提質增效。

第一財經:中遠海運在“瘦身健體”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許立榮:中遠海運集團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國資委5家“壓減”試點單位之一,集團利用重組整合的有利條件,將整合同類型企業、處置“僵屍企業”和低效無效資產、優化業務結構與“壓減”工作目標有機結合起來,確定了“壓縮法人層級至5級、管理層級至4級、消減法人公司20%”的工作目標。通過努力,目前已清理關閉231家法人單位,占擬關閉法人數量的67.9%,管理層級已壓減為4級,從工作進度和成效看,集團的“壓減”工作走在了央企前列,被國資委評為“壓減”先進典型。

同時,集團積極推進船隊結構調整優化升級。自重組以來,中遠海運積極推動老舊運力拆解,同時加大造新力度,加快船隊結構調整,進一步推動集團船隊結構向低成本、高技術、重環保、更經濟的方向優化,為提升船隊和企業競爭力提供重要保障。

“一帶一路”機遇

第一財經:在國際海運市場低迷的大背景下,重組後的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何應對之策?如何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

許立榮:當前,航運市場仍然沒有走出歷史上持續時間最久、程度最深的低谷,市場參與方都深深地感受到了發展、甚至生存的壓力。

2017年,中遠海運集團將從“穩、進、新、優”四個方面推進各項工作。“穩”就是穩定增長、穩妥改革、穩健發展;“進”就是不斷進取,堅定不移地推進各項改革向縱深發展;“新”就是積極創新,大膽創新,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經營管理創新、航運科技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優”就是要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優化資產結構、優化團隊結構、優化市場結構、優化客戶結構,最終優化我們的發展質量。在2016年整合重組的良好發展態勢下,進一步提升中遠海運集團的全球品牌影響力,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這其中,“提質增效”將是核心工作。圍繞提質增效,我們將積極倡導價值主張,進一步挖掘客戶價值,深度洞察客戶需求,分析已有客戶的既有價值和潛在價值,滿足不同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全面提升價值創造能力;將創新商業模式,通過打造新產品、突破傳統服務邊界,向航線兩端延伸並創造新的增值服務,努力打造“專、精、尖”的定制化和標準化服務;同時,強化成本管控,把降本增效抓實抓牢。

第一財經:“一帶一路”戰略為集團帶來了哪些機遇?

許立榮:“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遠海運緊抓“一帶一路”倡議戰略推進帶來的沿線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物流運輸需求增長機遇,積極發揮海外業務以及各相關業務板塊資源優勢,以重要通道、重要區域、重要項目和重要客戶為導向,以為客戶提供全球全程綜合物流服務為抓手,積極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戰略,初步形成了以船舶為紐帶、以碼頭為支點、以物流業務為延伸、以航運服務業務為支撐的全球經營網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具體來講,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船舶運輸,即亞歐之間的集裝箱班輪運輸等;目前,我們有遠東至西北歐、遠東至地中海、遠東至中東紅海、遠東至非洲、歐洲區內支線、東南亞區域等航線百余條。

二是 “一帶一路”沿線的港口碼頭投資業務。截止目前,中遠海運集團在全球現投資經營碼頭共48個,泊位209個,絕大多數分布在“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區域,主要包括香港、新加坡、臺灣、比利時、荷蘭、德國、希臘等國家和地區。這些海外“一帶一路”沿線的碼頭投資開發,為當地提供了總共近一萬個就業崗位,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是陸上“絲綢之路”的綜合物流業務,重點是跨越歐亞大陸的海鐵聯運。中遠海運相繼開展了海鐵聯運和亞歐國際班列業務,近年來,中遠海運將希臘比雷埃夫斯港作為戰略樞紐港,開通了南線經比港的海鐵聯運路徑。2017年以來,中遠海運把從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出發的海鐵聯運服務向北延伸到巴爾幹半島和中東歐地區,與匈塞鐵路對接,將比雷埃夫斯港真正打造為歐洲的南大門;同時積極探索從波蘭進入中東歐地區的北部通道的物流網絡建設,形成中遠海運在歐洲大陸物流運輸網絡整體的連接和覆蓋,為客戶提供多種運輸路徑的選擇和完善的服務網絡,提升中遠海運的競爭優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092

C觀點 - 施永青 續批海運給九倉合理嗎? (2012年06月12日)

1 : GS(14)@2012-06-12 23:50:39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07750&d=17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839

C觀點 - 施永青 海運的補地價合理嗎? (2012年06月13日)

1 : GS(14)@2012-06-15 00:28:25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07888
2 : 草帽(1253)@2012-06-15 11:09:10

但是這個租金收入, 我相信是九倉幾年來壓低呎價而所得既. 今時今日0個個位置最少平均可以做300蚊尺至400蚊尺租. 相比波司富街都仲差6-10倍. 你而家只係做34蚊尺. 點玩都贏啦.
3 : GS(14)@2012-06-16 10:19:38

2樓提及
但是這個租金收入, 我相信是九倉幾年來壓低呎價而所得既. 今時今日0個個位置最少平均可以做300蚊尺至400蚊尺租. 相比波司富街都仲差6-10倍. 你而家只係做34蚊尺. 點玩都贏啦.


所以做幾年已經賺錢,這一部分賣的野是平少少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874

吳光正:海運郵輪碼頭新翼 已入紙城規會

1 : GS(14)@2013-06-08 15:27:0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607/news/ea_eab1.htm




九倉的海港城近期引入黃鴨海上巡遊,引來大量參觀者。吳光正昨天也特意與黃鴨合照。(郭慶輝攝)

九倉去年續約海運大廈時,承諾將興建4層樓高的新翼大樓,以及提升郵輪碼頭設施。吳光正昨在股東會後稱,啟德郵輪碼頭的發展是好事,倘能吸引更多國際郵輪訪港,對旗下海運碼頭生意亦有裨益。

去年國際郵輪使用率10%

據集團副主席吳天海透露,旗下海運碼頭去年共有70艘國際郵輪到訪,相當於使用率10%,倘連同其他船隻,使用率為約30%。康泰助理總經理樂紹基指出,粗略而言,海運停泊的郵輪可容納旅客量約700至1200人。按此計算該碼頭去年的接待約4.9萬至8.4萬人次郵輪旅客。

九倉沒有透露新翼建築的投資額以及時間表。翻查政府向立法會提供的資料,九倉去年6月簽訂新協議中,將在現時海運大廈末端建造4層高的新翼大樓,當中約3.2萬方呎樓面作為郵輪碼頭設施及相關政府辦公地方,包括出入境和海關辦事處、檢疫區及行李處理區等。餘下約6.2萬方呎可作商業用途,倘按2012年度海港城整體每月每平方呎零售銷售額約2600元推算,單是新翼租戶的每月營業額可達1.6億元。

九倉期望兩個碼頭帶來協同效應,樂紹基亦指,海運為私營碼頭,運作可以更靈活,啟德雖交由私人公司運作,但作為大型官方碼頭,雙方經營模式以及定位不同。另兩者的可容納的最大排水量均有所不同,料能吸引更多不同噸數的郵輪訪港,形成良性競爭。啟德兩個泊位均可停泊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總噸位達22萬噸的郵輪,而目前海運的可容最大排水量為5萬噸。

被問接班 回應身體健康愛工作

另外,早前會德豐(0020)委任吳光正次子吳宗權擔任董事及常務董事。吳光正昨被問到有沒有退休計劃時,笑言「自己身體健康,又鍾意工作」,但心中已有接班工作的安排。

吳光正指自己年屆67歲,「年紀唔算大亦唔算細」,有承繼計劃亦屬正常。但即使逐漸退下上市公司職務,仍繼續在家族控股公司中工作,包括參與連卡佛的管理等。他未有正面回應二子吳宗權何時會被安排加入九倉董事局,只稱滿意現時九倉管理團隊表現,又笑言兒子「已夠多工作要做」。
2 : GS(14)@2013-06-08 15:28:33

文件
3 : GS(14)@2013-06-08 15:29:0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607/news/ea_eab2.htm
話你知﹕Norman Foster 幾壟斷港地標設計
  2013年6月7日

【明報專訊】英國人Norman Foster與香港淵源頗深,他有一個中文名叫霍朗明,成名作是香港匯豐總行大廈。

事實上,除了匯豐大廈外,霍朗明幾乎壟斷了香港地標建築的設計,作品包括香港國際機場、啟德郵輪碼頭等。

霍朗明生於1935年,是60年代起興起的高科技建築的代表人物,過往獲獎無數,90年代就被封爵及獲封終身貴族。霍朗明的設計大多是銀行大廈、機場等標誌性建築,他在中國也留下不少足舻。例如北京奧運配套工程中、投資規模最大的首都國際機場三號航站樓,也是由霍朗明設計。

不過,再高明的設計師也有失手之時,霍設計的美國拉斯維加斯豪華酒店The Harmon,於建築過程中被發現存在安全問題,最終被要求炸毀重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011

中遠海運港口(1199,前佛羅倫、中遠太平洋)(關係:3377 0517)專區

1 : GS(14)@2014-08-13 23:35:51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7819&page=
專區
2 : greatsoup38(830)@2014-08-26 17:44:59

盈利降6%,至1.45億,輕債
3 : GS(14)@2014-10-28 23:07:43

溫和增長,輕債
4 : GS(14)@2015-03-24 19:11:02

盈利增9%,至3億,輕債
5 : GS(14)@2015-04-28 01:13:29

少少增長,輕債
6 : GS(14)@2015-05-15 11:38:3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15/news/ec_ece1.htm
中遠洋:集裝箱租賃未復蘇
2015年5月15日

【明報專訊】2012年以來全球航運業進入漫長的疲弱周期,中遠太平洋(1199)昨日稱今年至今集裝箱租金依然受壓,暫時未見復蘇象。不過港口業務則受惠於「一帶一路」政策,預計今年盈利可錄得可觀增長。

中遠洋董事副總經理豐金華昨日在股東會後表示,集裝箱租賃業務自2012年以來一直在低位徘徊,今年首季租金水平也按年錄得小幅下跌,4月以來亦未見改善。他表示全球集裝箱運輸量及貿易需求失衡,以及大宗商品,如鋼材、礦石等,價格持續下跌,去年又遭遇退箱高峰期,中遠洋為維持市場份額,只能拉低租金水平,並預料短期難有回升動力。

港口業務料受惠一帶一路

至於港口業務前景,中遠洋則表現出較大信心,集團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邱晉廣表示,「一帶一路」政策將帶動集團位於絲綢之路沿線碼頭的業務量,如福建泉州港、廣東南沙港等,而由中遠洋持股42.71%的希臘比雷埃夫斯港自去年底起實施擴建計劃,目前已吸引到中興(0763)、華為等中國企業使用該碼頭,豐金華稱今年還要吸引更多中資企業,並有信心「一帶一路」今年將會給集團的港口業務帶來可觀盈利。

7 : greatsoup38(830)@2015-08-25 12:51:52

輕債,盈利降3%,至1.56億
8 : greatsoup38(830)@2015-09-18 01:46:34

買士耳其港口股權
9 : greatsoup38(830)@2015-12-12 00:46:56

1199向1919出售集裝箱業務,買回1919碼頭業務
10 : greatsoup38(830)@2015-12-12 23:22:1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212/news/ea_eac1.htm
中遠洋近92億購中海集運港口業務
  2015年12月12日

【明報專訊】中國遠洋(1919)與中海集運(2866)宣布資產互換,打響內地航運巨頭國企改革「第一炮」。中國遠洋昨晚宣布旗下子公司中遠太平洋(1199)斥資約91.66億元收購中海集運(2866)旗下港口業務,同時將乾散貨業務售回母公司。交易完成後,中遠太平洋業務將集中於碼頭港口營運,中國遠洋則專注發展集裝箱業務。

中海集運兩年內不得從事新港口

中遠太平洋發布公告稱,將以約76.32億元人民幣代價全數收購中海港口發展。而中遠太平洋於全球碼頭市場總份額亦將由7.7%增加至10.3%,位列全球第一,以總吞吐量計則為世界第二。中遠太平洋同時宣布,中海集運於交易交割後兩年內,不得從事新碼頭及港口營運管理業務或獲取任何權益(已持權益除外)。

中遠太平洋售佛羅倫貨箱全部股權

此外,中國遠洋亦向母公司出售旗下乾散貨業務中原散貨運輸全部股權,作價約67.68億元(約81.27億港元),而中遠太平洋則向中海集運出售佛羅倫貨箱全部股權,作價約77.84億元人民幣(約93.48億港元),同時轉讓佛羅倫股東貸款2.85億美元(約22.09億港元)。

中國遠洋與中遠太平洋將於下周一復牌交易,兩間公司停牌前各收報4.94元與10.027元。

11 : greatsoup38(830)@2015-12-13 01:03:38

1199 、2866和1919 互換資產
12 : greatsoup38(830)@2015-12-13 21:56:45

2866、1919、1199 重組
13 : greatsoup38(830)@2015-12-20 11:58:43

2015-12-19 HJ

航運股重組勿看太淡   

中國遠洋(01919)及中遠太平洋(01199)的重組,股價受到相當壓力,重組除涉及中海集運(02866)外,亦涉及中遠總公司,主要是中國遠洋將全部乾散貨輪的中遠散貨股權100%售予中遠總公司。其他的重組,筆者已於近數天作出討論,本文則以中國遠洋及中遠太平洋為主。

出售中遠散貨股權代價為人民幣67.68億元,估值是按收益法進行,由中遠總公司收購並付現金,因是關聯交易,必須獲獨立股東批准。按今年9月底賬項,出售可確認收益14.69億元,但經外滙及其他儲備調整後,實際出售虧損將為11.35億元。出售乾散貨輪是重組主要部分,此後將不再經營乾散貨運輸業務。

近數年中國結構性轉型,導致鐵礦石及煤炭等大宗商品需求放緩,運輸市場持續低迷,且供需嚴重不平衡。乾散貨運輸業面對巨大挑戰,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今年前三季平均值為744,同比跌32.4%,近日更跌至471,為30年來有紀錄低位,中國遠洋預期2016年不會重大改善。儘管中國遠洋表示,中遠散貨2014年淨利潤16.71億元,但包括大量的政府鼓勵拆船補貼,實際業務是在虧損,這是放棄乾散貨運的原因。航運業的大重組,中海發展(01138)亦出售乾散貨輪予中海總公司,可見乾散貨運為重組主體,也只有控股公司願意承受,為顧及屬下經營轉佳,亦不得不承受,毫無選擇。

重組的同時,中國遠洋也向中海集運收購多間代理公司股權,涉資11.4億元,更重要的,與中海集運訂約租賃協議,向其租入全部集裝箱貨輪及集裝箱,此後專注於集裝箱運輸。

於重組完成後,中國遠洋的集裝箱運輸船隊規模為288艘158.3萬個標準箱,佔全球運力1969.9萬個標準箱的8%,排名第4,平均船齡為8.2年,平均規模5505個標準箱,行業20強平均規模為5002個,自有船隊佔26.5%,租賃船隊為73.5%,中國遠洋的集裝箱運輸業務與中海集運相若,上半年兩者的貨運量,分別為479萬個標準箱及399個,雙方亦合作多年,重組後將在提升市場地位,縮小與全球第3大的差距,並可優化航線及管理成本,獲致協同效益。

中國遠洋佔中遠太平洋44%,是同系股份,任何變動均有相關,中遠太平洋出售集裝箱業務,將退出集裝箱租賃市場,向中海收購港口,前者套現人民幣77.84億元,後者耗資76.32億元,以資產法作估值,並無提供業績數據。

中海港口於中國及海外6個碼頭的泊位佔有權益,重組後全球市場份額由7.7%,增至10.3%,成為全球最大集裝箱碼頭營運商,2014年備考總吞吐量7870萬個標準箱,權益吞吐量2430個標準箱,如按權益吞吐量計,全球市場份額由2.8%升至3.6%,排名第6。如以大中華計,市場份額由27%升至32.2%,仍然是主要市場。

中遠國際坐擁60億

中遠太平洋出售集裝箱業務P?E是12.3倍,P?B 1.09倍,收購中海港口P?B同是1.09倍,而P?E則達54倍,集裝箱租賃當與港口有別,但港口P?E仍是過高。不知是否有碼頭新泊位快將投入營運,以2014年淨利潤計,僅1.7億港元,而售出的集裝箱租賃淨利潤則為9744萬美元(約7.55億港元),除非中海港口2016年盈利大增,否則中遠太平洋的業績將會受損。出售集裝箱租賃收益6270萬美元(相當於4.03億元人民幣),中國遠洋佔44%,但需要計及外滙儲備,實際應佔虧損人民幣1.28億元,這是美元本位及人民幣本位的差異。

重組方案如順利通過,中國遠洋的業務只有集裝箱運輸,中遠太平洋只有經營碼頭,業務簡單。未來前景繫於集裝箱航運的表現,特別是中國遠洋租入船舶的定價至為重要,租約有期間所限。值得注意的是,一同停牌的中遠國際(00517),結果不涉及重組,而復牌後也跌21%,殊屬不幸,但兩天後重返停牌前股價,亦給予投資者低價入貨的大好機會,此股擁有現金逾60億港元是賣點。中遠總公司的注意力集中於中國遠洋及中遠太平洋,忽略了中遠國際,遲早也會作出照顧,不是為套取其大筆現金。而作為最終控股公司,應有責任扶助。

中海發展得益最大

三大航運企業的重組,大體未符市場期望,並非合併,而是重組,控股公司承受虧損業務,基本上條款有利有弊,明顯受惠的是中海發展,中遠國際是中性,其他三股中海集運、中國遠洋及中遠太平洋仍有不明朗因素,雖不能過於看好,而急跌後也不宜過於看淡,但入市應有相當選擇性。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航運股重組勿看太淡
14 : greatsoup38(830)@2016-03-29 12:28:26

輕債
15 : greatsoup38(830)@2016-03-29 12:31:00

輕債,盈利增2%,至3.04億
16 : greatsoup38(830)@2016-04-28 01:57:21

輕債,開支大左
17 : greatsoup38(830)@2016-05-12 04:34:05

買下港口
18 : GS(14)@2016-08-01 04:34:47

改名中遠海運港口
19 : GS(14)@2016-08-24 14:30:47

盈利降20%,至1.07億,輕債
20 : GS(14)@2016-09-29 15:29:04

須予披露的交易
有關 哈里發港 二期 集裝箱碼頭之
特許權協議
背景
21 : GS(14)@2016-10-18 03:07:09

1199、6198和1919 購入相同碼頭
22 : GS(14)@2016-10-27 06:27:42

輕債,盈利降
23 : GS(14)@2016-12-20 10:36:29

1199 and 1113 coorporation, cut cost
24 : greatsoup38(830)@2017-01-22 03:45:55

1199 認6198公司股票
25 : greatsoup38(830)@2017-01-22 04:17:47

1199 買 6198
26 : GS(14)@2017-06-12 23:20:55

買新港口
27 : GS(14)@2017-09-12 07:56:45

買港口
28 : GS(14)@2017-10-27 17:10:20

ok
29 : GS(14)@2018-08-27 16:23:42

輕債,盈利增1倍,至1.5億
30 : GS(14)@2018-10-29 16:39:58

2018 年前 9 個月財務摘要
百萬美元
呈報 按同比基準
(不計入新收購項目及在建項目等)
2018 年
前 9 個月
2017 年
前 9 個月
變動
(%)
2018 年
前 9 個月
2017 年
前 9 個月
變動
(%)
收入 748.4 431.3 +73.5 518.2 註1
431.3 +20.1
銷售成本 515.2 276.1 +86.6 322.4 註1
276.1 +16.8
毛利 233.2 155.3 +50.2 195.8 註1
155.3 +26.1
應佔合營公司及
聯營公司利潤 221.4 167.5 +32.1 149.3 註4
136.2 註4
+9.6
公司股權持有人
應佔利潤 244.1 451.9 -46.0 174.3 註5
136.9 註6
+27.3
每股盈利
– 基本 (美仙) 7.98 14.96 -46.7
經調整後股權持有人
應佔利潤 244.1 166.5 註3
+46.6
經調整後每股盈利
– 基本 (美仙) 7.98 5.51 +44.8
31 : GS(14)@2019-01-09 09:53:11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欣然宣佈,中遠-國際貨櫃碼頭(香港)有限公司
(「中遠-國際碼頭」)、亞洲貨櫃碼頭有限公司(「亞洲貨櫃碼頭」)、香港
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和現代貨箱碼頭有限公司
(「現代貨箱碼頭」)於 2019 年 1 月 8 日簽署一份香港海港聯合操作聯盟協
議 (「該協議」),內容有關各方在將來互相合作,以有效管理及經營位於
香港新界葵青 1 號、2 號、4 號、5 號、6 號、7 號、8 號及 9 號碼頭,合共
23 個泊位(合稱「碼頭組合設施」) 的相關條款(「香港海港聯盟」)。
中遠-國際碼頭在 8 號碼頭東擁有 2 個泊位,由本公司及和記港口控股信託
(「和記港口信託」,一家於新加坡上市之商業信託)透過中間控股公司分
別持有 50%股權。亞洲貨櫃碼頭在 8 號碼頭西擁有 2 個泊位,由本公司及
和記港口信託透過中間控股公司分別持有 60%及 40%股權。香港國際貨櫃
碼頭為和記港口信託全資附屬公司,在 4 號、6 號、7 號及 9 號碼頭北一共
擁有 12 個泊位。現代貨箱碼頭為九龍倉集團有限公司(「九龍倉」)非全資
附屬公司,在 1 號、2 號、5 號及 9 號碼頭南一共擁有 7 個泊位。
香港海港聯盟的目標是:(i)提升碼頭組合設施的效益以應對日益增長的區
域競爭;(ii)最大程度提升效率,使客戶及行業收益最大化;(iii)優化碼頭
組合設施使用率及成本協同效應;及(iv)減少此類業務對香港環境的影
響。
32 : GS(14)@2019-01-24 12:26:40

認購 TERMINALES PORTUARIOS CHANCAY S.A.之股份
董事會欣然宣佈,本公司、SPV(本公司之全資附屬公司)、Volcan 及 TPCH 於
2019 年 1 月 23 日簽立認購及投資協議,據此,TPCH 有條件同意發行及 SPV 有條
件同意認購認購股份(佔緊隨交割後 TPCH 股份之 60%)。認購價為 225,000,000 美
元。同日,本公司、SPV、Volcan 及 TPCH 訂立股東協議,該協議須待交割後方
告生效。交割後,SPV 及 Volcan 將分別持有 TPCH 的 60%及 40%股份,且
TPCH 將成為本公司的附屬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011

北部灣海運國際(廣西長榮海運有限公司)專區

1 : GS(14)@2016-10-27 05:29:51

http://www.nidongdetu.com/image1786150
更多資料
2 : GS(14)@2016-10-27 05:30:18

http://www.hkexnews.hk/APP/SEHK/ ... ls-2016102501_c.htm
專區
3 : greatsoup38(830)@2016-11-07 00:28:17

1. 我們是中國領先國內沿海集裝箱航運服務提供商之一
2. 二零一五年我們於所有註冊於北部灣地區的國內沿海集裝箱航運服務公司中排名第二位,而二零一五年我們於中國所有國內沿海集裝箱航運公司排名第十一位,均按自有船舶總噸位的運載能力計算。截至二零一三年、二零一四年及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以及截至二零一六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我們集裝箱航運服務的船舶貨運量分別為287,581標準箱、419,698標準箱、377,074標準箱及158,864標準箱。同期,我們集裝箱航運服務的運程分別為367,121海里、350,176海里、390,750海里及243,773海里。
3. 目前,我們經營十二艘船舶,總運載能力約117,000噸,其中包括六艘多用途船舶、三艘乾貨船、兩艘貨柜船及一艘散貨船。十一艘船舶的設計及裝備均可實現集裝箱裝卸。在我們所經營的船舶中,十艘屬自有,一艘通過融資租賃租賃所得,一艘通過經營租賃租賃所得。
4. 截至二零一三年、二零一四年及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以及截至二零一六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我們的所有收益分別來自四名、三名、四名及四名客戶
5. 泉州安通是我們最大的客戶。截至二零一三年、二零一四年及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以及截至二零一六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來自最大客戶的收益分別約為人民幣109.7百萬元、人民幣127.9百萬元、人民幣99.7百萬元及人民幣42.5百萬元,分別佔總收益的71.0%、81.6%、61.6%及55.2%。
6. VIE
4 : greatsoup38(830)@2016-11-07 00:29:32

7. 運價就跌緊
5 : greatsoup38(830)@2016-11-21 01:28:55

8. 風險: 依賴少數客戶、債重、12隻船、擴張、燃料、停工、中國經濟、保險、人、資產不在香港、季節性質、競爭、VIE
6 : greatsoup38(830)@2016-11-21 02:20:45

9. 2008年成立,兩個朋友合作搞生意,之後不斷擴張,成為北部灣地區第二位,引入福建紅橋李可丹等人(即是1096、1237、1329、1400、574朋友),造假人群,之後上市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90101
http://hqcapital.com.cn/
7 : greatsoup38(830)@2016-11-21 02:26:03

10. 最大客戶是福建客,佔超過50%,還協助買船
11. 船使用率幾高,有90%以上
12. 4隻是二手船
13. 頭5條航線佔比好高,超過60%,有98條航線
14. 頭3個客佔收入96%,均是福建、山東及廣西
15. 供應商主力都是福仔省
16. 177員工
8 : greatsoup38(830)@2016-11-21 02:28:57

17. 張育林: 福建財經人,998員工
18. 高名清: 福建人
19. 汪炎林: 福建人
20. 李可丹:574 、福建人
21, 張照東: 福建人
22. 鍾明杰::2399、999、幫福建人打工,一間公司破產
9 : greatsoup38(830)@2016-11-21 02:30:50

23. 國富浩華
24. 20-15年盈利增25%,至2,000萬,2016年盈利增83%,至1,100萬,重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5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